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峯教學設計5篇 攀登天都峯:一場獨特的教學探險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7W

天都峯教學設計是一種具有創新性的教育方法,該方法通過最大限度地利用學生的認知潛能,將知識和技能以一種更易於吸收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在此教學設計中,學生將被引導着積極參與學習,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的理念。

爬天都峯教學設計5篇 攀登天都峯:一場獨特的教學探險

第1篇

?教學目標】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能過課件感受天都峯的“又高又陡”,從而體會小姑娘和老爺爺爬山前的心理活動;通過朗讀學習並討論瞭解爬山的過程是培養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善於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5、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瞭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願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峯之一的天都峯,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峯圖片資料?板書:天都峯。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峯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

⑵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峯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説説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1、教師範寫“辮”字,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學生描一遍、臨一遍。

3、把課文第2段描寫天都峯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1、作者寫爬天都峯,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峯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峯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峯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心裏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2、指名交流,出示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歎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3、結果“我”爬上峯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説的話,指名朗讀。

4、“我”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髮生了怎樣的變化。

⑴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的內心活動。

5、“我”是怎麼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從“攀着鐵鏈”、“手腳並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⑶引讀第7段,從“終於”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後的喜悦。

⑷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後的喜悦,指導朗讀6、7兩段。

三、啟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峯頂的

1、老爺爺為什麼也能爬上峯頂呢?帶着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峯頂的。指導朗讀。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1、這幾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課餘生活記錄下來了呢?請你把一週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穫、感受。

知識技能目標完成地不錯,但是情意目標稍欠火候,對於戰勝困難,互相學習鼓勵品質,只能初步地培養。原因可能是學生家庭條件較好,生活較舒適,沒有碰到過什麼困難,所以沒有實際生活的體會。

常規方面今天有了一個很大的突破,學生讀書聲音大了,不再細聲軟語了。下一步將培養學生大聲地回答問題。

爬天都峯教學設計5篇 攀登天都峯:一場獨特的教學探險 第2張

第2篇

集體備課 個性備課 本課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描寫了在暑假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峯。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於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課文中運用了大量的對話,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從這些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我由開始的猶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堅定信心,再到戰勝困難,登上天都峯的心理變化的過程。課文的重點是理解我爬天都峯的過程。難點是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 峯頂、似乎、忽然、白髮蒼蒼、咱們、奮力、終於、辮子、勇氣、決心、居然、力量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1、本課會認的6個生字和會寫的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難點:1、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 2、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準備: 1、課件 2、學生收集天都峯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生字詞 2、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步驟:

一、談話導入: 師:在二年級上學期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瞭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今天我們大家再一起去黃山的天都峯看看。板書:爬天都峯 二、解決生字詞交流識字方法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由的讀一下課文,注意要把課文讀通順,標畫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要是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藉助工具書也可以問同桌! (一)出示生字詞 師:課文讀完的同學先看一下大屏幕上的生字詞,你認識了嗎? 1、學生自由認讀 2、指名讀 3、開火車讀,齊讀 師:同學們真聰明,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記住了這麼多的詞語,你是採用的什麼方法呢? (生彙報交流識字方法) 師重點強調: 峯:左右結構,左邊是山字旁表示與山有關,要和蜜蜂的峯鋒利的鋒區別開來 辮:左中右結構,要和瓣、辯、辨區分開,書寫時這三部分要寫的緊湊一些! 似:多音字,在本課應該讀作sì。 (二)指導書寫 學生練習 1.教師範寫辮字,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學生描一遍、臨一遍。 2.指導學生觀察、書寫其餘生字。 三、再讀課文學習爬山前 師:剛才大家已經把課文讀完了,誰來説一下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故事? (生彙報) 師:這位同學説的真好!那課文是按照一個怎樣的順序來寫的呢?下面請幾位同學來接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個問題! (1)學生接讀課文 (2)學生點評,師根據朗讀情況進行指導 (3)學生彙報(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的順序來寫的) 師:那我們就按照這個順序來學習一下課文!那!從哪裏開始寫得是爬山前呢?從哪裏寫得是爬山時!哪裏寫得是爬山後! 生彙報: 1---5寫的是爬山前 6---7寫得是爬山時 8---10寫的是爬山後 師:我這兒呢有些天都峯的圖片,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出示圖片) 師:你看到了什麼?(天都峯的險峻、高不可攀)有什麼感受?(擔心害怕……) 師; 課本上是怎樣描寫天都峯的呢?文中的我心裏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找出相關的句子。(指名彙報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歎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師:我這麼擔心這麼害怕最後爬上峯頂了嗎?(爬上了)這是為什麼呢?好!我們下節課再講! 四:作業設計 1、比一比在組詞 爬 峯似蒼仰辮 抓 鋒擬 倉迎瓣 2、理解詞語: 1、筆陡 2、奮力 3、鼓舞 4、汲取 參考資料: 天都峯位於黃山東部,西對蓮花峯,東連缽盂峯,海拔1810米。登山石級約有15公里長,坡度在70度以上,最險處近乎於90度。在黃山羣峯中,最為雄偉壯麗,故被視為羣仙所都,而名天都峯。峯頂有石室,可容數十人。室外有巨石,形如醉仙斜卧,彷彿仙人把洞門。另有仙桃石,天梯,鯽魚背等奇景,以及探海松、舞鬆等奇鬆。峯壁巨巖上,鐫有天上玉屏、登峯造極等題刻。登峯遠眺,雲山相接;俯視羣山,千峯競秀,巧石獻奇。若煙雲乍起,披霞馭風,如入仙境。如雲成鋪海,風帆點點,蔚為大觀。 其中,鯉魚背是天都峯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課外拓展: 黃山鬆 黃山鬆,以石為母,頑強地紮根於巨巖裂隙。黃山松針葉粗短,蒼翠濃密,幹曲枝虯,千姿百態。或倚岸挺拔,或獨立峯巔,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xià)穴縫,破石而出。忽懸、忽橫、忽卧、忽起,無樹非鬆,無石不鬆,無鬆不奇。

最著名的黃山鬆有:迎客鬆(位於玉屏樓的石獅前面),送客鬆 (位於玉屏樓的右邊),蒲團鬆(位於蓮花溪谷),鳳凰鬆(位於天 海),棋盤松(位於平田石橋),接引鬆(位於始信峯),麒麟鬆(位於北海賓館和清涼台之間),黑虎鬆(位於北海賓館和始信峯之間),探海松或叫舞鬆(位於天都峯的鯽魚背旁邊)——這就是黃山的十大名鬆。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研讀課文,進一步感知體會 2、理解父親的話 教學步驟: 一、談話導入 師: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爬山之前我是那樣的擔心!可最後我與老爺爺還有爸爸還是爬上了天都峯。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先來看看我為什麼能爬上天都峯。請你們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聽一聽我是怎麼説的。 師:我説了什麼

(指名讀我的話) 師:好,請坐。我為什麼能爬上天都峯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

師:在山腳下我猶豫了。那當我看到老爺爺時,我的心裏又怎麼想呢?請你來説。 預設:1、生:她想老爺爺那麼大年紀了,還能爬天都峯啊! 1、生:老爺爺的頭髮都白了,比我爺爺的年紀還大呢!他能爬我也能爬! 師:你説的真好!開始爬山的時候我望着險峻的天都峯心裏有些猶豫,可我看到了白髮蒼蒼的老爺爺也來爬山時,被老爺爺這種精神感動了!所以我奮力向山爬去! 師:那我是怎樣爬的呢(生讀6、7段)請用筆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生彙報:從奮力、 攀着鐵鏈、手腳並用上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師:第七段中還有一個詞終於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預設:1、爬上天都峯很不容易,很辛苦! 2、感覺到很快樂! 師:是啊!險峻的天都峯終於被我給征服了,終於能夠領略到無限的風光了!這是多麼的高興!就讓我們在讀一讀六七兩段吧!(生齊讀) 過渡:不光我,還有白髮蒼蒼的老爺爺也爬上了天都峯!那老爺爺為什麼能爬上天都峯呢? 課件出示: 1、老爺爺來到天都峯腳下,心裏怎麼想!

師:學到這裏,你明白老爺爺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嗎?(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舞爬上頂峯的)那誰來讀一下老爺爺的話!(指導學生讀好老爺爺説的話!) 二、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師總結: 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三、作業設計: 1、填一填: 來到天都峯腳下,我看到天都峯峯( )路( )時,我心裏( ),有點( )。這時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也來爬山了,於是我不再( ),( )向峯頂爬去,( )爬上了天都峯頂。老爺爺對我説:你的勇氣( )了我,現在( )也爬上來了!我説:我才是從您的勇氣中( )到力量的呢! 2、參考課後綜合性學習,把開學這一週來自己的課餘生活記錄下來! 附:板書設計: 3、爬天都峯 我 ↑舞 老爺爺 爬山後高興↑鼓(興奮)爬山後 爬山時奮力爬↑互 (十分努力)爬山時 爬山後感謝老爺爺↑相 感謝我 爬山後 參考資料: 天下第一奇山 黃山位於皖(wǎn)南,是世界著名的遊覽勝地。據説因軒(xuān)轅(yuán)皇帝曾在此採藥煉丹,故稱黃山。黃山集中了我國許多名山的特點,如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峻,衡山的煙雲,廬山的飛瀑,娥眉秀麗,雁蕩的巧石,丹霞的崖谷,嵩山的鋭峯,恆山的渾厚,黃山都兼而有之,所以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明末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之説。黃山 ——這一舉世奇景,它不僅是山,也是海,是山之海,雲之海,鬆之海,花之海,光之海,詩之海,是一片畫的海洋。黃山以其無限迷人的風光和形態萬千的山峯聞名天下,其風景隨季節的不同和山峯的起伏而多姿多彩。奇鬆、怪石、雲海、温泉被稱為黃山四絕。

黃山不僅是一處風景勝地,又是一個天然的動植物園。有各種動物550餘種,其國家級保護動物有梅花鹿、白鶴、短尾猴等。這裏植被的垂直分佈變化明顯,從高到低分佈着寒帶、温帶、亞熱帶植物3000多種,有著名的黃山毛峯、靈芝、石耳、黃山杜鵑等。 課外拓展: 廬山的雲霧 景色秀麗的廬山,有高峯,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變幻無常的雲霧,更給它增添了幾分神祕的色彩。在山上游覽,似乎隨手就能摸到飄來的雲霧。漫步山道,常常會有一種騰雲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 廬山的雲霧千姿百態。那些籠罩在山頭的雲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雲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雲霧瀰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雲霧遮擋山峯,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廬山的雲霧瞬息萬變。眼前的雲霧,剛剛還是隨風飄蕩的一縷輕煙,轉眼間就變成了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風的白馬,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雲遮霧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 教後反思: 年 月 星期 第 節執教 師生交流後明確: ①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抬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這句話中的雲彩上面就是説天都峯非常高。啊、哩兩個語氣詞,表達了我的驚歎,烘托了天都峯的高。 ②我爬得上去嗎?這句話也突出了天都峯的高,這句話寫的是對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峯的懷疑,也襯托了天都峯的高。 ③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這句話中的筆陡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能突出天都峯的陡,因為筆陡就是筆直筆直的;從天上掛下來的是説天都峯特別陡,所以從這兩個詞可以看出天都峯的陡;真叫人發顫表達了我當時害怕的心態,烘托了天都峯的陡。 (同學們説到哪老師就引到哪,不一定按順序説) 回讀課題,思考:為什麼不用登而用爬?進一步體會天都峯的陡峭,體會互相鼓勵的力量。

第3篇

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人物語氣和感情。

?教學重難點】體會句子的含義,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⑴ 爬山的“爬”是什麼意思?你認為用“爬山”好還是用“登山”好,為什麼?

3、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指名讀課文有關的自然段。

理解句子 “你們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⑴ 天都峯有哪些特點?它的高和陡課文是怎麼寫的?找出課文中描寫天都峯“高”和“陡 ”的句子來讀一讀。

⑵ 指名朗讀這兩個自然段。並用自己的話來説一説天都峯的高和陡。

2、抓住“不再猶豫”“奮力”“終於”這些關鍵詞語,要求學生默讀課文三到七自然段,體驗人物的動作。語言:

⑵ “我”是怎樣“奮力”向峯頂爬去的?課文是怎麼寫的?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將如何向峯頂奮力爬去。再讀課文,通過上下文理解“奮力”這個詞。

⑶ 最後大家都爬上峯頂了,用了“終於”一詞,體現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⑴ 老爺爺為什麼要謝“我”?“我”為什麼又要謝老爺爺?“居然”是什麼意思?在這裏用上“居然”這個詞強調了什麼?如果用上別的詞語效果一樣嗎?舉例。分角色讀“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⑵ 齊讀爸爸説的話,討論:“吸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吸取”力量的?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

1、把老爺爺和小妹妹見面時的情景,編成對話演一演。

2、拓展:收集有關黃山的圖片,舉辦“黃山風采”圖片展。

第4篇

通過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培養學生的邊讀邊想的閲讀能力和懂得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1、認識6個生字,學會書寫其中的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筆陡、石級、似乎、發顫、奮力、鯽魚、紀念、辮子、勇氣、決心等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能力訓練】培養學生閲讀感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課前預習師生各自回顧學過的黃山風景的課文。蒐集有關黃山天都峯風景的文字、圖片等資料。在教學中以讀為主,邊讀邊想,通過讀、想、看等多角度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通過閲讀反思、情感體驗懂得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師生共同回憶學過的《黃山奇石》,共同感受景色秀麗、風光迷人的黃山景色。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峯之一的天都峯,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峯圖片資料?

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峯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板書:爬

自由閲讀課文,小組內共同學習本課生字(要求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詞,藉助拼音或小組內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把字音讀準確)。教師有重點地對學生識字的難點進行指導。“攀”“辮”“勇”要注意字型特點和字義的聯繫。“假”要注意字中的部分筆畫;“顫”“奮”“並”要注意讀準字音。

文章為什麼用“爬”而沒有用“登”。課件展示天都峯又高又陡的景觀,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邊讀邊想象“在雲彩上面”、“筆陡”、“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等詞句所表達的意思。朗讀體會兩個語氣詞(啊、哩)的作用。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引導學生圍繞天都峯的高和陡質疑,如:誰爬天都峯?他們是怎麼爬天都峯的?他們爬上去了嗎?他們為什麼能爬上去?這時教師可將學生提出的問題一一簡要地記錄在黑板上。接着教師可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5、教師針對學生圍繞題目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答問解疑:

“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他們所説的話中都帶有一個“也”字,經過討論,讓學生體會到:天都峯這麼高,又這麼陡,你年紀這麼小(這麼大)怎麼也來爬呀,表面上是雙方都有懷疑,其實是對雙方表示敬慕,説明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後,教師可再讓學生討論這兩句對話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出來,並指名做朗讀練習。“我們”是怎樣爬天都峯的?讀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加以體會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並用”“爬呀爬”“終於”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峯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我”和老爺爺的第二次對話。思考討論:“我”和老爺爺為什麼互相道謝?在討論中應讓學生注意到兩個人的話中都有“勇氣”一詞。通過討論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

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教師範讀這段對話。範讀時可輔以動作、姿勢,增強感染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練習過程中,可以同桌兩人為一組,模仿老師的動作邊表演邊朗讀,加深理解,體會思想感情。

1、把自己的課餘生活記錄下來,並寫上自己的感受。

2、把蒐集的圖片文字等資料和同學合作製作一份小報。

這篇教學設計在運用課本資源的同時又拓展了課程資源,利用網絡上有關黃山、天都峯的文字、圖片等資料,豐富了學生的閲讀內容、增強了直觀感受。課後拓展注重了課內課外想結合。

第5篇

本課教學設想採用“讀悟法”,從而變講為導、化繁為簡、自主質疑、以讀帶研、讀中悟情,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主體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教育,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情感的自我發展。

1、揭題:“天都峯”是黃山“七十二峯”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峯之一,黃山那可是我國的名山,同學們去過嗎?想親眼看看嗎?(用課件播放黃山天都峯的錄像)

2、帶領學生採用個別讀、集體讀的方法將全文通讀幾遍。訓練學生用最簡練的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可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誰?幹什麼?結果怎麼樣?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全文內容,在此基礎上再細讀、深思、深入理解。)

1、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對於這篇課文,你還有哪些不明的,請提出來。對於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進行歸納,有些學生之間幫助理解,有些師生共同歸納。

(1)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天都峯的高和陡?你是怎麼理解的?

(3)我和老爺爺、爸爸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對於“奮力”“終於”“居然”你是怎樣理解的?

(4)爬上天都峯後我和老爺爺為什麼要互相致謝?爸爸又説了些什麼?你是怎樣理解的?

(這一過程,在開放的氣氛中自由質疑,教師敏捷地對來自學生的各種問題進行梳理和提煉,抓住關鍵問題再回到學生中去,讓他們通過讀、思、悟,大膽釋疑。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積極性,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決定了教學開放化的程度,為學生在課程中的自我發展奠定了基礎。)

1、演示課件,看圖讀説,扣詞理解,解決第一個問題,“説説你眼中的天都峯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從“在雲彩上面”、“筆陡”、“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發顫”等詞體現天都峯的高和陡,感受爬天都峯的艱難。

(此文的語言準確傳神,富於變化,飽含深情,通過引導學生有選擇地對關鍵詞、關鍵字、關鍵段加以品味辨析,使學生在獲得語感的同時領會作品的內涵。只有注重語言因素教學的語文課才是名副其實的語文課,學習語言素養的形成,也正是通過具體的語言環境而日積月累的。)

2、指導朗讀。天都峯高而陡。這樣的山給人的感受是登山難,指導學生帶着感情讀一、二自然段。

(本段採用課件,以直觀地展現天都峯的高而陡,並結合課文中的詞語,讓學生體會到登天都峯的艱險,為學習“我和老爺爺相互鼓舞吸取力量,好不容易登上天都峯作鋪墊。)

1、圍繞“面對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為什麼不再猶豫”這個問題讀這幾個自然段,先讓學生自由讀,畫出能解決問題的句子,(“小朋友,你倆也來爬天都峯?”“我回頭一看,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對,咱們一起爬吧!”)然後分小組討論,想想“當時他們各自是怎麼想的?”最後進行彙報交流。

(以四人為一組展開討論,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在不斷的“議論”中,產生思維碰撞,閃現思想火花,交流各自看法。這一方式體現了人本主義的教學思想,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積極性。)

2、指導朗讀。指導學生邊讀邊思,採用個別讀、男女生比賽讀、示範讀等形式,細細體味,理解他們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因此不再猶豫。

(通過多方式,多角度的讀,理解課文內容,領悟為什麼不再猶豫。

這一設計讓學生展開想象,發展思維,鍛鍊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1、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你覺得爬天都峯怎麼樣?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學生分小組討論學習,教師巡視,對難點部分做主要指導。

(1)“奮力”表明攀登陡峭的石級需要花很大的力氣。

(2)“終於”能準確地表現“我、老爺爺、爸爸”爬天都峯的艱難和大家登上峯頂的喜悦之情,如果沒有這個詞,就不能很好地説明登上峯頂的艱難。

2、教師小結:“終於”是“奮力”的結果,這兩個詞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峯,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這一環節,學生在邊讀、邊想、邊議論中去內心感悟,學會讀書,陶冶情感。教師只在閲讀方法上加以點撥,充分地給學生以自由閲讀和思考的時間,以讀帶研,擴大思維容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索能力。)

3、指導朗讀。注意“奮力”“一會兒……一會兒”“像小猴子一樣”“終於”等詞的語氣。

(1)老爺爺拉拉我的小辮子,笑呵呵地説:“謝謝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賞識“居然”這個詞,居然就是竟然,表示出乎意料。課文中老爺爺在登上天都峯頂以後説:“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還下了不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意思就是天都峯這麼高這麼陡,我的歲數這麼大,還能爬上來——真沒想到哇!)

(2)“不,老爺爺,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謝謝您!”

2、讓學生多讀,聯繫上文思考:他們為什麼互相致謝呢?當時他們的心情怎樣呢?(激動)

3、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體會“我”和老爺爺激動的心情。可指點或啟發學生注意老爺爺説話時的表情和動作,突出話語中的“勇氣”“居然”等重點詞來朗讀,讀出興奮的心情。

1、全班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你們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從課文中找出描寫他們從對方身上吸取力量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的。

(小妹妹爬山的勇氣使老爺爺增添了勇氣,老爺爺爬山的勇氣又使小妹妹增強了爬山的信心。)

2、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互相鼓勵,你在平時有這樣的體會嗎?

(爸爸的話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應引導學生聯繫全文深入理解。從學文的角度看是迴歸到整體,從受教育受感染的角度看是從文中得到啟示:要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幹什麼事只要不怕困難,勇於攀登,一定能成功。[不強求一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