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6W

經過教學反思能夠提高老師的自我指導能力,作為一名老師,大家需要不斷地做教學反思,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6篇,供大家參考。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6篇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篇1

今天的語言活動是《我想飛》,憑着對教材的理解,我開始上課“孩子們,你們有沒有想過要飛啊?為什麼想飛?”隨着簡單的導入,孩子們的思維被緊緊地吸引到課題上來,我順勢引出了今天的教學內容。孩子們的回答讓我敏感到這個教材的特點:寫出了孩子的心願。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象小鳥一樣自由自在地在藍天上飛翔。因此,孩子們理解小紙人的心願和行動。基於這樣的發現,我在課中引用了第一人稱進行教學,我讓孩子們把自己想象成那個小紙人,當夥伴們諷刺嘲笑你時,你會怎麼説?當遇到困難時,你會怎麼想?怎麼做?當你飛上藍天時,你的心情怎樣……我發現,這樣的教學,使孩子將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去,以自己的經驗理解着角色的心理變化,彷彿是訴説着自己的故事。當看到鐘意張開雙臂,仰着頭喊着:“我想飛、想飛、想飛!”時,當看到丁丁表演着一頭載到地上時的情境,當一一和小星説着對白時,我發現,這已經不是書本上的故事,而是孩子們的故事。在這樣的教學中,書本上文本中的語言、詞彙已經顯得不精彩也不重要了,更多的是孩子們用自己的思維組織着語言,用自己的語言抒發着情感。

整節課上了三十五分鐘,孩子們講述、表演、討論的時間用了近二十五分鐘,90%的孩子參與到整個説、演的過程中來。在這節語言課中,孩子們想説、願説,積極渴望參與表演,並在表演中得到滿足。下課後,孩子們的熱情還沒有消退。總結下來有幾個方面:一是對教材的把握正確。我很好地將孩子的願望與小紙人的願望融合在一起,直接提取了幼兒的情感體驗,讓幼兒有感而説,有感而發。二是教師的激情投入。在我演繹故事的過程中,我全身心投入,用自己的語音、語調和肢體,表達了小紙人真切的願望和情感,孩子們深受感染。並由此激發了他們表達的慾望。所以説,教師的激情是點燃孩子學習熱情的火種。三是教學策略的適當運用。第一人稱式的講述,並不適用於每一個故事。只有能令孩子身在其中,深有體會,才能成功實現角色轉換。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篇2

1、出示圖片,提問:這是哪裏?(天空)

2、你看到的天空是怎麼樣的?(學習詞組:藍藍的天空)那藍藍的天空上有什麼?(引導幼兒看圖講述)

3、現在我們去草地上去看一看,你看到的草地是怎麼樣的?(學習詞組:綠綠的草地)請幼兒想一想綠綠的草地上有什麼?

4、草地上我們玩累了,那我們一起去海洋裏看一看,咦,海洋是怎麼樣的?(學習詞組:深深的海洋)那深深的海洋裏有些什麼?(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再請個別幼兒講述)

語言活動《誰的家》語言形式簡單,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幼兒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由於語言經驗缺乏,對語言認識程度不深,語言的表達力還不夠,根據這個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在設計活動時,利用比較形象直觀的圖畫,經過觀察、理解、學習,再通過幼兒自己嘗試,使幼兒能把內部語言轉化為外部語言,再轉化成語言表達能力,這十分符合幼兒的視覺和認知發展特點。

反思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由於環節設計的合理、緊湊,且學習內容本身很吸引孩子,學習的兒歌念起來又朗朗上口,很容易表達,這也為後來幼兒在自由創編時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使孩子們在嘗試創編這一個環節時,能大膽地運用“藍藍的天空是xx的家,綠綠的草地是xx的家,深深的海洋是xx的家。”的句式來進行簡單的創編。可以看出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非常的高,平時不太愛舉手的孩子也舉起了小手,想到前面來編一首屬於自己的兒歌,這是多好的一個教育契機啊。其實我在想,為什麼今天孩子們會表現得這麼積極,這麼踴躍,關鍵還是在於教師一開始的選材、和設計活動環節這兩個部分。如果選材貼近幼兒的興趣以及平時的生活,活動環節設計的合理精彩,教師引導的適宜,那麼課堂的教學效果一定不錯。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篇3

本節課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在集體面前的表現慾望強烈,踴躍作答。幼兒對8張表情娃娃的卡片表現出很大的興趣,而有一張表情娃娃的表情老師一開始出示給孩子看時,根據教材的指導,是説“生氣”,但孩子們都説是“難過”,而我如果不是按教材的指導,我也認為該娃娃卡片的表情是“難過”,因此在孩子們的一致認同下,我們就共同歸結此娃娃卡片的表情是“難過”。

在第二個環節——分享與交流中,教師逐一出示不同的表情娃娃,採用舉手回答的方式讓幼兒説説什麼時候會有這樣的表情,分享自己不同的心情故事;大部分孩子們積極舉手作答,踴躍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不同心情故事。如:“難過”這一表情,吳梓小朋友説出了:“我的奶奶死了,我很難過。”;麥可可説出:“我心愛的玩具不見了,我很難過。”在這個環節,看出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比以前進步很大,多數孩子在集體面前的表現慾望也很強烈,可見,這節課的內容孩子是喜愛的。

在第三個環節——對號入座中,我採用了開火車輪流回答的形式,每次出示一張圖片,我輪4個孩子為圖片的小朋友配上表情娃娃,並説出自己的判斷理由,個別不積極回答的孩子,在老師的要求下,必須作答。在硬性的要求下,雖然,個別孩子站起來後,還要想一想,但孩子們都能為圖片配上表情娃娃,並説出理由,膽子稍微小點的孩子因此得到了鍛鍊,我也及時給孩子鼓勵和表揚。同時,在輪4個小朋友配上表情娃娃後,如果還有哪位小朋友有不一樣的想法,可以舉手回答,這樣一來,有不同想法的孩子又有了表達的時間和空間,其他的孩子也因此看到、並感受到別人積極的情緒和不一樣的思維。

由於圖片較多,孩子對這節課的內容較感興趣,一節課上了較長的時間——45分鐘。部分孩子的表現欲太強,在沒輪到或老師沒請他回答的時候也會搶着作答,所以課堂氣氛活躍的同時讓我還是覺得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夠。這節課後,讓我思考——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在課堂上有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我今後要努力的方向。由此,我也看到了對幼兒的禮貌教育——安靜、認真地聆聽也是在今後應該加強的。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篇4

大班的幼兒對身邊的事物總是那麼好奇,他們通過自己觀察、思考,探索現象,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識、經驗積累還不能解釋一些自己的疑惑,如:明天的天氣怎麼樣,是晴天還是下雨呀?等等。《倒黴的小白馬》一課就是通過有目的教學,讓孩子們感受小白馬的曲折經歷的同時,又使他們對於氣象方面的知識得到豐富,經驗得到提升,從而培養了他們收集天氣信息,觀察天氣的興趣,也進一步激發了孩子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整個活動,我從出示小白馬手偶引出課題,到講述故事感受小白馬的倒黴經歷,再到天氣信息早知道,使孩子萌發觀察天氣的興趣這樣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我出示手偶小白馬,讓它與幼兒互相問好,並以小白馬的口吻説:“看看我的表情,你們知道我為什麼這麼難過嗎?告訴你們吧,我前幾天遇到了許多倒黴的事。”然後我又讓孩子們猜一猜,“小白馬會遇到什麼倒黴的事呢?”讓幼兒展開思路、暢所欲談,讓每一位幼兒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同時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幼兒積極主動,有效的參與接下去的學習。在第二個環節中,我共講述了故事兩遍。第一遍我是邊講述邊提問,使孩子對故事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在第二遍完整講述時,我邊以角色化的語言講述故事邊出示相應圖片,使幼兒能邊看圖片邊聽老師講故事,利用掛圖來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之圖片結合,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和感悟。第三個環節我通過幾個針對性的問題,讓幼兒説出有關天氣信息的內容:在幫助小白馬糾正錯誤認識的同時,激發幼兒喜歡收集天氣信息,萌發觀察天氣的興趣。

整個活動下來,我覺得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都比較高,反映也很活躍,基本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在活動的過程中,我也看到了自己在課堂上所存在的不足。如:課堂上,對一小部分孩子的關注度還不夠;經常叫舉手的幼兒回答,而舉手的也一直是這幾個,有些孩子從來都不願舉手。特別是在語言活動中,怎樣能引導這部分的孩子主動發言,我個人覺得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其次,我自己在課堂上的應變能力也要有待加強,爭取讓每個孩子的回答都能得到有效的迴應。在教學上有許多問題,還需要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相信在今後的工作中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助人與受助的快樂;能夠大膽、自信的在眾人面前進行表達。

2、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討論,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求異思維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3、理解故事內容,積極開展想象,進行故事仿編和新車設計;識字:出租車、司機、猴、滿意。

4、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參與閲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瞭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徵,進一步激發閲讀圖書的興趣。

活動準備:

汽車圖片、教具:出租車、小熊、方向盤等,創設立體森林背景。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

提問幼兒:生活中有那些不同用處的車?出示教具“出租車”引導幼兒觀察後提問:這輛出租車的司機是誰?引導幼兒大膽猜想小猴出租車的特別之處,並積極發言。

(二)展開:

1、講述故事,加深理解。

教師操作教具,講述故事,穿插提問:a小猴發現蛋寶寶和小熊遇到什麼困難?如果你是小猴你會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請小朋友積極想辦法。b小朋友聽故事裏的小猴是怎樣做的。乘客對小猴設計的出租車是否“滿意”,為什麼?你們喜歡小猴和它的出租車嗎?是否也“滿意”?

2、大膽想象仿編故事。

引發仿編興趣:小猴的名氣越來越大了,森林裏的小動物都來坐它的出租車。

提問:長頸鹿和小刺蝟遇到了什麼困難?小猴是怎樣解決的?森林裏還有誰也乘坐小猴的出租車?他們可能遇到什麼困難?小猴能解決嗎?我們也幫小猴想想讓所有的小動物都能順利的乘坐出租車。

3、展開討論,分組競賽。

教師發給每組幼兒一張汽車圖片,引導各組幼兒展開積極討論,為汽車加工出主意,進行比賽。

4、創設情景,引出主題。

教師:告訴小朋友小猴子得獎了,是一枚勞動獎章,你們知道它為什麼能得到勞動獎章嗎?大家喜歡小猴子嗎?你認為還有那些人能得到勞動獎章?為什麼?如果沒有從事次工作的人會出現什麼情況?

教師小結,引出主題:只要你盡心盡力開動腦筋,多想辦法,為他人着想,辛勤的付出,就會像小猴一樣,成為一名受歡迎的人。

(三)結束:

幼兒集體遊戲:開汽車

活動反思:

?小猴的出租車》故事講述了小猴開着一輛普通的出租車,樂於幫助有困難的同伴,它以故事情節為線索,以開放性、假設性提問為中介,以激發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求異,自主表達,鼓勵幼兒嘗試續編故事情節的教學活動。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篇6

一、説教材

?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表達的能力是幼兒園體驗表達領域中的重要目標。故事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充滿童趣,幼兒及易接受併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故事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活動,不僅能使幼兒增長知識和明白事理,而且還能發展幼兒的聽説能力。故事《聰明的烏龜》是一則幽默的童話故事,故事通過小烏龜救青蛙為引子,描述了一隻烏龜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對付狐狸,最終戰勝狐狸,獲得自由的故事,使幼兒明白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的道理。而且故事裏的動物對話,會激發起幼兒學習藝術語言的慾望,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二、説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我跟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以布壚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本節活動設計了三個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節。豐富詞彙:縮、連蹦帶跳。

2、積極參加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引導幼兒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通過分析教材,我認為本節活動的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瞭解故事情節。這則故事雖然是童話故事,但是故事中烏龜與狐狸的對白,形象地刻畫出一隻貌似狡猾,實則愚蠢的狐狸形象和表面可憐,實則機智的烏龜形象,烏龜的機智能夠幫助幼兒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的道理。活動的難點是:能用恰當的語氣表現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在活動中,我以討論的方式幫助幼兒分析烏龜和狐狸的心理特點,從而為進行角色的人物對話奠定基礎。

三、説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中教師除了以飽滿的情緒感染孩子,以啟發的提問引導孩子,還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

1、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多媒體的運用,選用了課件的方式把故事的內容呈現給孩子看,引導幼兒感知圖片之間的相應關係,理解圖片的內容,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從而使幼兒對故事的內容有一定的瞭解。

2、啟發提問法:幼兒的思維活動需要教師的激活,因此教師的提問要具有啟發性,引起幼兒的思考,培養其思維的發散性和靈活性。

3、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我注意控制語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揚頓挫的變化,採用不同的音色來講述不同事物的對話,從而較好的表達作品的感情。

此外,我還採用了賞識激勵法對本次活動加以整合,力求達到科學性、藝術性、愉悦性的和諧統一。

四、説學法

通過以上教法,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始終以聽説能力貫穿始終,以次解決幼兒在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説出對話時,能舉一反三,具有擴展語言的能力。

五、説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與內容,我分三大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教師通過出示圖片,提出懸念,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第二環節,教師運用課件演示法,引導幼兒逐幅觀察課件,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的內容,並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第三環節,教師運用課件完整地講述故事,同時穿插直觀性提問和探索性提問,以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記憶。這樣幼兒能克服不良的只求聽不求甚解的習慣。

本次活動後,我還準備進行以下延伸活動:

將故事錄音帶,頭飾放入語言區供幼兒講述和表演。

教學反思:

這節活動中,我通過讓孩子觀察烏龜、傾聽故事、啟發提問等形式,幫孩子理解了故事內容,感受了烏龜的聰明,懂得在遇到危險時,有時可以用善意的謊言來保護自己。

大班的孩子大多能夠對一些簡單的故事進行復述,特別是故事中的語言,更能惟妙惟肖地進行模仿,但是對於一些比較長的故事,幼兒的複述能力相對小了很多。所以,針對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這個課時,我讓孩子們來表演這個故事,通過對故事的表演,加深印象,從而能更好的記住故事內容和其中的語言。對孩子來説,表演故事是他們感興趣的,但單調的模仿對話也會降低孩子的積極性。在活動前,我便準備了相應角色的胸飾,並設計了場景。活動中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我首先讓孩子來練習角色對話;再請個別能力強的孩子在集體前表演,從我説旁邊變為其他看的孩子説旁邊;最後到小組分角色表演。這樣一層一層環環相扣,孩子更加直觀地理解了故事內容,感受了故事中角色的情緒變化。從而複述故事也就變得更加容易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