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教案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6W

教案是根據這一門學科的內容展開制定的,一份優秀的教案是能夠提升我們教學質量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長方形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長方形教案5篇

長方形教案篇1

活動過程:

一、比較管子的長短

1、“今天,管子寶寶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有趣的遊戲:比長短。請小朋友拿起你身後的一根管子寶寶,然後和你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誰手裏的管子長?誰的管子短?”

2、幼兒兩兩進行比較活動。

3、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説出遊戲結果:誰的管子長?

然後把管子按長短分類放到前面的筐裏。

二、自由探索活動:嘗試用不同長度的管子在地面上拼出長方形。

1、幼兒自由探索活動。

請小朋友把你身後的袋子取過來,看看裏面有什麼?袋子裏有許多管子寶寶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我們先來數一數,你的袋子裏有幾根管子?這些管子都一樣嗎?請小朋友用你的管子寶寶在地上拼一拼,看看誰的管子寶寶拼出的圖形多?請幼兒介紹自己拼的是什麼,重點引導幼兒拼長方形。

2、小結長方形的主要特徵。

瞧!這個小朋友拼出的是什麼形狀的圖形寶寶?

(教師出示長方形教具,幼兒仔細觀察比較)。

3、幼兒進行有目的地探索活動:嘗試用管子拼出長方形。

我們一起學着他的樣子也來拼一個這樣的長方形。

幼兒操作,老師觀察。

三、小組合作探索活動:用多根相同長度的管子組成長方形。

1、剛才你們真棒,能用不同長短的管子變出小長方形,現在我們試試看,要用幾根一樣長的管子拼出一個大的長方形!請五個小朋友為一組,自己拿管子寶寶在地面拼一個長方形,比一比哪組拼的長方形最大?”

2、幼兒5人一組合作進行地面拼圖活動:根據已有經驗,嘗試用幾根相同長度的管子拼放大小不一的長方形。

3、教師有針對性地分別加以指導。

帶領孩子一起看自己拼的長方形,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今天小朋友用不一樣長的管子寶寶拼出了小長方形,又用一樣長的管子寶寶拼出了大的長方形,以後還要請小朋友用這些管子寶寶拼出更多的圖形呢!

設計意圖:在日常活動中,我發現我們班孩子對於各種圖形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對圖形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平面的、感性的層面上,因此他們在活動中無法正確表現出圖形的主要特徵。為了讓孩子們對圖形有一個進一步的認識,我設計了這個活動,以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動手嘗試操作中,加深對長方形的主要特徵的理解。

活動目標:1、通過動手操作,瞭解長方形的主要特徵,提高圖形識別能力。2、在活動中發展擴散性思維,培養觀察力。3、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樂趣,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1、幼兒操作學具:不同長度的管子若干。2、長方形圖形教具。

長方形教案篇2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教科書(人教版)《數學》第七冊“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教材分析】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知道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會用面積單位六接錄面積的摹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生學習其他平面圖形而積計算的基礎。教材注重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找出長方形面積與邊長的關係。讓學生自己總結面積計算公式。這樣安排。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如何掌握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與如何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成為本節課的重點。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己經學習了面積的概念及常用的面積單位。並且會用面積單位直接i.m.平而圖形的面積。但用這種方法比較麻煩。而且有時會行不通。這些都引起了學生的思考。因此。

他們迫切需要探求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那麼如何去探求—即學生體驗、經歷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形成過程就是本節課的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並掌握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並能利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和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以獨立思考、合作探討、動手操作等形式經歷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形成過程。

3.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及科學探究精神。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每組一個1平方釐米和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學具:分組實驗單、每生10個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及一張無格長方形彩紙(長、寬均為整釐米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1.遊戲:看誰塗得快。

準備:每組一個1平方釐米和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規則:(1)每小組可以任選一正方形為其塗色。

(2)以先塗完色的為勝。

2.學生操作完後。問:

你們獲勝的祕密是什麼?或問:你們組為什麼選塗小正方形?

總結出:圖形的而積也有大小之分。

那麼。怎樣知道一個圖形的具體面積呢(導入新課並板書課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設計意圖】:利用兒童的好勝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拉近師生關係。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的氣氛。使學生覺得數學處處都在,體驗數學的魅力。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1.獨立思考。猜測設疑:

(1)下面長方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你能驗證一下嗎(出示學具中的長方形彩紙)?

(學生可能用i平方釐米的面積單位去錄。也可能直接估計,這些都是可以的。)(2)出示學校長方形花壇的平面圖。問:要知道這個花壇的佔地面積有多大。你有什麼好辦法嗎(讓學生説出自己的辦法)?

是否有一個更簡捷的度最方法呢?讓我們一起來尋找吧。

【設計意圖】:允許學生‘。猜測”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學生經歷探索過程的必由之路。

2.小組合作。操作初探:

(拼擺:讓學生用準備好的而積是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拼擺長方形。用幾個拼都可以。並完成分組實驗單。

(2)討論:觀察實驗單。你們能發現什麼?

(3)交流:分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交流。學生的發現可能有:

①每行擺的個數與長方形長邊的釐米數相等;②擺的行數與長方形寬邊的釐米數相等;③所用的小正方形的總個數與長方形面積的平方釐米數相等。

3.驗證總結:

(出示圖形:你能準確説出下面長方形的面積嗎?為什麼(每格1平方釐米)?

(2)用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實際驗證。

(3)出示“猜測設疑”中的長方形彩紙:

問:要知道這個長方形的準確面積。需要什麼條件?

學生實際測量並求出面積。

(4)歸納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長方形的面積=長x寬(板書)

【設計意圖】:動手操作永遠是解疑的良方。只有放開學生的手腳,才能解放他們的思維,而且通過拼擺、觀察、交流,讓他們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的抽象思維又一次得到鍛鍊。

三、分層練習。實踐應用

1.基本練習:

(1)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

(2)一台電視機外殼的一個面長是44釐米。寬是34釐米。

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2.發展練習:

一塊長方形的面積是36平方分米,它的長和寬可能是多少?

3.綜合練習:

讓學生任選身邊的長方形平面。測錄並求出它們的面積。

四、聯繫實際。貼近生活

在“非典”的防治工作中。學校要求每班都要出相關內容的黑板報。請你設計一下黑板報的格式。要求必須有長方形的“宣傳畫”及長方形的‘,留言板”板塊,其他可以自由發揮。看誰的設計最美觀、最合理,並算出相應板塊的面積。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要有層次性。數學源於生活。要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的價值。

【課後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注重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通過拼擺、觀察、合作,經歷整個知識的形成過程,循序漸進地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突出體現“做數學”的思想,突出了數學的應用性。不足的是“導課”和“猜測設疑”用的時間過長,整個教學節奏把握不夠緊湊,這是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長方形教案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2~93頁例1、例2、例3、例4,第94頁課堂活動中的1,2,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加深對周長的認識。

2.結合具體的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3.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4.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理解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的由來。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課件。

學具:每個學生都準備長9 cm和6 cm的小棒各兩根,兩張長10 cm,寬5 cm的長方形紙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課件出示以下兩個圖形。

(1)説一説: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麼特徵?

(2)指一指:兩個圖形的周長各指的是哪一部分?

(3)教師揭示: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點評:有目的地對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進行復習,為學生探索它們的周長計算方法作好了孕伏。]

二、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1.教學例1

(1)擺一擺。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小棒(長9 cm和6 cm的各兩根),用4根小棒擺一個長方形。

(2)指一指。

擺好後,同桌互相指一指,圍成的長方形的周長指的是哪一部分?

(3)提出問題。

教師:看着圍好的長方形,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學生提問題)教師:我們先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4)自主探索。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想法,教師巡視。

(5)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樣化。

指名彙報算法。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幾種算法:①9+9+6+6=30(cm)

②9×2=18(cm)6×2=12(cm)18+12=30(cm)

③9+6=15(cm)15×2=30(cm)

學生彙報每種算法時,教師讓學生説説列式依據,針對第③種算法,教師再提出“怎樣用一個式子表示呢”,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後,教師再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時,引導學生認識第③種算法也可以用下面的一個式子表示:(9+6)×2=15×2=30(cm)

教師強調:有小括號的式子,要先算括號裏面的。

(6)比較、交流以上幾種算法。

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發現用第③種方法計算比較方便。再讓學生説一説式子中9+6表示什麼,為什麼要乘2?

(7)歸納公式。

想一想: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點評:通過操作、提問——引導、探究——交流、展示——比較、歸納等活動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教師對新課改理念的落實。教師一方面充分地相信學生,給了其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同時通過組織交流、評價、比較等活動,既張揚了學生個性,鼓勵多種算法,又能讓學生在評價比較中自覺接受較優的算法。]

2.教學例2

(1)過渡:我們瞭解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那麼怎樣計算正方形的周長呢?(2)出示例2的圖。

教師:這個正方形有什麼特點?怎樣計算它的周長呢?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全班交流,引導學生認識:正方形的4條邊一樣長,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點評:這樣設計,學生很容易把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遷移到正方形的計算中來。]

三、應用公式解決問題1.教學例3

課件出示:求下面圖形的周長。(單位:cm)

(1)學生獨立計算,同時指名兩位學生上台板演。

(2)全班交流,注意書寫格式。長方形的周長:(4+2)×2=12(cm)正方形的周長:3×4=12(cm)2苯萄Ю4

小娟有條紅色的絲帶,用這條絲帶剛好圍成一個長8 cm,寬6 cm的長方形。如果用這條絲帶圍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釐米?

(1)理解題意。

讓學生説説題目提供了哪些數學信息,提出了什麼問題?

(2)嘗試解決問題。

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然後在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指名彙報,讓學生口述想法。(通過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得出絲帶的長度,絲帶的長度也就是正方形的周長,再通過周長計算出正方形的邊長。)

(6+8)×2=28(cm)28÷4=7(cm)

答: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7cm。

(4)深化認識。

通過本題練習,你有什麼想法?

通過全班交流,引導學生認識在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選擇具體的解決方法。

[點評:採取先嚐試解決問題,再通過小組交流,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的辦法。把讓學生説出想法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對加深學生理解周長意義、解決有關周長問題起到一定作用。]

四、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做課堂活動中的1,2,3題。 1.第1題

(1)打開第94頁,讓學生觀察釘子板中的兩個圖形,然後求它們的周長。

(2)全班交流時,讓學生説出結果,並説一説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2.第2題

(1)讓學生自己測量課本封面的長和寬,然後獨立計算它的周長。

(2)全班交流。讓學生板書計算過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第3題

(1)學生兩人一組,把課前準備的兩張10 cm,寬5 cm的長方形紙板拼起來。

(2)計算所拼的圖形的周長,教師巡視。

(3)彙報交流,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拼法和算法:①拼成長方形,如下圖所示:(10+10)×2+5×2=50(cm)(10×2+5)×2=50(cm)10+10+10+10+5+5=50(cm)??

②拼成正方形。如下圖所示。 5+5+5+5+10+10=40(cm)(5×2+10)×2=40(cm)10×4=40(cm)??

教師:你發現了什麼?

先小組交流再進行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髮現:拼法不同,形狀不同,周長也不同。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你是用什麼方法學到這些知識的?

[點評:本節課將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究及其應用一起進行教學,教師是想讓學生對該知識形成較為完整的結構,並進行及時的鞏固。教學時教師可根據本校實際,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密度。]

長方形教案篇4

教學內容: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現代國小數學》第五冊79~80頁).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時發展他們的空間想象力.

3.通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歸納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因為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計算公式).

教具學具:

電腦課件,長方形鐵絲框,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圖形的紙片,火柴棍.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什麼是圖形的周長?

2.指出下面圖形的周長.

二、引入課題:

(出示 )做這樣一個長方形至少需要多長的鐵絲?實際是求什麼?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出示課題.

三、展開與討論:

先請你們試一試.(電腦出示例1)

[例1]你能求下面每個三角形的周長嗎?怎樣列式?(三角形逐一出示)

學生列出算式:

4+5+6=15(cm) 5+5+4=14(cm) 6+6+6=18(cm)

5×2+4=14(cm) 6×3=18(cm)

討論: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長,為什麼有的只能用一種方法?而有的可以用兩種方法呢?

四、探索與歸納:

1.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電腦出示 ,學生拿出學具)請你量一量手中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釐米?(長5cm,寬3cm)

小組討論:想一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怎麼求?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討論後由各組彙報得出):(1)5+3+5+3=16(cm)

(2)5+5+3+3=16(cm)

(3)5×2+3×2=16(cm)

(4)(5+3)×2=16(cm)

(由電腦演示每種算式的推理過程)

提問:你喜歡哪種算法?為什麼?

(根據生答板書):(5+3)×2=16(cm)

提問:5表示什麼?3表示什麼?括號裏求的是什麼?為什麼要乘以2?

小組討論:你能根據第四種算法總結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嗎?

(根據學生回答歸納板書):

2.由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引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你能根據公式求出長方形的周長嗎?

(電腦出示)求周長.

由學生列出算式:

(7+5)×2=24(cm)

(電腦演示:把長方形的長減少1cm)求周長.

由學生列出算式:

(6+5)×2=22(cm)

(電腦演示:再把長方形的長減少1cm)求周長.

由學生列出算式:

(5+5)×2=20(cm)

提問: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由學生列出算式:

5×4=20(cm)

你是怎樣想的?

提問:哪種方法好?為什麼?

當長方形的長和寬相等時,是一個什麼圖形?

根據這種簡便的算法,你能得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試一試.

利用公式計算周長.(單位:cm)

4.看書79~80頁.

5.質疑.

提問: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釋疑)

提問:要想求出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

要想求出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

五、鞏固和提高:

1.判斷.(用手勢表示“√”、“×”)

(1)一個長方形,長10釐米,寬5釐米,周長是10+5×2=30(釐米) ( )

(2)邊長是3分米的正方形,周長是3×4=12(釐米) ( )

(3)一個長方形,長加寬的和是10釐米,周長是10×2=20(釐米) ( )

討論:(出示 和 )這兩個長方形的長、寬相等嗎?它們的周長相等嗎?

是不是所有長、寬不相等的長方形,周長都不相等呢?

下面請你們動手擺一擺.

2.用14根火柴擺成一個長方形,有幾種不同的擺法?

(四人一組,把各種形狀的長方形都擺出來)

提問:這些長方形的周長哪個長?(一樣長)為什麼?(都是用14根火柴擺成的)

引申:把(3)號長方形其中兩根火柴平移成下圖:(演示)

提問:改變後的圖形和原圖形的周長哪個長?為什麼?

想一想,是否還可以改變成別的形狀而周長不變?

(學生再次動手擺)

3.口答書81頁第③題,看下圖,求(1)、(2)、(3)、(4)號正方形的周長.(單位:cm)

4.(電腦出示)下圖中,每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兩個正方形的周長共多少?

把這兩個正方形合併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為什麼?

(電腦演示合併過程)

可以用多種方法解答:

(4×2+4)×2=24(cm)

4×3×2=24(cm)

4×4×2-4×2=24(cm)

4×6=24(cm)

4.遊戲:找朋友.(周長相等的是朋友)

老師依次出示(a)、(b)、(c)號圖形,學生從(1)~(7)號圖形中找與老師出示的圖形周長相等時,就用手勢表示圖形的編號,如果有兩個答案,那麼可以舉雙手.

六、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七、作業:書81頁練一練⑤題留作思考.

下圖是一個樓梯的側面,如果要鋪上地毯,要計算地毯的長度,你應該怎樣測量?

長方形教案篇5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長方形

活動名稱:

認識長方形

活動準備:

1、課件長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紹自己的錄音。

2、長方形兩張(其中一張邊畫有四種顏色,一張對邊畫同一種顏色);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幼兒每人一張(長方形的寬與正方形的邊一樣長)。

3、“小客人”兩個:一個嘴巴是長方形的,一個嘴巴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乾每人一張。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圖形進行比較的興趣。

2、能在周圍環境中找出長方形的物體。

3、認識長方形,知道名稱和基本特徵,能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瞭解它們的異同點。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活動導入:猜一猜。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條邊、有4個角,而且4條邊一樣長,4個角一樣大。小朋友猜猜它是誰?(幼兒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放課件,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兒對正方形的認識。

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把它請出來!(出示正方形)原來是正方形,小朋友歡迎它(拍手歡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我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我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

師:小朋友,正方形説它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咱們一塊來看一看是不是這樣。

2、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感知正方形的特徵。

出示和正方形娃娃一樣的正方形,讓幼兒通過用和它邊一樣長的紙條進行量一量,從而感知正方形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通過折一折,知道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引導幼兒講述正方形的特徵)幼兒齊拍手説特徵。

師小結:正方形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

3、出示長方形娃娃,引導幼兒認識長方形。

師:正方形娃娃還請來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是誰?(長方形)大家看它和正方形有什麼地方不一樣?來;自.大;考吧;幼.師網;(幼兒講述)讓幼兒通過折一折,知道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通過量一量、折一折,知道長方形有4條邊,對邊一樣長,(引導幼兒講述長方形的特徵)幼兒齊拍手説特徵。

師小結:長方形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有4條邊,對邊一樣長。

4、幼兒操作,加深認識。

師: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現在請你自己動手摺一折,看一看長方形和正方形是什麼樣的?它們哪些地方不一樣?

5、總結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異同點。(引導幼兒先説,後師小結:相同點:都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都有4條邊。不同點:正方形4條邊一樣長,長方形對邊一樣長。

6、遊戲鞏固:給小客人送食物。(長方形嘴巴的客人吃長方形的餅乾,正方形嘴巴的客人吃正方形的餅乾)。

7、聯想尋找:啟發幼兒找出教室裏哪些物品像長方形。

(三)結束部分:請幼兒到室外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像長方形。

教學反思:

1、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和積極性、參與性。2、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表達形式表達的意願、教師給予及於的配合和支持。3、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性格特徵給予相應的指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