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小蝸牛教案11篇 《輕盈前行的小蝸牛——小班教學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6W

本文介紹了一份名為“小班小蝸牛教案”的教學案例。該案例適用於學齡前兒童,主要包括語言、數學、藝術等多個方面的內容。教案注重培養兒童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採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在愉悦的氛圍中學習和成長。

小班小蝸牛教案11篇 《輕盈前行的小蝸牛——小班教學案》

第1篇

1、通過果樹開花結果,感知小蝸牛行走緩慢的特徵。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大家猜猜是誰呀?(出示小蝸牛) 小蝸牛有什麼本領?(學小蝸牛爬)小蝸牛爬行的速度怎麼樣?

2、小蝸牛要到什麼地方去?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1、小蝸牛背了什麼?這棵樹長的怎麼樣?(這棵樹沒有樹葉,只有樹幹和樹枝)它為什麼要揹着樹呢?那我們繼續跟着小蝸牛,看看是怎麼一回事。

2、小蝸牛走路的速度怎麼樣?走啊走啊,這棵樹發生了什麼變化? 這棵樹開花了,把誰引來了?它們來幹什麼?

3、小蝸牛繼續往前走,走啊走啊,會發生什麼事?花朵怎麼了?剛

才小蝸牛走啊走樹就開花了,現在走啊走怎麼就花謝了,結出果子

來呢?那是怎麼回事呢?(小蝸牛爬行速度慢,經歷了很長時間, 所以蘋果樹都慢慢開花結果了。)現在誰來看果樹了?他們來幹什麼?

4、小蝸牛現在到什麼地方了?原來小蝸牛要到外婆家呀。這回果樹又怎麼了?它是一棵什麼樹?原來小蝸牛背了一棵蘋果樹。

5、小蝸牛在路上發生的事還是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遍故事吧,故事的題目叫《小蝸牛看外婆》。

1、小蝸牛隻是去看外婆,可是他背上的蘋果樹為什麼會經歷了開花、結果,成熟這麼長的一個過程呢?

小結:小蝸牛動作慢,小朋友做事不學小蝸牛,大家都要快快的。

2、到了外婆家,外婆看見小蝸牛帶來的蘋果樹心裏怎麼樣?你喜歡小蝸牛嗎?為什麼?

3、小蝸牛真是個孝順的孩子想外婆了就帶了蘋果去看望。那我們小朋友想外婆奶奶的話,會怎麼樣啊?

小結:我們小朋友都那麼愛自己的外婆奶奶,他們是最疼愛我們的人了。以後我們去外婆奶奶家做客,也帶上一些禮物,外婆奶奶肯定很開心。

小蝸牛想外婆了,他説:“我要去看外婆,順便給他送一棵蘋果樹去。”小蝸牛把蘋果樹綁在背上,出發了。

走啊,走啊,蘋果樹開花了。蜜蜂來了,蝴蝶也來了。

走啊,走啊,蘋果樹結出了小蘋果。小鳥來了,大鳥也來了。走啊,走啊,蘋果樹成熟了,外婆的家到啦!

這個活動後發現有幾點不足:在卷軸式圖片上的小樹苗可以稍稍添加一些小綠芽,這樣幼兒就能更容易的分辨出這是一棵小樹苗,在畫卷中的顏色可以明顯一些,不要都是綠色的;在上課的時候,自己還可以放鬆一些,不要總是把小蝸牛拿在手裏;在完整聽故事提問後可以小結一下。

小班小蝸牛教案11篇 《輕盈前行的小蝸牛——小班教學案》 第2張

第2篇

2、天線寶寶vcd、鉛畫紙卡片(卡片上用白色油畫棒畫有天線寶寶的圖案)、水粉筆、(紅、黃、綠、紫)四種顏料、抹布等

1、幼兒嘗試第一次“洗相片”a、出示相片的“底片”,引起幼兒的興趣;b、用桌上的材料嘗試“洗相片”

第3篇

我班的幼兒已經認識了幾種較常見的顏色:紅、黃、藍、綠等,為了提高幼兒對色彩的認識,我設計了“找朋友”這個活動,通過這個活動,寶寶們還認識了粉紅、橘黃、淡藍、青色,還初步嘗試使用漸變的塗色方法來作畫。

1、認識幾對同類色:紅色、粉紅,黃色、橘黃,藍色、淡藍色,青色、綠色。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1、認識紅色、粉紅、黃色、橘黃、藍色、淡藍色、青色、綠色,能叫出它們的名稱。

一、引出問題:我們都有好朋友,今天我們來幫顏色寶寶來找它的好朋友,好嗎?

1、出示8個貼絨寶寶:教師:來了一個紅寶寶,它説,我有一個朋友跟我長的很像,看看,這裏誰和我長的最像,請你來幫我找一找。幼兒找出粉紅色,“好朋友,手拉手,抱一抱”教師和一名幼兒示範動作。

1、幼兒分別帶上顏色寶寶頭飾,聽音樂自由舞蹈,當音樂停止時,幼兒找到與自己是同類色的幼兒手拉手、抱一抱。

教師示範:首先找出一對好朋友顏色,在氣球的一邊塗上深色,讓它的手“張開”,接着,在氣球的另一邊塗上淡色,讓它和深色“手拉手”,最後,用淡色在中間塗抹,這樣,兩種顏色就抱在一起了。

簡單評價:好朋友力量大,顏色寶寶兩個在一起,畫出來的圖畫就更加漂亮了。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本文擴展閲讀: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的人。朋友之間可喻為雨中的傘、指路的燈。雙方心理契合更為深刻時,可稱之為知己。

第4篇

1、學習運用搓長、由內向外盤的技能用橡皮泥製作蝸牛。

2、初步學會將蝸牛的平面形象用立體形象表現出來。

搓適當長度進行盤圓,用輔助工具表現頭與身體的花紋。

教師出示事先做好的蝸牛,“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你們知道我是怎麼做的嗎?”

製作方法:先把橡皮泥挫長;再盤圓;在一側插上遏成頭;最後在蝸牛身上用牙籤刻上花紋。

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教師重點指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助他們完成蝸牛的製作。

本次活動的成功在於老師相信孩子,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由於孩子在畫自己的所想,所以作畫時顯得特別愉悦,也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產生了那麼多的創意,我也受益匪淺,有的孩子的蝸牛形態我都沒有想到。

第5篇

1、喜歡並大膽參與粘貼活動,感受粘貼活動的樂趣。

2、能自己動手,運用抓、灑、按等方法進行美工活動。(重難點)

講述謎語:沒有手,沒有腳,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裏頭。

4、出示兩隻小蝸牛(一隻裝飾好的,一隻沒有裝飾),進行比較,激發裝飾的興趣

教師示範,講清楚如何變身,重點講抓少點,灑均勻,用力按

第6篇

1、學習運用捏、團、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蝸牛。

2、初步瞭解蝸牛的外形特點,感受泥工活動的樂趣。

1、課件《可愛的小蝸牛》、電腦、視頻展示台、電視機。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以為小客人,我們一起把他請出來!

(2)教師小結:蝸牛有頭、頸、身體、尾巴、觸角、眼睛、還有像小房子一樣的貝殼。

請小朋友把小手伸出來和老師一起把橡皮泥捏一捏;然後把橡皮泥搓長,從一頭開始卷,要卷得緊一點。最後在頭上插上火柴棒做它的犄角。

3、做好的小朋友把小蝸牛送到草地裏,欣賞同伴製作的小蝸牛。

師:小朋友你剛剛送蝸牛的時候,都看到了哪些小蝸牛,你最喜歡哪個,為什麼?

第7篇

這是一篇童話,以一隻可愛的小蝸牛和它慈愛的媽媽之間有趣的對話呈現故事情節。小蝸牛在媽媽的提示下去樹林玩,由於爬得慢,總是錯過原來的季節,看到了下一個季節的風景。課文藉助小蝸牛先後3次去樹林裏的故事,幫助學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點以及蝸牛爬得慢的特點。

課文以小蝸牛的視角,生動鮮活展現了一年四季的自然變化。本課的最大特點是第二、三、四自然段結構相同,小蝸牛的動作和蝸牛媽媽的語言不斷反覆。這種不斷復現的情節,有利於學生習得語言,發展思維。

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現的一篇沒有全文注音的課文,只給部分難字注了拼音,配有4幅色彩豔麗、季節特徵明顯的插圖,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旨在培養學生看圖學文、自主識字、獨立閲讀的能力。

1、認識“住、孩”等12個生字和王字旁1個偏旁;會寫“對、媽”等4個字。

2、藉助圖畫、生活經驗,讀懂課文,瞭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

藉助圖畫、生活經驗,讀懂課文,瞭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

1、識字。本課要求認識的王字旁,是以前學過的“王”字變化而來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字變成偏旁後的差別。如“王”變成王字旁後,長橫變成了提,“玩”字的左右兩部分要相讓。為減輕學生學習的難度,本課部分生字標註了拼音。

要充分發揮拼音的作用,引導學生讀準字音。“住”是翹舌音;“吧、呀”是語氣詞,要讀輕聲;“久、全、變”是三拼音節,要把音節拼讀完整;“吧、發、芽、爬、呀”都有相同的韻母,可以對比着讀一讀。

學生初讀課文,會遇到一些沒有注音的生字。對於這些不認識的字,要充分發揮連環畫的作用,引導學生大膽猜讀。如,“蝸牛、草莓、蘑菇、發芽”中的生字,圖畫已做了明顯的提示,聯繫生活經驗,學生就能猜出是什麼字。受方言的影響,有的學生猜出的字與生字的讀音可能有差異,教師可安排互動交流的環節,引導學生讀準字音。

此外,還可以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大膽猜測字義。

關於王字旁:王字旁的字在古代都和玉有關。本課認讀字“玩”和讀寫字“全”都有一個王字旁,“玩”在《説文》中的解釋是“弄也”。

(1)藉助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草莓、蘑菇、芽”這一組字都有草字頭,説明這些字都與植物有關。

(2)結合語境和生活經驗。“小蝸牛爬呀,爬呀”中的“爬”,“快去摘草莓”中的“摘”,“樹葉全掉了”中的“掉”,都可以結合語境和生活經驗,猜測它們的大致意思。

(3)有的生字,如“孩子”的“孩“,“碧綠”的“碧”,適宜組成詞讓學生認識,不要孤立地去認。

本課要求認識的12個生字,可以藉助生字與熟字的聯繫,幫助學生記住字形。

本課4個要寫的字都是合體字。“對、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要提示學生注意偏旁相讓後帶來的字形變化;“全”是上下結構,“回”是全包圍結構。要提示學生注意不同的字形結構,每個偏旁的書寫是不一樣的:左右結構的字,偏旁顯長、顯瘦;上下結構、包圍結構的字,偏旁顯寬、顯扁。讓學生知道,寫合體字要有左右、上下、裏外相互協調的意識。

對左邊“又”的第二筆變長點;右邊“寸”的橫畫變短,豎鈎要寫直,點要落在田字格的中心點上。

媽注意女字旁的提從橫中線起筆,往右上略斜,豎折折鈎起筆的豎則落在豎中線上。

全“人”字頭蓋住下面的“王”部,“王”部的第一橫落在橫中線上,最後一長橫要舒展。

回國字框,字體顯寬扁。豎畫都要微微往裏斜,四橫、四豎的間距要均勻。

本課要寫的字,可以與熟字組成新詞,如“不對、對比、上回、下回、回來、回去”,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寫一寫。

1、朗讀指導。本課的學習要避免一上來就是教師的示範朗讀或者聽錄音。要讓學生自己嘗試着借

助連環畫獨立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認識。在學生能正確識讀生字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朗讀指導。

課文主要由蝸牛媽媽和小蝸牛的對話組成,可以引導學生根據人物身份的不同讀出不同的語氣。如蝸牛媽媽的話要讀出親切、温和的語氣,小蝸牛的話要讀出天真可愛的感覺來。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是蝸牛媽媽或小蝸牛,分角色來進行對話。

蝸牛媽媽説:“哦,已經是夏天了!快去摘幾顆草莓回來。”蝸牛媽媽説:“哦,已經是秋天了!快去採幾個蘑菇回來。”蝸牛媽媽説:“哦,已經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裏過冬吧。”

這是蝸牛媽媽説的3句話,是典型的童話語言,反覆出現,有利於學生把握故事情節;句式一致,有利於開展語言學習。蝸牛媽媽的“哦”,

説明她很驚訝,和反覆的“快去……”説明蝸牛媽媽很着急,也很慈愛,要連起來進行整體訓練。同樣的,小蝸牛的話在課文中也出現了3次,3次的表達也有類似的語言特點。

還可以抓住一些關鍵詞語,引導學生讀出感受。比如通過“已經”一詞,可以強調小蝸牛錯過了原來的季節,分別遇到了“夏天、秋天、冬天”;讀“小蝸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來”時,可以讀得慢一些,進一步感受小蝸牛爬得慢的特點。

本課輕聲詞語比較多,如“孩子、葉子、回來、地上、已經”。結合平時説話規律,

注意“吧、呀、呢”等語氣詞的輕聲和“着、了、的”等助詞的輕聲。輕聲詞語的朗讀,可以在句子中隨語流細心體會。

2、理解運用。本文理解中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對於蝸牛爬行速度的理解。如果學生對蝸牛完全不熟

悉,不知道蝸牛是一種爬行非常緩慢的動物,那麼就很難理解課文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前出示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了解蝸牛及其行動方式,從而掃清這個潛在的認知難點。

本文淺顯易懂,教學時不必分析講解,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能理解課文內容即可。可以藉助圖片和表格等直觀形式,讓學生梳理課文信息,弄清楚四季代表的事物,尤其是樹葉的變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聯繫生活經驗説説四季裏大自然還有哪些變化,引導學生養成樂於觀察自然的好習慣。

可採用文字和圖片連線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四季的變化:

3、課後練習。課後第一題和第二題都提示了本課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一是要圖文對照,讀懂課文;二

是遇到不認識的字,要藉助圖畫大膽猜測。這兩道練習題,都應與課文的學習相結合。如,先讓學生對照圖畫,自己讀讀課文,遇到不注拼音的生字,就藉助圖畫來猜。在初讀課文的環節,就完成課後第一題和第二題。

作為連環畫課文,在版式上與其他課文有所不同。全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把課文分為四個部分,併為每個部分配上精美的插圖,體現了連環畫課文的特點,更加重視圖與文之間的對照,以方便學生藉助圖畫閲讀。

1、藉助插圖、拼音,認識12個生字,學寫“對、媽”2個字。

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裏頭。

2、課件出示“蝸牛”,學生自由談談對蝸牛的印象。

3、導語: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講述的就是它們的故事。

1、學生先説説這篇課文與以往課文的區別。觸不是全文注音的課

2、自主閲讀課文,遇到有注音的地方多讀幾遍,遇到讀文,交流識字的方不出的地方看圖猜想。法,不僅能解決他們。

3、全班交流:認識了哪些字?是怎麼認識的?在交流中,面對的實際問題,而學生把猜讀中的錯誤改正過來。且也能提高他們自主。

4、自由讀課文,力求做到正確、流利,教師巡視指導。識字的能力。

(一)瞭解樹木的變化,藉助拼音、圖片認讀部分生字

1、引導:小蝸牛爬呀爬,小樹林裏的小樹變化可大了,你們都知道嗎?

2、出示文中4幅小樹的插圖和4個句子(“芽、全、掉、滿、碧”都帶注音):

3、插圖與句子配對,請學生讀準上面4句話。透,也是生字認讀任

4、請學生按小樹的生長過程給4句話排排順序。務的分解。

1、過渡:哇,在小樹不斷的變化中,四季早已悄悄走過。小蝸牛爬呀爬,發現其實不僅是小樹,還有很多景物也會悄悄地告訴我們四季的信息呢。

2、出示“草莓”“蘑菇”“雪”的帶文字的圖片,請學生根據圖讀準詞語。

3、引導:這些景物屬於哪個季節呢?請你把它們放到相應的圖(小樹的圖)下去。

5、課間操——念兒歌,關注“芽、草莓、蘑菇、蓋、全、變”等詞。

葉芽葉芽點點,已經已經春天;草莓草莓甜甜,已經已經夏天;蘑菇蘑菇圓圓,已經已經秋天;白雪蓋住地面,全變全變不見。

1、出示“對、媽”,提示學生注意偏旁相讓後帶來的字形變化。

4、反饋評價:第一步,展示優秀書寫;第二步,出示問題範例,糾正;第三步,學生再練寫一個字。

第8篇

喜歡動小動物是孩子們的天性,而這首根據小蝸牛的特點寫的幽默詼諧、好聽的歌曲吸引着孩子們,讓孩子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抓住孩子們的這個興趣點設計了這個活動,旨在通過讓孩子感受3/4節拍的特點,用流暢、歡快的聲音唱出小蝸牛逍遙、自在的心情。

1、感受活潑歡快的曲調,瞭解並拍出3/4拍的強弱弱的節奏特點。

2、能用跳躍和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創造性地表現出歌曲所表現的情景。

1、活動前,在自然角飼養小蝸牛,引導幼兒觀察蝸牛的特徵和習性,並與小蝸牛交朋友。

2、《我是快樂的小蝸牛》歌曲磁帶、小蝸牛圖片和頭飾。

1、謎語導入:今天老師帶來一首謎語,聽一聽它是那種小動物?謎語:走路從來不回頭,揹着房子去旅遊。伸出兩隻小犄角,一別看來一邊走。(為了更形象,教師一邊模仿動作,一邊説謎語)

2、出示實蝸牛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小蝸牛的外形特徵,激發幼兒對小蝸牛的興趣。

(3)小蝸牛爬起來是怎樣的?它的表情怎樣?哪個小朋友來形容一下?(引導幼兒用肢體或語言表達)

3、欣賞歌曲,熟悉旋律,掌握3/4拍的節奏特點。播放歌曲《我是快樂的小蝸牛》音樂,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歌曲,教師跟幼兒邊聽歌曲邊拍節奏。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曲調。

(2)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或肢體動作表現出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1)欣賞第二遍歌曲,幼兒隨音樂節奏學説歌詞。提問:你們聽到歌曲中唱了什麼?説説自己感覺哪句歌詞最有趣?自己喜歡哪句歌詞?並嘗試唱一下或用動作來表現。

(2)教師將幼兒根據喜歡的歌詞進行分組,教師彈唱,幼兒隨音樂嘗試大聲跟唱。(教師給予表揚,糾正唱錯的地方。)

(2)鼓勵幼兒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加上創造性的動作演唱。

7、教師小結:多可愛的小蝸牛呀,跳得真好,美麗的春天來到了,我們一起去旅遊吧。在《我是快樂的小蝸牛》的音樂伴奏下,帶孩子走出活動室。

引導幼兒在自然角中觀察小蝸牛,進一步瞭解小蝸牛的特徵及習性。

第9篇

1、引導幼兒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情節,並運用合理的想象來發現角色的心理變化。

2、鍛鍊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連貫的講述。

3、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造性排列並講述,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和求異思維。

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造性排列並講述,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和求異思維。

1、律動《春天在哪裏》穩定幼兒情緒,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進行觀察:你看到了什麼?(有小蝸牛、小烏龜、小蝸牛掉進水裏了、小烏龜揹着小蝸牛)鼓勵幼兒大膽的講述。

(1)、小蝸牛為什麼睡了?(累了,不舒服······)蝸牛是怎麼想的?會怎麼做?(我爬到小烏龜背上多省勁呀,看風景,很舒服······) (2)、小烏龜睡醒沒有看到小蝸牛,它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這時小蝸牛又在做什麼?

(3)、如果小蝸牛沒有爬到小烏龜背上,而是它們比賽又會怎樣呢?(小蝸牛被遠遠的甩在了後面,小蝸牛自己不怕累,爬到了前面······) (4)、通過觀察圖片你還想到了什麼?(它們倆去洗澡,是好朋友······)

教師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造性排序、討論,並進行講述,教師進行指導,分三個步驟進行:

(1)、幼兒觀察圖片説出自己的想法,然後討論,最後排序。

通過這件事情,小蝸牛覺得很慚愧,它決心向勤勞的小烏龜、小蜜蜂學習,做一個人人喜愛的好孩子,教師引導幼兒隨音樂到户外找小蝸牛一塊兒做遊戲。

蒐集有關小蝸牛的資料,在區域中展示,大家分享。雨後帶幼兒尋找小蝸牛,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徵,搜索蝸牛的生活習性。

活動環節設計合理,採用層層遞進的方式,圍繞目標展開。從活動的整個流程看,教師始終是在引導的位置上。從幼兒角度來説,幼兒們的發言積極,思維活躍,多數幼兒都能大膽表達積極的見解。在讓幼兒自由看圖講述時,教師活動前要求明確,能夠突出重點。教師提問時,給了幼兒一定的時間,不僅能夠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同時也調動了每個幼兒的積極性。

第10篇

1、引導幼兒有目的的觀察蝸牛,並能簡單描述蝸牛的特徵。

活蝸牛一隻,背景圖一幅,蝸牛卡片3張,繪畫紙,彩筆,油畫棒

1、引導幼兒觀察小蝸牛,讓幼兒概括蝸牛的特徵,教師邊聽邊在黑板上畫出蝸牛。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看,它是誰呀?小蝸牛身上有什麼呀?(幼兒回答,教師畫出)

師:今天的天氣真好,小蝸牛想出去玩,咱們看看小蝸牛去哪玩了?出示背景圖,哦,這裏有暖暖的陽光,有青青的草地,有美麗的鮮花。看,誰來了?拿出蝸牛卡片,“小朋友們好,我是蝸牛爸爸,看我身上的花紋漂不漂亮啊?還有比我更漂亮的呢,你們猜是誰?”(蝸牛媽媽)還有呢?(蝸牛寶寶)。它們一家日在玩什麼遊戲呢?

第11篇

1、 通過故事教學使幼兒瞭解自然界中小動物躲雨的方式,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以及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2、 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啟發幼兒發散性思維,使幼兒產生聯想,進一步發展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瞭解蝸牛的生活習性。與內容有關的多媒體課件,情境表演的頭飾。

第一部分:伴隨着優美的音樂,情境表演及多媒體演示法,導入法,能在瞬間吸引孩子的目光,讓孩子有積極參與活動的慾望。

2、進而理解作品的風格,在這一環節中根據幼兒年齡小,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等特點,運用多種多樣欣賞手段和方法:如“聽磁帶中的作品,師有表情的複述作品以及觀看多媒體課件多種輔助教學手段,引導幼兒欣賞,使幼兒在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活動。

第三部分:表現法採用:角色扮演以及角色互換等教學方法。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創編作品。注意難點部分:在這一環節中,鼓勵幼兒嘗試用各種角色來創編作品,既激發了幼兒積極創作的慾望,又能使幼兒順利遷移已有的經驗,這會使幼兒感受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成功感和滿足感,如果孩子對作品創編活動比較順利,也可同伴之間交流,角色互換,或者同伴之間創編接龍,如小鳥換成小青蛙,小松鼠等。

通過持續不斷地感受作品,激發幼兒想象力,豐富其語言詞彙,還能生成其他有價值的活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