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的教案模板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9W

自從工作後,相信老師們都會定期制定教案,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案擔當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傘的教案模板6篇,供大家參考。

傘的教案模板6篇

傘的教案篇1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借講前朝故事來揭露自己所處清朝“盛世”黑暗現實的創作意圖。

2、瞭解本文情節曲折離奇、波瀾迭起、跌宕多姿等特點,瞭解作者通過怎樣的構思和表現手法來實現自己的創作意圖。

3、掌握課本所規定的必須掌握的多義實詞,儘可能熟悉一批文言詞語。

教學設想

1、課文較長,故事情節曲折多變,但語言較淺近,可以讓學生藉助課文提示、註釋,查閲詞典,通讀課文,理清脈絡,編寫情節提綱。

2、為使學生學得生動有趣,在熟悉內容的基礎上,引一則跟它相類的野史作比較,使學生了解同旨異體的文章,並進一步把握《促織》的題旨。

3、《促織》的結尾,歷來有爭議,通過討論,求得比較一致的看法。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點

簡介作者及作品,通讀課文,解決詞句疑難、分段。

二、教學內容與步驟

1、題解:

課文選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簡稱《聊齋》。

作者蒲松齡,山東淄州(今淄博市)蒲家莊人,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從小熱衷功名,19歲參加科舉考試,連中縣、府、道的第一,但此後卻屢試不第,擠不進官場。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鄉過着清苦的塾師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觸的機會較多,對統治階級的種種罪惡有所不滿。

蒲松齡20歲左右開始創作《聊齋》,40歲左右基本完成,以後不斷有所修改和增補,直到死前為止。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結晶。

?聊齋》收集了大量的民間神話傳説,書中極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魚精花妖為題材,用以諷刺現實,寄託孤憤。正如該書自序所説:“集腋成裘,忘續明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是悲矣。”

?促織》是《聊齋》中的名篇,作者通過寫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納蟋蟀以致傾家蕩產,但又終於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殘酷,辛辣諷刺“一人飛昇,仙及雞犬”的醜劇,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2、通讀:

(1)提出要求:

①先看課文“預習提示”,畫出關鍵句子。

②對照註釋逐段通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語句子。

③閲讀時思考下列問題:

作者以什麼為線索展開全文;

緊扣線索,簡要歸納段意;

結尾“異史氏曰”是否是多餘筆墨?

(2)通讀課文:

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自讀課文。教師指導,一些簡單的疑難,隨時個別解決;困難較大,帶有共性的問題,教師板書,準備討論答疑。

(3)解釋疑難詞語句子:

學生通讀課文結束,教師根據板書,解釋疑難詞語句子(限於課本未加註釋或雖有解釋但不夠恰切的)。

①不終歲,薄產累盡:累盡,課文註釋“受累而賠盡”。按:累,音lèi,這裏作虧損講,就是“賠”的意思,“累盡”應作“賠光”講。②成然之:成名(認為)很對。然,是;然之,以之為然。

③展玩不可曉:翻來覆去的細看,卻不明(是什麼意思)。展,展轉,翻來覆去;玩,玩味,細細地體會。

④業根,死期至矣!而翁歸,自與汝復算爾!:句中“復算”,課文註釋“算帳,追究”,細味“復”字沒有落實。這句應該是兩句話兩層意思,第1層是母親罵,第2層是父親再算帳。

⑤思試之鬥以覘之:前一“之”代“蟋蟀”,後一“之”代“蟋蟀角鬥的本領”。“以”,連詞“而”。“覘”,窺視,此處是“看”的意思。

⑥又試之雞:(接着)又(拿它)跟雞試鬥一次。“試之雞”即“試之以雞”、“以雞試之”。

3、分段:

(1)討論:①貫串本文的線索是什麼?(促織)②以“促織”為線索,本文可分幾部分?

參考:全文9段,前面8段是按事物發展的自然順序記敍的。最後一段是作者評論,屬作品的附帶部分。可有兩種分法:一種是按開端、發展、高潮、結束這四個部分來分的;另一種是按段緊扣“促織”這條線索劃分的,建議把這兩種分法,編寫一個簡單而又清楚的結構提綱。

(情節提綱編寫的指導:

具體進程:先用幻片放映學生編寫的兩份提綱,讓同學們略作評判,教師簡要點撥:然後教師出示自己所編寫的提綱,供學生修改自己的提綱時參照。要強調教師的提綱不是唯一正確的標準,只供借覽,不可照搬。)

教師的點撥,注意如下幾點:

1、要注意“發展”與“高潮”兩個階段的區別。高潮,表現為矛盾比發展階段更趨尖鋭,往往形成一種新起的,驚心動魄的或更奇異的波瀾。成名“蟲死子亡”,就是這種矛盾更趨尖鋭,別起波瀾的重要標誌。

2、情節的每一階段都包含若干主要細節,主要細節間帶有由一事向另一事發展或轉化的性質。細節可單獨成段,也可分屬上下兩段,還可一段包括幾個細節,不要機械地按自然段劃分細節。

3、每一階段的線索提示,要兼顧“事”與“情”兩個方面。單提“事”,不能完整地反映作者的構思思路。

4、用語要注意簡煉,語句的長短要大體一致。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分析創作意圖,情節構思和表現手法;分析作者的思想侷限性;補充點作業,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進一步提高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從檢查作業入手,導入課文分析

檢查學生是否完成了情節提綱的編寫任務。指名學生,要求流暢地朗讀課文第7段;並用三言兩語説明本文的創作意圖和情節特點。導入本課時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分析作者的創作意圖及其表現手法。

二、作者創作意圖和情節虛構分析

關於作者的創作意圖:

啟發提問:同學們已經知道,本文的創作意圖,是借講前朝故事來揭露黑暗現實,批判的鍼芒直指天子。為了把探討推進一步,請大家再思考並回答如下的問題:“促織之戲,唐代天寶年間就已盛行,作者為什麼把故事的背景選定在明朝宣德年間?宣德年間是‘治世’,還是‘衰世’?明宣宗是一個怎樣的君主?”

估計學生會以為宣德年間是封建時代的“衰世”,明宣宗是一個昏庸的君主。

教師板書下面的幾句話,並進行點撥:

“宣德治世,宣宗令主……顧以草蟲纖物殃民至此耶?抑傳聞失實耶?

這是跟作者同時代,當時詩壇的宗師王漁洋,寫在《聊齋志異》手稿本上的一條評語。王漁洋為什麼要強調宣德年間是“治世”,宣宗是“令主”,即“明君”呢”?顯然他的用意,是要提醒讀者讀《促織》時要聯繫眼前的現實。康熙年間正是清代的“盛世”,康熙本人正被目為“英主”。可當時的統治集團和康熙本人同樣追求“聲色狗馬”,酷愛“鬥雞戲蟲”、至今傳下來的鬥蟋蟀盆,以康,乾年間製作最精,康熙時更有以制盆揚名於世的。可見作者的創作意圖,實際上是在借講前朝“令主”當政的“治世”時代的事,來揭露“當時”“英主”當政的“盛世”的黑暗現實。“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當是目有所睹;“天子偶用一物”,更是特有所指,不是泛泛議論。這正反映了蒲松齡思想的深刻處,“治世”、“盛世”尚且如此,那“庸主”當政的“衰世”就不用説了。“預習提示”説這篇“小説反映的現實,在封建社會具有普遍的意義”,是很有道理的。

關於本文的情節虛構:

啟發、提問:同學們已知道,本文的情節曲折離奇,波瀾迭起。現在請大家再考慮兩個問題:(1)為什麼要這麼曲折離奇?它與創作意圖到底有什麼關係?(2)情節的虛構,是否有史料作依據?

學生回答後,教師用幻燈出示如下明清筆記,然後進一步提問、點撥。

“我朝宣宗,最嫻此戲,曾密詔蘇州知府況鍾進四個。一時語云:‘促織瞿瞿叫,宣宗皇帝要。’此語至今猶存。”(沈德符《萬曆野獲篇》)

“宣宗酷愛促織之戲,遣使取之江南,價貴至數十金。楓橋一糧長,以郡督遣,覓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駿馬易之。妻謂駿馬所易,必有異,竊視之,躍出為雞啄食。懼,自縊死。夫婦,傷其妻,亦自經焉。”

(《梅村詩集箋註》轉引呂毖《明朝小史》)

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這兩則史料在《促織》裏是否都用上了?第二則史料和成名一家的遭遇很相似,並已具備一個完整故事的輪廓,為什麼不按照這個故事的輪廓來展開情節,而要另外虛構一些離奇、虛幻的情節;

學生回答後,教師作點撥性小結:

正如同學們説的,這兩個材料《促織》裏都運用上了,只是進行了改造。這就説明作者借講前明宣德年間事來揭露現實黑暗,不是毫無根據的,把一些“爛污”潑在明宣宗頭上,而是有歷史

成名夫妻由求神問卜而得佳品——這個情節提煉了現實生活、舊時人們陷入絕境,往往寄希望於求神問卜。但神圖那麼靈驗卻是虛幻的。作者虛構這個虛幻情節,正曲折地反映了成名夫婦實際上已無生路,讀者讀了,自會想到這點。

成名九歲的兒子魂化蟋蟀而且輕捷善鬥——這個情節也有現實因素,在舊時代,孩子惹禍自殺,是常有的事。魂化蟋蟀則不可能。但這個虛幻情節卻有着強烈震撼人心的揭露、批判力量。試想,一個九歲孩子,經歷着多麼大的肉體和精神折磨,這比成名夫妻的身陷絕境,更使讀者感到心情沉重。

結尾的的喜劇結局——既然魂化蟋蟀不可能,那成名一家的擺脱厄運,裘馬揚揚也就純屬幻想。但這個情節卻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性,讀者讀了,自會聯繫當時官場的黑暗現象。

傘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從多方面培養學生讀圖方法和運用地圖的能力,使學生領會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明確掌握地圖知識和技能,也是今後建設祖國所應具備的文化素質之一。

[知識和能力]

1、初步瞭解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圖例和註記以及等高線等基礎知識。

2、學會運用比例尺在圖上量算兩地間的距離,以及在地圖上辨認方向。

3、初步學會在各種地形圖上判斷地勢高低起伏狀況,以備將來能用在生活和生產上。

4、在地圖上識別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種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離,在地圖上識別方向、填繪常用圖例和註記。

6、在各種地圖上,學會判斷地勢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7、能夠使用目的(如旅遊)確定所選擇的地圖類型及其比例尺。

8、舉例説明一到兩種現代高科技地圖(例如遙感圖像和電子地圖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學重點

1、比例尺的計算公式和線段比例尺。

2、經緯網地圖上辨別方向。

3、用海拔計算地面高度。

4、等高線稠稀與坡度徒緩。

5、分層設色地形圖。

教學難點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別以及與地圖內容詳略的關係。

2、在經緯網地圖上辨別方向。

3、在等高線圖上識別各種地表形態。

教學設計[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地圖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圖“對話”,獲取我們所需的信息,這是不夠的,還必須認識和熟悉地圖的“語言”——圖例。

板書

地圖的基本因素——圖例

[講授新課]

提出問題

什麼是圖例?

指導閲讀

指導學生閲讀課本p13圖1.22中有關圖例的文字説明,以及課本p14第3自然段,使學生知道圖例是指: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説明各種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説明各種地理事物的數字,又稱註記。

組織活動

1、讓學生看課本p14圖1.24“一些常用圖例”,自己想辦法儘快記住一些常用的圖例。

2、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記憶的好方法。教師給予指導啟發,如點狀的符號有哪些?分別表示什麼地理事物?線狀的呢?面狀的呢?等等。

3、教師可用電腦逐個展示各種圖例,讓學生辨認,也可用課前準備的“圖例卡片”,進行“找朋友”或“對號入座”等遊戲。

4、組織學生進行繪製自己居住房間平面圖的比賽,看誰畫的又符合實際又美觀,圖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設計的圖例等要素。

評價點撥

展示若干學生繪製的平面圖,點撥評價後説明記住圖例固然很好,但地圖一般都附有圖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記硬背,關鍵是要掌握識圖的方法和步驟。結合繪圖中的問題,強調在繪圖和填圖時,圖例要規範準確,特別是註記,應該字體清晰勻正,大小合適,排列應“橫寫自左向右,豎寫自上而下”,點狀事物不離點,線狀事物也是線,面狀事物不出面。

小結過渡

同學們,比例尺、方向、圖例是地圖的三個基本要素,只有熟練掌握了這些閲讀地圖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與地圖“對話”,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板書

二、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提出問題

1、當前人們的哪些社會活動會用到地圖,各需要什麼樣的地圖?

2、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你是否知道人們除了

利用地圖之外,還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夠更加快速和準確地獲得有關地表環境狀況的信息?

討論交流

教師指導學生閲讀課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閲讀材料“地圖家族一覽”,以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列舉説明。

評價點撥

教師根據學生髮言情況評價後小結點撥。

①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地圖,如氣候分佈圖、農作物分佈圖、工業區或工業城市分佈圖、鐵路、公路分佈圖、旅遊景點分佈圖、商業中心分佈圖、政區圖、軍事地圖等。

②根據地圖的內容,通常可以劃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兩類。普通地圖是反映自然和社會經濟一般特徵的地圖,概括程度高,多為小比例尺地圖。專題地圖則是根據專門用途着重反映一種或幾種自然或社會現象的地圖。

③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在地圖繪製中的廣泛應用,出現了許多新型的地圖,地圖家族中新貴族不斷湧現,電子地圖、遙感圖像等使傳説中的“千里眼”“順風耳”變成了現實,人們能夠更快、更準確地傳輸和獲取地理信息,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更大的方便。

④根據目的和需要,選擇和使用地圖,查找和獲得所需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好習慣。特別是地理課的學習過程中更是離不開地圖,正如人們説的那樣:“地圖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圖學好地理呢?

討論引導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地圖在自己學習地理過程中的體會後進一步引導:

1、運用地圖的方法——上課時要做到左圖右書,圖文結合,養成讀圖、用圖的好習慣。

2、運用地圖的步驟:

①看和指——在圖上找到所學地名,指出它的位置。

②讀和寫——生疏地名反覆讀,同音、近形、近義的地名要多寫。

③想和説——看到的事物要多動腦想,想好以後要表達出來,能夠“看圖説話”,把“啞圖”變為“活圖”。

④變和畫——變是指在地圖上獲取的信息,要善於遷移應用(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畫是指要多動手進行畫圖練習。如照着畫、默着畫、反着畫(如圖上畫的是南半球某種現象,你就畫北半球相反的某種現象)、繁化簡、圖配文、創新畫等。

總之,學地理,在腦海裏時時、事事都要裝有一幅活地圖,逐步建立空間概念。

反饋練習

1、電腦展示下面三件事,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一件事,讓各小組去組織分配的活動,看看需要選擇什麼樣的地圖,為什麼?

2、各小組再去韓國漢城乘坐地鐵,讓學生完成課本p21活動2。

[課堂小結]

根據以下電腦展示,引導學生共同歸納地圖基本要素的內容,強調養成運用地圖的好習慣。

板書設計

作業佈置每個學習小組,用16開紙把學校的平面圖設計出來,以“我為學校提建議”為形式設計未來的學校建設方案;或以“我浪費時間了嗎”為主題,結合現有城市地圖分析本組同學上學的路線是否最為簡捷。地圖上要有自己設計的圖例及其他要素,以及繪圖小組同學的姓名,一週後,大家評比,看哪個組繪的最準確、最美觀。

傘的教案篇3

設計意圖

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正隨着其羣體的壯大和逐步進入社會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明顯展露,這時,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顯得尤其重要。因此,開展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快樂心情》,旨在讓幼兒懂得開心快樂的情緒才會讓我們健康成長,而生氣、傷心並通過尋找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使自己保持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當幼兒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與人交往發生矛盾時,他們會產生很強的挫折感,因此,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不同情緒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懂得要保持良好的情緒,並積極地尋找各種調節情緒的方法。

2、激發幼兒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體驗理解、原諒、幫助等積極行為給自己及他人帶來的愉悦感受,引導幼兒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3、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5、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尋找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

活動準備

1、《輕 音樂》、《幸福拍手歌》、《歡樂的跳吧》。

2、心情課件。

3、心情卡片、不同表情的心情樹。

4、小黑人、小紅人。

活動過程

一、輕鬆活動——營造輕鬆的心理氛圍(播放輕緩的音樂)

伴着輕緩的音樂,請小朋友隨意找個位置,擺個舒適的姿勢坐下來,閉上眼睛。

老師配樂解説:“讓我們聽着音樂,閉上眼睛,放鬆小手,放鬆小腳,讓快樂來到我們中間吧。”“早上,太陽出來,陽光暖洋洋,好舒服!”“爸爸愛我,媽媽愛我,老師也愛我!我,是個快樂的孩子!”(請大家睜開眼睛)

二、心理測試遊戲《快樂心情》

◎教師告訴幼兒這裏有兩棵心情樹,如果今天開心的小朋友就拿一個開心果貼在開心樹上,不開心的`小朋友就拿一個煩惱果貼在煩惱樹上。

◎幼兒自由選擇心情果,分別貼在心情樹上。

◎小結:教師與幼兒一起觀察今天幼兒測試心情情況。

三、出示課件

(設問想象)

1.師:小朋友看海綿寶寶怎麼了?(ppt播放海綿寶寶不開心的圖片)

2.師:它為什麼不高興?

3.師:小朋友有沒有不開心的時候?

4.師:不開心的時候有什麼感覺?

5.師小結:當我們不開心的時候,小煩惱就會在我們的心裏搗亂,讓我們不開心、吃不香…….。(ppt出現小黑人圖片)

6.師:用什麼辦法讓自己開心起來呢?幼兒自由討論。為同伴解決煩惱。(啟發幼兒用各種辦法。)

小結:人人都會有不開心的時候,如果你碰到不高興的事了,可以把不開心的事情告訴老師、爸爸、媽媽或小朋友。他們會勸你、安慰你,你的心裏就會好受些。你也可以看會兒電視,聽會兒音樂,玩玩玩具,看看書等。如果我們保持開心的心情,就會變得快活,身體也就更健康。

四、出示課件

出示課件《美羊羊與灰太狼》,讓幼兒一起唱歌感受歌曲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五、遊戲《開心扭一扭》

嘗試合作、體驗合作的快樂。

1、遊戲規則:(一起説)一個小人扭一扭、左扭扭、右扭扭,兩個小人抱一抱,今天你真棒!三個小人手拉手,我們都是好朋友。

2、幼兒遊戲。老師注意忽易忽難,最後讓每個幼兒都成享受功的喜悦。

3、“當你和新朋友説“你好”、擁抱朋友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

4、小結“生活中不能沒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樂。老師希望小朋友有更多的朋友。

六、音樂活動《開心樂園》

教師帶領幼兒去《開心樂園》跳舞,一起體驗跳舞給大家帶來的快樂。幼兒與老師一起跳起來吧。

七、心理測試

幼兒選擇“心情果”表示自己的心情。並把自己開心的心情用抱一抱,説一説等方法表達給客人老師,爸爸媽媽。

八、幼兒唱《幸福拍手歌》自然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關心下一代,孩子的心情素質在愛的薰陶下逐步發展成熟。當孩子成人後,以這種人格素質與其他人相處,就會建立起充滿和諧與友愛的社會。人格培養與道德訓練,共同構成了“心情教育”的完整內容。

1、活動中預設了孩子對問題的理解,依照《綱要》,瞭解心理健康活動中,應注意讓孩子進行體驗,感受、交流。

2、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孩子在活動中能感受到被尊重,理解,並用不同顏色的心情果表達自己的心情,大膽説出自己的不開心,在交流中瞭解不良情緒對身體是有害的。在遊戲中和同伴分享快樂,知道有好的心情才會讓子自己變得快樂!快樂才會健康成長。

3、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老師在活動中,堅持“教師在前、幼兒在後”的教學原則,把教學目標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細小的層次,分散到各個具體的活動中,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使教學重點得以鞏固,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1)、談話法:例如:圍繞什麼事讓你很開心?進行談話,引導幼兒體驗不同的情緒對自己的影響,為突破重難點做好準備。

(2)、討論法: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如:在活動中,請小朋友們分組討論:怎樣可以讓不好的情緒好起來呢?通過討論,引導幼兒積極地尋找各種調節自己情緒的方法,培養幼兒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4、.對活動效果的評析。

(一)導入部分:

運用祈禱文,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感受老師與父母的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展開部分:

1、通過心理測試遊戲,讓幼兒投放心情果瞭解幼兒今天的心情是否開心。

(1)鼓勵幼兒為自己投不同的心情果。

幼兒人手一個心情果,為自己投上不同心情,瞭解幼兒對不同情緒的感知。

(2)與幼兒一起看心理測試結果,通過提問:你為什麼喜歡這個開心樹?等問題讓幼兒明顯感受到快樂的情緒是受到所有人喜歡。然後通過提問:你有笑得這麼開心的時候嗎?什麼事讓你這麼開心?等問題引導幼兒談一談自己的經驗和感受,讓幼兒對自己的情緒有初步的瞭解。

(3)引導幼兒看課件,通過這種比較權威的解釋來幫助幼兒瞭解不同情緒對人們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在這一環節中,我希望幼兒瞭解情緒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哭是不良情緒,如果運用得當,也是人們排解壓力的方式。

5. 這節課是我參加一次大賽準備的,為了能使本次活動得教學目標真正在活動中實現,我至少上了5次,每一次都會有一些收穫和反思,面對不同的孩子,我總結了不同的提問方式,應對措施,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最終讓自己受益匪淺,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反思--實踐--在反思---實踐,會讓自己更加成熟和進步。

總而言之,我們的孩子,特別是獨生子女,更需要成人的關注,為其創造良好的物質條件遠遠不夠,心靈的關愛更加重要。

傘的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繼續秋遊景點創作,進一步豐富對景點秋色的表達表現。

2.大膽、清楚地向班級同伴介紹本組選定的景點特色,增進團隊意識和小組歸屬感。

3.初步體驗投票評選的公正性,願意接受大多數人選擇的結果。

活動準備:

1.各組前期已在製作且需要這次繼續創作的內容。

2.各種裝飾材料:彩色紙、顏料、金粉、紙盒、布、紙簡、橘子皮、繩子、樹枝等。

3.用於投票的景點圖片展板,筆、紙。

4.環境中張貼對幼兒有啟發、暗示作用的圖片,如風景圖、建構圖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回顧前期活動內容和過程。

師:這些天我們都在尋找、發現杭州秋天最美的地方,因為我們要去這個最美的地方秋遊。大家推薦了很多自己去過的地方,我們從這些推薦的景點中選出了1o 個,並且進行了10選5的投票活動。前天和昨天,我們根據自己的選擇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對秋天的美景進行了創作,有的小組用搭建的方法,有的小組用美工的方法,有的小組用詩歌表演的方法……大家都很認真,很動腦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教師出示貼有5個景點圖片的展板。)

2.交代本次活動內容及要求。

師:今天要進行5選1的評選活動,所以接下來你們要對自己小組選定的景點進行最後一次加工。想一想,還可以增添一點什麼,使自己推薦的景點內容更豐富,景色更美,讓大家看了以後都想去你們的景點秋遊!

師:在開始之前,我提兩個要求:第一,小組的每個成員都要出一份力,而且要友好合作,一起把景點裝點得更美。第二,每個組準備一個奶粉罐當垃圾桶,用來裝垃圾,使我們的景點不僅美麗而且乾淨。

(二)小組活動

幼兒分組對自己推薦的景點進行再創作,例如,八卦田組、寶石山組——材料構建,西溪濕地組、花港觀魚組——美工製作,太子灣組——詩歌表演。教師觀察各個組的情況,進行個別化指導。

(三)分享交流,投票評選

1.分享交流,各小組以自己的方式向班級同伴展示、介紹創作成果。

師:請各小組成員一起介紹一下你們的景點有什麼,秋天美在哪裏。其他小朋友要做文明遊客,仔細聽,仔細看,小心別碰壞辛苦創作的作品。

2.書寫名字進行投票。

師:現在我們要投票了。請在選票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或學號,然後把它貼到自己選擇的景點圖片下面。

師:請説一説你投了哪個景點,為什麼。

(四)統計結果,體驗民主評選

1.師幼一起統計票數,得出最終結果,確定秋遊地點。

2.關注幼兒情緒,與個別情緒表現強烈的幼兒進行交流。

建議:在進行以上活動時,我們僅僅將集體活動、區角活動有機整合在一起,而且不組織集體性的生活活動,讓幼兒根據自身實際需要自主安排點心、喝水、如廁的時間,把生活環節的自主權還給幼兒。

傘的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練習跳、爬、平衡、投擲等技能,發展幼兒的靈敏性與協調性,增強體能。

2.樂意參與“變廢為寶”的遊戲活動積極與同伴配合,勇於嘗試與創新,初步形成幼兒的環保意識。

3.大膽説出自己對的理解。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創設問題情景:在草地上放置一些廢舊物品。

2.變廢為寶需要的一些輔助材料:膠帶紙、剪刀、卡紙等。

3.音樂“郊遊”、“熊找家”及一些輕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 創設問題情景,導入活動

創設問題情境:一些廢舊物品零散地撒在草地上。思考:如何處置這些廢舊物品?

老師:剛才我們做運動都出汗了,現在我們到前面的草地上休息一下吧!

(草地上零散地放着一些瓶瓶罐罐、盒子、箱子。)

幼兒見狀紛紛表示:草地上堆放了那麼多亂七八糟的物品,怎麼坐呀!

師拋出問題:如果你們見到這些廢舊的物品,你們會怎麼做呢?

幼兒七嘴八舌地展開討論:

幼兒a:將這些物品送回附近的垃圾桶。

幼兒b:這兒有那麼多的廢舊物品一下子運不走,來回跑又累人,不如先找個大塑料袋,將它們放在裏面,再運走。

老師:你們的辦法很好!將廢舊物品作為垃圾處理!想想還有什麼其他處理辦法?可不可以將它們變成有用的玩具給我們做運動呢?

幼兒c:“我們以前用飲料罐做過樹林,報紙做了一個可愛的小豬,這些能不能做玩具?”

眾幼兒:可以試試!

(設計意圖:“環境亂”的問題由幼兒發現,激發了幼兒潛在的環保意識。他們紛紛獻計獻策。教師成了討論過程中的支持者與參與者,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教師及時點撥,促使幼兒達成共識,為“變廢為寶”遊戲的展開提供了機會。)

二、 組織幼兒玩“變廢為寶”的遊戲

師:“想一想,這些廢舊物品可以製成哪些玩具用來做運動?先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

請個別幼兒説説自己的想法!(用牛奶盒搭房子,練習跳躍;用幾個大紙箱連起來讓我們鑽山洞;可樂瓶做成欄杆用來跨欄………)

師:你們的想法都很好!看!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一些輔助材料,在製作的過程中,相信會用到它們,現在請你們將這些物品變一變,變成可以做運動的玩具吧!

教師以合作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制作,為能力弱的幼兒出謀劃策。

(幼兒充分交流、討論後,教師提供輔助材料,協助幼兒進行製作,滿足了幼兒的心理需要,他們在寬鬆的氛圍中勇於嘗試與創新,樂意合作,勝利地完成了任務。)

“環保小衞士”表演變廢為寶的本領:挑水走過獨木橋;跳過用牛奶盒子搭成的高矮不同的房子;鑽爬過用各種箱子拼接起來的”隧道“等。

(幼兒利用自己製作的玩具進行體育鍛煉比用現成的玩具玩遊戲更能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獲得成功感。活動中他們願意與同伴分享玩具,也樂意與同伴進行體育競賽,氣氛活躍。)

三、創設遊戲情境“小熊蓋房子”,合作玩遊戲

1.教師講述故事:森林裏住着一隻小熊,它想蓋一幢漂亮的房子。可是,磚塊在很遠的地方才能買到,於是它決定出門去買磚塊、它繞過森林,跳過水溝,鑽過山洞,走過獨木橋,運回了磚塊,蓋了一幢漂亮的房子。

2.教師在場地上放置標誌:森林、水溝、山洞等標誌,引導幼兒認識。

3.幼兒分組合作佈置遊戲場景。

4.幼兒玩綜合遊戲“小熊蓋房子”。

遊戲規則:幼兒扮演“小熊”從森林出發,穿越各種障礙(幼兒佈置的遊戲場景)運回“磚塊”,合作蓋好“房子”。在運磚塊的過程中,要儘量與前面的“小熊”保持距離。

(設計意圖:讓幼兒根據故事情節,遷移已有的構建經驗,佈置遊戲場景進行遊戲,幼兒在合作中將知識化零為整。同時,不同能力的幼兒在合作中優勢互補,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同時遊戲時,幼兒規則意識強,積極與同伴配合。)

四、 結束活動

放鬆活動:遊戲“小熊找家”

師:今天大家真能幹,用廢舊的物品製作出了許多好玩的玩具,咱們去邀請小班的弟弟妹妹和我們一起玩吧!

(設計意圖:放鬆運動“小熊找家”與前面的遊戲呼應,用幼兒搭建的“房子”玩遊戲幼兒興趣盎然,餘興未盡。最後,教師用簡潔的言語評價了幼兒的活動成果並巧妙地過渡到活動的延伸——大帶小活動:“與弟弟妹妹一起玩”。)

活動反思:

幼兒在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是評價活動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在“快樂的環保小衞士”這一綜合活動中,幼兒積極主動參與,表現出了濃厚的探索興趣。他們從發現問題到嘗試解決問題,接着用自制玩具做運動等時時刻刻都處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遊戲氣氛濃烈。而教師在活動中則以大朋友的角色參與遊戲,始終與孩子們進行着交流並適時提出建議,使孩子的自主性、創造性得到了充分地發揮,培養了幼兒動手創造能力,讓他們充分體驗到

小百科:環保,全稱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創新研發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傘的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唱歌曲《風兒找媽媽》體驗歌曲中風兒想念媽媽的情感。

2、學習用自然柔和的聲音唱歌。

教學重點:

能用自然柔和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風兒找媽媽》。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快樂的音樂四十分又開始了,大家動起來吧!

2、同學們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進行律動。

3、師生問好

二、情境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愛你們的媽媽嗎?假若你與媽媽走散了,你會怎麼樣呢?有位風兒和媽媽走散了的心情和你們是一樣的。那是一個晴朗日子,風兒和媽媽一塊出去玩。大自然的美景一下子吸引了風兒,它一會兒去看看藍藍的大海,一會兒又去看看遼闊的草原,幾乎忘記了身邊的一切,等它回過神來,媽媽已不在身邊了。它連忙問路旁的小樹:“小樹小樹,你看到我的媽媽嗎?”小樹説:“沒看見,你去問問小花吧!”風兒又去問小花:“小花小花你看見我的媽媽嗎?”小花説:“沒看見,你到別處去找找吧!”風兒到處找啊找啊,從白天找到黑夜,從春天找到冬天,還是沒有找到。它急得對遠方喊:“媽媽,媽媽,你在哪兒?”小朋友們,我們幫風兒呼喚它的媽媽,好嗎?

二、發聲訓練

2/4 1 2 3 4 |5 —| 5 6 5 6 |5 —|

媽媽你在哪兒呼呼呼呼呼

看來我們的呼喚,風兒的媽媽也沒聽見,風兒該多着急呀!它要用《風兒找媽媽》這支歌來傾訴它對媽媽的思念。(出示歌單,讓學生認識反覆記號。)

三、學習新歌。

1、教師範唱。聽後談談感受。

2、聽錄音範唱。(小朋友們,請閉上你們的小眼睛,靜靜地聆聽,看看你們的腦海中會出現什麼樣的畫面,聽時可用手隨音樂輕輕點拍。)

3、學生跟琴小聲哼唱旋律。

4、按節奏有感情朗讀歌詞。

5、跟琴唱歌詞。然後採用多種演唱形式歌唱,並進行評價。

四、用自帶“打擊樂器”創編節奏為歌曲伴奏。

五、為歌曲編寫第三段歌詞。

1、師:風兒找到它的媽媽了嗎?你們願意幫幫風兒嗎?小朋友們,大膽發揮你們的想象,想想風兒的媽媽會在哪裏,為歌曲編寫第三段歌詞。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請幾個小組的同學演唱他們所編的第三段歌詞。

六、小結

師:這節課同學們不但學會了一支好聽的歌,還會為歌曲伴奏,最可喜的是,你們還能寫歌詞,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我相信,未來的音樂家一定會在你們當中誕生,努力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