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教學反思範文5篇 "探究貓——教學反思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4W

《貓》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以貓為主角,引人深入思考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對於教育教學而言,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篇關於《貓》的教學反思範文。

《貓》教學反思範文5篇

第1篇

本文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摯的散文。文章運用樸素的文字,生動傳神地記敍了三隻貓的故事,學習本文時,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重點體會作者抒發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培養學生關愛、善待弱小者的情感。 教學時數:一課時

今天我們跟隨作者走進課文,共同感受作者養貓的經歷。板書課題及作者。

三、檢查預習 (請一位同學先讀一讀下列字詞,老師再出示答案,學生齊讀,要求學生在課文中標註)

速讀課文,簡述三隻貓的故事。(可選擇其中一隻談一談)

在文中標畫出有關三隻貓的來歷、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的詞句。

請三名學生分別簡述三隻貓的故事,提醒學生抓住貓的來歷、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的詞句。(老師簡單點評)

(過渡語)我們從故事中得知:三隻貓的結局不是失蹤就是死亡。這讓我們深表同情。那麼,作者一家對這三隻貓分別是怎樣的情感態度呢?

要求:標畫出文中的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並説説你的理解。

老師追問:“我”對第三隻貓為什麼會產生難過、自責、愧疚這樣複雜的感情呢?

想一想:如果養第二隻小黃貓時,家中也養了一對黃色芙蓉鳥,鳥也被吃了,“我” 會怎麼想、怎麼做?請你以第一人稱來敍述。

學生各抒己見??(學生回答可能有兩種説法:①第二隻小黃貓不會吃黃色芙蓉鳥。②第二隻小黃貓吃了黃色芙蓉鳥,也決不會責怪它)

(過渡語)同一件事,人們對待兩隻小貓的態度卻截然不同。由此你得到什麼啟示?

學生齊讀啟示:凡事不能單憑印象、主觀臆斷,要弄清事實,客觀公正;要關愛,善待弱小者。(幻燈片)

(過渡語)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遭遇此種命運的又何止是一隻貓而已?

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經錯怪過別人或被人誤解呢?説一説事情的經過。

(過渡語)在這節課即將結束的時候,老師想對同學們説

讓我們都滿懷寬容,滿懷平等地對待一切生命吧!(學生齊讀)

?新課標》中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感悟、受到情感的薰陶。因此,我在設計這篇課文的教學時:與學生見面的短短20分鐘,老師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讓學生齊讀課文一遍,以便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並讓學生標畫文章中的生字新詞,自行解決。

這篇課文篇幅長,語言通俗易懂。因此我在課堂設計上讓學生速讀課文,簡述三隻貓的故事。(可選擇其中一隻談一談)並且對速讀提出要求,並在屏幕顯

示:在文中標畫出有關三隻貓的來歷、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的詞句。從課堂反饋來看,效率高,效果好,節省了時間。

這篇課文,我緊緊抓住了情感主線進行教學。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只設計了一個大問題貫穿課堂:作者一家對這三隻貓分別是怎樣的情感態度呢?讓學生小組內充分交流,然後展示。從課堂上看,學生思維活躍,充分表達了自己對文章一些情感語句的理解。文章中的重點語句,讓學生反覆揣摩、朗讀。這一環節中我注意對學生進行鼓勵性的評價,小組加分很適合國中低年級學生心理,極大提高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這個環節的設計收到了預期效果。

為了加深對文章所藴含的哲理的體會,我設計了一個拓展學生思維的問題:想一想:如果養第二隻小黃貓時,家中也養了一對黃色芙蓉鳥,鳥也被吃了,“我” 會怎麼想、怎麼做?請你以第一人稱來敍述。這樣一來,學生通過對兩隻貓比較,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進一步理解了文章主旨。

在拓展延伸環節,我設計了過渡語: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遭遇此種命運的又何止是一隻貓而已?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經錯怪過別人或被人誤解呢?説一説事情的經過。這樣很自然地引出下一環節:你認為怎樣才能減少或避免這類事件的發生?最後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教學中,結束課堂。

小組模式的教學,座位的編排,可以4人一個小組,但由於時間倉促和講台空間的侷限,不能設計傳統座位的編排。使老師巡迴指導、關注學生的進度和課堂紀律的掌控都受到限制。我在想,這樣的座次排列,不使用小組教學模式也可以。

另外,有些緊張,感覺自己的教學水平還沒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

專家點評:教學設計新穎,對文本挖掘深入,教學活動圍繞情感主線設計一個問題貫穿課堂,學生思維活躍有深度,課堂結構合理緊湊,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有效發揮教師導學作用,適時進行方法指導,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氛圍和諧融洽。

《貓》教學反思範文5篇

第2篇

1、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在學習貓的性格古怪時,讓學生從文中找到描寫貓性格古怪特點的關鍵詞語:老實、貪玩、盡職,再把描寫這些特點的句子劃出來,並反覆朗讀,進而理解內容。

2、體會擬人句的作用,體會作者愛貓的感情。如在理解“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時,當貓把老舍先生的稿紙踩印後,他不但不生氣,反而當作梅花來欣賞,可見他對貓的喜愛。作者在寫剛滿月的小貓時,不像在寫一隻貓,倒像寫一個天真爛漫而又可愛的孩子。這些都可以看出作者對貓的喜愛。

3、注重寫法的滲透,如在描寫貓的盡職,作者就抓住貓耐心等老鼠這一事例來寫的。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回顧一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先説出它的一兩個特點,然後再分別用具體事加以證明。

1、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讀有些忽略。教學中,朗讀是體會感情最直接與最重要的手段。教學時,我引領學生通過抓重點詞,重點句子,創設情景等方法去學習課文,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但在體會之後未能讓學生反覆讀,在讀中再次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從而缺失了語文課上“書聲朗朗”的重要環節,沒能讓學生在讀中展現語言文字的魅力。因此,在今後的課上我將注重通過個別讀、自由讀、齊讀、引讀等多種朗讀方法,在讀中體味語文課的箇中魅力。

2、備學生不夠充分。課前,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教材和教案方面,對於學生掌握課文的程度,思維發展的方向,各種問題回答的預設準備不夠充分,以至於對學生回答問題後的評價語過於單一,引導不夠深入。

這節課後我的感想也很多,課程改革中的學生在變,教師更要變,新的課程需要教師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師加強文化修養,除了本專業紮實的知識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有淵博的學識,還要有敏捷的思維,較強的應變能力,善於捕捉學生思維的火花,因勢利導,使其燃燒發光,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地思考我們的教學,如何在教學中增強學生主動探求的興趣,增強學生探究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第3篇

?貓》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構思精巧,意味雋永,作者通過觀察貓的神態、動作、傾聽貓的叫聲,把大貓的性格及小貓的可愛形象描述得栩栩如生。這篇課文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好教材,學生也非常喜歡並且愛學。我在教學中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

教學第一自然段時,引導學生思考:貓的'性格怎樣?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貓的這個性格?這些性格特點怎樣?作者是怎樣將這些矛盾的詞語連接起來的?引導學生將這些問題逐一解決以後,再通過朗讀、體會,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在第二、三自然段的教學中,由於行文特色和第一自然段大致相同,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學。在反饋交流時,趙茜同學條理清晰,很快講出了貓高興時和不高興時的表現以及勇敢和膽小的性格特點,這是高於一般學生的思維廣度,也顯示出了趙茜非常強的語文學習能力,這正是我們着力想培養學生的方面。也許因為課文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找的重點詞相當準確,緊接着學生又結合具體的語句深入談了自己的體會,也為理解課文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感悟課文內容以及思想感情

在學生找到貓那老實、貪玩、盡職的性格以後,分別讓學生找出具體描寫這個特點的句子,然後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並從中找出重點詞語。比如:無憂無慮、一天一夜、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學生有親身體會,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對於“屏息凝視”這個詞語的理解,我採用了讓學生親自體驗,再加上“一連就是幾個鐘頭”的理解,學生自然就體會到了貓“盡職”的性格。

在學生已經掌握了貓那三方面矛盾的性格以後,我為學生出示了填空題:貓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既(膽小)又(勇猛),高興時(温柔可親),不高興時(一聲不出)。這些看起來互相矛盾的特徵,但又是事實,所以説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學生通過學習以及板書很快理解了這些古怪之處,並且準確的做出了填空。

在教學中我最為關注的還是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感悟。第二自然段的句子,表達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與學生實際的理解有距離,特別是“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這個句子。為此,我首先設計的是比較朗讀,其次是以梅花圖引發美感,最後提出反問“老舍先生為什麼能把那髒腳印看成梅花呢?”引起學生思考,讓學生的學習價值得到實現,而不是在課堂中虛度光陰。那麼,用什麼可以顯示出學生的感悟提高了呢?朗讀能很好的體現,讀出自己的特色,而這篇文章又適宜用朗讀來體現,在實際學習中學生由對句子的理解和認識而讀得津津有味。

一節課下來,學生基本理解了這篇課文,理解了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理解了人愛貓,貓親人這一主題。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是,我感覺課堂上沒有讓學生更充分的朗讀,因為時間倉促,小貓那部分內容學生理解得不夠充分,課堂上有些問題只要有學生回答正確,我就給予肯定,而沒有給其他學生思考的空間,因此沒有體現出面向全體學生。

另外,為準備這節課,我花了一天的時間精心畫了一幅課文插圖,卻因為時間關係,僅出示圖畫並粘貼在黑板上,而並沒有引導學生用心觀察圖畫中那栩栩如生的貓,有點遺憾。

學無止境,藝無止境。語文教學任重而道遠,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探究語文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第4篇

?貓》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文章簡短,作者寫了大貓的性格古怪和小貓的淘氣可愛,字裏行間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表達了作者愛貓愛生活的情感,在教學中我注重對以下方面進行訓練:

1、抓詞語理解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在學習大貓性格古怪一段時,我抓住了“屏息凝視”這個詞,先讓學生説説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有的學生説,是閉住呼吸,有的學生説是抑制呼吸,我讓學生去查字典,知道“閉”是。。。。,“凝視”是專注的盯着一個地方看,讓學生把這兩個詞連起來理解就是“有意識的抑制呼吸,眼睛專注的盯着一個地方看”,讓學生明白,貓為了等老鼠的出現,怕自己的呼吸聲嚇跑了老鼠,所以有意識的抑住自己的呼吸,眼睛專注的看着老鼠洞,生怕老鼠跑了,讓學生説,從這個詞裏你看出了什麼?學生説,在這個詞裏看出了貓的盡職。理解了詞語意思後,我讓學生也屏息凝視盯着一個地方看幾分鐘,問學生有什麼感覺,學生説,眼睛很累,覺得心裏憋得慌,我繼而啟發道:“你們看幾分鐘就覺得很累了,那貓盯着老鼠洞一連就是幾個小時,它累不累?它累了也不休息,還是依然閉息凝視盯着老鼠洞,從中你看出了什麼?”經過理解和自身體驗,學生明白了從“閉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這句話裏看出,貓真的是非常盡職,難怪老舍那麼喜愛它。

2、體會擬人句的作用,體會作者愛貓的感情。作者在寫貓時,採用了擬人的寫法,把貓當作人來寫,突出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在理解“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時,我是這樣處理的,先介紹老舍的生平:“老舍是個熱愛生活的人,他酷愛寫作,視寫作為自己的生命;他也酷愛養花,他家裏有幾百盆花,每天除了寫作就是擺弄花草,家裏的花死了,他要難過好幾天。”然後讓學生看書理解,他這麼愛寫作,當貓把他的稿紙踩髒後,他不但不生氣,反而當作梅花來欣賞;他那麼愛花,當小貓在花盆裏摔跤,抱着花枝打鞦韆,所過之處枝折花落時,他也不生氣,反而覺得它們生機勃勃十分可愛。從這些語句裏,看出作者把貓當作自己的孩子似的,看它幹什麼都覺得可愛。都捨不得責備,由此可

3、注重寫法的滲透,讀寫結合。在學習小貓一段時時,先讓學生找出作者從幾方面來寫小貓的淘氣可愛的,然後説出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最後説説你喜歡哪句話。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也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可以借鑑書中的語言,因為滲透了寫法,學生很順利的寫出了片斷,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第5篇

?活了100萬次的貓》是一篇經典繪本,是一本在日本被讚譽為“被大人和孩子愛戴、超越了世代的圖畫書”,這是一部有關生命意義的偉大寓言。“描寫了生與死、以及愛,讀了一百萬次也不會厭倦的永遠的名作。”貓的過去,也就是它的前半生,是一個不死身,死了一百萬次又活了一百萬次,儘管生命在一次次輪迴——先是國王的一隻貓,然後又分別是水手、魔術師、小偷、孤老太婆和小女孩的一隻貓,但它卻活得渾渾噩噩,活到最後,連它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而活了,都心生厭倦了,它討厭每一個養它的人,也不怕死,直到有一天,它變成了一隻誰都不屬於、只屬於自己的野貓,於是,在孤獨與不安之中,它不知不覺地愛上了一隻美麗不語的白貓。這是一種在它漫長的生涯中從沒有過的感情,這讓它有了愛與被愛的體驗,它頭一次知道為什麼而活了。當心愛的白貓死去時,它寧願死去,因為對它來説,沒有了愛,再渾渾噩噩地活一百萬次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同學們出色地完成了學習目標,從課前對“幸福”定義僅僅為自己的舒適快樂,跟着這隻貓從被別人喜愛、只喜愛自己、到最後愛別人,學生們真的從貓的經歷中悟出了生命的意義,真正體會到得到別人的愛,有能力去愛別人!這才是真正的活,這種活過以後,人生才沒有遺憾,不需要重活。

對於繪本,尤其是如此經典的繪本,它的文字和圖畫,都會讓讀者有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思考和感悟。閲歷的差異、精神的追求和環境的影響,帶來截然不同的視角。

一隻活了100萬次的貓,竟然如此具有魅力!那份“愛”就深深地寫在它的心裏。震撼之餘,我對於教學的設計進一步地反思,對於學生們在課堂上的精彩發言和深入地思考,我的把握學情這一塊做得不夠好,對於我們班的學生來説,設計的問題他們大部分都能夠深入地思考,準確地表達,也就是説,設計的問題可以再深入一些,學生們的潛力是無限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