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禮儀的故事7篇 "精髓禮儀:生活中的點滴故事"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6W

禮儀是社會交往必不可少的規範,它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在日常生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在古今中外的歷史長河中,不少關於禮儀的故事深受人們喜愛。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個值得品味的禮儀故事。

關於禮儀的故事7篇

第1篇

給大家講個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資企業招工,對學歷、外語、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薪酬挺高,所以有很多高素質人才都來應聘。這一些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到了最後一關:總經理面試。 這些年輕人想,這很簡單,只不過是走走過場罷了,準十拿九穩了。

沒想到,這一面試出問題了。一見面,總經理説:“很抱歉,年輕人,我有點急事,要出去10分鐘,你們能不能等我?”年輕人説:“沒問題,您去吧,我們等您。”老闆走了,年輕人一個個躊躇滿志,得意非凡,閒不着,圍着老闆的大寫字枱看,只見上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資料一摞。年輕人你看這一摞,我看這一摞,看完了還交換:哎喲,這個好看。

10分鐘後,總經理回來了,説:“面試已經結束。”“沒有啊?我們還在等您啊。”老闆説:“我不在的.這一段時間,你們的表現就是面試。很遺憾,你們沒有一個人被錄取。因為,本公司從來不錄取那些亂翻別人東西的人。” 哎呀,這些年輕人一聽啊,捶胸頓足。他們為什麼這麼感慨萬千呢?他們説:“我們長這麼大,就從來沒聽説過不能亂翻別人的東西。”

關於禮儀的故事7篇

第2篇

一次,導遊員王力接特一個美國旅遊團,在旅遊商店看到一位美國遊客在看一幅“嫦娥奔月”的國畫,並在思考是否要購買,王力便走上前去,向他介紹中國國畫的藝術和與之相關的背景知識,客人很感興趣,最後,王力告訴這位美國遊客,在華盛頓的'宇航館裏也有一幅“嫦娥奔月”圖,圖旁的説明是:“在人類歷史上,是誰第一個有到月亮上去的想法?是中國古代的嫦娥女士……”這位美國遊客十分感謝王力的幫忙,最後買下了這幅“嫦娥奔月”的國畫。

王力的介紹,把物品的文化價值與實用價值巧妙地結合起來,促成了這位美國遊客的購買。

第3篇

如果你失去了知識,你還不算失敗,因為知識還可以再學;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也不算失敗,因為金錢還可以再掙;如果你失去了機會,你一樣不算失敗,因為機會還有再有下次;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禮儀,你就徹徹底底的失敗了,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底線。

記得一年級的時候,老師曾經給我們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國小生在小區的池塘邊玩耍。突然一個“大肚子”錢包映入了他的眼簾,他朝四周看了看,一個人也沒有,他趕緊撿起來了,到一個隱蔽的地方,打開錢包一看,一張張嶄新的百元大鈔多不勝數,厚厚的一大疊,少説也有幾千元。看到這些,國小生的心快速地跳了起來。哇,這麼多錢,我可以買很多想要的.玩具,可以吃各種可口的零食,還能成為班級赫赫有名的“土豪”呢,對,就這麼定了。

於是,他快速的向家的方向走去,剛走出幾步,突然感覺耳朵邊有一個聲音:這可怎麼辦呀,我剛借來的母親的救命錢,怎麼就不見了;這是第一個合同,今天交定金,沒有按時付定金是要賠償的;這是給兒子上大學的學費呀,可憐的人啊……。國小生彷彿聽到了丟錢人心急如焚的哭喊聲。終於,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他決定將錢包交給警察叔叔。後來,他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媽媽,———媽豎起了大拇指:“我的兒子可真棒!”

這名國小生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要做一名文明小衞士,我們不但要具備像他一樣的拾金不昧的好品質,而且要做一個時時刻刻有禮貌的人。

禮貌可以是你對所有人投以的一個由衷而發的甜甜微笑;也可以是你講話時謹帶着的“請”、“您”、“不好意思”、“謝謝您”;還可以是公交車上順理成章的讓座。其實,文明的行為時時刻刻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用文明的行為規範自己,你肯定能發現生活更美好了,心情更舒暢了。

“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我們學習文明禮貌,不僅僅要停留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文明禮儀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讓文明禮儀伴隨我們成長。

第4篇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教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几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教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

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教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着教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

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牀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第5篇

牛皋向一位老者問路,他在馬路上吼道:“哎,老頭兒!爺問你,農場怎麼走?”老人説“往前走1500丈”。牛皋奇怪地説“怎麼是丈不是裏呢”。老人説“我們這兒説丈不説理”,牛皋紅着臉走了。過了一會兒,岳飛也來到這裏,他先下馬,然後上前施禮,“請問老丈,方才可曾見一個騎黑馬的?他往哪條路上去了?”老人見岳飛頗有禮貌,便耐心的給他指路。這正如俗話所説:“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着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裏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裏,“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在南北朝時期的齊國,有一個叫陸曉慧的人,他才華橫溢,博聞強識,為人更是恭謹親切。他曾在好幾個王的手下當過長史,可以説是一個高高在上的人了,然而他卻從來不把自己看得很高,前來拜見他的官員,不管官大官小,他都以禮相待,一點兒也不擺駕子。如果客人離開,他更會站起身親自將對方送到門外。

有一個幕僚看到這種情景,很是難以理解,就對他説:“陸長史官居高位,不管對誰,哪怕對老百姓也是彬彬有禮,這樣實在有失身份,更什麼也得不到,長史何必這樣麻煩呢?”陸曉慧聽了不以為然地輕鬆一笑,説道:“欲先取之,必先與之。我想讓所有的人都尊重我,那我就必須尊重所有的`人。”

陸曉慧一生都奉行這個準則,所以得到非常多的人的尊重和支持,他的政績也遠遠地超過別人。

第6篇

“我非常想到那棵樹頂上去,”火雞歎口氣道,“但是我沒有那份力氣。

”“這樣啊,那你為什麼不吃點我的糞便呢?”公牛答道,“那裏面充滿了營養。

”火雞吃了一團牛糞,發現它真的使自己有力氣到達樹的第一個分叉處。

第二天,在吃了更多的'牛糞以後,火雞到達了樹的第二個分叉處。

但不幸的是,沒多久,它就被一個農夫盯上了,並且農夫非常利索地就將火雞射了下來。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牛糞(狗屎運)也許能使你抵達頂峯,但它不能使你永遠呆在那兒。

第7篇

楊香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有一天,她跟着父親楊豐到田間去收割莊稼。兩人剛走到半路上,突然躍出一隻大老虎,咬住楊香的'父親便往回跑。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她臨危不懼,一心只想着被老虎拖走的父親,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她拼命奔上去,抓住老虎的脖子便往死裏掐。起初,老虎用力反撲,可楊香硬不鬆手,老虎漸漸元氣大泄,磨着牙齒,終於斷了氣。楊香的父親終於脱離了險境,免於老虎的傷害。

後人為讚揚楊香寫文記曰:楊香,年十四歲。隨父豐往田中獲粟,父為虎曳去。時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扼持虎頸,虎磨牙而逝,父因得免於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