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16K

教案是教師為了提高上課質量事前書寫的文字報告,為了讓學生們提起學習的興趣,我們一定要認真制定教案,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6篇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掌握各自特徵和內在聯繫。幫助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實踐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互聯繫和變化規律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師:我們學過哪些基本平面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有什麼關係?

2.出示一張紙。師:這是什麼圖形?(長方形)如果把這樣大小的許多紙重疊在一起,你們看,是什麼形狀?(長方體)

3.師:在日常生活中,長方體形的物體我們常見到,如保健箱、粉筆盒等等,你們能説出一些來嗎?(磚、墨水瓶盒子、教科書……)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聯繫很多,在工農業生產中用途很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它。

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示範操作,認識面、稜、頂點

1.拿出一根蘿蔔,用刀切一刀,要求學生觀察並且動手摸一摸切出的面。在學生感受的基礎上,告訴學生這叫做“面”。

2.將切出的蘿蔔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塊,出示給學生看。

師:這塊蘿蔔有幾個面?兩個面相交的邊叫什麼呢?(稜)

3.繼續切,把蘿蔔一面平擺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現了一個新情況,讓學生觀察後回答,有幾個面,有幾條稜。

師:三條稜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師:剛才我們通過切蘿蔔的活動認識了物體的面、稜、頂點。

4.教師出示長方體模型,學生取出長方體實物,進行觀察,並且摸一摸長方體的面、稜、頂點。然後回答:一個長方體有幾個面?幾條稜?幾個頂點?

?評析:教者在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時,教學上有以下幾個特點:1.通過出示一張紙複習長方形特徵,再由許多張同樣大的紙重疊起來,使原來的長方形出現了“厚度”,使它起了質的變化,成為長方體。使學生認識到兩者有內在的聯繫,又有原則的區別,學生重新構建的知識自然得體。2.認識長方體的面、稜、頂點等知識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教者通過實物演示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動手摸一摸、看一看、議一議、數一數、想一想,使多種感官協同參與教學過程。在學生親自感受的基礎上獲取的基礎知識印象深刻,記得牢,用得上,不易忘。】

三、認識長方體

1.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手中的長方體實物,並自學課本,同時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學題:

(1)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麼圖形?哪些面的面積相等?為什麼?

(2)長方體有幾條稜?哪些稜的長度相等?

(3)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2.討論後,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簡要板書。

(1)長方體有6個面,都是長方形。把上下面、左右面、前後面稱為相對的面,相對的面面積相等。

(2)長方體有12條稜,同方向的稜長度相等。

(3)長方體8個頂點。

3.接着教師出示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告訴學生這也是長方體,在它的6個面中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板書:在長方體中,也可能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4.指導學生進行想象。

(1)師:①以上我們學習了有關長方體的知識,回憶一下看,長方體有哪些特徵?根據這些特徵,聯繫生活實際中你們見到的一些實物,説説它們的面、稜、頂點(學生根據教師的提問各抒己見,進行討論)。②誰能説説教室這個長方體的面、稜和頂點?

(2)出示長方體模型。①師:你能看到長方體的哪幾個面?②一般我們能看到長方體的三個面。③出示透視圖。告訴學生:這幅圖稱為長方體的透視圖。

(3)嘗試練習:判斷下列圖形中哪些是長方體,説明哪些不是長方體,為什麼。

?評析:長方體有幾個面?什麼樣的面?有幾條稜?幾個頂點?通過學生觀察學具,教師演示教具,學生自學課本並在課本上圈圈畫畫,再經過課堂討論後,歸納總結,得到解決。這些知識的獲得是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的結果。教師教得生動,學生學得活潑,饒有興趣。】

5.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指導學生觀察模型,指着模型的一個頂點問:相交於一個頂點的有幾條稜?是哪三條稜?告訴學生: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我們把橫的稜長稱為長,縱的稜長稱為寬,豎的稜長稱為高。

(2)教師取出一個長方體模型,讓學生指出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再把同一模型換三個位置,分別由學生指出它的長、寬、高。

(3)要求學生拿出各自帶着的錄音磁帶盒,要求:①在教師規定的統一擺放位置,分別量出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釐米。②讓學生在各自不同的擺放位置,量出長、寬、高並報出數據,讓其他學生猜出報數據學生測量時的擺放位置。

(4)嘗試練習(略)。

四、認識正方體

1.以練習二十二第4題,長方體的長、寬、高都是5釐米的立體圖形為例,告訴學生:“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

2.學生取出正方體學具,教師要求學生動手量一量12條稜的長度,觀察6個面的形狀和大小。教師提出問題:發現了什麼?

經過討論,讓學生閲讀課本,根據課本的敍述,要求學生講出:(1)正方體的特徵。(2)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關係。

五、總結比較

師:我們分別學習了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請取出按照練習二十二第5題要求製作的紙樣,再請大家比較比較:

1.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麼特徵?

2.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3.兩者的關係怎樣?

?評析:長方體長、寬、高的基礎知識和正方體的有關基礎知識以及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內在聯繫,教師都是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自然引入和過渡的,既自然又得體,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特點。】

六、鞏固練習

1.判斷。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 )

(2)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 )

(3)正方體是由六個正方形組成的圖形。( )

(4)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

2.看圖填空。(單位:分米)

(1)右圖是一個( )體, 它有( )個面,( )條稜,( )個頂點。

(2)右圖左邊的面是( )形,長是( ),寬是( ),面積是(),它和( )面的面積相等。

(3)( )面的面積是15平方分米。

(4)要做一個這樣的長方體框架至少要( )分米鐵絲。

3.討論。

出示一疊紙。

(1)先拿去一部分,剩下的紙是什麼形狀?

(2)再拿走一部分,剩下的紙是什麼形狀?

(3)剩下一張紙,是什麼形狀?

(4)為什麼上課前我們説一張紙是長方形,而現在説一張紙是長方體?(以前我們不研究紙的厚度)

七、遊戲

出示兩個同樣的長方體容器,要求兩名學生往裏倒水,使容器裏的水的形狀為長方體,看誰倒得快。

?評析:本課的知識點多,純屬概念性的,鞏固練習時,學生易產生厭倦情緒,為此,教者改變了傳統方式,根據教學目標另行設計了一套練習題,使學生在填填、寫寫、畫畫及遊戲中,不知不覺地鞏固了基礎知識。】

教學本課之前,先佈置學生在家裏預習,同時準備些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帶來。再讓學生把準備的長方體拿出來,如有的拿煙盒、有的拿牙膏盒、有的拿菊花盒等,同桌共同探討,看它有幾個面,幾條稜,幾個頂點,讓學生自己板書。再拿出你的正方體觀察一下,正方體的情況是怎樣的?讓學生對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異同?長方體和正方體是一種什麼關係?還讓學生探討長、寬、高的含義。聯繫實際讓學生説一説在我們身邊有那些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實物。先説長方體,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有的説筆盒、音響、還有肥皂、書、黑板等;正方體有魔方、積木等。最後讓學生動手製作長方體和正方體。

所以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就是把學生推到了主動學習上來,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在合作、探討的過程中,有利於學生開動腦筋。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通過學生的觀察、對比、小組討論,瞭解長、正方體的特點。

2、在操作中認識長、寬、高和正方體的稜長。

3、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瞭解長(正)方體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麼特徵?這兩種平面圖形之間有什麼關係? 我們以前學過的這些圖形都是平面圖形,今天我們要認識兩種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一)新課引入:指着各種形體的教具提問,哪些物體的形體是長方體?請學生把長方體挑出來。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學生舉例。 我們為什麼把這些形狀稱做長方體呢?長方體有什麼特徵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二)認識長方體。

1.教師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説明面、稜和頂點。

2.學生拿學具小組討論,並出示小組討論提綱,同時討論後填寫操作實驗報告。

面 稜 頂點 長方體 數量 形狀 大小 數量 長度 數量 位置

(1)探究完成實驗報告。

(2)彙報討論結果。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4.引導學生 指出自己手中學具的長、寬、高,改變學具的位置,在指出長、寬、高。向學生説明長、寬、高根據長方體所擺的位置不同而改變。

5.練習: 要求根據特徵判斷下面圖形是不是長方體?並説出長方體立體圖形的長、寬、高是多少釐米。

(教具)

(三)認識正方體

1.學生找出正方體實物來獨立觀察,觀察後按提提綱獨立回答問題,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 獨立觀察提綱:

(1)數一數,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麼形狀?相對的面的形狀、大小有什麼特點?

(2)摸一摸,正方體有多少條稜?它們的長度相等嗎?

(3)找一找,正方體有幾個頂點? 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 面 稜 頂點 正方體 數量 形狀 大小 數量 長度 數量 位置 1.班集體討論,訂正學生獨立完成的實驗報告,並完成教師板書,注意啟發學生自己總結正方體的特徵 2.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何異同? 相同點: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 不同點:形狀、大小、長短不同,正方體有6個面都是正方形,面積都相等,12個稜長都相等。 3.引導學生認識長、正方體的關係:

(四)新課小結

這結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還有什麼問題?

三、看書質疑(略)

四、鞏固練習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 )

(2)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 )

(3)正方體是由六個正方形組成的圖形。( )

(4)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認識它們之間的關係。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繫,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學難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具準備:

教具: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台、長方台等;投影片;動畫。 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教學設計:

一、複習準備

1.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已經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再請每位同學用手摸一摸畫出的圖形;老師明確:這些圖形都在一個平面上,叫做平面圖形。

2.教師擺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台、長方台、墨水瓶盒等。 教師提問:這些物體的各部分都在一個面上嗎?(不是) 教師明確:這些物體的各部分不在一個面上,它們都是立體圖形。

3.引入:今天這節課我們要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有什麼特徵。

教師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一)長方體的特徵

1.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 教師提問: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麼圍成的? 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麼? 請摸一模三條稜相交處有什麼?

教師板書:面、稜、頂點

2.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徵。

?演示動畫“長方體的特徵”】

討論提綱:

①長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麼關係?

②長方體有多少條稜?稜的位置、長短有什麼關係?

③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教師板書:長方體:

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稜:12條,相對的4條稜長度相等。

頂點:8個。

教師:請完整地説一説長方體的特徵。

3.比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別。

老師提問:長方體是立體圖形,畫在紙上如何與平面圖形區別呢? 請觀察,你能看到幾個面?哪幾個面? 你能看見幾條稜?哪幾條稜?

教師介紹長方體的畫法: 看不見的稜畫在圖紙上用虛線表示,最後面畫出的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畫出的是平行四邊形。

4.出示長方體框架觀察。

教師提問:框架上的12條稜可以分幾組?怎樣分? 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長度相等嗎?

教師明確: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二)正方體特徵

1.【演示動畫“正方體的特徵”】

教師提問:看一看新得到的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麼變化? (長、寬、高變為相等,六個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為正方體)

2.對照長方體的特徵學生自己研究正方體的特徵。 學生討論、歸納後,

教師板書:正方體: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稜:12條稜長度都相等。

頂:8個。

3.學生討論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相同點:面、稜、頂點的數量上都相同;

不同點:在面的形狀、面積、稜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教師提問: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徵正方體是否都有?試説一説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係。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名稱及特徵。

2、能在活動中培養自己的觀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動中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若干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若干塊。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觀察兩張製作材料,講述異同。“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兩張紙,請你仔細觀察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有6個圖形組成。不同點:一張紙上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還有一張紙上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2、幼兒操作活動。

“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用這兩張紙來變魔術,怎麼做呢?”

(1)介紹製作形體的方法。

出示示意圖,教師簡單講述製作方法。

(2)製作後講述異同,介紹形體名稱。(正方體、長方體。)“你們做的兩件東西像什麼?“(積木、盒子)“它們一樣嗎?”(不一樣)“怎麼不一樣?”(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

老師手指正方體的一面,這就叫面。我們一起數數它有幾個面。(6個)“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它的名字就叫正方體。“請你把你做的正方體找出來,説説它是什麼樣的?”現在請你們拿出 你製作的另一個形體,數數上面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不一樣。)怎麼不一樣?(6個面裏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歸納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長方體的6個面,有的都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有的4個面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2 個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徵標記將正方體與長方體分類。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這裏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麼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徵標記的籃子,並説説你送的是什麼形體。

4、搭積木遊戲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別和本質聯繫,從而瞭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

小百科:用六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正方體。側面和底面均為正方形的直平行六面體叫正方體,即稜長都相等的六面體,又稱“立方體”“正六面體”。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篇5

教學目標

(一)瞭解並掌握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理解並掌握體積高級單位與低級單位間的化和聚。

(三)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準確地運用單位間的化聚法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體積單位進率和單位之間的互化。

(二)複名數和單名數之間的轉化。

教學用具

投影片,電腦動畫軟件(或活動投影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教師: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元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口答後老師板書:長度單位

1米=10分米

1分米=10釐米

釐米

教師: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口答後教師板書:面積單位

1米2=100分米2

1分米2=100釐米2

釐米2

口答填空,並説明算法和算理:

4米=( )分米=( )釐米。(算法:進率×高級單位的數。)

500釐米=( )分米=( )=米。(算法:低級單位的數÷進率。)

教師:我們複習了長度單位和麪積單位的進率,和高級單位和低級單位之間轉換的方法,今天我們學習常用的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和單位之間的轉化。板書課題: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學習新課

1.認識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1)出示電腦動畫圖(或抽拉投影片)。

出示稜長1分米的正方體,提問:體積是多少?(1分米3。)

給一條稜塗色,提問:稜長多少釐米?(10釐米。)

1釐米3為單位,一個一個塗,塗滿一排,提問:體積是多少?一排一排塗,塗滿十排(一層),提問:體積是多少?一層一層塗,塗滿十層(即全部塗上)。提問:體積是多少?

(10×10×10=1000(釐米3)。)

教師:由此可知1分米3等於多少釐米3?學生口答後老師板書:

1分米3=1000釐米3

教師:如果把剛才的圖理解為稜長1米,即體積為1米3,它的體積是多少分米3?

再請學生看一遍電腦動畫圖後,學生口答老師板書:1米3=1000分米3。

教師:能説一説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嗎?(1000。)

(2)教師:(指黑板板書)這些是常用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及進率,比較它們有什麼不同處?(名稱、進率兩方面。)

2.體積單位的互化。

(1)教師: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經常需要把體積單位進行轉化,現在來學習這個問題。

出示例3:(投影) 3.8米3, 0.54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把問題改寫成如下形式:(板書)

8米3=( )分米3

0.54米3=( )分米3

教師:看一看問題是從高級單位向低級單位轉換,還是低級單位向高級單位轉換?如何計算?並説出這樣計算的理由。

學生邊討論邊試算。然後歸納,老師板書:

因為1米3=1000分米3,8米3有8個1000分米3,列式:1000×8=8000,填8000。

(第2題同上理)1000×0.54=540,填 540。

(2)出示例4:(投影片) 3 400釐米3, 96釐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改寫成算式:3400釐米3=( )分米3

96釐米3=( )分米3

教師:審題時首先要注意什麼?試説出這兩道小題的解答過程和算理。

學生試算,討論後,歸納並板書:

因為1000分米3為 1米3,3400分米3中包含有多少個1000分米3,就有幾個米3,列式:3 400÷1000=3.4,填 3.4。

(第2題同上理) 96÷1000=0.096填 0.096。

教師:請對比例3,例4,説一説這兩道題有什麼不同?

學生討論後歸納,老師再小結並板書:

(例3下面)高級單位→低級單位,用進率×高級單位的數。

(例4下面)低級單位→高級單位,用低級單位的數÷進率。

教師:想一想,體積單位間的轉化與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轉化有什麼相同處與不同處?(換算的方法相同,但進率不同。)

(3)嘗試解下面幾題:

①2米380分米3=( )米3;

教師根據學生討論情況可作提示:哪部分需要轉化?沒轉化的部分如何辦?學生口答後

再板書:2+80÷1000=2+0.08=2.08,填2.08。

②5.34分米3=( )分米3( )釐米3;

教師:哪部分可以直接填?哪部分需要轉化?(板書)1000×0.34=340,填5和340。

③3.09米3=( )米3( )分米3。

請學生直接説出列式和結果。

老師:從上面三道題的解答中,你們有什麼體會?(複名數與單名數的互化,除了要注意是由高級單位向低級單位轉化還是低級單位向高級單位轉化外,還要注意審清題中哪一部分需要轉化。)

書面練習:(請4位同學寫投影片,集體訂正)課本p38做一做和補充題。

出示例5:(投影) 一塊長方體鋼板長2.2米、寬1.5米、厚0.01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分米3?

請同學們自己解答。老師巡視中可抽選一名先算出立方米,再化為立方分米,和一名直接算出立方分米的同學去板書。集體訂正時由同學自己確定哪種算法較好。

(三)鞏固反饋

口答填空,説出計算過程。(投影片)

0.5米3=500釐米3( ) 2.6分米3=2米3 60釐米3( )

(四)課堂總結

1.體積單位的進率。

2.體積單位的轉化方法。在學生總結基礎上,將例3,例4後歸納的方法彙集成一個,並板書出來:

板書設計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篇6

長方體、正方體的知識是國小數學”空間與圖形“領域的重要內容。原《大綱》要求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數學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是: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長方體、正方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

(2)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與《大綱》相比,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和要求,真正落實了幾何教學要重視空間觀念的培養的要求。首先,重視空間觀念的培養。空間觀念的主要內容包括”能夠由實物的形狀想象出幾何圖形,有幾何圖形想象出實物的形狀,進行幾何圖與其三視圖、展開圖之間的轉化“,這是一個包括觀察、想象、比較、綜合的過程,是建立在對周圍環境直接感知基礎上的、對空間與平面相互關係的理解和把握。不僅是一個思考過程,更是一個實際操作的過程。無論是做長、正方體的模型還是畫出圖形,都要在頭腦加工和組合的基礎上,通過實際嘗試和動手操作來實現,所以,《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操作、經歷過程,同時,增加了長方體、正方體展開圖的內容。其次,在對長、正方體表面積的認識上,《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要結合具體的情境,探索並掌握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淡化了概念的記憶和理解,強化了對測量的實際意義的理解,以及對測量過程的體驗。通過具體的長、正方體具體表面積的測量,讓學生掌握測量的方法和知識,瞭解測量的必要性,而不把”測量“當作單純的圖形面積計算。第三,《大綱》教材中,把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以及它們的表面積、體積計算安排在同一單元,由於內容比較多,計算枯燥、複雜,且表面積與體積計算混在一起,再加上學習的主要目的是識記圖形特徵、掌握計算技能,使學生感到難學,沒有興趣。

本冊教材把這部分內容分成兩個單元:本單元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包括平面展開圖)及表面積計算;第七單元學習長、正方體體積的計算。這樣安排的主要目的有三點:第一,加強長方體、正方體特徵及平面展開圖的認識,充分發揮這些內容在發展學生空間觀念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二,利用展開圖的知識,促使學生自主理解、建構表面積計算的知識。第三,減少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的複雜性和相互干擾,減輕學生負擔。

本單元教材在內容設計和編寫思路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重視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過去的教材在認識立體圖形的特徵時,雖然也有操作活動,但是不夠充分,僅僅是為了得出結論而操作。本教材在設計這部分內容時,進一步加強了操作活動,並把操作、體驗、探索的學習過程作為活動的目標之一。如先用細棒和珠子搭成長方體、正方體模型,然後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稜及頂點的特徵;再如,長方體、正方體展開圖的認識。過去平面展開圖的學習只是作為計算表面積的準備,在講表面積時只作一個簡單介紹。現在將平面展開圖單獨安排一課時,先後設計了動手剪長方體、正方體盒子、展示剪開後的平面圖形、找平面展開圖中相對的面等活動,這種立體與平面之間的相互變換的認識活動,不僅有助於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立體圖形轉化為平面圖形的清晰表象。為自主探索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做準備,更有利於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二、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學習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如,在認識長方體、正方體時,設計了自己數面、稜、頂點的個數,自己歸納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它們的異同點;在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時,讓學生自己剪長方體紙盒;在學習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時,先讓學生試算,然後交流各自的計算方法,最後由學生自己歸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這樣編寫,給學生創造了自主探索的空間,使學生學會知識,培養自主探索的意識和能力。把數學學習的過程真正變成學生自主建構新知的過程。

本單元主要內容包括: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及簡單應用。共4課時。結合單元內容,安排了”包裝磁帶“的綜合應用活動。

本單元的教育目標是: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長方體、正方體以及它們的展開圖。

2、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解決表面積計算的問題。

3、在探索長方體、正方體特徵以及它們展開圖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到的結果。

5、能主動參與觀察、操作、嘗試計算、交流等數學活動,獲得自主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和經驗,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

第1課時,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

教材首先選擇了學生非常熟悉的物品,讓學生從中找出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的物體,再自己舉例,豐富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的直觀認識。接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教材共設計了兩個活動。活動一,先觀察長方體、正方體模型,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面、稜、頂點三個概念,以及長方體、正方體面的基本特徵。再讓學生觀察用細棒和珠子搭成正方體、長方體框架,並數一數各有幾條稜、幾個頂點。然後,通過説一説”正方體的稜有什麼特點?長方體的稜有什麼特點?“豐富學生關於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為抽象正方體、長方體稜的特徵做好準備。活動二,、歸納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教材設計了把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在表中的活動,並呈現長方體、正方體特徵的表格。在”議一議“中提出了”正方體和長方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的問題,通過討論弄清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關係,得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教材最後介紹長方體的長、寬、高及正方體的稜長等概念。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觀察、思考、交流、自主探索的空間。如,認識長方體、正方體面、稜的特徵時,分別採取先通過觀察、數、討論等方式認識長方體面、稜的特徵,再讓學生自己發現、交流正方體面、稜的特徵。再如,長方體、正方體特徵的,可先讓學生在空白表上自己,再進行交流、歸納,讓學生自己出長方體、正方體的異同點,真正理解為什麼説”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第2課時,長方體、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

教材設計了兩個活動。活動一,認識長方體的平面展開圖,設計了三個層面的活動。

1.”把一個長方體紙盒剪開,鋪成一個平面“。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親身體驗”立體“變成”平面“的過程。2.展示剪開的平面圖,使學生直觀看到,一個長方體剪開變成平面圖形後,可以有不同的形狀。同時認識這些平面圖形都叫做長方體的平面展開圖。3.觀察自己剪的展開圖,找出展開圖上相對的面,並用不同的符號表示出來。從而認識平面圖各部分與原來立體圖各面之間的對應關係,發展空間觀念。活動二,認識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在認識長方體展開圖的基礎上,設計兩個層面的活動。1.讓學生剪開正方體紙盒,並在展開圖上將相對的面塗上相同的顏色。2.交流塗色後的平面展開圖,並用語言描述展開後的形狀。

第3課時,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材選擇了學生熟悉的給長方體禮品盒貼彩紙的事例,提出了”至少需要多少彩紙“的問題和”自己試着算一算“的要求。讓學生把已有的長方形面積計算和長方體平面展開圖的知識遷移到長方體表面積計算中來。然後,交流學生個性化算法的過程中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認識並理解表面積的概念。由於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比較簡單,所以,在”試一試“中由學生自主探索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理解”給禮品盒表面貼彩紙“的意思就是把長方體的6個面都貼上彩紙,然後再鼓勵學生自己試着計算。交流時,要給學生充分展示不同計算方法的機會,肯定學生合理的計算方法,並在比較中,使學生學會比較簡單的計算方法。不要求一定列出綜合算式計算。

第4課時,解決問題。

教材選擇了學生身邊的學校粉刷教室牆壁的現實問題,用文字和情境對話的方式給出教室的長、寬、高和門窗、黑板的面積等有關數據,提出了”需要粉刷多少平方米?“和”自己試着算一算“的要求。讓學生把長方體表面積的知識靈活應用到解決問題中來。然後,在交流學生個性化算法的過程中,認識到計算粉刷教室牆壁的面積時,要減去地面面積、門窗面積及黑板的面積,從而學會靈活運用長方體表面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在”試一試“中設計了計算製作沒有蓋的長方體鐵皮水箱的實際問題,再次給學生創造應用長方體表面積計算的方法靈活解決現實問題的素材。

綜合應用--包裝磁帶,安排1課時。

教材共設計了兩個探索活動。活動一,包裝6盒磁帶。教材首先提出了”把6盒磁帶包裝在一起,可以怎麼擺放?“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用磁帶實際擺一擺,然後交流不同的擺放方法。接着設計了兩個問題。

(1)估計一下哪種包裝方式更節省包裝紙。

(2)實際測量一下,哪種包裝方式用紙少。教材選擇了三種比較典型的磁帶擺放方式,讓學生分別實際測量它們的長、寬、高,計算它們的表面積,也就是用包裝紙的面積。並將相關數據填入表格中。通過實際測量、計算,用數據證明哪種包裝方式用紙最少。活動二,包裝8盒磁帶。教材提出”包裝8盒磁帶,哪種方式更省包裝紙?“的問題,先讓學生想一想有幾種包裝方式,再比較哪種方式更省包裝紙。通過兩個活動,使學生認識到:重疊的面越大、越多時,其表面積就越小,也就越省包裝紙。實際活動中,學生可能還有其他擺放的方法,教師要給與關注。也可以讓學生實際測量一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