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的學問説課稿剪枝的學問是幾年級的課文3篇 《剪枝這門學問,你瞭解多少?》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7W

“剪枝的學問”是國小三年級語文課本中的一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剪枝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同時也藴含了人生哲理。剪枝雖然看似簡單,但卻需要細緻的觀察和謹慎的處理。文章通過剪枝這個小事情,向孩子們傳遞了勤奮、堅韌和耐心等重要的品質。

剪枝的學問説課稿剪枝的學問是幾年級的課文3篇 《剪枝這門學問,你瞭解多少?》

第1篇

?剪枝的學問》是蘇教版語文第六冊最後一課。這是一篇記敍文,文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以“我”“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的心理變化為線索,以輕鬆活潑的筆調娓娓道來。最後,“我”的感悟寫得含蓄蔚籍,雖未一語道破,但讀者心中自明。

因為這是一堂學案教學的研討課,所以接到這次上課任務之後,我就開始思考兩個問題。第一,既然學案這種教學模式的出現,就是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那麼對於語文課堂教學來説,學案的出現,到底要讓學生學些什麼呢?第二、學案的出現,對於語文課堂教學來説,有什麼價值?接下來,我就結合我這次的學案設計,來闡述一下我對這兩個問題的思考結果。

先學後教,到底學什麼?我認為,首先要學會抓住文章線索,理順文章脈絡。因為很多語文課文的故事性都很強,對於學生來説,他讀到的就是一個完整地故事,自學時會不知道如何深入下去,甚至感覺文章就這麼簡單,沒有什麼好深入學習的。就好像面前有一頭很大牛,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但如果能學會抓住文章的線索,就會找到一條理解課文的道路,通過這條線索,來理解課文語言文字的奧妙。所以在這一課的學案設計時,我的第一個環節,就是設計了一道填空,讓學生找出隨着事情的發展,小作者的心理變化過程,目的就是要學生學會如何去抓住文章的情感線索,進而從另一個層面去理解課文,幫他們深入文本。

第二、要學會提問。愛因斯坦曾經説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學生會提問是會思考的表現,學會了提問,也就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學習。這次的學案設計的第二個環節,叫學生針對針對作者的情感變化提出問題,就是想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讓他明白只有扣住文章線索,扣住文章中心的問題才是有價值的問題,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才叫做會提問,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才能更好的去理解文本。

第三,要學會抓住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文字來理解課文解決問題。本學案的第三個環節讓學生模仿我舉的例子,帶着自己的問題去文中找到與之相關的文字,並在重點詞句下打上點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第四,學會蒐集資料。蒐集到了有用的資料即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以本課為例,種桃樹這種事情對學生來説是很陌生了,他很難理解枝條剪去反而會增加桃子的產量,他根本無法理解枝條為什麼會瘋長,為什麼會佔據大量的營養,進而就無法理解剪枝的學問到底是什麼。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些內容,我在學案上就佈置學生去尋找和種植有關的資料,我自己也去找了相關資料,通過這些資料的補充,學生很容易的就理解了原本那些怎麼想可能也想不通的問題。

以上四點就是我對學什麼的思考,也是我學案設計的指導思想之一。

學案的出現,對語文課堂來説有什麼價值呢?就本課而言,學生把本來要在課堂上完成的思考任務通過學案提前在家裏完成,第二天帶着自己的思考,帶着對文本的理解來進行交流學習課文,毫無疑問就會提高課堂的效率,所以本課上的時候感覺時間就相對比較寬裕,我可以拿出更多的時間,讓更多的學生來説一説,讀一讀,交流交流,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同時因為他們課前已經通過學案對課文有了一定的認識,這就便於我在他們的理解上進行提升。另一方面,從長遠看,通過一段時間的學案教學,學生的自學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由於掌握了自學的方法,學習對他們來説也會變得更輕鬆更有興趣。

剪枝的學問説課稿剪枝的學問是幾年級的課文3篇 《剪枝這門學問,你瞭解多少?》 第2張

第2篇

?剪枝的學問》一課是國小語文蘇教版第六冊第八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這一課的道理寫得含蓄藴集,雖未一語道破,但讀者心中自明。

?剪枝的學問》記敍了“我”在桃園看剪枝並瞭解剪枝的原因,以事情發展為記敍的順序,以“我”“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的心理變化為線索,以輕鬆活潑的筆調娓娓道來,啟示我們:“減少”是為了“增加”;生活中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我之所以選擇這篇教材,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1.課文敍述主線明朗,層次清晰,便於學生模仿寫作方法

課文以事情發展為記敍的順序,以“我”“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的心理變化為線索,將“我”三進桃園所見(冬剪枝春開花夏結桃)、所聞(王大伯的話)、所悟(減少是為了增加)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三年級學生的作文剛起步,這樣的文章是便於學生模仿的好範文,學生能在閲讀過程中掌握敍述方法。

這一課的道理寫得含蓄藴集,沒有直接的闡述,而是以對春天桃園花開爛漫,夏天桃園碩果累累極盡渲染,對課文的道理雖未一語道破,但讓讀者心中自明,讀後意味悠遠。

生活中我們常能看見剪枝,有的是果樹的剪枝,有的是花兒的剪枝,有的是行道樹等一些高大樹木的剪枝,常見了也就不會特別地去在意,去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常見,所以漠視。課文就是以生活中的現象來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減少是為了增加。讀了課文後,學生靜下心來過濾生活中的場景,往往能將以往忽視的東西清晰呈現眼前,印證“減少是為了增加”這一道理。同時也引發學生去關注生活中的小細節,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

課文以“我”的情感變化過程為線索敍述,以“我”的視角審視出現在自己

身邊的事情,在淺顯易懂的語言中,我們不難發現“王大伯”這位種桃能手在自己種桃領域的專業,對自己種桃這項工作的熱愛,一個“撫摸”讓我們看到了王大伯對自己栽種的桃樹的愛,就如同對待自己的子女一般。“撫摸”中真情感人,觸動着學生心底的柔軟。

每一篇教材都有它獨特的魂魄,也就是精神所在。要做到把握魂魄,首先是通讀課文,查找相關資料,找到震動讀者的文本精神。《剪枝的學問》一課取自生活中的常見事例,講述的對象“王大伯”也僅僅是一個普通又平凡的勞動者,但是就在這位平凡的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了他在自己熱愛的工作崗位上所做的不平凡的事。課文描述王大伯的話語不多,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個種桃技術精湛、視桃為子女的老人,尤其是王大伯的一番話,簡潔、生活化但卻意藴深遠。所以,對本文的內涵把握,不能僅停留在讓學生明白“減少是為了增加”“做生活的有心人”這一層面,也要走進“王大伯”的精神世界,感悟他的真情,體會他之所以能成為種桃能手,不僅是技術精湛,更是他對種桃本身的情有獨衷。在王大伯身上,“勞動的快樂”與“剪枝的學問”緊密結合。

課文以事情發展為記敍的順序,以“我”“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的心理變化為線索,將“我”三進桃園所見(冬剪枝春開花夏結桃)、所聞(王大伯的話)、所悟(減少是為了增加)以5個自然段敍述出來。第一自然段簡介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剪枝的學問》“種桃能手”。第二、三自然段寫“我”在果園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經詢問,瞭解了剪枝的原因。第四自然段寫春天來了,桃花盛開,“我”盼望花兒早日結果。第五自然段寫桃子豐收了,我在驚喜的同時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話:減少是為了增加。

在把握了文本精神、理清了文章脈絡之後,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看到文章的重點、難點所在。

1.通過對人物語言、行為的朗讀感受王大伯對種桃的鐘愛與技術的精湛,感悟王大伯那普通而不平凡的形象。

2.把握敍述主線,抓住重點詞語,邊讀邊悟,讀懂課文內容,瞭解剪枝是為了來

年能收穫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

3.能聯繫生活實際,結合課文組織語言,把自己的感悟表達出來。

(3)學生抓住表示時間的關鍵詞,按事情發展順序把課文分四段。引導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兩種方法(段意合併法,以“我”心理變化為線索來概括)。

(1)主體,在閲讀實踐中有自讀、精思、感悟、鑑賞、吸納。

(2)學生在自主閲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自主探究中感知、感悟。

(1)生以“我”的心理變化為線索精讀課文,感受“我” “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的心理變化。

(2)剪枝是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懂得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

每篇課文的語言都有其特性,有的流暢平直,有的跌宕起伏,有的樸素簡潔,有的華麗優美……根據不同的語言特點,在教學中要設計不同的語言訓練。《剪枝的學問》的文字比較淺顯易懂,在文本中比較有表現力的是課文第四自然段對春天桃園景色的描寫、課文第五自然段對夏天桃園碩果累累的描寫,思考在這些地方可否設計一些語言的訓練點:

模仿的句式為:濃郁的花香引來了無數的蜜蜂,它們歡天喜地地在花間飛舞。

(2)將信將疑:剪去這些枝條,來年真的能長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嗎?

結合課文四、五自然段的意思,將這句疑問句改成陳述句。)

(1)多種形式、多層次朗讀指導,朗讀中感悟,朗讀中提高。

(1)利用網絡蒐集相關的“減少是為了增多”的事例。

1.以朗讀為抓手,閲讀實踐中有自讀、精思、感悟、鑑賞、吸納。

2.以想象為輔助,自主閲讀中有問題的發現,有文字的流動,有畫面的呈現。

第3篇

?剪枝的學問》是蘇教版三年級下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該單元安排了《寓言兩則》、《爭論的故事》、《剪枝的學問》三篇課文。三篇課文內容雖然不同,但都深入淺出的告訴我們一些道理,給我們一些智慧的啟迪。三篇課文語言都很優美,融科學知識、思想啟迪為一體,閲讀時要仔細品味,通過反覆朗讀領會其中的道理。

?剪枝的學問》是一篇記敍文,記敍了“我”在桃園看剪枝並瞭解剪枝的原因,啟示我們“減少”是為了“增加”,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全文共5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簡介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第二三自然段寫“我”在果園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經詢問,瞭解了剪枝的原因。第四自然段寫春天來了,桃花盛開,“我”盼望花兒早日結果。第五自然段寫桃子豐收了,“我”在驚喜的同時真正理解了王大伯的話。

由於文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以“我”“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的心理變化為線索,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把握“我”的心理變化,瞭解剪枝給人的啟示。

因為我班學生優生較少,中間學生居多。這些學生不善於思考,每次上課,當我提出問題時,總是那幾個喜歡動腦舉手發言的學生回答。《剪枝的學問》這篇課文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而且文中對於“我”的感悟,寫得比較含蓄,班上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體會剪枝的學問,從中受到啟發。

“三分文章,七分讀。”“書讀百遍,其意自見。” 本文字裏行間藴涵着作者豐富的情感。為此我採用以讀代講法,以讀為主線,打開學生情感的閘門。感情朗讀貫穿全文教學,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理變化,知道“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以讀代講,不但可以培養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感受課文的語言美,使學生能“目視其文,口發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疑則誘發探索,因此我把質疑,釋疑作為學生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我抓住教學的疑點難點,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啟發鼓勵學生思索探討,逐步解疑。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説過:“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説,是一生最有價值的本錢。”

3.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閲讀習慣。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四個環節展開。

1.(板書課題)讀題,引導提問:同學們,看了課文,你想説點什麼?

(生提問,師幫助整理並板書:誰剪枝?剪枝的學問是什麼?什麼是剪枝?為什麼剪枝?怎樣剪枝?剪去什麼枝?)

2.師表揚學生會提問,並指出這幾個問題正是本課學習的主要目標。

[這一過程,讓學生在開放的氛圍中積極思考,大膽提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積極性。]

1.學生帶着問題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小節。

師:誰想讀一讀你會讀的生字詞?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讀生字詞,同座位互相幫助學習生字詞。指名讀,師相機點撥。(“瘋”注意讀準後鼻音;“禁”是前鼻音。)

3.師:誰願意來讀一讀課文的每一節?老師要請幾位同學讀?(五位)其餘同學重點聽聽字音是否讀準確,句子是否讀通順了。

4.師:通過讀課文,同學們對哪些問題已經清楚了?(同座位討論。)

師:通過初讀,同學們就已經有了這些理解,真了不起。讓我們再來仔細讀一讀這些語句,好好體會。

[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地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自學生字詞,帶着自己的問題自主閲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在生生、師生的交流互動中探究。]

1.根據師生共同篩選出的主要問題,精讀主要小節,抓住關鍵詞句和重點語段,理解文章內容,引導體會“剪枝的學問”究竟是什麼?

2.自讀1、2自然段,劃出描寫“王大伯是個什麼樣的人?”的詞句。

師:王大伯是種桃能手,你是怎麼知道的?(抓住“遠近聞名,總是那麼大,那麼甜”這幾個詞指導學生讀好。)

3.出示“我”的問話:“王大伯,……幹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師:對這位種桃能手,“我”有什麼想法?(引導學生抓住“揮舞”、“一根根”體會王大伯剪枝剪得多;抓住“我”的問句中“怎麼啦?”“幹嗎”“好好的枝條剪掉”來理解“我”的焦急,對王大伯剪枝做法的不理解之情。)

[引導學生通過對關鍵詞、句的朗讀、品析,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體驗,激勵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

4.默讀第三節,邊讀邊思考:從王大伯的話中,你瞭解到剪枝有什麼學問呢?

(1)四人小組圍繞主要問題“王大伯剪枝的學問是什麼?”展開討論;師巡視,下到各小組傾聽。組織學生彙報,引導交流。

(3)師:王大伯對這兩種枝條的態度怎樣?聯繫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説説。

(6)師:可是,“我”對王大伯的話為什麼會“將信將疑”?你有什麼想法?

[讓學生在自我閲讀後獲得獨立感悟,在此基礎上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彙報交流,促進師生在彼此的聆聽和訴説中進行心靈的對話、思維的碰撞,從而獲得深層次的感悟。]

5.後來,“我”相信了嗎?讀一讀最後兩小節。邊讀邊想想,你是如何體會到的?

(1)讀後,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對有關句子進行批註。

(2)組織學生在組內和全班交流自己的體會。(抓住春天時桃花盛開的語句,即“春天到了,……飛舞”這三句話,抓住暑假時走進桃園看到的景象,即“啊,只見一棵棵桃樹上……臉蛋”,引導學生品讀。體會正是由於剪枝,使得桃花開得茂盛,桃子結得大而多。)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在這一環節中充分尊重學生,“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通過邊讀邊思、讀後批註、進一步貼近文字,與文本對話,加深對文本的感悟。]

1.出示四個詞語: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

師:看看這幾個詞,這篇課文學完了,你認為應該怎樣讀?結合課文內容,説説你的理解。(讓學生自己先試着讀一讀、説一説,再採用學生自薦讀、對比讀、小組推薦讀等形式來讀,讀中體會“我”的心理是怎樣變化的?)

2.師:看來,剪枝的確是有學問的,用自己的話説説剪枝的學問是什麼?(引導學生髮散思考:“減少”是為了“增加”;有所失也會有所得……)

3.拓展作業: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發現有哪些現象,哪些事情中隱含着這樣的道理?請將自己的發現寫下來,多多益善。

[引導學生抓住分散在課文中的能夠表情達意的詞句進行研讀,促進學生在回味品析中領悟到課文內容中藴含的道理;並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去思考、發現和探索,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

板書設計是教案的濃縮,是課文內容的主線,是主題的昇華。本課中“我”的心理髮展變化過程正是課文的思路,也是本課的教學思路。“我”情感的起伏,也是“我”探究學問的過程,同時“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也在板書中得以體現。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蘇教版語文第六冊第26課《剪枝的學問》。

?剪枝的學問》一課是蘇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下)第八單元第26課,也是三年級段的最後一篇課文。

“剪枝的學問”這一標題告訴我們,文章寫的是剪枝方面的學問。但作為國小語文教材,它不是純粹的介紹所謂的“學問”,而是伴隨着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記敍了“我”在桃園看剪枝並瞭解剪枝的原因,明白剪枝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文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以“我”的心理變化為線索,敍述筆調輕鬆活潑,結尾處“我”的感悟寫得含蓄深刻,雖未一語道破,但讀者心中自明。

?剪枝的學問》和前面的《寓言兩則》、《爭論的故事》兩篇課文相互聯繫,密切配合,突出本單元“寓義於言”這個專題,三篇文章儘管體裁不同,分別是寓言、民間傳説、記敍文,但是三者都是通過故事的形式,寓之一個深刻的道理,從而引發深思。這些課文故事性強,尤其是《剪枝的學問》一課,文中又有許多貼切的詞、生動的句、鮮活的段落,是對學生進行雙基訓練的好素材。

我班學生比較乖巧、懂事。但班裏優生較少,中間學生居多。這些學生比較懶惰,不善於思考。每次上課,當我提出問題時,總是那幾個喜歡動腦舉手發言的學生回答。《剪枝的學問》這篇課文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而且文中對於我的感悟,寫得比較含蓄。班上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 語文的重要特點是“情”,注重情感體驗是閲讀教學的基本要求。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在設計時我以情為基點,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在教學本課時我使用這樣的教學語言:“如果此時王大伯出現在你眼前,你有什麼話要跟他説?有什麼問題要問他嗎?”“王大伯,你剪掉的是什麼枝條?為什麼剪掉它?”“王大伯,這些粗壯的枝條如果不剪掉行嗎?”多媒體畫面展示春天桃園紅雲片片,花香陣陣,引得“蜜蜂花間舞”,引得“遊人花下戲”的繁茂景象,展示夏天果園成熟的景象,從情入手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師全情感染下,學生切己體察、感同身受地與文本對話。

“三分文章,七分讀。”“書讀百遍,其意自見。” 本文字裏行間藴涵着作者豐富的情感。為此我採用以讀代講法,以讀為主線,打開學生情感的閘門。感情朗讀貫穿全文教學,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理變化,知道“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以讀代講,不但可以培養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感受課文的語言美,使學生能“目視其文,口發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疑則誘發探索,因此我把質疑,釋疑作為學生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我抓住教學的疑點難點,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啟發鼓勵學生思索探討,逐步解疑。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説過:“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説,是一生最有價值的本錢。”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教材編排的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正確讀寫“遠近聞名”、“充滿信心”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與價值目標:瞭解剪枝是為了來年能收穫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學重點:把握“我”的心理變化,瞭解剪枝給人的啟示。

教學難點:理解王大伯説的話的意思,體會藴涵的道理。

為了順利達成目標,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第二課時,精讀課文,感受“我”的心理變化,瞭解剪枝是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這裏,説的主要是第二課時。

課文中的“我”三次走進王大伯的桃園。誰能告訴我小作者三次走進桃園都看到了什麼?指名説後板書:冬剪枝春開花夏結桃這個環節設計鞏固了課文內容,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按照學生的意願來學習課文,尊重學生的個性。

讓孩子們帶着“對這三次進桃園哪一次最感興趣,就去讀一讀,並想一想,為什麼最感興趣?”這個問題去讀書,實實在在的給足時間,讓他們讀準、讀通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去尋找答案。接着讓孩子挑自己喜歡的一次互相交流,多媒體展示了“紅雲片片的桃園”,並且我要求學生用“我喜歡第———次去桃園,因為———”的句式來交流,旨在培養學生説完整通順的話。

教師的激趣方法越高超,教學效果就會越好,通過啟發引導學生既感到老師的問題簡單,又感到新鮮有趣,這一環節巧妙抓住了學生的興奮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了輕鬆、和諧的課堂教學的氛圍,這樣一方法同時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為師生互動、為下一步的朗讀作好了鋪墊。

根據學生交流的內容,我利用媒體依次出示三次去桃園看到的情景,讓孩子自讀,不僅再次清晰了文路,而且使文章前後呼應,依次展開,有機地拓寬知識面。通過學生練讀、指名讀,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點評。指導讀好“我”的話:“王大伯您怎麼啦?幹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為孩子搭建一個展示朗讀的舞台,給孩子創設一個發揮潛在智能的機會

在課文中有幾處知識點,我也一一挖掘。在品讀語言文字時,我引導學生理解:什麼是剪枝?王大伯剪去的是什麼枝條?(讓學生明白簡單的科學道理),剪掉的是粗壯的而且不結果實的枝條。這些知識點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積累,同時也激發了學生探究自然科學的慾望。

“語文是讀出來的。”這裏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同時讀、思、議有機結合,讓學生在讀書中達到目標。

指導讀好王大伯的話,這裏關注弱勢羣體:我要找那個這堂課沒舉過手的學生回答。難道只要是粗壯的枝條就都要剪掉嗎?從王大伯的話中你知道了什麼?生再讀課文全班交流。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小組討論:剪枝的學問到底是什麼呢?合作學習,生生、師生互動是新課改所倡導的新理念。本環節給學生提供合作體驗的空間,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既增強了合作意識又增進了情感溝通,同時使他們能主動思考,大膽表達,善於傾聽,共享成果。

我接着提問:聽了王大伯的話,我將信將疑,我相信什麼?懷疑什麼?他憑什麼就相信呢?教師的追問使得學生再次聯繫文本。

王大伯説的話到底對不對呢?我們必須要驗證驗證就一起走進夏季桃園。自由讀課文思考:王大伯的桃園變成什麼樣了?當小作者看到這一切是又驚又喜,他為什麼會吃驚呢?

在學生了解小作者三個季節都在關注着王大伯的桃園,從冬季的疑惑,春季的盼望到夏季的又驚又喜終於相信了王大伯的話以後,請學生把課文從頭到尾讀一讀,再次感受。

通讀了課文,聽了王大伯的'話,你有什麼感受?想説的,想做的都可以談。我設計這一環節,意在昇華情感,使學生內心感悟得到深層次的內化,真正做到“課已畢,趣猶存”。

生活中有很多的學問,我希望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處處留心生活,用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去觀察,善於思考的頭腦去探索,你一定能成為生活中有學問的人。這一環節告訴學生從社會生活中學語文,樹立大語文觀,鼓勵學生從課本走向社會,從課內走向課外,成為學習的主人。

文本給我們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作為語文課程的實踐者和操作者,我們不僅要“重文本”,而且要“超文本”。

讀完全文,我讓學生思考我從王大伯話裏悟出了什麼道理?學習了這篇課文後聯繫自身實際説説“減少”是為了“增加”道理,這樣操作旨在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多”不一定比“少”好,是對他們課內知識的延伸,也是為了滿足孩子無限的求知慾,更好地激發他們探求知識的慾望。

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作業,用多媒體出示作業內容:聯繫實際説説“減少”是為了“增加”這個道理。

在開放的、自主的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