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教學反思5篇 "重新審視位置教學方法"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1W

位置教學指的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採用不同的位置佈局和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有效參與和學習。如何對位置教學進行反思,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成為當前教育領域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問題。

位置教學反思5篇

第1篇

?用數對錶示物體的位置》知識點不多,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説是比較簡單的,那麼如何使教學的內容更豐富,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的需要,在導入環節,我出示了小軍班級的座位圖後,先向學生提出要求:

你能用以前所學過的知識告訴我小強的位置在哪裏嗎?你是怎麼看的呢?學生在描述時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説法:“第3列第2個”、“第2排第3個”。小強的位置沒變,但同學們看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同的説法,從而使學生產生正確、簡明描述小強位置的需要。學生在生活中已具備了確定列和行的經驗,因此,便很順利地得出豎排叫做列,從左往右數,橫排叫做行,從前往後數,小強是在第3列第2行。知道了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後,再將所站位置的場景加以抽象,用圓圈表示實際場景中不同的位置,詳細地標出每一列每一行,讓學生在圓圈圖中找出小強的位置,提高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同時,向學生介紹表示位置還可以用更簡明的表示方法——用數對確定位置。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習用數對確定位置,並理解用數對錶示物體位置的方法,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當學生學會從平面圖上用數對確定位置後,我又引導學生迴歸到生活中,在教室裏,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第幾列第幾行。通過遊戲的形式,使學生認識教室裏的列和行,並學會描述自己的位置和好朋友的位置。本節課學生學的比較感興趣,課堂效果較好。

位置教學反思5篇

第2篇

大家好!這天我執教的資料是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方向與位置的

第一課時:用數對確定位置。它是在第一學段已經學習了前後、上下、左右等表示物體具體位置及簡單路線等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這一節資料既是第一學段學習的發展,又是第三學段學習座標等知識的鋪墊,它對提升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周圍環境都有較大作用。本課教學目標:要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確定位置的必要性,並能夠主動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初步感受座標系知識。透過形式多樣的確定位置的活動,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並增強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感受確定位置的豐富現實背景,體會數學的價值,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為了達成以上目標,我設計了四個環節:第一環節:生活入手,探索方法。第二環節:聯繫實際,運用數對。第三環節:拓展昇華,開啟思維。第四環節:數學故事,拋磚引玉。四環節緊密聯繫,從探索到運用,再到拓展昇華,層層深入、步步推進,使教學結構緊湊而且環環相扣,逐步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

新課標明確提出“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數學學習的過程”。數對的表示方法是比較抽象的,但在生活卻有很多“原型”,如學生的座位位置。因此,我從學生可感可知的座位位置入手,由第幾組第幾個引出抽象的數對錶示方法,從而建立數學模型,貼合學生由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律。

2.設計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運用數對確定位置。在聯繫實際,運用數對環節,設計了四個練習。第一個練習,在方格紙上給出各建築物的位置,讓學生用數對錶示。第二個練習,給出數對,讓學生動手操作找位置。第三個練習,破譯密碼。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這一練習極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們都能投入其中。第四個練習,五子連珠。在課前,經過了解,下五子棋是學生個性喜愛的遊戲活動。活動中,讓兩名學生用數對下棋,其他同學當參謀,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興致濃厚,既鞏固了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也讓學生稍稍簡單了一下。

3、注重拓展教材,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在學生學會用數對確定位置後,又讓學生了解利用經線和緯線確定地球上某一點的位置,介紹著名科學家笛卡爾的故事,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感覺到,課雖上完了,但探索還在繼續,同時教育學生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用理想和奮鬥確定自己人生的位置。

回顧這節課,學生在有意創設的來源於生活又富有活動性的學習情境中,學得用心主動,趣味盎然,在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也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有用性,重要性,真正做到了學有所用。

1.當學生初步感知座位的行和列,會用第幾組第幾個確定座位位置後,我在抽象、引出“數對”表示上有些突然,不免有灌輸之嫌。其實能夠引導學生髮現確定位置時用了兩個數,讓學生自己試着用一種比較簡明的方式表示位置,展示交流之後再引出數對的正確表示方式。

2.在做練習環節的第二題時,主要是學生説,我在電腦操作。就應給學生一個自己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在實物展示台上展示交流。

3.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較單一。除了語言評價,還能夠用微笑、眼神等方式。

數對的引出是從教室現場的座位抽象出來,還是從有方格的座位表中抽象出來?哪種方式更加科學?

第3篇

1、本節課主要讓學生利用現有的生活經驗,認識上、下、左、右、前、後等方位,在此基礎上認識物體之間的位置關係。能用方位名詞去形容物體的位置。一年級學生新課的設計情境很重要,可以很快吸引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2、為了方便認識和實踐操作,我選用了書本的教室情境圖,結合實際教室一同用作材料,可以讓學生邊學邊操作。本節課主要採用教師先教一個方位,學生跟着做、練習、説一説的方式進行。教師的教佔小部分,學生的練、説佔大部分。大部分學生能跟上節奏,一起説一説、練一練。少數學生對於左、右方位分辨存在困難。

1 六個方位中學生分辨困難的是“左、右”,教了方法:吃飯、寫字的手是右手,聽到“右”,就想到吃飯寫字的手那邊。但是有的學生反映還是有點慢,後面還需要再多問、多練。

2 學生能説出物體的位置關係,但是對於題目中要求全出正確的答案就有困難了,學生對於表示方位的這幾個字,認識不到位,知道答案是“左“,但不知道哪個字是“左”。所以對於方位的詞,之後還要加強認識一下。

3 對於兩個物體的位置的相對性掌握不好,“誰在誰的哪邊”,有學生分不清楚誰是主體,像這類題還需要多練習,對於個別學生要個別指導。

一年級學生有個別注意力特別不集中的,就可以選用單獨輔導,平時還是要多做練習,多説一説。

第4篇

蘇教版的對空間觀念的知識安排跨度較大。一年級上冊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二年級上冊用“第幾排第幾個”的形式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用東、南、西、北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二年級下冊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方向;用方向詞描述行走路線。五年級下冊用“數對”確定物體在平面上的位置。六年級下冊才學習用方向和距離表示物體的位置。雖然教學跨度大,但六年級的學生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經驗,對本單元內容已經有豐富的感性認識作基礎,學習起來也不困難。把這部分內容安排在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也是為了和第三單元《比例尺》相結合,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的能力。

總體來説,設計時我結合具體情境,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幫助學生理解並掌握相關知識,其意圖在於體現新課標中“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的基本理念。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我注重讓孩子在自然中引發衝突,發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為後面的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借用情境,誘發衝突,點燃激情。在教學中,我根據既定的教學目標創設了“海上搜救演習”的情境,將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際與新知進行聯接,讓情境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在演習中,“搜救艇在指揮艦的什麼位置”不斷地激發學生認知衝突,造成心理懸念,喚起了探究的慾望,使學習目標更明確。

2、舊知為媒,引發衝突,促進探究。知識如同大樹,新知乃是“新枝”,如“新枝”生長點處引發衝突,學生對新知會掌握得更牢。我在通過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經驗和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讓學

生先確定指揮艦正北(西)的物體位置,再到確定指揮艦東北方向的物體位置,進而引發學生思考:兩艘搜救艇都在指揮艦的東北方向,如何準確地描述各自的位置呢?這樣,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個探究的階梯,引領他們對舊知進行充分地思維加工、深化和發展,促進新知的形成。

3、動手操作,醖釀衝突,感悟方法。在新知的教學和學生的探索中,讓學生自已動手操作,參與合作交流的過程,學生通過豐富的感性認識來產生學習的興趣和獲得成功的樂趣,提高自己接受知識的能力。運用直尺和量角器確定9號艇的位置時,學生在“測量哪個角度”、“怎樣擺放量角器”中產生了一些認知衝突,但這種衝突在課堂教學中顯得很有意義,因為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逐漸明確了測量方法,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我先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知識經驗,確定一、二號艇的位置,明確在一個平面內可以用方向和距離來確定物體的位置。隨後,通過三、四號艇位置的確定讓學生明白要想知道物體的精確位置,在描述方向時要加上角度。確定五、六、七、八號艇位置的時候,學生不僅瞭解了人們日常生活中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而且通過反覆地觀察和練習,能熟練地掌握並口述出“搜救艇在指揮艦的什麼位置”。九號艇位置的確定是本課教學的難點,需要孩子利用直尺和量角器測量出九號艇在指揮艦的什麼方向和什麼距離,看的出來,孩子對於量角器的擺放和角度的測量容易產生錯誤,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先讓學生説説測量哪個角,量角器的中心點和誰重合,量角器的零刻度線和誰重合,再請學生動手操作,並且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講解,最後再請學生到黑板上示範,這樣的環環相扣使學生逐漸清晰了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確定“明珠”號貨輪的位置,是為了讓學生知道“觀測點”是確定物體位置的要素之一。觀察——交流——操作——分析——比較,這個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學生是親身經歷的,也是由於學生的全身心投入,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使學生的空間思維得到了發展,同時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通過一個個實用而有效地學習情境,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緊緊聯繫起來,通過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在學有用的數學,培養學生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確定搜救艇和“明珠號”貨輪的位置就是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的數學”,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後,還請學生運用方向和距離的方法和數對的方法在一個平面內找寶藏,並小結這兩種確定物體位置方法的共通之處,將前後學習的知識融會貫通,拓了課堂學習的空間。請孩子課後查找資料瞭解三位空間中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更是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延展到課外,也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好方法。

總之,本節課的,我注重讓學生積極參加觀察、測量、畫圖等活動,體會數學知識與生活有着緊密的聯繫,體會數學知識是有用的,體會數學知識的嚴謹性,和數學語言表達的精確性,同時也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了強化的訓練和培養。讓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學過程自然而然地得獲得數學的素養。

第5篇

?位置》這節課根據新課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精心設計了讓學生用眼觀察、動口表達、動手操作、用心思考的小組活動。學生始終在教師創設的具體場景中輕鬆、愉快地學習,前後左右的空間位置關係。下面是我對《位置》的教學反思。

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於他們理解數學知識是十分重要的。同時,正是通過生活經驗,學生經歷一個從具體到逐步抽象的過程。在教學這節課時,由於學生對“上下”、“前後”並不陌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瞭解,所以我設計了“捉迷藏”,“發散思維找朋友”等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認知水平,展示自己的認知個性,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為學生主動學習打下基礎。

二、創設情境,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課堂教學中,在設計、安排和組織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應當有意識地體現探索的`內容和方法,讓學生能夠親自參加的活生生的數學活動。根據教學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把課本中的例題、結論等,轉化為學生能夠親自參加的活生生的數學活動。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與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我沒有過多的講解,而是把課堂作為數學活動的舞台,讓學生在自由、活躍的氛圍中學習,使原本枯燥的教學變的有趣。但是我發現,這樣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接受,有個別同學對知識的掌握還不夠;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過程與方法的探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都有所欠缺,這説明我這節課的設計還存在問題,需要做進一步的改進。在這方面,我會更加努力,希望各位老師多加指點。

位置》這節課根據新課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精心設計了讓學生用眼觀察、動口表達、動手操作、用心思考的小組活動。學生始終在教師創設的具體場景中輕鬆、愉快地學習,前後左右的空間位置關係。下面是我對《位置》的教學反思。

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於他們理解數學知識是十分重要的人教版數學位置教學反思人教版數學位置教學反思。同時,正是通過生活經驗,學生經歷一個從具體到逐步抽象的過程。在教學這節課時,由於學生對“上下”、“前後”並不陌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瞭解,所以我設計了“捉迷藏”,“發散思維找朋友”等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認知水平,展示自己的認知個性,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為學生主動學習打下基礎。

二、創設情境,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課堂教學中,在設計、安排和組織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應當有意識地體現探索的內容和方法,讓學生能夠親自參加的活生生的數學活動。根據教學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把課本中的例題、結論等,轉化為學生能夠親自參加的活生生的數學活動。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與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我沒有過多的講解,而是把課堂作為數學活動的舞台,讓學生在自由、活躍的氛圍中學習,使原本枯燥的教學變的有趣。但是我發現,這樣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接受,有個別同學對知識的掌握還不夠;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過程與方法的探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都有所欠缺,這説明我這節課的設計還存在問題,需要做進一步的改進。在這方面,我會更加努力,希望各位老師多加指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