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乘法分配律詳細教案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7W

在制定一份教案的過程中,教師一定收穫不少優越感,通過寫教案,從而提升大家的教學能力,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國小數學乘法分配律詳細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小數學乘法分配律詳細教案5篇

國小數學乘法分配律詳細教案1

一、教學內容:

乘法分配律教材第36頁的例3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能自主發現乘法分配律,並能用字母表示。

2、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體驗探究學習的快樂。

三、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探索乘法的分配律。

四、教學難點: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五、教學準備:小黑板、口算題、例題、練習題等。

六、教學策略:本節課的學習我主要採取自主探究學習,把問題教 學法,合作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結合運用於教學過程中。使學 生自主、勇敢地體驗嘗試和實踐活動來進行綜合學習。

七、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乘法結合律和乘法交換率。誰來説一説,掌握乘法結合律和乘法交換率有什麼作用?( 簡便)

接下來我們做幾道口算題,看誰做得又對又快。其他同學快速判斷。(生口算。)

(二)、探究發現

1.猜想。

師:同學們算得很快,看看下道題你們能不能很快算出來。(出示:(10+4)25。)

這道題算得怎麼不如剛才的快啊?(它和前面的題目不一樣)

好,我們來看一下它與前面的題目有什麼不同?

這道題含有不同運算符號了,有能口算出來的嗎?説説你的想法。

為什麼這樣算哪?

你是怎麼知道的?你知道什麼是乘法分配律嗎?

你自學能力很強,但對乘法分配律的內涵還不瞭解,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乘法分配律好嗎?(板書課題:乘法分配律。)

2.驗證。

師:同學們看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如果可以這樣計算的話,那可簡便多了。到底能不能這樣計算,我們來驗證一下。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分別算出這兩個算式的結果,看看是否相同。(生活動計算。)

師:説説你有什麼發現。(兩個算式的結果相同。)説明這兩個算式關係是什麼?(相等。)

小結:通過驗證,這道題確實可以這樣算,那是不是所有的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的算式都可以這樣計算呢?通過這一個例子能下結論嗎?(不能。)那怎麼辦?(再舉幾個例子。)好,下面請每個同學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都可以這樣計算?

(學生計算,並彙報。)

師:由於時間關係,老師就寫到這裏,通過舉例我們可以發現,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都可以這樣計算。有沒有舉出例子不能這樣計算的?(沒有。)一個例子不能説明問題,我們全班同學舉了這麼多例子,還有沒寫的用省略號表示。我們都得到了同樣的結論。下面請同學們觀察黑板上的幾組等式,看看你們得到的結論是什麼?

3.結論。

生: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用這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它們的積相加,結果不變。

師:同學們真聰明,你們知道嗎?這就是乘法的第三個運算定律乘法分配律。(出示課件,學生齊讀分配律的意義。)

師:如果老師用a、b、c表示兩個加數和乘數,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嗎?

(a+b)c=ac+bc

師:回到第一題,看來利用乘法分配律,確實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接下來,我們利用乘法分配律計算幾道題。

三、練習應用

(生練習應用定律。)

師:通過這兩道題的計算,我們可以看出,乘法分配律是互逆的。為了使計算簡便,我們既可以從左邊算式得到右邊算式,又可以從右邊算式得到左邊算式。但遇到實際計算時,要因題而異。

四、總結

師: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乘法分配律,看到乘法分配律,你們能聯想到什麼呢?(兩個數的差,同一個數相除都可以應用這樣的方法。)

反思:

本課的學習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並能正確地進行表述。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並滲透從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本節課的教學較好地貫徹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主動探究,實現親身經歷和體驗

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應是學習文本批判、質疑和重新發現的過程,是在具體的情境中整個身心投入到學習活動,去經歷和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也是身心多方面需要的實現和發展過程。本節的教學中,我從口算導入新課,引出(10+4)25這樣一個特殊的算式。

接下來,讓學生猜想它的簡算方法,然後讓學生通過計算來驗證方法的可行性,再讓學生舉例驗證方法的普遍性,最後由學生通過觀察、討論、發現、歸納總結出乘法分配律。整個過程中,我不是把規律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而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去感悟發現,使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發揮。在這個探究過程中,學生經歷了一次嚴密的科學發現過程:猜想驗證結論聯想。為學生的可持續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多向互動,注重合作與交流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的思維方式、智力、活動水平都是不一樣的。因此,為了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都得到發展,教師在本課教學中立足通過師生多向互動,特別是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啟發與補充,來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實現對乘法分配律這一運算定律的主動建構。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建構過程,正是學生個人的方法化為共同的學習成果,共同體驗成功的喜悦,生命活力得到發展的過程。正所謂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迎春來。

國小數學乘法分配律詳細教案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4頁例6,第64頁“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十四的第1、2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理解並掌握乘法分配律,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乘法分配律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把下面複習中的口算寫在卡片上;在一張紙條上畫5個白色的正方形和3個紅色的正方形,如□□□□□■■■,共做4條。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如:(36+64)×8,20×5+50×2,60×10+10×10等,計算每一題時,第一個學生回答“先算什麼”,第二個學生回答“再算什麼”,第三個學生回答“接下來算什麼”。

二、新課

1.教學例6。

教師讓學生擺正方形,先把5個白色正方形擺成一橫排,接着擺3個紅色正方形與白色正方形在同一行上,教師同時貼出一張畫有正方形的紙條,先只顯示5個白色的正方形,然後再顯示3個紅色的正方形。接着教師説明要擺4行這樣的正方形,邊説邊貼出另外3張畫着正方形的紙條。教師指着圖形提問:

“圖中一共有多少個正方形?你是怎樣想的?”先請一個學生回答,教師把學生所列的算式寫在黑板上。

“還有別的算法嗎?你是怎樣想的?”再請一個學生回答,如果這個學生説出另外一種算法,教師再把這個學生所説的算式也寫在黑板上。如:

(5十3)×4 5×4十3×4

教師:第一個算式是先求出每一行有多少個正方形,再求4行一共有多少個正方形; 第二個算式是先求出白正方形和紅正方形各有多少個,再求出一共有多少個正方形。這兩個算式的計算方法雖然不同,但是都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個正方形。下面我們大家一齊來計算,看一看這兩個算式的得數怎樣。學生口算,教師板書。然後再提問:

“這兩個算式的計算結果怎樣?”

“這兩個算式的計算結果相等,説明這兩個算式有什麼關係?”學生回答後,教師指出:

這兩個算式的計算結果相等,我們就可以把它們用等號連起來,板書:

(5十3)×4=5×4十3×4

“等號左面的算式是什麼意思?”(5與3的和乘以4。)

“等號右面的算式是什麼意思?”(5與3先分別乘以4,然後再把兩個積相加。)

教師:這兩個算式相等,説明了5與3的和乘以4等於5與3先分別乘以4再相加。

教師:下面我們再看兩組算式,先看:(18十7)×6 18×6十7×6

“左面的算式是什麼意思?”(18與7的和乘以6。)

“右面的算式是什麼意思?”(18與7分別乘以6,再把兩個積相加。)

“算一算左面的算式等於什麼?”(18加7是25,25乘以6是150。)

“算一算右面的算式等於什麼?”(兩個積分別是108和42,它們的和等於150。)

教師:左右兩個算式都等於150,所以這兩個算式相等,可以用等號把它們連起來,教師邊説邊在兩個算式中間畫一個等號。

“這兩個算式相等,説明18與7的和乘以6等於什麼?”(説明18與7的和乘以6等於18與7先分別乘以6再相加。)

教師:我們再來看兩個算式 20×(15十9) 20×15十20×9

“先來計算一下這兩個算式各等於多少?”

“兩個算式都等於多少?”

“這兩個算式相等,説明20乘以15與9的和等於什麼?”

2.進行抽象概括。

教師指着上面的算式提問:

“仔細觀察上面的三個等式,你看出了什麼?先看等號左面的三個算式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多讓幾個學生説一説。(第一、二兩個等式都是兩個數的和乘以一個數,第三個等式是一個數乘以兩個數的和。)

教師指出:兩個數的和乘以一個數或者一個數乘以兩個數的和,我們可以用一句話表示,就是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

“再看等號右面的三個算式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學生討論後,教師指出:都是先求兩個乘積,再把兩個積加起來。

“等號左面與等號右面相等是什麼意思?”學生髮言後,教師概括:上面三個等式等號左面分別與等號右面相等説明,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等於這兩個數先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加起來。我們把乘法運算的這個規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同時板書“乘法分配律”。讓學生看教科書第64頁下面的方框裏的結語,全班齊讀兩遍。

教師:如果用 表示三個數,乘法分配律可以寫成下面的形式:

(a+b) ×c=a×c+b×c

“等號左面(a+b) ×c表示什麼意思?”(表示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

“等號右面a×c+b×c 表示什麼意思?”(表示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

三、鞏固練習

教師在黑板上寫算式:(200十3)×27,提問:

1.“這個算式中是哪兩個數的和乘以哪個數?”

“根據乘法分配律,這個算式等於哪兩個乘積的和?”

教師在黑板上再寫算式:185×27十15×27,提問:

“這個算式中是哪兩個數分別乘以哪一個數?”

“根據乘法分配律,這個算式等於哪兩個數的和乘以哪一個數?”

2.做第64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先讓學生讀題,再想一想每個方框裏應該填什麼數。

“在(32十25)×4中,兩個數的和指的是什麼?同一個數相乘指的是哪個數?”

“根據乘法分配律這個算式應該等於哪兩個數分別同4相乘再相加?”

“第一小題的方框裏應該填什麼數?”(根據乘法分配律,32與25的和乘以4,應該等於32與25分別乘以4再相加,所以兩個方框裏應該分別填32和25。)

“第二小題應該怎樣填?根據什麼運算定律?”(根據乘法分配律,64與12的和乘以3,應該等於64與12分別乘以3再相加。)

四、作業

練習十四的第l、2題。

國小數學乘法分配律詳細教案3

教學內容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P48~P49的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掌握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初步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節課內容的難點,教材是按照分析題意、列式解答、講述思路、觀察比較、總結規律等層次進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單一的乘法運算,還涉及到加法的運算,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本節課不僅使學生學會什麼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讓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進而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同時,學好乘法分配律是學生以後進行簡便計算的前提和依據,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我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機密地聯繫起來,讓學生在體驗中學到知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乘法分配律,並能用字母表示。

2、會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動,進一步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

2、經歷共同探索的過程,培養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交流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這些學習活動中,使學生感受到他們的身邊處處有數學。

2、增加學生之間的瞭解、同時體會到小夥伴合作的重要。

3、在學習活動中不斷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和求知慾,着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出示:

125×8=25×9×4=18×25×4=

125×16=75+25=89×100=

教師請個別學生口算並説出部分題的口算依據及應用的定律。

2、再出示:119×56+119×44=

師;這一題,誰能口算出來?老師可以口算出來,你們相信嗎?是不是老師又應用到數學的什麼定律呢?你們想不想知道?

二、引導探究,發現規律。

1、出示課本插圖

師:你們看,工人叔叔正在工作呢,觀察這幅圖,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

生:我看到兩個工人叔叔在貼瓷磚。

生:我發現一個叔叔貼這面牆壁,另一個叔叔貼另一面牆壁。

生:老師,我發現兩個叔叔貼的瓷磚一起數的話,一行有10塊,一共有9列。

師:你真細心。大家能根據獲得的信息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學生提問題,教師出示問題:一共貼了多少塊瓷磚?

2、估計

師:誰能估計工人叔叔大約貼了多少塊瓷磚?

學生試着估計。

3、列式解答

師:同學們的估計是否正確呢?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一下瓷磚究竟有多少塊。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教師巡視。

師: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算法?

生:6×9+4×9(板書)

=54+36

=90(塊)

師:這邊的6×9和4×9分別是算什麼?

生:分別算出正面和側面貼的塊數。

師:哦,然後兩面的塊數再相加,就是貼的總塊數。你們明白嗎?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

生:我是這樣列的,(6+4)×9(板書)

=10×9

=90(塊)

師:你能説説為什麼這樣列式嗎?

生:兩面牆共有9列,一行有6+4塊,所以我先算出一行有10塊,再用10×9算出共有多少塊瓷磚。

師:你真行,找到了這種方法。現在同學們看一下這兩種方法,你發現了什麼?

生:計算方法不一樣,結果卻是一樣的。

師:所以這兩個式子我們可以用一個什麼樣的數學符號連接起來?

生:等於號。

教師板書。

4、觀察算式的特點

師:觀察等號兩邊的式子,它們有什麼特點呢?

生:等號左邊的算式是兩個加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的積,等號右邊

的算式是這兩個加數分別與一個數相乘,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生:等號左邊算式中的兩個加數,就是等號右邊算式中兩個不同因數;等號左邊算式中的一個因數,就是等號右邊算式中兩個相同的因數。

師:是這樣嗎?你們能再舉一些類似的例子嗎?

5、舉例驗證

讓學生根據算式特徵,再舉一些類似的例子。

如:(40+4)×25和40×25+4×25

63×64+63×36和63×(64+36)

討論交流:

(1)交流學生的舉例是否符合要求:

(2)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點;

(3)還有什麼發現?(簡便計算)

師: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的積等於每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所得的積加起來,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6、字母表示。

師:如果用a、b、c分別表示三個數,你能寫出你的發現嗎?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後小組交流。最後教師板書:(a+b)×c=a×c+b×c並帶讀。

7、揭示課題。

三、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課文第49頁的“試一試”。請同桌討論探究下面這些題目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1、(80+4)×25

(1)呈現題目。

(2)指導觀察算式特點,看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應用乘法分配律計算簡便。

(3)鼓勵學生獨自計算。

2、34×72+34×28

(1)呈現題目。

(2)指導觀察算式特點,看是否符合要求。

(3)簡便計算過程,並得出結果。

3、讓生觀察:36×3

=30×3+6×3

=90+18

=108

師:你能説説這樣計算的道理嗎?

生獨自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四、總結。

師:説説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師:今天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了乘法分配律,你們真的很棒。乘法分配律是一條很重要的運算定律。應用乘法分配律既能使一些計算簡便,也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應用非常廣泛。希望同學們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牢牢記住它。

國小數學乘法分配律詳細教案4

教學內容

P36頁例3,做一做,練習六習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和應用。

教學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反應用。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一)導入新課

1、複習導入

(8+2)×1258×125+2×125

2、揭示課題:乘法分配律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2)

二、自主學習

(一)出示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36頁例3並完成自學提綱問題)

1、計算(4+2)×25的運算順序是什麼?4+2表示什麼?再乘25表示什麼?

2、計算4×25+2×25的運算順序是什麼?4×25表示什麼?2×25表示什麼?把它們的積相加表示什麼?

3、計算這兩道題你發現了什麼?能用一句話概括嗎?

4、這是乘法的什麼運算律?用字母怎樣表示?

5、會用簡便算法計算4×25+6×25嗎?

(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36頁例3並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註)

(三)自學檢測

下面哪些算式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117×(3+7)=117×3+117×7

24×(5+12)=24×17

(4+5)×a=4×a+5×a

三、合作探究

(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二)師生互探

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

2、針對自學提綱5題請不同方法同學彙報。

3、結合“自學提綱”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並板書)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乘法分配律。

四、達標訓練(1、2題必做,3題選做、4題思考題)

1、下面哪個算式是正確的?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56×(19+28)=56×19+28()

32×(7+3)=32×7+32×3()

64×64+36×64=64×(64+36)()

2、下面每組算式的得數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選擇其中一個算出得數

⑴25×(200+4)⑵35×201

25×200+25×435×200+35

⑶265×105—265×5⑷25×11×4

265×(105—5)11×(25×4)

3、用乘法分配律計算。

103×2020×5524×205

4、在()裏填上適當的數。

167×2+167×3+167×5=167×()

28×225—2×225—6×225=()225

39×8+6×39—39×4=()×()

五、堂清檢測

(一)出示檢測題(1—2題必做,3題選做,4題思考題)

1、用簡便方法計算。

24×75+24×25125×22—125×14

(25+20)×435×99+35

2、每個同學要用9本練習本,四(1)班有42人,四(2)班有38人,這兩個班共需要多少本練習本?

3、計算。

89×10135×36+35×63+35

4、小馬虎由於粗心大意把30×(□+3)錯算成30×□+3,請你幫忙算一算,他得到的結果與正確結果相差多少?

(二)堂清反饋:

作業佈置

練習冊相關習題。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1)(4+2)×25(2)4×25+2×25

=6×25=100+50

=150(人)=150(人)

(4+2)×25=4×25+2×25

(a+b)×c=a×c+b×ca×(b+c)=a×b+a×c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國小數學乘法分配律詳細教案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青島版)六年制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信息窗2《乘法分配律》。

【教材簡析】

本信息窗是學生在學習乘法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的基礎上進行的,是乘法運算規律的一個完善。本節課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濟青高速公路為素材,通過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兩輛汽車提供的信息,引出了對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同時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繫,讓學生利用自己已學的知識體驗推動新知識的學習,從而發展了學生的遷移能力。

【教學目標】

1、結合相遇問題的情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親歷觀察、猜想、驗證、歸納、推理等數學活動,發現並理解乘法分配律。

2、學生在發現乘法分配律的過程中,發展比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強用符號表達數學規律的意識,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3、學生感受數學規律的確定性和普遍適用性,獲得發現數學規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強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讓學生親歷探索乘法分配律的過程,在猜想驗證等自主探索活動中得出乘法分配律,使學生對分配律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學難點】

清楚地表述自己發現的規律,理解及應用乘法分配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規律

1、提出問題,列出算式。

出示情境圖

談話:瞧,這是濟青高速公路!在這裏,還藏着許多數學信息,讓我們一起來找找吧!請你仔細觀察,從圖片和文字中你能發現什麼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信息預設:大巴的速度是每小時行110千米,中巴的速度是每小時行90千米,兩車同時相向而行,大約2小時相遇。

問題預設:濟青高速公路全長約多少千米?(板書)

談話:請你試着用兩種方法在答題紙上解答。

生獨立解答。

預設:

2、結合情境,感知規律。

提出要求:結合線段圖説説算式每一步的含義。

回答預設:①我先算出1小時兩輛客車一共行駛多少千米,然後再求兩小時行駛多少千米。也就是濟青高速的全長是多少千米。

②我先求這輛大客車2小時行駛的路程;小客車2小時行駛的路程。然後把這兩部分加起來就是濟青高速公路的全長。

【設計意圖:把相遇問題通過學生的理解轉化成數學問題,這是思維的抽象,也是數學化的過程,既能激發學生研究的慾望,營造研究的氛圍,又使學生探究的問題清晰明瞭。結合情境理解算的合理性,利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存在。】

二、研究素材,猜測規律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算式談發現。

預設發現:兩個算式結果相等。可以用等號連接。

教師引導學生從算式結構和計算方法的特點觀察算式的左邊和右邊有什麼不同。

預設區別:①左邊有3個數,右邊有4個數,兩個乘法算式中都有相同的因數2。

②左邊有小括號,應該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右邊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談話:根據前面運算律的學習,你有什麼想法?

預設回答:這可能又是一個規律。

【設計意圖:拋開情境,觀察算式,使學生初步感受到兩種方法的結果一樣。通過觀察算式結構和計算方法的不同,滲透規律特點。使學生建立“猜想是探究獲得結論的前提”這樣的研究意識。】

三、討論交流,驗證規律

1、舉例驗證規律。

談話:這只是我們的一個猜想,你能再舉一些這樣的例子來進行驗證嗎?如果有需要,可以用計算器進行舉例。

學生獨立計算舉例。

指生代表板演,再指一名學生舉例。其餘學生同位交流,並用計算器幫助同位驗證。

談話:請你先和同位交流你舉的例子,並用計算器幫同位驗證一下他的等式是否成立。

預設舉例:(25+35)×4=25×4+35×4

(60+50)×2=60×2+50×2

(65+55)×42=65×42+55×42

……

教師引導學生髮現像這樣的例子舉不完,可以用省略號表示。

2、觀察幾組等式的相同點。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這幾組等式的左邊和右邊分別有什麼相同點。

預設回答:①這幾組等式的左邊都是兩個數的和乘一個數。

②這幾組等式的右邊都是把兩個數分別與第三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3、總結規律。

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個規律。

談話小結:剛剛我們通過猜想、驗證得出的結論就是乘法分配律。

教師出示乘法分配律。

談話:請你邊讀邊理解,並把它記在心裏,比比誰記得又快又準確。

生按要求説什麼是乘法分配律。

談話:我們用這麼多的算式和文字來表示它,麻不麻煩?有沒有簡便的方法?

預設回答:可以用字母表示。

教師要求學生在答題紙上試着用字母abc來表示乘法分配律。

學生試着在答題紙上寫字母表達式。

指生板演(a+b)c=ac+bc。

談話:對於乘法分配律用字母來表示,感覺怎麼樣?

預設回答:簡潔、明瞭,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這就是數學的美,一種清晰而簡潔的語言!

教師小結:剛剛我們經歷了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探究出了乘法分配律,還能用字母把這麼多的算式寫成一個算式。

【設計意圖:讓學生舉例説明規律的存在,鼓勵學生表達這個規律,從具體的實例中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學生經歷觀察、描述、操作、思考、推理、概括從“非正規化”到“正規化”的學習過程。】

四、鞏固拓展,應用規律

1、連一連。

2、在□裏填上合適的數或字母。

3、火眼金睛辨對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