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模板4篇 【指南】幼兒園科學教案模板:提升幼兒創新能力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7W

在幼兒園中,科學活動的教學同樣重要。為了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提高科學教學效果,本站提供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針對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發展規律製作,方便教師制定科學實踐教學計劃,促進幼兒科學素養的培養。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模板4篇 【指南】幼兒園科學教案模板:提升幼兒創新能力

第1篇

師:今天艾瑪和小動物一起捉迷藏,你們看看艾瑪是什麼樣子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怎麼玩遊戲的。

1、艾瑪可能會躲在什麼地方呢?小鳥找到艾瑪了嗎?

2、小鳥發現了誰?它為什麼一下就發現了熊貓和七星瓢蟲?

小結:原來我們發現一個祕密,這些小動物都找了一個顏色跟自己身體很接近的地方躲起來,這樣就不容易被發現了。小動物們也就是利用這個本領來保護自己,躲避天敵。

2、小結:原來解放軍叔叔也是向動物學來的本領,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也是從動物那學到的本領,我們回去再發現發現。

1、出示大象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你喜歡哪隻大象?為什麼喜歡它?它們身上的顏色怎麼樣?

3、展示幼兒作品。説説哪知大象藏的最好,哪知大象最容易被發現?為什麼?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模板4篇 【指南】幼兒園科學教案模板:提升幼兒創新能力 第2張

第2篇

1、通過觀察牽牛花的生長過程,讓幼兒發現牽牛花的變化,以及影響其變化的因素。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對種植活動的興趣。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1、請幼兒觀察牽牛花的種子。討論種植牽牛花的方法。

2、發給每個幼兒2~3粒種子,讓他們按自己的方法在塑料杯中種植牽牛花。

並將自己的名字標籤插在杯子裏。然後將杯子放到陽光下或背陰處(暫不要糾正幼兒的錯誤,通過實踐,檢驗自己行為對否)。

3、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討論:為什麼有的種子發了芽,有的種子不發芽?

1、請幼兒挑選較壯的小苗,移植到園地裏。並在自己移植的小苗旁邊插上姓名標籤。

2、教師在適當時幫助幼兒給小苗搭上架子。並讓幼兒討論:為什麼要這麼做?

1、幼兒自己給牽牛花澆水、施肥,並做好觀察記錄。

2、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的變化。

牽牛花都在什麼時候開花?早晨、中午和晚上牽牛花有什麼不同?

1、將收穫的牽牛花種子保存在玻璃瓶中,瓶上貼好畫有牽牛花的標籤,放到自然角。

1、教師要創設條件,鼓勵幼兒主動觀察,積極探索。

這篇課文上了三個課時,加上寫字。明顯,超標了。不過值!課文還是採用的隨文識字教學,朗讀訓練也比較到位,現在孩子們越來越喜歡朗讀,也知道怎樣朗讀了,心裏很高興。可是學習的過程中總有新東西不斷的出現,這堂課就要處理一個“祈使句”的問題。首先,我請孩子們反覆讀“牽牛花,請你快快長大發芽,讓王奶奶也能看到鮮花吧!”這句話,在帶着他們到現實中去體會,孩子們説到了“有禮貌”、“着急的期待”等等,有了感情的鋪墊,在告訴他們這句話是祈使句,並且再板書一句祈使句,觀察特點,總結出祈使句的模式:xxx,請你_______________吧!熟悉了句式以後,讓孩子仿寫、拓展,加深了他們對於祈使句的印象,掌握了“!”的使用方法。這個地方耗時較多,但是效果還不錯。

另一個耗時的地方就是寫字的指導。指導模式:請小老師來教,自己選字,先説結構,再説筆順、筆畫,接着觀察壓線的筆畫,最後是試着到黑板上來寫。通過孩子自主參與來提高他們在寫字環節中的興趣,效果不錯,就是費時。不是特別難的字最好不用這種方法。

第3篇

1.引導幼兒複習對三原色的認識,在玩色中感受顏色的變化現象。

2.組織幼兒通過操作,認識顏色的變化,讓幼兒體驗自由探索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裝有半瓶自來水的瓶子,在瓶蓋裏分別塗上紅、黃、藍等不同的顏色。

2.每張桌子上放一份裝有紅、黃、藍三色水的燒杯和滴管三根,每組準備一幅畫有大樹、鮮花等的背景圖。

4.詞卡:紅色、黃色、藍色等詞卡各一套,每組詞分別塗上相應的顏色。

裝有半瓶自來水的瓶子,在瓶蓋裏分別塗上紅、黃、藍等不同的顏色,搖晃瓶子,使水的顏色發生變化。

(2)“我們把它變成紅色,畫紅紅的太陽,好嗎?”老師左右搖晃瓶子三下。“咦?怎麼沒有變成紅色呀?哦,我忘了説口令了。小朋友一起幫老師説口令,好嗎?”老師上下搖晃瓶子,請小朋友説口令:“變呀變,變呀變,變出紅色畫太陽。”

(4)引導幼兒思考:“你們猜猜,為什麼會這樣?”

2.小結:這麼多美麗的顏色其實都是由紅色、黃色、藍色這三種顏色變成的,所以我們把紅色、黃色、藍色稱為“三原色”。

3.“老師給每組準備了三種顏色的水,請你們自己玩一玩,小心點,別把水灑出來。”請幼兒自由玩色。

4.“你是怎麼玩的?你變出了哪些顏色?”根據幼兒回答,老師展示他的作業紙。

5.引導幼兒討論:我們發現,同樣用“紅色”和“黃色”這兩種顏料,可是有兩個小朋友卻變出了“橘紅”和“橘黃”這兩種不同的顏色,為什麼呢?

6.小結:原來加入不同量的顏色,能變出不同的顏色。

1.遊戲:變色龍:讓幼兒根據需要,選擇顏色,用棉籤蘸着給圖畫塗色。

(1)教師介紹“變色龍”:這是“變色龍”,它最奇特的本領是,能隨環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如果變色龍躲在綠葉下,它會變成綠色;如果它蹲在橙色的樹枝上,

它會變成什麼顏色?如果它爬在藍色的花朵中,會變成什麼顏色?

(2)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條“變色龍”,請你在給“變色龍”找一個安全的地方,用棉籤蘸着顏料塗上相應的顏色,再把“變色龍”藏好。比一比,誰把“變色龍”藏得好,

將材料放在“科學探索區”裏,讓幼兒探索添加不同比例的“三原色”,變出更多的顏色。

第4篇

進入大班後,幼兒不僅樂於唱數,還喜歡各種比較數字大小的遊戲,但是他們對於每個數字在整個數序中的位置和數字區間概念的認識仍不太清晰,如當玩遊戲“猜數字”時,有幼兒猜10,我給出提示“太大了”,結果仍然有幼兒會繼續猜11。顯然該幼兒並不理解教師給出的提示和所要猜測的數字範圍之間的關係。

這樣的例子在一日活動中很常見。當我請11~20號的幼兒去喝水時,仍有一些在這個學號範圍內的幼兒沒有去喝水,而是在同伴的提醒下才懵懵懂懂地跟隨前往。一開始我覺得很奇怪,思考之後便豁然開朗:即使大班幼兒可以唱數到100,甚至更多,但是他們對數字區間的概念還是模糊的,有的幼兒並不清楚17是包含在11~20的數字區間內的。

以上兩個例子,究其原因都是因為幼兒缺乏一個較為完整的心理數軸,以及對數序的理解。基於幼兒的需要,我試圖將代表幼兒學號與數序的核心價值相結合進行活動設計,為幼兒呈現一條有趣的“會無限變長的線”,將抽象的心理數軸直觀地展現給幼兒,引導幼兒在遊戲中體驗數字與線段的關係。

1.在活動中發現線段與數序、數字大小等的關係,提高觀察、推理能力。

2.物質準備:自制帶箭頭的直線(箭頭可以拉伸延長)、數字卡片(0、10、20、30、40)、學號小人卡片上面有幼兒的頭像和學號)、箭頭、小紅旗、記號筆、空白卡片。

1.今天我帶來了一條有趣的線,你們發現這條線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很多幼兒馬上發現了線末端的箭頭,“線上有個箭頭!”)

(“我上次和爸爸媽媽在公園裏見過箭頭,告訴我們兒童樂園往哪兒走。”

“我在地鐵車站也看到過箭頭,告訴人們怎麼換乘。”)

?設計意圖:活動開場,教師就直接出示一條帶箭頭的線,引發幼兒對箭頭的關注,並交流有關箭頭的經驗,為之後環節中理解箭頭的意義作鋪墊。】

4.箭頭能表示方向,不過今天這條帶箭頭的線上還藏着許多看不見的數字。到底會有些什麼數字呢(教師在線的起點和終點各貼上數字0和10)?猜猜這段線上0~10之間還會藏着哪些數字?

5.幼兒—下子説出了0~10之間的數字。“你們説的數字都比0大,比10小,所以都在0~10之間。”

6.如果從10再接着往後數,還會有什麼數字呢?你們説的數字都比10大,都有可能在10的後面。那這條線好像不夠長了。

7.(此時幼兒都覺得這條線很神奇,—下子很感興趣。)

變長的線上還藏着許多數字,這些地方會是數字幾呢?

(在20、30、40的位置貼上翻過來的數字卡片,待幼兒猜出再將卡片翻回來驗證。)

9.如果再把這條線拉拉長,後面還會有數字幾?如果神奇的線變得越來越長,上面的數字會越來越大。原來這些數字是從左往右、從小到大排隊的。

?設計意圖:教師先從1~10“出發刀,引導幼兒發現在一段數字中間還包含着許多其他數字。之後,教師通過會變長的線,引發幼兒初步感知線上數字排列的規律(從小到大排列)。】

1.説了那麼多的數字,有沒有數字可以代表我們自己(幼兒立即回答“學號”)?這條線上的數字是從小到大排隊的,我們把學號也來排排隊吧。

(幼兒看到貼有自己照片的學號小人,都覺得十分有趣,對“找找學號小人的家"躍躍欲試。)

(教師發現:幼兒擺放的學號小人之間的距離有些問題。如5並沒有放在0和10的中間,或者幾個相連的學號沒有靠在一起,又或者11和13之間應該空開一點,卻連在了一起。)

4.學號小人都排好隊了,是從小到大排隊的嗎?有沒有問題?為什麼有些學號靠得近,有些寓得遠?

5.幼兒對教師拋出的問題進行思考,表述了自己的理解,並能舉一反三,發現其他學號擺放的問題。

“因為20後面就是21,當中沒有其他人了,所以要靠得近呀。”

“我發現了問題!11和13應該分開一點,因為當中還有12!”

6.有些學號中間沒有其他學號了,所以靠得近;而有些學號中間還有其他學號,所以分得開。剛才你們説有些學號中間還有其他學號,所以要分開一點,那現在請你們把這些學號小人也放到線上吧。

7.現在我們的學號都從小到大排好隊了。你們知道嗎?學號的順序裏還藏着一個小祕密。知道某某為什麼是1號嗎?因為她的年齡是我們班最小的,所以她排在最前面。原來我們的學號是按照年齡從小到大來排隊的。這條線除了可以表示數字的大小,還可以表示我們出生的順序。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活動的重點部分,教師提供了貼有幼兒頭像的學號小人,讓幼兒在愉悦的遊戲體驗中,將自己和同伴的學號小人擺放在線上合適的位置,在此過程中體會自己學號與同伴學號之間的位置關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逐步呈現出一條完整的數軸,並驗證了之前學號擺放的方法。在分享與糾錯中,教師和幼兒一起分析不同學號在這條線上距離存在差異的原因,瞭解不同數字在排列過程中的規律與特點,並感受數序與線段的關係。】

(1)兩隊輪流“猜學號”,教師提示猜的數字是大了還是小了。

2.第一次玩遊戲。教師先在空白卡片上寫下心中想的學號。提問:猜猜我心裏想的學號是幾號?

3.幼兒猜出一個學號,教師就給出提示,如11太小了。這時教師要追問:我説的1 1太小了是什麼意思?11比誰小?那接下來要往哪個方向去猜?

4.讓我們用一個小箭頭來幫幫忙吧,請箭頭來幫我們指明接下來應該往哪個方向猜。這個箭頭可以怎麼放?指向哪一邊?現在有幾個箭頭?兩個箭頭是什麼意思?我心裏想的學號肯定在幾和幾的中間?

5.第二次玩遊戲。請一位幼兒來選一個學號,教師將線上的學號卡片都拿走,再來玩一玩猜學號的遊戲。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以競賽的形式玩猜學號的遊戲(在數軸上顯現數字過渡到隱藏數字)。幼兒根據“大了”或“小了”的提示來猜測他人手中所藏的學號。此環節的設計中教師運用箭頭來表示猜測的方向,幫助幼兒理解“大”“小”的提示並顯現猜測的範圍(數字區間)。】

1.今天玩的遊戲都和數字排排隊有關,在生活中你還在哪裏見過數字是排好隊的?數字排好隊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方便?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並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幼兒在數序認知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幼兒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的有趣和有用。此環節在與幼兒的有效討論中,引發幼兒關注生活中的數序,而這些生活中的數序可以為我們帶來許多方便。】

本案例榮獲:20xx年上海市中青年教師教學評優(學前教育)一等獎。

簡潔而不失智慧 內秀而更顯專業——觀摩閘北區安慶幼兒園盧世軼老師的“學號小人”有感

20xx年3月25日,全市教研員和示範園園長集聚閘北區安慶幼兒園,觀摩在20xx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組織的上海市中青年教師教學評優活動中獲得一等獎的盧世軼老師的大班集體學習活動“學號小人”。又一次走近盧世軼老師,再次收穫着無比的驚喜與感動,盧老師為我們全方位展示了她的專業能力與專業素養。下面,以“學號小人’為例,談談我的學習體會與思考。

今天,幼兒園的數學教學要什麼?其對幼兒發展的真正意義與價值是什麼?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盧老師的這個集體學習活動為我們生動詮釋了數學教學的價值。首先,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尋找線上數字的祕密"“猜猜這段線上0一10之間還會藏着哪些數字”,以及“猜學號”遊戲中,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油然而生。也許,這份被激活的興趣,會點燃幼兒未來對數學學習的探索願望。其次,數學智慧的發展。藉助於“一條帶箭頭的直線”,盧老師把豐富的數學元素予以充分組合:線段與數序、數字大小的關係:線段上數字之間的位置關係;自己學號與同伴學號之間的大小、位置關係等。在這個過程中,別具一格地體現了對幼兒觀察、比較、分析、判斷、推理等能力的發展價值。幼兒在有趣而富有挑戰的遊戲情境中,快樂地發現與學習,自主地建構着初步的、隱形的“心理數軸”,並有效地提升幼兒的數學思維、數學智慧。

這個集體學習活動設計的特色在於:一是簡潔。整個活動主要的教具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制的“帶箭頭的直線”。教具極其簡單,卻在上面創造性地演繹了豐富的數學教育元素。這樣簡潔而不失智慧的教學設計,是非常值得欣賞的,比起那些“豪華版”的教具,也更有利於推廣、複製。二是融合。以往的數學活動,常常是“單打一”的設計,或者“數數”教學,或者“相鄰數”教學,或者“加減運算"教學,再或者“幾何形體”教學等。而盧老師把許多數學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機結合。數字大小的比較、數數、認數、數序、相鄰數,以及線段與數字的各種關係等。這樣整合性的數學教學,反映了執教者以及安慶幼兒園的團隊對數學教育的駕馭能力和創造性設計的能力。三是挑戰。整個活動,不僅挑戰着幼兒方方面面的數學知識,更挑戰着幼兒觀察與比較、分析與判斷以及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數學經驗的語言能力。幼兒樂在其中,也成長在其中。

這既是一個預設的,又藴涵着諸多生成因素和大量不確定內容的集體學習活動。盧老師機智而沉穩地面對來自幼兒的信息,予以適切的迴應。如,當幼兒把自己的學號插到箭頭上以後,出現了一些問題。盧老師冷靜地迴應,“沒有關係,讓我們先解決‘靠在一起的數字’問題。”於是,幼兒插學號中出現的問題一一解決。又如,當兩隊幼兒做“猜學號”遊戲,一隊輸了,有個幼兒不由自主地説,“要輸得起!”盧老師立即“接球”,迴應道,“是啊,輸得起,才能贏得更多!”現場師幼互動的情況,一方面反映了盧老師沉穩、機智又具有邏輯思維能力的個性特點,同時,更折射出了盧老師心中裝着本次活動目標和幼兒全面發展的目標,眼裏看着幼兒當前的現狀與發展水平,進行着有效的師幼互動。當然,在互動方面,如果用更高的標準來衡量,有的地方還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如,當教師總結幼兒在箭頭上數數“小朋友不但會一個一個數,還會十個十個數”的時候,有幼兒“插嘴”道,“我會五個五個數”“我還會兩個兩個數”。然而,教師沒有“接球”,未對幼兒不同的數數方法、經驗和學習積極性予以及時的首肯。但無論如何,盧老師沉穩而富有邏輯思維特質的互動,給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最後,還願意與大家分享的是,盧老師在“評優”活動中,不僅把一個活動上得別具特色,她的個別化學習活動也組織得有滋有味。另外,在“評優”的答辯與“全市展示”的互動環節中,她對主題活動開展效果的評價、對數學與主題關係的見解、對個別學習活動中結構化問題的理解,以及對集體學習活動難易問題的處理等,都很有個人獨立見解和專業底氣。這充分反映了她——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的一位本科生、有八年一線實踐積累的教師比較紮實的專業功底和實踐能力。

總之,盧老師是一位簡潔而不失智慧,內秀而更顯專業的青年教師。我由衷地期待着盧老師把“評優”作為新的發展起點,今後能不斷積極探索,不斷超越自我,在未來的成長與發展中,走得更遠、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