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下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2W

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我們務必要注意創新教學方法,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一定要明確好自己的教學目標,這樣寫出的教案才是有意義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七年級政治下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閲。

七年級政治下教案7篇

七年級政治下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懂得自古以來,我國各族人民在中華大地上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2、知道中華文化的特點以及對我國發展和世界文化發展的影響。

3、能夠從中華民族的歷史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和勇於提問解答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生全面,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能力。理解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具有把握中華文化基本特點的能力,能以實際行動弘揚優秀的中國文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中華文化的力量,提升文化認同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化的影響。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

難點:理解中華文化的力量和影響。傳統美德,薪火相傳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從學習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二單元的目的入手引入課題

一、 中華文化 博大精深

活動一:閲讀質疑 自主探究

(一)中華文化 博大精深

1、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如何創造出來的?

2、中華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組成部分(具體內容)?有什麼特點?

3、中華文明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是什麼?

4、中華文化的地位和影響是什麼?

(二)傳統美德 薪火相傳

1、中華民族有哪些傳統美德?(傳統美德包括哪些內容?)

2、為什麼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有什麼品質?

活動二:看誰説的多?提到中華文化,你會想到什麼?

答:旗袍、中國功夫、長城、京劇、孔子、漢賦、唐詩、宋詞、宋元曲、明清小説等等

1、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如何產生的?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在中華大地上勞動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團結,相互學習,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共同開發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活動三:看視頻:品味中華文化,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2、中華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組成部分(具體內容)?有什麼特點?

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中國哲學,完備深刻的道德倫理等

中華文化的總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思考探究:

3、幾千年來,中華文明雖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卻綿延不絕,歷久彌新。為什麼呢?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中。

4、中華文化的地位和影響是什麼?

①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②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③中華文化不但對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而且對人類的進步和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活動四:連線題

活動五:交流碰撞

我們中華民族擁有如此燦爛的文化,可是有很多中國人,特別是很多中國青年卻熱衷於外來文化。你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的?

過渡:我們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展歷程中,在創造燦爛的中華文化的同時,也形成了代代相傳的美德

二、傳統美德 薪火相傳

活動六:故事會

1、請説出課文中的三個歷史故事:蘇武牧羊,徙木為信,負荊請罪。

2、這些故事藴含了哪些傳統美德?

説説自己身邊弘揚傳統美德的事例

這些美德只是中華傳統美德中的一部分,那麼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是什麼?(播放課件)

1、中華民族有哪些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

2、為什麼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

結合南京路上好八連這一相關材料説明:中華傳統美德有什麼品質?

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

中學生如何對待傳統美德?如何在家庭,學校,生活,學習,社會生活中繼承發揚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七年級政治下教案篇2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增強守法的自覺性,樹立監督意識、維護社會秩序的意識;依法同違法犯罪行為做鬥爭。

能力:提高學生自覺維護社會秩序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監督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以及國家、集體、他人的利益的能力;培養運用法律武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的能力。

知識:知道青少年應該自覺守法、護法,學會監督;懂得運用法律武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

教學重點:

中學生要自覺守法,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因為中學生無權立法,也不處於執法的地位,所以落腳點應該是自覺守法。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懂得以下道理:(1)倘若法律法規得不到公民的自覺遵守,法律就會失去應有的權威,變得形同虛設;(2)公民不遵守法律法規,就會擾亂社會秩序,個人、集體、國家的合法權益就得不到維護;(3)自己可以從他人的守法中獲得利益,且自身的守法行為也有益於他人。只有學生意識到了有法可依的意義和有法不依的危害才會在生活中做到自覺守法,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教學難點:

學會使用監督權,是本課的教學 難點。

這一內容是本課課標的要求;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行使監督權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在堅持依法治國的今天,公民增強監督意識,學會使用監督權,對保障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教學難點的依據:有關監督的知識,學生認識有一定的難度;同時,作為中學生對監督權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而且由於社會生活中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學生往往認為“權”大於“法”,所謂的監督不過是空中樓閣,甚至還會遭到打擊、報復;增強監督意識,學會使用監督權的要求是一個比較高的要求,很難通過幾節課的教學就實現目標。

知識要點:

(1)怎樣做一個合格護法小使者?依法治國對中學生的要求?

①、中學生要自覺守法,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②、中學生要學會使用監督權

③、中學生要敢於並善於同違法犯罪行為做鬥爭,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

(2)使用監督權的有效方法(通過面談、打電話、發信、發電子郵件、向人民代表反映、通過媒體轉達等有效方法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

教學過程:

導入:

展示一組材料:1、 近 三年,陝西全省共起訴刑事案件32899件50174人,其中,25歲以下的青少年案件19433件18161人,分別佔起訴案件總數和涉案總人數的59%和36%。

2、據調查,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刑事犯罪案件總數在不斷上升,其中十五、六歲少年犯罪佔青少年犯罪案件的70%。

讓學生分析這一串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後反映了什麼問題?

生:略。(基本能從內因外因兩個方面分析即可)

師:(適時點評並給於肯定)是的,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緩,慶幸的是依法治國已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成為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我們中學生也是國家的主人,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而言,從國家的發展需要來説,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做到自覺守法,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也要學會監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引入課題:自覺守法 學會監督

展??

一、中學生要自覺 守法,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漫畫是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再現,它往往能鍼砭時弊,警示你我。仔細觀察下列漫畫,看有何寓意?

教師展示漫畫情景:

(一)晨練之趣 (二)一步跨欄 (三)盜獵?到處獵!

進入活動一:

活動一:漫畫內外你找我找

(活動要求:各組成員互相合作,給出漫畫最準確的寓意。再聯繫現實內外,進行知識拓展。)

生:略。

(好的答案給於肯定)教師歸納:以上行為不僅是不道德的,而且也是違法的,自然要受到道義的譴責和法律的制裁。這些行為與法制建設背道而馳,既不利於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也無助於良好社會風氣的養成。

針對漫畫中存在的問題,你認為怎樣才是守法的表現?

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交流。引導學 生反思自身行為,主動改正自身存在的違法行為。

生1:不翻越隔離欄杆,走過街天橋或人行橫道,遵守交通規則,遵守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

生2:愛護鳥類,保護野生動物,不隨意捕殺野生動物等。

生3:不攀折花卉樹木,不踐踏草坪,愛護公共設施等。

師:對學生的回答給與肯定。我們應該怎樣避免這些違法現象的發生?

生:略。

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説:“我們應當注意到邦國雖有良法,要是人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實現法治。”是的,一個國家的法律若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自覺的遵守,那麼再完善的法律體系也會形同虛設。社會生活是方方面面的,我們處處要遵守規則,讓我們 從自身做起,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自覺守法是一種境界,更應成為現實,我們要學會面對現實, 應對現實。請看情景材料:

我校門前馬路兩側經常有賣油炸串、盜版書、小玩具等佔道經營,再加之機動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十分嚴重,致使上下學期間,經常出現交通擁堵現象。這給學生進出校園帶來極大的不便,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同學們對此議論紛紛……

師:再光華的議論都是不夠的,徘徊在議論的漩渦裏也是完全不夠的,我們怎樣才能改善甚或解決這一“煩擾”?

進入活動二:

活動二: 分條析理你説我説

二、要學會行使監督權。(板書)

學生討論,得出解決此問題的有效方法。

生1:對學生加強教育,自覺遵守交通秩序,不購買小攤上的食品,沒有買方就沒有賣方。

師:不錯。這又提出一個新的問題:如何加強自身素質,如何更好的行使監督權?有些市民睜一隻眼閉一 隻眼是怎麼回事?

生:每個公民都要有社會責任感、正義感。

生: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

生:要有維權的意識,在法律的框架下,運用正確有效的方法.

師:那些方法是有效的?

生:略。

教師歸納:剛才同學們提到打電話、寫信向政府主管部門反映,提請人大監督,向新聞媒體舉報等方面,各方積極努力,在我們面前呈現政府監管,市民監督,齊抓共管的良好 局面。

師:請同學們繼續探究:1)、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在哪些方面,哪些事情上都可以行使監督權?

生:略。

指導學生完成閲讀第三目第二個◎第一個的故事——江濤出的是什麼“招”。

生:略。

指導學生閲讀第三目第二個◎第二個下的故事——她給市長伯伯寫了封信。

江濤和王雅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給相關領導寫信的方式來行使自己的監督權。除此之外,人們還可以採用哪些方法來行使監督權?下面是一組人們行使監督權時可能採用的方法,請你判斷哪些做法是正確的,哪些做法是錯誤的?

學生回答:略。

師:監督權是公民的一項重要權利,中學生要逐步學會使用監督權,掌握行使監督權的有效 方法。我們可以採取面談、打電話、寫信、發電子郵件、向人民代表反塊、通過媒體轉達等合法的方式行使監督權,但 不能使用貼大字報、聚眾鬧事、攔截公務車輛等非法方式表達意願。行使監督權有何意義?

生:(有效的預防和打擊違法犯罪,維護法律的尊嚴,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是的,往往一個社會現象或社會問題的解決,必須依靠多方力量,當然包括我們自己,不要僅以為是政府部門的事。

自覺守法是我們的義務,行使監督權是我們的權利,但現實生活中總有不自覺守法之人,肆意侵權之事,我們還要學會同違法犯罪作鬥爭。

三、中學生要維護法律的尊嚴,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板書)

進入活動三:

活動三:合作探究你行我行

請學生看一段錄像《智鬥劫匪》:瞭解情節,再作大膽的假設與猜想。

師: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生:略。(可能會涉及到的答案:沉着冷靜面對、設法用周旋順從等方法穩住歹徒、記住相貌、瞭解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等。如果學生的答案不全的話,可以再去引導。)

那麼與違法犯罪作鬥爭的還有哪些好方法?

生:略。

師歸納:與違法犯罪作鬥爭,要講究方式方法,以上同學們提到的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師:忍氣吞聲?自認倒黴?與之硬拼又會有什麼後果?

生:略。

師:對違法犯罪行為忍氣吞聲、聽之任之的行為是十分有害的。因為採取這種態度,不僅會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不到維護,而且會在客觀上縱容和支持違法犯罪分子,助長違法者的囂張氣焰,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損失。因此,中學生不僅要學法、守法,還要維護法律的尊嚴,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

師:這位中學生如果不動腦筋,簡單蠻幹,可能會出現怎樣的情況?

生:略。

師:如果簡單蠻幹,可能 不但制止不了違法犯罪分子的行為行為,而且還可能使自己受到傷害,甚至丟掉性命。

師:違法犯罪分子往 往是狡猾的、兇惡的。我們青少年與其作鬥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特別是在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不要與其硬拼,而要講究智鬥,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力求在保護自己的 前提下,比較巧妙地或者藉助社會力量將不法分子抓獲。

趙明母子倆還可以採取哪些辦法制止商販的類似不法行為?

生:略。

師:請新聞媒體曝光、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向人民法院起訴等都是制止商販的類似不法行為的有效方法。

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國家、集體、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時,我們也應該加以維護。因為只有在社會範圍內,形成勇於護法的良好氛圍,才能有效地抑制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形成良好的社會環境。

師:新課知識業已結束,再進一步探究:在講完依法治國的知識以後,陝教版教材為何要把三個獨立的板塊放在一起,他們 之間有何聯繫?

生:略。

師:是的,三個問題是逐層深入的,在法制建設的今天,作為我們中學生,自覺守法某種意義上就是做好預防,從我做起,監督是維護自己、他人、社會利益的關愛形式,而學法守法還不夠,維護法律的尊嚴是更高的境界。所以我要説:預防是最好的建設,監督是最好 的關愛,護法是最有力的音符。

小結:

在現代社會裏,法律是人們的行為準則,是社會生活的保障。作為中學生,守法護法是我們的責任,依法監督是我們的權利,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共和國的法制建設盡一份綿薄之力,做一個合格的護法小使者。讓我們自覺守法護法,讓法制觀念深入人心,在我們的心中生根發芽,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為依法治國做出我們的貢獻。

七年級政治下教案篇3

?學習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青春並不意味着肆意放縱,總有一些基本規則不能違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2、體會“行己有恥”“止於至善”的含義,能夠在學習、生活中做到行己有恥,止於至善。

3、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榮辱意識,“至善”的追求,能夠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能夠“見賢思齊”,端正自己的行為,追求理想的境界。

?重點難點】

重點:如何做到“行己有恥”

難點:培養學生“至善”的追求

一、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師:國小生寫字時,經常會用到田字格小字本,由這個田字格的“格”你會聯想到什麼?“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裏的“格”,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學生討論回答。

師:是呀,做人總會受到一些規則的約束,總有一些界限不能逾越。今天我們就這一話題展開學習,青春有格。

二、自學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預習

1、青春並不意味肆意放縱,總有一些基本規則不能違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2、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

3、“行己有恥”需要我們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在行動之前,審查願望;在行動之中,監督調節;在行動之後,反思效果與影響。

4、“行己有恥”要求我們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

5、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而且是一面旗幟。

6、“止於至善”要求我們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教材p28閲讀感悟“盧梭的懺悔”及探究與分享

1、學生分享盧梭的《懺悔錄》部分內容(見教材p28),體味其中的道理。

2、在社會生活中存在許多規則,這些規則讓我們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義。例如:不傷害別人;不説謊,不欺騙;遵紀守法;相互尊重;信守……

(1)你認為還有哪些規則需要遵守?

交流點撥:遵守交通規則,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遵守網絡規則,等等。

(2)有人認為,只要不被發現,説謊、欺騙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這一觀點?為什麼?

交流點撥: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做人要有自己的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説謊、欺騙是一種不良的道德品質,不利於自己的健康成長。

3、學生分享教材p29“增強自控力”的方法與技能

探究二:教材p30閲讀感悟“微塵”及探究與分享

1、學生分享教材p30“微塵”的事蹟,體味愛的奉獻。

2、學生分享教材p30童小勇事蹟,並探討: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學的議論?

交流點撥:上述同學的議論説明了少數同學心目中“對做公益事業能否長期堅持下去”

持懷疑的態度;但更多的同學是讚賞童小勇同學的行為,並能從中受到感染、鼓舞,體現了榜樣的力量。

(2)看到這封感謝信,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交流點撥:我會被童小勇同學的行為感染,為他點贊,並打算在學習中生活中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幫助他人、關愛他人。

探究三:教材p31相關鏈接及探究與分享

1、學生分享教材p31“楊震拒賄”,體味慎獨的道德準則。

2、學習分享教材p31兩種觀點,探討:

(1)你如何看待上述觀點:

交流點撥:上述兩種觀點説明,做人要加強自身品德修養,對人對事都應盡心盡力,力所能及地承擔應負的責任。

(2)想一想:“止於至善”的人應該具備哪些品質?

交流點撥:有遠大志向、積極進取、樂觀向上、不畏挫折、意志堅強、自強不息,等等。

3、拓展空間

每晚睡覺前,回憶一天的所作所為,反思自己一天的行為,有哪些進步?有哪些不足?思考如何改進不足,讓自己變得更好?

三、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分組分別展示自主預習的內容,此部分可以一組展示,另一組負責評價,學生展示完後,必須有一定時間強化記憶,鞏固基本知識點。

2、合作探究部分,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評比。

七年級政治下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當今時代對青少年的素質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的重要性;終身學習的必要性、意義及要求;培養學生接受社會新事物的能力,與團隊合作的能力等;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

2、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讓學生討論、交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肩負民族振興的使命。

3、過程與方法:

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法和討論法,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討論,以問促思,加深理解,使學生通過討論、交流、體驗,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肩負民族振興的使命。

【重點難點】

重點:終身學習的必要性及要求。

難點:體驗終身學習的重要性,珍惜學習機會,自覺接受教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主題

播放世界科技發展方面的專題片,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在專題片背景音樂的尾聲中老師開場白:

當今時代,科技日新月異,知識瞬息萬變,這些對我們青少年的素質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自主閲讀,合作探討學生帶着導學單中的問題看書,熟悉文本,勾畫重要知識點,關鍵詞語作好明顯記號,對疑難問題,小組合作討論完成,小組長作好記錄。

三、小組展示,交流提高

多采用激勵機制,競爭機制,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見解。老師適時評價、積極引領、及時總結。

四、質疑問難,師生互動

讓學生提出疑難問題、不知道的問題和想知道的問題。根據實際問題或請學生回答,或教師回答。對回答不全面的問題,作好記載,課後查找資料後再與學生交流。

五、問題思考,深入探究

1、“讓學生舉例説明擁有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2、探討現在的在校學習屬不屬於終身學習?為什麼?

3、小明認為現在不學習無所謂,到參加工作後,需要什麼知識再學習。你同意這種看法嗎?為什麼?”

六、習題訓練,提升能力

讓學生自主完成訓練題,提升能力。

七、相互評價,規範指導

讓學生相互批閲,並針對學生訓練單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集中規範指導。

八、全面總結,鞏固效果

學生小結、反思,並談談自己的收穫與感悟。

?拓展設計】辦一份宣傳終身學習的手抄報。

?板書設計】10.4擁抱美好未來

具有創新精神(創新的重要性)

21世紀對我們

素質的新要求具有團隊精神(培養團隊精神的必要性)

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終身學習的必要性、意義及要求)

七年級政治下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人生理想的分類;我國現階段的共同理想的含義、重要性、我們的正確態度和啟示;

2、三步走戰略的含義和實現情況;

3、總體小康的含義及其侷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標、以及與共同理想的關係;

5、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含義及有關的特徵,基本要求等等;

(二)能力目標:

1、認識各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現階段的共同理想)的關係,正確把握個人理想與共同理想的關係。

2、通過學習自己可以認識總結全面小康與共同理想的關係;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樹立個人的遠大理想,認識共同理想,為實現個人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努力學習,把自己培養成有用的人才。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共同理想的含義、重要性、啟示;三步走戰略;全面小康的目標;

2、難點:認識個人理想與共同理想的關係;全面小康與共同理想的關係;

現階段的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理想的關係。

三、教學方法:

本框以教師講解為主,討論法等

四、教學準備和教學手段:

佈置預習任務計算p119的數據;做好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説一説:你的人生理想有哪些?由同學們各自交流。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總結人生理想的分類問題。

瞭解人生理想的具體內容的含義和特徵。

1、認識人生理想的分類。

2、認識人生理想中的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社會理想。可以每人談談對未來社會的期望,從這種期望中對共同理想有個切身的理解。

(1)認識共同理想的含義。指出就是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鬥目標。

(2)掌握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説明共同理想也是精神動力、精神支撐;

(3)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對待個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關係?這個問題可以通過討論來認識。見p117討論(略)

(二)惠及億萬人民的小康藍圖

1、瞭解我國共同理想實現的三步走戰略。完成下列表格:

步驟

時間目標

經濟目標

人民生活水平目標

實現情況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認識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但是還要了解小康水平的含義和表現從而認識總體小康的侷限性。

3、閲讀材料p118,認識總體小康的侷限性。通過相關鏈接加深認識。

4、認識我國現階段頭20年的奮鬥目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1)目標、含義、特徵如何?

(2)與共同理想的關係如何?(也體現了它的本質)

(3)可以介紹一下我國的理想(共產主義理想的關係。(注:4——8班不用引入)

算一算:p119的材料數據。認識到即使我國到20xx年左右實現了全面小康還是跟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認識到共同理想實現的長期性和艱鉅性。

5、認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含義或特徵。

六、板書設計:

1、人生理想的分類

2、共同理想的含義、內容

(一)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3、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一、共同理想

4、青少年要真確處理個人理想和共同

共同使命理想的關係

1、三步走戰略

2、實現情況

(二)惠及億萬人民的小康藍圖

3、總體小康的侷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標

5、全面小康與共同目標的關係

6、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

七、作業佈置:練習冊、試卷、基本練習題等

八、教學後記:

七年級政治下教案篇6

教學理念:

新課標提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的基本理念,這種“生本教育”的理念正是本課的教學設計理念。本課從“生本教育”出發,通過引導學生對知識、能力、態度的有機整合,體現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力求實現課堂教學的生活性、發展性和生命性。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中第四單元第八課的一課書。該課在新課標中屬於社會生活實踐板塊。課文中介紹的社會中學生面臨身邊的各種形色的誘惑以及如何面對這些誘惑是中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內容。

本課旨在以身邊熟悉的誘惑為例,嘗試初步認識並準確的把握社會生活環境中的複雜性,逐步形成辨別是非的能力,幫助學生正確分析和對待身邊的誘惑,學會採取正確的方法抵制不良誘惑。同時使學生認識到明辨誘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養學生的科學辨證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樹立學生的自信、自強的信念。

學情分析:

我校學生多來自比較富裕的農村或城鄉結合部,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較低,但通過七年級上學期的學習以來,他們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逐漸濃厚,學習思想品德的良好習慣已基本養成,並且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識。

身邊的誘惑是學生比較熟悉和探討的話題,也是學生無法明確分辨是非對錯的困惑。據調查,他們在國小的生活中就已經開始不同程度受到了這些誘惑,但很多學生卻無法正確處理,因此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的熟悉度和好奇心,這為他們深入學習本課提供了有利條件。

針對上述學情分析,課前蒐集一個學生身邊的具體的事例,在課堂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課堂上通過教師講故事,豐富學生的聽覺和想象能力,使其有身臨其境之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識目標:知道身邊存在的種種誘惑。知道誘惑的促進作用和不良誘惑的危害。

能力目標: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生活的複雜性,逐步形成辨別是非能力。初步學會用辨證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追求科學、健康、充實的國中生活。

[教學重點]如何辨證地認識領獎台、金錢的誘惑

[教學難點]如何辨證地認識遊戲機、網絡的誘惑

[教學形式]多媒體、問卷調查、討論、活動等形式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或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設計意圖

一、感受誘惑

用一個flash《灌籃高手》引入新課

學生觀看,並注意自己的感覺的變化。

讓學生注意自己在看動畫時出現停頓的感受,簡單瞭解誘惑給人的強烈的想繼續完成的吸引力。

二、誘惑大揭祕

發現誘惑,分類誘惑

使學生學會辨證地分析問題的方法。

三、請你分析(創設情景)

教師講述《小西的故事》

問題:

小西的轉變是怎樣的?

他身邊存在哪些誘惑?

進行心理體驗,想象小西的心理轉變,激起進一步瞭解誘惑的興趣。

以學生意識為理念,從學生思維的角度出發,抓住學生喜愛聽故事的心理,通過聲情並茂的設問和描述,將學生引入對小西故事的想象,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我做編劇

活動一:故事改寫(四人小組討論)

現在你是命運之神,手上有一次改變小西命運的機會。這樣你希望從哪裏開始改變他的命運?怎樣改變?為什麼這樣改變呢?(給一個提示,命運的改變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你能想到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嗎?)

活動一故事改寫

(四人小組討論)

1、提出設想(問題),思考、討論並解決之。

2活動:學生根據材料,相互交流,討論,共同研究如何改變小西命運的方法;

1、“學生需要自由活動的時間就象需要新鮮空氣一樣”。本課在活動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產生自主控制的掌握命運的能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出自己最感興趣、與眾不同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2、探尋身邊的誘惑,讓課堂與生活緊密相連,使學生感受到“誘惑就在我們身邊”。

3、同時把整個課時的內容貫穿其中,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五、分享收穫

1、本課學習我最大的收穫是面對______(領獎台、金錢、網絡)我懂得了____________

2、你的同桌在本課學習中是否感興趣和有獨特見解?

通過未完成的句子讓學生共同分享在學習中的收穫。

進一步感悟、鞏固所學知識,共同分享彼此學習中的快樂,實現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在學生分享收穫的同時,也可在其中進行了學生評價,目的在於通過這一窗口,瞭解學生活動的狀態,包括學習興趣、參與程度、合作意識、心理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從而更加全面和客觀地評價學生。

六、啟思錄

上面的例子中,給你們印象最深的是什麼?給我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網絡了。下面進行一個簡單的微型調查。

活動二:比一比

調查結束,進行一個小比賽。左邊的兩組同學思考網絡的有利的一面,右邊的兩組同學思考網絡有害的一面。

通過小小的討論比賽實踐“探究—感悟”式教學方法,要求學生以互助探究、概括為主要學習方法,這是提高學生獲取、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豐富、健全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情感的重要方法。

七、拓展台

課後作業:你的身邊有什麼可以誘惑你?你是怎樣對待的?寫下你的故事,讓我們共同分享。

產生深入瞭解自己和身邊的誘惑的意願,同時嘗試觀察自己的行為方式。

拓展延伸,留有餘味。學生的探究學習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它不應該只停留在課內,還要延伸到課外。通過佈置課外作業,引發學生在課後通過各種形式繼續關注、瞭解自己和身邊的誘惑。

學生評價:

新的課程改革強調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樣化,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興趣與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本課設計時,在分享收穫環節中進行了學生評價,目的在於通過這一窗口,瞭解學生活動的狀態,包括學習興趣、參與程度、合作意識、心理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從而更加全面和客觀地評價學生。

七年級政治下教案篇7

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本框現題名改為“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其主體內容是在原教材第四框的基礎上構架而成的。這一框是全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指導學生學習這課的主要目的。可以説,指導學生學習有關自尊自信方面知識的目的,就在於指導學生的踐行。

至於課文提出的培養自尊自信的三條途徑,前兩條是實際性的指導,第三條“要有正確的方向”是方向性的指導。此三條途徑仍沿用了原先教材的提法。只是在第一條“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上做了些修改。依據修訂後的課程標準,將有關如何正確地、全面地、發展地看待自己即原課程標準第一單元的相關內容移至此處。因為個人自尊心、自信心的確立,歸根結蒂,是與個人如何認識與評價自己聯繫在一起的,這樣就避免了相關內容的重複,使全書的邏輯體系更加順暢。

導入:

方式一:1.什麼是自尊自信?

2.為什麼説自尊自信是青少年成才和成功的重要條件?

3.什麼樣的自尊自信才是正確的自尊自信?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自尊自信與個人成長之間有着密切的關係。我們每一個有志於取得一番成就的人,應該具有這種品質。但是,這種品質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後天的學習、生活、工作中逐步培養起來的。那麼,如何培養這種心理品質呢?

方式二:自尊自信的培養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自尊自信產生於我們對自己的正確認識。自尊自信的培養受着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但關鍵在於自己的自覺修養。)

學生活動:(投示個案,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後各組派代表發言:案例中的笨笨怎樣才能樹立起自尊自信呢?)

笨笨總是笨手笨腳的,什麼事情都幹不好,功課在班上是倒數的,體育成績不及格,在學校被老師批,回家挨媽媽罵。笨笨決心改變自己,於是在假期定了一個計劃,要求自己每天早晨鍛鍊跑5000米;然後開始一天的學習,爭取在假期裏把上個學期的功課複習3遍。第一天,笨笨早上沒起來,耽誤了長跑,整整一天都在埋怨媽媽沒有按時叫他,以致一天的計劃沒法進行,於是笨笨決定從明天開始。第二天早上,笨笨跑步回來覺得很累,沒有精力去學習,於是他想:“還是從明天再開始學習吧。”就這樣,一個假期快過完了,笨笨發現自己沒有一天能夠按時完成計劃,他非常沮喪,覺得自己沒有希望了。

教師對學生的發言不作補充糾正,只給簡單的評價,最後導入本課課題。

第一,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板書)

學生活動:找優點

① 以小組為單位。

② 每組指定一名同學作為找優點的對象。

③ 自我找優點與小組其他成員給其找優點同時進行。

④ 教師提示:“優點”不光是指學習好,體育好、唱歌好、跳舞好、口才好、人緣好、模仿能力強、做飯好等都是優點。

⑤ 時間五分鐘。

⑥ 先由自己陳述所找優點,然後由小組其他成員陳述。

⑦ 當學生説出自己的優點後,教師示意學生掌聲鼓勵。

(目的: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增強自信心。)

説一説:讓被找優點的同學説説自己是用哪些具體的方法找到自己優點的?引出正面三點:

①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

②要全面地看待自己

③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第二,創造成功的記錄

可以説,成功的生活經驗是個人自尊自信的基礎,一個在生活的歷程中充滿了失敗記錄的人,是不可能有自尊自信的。所以,創造成功的記錄,對於缺乏自信的人來説,尤其重要。

①選準適當的目標(板書)

什麼是適當呢?簡單的説,就是量力而行。

②勇敢地行動

這是取得自信的基本途徑。光説不做只是一句空話,只有在實際行動中,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從而不斷地增強自信心。

③克服依賴心理

教師可結合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事例説明。(考試目標的確定、獨立完成作業、家務)

第三,要有正確的方向(板書)

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集體、國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這是自尊自信對我們提出來的道德要求,要

求我們處處為國家、民族的利益為重,不做有損國格、人格的事。

分三層意思:第一層是,民族精神是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支撐;第一層是,從歷史角度説明我們有偉大的民族精神,我們有理由自尊自信,我們要弘揚民族精神;第三層是,從現在的角度説明,我們應該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議一議:民族自卑心理的表現和行為還有哪些?(教師可根據學生所説情況補充)

設疑引伸:

①在對外交往中,是否還需要講求自尊自信,維護國家的尊嚴呢?

②國家、民族需要自尊自信,個人也需要自尊自信,但我們有些同學卻總認為自己還是一名學生,國家尊嚴是大人們的事,與我無關。這種説法正確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