兒歌《紙》教案優秀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7W

通過優秀的教案,我們可以設計有趣的項目和實踐任務,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和創新能力,通過教案的內容,我們可以瞭解教師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媒體的運用能力,評估其教學多樣性和趣味性,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兒歌《紙》教案優秀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兒歌《紙》教案優秀5篇

兒歌《紙》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在交流、討論動物特徵的基礎上理解、學習童謠。

2、通過理解句式圖,感知童謠的格式並嘗試根據已有經驗創編童謠。

活動準備:

1、動物圖片(山羊、梅花鹿、白象、駱駝、黃牛、老虎等)。

2、方格句式圖(如圖所示)。

活動過程:

1、出示動物圖片,激發學習興趣並討論出與童謠內容相關的`動物特徵。

2、理解童謠的內容,感知童謠的句式。

(1)欣賞童謠。

(2)出示方格句式圖,感知童謠的句式。

3、學習朗誦童謠。

4、遷移經驗,根據童謠的句式創編童謠。

(1)出示某一動物圖片,引導幼兒學習創編。

(2)幼兒自由進行創編。

(3)集體交流創編的內容。

資料鏈接:

羊羊

羊、羊,小山羊,年紀不大鬍子長。

鹿、鹿,梅花鹿,頭上長着兩棵樹。

象、象,大白象,鼻子像個擀麪杖。

駝、駝,大駱駝,脊背彎彎山兩座。

牛、牛,老黃牛,扭呀扭地慢慢走。

虎、虎,大老虎,林中之王真威武。

兒歌《紙》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 嘗試用看圖標和遊戲的方法學兒歌

2、 能安靜的聽老師朗讀兒歌,願意和老師一起朗讀兒歌,並且能大膽的有節奏的集體朗讀兒歌

活動準備:

1、課件ppt

2、媽媽、奶奶、小鳥、小烏龜、娃娃、雞蛋圖案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入主題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新朋友,它喜歡到了晚上出來,掛在天上,有時圓圓的,有時彎彎的。小朋友們猜猜看,它是誰呀?

師:對我是月亮,我有個特別好聽的名字,叫月亮巴巴。請你們大聲的叫出我的名字好嗎? 師:我家有一座特別大的房子,有許多人都住在裏面,你們猜猜會有誰住在裏面呢?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到底誰住在裏面?

二、結合圖片,理解學習兒歌

1、幼兒仔細聽兒歌,並説出月亮上都住着誰?(媽媽、奶奶、小鳥、小烏龜、娃娃)

2、結合圖片引導幼兒利用動作來理解兒歌

老師出示圖片,並問他們出來幹什麼?(利用動作幫助幼兒理解記憶)

3、請幼兒嘗試着看圖説兒歌

師:現在寶寶們跟着圖片一起來念一念兒歌

三、用”躲貓貓”的.形式,鞏固學習掌握兒歌

利用遊戲:躲貓貓來激發幼兒興趣,使幼兒更好的掌握兒歌。

師:寶寶們,找一找誰不在家啊?(如:媽媽不在家)

師:那她去幹什麼了呢?(媽媽出去買菜)

引導幼兒完整的説一説:月亮月亮巴巴,裏面住着媽媽,媽媽出去買菜(奶奶,小鳥,烏龜方法同上)

四、完整的朗讀兒歌

1.全體幼兒完整朗讀兒歌

師:寶寶們現在我們跟着圖片再來完整的朗讀這首兒歌(第一遍)

師:包寶讀的都很好,搖是能大聲的,更有感情的讀就更好了,讓我們再來一遍吧!(第2遍)

2.分組朗讀

五、配樂表演兒歌

用圓舞板有感情,有節奏地表演兒歌。

兒歌《紙》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七星瓢蟲的特徵與農作物的關係。

2. 學習兒歌,培養幼兒朗誦兒歌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七星瓢蟲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七星瓢蟲

教師: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嗎?它是誰?

你在哪兒見過七星瓢蟲?

(讓幼兒自由互説)

2.觀察圖片

教師:仔細看看,七星瓢蟲長的什麼樣子?

引導幼兒發現概括七星瓢蟲的特徵:

有兩對翅膀,三對足,身體是半球形。

穿一身花衣服,花衣服就是它的第一對翅膀,

第二對翅膀是透明的,在第一對翅膀的下面,只有飛的時候才能看見。

頭很小,有一對大眼睛,一對觸角,六條腿(三對足)。

背上有7個美麗的大黑點,左右翅膀上各有三個,中間一個大黑點,左右翅膀各一半。

3.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傾聽。

4.導幼兒學習兒歌

教師領讀,幼兒結合圖片記憶。

5.各種形式引導幼兒學習兒歌,激發幼兒背誦興趣。

6.教師:我們到户外去找七星瓢蟲好不好?

自然結束。

附:兒歌

七星瓢蟲

小瓢蟲,真美麗,

身上穿件花花衣。

數數它有幾顆星?

一二三四五六七。

小瓢蟲,真賣力,

一飛飛到棉田裏,

專抓蚜蟲當點心,

樂得棉桃笑眯眯。

兒歌《紙》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願意參加語言活動,感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2、學習兒歌《拉大鋸》,發準“j”和“x”的音。

3、能用相應的形體動作表達出兒歌內容,並進行簡單表演。

活動準備:

1、事先與配班教師排練兩人合作的“拉大鋸”的遊戲。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今天天氣真好,老師要帶你們去姥姥家看戲,我們一起開着火車出發吧!一邊開火車一邊説“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戲!

2、教師表演,引導幼兒整體感知兒歌。

(1)兩位教師邊手拉手錶演“拉大鋸”,邊隨着節奏朗誦兒歌2-3遍,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發生的事情。

教師:老師剛玩了什麼遊戲?好玩嗎?他們在姥姥家門前幹什麼呀?

(2)鼓勵幼兒邊拍手邊自然的模仿老師朗誦兒歌,

3、引導幼兒通過自然模仿學習兒歌。

(1)引導幼兒學讀兒歌,注意“鋸”和“戲”的發音。

(2)引導幼兒模仿教師動作,邊玩“拉大鋸”的遊戲邊念兒歌。第一句和第二句前後晃動身體,第三句用手指着對方,第四句拍手。

教師:小朋友們兒歌有趣嗎?老師在讀兒歌時還做了什麼動作呀?我們一起來學習動作?

(3)請幼兒與自己身邊的同伴手拉手坐在椅子上邊玩“拉大鋸”的遊戲邊念兒歌。(兩人一組)

(4)請學會的幼兒上台和老師組合表演。

4、引導幼兒嘗試以換詞的方式仿編兒歌。

(1)引導幼兒將兒歌中的“姥姥”改成自己喜愛的“爺爺或奶奶”等詞,再次邊念兒歌邊遊戲。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還想去誰家看大戲呀?

(2)幼兒學念創編的兒歌。

(3)共同念兒歌玩遊戲。

延伸活動:

户外活動時,讓幼兒坐在草地上,兩人邊雙手拉着、搖着做遊戲邊念兒歌。

兒歌《紙》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 知道每個人都有兩隻手,能分清手掌和手指。

2、願意和同伴一起做動作、念兒歌。

難點:幼兒能根據兒歌內容做出相應的動作。

準備:豐富幼兒關於手的知識。

活動過程:

1。 認識手。

j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知道每個人有兩隻手,一隻左手,一隻右手。

“寶寶們,你們知不知道我們每個人有幾隻手啊?”

“伸出來讓老師看看是哪兩隻手。”

k找一找手掌、手指。知道手上白白的、光光的、平平的部分是手掌,手掌上方連接的五根長長的“小棒”就是手指。

2。 聽兒歌:老師邊做動作邊緩慢地念一遍兒歌,讓幼兒根據動作初步體會兒歌內容。

j一隻手,兩隻手:先伸出一隻手,再伸出另一隻手,五指張開。

k握成兩個小拳頭:雙手握拳。

l小拳頭,伸出來:伸展拳頭,張開五指。

m長出十個小朋友:隨意擺動十根手指。

3。 學兒歌。

引導幼兒跟老師一起做動作,並分句跟讀,學習兒歌二至三遍。

j邊做動作,邊跟讀。

“寶寶們和老師一起來念一念兒歌,邊念兒歌邊試着動動你的小手,看看它們是不是聽你的指揮。”

k聽兒歌,做動作。

“下面,老師來念兒歌,不做動作了,寶寶們聽兒歌來做做動作,看看你們的小手聽不聽話。”

l看動作,念兒歌。

“我們再換一換,老師做動作,你們念兒歌。”

4。 念兒歌。

讓幼兒兩兩相對,老師領讀,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體驗樂趣。

“寶寶們的兒歌都念得真棒,請你也念給自己的好朋友聽一聽吧!”

5。 延伸:遊戲“小手開花”

“我的小手會開花,開了幾瓣花?開了五瓣花/十瓣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