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11篇 《安德烈的背後》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4W

《親愛的安德烈》是一本令人心動的小説,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安德烈的人生旅程。通過對他坎坷的愛情和內心的掙扎的深入刻畫,故事帶領讀者探索情感的起伏和成長的過程。閲讀本書不僅令人心靈共鳴,也延伸了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11篇 《安德烈的背後》

第1篇

雖然很久以前就有機會讀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但是以前我都只是隨便翻看了幾下便放下了,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今天我認真看了下去,感覺越看越有趣,越看越想看,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

安德烈的年齡也是十八歲,和我的年齡一樣。他在書中向母親訴説了自己的很多不滿於困惑,這些都是我所感覺到的。同樣是十八歲,同樣不知道自己未來到底想幹什麼,同樣不太能全面而且正確認識自己。

我來了兩個多月了,然而我的方向是什麼呢?我是為什麼來到這裏,直到今天我依然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像很多十八歲的孩子一樣很迷茫,很困惑,找不到方向......

我也和他有着同樣的煩惱,每天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兒煩惱,讀後感《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就像我買了一個髮夾,但是它很不合適,於是我耿耿於懷了好幾天,一直到我看到書上的故事。就在剛才我打卡時發現只有八十多塊錢,而且我的卡好好像一直掛着在花錢,(雖然我不太確認是不是一直在花錢)於是我又為這個事開始煩惱,雖然我的意識一再提醒我剛剛才看過一本書,我應該從中得到應有的啟發,但我還是在煩惱。其實那不過是幾塊錢而已,我並不需要這麼煩惱。不過這會兒寫着博客,我漸漸的沒有了那種煩惱。真的,人就是這樣,很多時候為小事而惱很久,真有點不值得。因為就算是煩惱了,也不會彌補回來!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11篇 《安德烈的背後》 第2張

第2篇

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題記

“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最近我讀了龍應台和他的大兒子安德烈合着的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封面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一位知性、貼心的母親和一個睿智幽默、天真爛漫的十八歲男孩,它也同時喚起我對生活的思考。他們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天涯淡泊。

人生哪有恆長的廝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看着安德烈和他母親的信,我不由地想起我和我的母親,現在的我是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青年,我的母親永遠不懂我的世界,認為自己什麼都是對的,從來沒有在乎過她的感受。她只能讓我跌倒,看着我跌倒,只能希望我會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希望陽光照過來,照亮我藏着憂傷的心,照亮我眼前看不見盡頭的路。

母愛就像春天的雨露,悄悄地滋潤我的心,在心靈的深處生根發芽。它帶來一片綠色,收穫的是喜悦。它伴着成長的一點一滴,隱藏着偉大的力量,似乎深不可測。這是需要用心去感覺的。窗外一片含情脈脈的燈火,在寒夜裏細微的閃爍,然而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我們奔向我們人生的願景,眼睛熱切望着前方,母親只能在後頭張望我們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慢慢的就看不見了。

母愛像寒冬中的一個暖爐,那是温暖的愛,是最好的禮物。當爐火映照在我的臉龐,我感到了温暖與關愛?那是世間最偉大、最有力量的愛,它可以熔化一切,除去所有前進的障礙。當東方的紅日冉冉升起,當西邊的晚霞漸漸褪去;當北方的大雁翩翩歸來,當南方的漁船漸漸駛去。母愛卻從不離開。不論身在何方,母親的心總是在牽掛,而那條線就是母愛。

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説,他們深愛彼此卻互不理解,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他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龍應台和安德烈的通信,彷彿黑夜海上的旗語,被其他漂流不安、尋找港灣的船隻看見了。有什麼話都要和父母説,敞開自己的心扉,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們,讓我們互相理解。

珍惜每一分鐘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不為什麼,只因為他們是那一縷陽光,照亮了我的路。

第3篇

這本書,是由媽媽推薦的。拿到它時,粗略地翻閲,知道這是一本龍應台與兒子安德烈的書信集。不由得,讓我想到了著名的《傅雷家書》,嚴謹、認真,顯露出父愛的光輝。細細品讀這一本《親愛的安德烈》,體會到的不僅是母親作為一名傳統女性對兒子的愛,更有對社會及人性彌留的愛。

龍應台,是一名傳統的東方女性。文筆犀利,對社會現狀揣摩深入、透徹,卻如萬千母親一樣,對正在成長的孩子有深深的眷戀、濃濃的深情。

安德烈,叛逆但有思想、有看法,不是玩世不恭的紈絝少年,而是關心社會現狀的青年。對母親有嘲諷,有不耐煩,和許多青少年一樣,拒絕母校不厭其煩地管轄自己的生活。

年齡、國籍、環境、文化背景,無一不是母子交談的障礙,但他們卻在三年中不間斷地進行交流,實在難得。

當龍應台講到她的十八歲時,她的家鄉是貧困的、髒亂的,人們是沒有文化的,但她這樣寫道:“你也許覺得,我是在描繪一個黯淡壓抑的社會,一個愚昧的鄉村,一段浪費的青春,但不是那麼簡單,安德烈……可是整個社會,如果歷史拉長來看,卻是在抑鬱中逐漸成熟,在浪費中逐漸累積能量。因為,經驗過壓迫的人更認識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難得。”

一個從抑鬱中成長出來的女人,使我不得不跳出書本來談談了。正因為她經歷了壓抑,嘗過了人間的苦澀,才會更珍惜生活,才會更享受社會帶來的一切果實,不管是無奈還是喜悦,反而,他們將現在的權、利、誘惑等,看得更淡了,生活對他們已經足夠好,何以再貪圖更多呢?這是一位母親告訴我的。

當安德烈點起了煙,龍應台沒有多説,只是看着他蹺起腿、抽煙、吐出一團青霧。她只能對自己説,他早已不是自己的孩子,他是一個“別人”,一個獨立自主的成人,他得對他的行為負責。於是她沉默了。她何嘗不恨,可這也是她不得不接受的現實。她對安德烈説:“我們最終級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走到最後,不是‘自己’二字。”這位母親,是思考了很久,還是早已知曉,只等傳輸那一刻呢?不論如何,這何嘗不是一位英明、博大的母親呢?

安德烈眼裏,香港是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他説的文化,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情趣,習慣了歐洲生活的他熱愛他閒適與從容。“人跟人之間願意花時間交流,坐下來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為了聊天而聊天,在歐洲生活裏是很大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一種生活藝術。香港沒有這種生活藝術。”雖然,我覺得他的説話過於片面,因為香港人喜歡這種奔波,而且,這是隻是生活的一方面,但,我認為他的形象從一個叛逆的青年完全轉變了,我覺得他有思想,有情操。這一點,我還能從他對校園裏的暴力事件的看法中體會出來。

當那些低薪家庭、問題家庭的學生初刀子追殺,學校不在乎;而這些家庭條件優異,是精英班成員的學生被打了耳光,學校異常緊張、鄭重時,安德烈火了。他説:“我無法接受學校把這些學生當做問題的替罪羊,我更沒法忍受這種典型的私立學校精英思維,勢利,傲慢,自以為高人一籌,以為自己出身好,國家就是他的。”這種問題我們的社會不常出現嗎,又有多少人能站起來反抗,這些文字交流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思維的震撼,更有心靈的反思。

安德烈最後發出瞭如此的咆哮:“讓木屋裏有和平,讓豪宅裏起戰爭!”

讀完這本書,我心緒飛湧,心情時起時伏,有無數對自己反思以及能社會的再度探究。滿滿一本母子情深,更多的是對人性的思考、心靈的頓悟,境界的提升與深切的認同感。

第4篇

早秋的上午,陽光跳躍在桌面上,微風拂過臉頰擾亂了額前的髮絲。教室裏冷風呼呼作響,合上《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可我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熱血沸騰,為兩代人的思想溝通所震撼。

三年的時間,讓母子二人由“陌生”變為“熟悉”。龍應台説:“我可愛的安安,哪裏去了?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哪裏去了?"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吧。但當龍應台發現那個可愛的安安變成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稜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的安德烈時,她想到了用一種最温婉的方式———寫信。文字,真的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動人的力量,兩代人的溝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詞透露的温情中逐漸消融。

透過書信,我彷彿看到了一個陽光的大男孩:在德國長大,深受歐洲古典藝術和美的薰陶,喜歡聽旋律優美的音樂,崇拜爵士樂,喜歡單純地享受聆聽。在他的來信中,我感受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強烈碰撞,愛國情懷與避政心態,安分保守與熱情奔放。我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種文化。

看過了龍應台和安德烈的來信,我不禁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進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會出現叛逆情結,漸漸地與父母的交流變得少了,每天都單調地重複三點一線地生活。看到龍應台給兒子的信後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們也想和我溝通交流的吧。這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

與經典作文裏所描繪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媽媽並不是細膩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於表達的,中國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愛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週,因為要上晚自習,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買飯。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燉好排骨送到校門口。當爸爸轉身離開時我看到他被汗水濕透的襯衫,心裏有種莫名的感動。有多少次父母對我們的付出被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擁有的美好。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書中母子二人的對話,讓我的心靈有很大觸動。反思自己,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通過這本書我找到了與人心靈溝通的橋樑。心中釋然,昏黃的路燈下是一家三口拉長的身影,留下一串歡快的笑聲。

第5篇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體現了一箇中國母親與一個歐洲兒子溝通時的文化差異,思維差異,以及他們對待差異的看法等等。

事實上,我是一個特別不喜歡看書的人,幾乎是看到書的封面就會犯困。但奇怪的是,龍應台的書深深地吸引了我。從《野火集》到《目送》到《孩子,你慢慢來》再到這本《親愛的安德烈》,不知不覺我已經看了4本她寫的書。從《野火》裏的犀利筆鋒,再到後來幾本書中體現的她對待家人朋友的柔情,都對我影響很深,特別是書中滲透的對待社會的思想,改變了我對待很多事物的看法,讓我感覺我離社會越來越近,社會與我息息相關。她的書就像一條引導我走向社會的繩子。

接下來,我想説説《親愛的安德烈》中幾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在這些通信中,安德烈的一封信説他覺得香港人都很繁忙,做什麼都是匆匆的,只是為了完成目的而做的,從來都不懂得享受生活,不會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而是為了完成預先安排的一件事而去喝咖啡。他覺得香港缺乏文化。當然這引起了許多香港人的反應,有人認為他説的很對,香港永遠在跟別人拼經濟,停不下來,也有人認為,這就是香港的文化,香港的特色,香港的時間表。

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忽然覺得自己好像也是在趕時間,被時間牽着鼻子走。回想自己學習古箏的時候,好像總在為了快點考級而學;而且也很少時候會為了享受彈古箏而去彈古箏,所以每天一小時或者兩小時的練習就像在完成一個目的罷了。

安德烈的一句話,也讓我印象深刻“也就是説,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這被龍應台稱為兒子的“獨立宣言”。

在中國,有很多孩子儘管讀完大學了也無法學會獨立,不能獨立生活,這不是一個小問題。而這個問題出現的一大原因是,中國父母都太過溺愛孩子了,最終導致孩子除了學習以外,什麼都不會,什麼都要依賴父母,這是不行的。而西方的孩子則比較獨立,因為西方父母學會放手。當然任何事情都是兩面的,中國的教育方式,令中國家庭充滿了人情味。而西方的家庭聯繫則沒有這麼親密。

對於這本書,我表示我真的很喜歡。喜歡安德烈和媽媽一起討論民主問題,讓我對“民主”有了一定的概念;喜歡安德烈和媽媽坦白一切,打開內心,讓我也學會如何與父母相處;喜歡安德烈的“獨立宣言”;喜歡龍應台向孩子學習的態度和過程……

第6篇

這段時間讀了幾本書,印象最深刻,最喜歡的是龍應台女士的《親愛的安德烈》。

看這本書時,心情是激動的,因為我和龍應台一樣,想要了解我十六歲的女兒,即將成人的她,在想些什麼,今後想要幹什麼,這個世界在她眼裏究竟是怎樣的。

龍應台女士寫這本書的初衷,也是想了解自己十八歲的兒子,這個已經成年的兒子,已經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可愛的小男孩“安安”,而是變成了一個稜角分明,有點“冷”的陌生人。為了瞭解自己的兒子,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以書信的.方式,歷時三年寫成這本書。

這本書帶給我許多的驚喜,雖然龍應台女士和我母親同齡,而且她和兒子生活的背景更國際化,台灣、香港、德國,她們接觸到的世界更廣闊,所以她們談話的內容更豐富,涉及親情、愛情、價值、國家、歷史、政治等方方面面。但書中最核心的內容,母子之間通過書信表達的愛與關切,是最打動我的。

做為一個有着十六歲女兒的母親,我也渴望和女兒的交流,我們也愛着彼此,但就像書中説的,我們不會交流,不懂表達。吵架成了我們之間溝通最多的方式。

這本書涵蓋了太多的東西,讓我瞭解到了台灣、香港、德國種。種不同的社會形態。我驚奇於龍應台女士的敢説,對時事、對政壇敢於批評。也驚異於安德烈的思想豐富,對國家、對價值觀都有自己獨立的見解。

而我和女兒,在這方面欠缺的太多,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貌似信息極其開放多元的時代,可我們在談論什麼,在思考什麼呢?

我們談論的最多的是學習、功課、考大學,可看完了《親愛的安德烈》,涉及這方面的話題,他們幾乎沒有討論。他們討論的事太豐富、太多元,他們思考人生、思考政治、思考人性。可我們呢?有多久沒有思考了,看抖音、刷韓劇的我們,簡直就是井底之蛙,只看見自己頭頂的一小片天空,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麼遼闊,多麼精彩。

看完這本書,我反思了很多,雖然我們因為生活的環境和自己的學識經歷有限,導致目前這種膚淺的生活,貧瘠的思想,但只要認識到了,什麼時候都不晚。

多讀書,多寫字,對女兒多瞭解多溝通,把她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讓我們不要生活在思想的沙漠裏,一點點改變,一點點深入瞭解生命的真相。

從今天開始,試着去聽女兒喜歡的音樂,哪怕覺得很吵,也要聽完。

第7篇

兒子成長了,本來就和母親漸行漸遠,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對這個世界的抱負,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無法跨越進去的圈子。於是,和家人之間的感情也就漸漸平淡。龍應台慌了,她不曉得該如何掌握住她與兒子之間的聯繫。於是,她邀兒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與她合寫一個專欄,一方面她可以透過書信來了解兒子的想法、內心到底在做什麼打算,以及為人母親最渴求知道的——過的好還是不好?這36封信就是如此產生出來的。

從他們的對話裏,我看到的龍應台,是一個愛兒子的普通母親,她在認真地瞭解、認識兒子,同時也在努力解釋自己,三年的對話是成功的,母子收穫了巨大的幸福。在我看來,龍應台對“中國”和“中國文化”非常熱愛,反獨裁、反強權,追求民主、關心民生,厭惡作秀的政治人物,呼喚公平正義。在給兒子的信裏,她對“貧乏”、“愚昧”的漁村娓娓道來(“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偽裝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雖然艱難卻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她對故土台灣愛的深沉。在一些話題的討論中,她多次提到大陸見聞,關於將來,説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飯館裏,16歲的從甘肅山溝小村裏出來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個月賺兩百多塊,寄回去養她父母,安德烈説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龍應台就問:“安德烈,那16歲的女孩,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你能想象嗎?”回想自己,龍應台説:“18歲的我,不知道高速公路,不知道下水道,沒進過音樂廳和美術館,不知道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龍應台對安德烈説:“我對於享受和物質,帶有幾分懷疑的距離”,爬黃山的時候,她看到挑90斤重的少年挑夫,一邊水泥、一邊食品,早晨4點出門,黃昏爬到山頂,回到家深夜,肩膀被扁擔壓出兩道深溝,一天掙30塊錢。她説:“安德烈,30塊錢不到3歐元,不夠你買3球冰淇淋,山頂咖啡一杯20元,我不太敢喝,但是不喝,那個大眼的少年是不是更困難呢?”她講黃山少年,我很激動,不知道安德烈是否也動容了。

從安德烈的信件中,我看到的更多是中西之間的差異,教育、意識,很多方面。比如,他們長於理性思考,而我們重情感抒發,他們會積極參與、干預現實,而我們更多是旁觀。18歲的安德烈和他朋友討論的內容在我們看來是不用討論的,沒什麼好討論或者討論不出什麼,我們受到的教育是接受,而不是思考,我們不會思考,也不會想去思考。我們依賴長輩、領導,我們相信,我們從眾、附庸。就香港選舉時間表出台問題,安德烈置疑香港人數的少,在他看來,爭取小小的本該的權利,為什麼不發出聲音呢?龍應台是呼喚民主的,她在之列。當然,一些問題上,安德烈跟我們一樣顧慮、煩惱。“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我幾乎確定不太可能有你們的成就,你會失望嗎?”龍應台説:“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要你和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完全贊成龍應台,但事實上只有少數的人不是被迫謀生。以龍應台的這一段文字來看,我認為,她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所有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但為什麼世上還是有這麼多的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壓在孩子的身上呢?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頂尖中的精英,不斷的期許孩子的成就能超越自己,這或許就是變相的施壓吧。但……就放任着他一事無成、遊手好閒?不!所有的母親都會擔心,會緊張。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寸,正是母親的為難之處。

第8篇

這本書是我在一個朋友的打印店書架看到的,本來等待打印投標文件,無意間發現了本書,一看是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的36封書信及部分讀者的反饋,我立刻來了興趣,徵求老闆意見後帶回,用一週的時間閲讀完了本書,感覺有很多自己的影子。

本書的書信來往時間20xx年至20xx年,當時的安德烈是18歲到21歲,也就是成年後和母親龍應台的心靈交流。內容看似簡單,但裏面有很多需要我深思的問題。我看到前幾篇的時候就有一個衝動,我的兒子現在14歲為什麼要等到18歲呢?我現在就可以和他進行書信交流,省得有正面的衝突,我當晚在自己的公眾號就發表了近期的目標。隨後給兒子寫了第一封信,其實在這之前我也寫了很多關於兒子的文章,我也不認為兒子這個年齡是多麼的叛逆,唯獨讓我苦惱和不知所措的是兒子每週回來寫作業的拖沓,為了這個問題我和愛人也溝通了多次,也和兒子溝通了多次,每次兒子都承諾,但每週都和之前一樣到出家門的那一刻才完成。

老公對兒子也很無奈,我也不知道如該何處理這個難題,我想利用書信的形式和他溝通,是不是他更容易接受呢?我帶着疑問還是動筆寫了第一封信。內容也是我困惑的問題及我對他的期望,期待兒子每週能有兩個小時和他獨處的機會。

其是在兒子10歲—14歲我每年也專門給兒子寫一篇我認為的人生哲理及祝福。上個月公司讓每個部門上報1篇以上家書,有幸看到領導寫給自己兒子的信,讓我很是佩服,不論從文字還是語氣都覺得自己寫的太婁了,拿不上桌。

從20xx年12月18日寫第一篇文章到現在我的文章超過300篇,已經足夠出兩本書了,我現在的目標也越來越清晰,10年後或者5年真的會出自己的書,不論有沒有人讀者,我都要堅持,畢竟是屬於我自己閲歷。我所寫的東西是為了讓自己釋放壓力,一種情緒的疏通。已經把寫作變成了一種習慣,並且每次書寫完心情都特別的舒暢,內心得到的釋放,我喜歡寫作帶給我的這個愉悦。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中有很多我現在對兒子同樣的做法,也有龍應台説到自己14歲因為從農村到城市上學第一次體育課扔鉛球遭到老師嫌棄,同學的嘲笑。我也同樣在14歲的時候從農村來到城市,上課第一天課堂上老師問問題的時候我用很土的老家話回答惹得全班同學鬨堂大笑,從此我在課堂上再也不回答問題。我曾對自己的出身,在農村長大,不會説普通話等自卑,確切來説對自己本人自卑。這麼多年來一直都在壓抑這種自卑,直到2016經過一年的學習和分享,我才從自卑中慢慢走出來,看見自己的過去,現在,將來。是農村的經歷才成就了現在的不認輸,懂得堅持,知道終身學習才是最直接和有效得改變自己得方式。

通過本書讓我領悟到另一個道理,孩子只是我身體的一個小分子,出生前我需要萬般得呵護。出生後就要慢慢學會放手,從吃奶到現在的獨自面對,他都能處理的很好,我沒必要用我的生活的方式來要求他,他的人生他做主,他的世界他創造。當我做好自己就行了,如果需要關注他,我可以和他商量,用他喜歡的方式和他相處,可以成為最好的朋友,只要在他需要的時候給他一個肩膀依靠,其實父母就是孩子航行歸來的彼岸。

我不知道我和兒子的通信能堅持多久,但只要我想和他溝通,我只管寫就好,回不回信看孩子自己,畢竟手長在他的身上,我不能綁架他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

第9篇

?傅雷家書》是父子書信集,而本書則是一本母子書信集,母親也是作家,是中國的母親和其德國的兒子教育理念碰撞錄。

母親是台灣作家龍應台,兒子安德烈則是一個德國青年,母親帶着八分的認真與二分的知性懷疑,兒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誠。我本是抱着不情願去看這本書,當看到1/4時,忽然間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徹悟,書中對孩子與父母的描寫,那種無比新奇而又見解獨到的教育方式,讓我耳目一新。

書中的安德烈對生活充滿樂趣,幾乎天天聽歌、開派對、旅行等等這些我們中國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來看看我們的一天,早晨早早起牀、沒完沒了的課內與課外作業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媽媽來安慰他,成功時,親朋好友都為他送去衷心祝賀;但我們取得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甚至與家長的期望還相差許多,這就是東西方教育的差距。

這本書中隨處可見中西方文化的衝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長的德國青年,除了出生在台灣,其他方面已經很難同中國扯上關係。在這樣一個德國青年的眼裏,台灣是這樣的:“我不關心台灣的過去,不關心淡水河的魚蝦是如何滅絕的,不關心在一個不民主的地區人們如何為爭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關心德國的未來將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將以什麼為以後生活的憑依,我只關心自己每天是不是開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創意。”我想這樣的孩子如果活在中國,不用問一定會被父母一通斥責然後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這就是龍應台的兒子?台北文化局局長、國際知名教授的兒子?我原以為龍應台會像平常家長那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卻説:“他是一個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個人’,我無權強令他做什麼,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談。”這種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我們的父母的口中説出。我覺得安德烈對mm(媽媽)的語氣不像總統也像首相了,竟然這樣和自己的母親説話,而龍應台只是傾聽,只是思考,與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們這種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讓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從書中,我看到了另一種教育方式,另一種教育理念。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同時也作為一個有同樣年齡兒子的母親,書中可借鑑之處太多了。我們對孩子的管教實在太多了,以我們所謂的經驗為孩子制定了太多的條條框框,還美其名曰為了孩子好。我們的教育其實就是一條流水線,出來的是“一模一樣的產品”,而不是不拘一格的人才。孩子們的創意給我們教沒有了,許多的問題只有對和錯,是和不是這兩種答案。這本書,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去認真地讀,去認真地思考。它比《傅雷家書》還有更現實的教育意義。

第10篇

我們這一代人有與安德烈相同的思想和太多太多的共鳴,我也曾向安德烈那樣掙扎着尋找什麼是我真正愛做的事情;我也曾戲謔地要求別人不要浪費糧食,只因非洲很多孩子不想我們那麼幸運,他們死於飢餓,死於營養不良;我也曾質問過自己,該不該給街邊的乞丐一些錢,為什麼我也會陷於這種給與不給的猶豫中……我們90後在拋開一些輕狂頹廢的外殼後,你們是不是也應該發現我們的閃光點?在面對現實給予我們的重重壓力時,我們希望聽到的還是那句像文中的mm。那樣一句話,“對我來説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是不是父母的疏於表達,還是表達了我們卻未能察覺呢?

其實父母表達過,我們只是不能接受他們表達的方式,是否你經常聽到“撐不住了,想家了,就回來,爸媽給你做好吃的”,他們不會問你“工資多少”,只會喋喋不休地問“辛不辛苦,有沒有好好吃飯”。他們就像mm。一樣關心僅僅是我們,而不是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成就。永遠不要埋怨你們為父母失去了自己,因為父母早在有了你們後,便失去了他們自己。我這樣想過,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樣曾經或者一直那麼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們也疑惑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感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不是我曾經無視他們做出的改變。試着問自己這些問題時,我不知不覺地站在他們的角度上去看,去體會,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還是微不足道的,原來父母為我們付出的要我們為他們做的事多得多。

第11篇

2004年,也就是14年前,龍應台突然發現兒子“安安”不見了,站在面前的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青年,面對兒子時她不知如何開口,不知他在想什麼、在乎什麼,這是一個如此親密又如此陌生的人。

愛不單單是心裏的思念、言語的關懷、全力的付出,更多的是理解,懂才有愛,愛而不懂那是虛假的愛,那終歸愛的是自己。

她強烈地要認識這個18歲的親密陌生人。智慧的人,永遠是不單有想法,更關鍵的是還有辦法,而且是妙法。她請求安德烈以書信的方式與她共同寫一個專欄,條件是一旦答應就不能半途而廢。安德烈答應了。

龍應台覺得: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在信中,他們談國家意識,談文化認同,談世界觀,談人生價值,談對工作的態度,談愛情觀,談抽煙問題……對話並非總是順暢的,有爭論,有各執己見。比如安德烈對龍應台説:“你聽不懂我的意思對不對我們的代溝就在這裏:我上面所説,沒有一句我的同儕聽不懂,而且,我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他們根本不需解釋。”他要求媽媽“問我,瞭我,但是不要‘判’我”。當然更多的地方充滿一個母親眷眷的讓人感動的情,有很多觀點有着讓人眼前一亮的智慧的火花。

從2004年5月12日的第一封信,到2007年8月24日的最後一封,歷時3年3個多月時間,母子2人書信往來共36封,以專欄的方式刊載。這36封信影響了台灣、大陸以及國外許多的家庭,許多的父母,許多的兒女。因為兩代人“親而不懂”“愛而不知”的問題,就好像情感上的“代溝癌”一樣,擴散在父母和子女的肌體內,父母給錢、買房、贈車、送飯用各種方式表達“疼愛”也收效甚微,子女節日送禮物、生日送蛋糕、老花鏡、防滑鞋、煙酒糖茶頻繁表達“敬愛”也難暖愛子之心。

龍應台給他的兒子足夠的自由,他們可以在同一個問題上各抒己見,沒有對錯,他們相互尊重對方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讓我們覺得:龍應台不像是安德烈的母親,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一個願意聆聽的朋友,在她眼裏安德烈是一個自由的人,她無權強令他做什麼。龍應台這樣的態度使得她的兒子可以無憂慮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瞭解了自己的兒子的想法、人生觀和價值觀。這種寬容、這種理解使得他們彼此瞭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給了他正確的指引方向。

安德烈是個幸運的人,他是一個自由人,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她不像其他的母親給孩子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許,在她眼裏,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做母親的無權干涉只能引導。而當安德烈失落的時候,她會安慰他,鼓勵他。

龍應台用書信的方式瞭解兒子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放下作為長輩的架子,以一個朋友的方式與兒子交換彼此的想法,沒有批判、沒有責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駁,還有安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