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4W

寫好教案對於教師提高教學能力有着很大的幫助,教案在擬訂的時候,大家需要強調與時俱進,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教案7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把自己讀過的一本童話書,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介紹給他人;通過互相介紹,瞭解什麼是童話書。培養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2.體會中華語言文字的奇妙,學會辨析近義詞,掌握生動、形象的描寫方法。

3.積累與勉勵勤奮讀書相關的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本單元的3篇課文,今天,我們來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

二、學習“交流平台”。

1.回顧本單元學過的童話故事,説一説故事中有哪些奇妙的想象。

(1)《寶葫蘆的祕密》:有了寶葫蘆,人們要什麼就有什麼。

(2)《巨人的花園》:巨人把孩子們趕走後,花園裏一派冬天的景象,小男孩在樹下一伸手,桃樹馬上綻出綠芽,開出許多美麗的花朵。

(3)《海的女兒》:小人魚為了保護心愛的王子,自己的身體竟然化作了泡沫。

2.童話裏的想象真是奇妙,讀童話不但有趣,還能激發幻想。你還讀過哪些充滿奇思妙想的童話呢?

小組交流自己讀過的童話,推薦給大家。

3.總結:書中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課下同學們要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多讀書,讀好書。

三、學習“詞句段運用”。

(一)第一題。

1.讀下面的句子,説説加點的詞語在句子中表達了什麼或者體現了什麼。

◇他抬頭望去,一縷陽光從窗外射進來。

◇鵝便昂首大叫,似乎責備人們供養不周。

◇這個字怎麼寫?我忘記了。

◇任歲月潺潺流淌,不能忘懷的,始終是老師深情的目光。

2.做類似聯繫,説説加點詞語有什麼不同。

3.總結辨析動作詞語不同的方法。

(二)第二題。

1.想想下面的句子是怎樣描寫冬天的。

◇北風呼嘯,隆冬來臨,刺骨的寒風吹起雪花。

◇冬天,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進各自的洞裏。紫貂捕到一隻野兔當美餐,黑熊只好用舌頭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腳掌。

◇冬天是個魔術師。他呼地一吹,湖面很快就變成了大玻璃。那些紅色的、黃色的葉子,都凍在玻璃裏了。

2.照樣子寫一寫其他季節。

四、學習“書寫提示”。

1.出示幾個有趣的書籤,觀察其特點。

2.總結書籤上字的特點,總結做書籤的注意事項。

要求:

(1)豎寫時,要自右向左書寫。

(2)字距要均勻。

(3)上下字要對齊。

(4)注意作者名字的位置,使格式更美觀。

3.在書籤上寫一句你喜歡的格言。

五、學習“日積月累”。

1.熟讀以下有關讀書的名句,並試着理解其意思。

◎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知讀書遲。

◎一日讀書一日功,一日不讀十日空。

◎學習不怕根底淺,只要邁步總不遲。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2.分享課前蒐集的有關勤奮讀書的名言警句,並用它們説幾句話。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回顧了本單元的課文,感受到了童話的奇妙,學習了不同動作詞語所藴含的意思、感情不同,希望大家課後繼續蒐集積累勉勵勤奮讀書的名言,理解意思並能正確運用到自己以後的習作中。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積累勤奮讀書的名言警句,好好學習。

2.以句子訓練為中心,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意思,並將動詞用具體的情景表現出來,以強化句子訓練,使學生能在以後的寫作中加以運用,進而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賞析重點句子表達的情感,培養學生理解重點句子的方法和能力。

2、學會根據詞語理解鄉村和城市不同的美,培養學生根據圖畫仿寫句子的能力。

3、積累《卜算子·詠梅》一詞,並能理解其含義和學會賞析。

[教學重難點]

學會根據詞語理解鄉村和城市不同的美,培養學生根據圖畫寫句子的能力。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台

1、學生自由讀“交流平台”,説説你從中知道了什麼。

2、你還能從哪些句子中瞭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1)學生討論後回答

(2)教師歸納。(我們可以從中心句、總起句、總結句等關鍵句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或想法。)

3、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來理解重點句子?

(1)藉助工具書、聯繫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

(2)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使用語言,可以創設語境造句或寫一段話;

(3)也可以運用關鍵詞串講課文的主要內容;

(4)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關鍵語句的朗讀訓練。

二、詞句段運用

(一)根據詞語體會鄉村和城市的不同生活。

1、學生自由朗讀課本上的兩組詞語,選兩三個詞語,説説你體會到的鄉村和城市的不同生活。

生討論後示例:我從“璀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這幾個詞中體會到了城市街道繁華熱鬧,經濟發達,人們生活節奏快;我從“肥沃、依山傍水、炊煙裊裊”這幾個詞中體會到了鄉村的田野空氣清新,人們生活安逸,處處瀰漫着鄉土氣息。

2、小組討論交流:説説你還知道哪些描寫鄉村和城市的詞語。

3、教師出示課件歸納、拓展。

描寫城市的詞語:流光溢彩、高樓大廈、四通八達、十里長街、川流不息。

描寫鄉村的詞語:雞鴨成羣、瓜果飄香、落英繽紛、草長鶯飛、山清水??

(二)選一幅圖畫,照樣子仿寫句子。

1、學生齊讀課本上的兩個句子。

2、小組交流:從這兩個句子中你讀出了什麼內容?(都是把圖畫中涉及到的具體景物加上形容詞用短語的形式呈現出來,最後對這幅圖畫加以概括總結。)

3、選取課本上的一幅圖片,仿寫句子。

例如:第一幅圖片:

第二幅圖片:飛翔的鳥兒,挺拔的樹木,潺潺的流水和形狀各異的巉巖,繪成了一幅幽靜的山水風光圖。

第三幅圖片:嬉戲的白雲、傳出琅琅讀書聲的教學樓、飄來陣陣菜香的食堂和在操場上跑步的學生,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校園晨曦圖。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日積月累

1、談話導入:你知道哪些寫梅花的詩句?(學生積極發言)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

2、指導朗讀。

(1)同桌之間練讀,教師提示學生讀準字音。

(2)指名讀詞,教師相機指導正音,讀出節奏。

3、引導學生理解詞的大意。

(1)小組討論對題目及詞意的理解。

譯文:風風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飛雪又把春天迎來了。懸崖已結百丈堅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麗競放。雖然美麗但不與桃李爭豔比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來報。等到滿山遍野開滿鮮花之時,她卻在花叢中笑。

(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①“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詞的起句就以健筆凌雲之勢,表現出了與陸游的《卜算子·詠梅》明顯不同的胸襟與氣魄。

②“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極力渲染梅花開放時的冰雪環境,這是一種襯托的手法,在“百丈冰”的時節梅花開放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③“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描寫春天降臨繁花似錦的時候,梅花那種舒心高興的樣子。寫出了梅花不僅有俏麗的身姿,還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④教師介紹作者(課件出示),幫助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

4、同桌、小組間用不同形式練習朗讀,熟讀成誦。

5、“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這表明了毛澤東的創作契機。引導學生積累宋代詩人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一”中的“交流平台”,主要突出學生理解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情感的能力,從例句的感知到方法的指導,層層深入;“詞句段運用”主要難點是仿寫句子,指導學生找出規律進行總結練習;最後在“日積月累”中對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的認知和理解、賞析再到課外的積累,都體現了對學生認知能力和積累能力的考察,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和生活中多發現,多積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足之處在於學生的知識面較窄,有待拓寬,在平時生活和讀書的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多加積累。

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繼續深化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和熱愛。

2。在口語交際和習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口頭和書面的表達能力。

3。發現並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

4。積累關於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語故事,體會其中藴含的道理。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都只有一次。如何讓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時間裏得到無限的延伸,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通過這組課文的學習,相信大家一定對生命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交流一下吧。

自主準備

1。默讀提示,瞭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2。出示內容:説説自己瞭解到的生命現象;

講講自己知道的熱愛生命的故事;

談談自己獲得的感受、得到的啟發。

3。回憶本組學習的幾篇課文,瀏覽蒐集的資料,閲讀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確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樣説。

5。自己輕聲練習講述。

暢所欲??

1。自由選擇夥伴互相交流,互相評議、指正。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交流,給予個別指導。

2。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上台交流,要求講話學生清楚流暢地表達,聽者認真、安靜地傾聽。教師引導學生大膽進行評議、辯論。

總結評價

1。自我評價:自己在這節課中發言是否踴躍,表達是否清晰,態度是否大方,思維是否敏捷,

與同學的交流、合作是否積極等。

2。學生評價:你認為這節課誰的表現最佳?為什麼?

3。教師評價:總結本節課中學生突出的優點,提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第二、三課時習作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暢談了自己對於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師認為大家的發言都很有見地。把你們所談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根據同學們的發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吧。

閲讀提示,明確要求

1。學生默讀提示,畫出習作要求。

2。出示習作要求:

內容具體;

寫出真實感受;

題目自定。

試寫初稿,反覆修改

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完成初稿後,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3。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按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成語故事

複習導入:

1。讀詞語卡中的詞語。

2。聽寫其中的詞語。

我的發現:

1。同學們,學習完本組課文後,你發現一些句子有較深的含義嗎?下面請同學們先來看看小林和小東都發現了什麼。

2。學生交流小林和小東的發現。教師引導學生重點探究理解句子較深含義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方法。如:仔細想、聯繫時代背景、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抓住重點詞語、聯繫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瀏覽本組課文,你還能發現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説説這些句子的深層含義或言外之意。

日積月累:

1。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導學生讀正確,然後説一説自己的理解或認識,之後請學生快速背誦。

2。教師補充出示一些名言,請學生讀一讀、説一説、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麼艱苦都能忍受,什麼環境也都能適應。──丁玲

b。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d。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愛因斯坦

e。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3。 鼓勵學生課下將自己最喜歡的生命格言製成書籤。

成語故事

1。自己讀故事,感受句子的含義,畫出不懂之處。

2。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故事的理解,互相質疑解難。

3。全班交流,説一説這個成語故事藴含的道理,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的體會。

4。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明白“知音”的含義:能夠懂得對方的思想感情;體會伯牙斷琴的意義:知音是很難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學習四五自然段,明白知音的.深刻內涵。

教學難點:

從人物的語言動作中,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知音為人生帶來的美妙享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在閲讀期待中激疑

1、導語:同學們,走進課文之前,讓我們閉上眼睛,進入音樂的殿堂,仔細聆聽那來自“高山流水”的天籟之音。(播放古箏曲《高山流水》)

2、優美的旋律背後流傳着一個動人的傳説,讓我們走進課文《伯牙斷琴》。

3、(過渡)伯牙為何斷琴呢?帶着大家的疑問。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探尋伯牙的內心世界。

二、品讀精思,在感悟交流中怡心

1、勾畫。學生在整讀段落的基礎上,思考本段主要圍繞哪幾句話來寫?勾畫出本段的總起句

2、體會句子:無論伯牙彈奏什麼樂曲,鍾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達的思想和感情。

(1)指名讀,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鍾子期特別善於聽琴?

(2)指導朗讀,強調“無論”“很快”這兩個詞。

3、引導學生體會“高山曲”

(1)指名讀句子。

教師引導:伯牙用琴聲表現了怎樣的一座高山呀,讓鍾子期如此讚歎?

(2)學生交流聽完表現高山的樂曲後的感受。(出示圖片,品析“巍峨”)

(3)出示鍾子期聽完伯牙彈奏高山曲子後説的話。

鍾子期立刻興奮地説:“好一座巍峨的高山哪!我好像登上了泰山,親身感受到了那雄偉的氣魄呢!”

(4)指導朗讀。(提醒學生注意前面的“立刻”與“興奮”。強調突出子期欣賞水平之高)

4、學習“流水曲”。

(1)出示句子,指導學生讀:“好一條滾滾大江啊!那江水滔滔,洶湧澎湃,多麼壯觀哪!”學生自由讀。(播放音樂)

(2)出示“江水滔滔,洶湧澎湃”的畫面,學生交流:看到畫面,聽着琴聲還想到了些什麼?指導學生將“江水滔滔,洶湧澎湃”的情形與伯牙的內心情感聯繫起來想象。

(3)再讀句子,突出氣勢,體現遇到知音後內心跌蕩之情。

5、學習“雨中曲”。

(1)出示“樂曲聲時而表現大雨滂沱,時而表現狂風怒吼,時而表現山崩地裂。

鍾子期聽了,一一説出了琴聲的含義。”

(2)播放這三段音樂。聽着音樂,想想伯牙彈奏不同的曲子時,子期會怎樣讚美他呢?學生討論交流

(3)説話練習:伯牙彈奏一首表現的曲子,子期讚賞道:!”

(4)再讀句子,然後引讀:“子期,你真是我的知音!我在琴聲中要表達的感情,你全都能領會。”

(5)理解“知音”的內涵。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感受伯牙失去知音內心的痛苦

出示:後來,鍾子期去世了,伯牙悲痛萬分,他扯斷琴絃,把琴摔在地上,説:“知音已去,我彈琴還有什麼意思呢?”從此伯牙不再彈琴。

指導朗讀

1、理解“扯”“摔”包含的情感。

2、指導學生反覆朗讀這句話。

四、課外延伸,在抒寫心聲中明理

1、討論:你怎樣看待伯牙斷琴?

2、欣賞樂曲《高山流水》,在美妙的《高山流水》中結束新課!

五、作業

1、有感情地讀課文,收集讚美知音的名言名句

2、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到漢陽古琴台遊覽,瞭解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動人故事。

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教案篇5

?設計理念】

通過詞語盤點的練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心,指導學生學會歸納、整理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智慧,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理解所學的詞語。會用所學過的詞語。

2、學習詞語分類記憶的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整理所學的詞語。

學生準備:蒐集整理所學的詞語,然後進行分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激發情趣,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之一,漢字歷史悠久,詞彙豐富,今天我們就來一個詞語盤點。

2、本單元中的詞語盤點中,都是我們剛剛學習過的新詞,讀一讀,想一想,看一看你有什麼新發現。

二、確定主題,引導分類、整理詞語

1、學生自讀詞語盤點。

2、同桌討論自己的新發現。教師巡視點撥:給詞語分類。

3、小組學生合作,分類整理詞語。

三、分類練習,學會活用,鞏固記憶

1、讀一讀

洞庭 江南 玩賞 無暇 擴散 攀登 泰山 駱駝 屏障 浙江 油桐 擁擠

孔隙 仰卧 臀部 稍微 額角 擦傷 蜿蜒 依據 敬亭山 波瀾壯闊 水平如鏡

峯巒雄偉 紅葉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峯羅列 形態萬千 色彩明麗 危峯兀立 連綿不斷突兀森鬱

2、分一分(鼓勵學生用不同的分類方式來分類)

描寫名稱的詞語:

描寫形狀的詞語:

帶色彩的詞語:

描寫山的詞語:

描寫水的詞語:

3、寫一寫,説一説。(練習用詞語説一句話。)

4、抄一抄,記一記

翡翠 涼爽 高聳 山洞 透射 寂靜

增添 細碎 馬蹄 柔嫩 錦緞 綿延

絢爛 白皚皚 重重疊疊 斑斑點點

[設計意圖]

用不同的方式來記憶和積累詞語,用説話的方式來理解詞語,從而達到積累詞彙的目的。

四、拓展練習,豐富積累

1、根據下面詞語的形式,試一試,你能寫幾個一樣的詞語。

重重疊疊 斑斑點點 ─────────────────??

白皚皚 ───────────────────────??

───────────────────────────────??

2、給下面的詞語找一個朋友,使它們的意思正相反。

水平如鏡→ 擴散→ 高聳→

白皚皚→ 涼爽→ 蜿蜒→

3、給下面的詞語找一個朋友,使它們的意思正相近。

波瀾壯闊→ 連綿不斷→ 水平如鏡→

寂靜→ 擴散→ 涼爽→

4、 寫幾個帶山字的成語

5、寫幾個帶水字的成語

[設計意圖]

通過有趣的拓展練習,達到積累詞語,開闊視野,豐富詞彙的目的。

[教學反思]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的發展,就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性,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積累。比如寫作文,學生手中掌握了豐富的作文材料,習作時就會有事可敍,有人可寫,有景可摹,有情可抒,作文的難就轉化為易,心理上的懼怕也就變為喜歡了。語言材料積累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它好比良庖之於各種原料,廚房中有了林林總總的原料儲藏和品類齊全的佐料供給,高明的廚師才能輕鬆自如、遊刃有餘地做出令我們常人眼花繚亂、嘖嘖稱奇的美味佳餚。試想,倉儲空空如也,佐料山窮水盡,任是手段再高明的廚師不也會陷入無米之炊的巧婦般的窘境嗎?因此,要使國小生成為結構和組織語言文字的烹飪高手,生活中悉心做好積累材料的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實際上,國小生從入學開始學習語文,就已經開始了有意識的積累。先是對字的積累,再是對詞的積累,直至句、段、篇的積累。一個學生寫的作文,不管是好是糟,他都在寫的過程中運用了自己積累的字、詞、句等內容。積累得多的孩子往往語言豐富,作文生動優美,作文結構合理,構思也巧妙。而積累得少的孩子寫的作文往往蒼白簡單。如果一個學生腹中空空,要讓他把作文寫好,就如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樣。所以,學生把語文學好的基礎就是進行大量的、科學的積累。語言千日功,靠得是積累。語文教學竅,積累最重要。

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教案篇6

教材解讀:

?初秋行圃》是以兒童的生活為題材的古詩。它以描寫蟬為目的,詩人楊萬里寫落日催暮蟬,蟬鳴聲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寫了聞蟬尋聲,蟬兒閉口的情形,整首詩通俗易懂、真切傳神、趣味橫生。雖是即景寫景,卻亦具有一番清新別緻的情趣。

教學理念:

1、以讀為主,讀中體驗。

不管是領會詩的涵義,還是體味其美的意境,都離不開朗讀。朗讀能激發想象,強化積累,培養語感,所以,朗讀必須貫穿於古詩學習的全過程。

2、創設情境,體會情感。

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體會情感是古詩教學的靈魂。在學習“近在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不作聲”時,教師要積極創設情境,從情感的體驗出發,首先在讀中感悟、品味,在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找不到蟬到的遺憾,然後引導學生再讀,再一次交流情感,體會到深藏在作者內心的對秋天美景、對秋蟬的讚美、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詩中的“圃”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並背誦全詩。

2、藉助註釋,在讀中理解古詩大意,想象詩句所描寫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培養學生自學古詩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古詩大意;想象詩中所描寫的美麗景色;

難點:體會作者藴含在詩句中的欣喜、讚美之情。

教學準備:

1、課前複習作者楊萬里的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收集他寫的其他詩歌。

2、課前佈置學生觀察初秋的美景。

教學時間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預設:

一、激趣導入、整體把握

1、同學們,三年級我們學習了楊萬里寫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還知道描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生齊背後交流)

2、我們今天來學習一首與秋天有關的古詩。板書課題。

二、讀題解題,初讀古詩

1、指名學生讀詩題。

2、通過預習,誰能説説題目“初秋行圃”的意思?

(教師提示:加進去適當的詞語把話説完整。)

3、現在正值初秋,在你們眼中,初秋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學生交流自己在身邊看到、感受到的初秋美景。

4、師:那詩人楊萬里在這首詩中又描寫了什麼景色?他什麼時候在花園裏散步,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做了些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三、自讀自悟,感知詩意

1、教師範讀古詩。

2、師:下面老師給大家五分鐘時間,自由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學會生字。

3、指名朗讀,正音。學習生字“圃”。

4、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習古詩弄懂詩句的方法。

(如,查字典、看註釋、看插圖、讀資料、與同學交流等。)

5、師:下面老師再給大家八分鐘時間,小組合作學習,大家可以採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自學古詩,讀了這首詩,你知道詩句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要求:先自學,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然後在小組內交流。需要老師幫助的同學或小組,可以舉手告訴老師,老師會很快來到你的身邊和你們一起學習。

四、集體交流,理解詩意

1、小組彙報學習結果,

師:看到大家學得這樣認真,相信大家已經有成果了,哪個小組願意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們學習的成果?

2、學生暢所欲言説出自己讀詩的感悟,教師幫助學生梳理古詩大意。

(古詩大意:這是初秋的一天傍晚,詩人在園子裏散步,這時,太陽西下,漫天五彩晚霞,要説這快落下的太陽,真是又是無情,又是有情,園裏樹上的蟬,正趁着太陽落下的短暫時間,拼命的高聲歌唱,園子裏一片蟬叫聲。蟬的叫聲好像就在身邊,可是你卻無法找到他們,因為,當你找到它跟前的時候,它好像知道你來了,鳴叫聲立即停止了。)

五、讀中品味,體會意境

師:剛才,大家瞭解了詩意,相信大家再讀,一定會讀得更美,更投入。誰讀第一句?

1、從這句哪些詞語看出作者寫的是黃昏時候的景象?

抓住“落日”和“暮蟬”加以體會。

2、你覺得哪些字能體現落日的有情?

引導學生品味“偏、催”二字。深入體會作者對眼前美景的喜愛之情,一“偏”一“催”把落日當成了有靈性的人。就是這兩個字賦予了“落日”的情意——“有情”,使初秋傍晚的景色充滿了勃勃的生機,給讀者留下無限遐思。

3、引導學生想象落日的“有情”。

“落日無情最有情”究竟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根據詩句誰能想象出這幅畫面?(提示:夕陽、晚霞、地面景物、蟬鳴聲……)

4、誰能讀出落日的這份“真情”?

預設:(通過教師和學生的評價,逐步讓學生讀出情,讀出形,讀出味。)

生讀(沒有激情)。

師:你這快落山的太陽,怎麼這樣無情?從你的讀中,老師感覺不到漫天五彩晚霞的瑰麗。誰再來讀。

生讀。

師:老師從你的讀中感覺到你是重情誼的夕陽,可我從你的讀中沒聽到滿園此起彼伏的蟬鳴聲。誰再讀?

生讀。

師:哦!多美的景緻!多熱鬧的黃昏!老師好象看到了夕陽西下時的燦爛晚霞,聽到了園子裏嘹亮的“黃昏大合唱”。來,讓所有的蟬兒都唱起來,全班齊讀。)

師過渡語:

初秋的傍晚,詩人獨自在園中散步,抬頭望着西邊的天空,一輪紅日即將落山,夕陽將天邊抹上了瑰麗的色彩,為大地披上了五彩的外衣……多美的景緻啊!聽,眾多秋蟬也不甘寂寞,趁着這美麗的時刻,放開清亮的歌喉,開始了“黃昏大合唱”——“真美,服了;真美,服了……”

學生齊讀前兩句。

5、聽到這美妙的“合唱”,你會心動嗎?是否想找到這些“歌唱家”,趕快行動——

(1)可詩人找到了蟬沒有?

引讀:近在咫尺——,尋到旁邊——。沒看見蟬,心中會是什麼滋味?

指導學生帶着遺憾的語氣來讀。

(2)作者心中只有遺憾嗎?再看,這漫天的五彩晚霞;再聽,這此起彼伏的蟬鳴聲,真有遺憾?那又怎樣讀?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心中的欣喜、讚美之情。

(3)師小結:

看到天邊美麗的晚霞,聽到園中這悦耳的“大合唱”,作者興致大增,雖然沒有尋到“演唱家”的蹤影,可這情、這景足矣!這一樣也能讓作者詩興大發——

(學生帶着讚美之情齊讀全詩,邊讀邊想象意境。)

六、賞讀全詩,熟讀成誦。

1、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表現自己對《初秋行圃》的理解。

師:請大家用最擅長或最喜歡的方式來展示這首詩表達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着説説;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讀一讀;想唱的,可以把詩句改成自己喜歡歌曲的歌詞,試着唱一唱……

2、學生分組練習、展示、評價。

五、總結拓展,課外延伸

1、引導學生總結剛才學詩的方法。

讀:讀通、讀順詩句。

譯:結合註釋、或查字典、或結合插圖、猜讀理解詞語、詩句的意思。

悟:品讀、感悟,想象、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誦:聲情並茂地朗讀古詩。

2、用自己學到的古詩學習法,自學唐朝詩人虞世南的《蟬》。讓學生初步瞭解詩意即可,無須對作者託物言志寫法進行深究。(虞世南的《蟬》附後)

3、課外找找楊萬里的其他寫景詩讀一讀。

板書設計:

初秋行圃

(宋)楊萬里

落日無情最有情,

偏催萬樹暮蟬鳴。

近在咫尺無尋處,

尋到旁邊不作聲。

附: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緌(ruí):結冠(帽)的兩條帶子叫纓,纓在頷(hàn)下打結,餘下的兩段叫緌。因為緌是下垂的,所以詩中稱“垂緌”。

飲清露:古人以為蟬是飲露為生的(其實它吸樹汁)。

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教案篇7

教學目標:

知識:

1、增強口語表達的能力。

2、培養細心觀察的習慣,能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

3、積累語言,增強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

情感:

1、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為祖國的大好河山而驕傲。

2、在口語交際中,培養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教學重難:

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習作,順序清晰,生動具體。

教學時數:2課時

課前準備:觀察校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導入新課

談話引入:春天已經悄悄地來了,你從什麼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氣息?春天你們想出去找找春天嗎?今天我們就要商量商量,怎樣才能快樂、安全、有意義地找到春天。

二、讀課題,明要要求。

1、自讀課題,弄明白説話的主題是什麼。(春遊計劃)

2、圍繞這個中心,要説清楚哪幾個要點呢?

(1)時間、地點

(2)準備工作

(3)開展的活動

3、除了書上提到的這幾個方面,你覺得還有必要説清楚什麼。(自由補充)

三、分小組討論

1、提出要求

(1)圍繞中心話題進行討論。

(2)分工合作,團結協作。

(3)學會傾聽

(4)作好記錄,形成書面計劃草案。可以表格的形式進行。

時間

地點

活動內容

準備工作

分工

其它

2、自由組合。並選出組長。

3、進行討論。

4、各小組進行彙報。

5、評一評:取長補短,統一意見,形成班級的春遊方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