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認識教案優秀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9W

教案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樑,它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教學內容和目標,併為他們提供學習的指導,教案的編寫需要遵循教育標準和課程框架,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米的認識教案優秀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米的認識教案優秀6篇

米的認識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2. 在觀察、操作、比較和交流等活動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情境激趣

師:在數學王國裏住着許多可愛的圖形娃娃,他們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得可開心啦!(課件播放許多圖形在一起跳舞的場景)在這些圖形中,數角最可愛了,小朋友想認識它嗎?

生:想!

師:那我們今天就一起去認識圖形王國裏的新朋友角,好嗎?

揭示課題:認識角。

[評析:新課伊始,通過學生喜愛的童話情境,開門見山地引入新課,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 自主建構

1. 聯繫生活實例感知角。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68頁的情境圖。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幅圖,圖中哪些地方有角?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

生1:三角尺上有角。

師: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嗎?

學生指角時,教給學生指角方法(先指角的兩邊,再在角的兩邊之間畫弧線)。

師:還有什麼地方有角?你能上來指一指嗎?

生2:正方形上有角。(邊説邊到投影上指)

生3:剪刀張開的地方有角。(邊説邊指)

生4:鐘面上有角。(邊説邊指)

2. 抽象出角的圖形。

師:如果把這些角畫出來,是什麼樣的圖形呢?請小朋友看屏幕。

動畫演示,分別畫出剪刀、長方形紙片、鐘面上的角。

師:(指畫出的角)像這樣的圖形都是角。角就藏在我們的身邊,請小朋友試着找一找在我們周圍哪些物體的面上有角。

組織交流,並讓學生指出課桌、數學書等物體面的角。

[評析: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學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動中感知角的特徵。在此基礎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圖形,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角的表象。]

3. 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請小朋友看老師畫一個角。(畫角,指角的一條邊)這條直直的線是角的一條邊,(指角的另一條邊)這條直直的線,是角的另一條邊,(指角的頂點)這裏的一個點是角的頂點。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師:(拿出三角尺,指其中一個角)這是三角尺上的一個角,你能分別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指名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頂點,摸一摸角的兩條邊,説一説自己的感覺。

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三角尺,同桌兩個人合作,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頂點,摸一摸角的兩條邊。

學生操作。

師:(指投影上的三個角)你能分別指出這裏三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指名到投影前指出每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評析: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結論,教師沒有讓學生去探索和發現,而是以講解的方式告訴學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有利於學生建立正確的表象。隨後的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動,既鞏固了角的各部分名稱,又豐富了學生的感知,加深了對角的認識。]

4. 練一練。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師: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生:第一個圖形是角。

師: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

學生到屏幕前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繼續完成後面三個圖形的判斷,並説明理由。

5. 感知角的大小。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想不想自己做一個角呢?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請大家根據需要自己選擇合適的材料想辦法做出一個角來。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做角的方法多。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並給予適當的指導。

師:請把你們做好的角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並介紹自己是怎樣做的。有用小棒擺的,有用直尺畫的,有用紙折的,有用硬紙條釘的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材料做出了這麼多的角。我們來看這位小朋友做出的角(拿出用兩根硬紙條做成的角,使角的兩條邊重合),請大家仔細觀察,説一説這個角在怎樣變化?(邊説邊旋轉角的一條邊,使角慢慢變大)

生1:角的一條邊在動。

生2:角在變大。

師:再仔細觀察,説一説這個角在怎樣變化?(邊説邊旋轉角的一條邊,使角慢慢變小)

生:角在變小。

師:你能用兩根硬紙條做一個角,並像老師那樣,轉動角的一條邊使角變大或變小嗎?自己在下面試一試。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巡視並作適當指導。

師:(出示一個角)老師這裏有一個角,你能用手中的角轉出一個比老師的角大的角嗎?(學生操作,教師注意指導)

師:能轉出一個比老師的角小的角嗎?(學生操作)

[評析:學生用兩根紙條做出了一個角,是教學過程中自動生成的教學資源。教師敏鋭地捕捉了這一資源,通過轉動角的一條邊使角變大或變小,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角的大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 比較角的大小。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69頁第二個例題。

師:這裏的四個鐘面,時針和分針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

生1:第一個鐘面上的角最大。

生2:第三個鐘面上的角最小。

師:你們的眼睛真亮,一眼就看出來了,剩下的兩個鐘面上的角哪一個角大呢?

生1:第二個鐘面上的角大。

生2:第四個鐘面上的角大。

師:到底哪個角大呢?請小組內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想一想怎樣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並參與小組的討論。

師:你有辦法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嗎?

生1: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角去量。

生2:可以數鐘面上的格子。

生3:可以把兩個角重疊起來,看哪個角大。

師:你能給大家演示一下嗎?

學生上台演示,把兩個角的頂點和一條邊分別重疊起來,另一條邊分別在重疊的這條邊的同一方向。

師:現在你知道哪個角大了嗎?

生:第四個角比第二個角大。

[評析:從通過觀察可以確定兩個角的大小,到通過觀察不能確定兩個角的大小,引起了學生認知結構的不平衡,促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和反覆實踐,找到比較角的大小的新方法,發展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了數學思考能力。]

三、 鞏固延伸

1. 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説一説每個圖形中各有幾個角,為什麼第一個圖形中只有1個角。

2. 想想做做第3題。

師:下面的圖形各是幾邊形?各有幾個角?請在書上填一填。

學生在書上填空。

師:比較填出的數,你發現了什麼?

生1:四邊形有4個角,五邊形有5個角,六邊形有6個角。

生2:是幾邊形,就有幾個角。

師:是的,一個多邊形是幾邊形就有幾個角,那你知道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嗎?

生: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

師:八邊形呢?

生:八邊形有8條邊、8個角。

3. 想想做做第5題。

師:下面的角,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

生:第一個角最大,第二個角最小。

師:你會比較第三個角和第四個角的大小嗎?

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評析:練習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突出重點,既鞏固了對角的認識,又增強了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四、 課堂總結(略)

米的認識教案篇2

【教學內容】

二年級上冊教科書第1——3頁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認識刻度尺,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藉助實物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

2、初步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使學生掌握用“釐米”作單位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3、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學生尺、米尺、紙條、小方塊、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認識刻度尺

1、米尺和釐米尺做比較

師:小朋友的鉛筆盒裏一般都有什麼呢?

生:鉛筆、橡皮、尺子

師:老師這裏也有一把尺子(手拿米尺)問:尺子上用來做什麼?

生:量東西的。

師:觀察你們手上的尺子和老師手裏的尺子,比一比,你有什麼發現?(通過比較引出長度單位米和釐米)

師:米和釐米都是長度單位,在量像數學書這樣比較短的物體時,我們一般用釐米做單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釐米好嗎?

2、(出示尺子)請你觀察一下學生尺上都有什麼? 通過觀察認識刻度、0起點、cm(課件作相應演示)

二、認識1釐米和幾釐米

1、認識1釐米(1)看一看

師:在我們的尺子上,你認為從幾到幾是1釐米?

生:0-1是1釐米

追問:只有從0到1是1釐米嗎?

生:1-2 問:為什麼終點是2,你怎麼可以説是1釐米呢?

(2)想一想 説一説

師:那從4到幾是1釐米?

生:4→5 師:不説4,還可以説4到幾。

生:4→3 師:看8到幾是1釐米。

生:8→9 8→7 小結:在尺子上兩個數字之間的長度都是1釐米。

(3)比一比

師:你能用自己的小手比一比1釐米的長度嗎?(生拿尺子比一比,學具小方塊的長度剛好是1釐米,用手拿着小方塊比劃。)

(4)體驗

a、師:你覺得1釐米怎麼樣?生:短(板書:1釐米 短)

b、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釐米?

師:我們要牢牢記住身上這把釐米尺,在沒有尺子的時候它可管用了。小結:釐米是比較小的長度單位,今後我們在量比較短的物體時,可以用釐米作單位。

2、認識幾釐米

(1)1釐米是個單位,0到4之間有4個1釐米,所以是4釐米。0到3之間有3個1釐米,所以是3釐米。

(2)出示練習:

4釐米裏面有()個1釐米 7cm 裏面有()個1cm 6個1釐米是()釐米 8cm裏面有8個()

三、量一量

1、師:剛剛我們已經在尺子上認識了1釐米,還找到了2釐米,3釐米和4釐米。那你能用尺量一量桌面上紅紙條的長度嗎?(出示紙條)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尺量。

課件演示測量方法:

(1)尺子放正。

(2)把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

(3)右端對準數字幾,長度就是幾釐米。

師:小朋友們自己已經找到了測量長度的方法。下面有三位小朋友在測量鉛筆,誰的方法是正確的呢?(課件出示三種不同的測量方法,學生判斷。)

小結:在量物體長度時,一般要把物體的左端與尺子的0刻度對齊,再看物體的右端對着幾就是幾釐米。

2、練一練

(1)鉛筆刀長()釐米,線段長()釐米。

(2)下面哪條線段長,長多少?

(3)畫一條4釐米長的線段。

3、在有障礙的情境中討論測量方法

師:同學們學會了用釐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高興嗎?

生:高興!

師:可是老師有點高興不起來了,看,我剛新買的一把尺子不小心折斷了,沒有了0刻度,還能測量物體的長度嗎?

(1)用折斷的尺子量鉛筆,怎麼量?(學生討論)

(2)出示用沒有0刻度的尺子測量橡皮,學生讀出鉛筆的長度。

4、大約幾釐米

(出示測量紙條的圖,請學生説出長度)

小結:在我們量一條線段或物體的長度時,不一定是整釐米數,只要接近幾釐米,我們就説它大約幾釐米。

四、回顧總結、延伸討論

1、小朋友們真能幹,老師最後還有兩個問題需要你們的幫忙

問題一:我想知道我手腕的長度,該怎麼量呢?(紙條繞一圈,量紙條的長度,用軟尺)

問題二:我們用釐米做單位量出了很多物體的長度,那你用1釐米做單位量一量從我們學校到你家有多遠?(太難了,不好量,看來釐米只適合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對於比較長或非常長的長度用什麼做單位呢?引出米等更多長度單位)

2、小結:我們班同學知識可真豐富,懂得真多啊。咱們以後還會學到這些知識,這節課上到這裏,下課!

五、練習設計

1.量一量你手指的寬度,看看哪一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釐米。

2.自選幾種學習用品,先估計再測量。

米的認識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樂於探素物體間的空間位置關係。

2、學習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瞭解“左右”的相對性。

3、能比較準確地説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會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

2、物質材料準備:小彩旗一面;及時貼小紅花、小玩具若干;布娃娃每組一個。

話動過程

1、利用兒歌,引出學習內容。

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前前前,後後後;上上上,下下下;左左左,右右右:咕嚕咕嚕咕喑咕嚕,嘿嘿嘿!

2、玩遊戲“找左右好朋友”,複習以自身為中心區別左右。

請幼兒用左手指撓撓右手心,再用右手指撓撓左手心。

教師提問:在我們身上,還有哪些地方和左右手一樣,也是一對好朋友?幼兒自由發言,説出自己身上一左一右的好朋友。

師幼共同小結:我們身上有很多地方有左右之分。如左肩、右肩、左眼、右眼、左腳、右腳、左耳朵、右耳朵??

3、學習以客體為中心區別左右。

背對幼兒,帶領幼兒吩別舉起左手或右手,並在各自的右手臂上貼上及時貼小紅花做標記。

轉身與幼兒面對面,請幼兒仔細觀察,看看教師的右手和自己右手的方位:是不是在同邊?

反覆轉身並高舉右手,請幼兒觀察左右的變化。

師幼共同小結:當我背對大家時,彼此左、右方位在同一邊;當我們面對面時彼此左、右方位是相反的。

4、玩遊戲“轉身再看”,體驗左右關係的相對性:

介紹遊戲玩法及要求:請全體幼兒面朝一個方向站立,教師把小、彩旗插在幼兒一側(左邊或右邊),引導幼兒説出小旗是在左邊或右邊,教師發出指令“向後轉”,聽到指令後,幼兒集體轉身,教師再引導幼兒觀察,小旗與自己的左右位置關係。

帶領幼兒遊戲,及時指導幼兒區別左右。

師幼共同小結:)當我們向後轉身後,物體與我們的左右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左右位置關係交換了。

5、在操作體驗活動中,幫助幼兒加深瞭解左右的位置關係。

擺一擺:每組擺放一個布娃娃,請幼兒按數師要求擺放玩具,如擺在娃娃的左邊或右邊等

找一找:請幼兒兩兩結對,按教師要求指出朋友相應的身體部位,如指出朋友的左耳朵或摸右手等。

6、請幼兒説一説,教室裏物體間的位置關係。

米的認識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結合具體情境,利用舊知遷移,理解“倍”的意義,建立“倍”的概念;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比較、變化、抽象中,讓學生經歷建構倍的直觀模型學習過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質。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操作、推理、遷移及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基本數學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幾倍的含義,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義。

三、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舊知回顧

師: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瓜果飄香,蔬菜滿倉。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先後出示)

1.先觀察再説一説。

(1)先出示第1幅圖(2個辣椒 ),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圖。

問題:先擺了幾個2?又擺幾個2?現在有幾個2?

(2)出示玉米圖(3個一組)

問題:幾根玉米為一組?有幾組?可以説是幾個幾?

(3)出示紫薯圖(5個一組)

2.讓學生看圖表述(用“幾個幾”)説出圖中的物品: 4個2、5個3、3個5。

3.思考:

(1)5個3,從哪裏體現出“5”,又從哪裏體現出“3”呢?

(2)3個5,從哪裏體現出“3”,又從哪裏體現出“5”呢?

(3)3個5與5個3有什麼不同?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熟悉的食物圖片,增強了簡單情境創設的動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通過圖片複習舊知“幾個幾”,與新知“倍”形成知識的對接,做好表示“幾個幾”的乘法意義和“倍”概念意義的先前儲備,為溝通兩者的聯繫做好鋪墊。

(二)情景創設,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倍”,建立“倍”的概念

師:在豐收的季節裏,勤勞的小兔子也忙着收穫呢,一起去看看吧。

課件出示:“小兔子拔蘿蔔”主題圖

2.用“幾個幾”表述,初悟“倍”的含義。

(1)胡蘿蔔2根,紅蘿蔔6根,白蘿蔔10根。

(2)如果把2根胡蘿蔔看成1份,你能把紅蘿蔔的根數用“幾個幾”來表述嗎? 一起數一數:1個2,2個2,3個2。

板書:3個2

3.找準關係,用“倍”進行語言表徵。

(1)紅蘿蔔的根數有3個胡蘿蔔那麼多,呈現更簡單的表述方法:“紅蘿蔔的根數是胡蘿蔔的3倍”。

板書:

的根數是的3倍。

指名説,再集體説。

師:還可以説成幾是幾的3倍呢?

(2)自主説一説白蘿蔔與胡蘿蔔的倍數關係。(白蘿蔔的根數是胡蘿蔔的5倍。)

及時追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因為白蘿蔔有5個2。)集體數一數。如果有6個2呢?(就是2的6倍。)10個2呢?(2的10倍。)

師:你發現了什麼?(有幾個2就是2的幾倍。)如果有幾個3呢?(就是3的幾倍。)有幾個4呢?(4的幾倍。)你又發現了什麼?(有幾個幾就是幾的幾倍。)

米的認識教案篇5

一、遊戲導入

同學們喜歡玩遊戲嗎?那我們就來玩一個猜猜看的遊戲。(出圖)每個圖形下面都藏着一幅圖,看看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能根據露出來的一角猜出圖上畫的是什麼!

(學生隨意猜,教師隨機畫角)

知道老師畫的是什麼嗎?那我為什麼要在這些地方畫角呢?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角隨處可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

二、做角,瞭解角

請同學們拿出老師課前發給你們的吸管,能用它來做一個角嗎?觀察這個角,説説看你發現了什麼?其實角的每一部分都是有名字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而且願意到前面來當小教師為大家介紹介紹。(板書)

下面請大家把你的角變小,變大,再變大。看,把角的兩條邊張開或合上就會使角的大小發生變化。

三、折角,比大小

認識了角之後我們再來做一個角,請大家拿出上課前準備好的彩紙,老師看到大家帶的彩紙非常漂亮,能用它來折一個角嗎?

摺好了的小朋友舉起來展示一下,大家折的角大小一樣嗎?同桌間比一比誰折的角大。

誰來彙報一下你們兩人比角的方法和結果。

四、畫角

下面我要來考考小朋友們的記憶力了,剛才我們在玩遊戲的時候老師在圖上畫了幾個角,誰還記得老師是怎麼畫的?咱們一起來畫一個。

畫好的同桌互相欣賞一下。

五、找角

下面來看黑板上這幾個圖形,哪個圖形上有角呢?誰願意到前面來任選一個圖形給大家指指哪裏是角。

圖形上我們能夠找到角,再來看看我們這間教室,在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呢?

六、小結。

米的認識教案篇6

一、活動目標

1、認識時鐘,瞭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律。

2、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3、引導幼兒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4、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ppt、教師自制時鐘,老狼頭飾,小白兔頭飾。

三、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引出主題。

1、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嘀嗒嗒不停走,叫我上學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你知道它是誰嗎?(時鐘)

2、出示ppt,你知道鐘的作用是什麼嗎?

小結: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2)認識時鐘,瞭解鐘面的主要結構和運行規律。

1、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一下?那我們歡迎一起把好朋友請出來吧,(出示課件鐘表和教師自制鍾)。

2、引導幼兒觀察鐘面,説出自己的發現。

教師提問:看完了老師帶來的這些好朋友,你發現了什麼,每個鐘面上都有什麼?(數字寶寶、針寶寶)有哪些數字寶寶呀?(1--12)那針寶寶有幾個?(2個,長長瘦瘦的針叫分針,矮矮胖胖的針叫時針),針寶寶是按什麼方向走動的?(按順時針方向)。

教師小結:雖然時鐘的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但是它們的鐘面上都有1-12的數字;還有三根長短、粗細不一樣的指針,其中長長瘦瘦的針叫分針,矮矮胖胖的.針叫時針,最長最瘦的針叫秒針,他們都是按順時針方向走動的。

(3)認識整點、半點

1、認識整點:利用撥動的鐘面,出示整點時間,請幼兒觀察,現在時針和分針分別指着什麼數字上?現在是幾點?你是怎麼知道的?

教師小結:看幾點鐘時,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字,分針又正好指在12上時,就表示幾點整,如時針指在1上,分針指在1上,就是1點。

2、認識半點:利用撥動的鐘面,出示半點時間,請幼兒觀察,説出是幾點半。

教師小結: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在兩個數字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表示是幾點半,如時針指在7和8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是7點半。

(4)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遊戲玩法:老師戴上老狼的頭飾拌老狼,由老狼撥動時鐘,由幼兒伴演小白兔問"老狼老狼幾點啦"老師撥動出時間,由小白兔説出是幾點?當老狼撥動時鐘到12點時,小白兔説出12點時,就要靜息在桌了上,不能説話,老狼就不會抓小白兔。

四、活動延伸

1、討論鐘錶對我們的作用,(時鐘可以隨時提醒我們工作、學習、睡覺、起牀等)讓幼兒知道時間是寶貴的,上幼兒園時不能遲到,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2、回家後可以與爸爸媽媽幫你製作一個時鐘。

活動反思:

此活動雖然是個舊題目,但設計者打破以往的教學方法,而是採用發現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幼兒自己操作,觀察理解,最後得出結論。比如掌握難點“分針走半圈,時針走半格。”都是主要讓幼兒自己動手撥針,親自嘗試,驗證得出結論。結尾部分也比較新穎,採用遊戲形式,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進一步掌握了學習內容。延伸活動中製作小鐘表也是一個理解內化的過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