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讀後感2000字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7W

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發現作品中的人物關係和情感交流,從而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情節發展,讀後感是與作品之間的一種情感共鳴,它讓我與作品產生了一種特殊的聯繫,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蛙》讀後感2000字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蛙》讀後感2000字7篇

《蛙》讀後感2000字篇1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曾經羞於承認自己愛慕過你。

讀書時在外面兼職,辦公室裏,有一個很“娘炮”的男同事,説起話來捏着嗓子,走起路來風擺弱柳,人送外號“賈寶玉”。開始還只是背地裏叫叫,後來發展到,只要該男同事一出現,眾女就會用甜得發膩的聲音叫他:“寶哥哥!”他倒是無所謂,“哎”的一聲應得雲淡風輕,我聽在耳裏,暗自捏起了一隻小拳頭,心裏有個聲音呼之欲出:寶哥哥,他也配!

寶哥哥,曾經是這世上最温柔可親的名字。在八十年代,一部電視劇《紅樓夢》紅遍街頭巷尾,讓這個名字從才子佳人的案頭書中,走入了尋常百姓家。

初次見到這個名字的主人,我還只有七歲。那時鄰居家有一台十四英寸黑白電視機,屏幕小小的,信號不太穩定時動不動就是滿屏的雪花,就是在這台電視機中,我見到了你,還有林妹妹。在電視裏,林妹妹老是和你慪氣,動不動撂下你就走,你追在她身後,一疊聲地直喚:“好妹妹,好妹妹,可別氣壞了身子。”

我那時太小,不懂林妹妹為何這般愛賭氣,所以不喜歡她,認為她太小心眼了。但我還是愛看她和你生氣的場景,只為了聽那一句句“好妹妹”,我從來不知道,一個人可以將妹妹叫得如此好聽,那樣温柔的聲音,就算心腸再硬的人聽了心裏也會變得軟綿綿的吧。難怪你再三惹林妹妹生氣,她還是放不下你。

偶爾你們也不吵架,有一次,桃花開得正好的時候,你坐在桃花樹下的大石頭上讀書,這時林妹妹荷着花鋤過來了,伴着你肩並肩坐下,一同默默地低頭讀書。春風吹得落英繽紛,桃花簌簌地落了你們一身,你們的腳下,是流水潺潺。電視機本來是黑白的,那一瞬間,我眼中的世界卻忽然鮮活起來,流水是淡綠色的,桃花是粉紅色的,你身上的蟒袍,是大紅色的。

在沒有懂得什麼叫做纏綿之前,我早已經領略過纏綿的滋味,從你和林妹妹的故事。

七歲的我連“賈”字都不會寫,只會翻來覆去在舊枱曆上寫“假寶玉”三個字,惹得姑姑姑父一頓嗤笑。姑父問我是不是以後長大要嫁賈寶玉這樣的男人,我斬釘截鐵地回答説是的。我還只有七歲,已經明白自己喜歡什麼樣的男人,他會和你一樣笑容永遠温熙、聲音永遠温和,我生氣的時候,他會飽含柔情地叫我一千句“好妹妹”。

後來讀了《紅樓夢》的原著,我確定了你身上的衣服是大紅色的,確定了你對林妹妹是一條心,確定了你如我想像中一樣完美。不,還要完美。領略過你的柔情的人,不僅僅只有林妹妹,還包括大觀園中眾多的姐姐妹妹。知道襲人愛吃豆腐皮的包子,你就巴巴地為她留着。晴雯冬夜裏穿着小衣起牀,你忙不迭地為她暖手。

你的温柔純粹出於天性,即使是對素不相識的女孩子,你也毫不吝惜這份柔情。看着齡官在那畫“薔”字,你一片好心去提醒人家,卻渾忘了自己也在淋雨。劉姥姥信口開河胡謅了一個什麼穿紅衫子的姑娘,你就信以為真,大老遠地想去一瞻芳華。你有一種刻在骨子裏的優雅,即使是在鬧哄哄亂糟糟的酒宴上,你脱口唱出的竟然是《紅豆曲》那樣精緻傷感的曲子。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你的珍貴,在大多數人眼中,你只不過是一塊無材補天的頑石。你為姐妹們操盡了心,姐妹們卻笑你“無事忙”。幸好還有林妹妹懂你,所以只有她能和你共讀《西廂》,只有她從不勸你熱心功名。我相信黛玉臨終之際並無遺恨,被你那樣精美地愛過,這一生又怎稱得上遺憾。

成年後我喜歡的每個男人都像你,不管是張國榮還是段譽。我以為全世界的女人都和我一樣,渴望被精美地愛着。我以為對於一個女人來説,温柔是男人最重要的特質。後來我才發現,世界已經變了,變得如此強硬如此冷酷容不下半點柔情,姑娘們愛硬漢愛浪子愛小開唯獨不愛俠骨柔腸了,這樣的年代,難怪你要被人棄之如敝屣,“賈寶玉”三個字甚至被誤讀成娘娘腔。

我一度也曾羞於提及自己深愛過你,這是一個盛產鏗鏘玫瑰的時代,連女人都修煉成了百鍊鋼,我又如何能夠毫不臉紅地承認自己只愛繞指柔?於是,我像個男人一樣投奔於職場,像個男人一樣蠅營狗苟狼奔豖突。我以為自己已經修煉得銅皮鐵骨,可是,當我坐公交被五大三粗的硬漢們擠成一張紙時,當我工作上出了差錯被男上司訓斥得像一條狗時,當我和老公吵了架默默在牀頭抹眼淚時,我是多麼懷念你。

我已經長大了,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幻想着能嫁給你一樣的男人,但是我多麼渴望,遇見的男人們能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你身上的温柔。也許他們也有温柔的時分,在情人面前,在熱戀尚未冷卻時,他們誰都比不上你,你的温柔與生俱來,從不更改。

世上已無寶哥哥。

如今遍地都是賈璉、焦大,卻再也容不下一個優雅精緻的靈魂。你這樣的男子,註定只能生長在温柔富貴鄉里。紅樓選秀裏不乏俊俏男兒,但只是空得一副好皮囊,沒有人能演出你與生俱來的温柔。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縱然是春風十里,都不如你。

《蛙》讀後感2000字篇2

?資本論》是馬克思耗盡畢生心血的結晶。《資本論》把高度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統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統的、邏輯嚴密的經濟學著作。它批判地繼承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成分,深刻地論證了資本主義產生、發展、滅亡的歷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歷史地位,揭示了它內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會主義所取代的客觀規律。它不僅是一部經濟學鉅著,而且是一部哲學鉅著、一部科學社會主義鉅著,是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是“工人階級的聖經”。

關於《資本論》的研究對象和目的,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

關於《資本論》的內容,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捲開篇時指出;“在第一卷,我們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身作為直接生產過程考察時呈現的各種現象,而撇開了這個過程以外的各種情況引起的一切次要影響。但是,這個直接的生產過程並沒有結束資本的生活過程。在現實世界裏,它還要由流通過程來補充,而流通過程則是第二卷的研究對象。在第二卷中,特別是把流通過程作為再生產過程的媒介來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就整體來看,是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至於這個第三卷的內容,它不能是對這個統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這一卷要揭示和説明資本運動過程作為整體考察時所產生的各種具體形式。資本在自己的現實運動中就是以這些具體形式互相對立的,對這些具體形式來説,資本在直接生產過程中採取的形態和在流通過程中採取的形態,只是表現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們在本卷中將要闡明的資本的各種形式,同資本在社會表面上,在各種資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爭中,以及在生產當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識中所表現出來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這是馬克思對《資本論》前三卷研究對象、內容和理論結構的概括和説明。

?資本論》的體系是“一個藝術的整體”,它的結構是“科學的輝煌成就”。《資本論》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作為研究的基礎,以資本作為研究的主體,以剩餘價值作為研究的中心,以資本內在矛盾發展作為研究的主線,以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規律作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範疇上升到具體範疇的科學敍述方法的指導下,整個理論體系通過矛盾形態演化、範疇演進和規律轉化,揭示出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特殊的社會歷史性質及其發展的歷史趨勢。

?資本論》問世後,對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成為無產階級和共-產-黨人的必讀書目。而且得到資產階級學者的承認。英國《經濟學家》週刊2002年12月21日發表的文章《共-產主義後的馬克思》,文章中承認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影響力。文章中一些論斷還是客觀的,給人啟發的。文章講到了1999年,bbc評尋千年偉人”,卡爾·馬克思名列榜首,而愛因斯坦、牛頓、達爾文則分列二、三、四名,表明“馬克思主義作為一位哲學家、社會科學家、歷史學家和革命者所取得的成果在今天仍然得到學術界的尊重。”文章明確指出:“馬克思在許多方面都是正確的:比如資本主義的許多問題、全球化和國際市嘗經濟週期和經濟決定思想的方式等。馬克思很有先見之明。”“馬克思遭到了誤解。東歐和前蘇聯實行的共-產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扭曲。”“請你務必丟棄前蘇聯和東歐實施的共-產主義,但千萬不要丟棄馬克思。”“這位偉人在許多問題的看法上都是正確的,他應該得到更多的承認。”文章説:“馬克思思想的影響力遠遠不止於人數日益減少的自封的馬克思主義者,他的許多假設、分析的特點和思維習慣在西方思想界甚至更大的領域都廣為流傳。”由此,看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與偉大。

《蛙》讀後感2000字篇3

讀完《平凡的世界》,第一個感受是,經歷過怎樣苦難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作品;第二個感受就是苦難裏藴藏着人性美。因此我覺得在整部作品中路遙表達的不是苦難,而是在苦難中每個人物散發出的人性光芒。

?平凡的世界》的目的就在於表現社會生活中一些最普通、最平凡人的日常生活。這些人物及其生活因為其平凡和大眾化很容易被人們所忽視,然而,也正是這樣的一羣人在潛移默化一點一滴地創造着歷史,推動着時代的進步通過對這些小人物的觀察,我們可以看到人與人之間最樸實的友愛關懷,可以看到最融洽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本文就以孫少平為例,談一談作品中所體現的人性美。

路遙在自己的作品中選擇在苦難中展現人性的光輝,在生活的困頓和人性的糾葛中拷問着人性,展現他的人文情懷。比如孫少平在班長顧養民點名時故意沒有吭聲,顧養民瞪了他一眼,又喊了他的名字,他還是不吭聲,這顯然是孫少平故意報復富人家孩子的一種行為。作者的這種描寫無疑十分的真實、生活化,是人的真正本能,但是當孫少平的朋友打了顧養民的時候,他以為對方會一怒之下向老師告狀,但是顧養民卻沒有這樣做,在老師追問時也並未透漏分毫,這種大度的行為使得孫少平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開始拷問自己的人性。正是在這種拷問和反省中,孫少平完成了一種思想上的成熟與轉變,他性格中的私慾逐漸被淡化消減,善良的人性開始復甦。在後來,紅梅出於女孩子愛美的心理而發生了盜竊小事件之後,他也並未一味地選擇揭發批評,而是通過保護紅梅女孩子的心理和人格的角度教育她走向正途,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平息事態。這種經歷人性的拷問而不斷使自己的心靈獲得洗滌與新生的成長模式讓孫少平獲得了成熟,在苦難中,這種仁愛精神的光芒越發閃耀。

從孫少平身上所體現的人性美不僅體現在對待他人的態度上,更體現在對家人的關懷上。孫少平對待親人更是無微不至。比如説,他愛祖母,用潤葉姐給他的錢給祖母買眼藥水和止痛片,到野地裏把帶露水的青草葉子回來把露珠淋在祖母的眼睛上。渴望80歲的祖母能活到自己掙錢的那一天;他愛父母,想方設法減輕他們的負擔,在父母碰到大事,六神無主時,半大小子的他挺身而出,充當主心骨,讓父母倍感欣慰。他愛自己的姊妹,當他得知自己的二流子姐夫被送去了勞教或又去流浪時,他擔心姐姐的日子太苦,時不時去幫她,把自己僅剩的一點錢全部給姐姐;為了讓哥哥安心,哥嫂和睦,他盡力打消哥哥分家的顧慮,並主動提出由自己來承擔父母以後的建房和養老費用;妹妹考上大學後,為了不讓妹妹經歷自己經歷過的屈辱和自卑,他給妹妹買時髦的衣服和漂亮的大箱子,還按城裏人的標準置辦了日常生活用品,甚至連女孩的私人用品都想到了。作為一個男人,孫少平對家人的愛是如此温暖,深沉而細膩。

透過路遙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讀書時的孫少平縱然食不果腹,捉襟見肘,而他並沒有放棄通過知識來改變命運的心,透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似乎看到了在他們這羣山包圍的雙水村外面有一個遼闊的大世界。他想走出去,他必須走出去因為保爾柯察金已經成了他的靈魂人物,去外面闖一闖,去面對全新的世界和挑戰,他不想活在哥哥的庇護下,他不想碌碌無為,來到燈火闌珊,人生鼎沸的城市,他揹着破爛的被褥被龐大的城市所震撼,似乎忘了自己的存在,他像待售的物品一樣站在東關大橋頭,等待人來買他的力氣。做小工的日子裏他嚐盡人情冷暖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體會到了無法扭轉的救贖,然而憑藉着他的自強不息,他撐起了這個已然分家的大家庭,他是頂樑柱,要給家裏郵錢,還要供妹妹讀書,他都憑藉他的積極向上,他的堅強毅力戰勝了繁重的勞動、非人的生活條件和身體上的倍受折磨。

他平靜的接受着,淡然的努力着,他對生活依舊充滿希望,從一個背石小工慢慢變成一名煤礦工人,然而在此期間他並沒有放棄學習,放棄知識,正是他的這種精神讓他贏得了人生真正的愛情、正是他的自強不息,正是他的積極向上讓這位與他地位懸殊的記者驕傲的稱他為“掏煤丈夫”。最後我們不得不惋惜田曉霞的犧牲,她的犧牲對孫少平而言簡直就如晴天霹靂一樣,我們以為他撐不住了,如果倒下我們也不會給他以懦弱的冠名,相反我們會理解他。可是他沒有,他默默的承受着這一切,他依然勇敢的面對生活,依然積極真誠的對待人生。()為了救一個協議工他受傷了,傷勢嚴重,大矸石的一角從右額劃過,傷口的某些地方都露出了頭骨。就這樣他失去了帥氣的面容,蘭香不敢讓他照鏡子,怕他接受不了現實。可是孫少平再一次告訴我們什麼叫做勇敢,他又一次勇敢面對重新走向生活。

人性是一種再常見不過的,也是一種最容易被忽略的。真正的人性不僅僅是指寬厚仁愛,而是一個人是飽滿的、鮮活的。一如孫少平,他善良、仁愛、寬容,但是他仍舊很真實,因為他也曾深深得絕望過,但是他沒有沉淪;他也怯懦自卑過,但他沒有扭曲;他也滿心無助過,但他沒有停滯。縱然他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根本不妨礙他成為一個有靈性的人物,真正的人性就是這樣在平凡的生活中,就在苦難之中,就在小人物中任何生命都不卑微,都有其偉大之處,感悟到了平凡中的人性才終算是讀到了《平凡的世界》的真諦。

《蛙》讀後感2000字篇4

我這個人不太“喜歡”讀書,總感覺同樣是心靈的交織和精神的解放,我寧可去球場打上幾個小時的球,也很難踏踏實實坐在一處安靜地讀一本好書。在讀書方面我可能比起大家要欠缺的很多,但是慢慢地我的想法也發生了改變。記得剛上研一的時候,張老師向我們推薦蔣勛細説紅樓夢,張老師説自己一直在聽,感覺蔣勛説的紅樓夢給他的感受頗多,後來去二七廠實驗有時搭乘張老師的車,張老師都會悠悠的放上那麼一小段。

説到這,似乎耳邊又飄來那悠揚的二胡聲。既然讀書不行,聽書興許會成為另一扇通往智慧之源的窗户,經過一個多學期斷斷續續的聽講,任務式的聽完了前四十回,現在回想起來,除了蔣勛老師講的幾個有趣片段,引人發笑的事情,其他也記不得什麼了。所以,這一次我結合着蔣勛老師寫的《蔣勛説紅樓夢》,一邊看着一邊聽着,感受紅樓夢帶給我的經典。

在開始之前,我讀了蔣勛老師的自述,我發現我從來沒有以這種想法去看待事物,但細細品味的確是這樣的道理。他説人生看起來簡單,卻很難説“喜歡”或“不喜歡”,在不同的年齡讀,都會有不同的領悟。

?紅樓夢》是一部長篇小説,但是,《紅樓夢》的每一章、每一回都可以單獨當成一個短篇小説來看待。接下來我與大家分享一下《蔣勛説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小説裏第一個出場的人的名字叫做“甄士隱”。《紅樓夢》裏面人物的名字常有諧音,甄士隱,就是將“真事隱”藏了。對於作者來説,回看自己家族的歷程,他既要透露,又要隱藏,在隱藏裏包含着對活過的人的愛恨,他已經超然了,他要留給活着的人一點點可以活下去的安慰或者鼓勵,有一種厚道在其中。

第一回藉着甄士隱這個角色連接一個神話故事,甄士隱在做夢,“夢至一處,不知是何地。忽見那廂來了一僧一道”,一僧一道似乎永遠是性靈裏的一些提醒。人做夢是因為在現實裏逃避掉真實之後,會面對性靈裏的真實。一僧一道是要了結一段“風流公案”。和尚笑着説:“此事説來好笑,竟是千古未聞的罕事,只因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始得久延歲月。後既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遂得脱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終日遊於離恨天外”。這裏面神瑛侍者指的就是賈寶玉,絳珠草就是林黛玉的指代。

接下來林黛玉説了一段非常動人的話:“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的過他了。”這種非常現代的小説寫法,寫到人世間的深情,非常動人。讀到這裏我也明白了林黛玉為什麼總是無緣無故為賈寶玉落淚,寶玉愛她她哭,寶玉對別人好一點她哭,寶玉被媽媽讚美她也哭,她一生的眼淚,就是要還給這個人。在別人看來,這簡直是瘋了,但是寶玉覺得他懂。有神話裏的前世深情,才有以後這人世間的“痴”。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是甄士隱在夢中牌坊上看到的對聯。這個人叫甄士隱,他是真的,但後來出場的所有人物都是假的,賈政、賈寶玉、賈璉,在真與假兩個字上做文章,真事隱去了,而“賈雨”是假語的諧音,“村言”就是街談巷議小説的意思,賈雨村受甄士隱幫助,來家中做客窗外識得嬌杏,兩人眼神交流示好。後來賈雨村努力當上了林黛玉的家教,認識了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和賈政。最後在甄士隱的資助下進京趕考,一句“真是閒處光陰易過”帶過了賈雨村的離開,甄士隱應驗了一僧一道的話,女兒走失,家裏失火,最後只能到鄉下棲身。一天偶遇一跛足道人,口中念着這一回最重要的《好了歌》,甄士隱開始領悟,隨之解注《好了歌》,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牀。

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兒今又糊在蓬窗上。

説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卧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

正歎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袍長。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這裏我反覆聽了蔣勛老師的解釋,很精彩,其中暗示小説中不同角色的下場。《紅樓夢》的第一回,不管是神話故事,還是現實故事,最後都終結在“好了”這件事情上。神話本身是要歷劫情緣,現實當中也讓你看到一切的東西就是過眼雲煙。甄士隱夢一醒,看到的就是現實世界。接下來,他又看到跛足道人,又進入神話世界。整部小説中,夢的世界、現實的世界一直在交錯。“了”是結束,“好”才有意義。

《蛙》讀後感2000字篇5

初讀《傲慢與偏見》還是在國中,當時不僅是為達西和伊麗莎白的愛情故事而着迷,更是被真實有趣的英國鄉村中產階級日常生活和美麗的田園風光所吸引。幾年之後,再此翻閲,對書中所展現的社會大背景以及人物的性格有了更深的理解。

?傲慢與偏見》寫於18世紀後期,此時英國正在進行工業革命,社會各階級之間已經出現了很大的矛盾,但作者簡·奧斯汀並沒有通過描寫大規模運動之類的來展現這些社會矛盾,而是選擇在她生活的英國鄉村這個小環境下,描寫伊麗莎白與達西,簡與彬格萊,麗迪雅與威克漢姆,卡洛蒂與柯林斯這四樁婚事,表達自己的婚姻觀,通過諷刺經濟利益對人們戀愛和婚姻的影響來展現社會矛盾。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故事開始時,自私勢力的貝內特太太對彬格萊的吹捧,她重點不在於品行,外貌,學識等,而是興奮於彬格萊5000英鎊的年收入,這是多麼滑稽可笑啊。還有威克漢姆為了錢財誘騙達西的妹妹私奔,從這些小切入點就可以深刻反映出當時社會金錢至上的不良風氣。

達西的傲慢到底從何而來?從表面上看,是因為他出身優越,相貌儀表堂堂,年收入又頗高。而我認為,這是由當時的階級矛盾決定的。在第一次舞會上達西不願意與鄉村的姑娘們跳舞,看不起她們其中的任何一個,甚至美麗的伊麗莎白也被他拒絕。到後來達西和彬格萊的姐姐對簡與彬格萊婚事的阻止以及獨斷專行、自私自利的凱瑟琳夫人對伊麗莎白與達西婚事的阻撓。所謂的“上流社會”對在鄉村生活的中產階級的歧視,特別是柯林斯對凱瑟琳夫人那阿諛奉承,虛偽愚蠢,奴顏婢膝的惺惺作態,無一不反映出階級差距造成的深刻影響。而作者簡·奧斯汀本人是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的一員,並且終身未婚,書中描寫的社會生活狀態正是對她自己生活的真實寫照。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這本書描寫的社會生活十分有趣,人物更是性格各異,栩栩如生。我最喜歡的是伊麗莎白。伊麗莎白是作者心中完美女性的化身,她的美貌雖不及姐姐簡,但她具有過人的膽識和果敢的氣概。柯林斯為了更理所當然地繼承貝內特家的遺產,於是向美麗的伊麗莎白求婚,伊麗莎白理智地判斷自己的情感,果斷地拒絕了求婚。在凱瑟琳夫人來詢問她與達西的婚事時,她不懼地位的懸殊,階級的差距,勇敢的表達自己的內心。這些片段都使我不由自主的喜歡上了伊麗莎白。但同時她的偏見也使她和達西的感情走了一些彎路。我們常説:不可以貌取人。但其實在生活中這一點很難做到,就像伊麗莎白對達西的偏見一樣,威克漢姆軍官,英俊瀟灑,玉樹臨風,又平易近人,幽默風趣。與達西的傲慢,不善言辭比起來,確實表面上要好很多。誰又能想到這位英俊的軍官竟然是個恩將仇報的無賴賭徒,而看似冷血的達西卻是個善良助人的紳士?就連聰明的伊麗莎白也被威克漢姆光鮮的外表給騙到了,聽信讒言對達西產生偏見。這也教會我們一個道理,在瞭解朋友時,萬萬不可被外表所迷惑,要深入瞭解其人格,從多方面瞭解朋友。並且,朋友要自己去感受,從第三方瞭解到的情況並不一定是真實的。

男主角達西也十分有個性,他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慷慨大方,助人為善,是英國貴族的典範。他面冷心熱,雖然看起來冷冰冰的,拒人於千里之外,但他的內心充滿了愛與仁慈。在威克漢姆揮霍完遺產,想拐騙他的妹妹離家出走從而獲得金錢的情況下,達西還能寬容大度的原諒他,並且給予他金錢,實在是仁至義盡。達西在被伊麗莎白拒絕後,瞭解到了伊麗莎白的妹妹麗迪雅和威克漢姆私奔,在貝內特家面臨危機的時刻,他不計前嫌,親自到倫敦與伊麗莎白的舅舅一起尋找麗迪雅並商量計策解決問題。而這一切他都沒有告訴伊麗莎白,這種不求回報的愛深深打動了我。俗話説“金無赤足,人無完人”,達西的傲慢他最大的缺點,達西第一次向伊麗莎白求婚時不僅傾吐出他對伊麗莎白的愛慕之情,同樣也滔滔不絕地吐露自己的傲慢心情,並且談得毫不遜色。他覺得她門第低微——他是降格要求,是家庭方面的障礙,使得理智與情感發生衝突。他説得熱情激動,好像是他自貶身價之故,不過這卻不大可能對他的求婚有利,他流露出來的勝券在握的神情更是火上澆油。對於自尊心強烈的伊麗莎白來説,聽到這番告白是憤怒高於驚喜,自然少不了對達西的斥責。這也是文中最有意思的部分,把達西的那份傲嬌毫不保留的表現出來,讓人忍俊不禁。

相較於伊麗莎白和達西的個性,簡和彬格萊兩個人的性格則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們都沒有主見,聽從他人的安排;並且都較軟弱,不善於反抗。彬格萊因為姐姐們和達西的勸説,中途放棄了自己對簡的愛慕,離開的鄉村。而簡在面對彬格萊時也是猶豫不決,羞於表現自己的真心,導致兩人錯過了許多機會。好在最後兩人在達西和伊麗莎白的幫助下認識到了自己的真心,重新走到了一起。我們也許會討厭簡和彬格萊這種羞於表達、無主見的性子,但在生活中,擁有這種性格的人不在少數。這類人往往在生活、學習、工作中不突出,易隨波逐流,易受他人鼓動影響。而他們要做的就是尋找到自己的目標,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做的是什麼,並堅定的走下去。

合上這本書,仔細品味一番,我看到了什麼?理智、人性、尊嚴、愛情……

讀後感

《蛙》讀後感2000字篇6

再次購買《蘇東坡傳》,是網上看到推薦書目後。然後還是麻煩兄弟,網上購買。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是一部很好的歷史人物傳記,同時又是一部傑出的文學作品。通過這本書,我清楚地瞭解了蘇東坡這位偉大人物的一生全貌,而作者在字裏行間裏透射出的灑脱、超然以及慈悲的情懷,非常完好地詮釋了蘇東坡的性格和精神境界——我認為林語堂的文筆非常適合描繪蘇東坡這個人,因此本書不但是傳記,甚至可以當做文筆優美的小説來讀。

好事多磨。本應快遞公司送到家的書,卻要求家人去市中心自己齲而他那幾天工作又特別忙碌,讓市裏的一位朋友去齲朋友取書後又去了外地。等朋友從外地回來把書送到家的時候,已是十多天後。

當時正在讀也是讓兄弟買的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大家的作品,與以往看的書有明顯的不同。高屋建瓴,學貫中西,深入淺出是什麼樣子,從書中終於大致瞭解。遺憾的是書中許多都是摘錄論語等的章節,才疏學淺的我,應該能看懂實在卻看不太懂。於是轉換戰場,捧起了《蘇東坡傳》。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與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一樣,大家的作品,讀之味道的確不一樣。

這是一本作者用英語寫就而通過譯者翻譯成漢語的書。而書的主人公卻近千年前的很中國的人物。真的很有感慨。

對於林語堂這樣大家的佩服,更是增加了理由。因為是英文寫作,大概作者考慮到讀者以西方人居多,於是在寫作過程中,他儘可能的少寫有關同人不同的名、字。而在文中,把蘇東坡、蘇轍等與西方作家的比喻,對於好的詩詞與著名品牌的小提琴作比較,都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寬闊的文學視野。

對於書中人物蘇東坡的喜愛,作者在自序中也有所表示。首先是在舉家搬遷轉輾的過程中,都把有關收集到的蘇東坡的資料帶着,一直計劃着要寫一部蘇東坡傳。而對於資料收集之全,肯定是非一般人所能達到的。其實,作者説,在書房中,有居室中有這樣的一位詩人,畫家,哲學家陪伴自己,將是多麼幸福的事。於是我想,因為自己的最終購得這本《蘇東坡傳》,這本書也將進入我的書房,那麼,我是擁有林語堂那種與智者相鄰的快樂了!

閲讀這本書,對於宋朝那個歷史時期的那場戰爭,終於有所明白。而對於王安石的變法,也知道了大概。是的,不是所有的變法都能夠如計劃那樣都是朝着好的有利於國家發展的方向走的。而王安石變法,大概就是如此。青苗法,兵役等,也許這樣的改變的確能夠使國家國庫充裕起來。可是,破壞的卻是廣大老百姓的利益。於是,蘇東坡的一生,就永遠地被捲入了王安石變法的另一面,建議皇帝破除新法,讓老百姓過上原本的應有的還算有家的生活……

因為變法,歐陽修,司馬光,蘇東坡,蘇子由……那麼多的志士仁人,被王安石所領導的變法派而打擊。而兩派的鬥爭,真的是六十年風水輪流轉,不是這方人士遭貶,就是那方的人員被流放……這樣的鬥爭,何時是休?好在那個朝代的皇太后都是一些有惠眼的女性,雖然他已經看破一切,希望自己如陶潛一樣寄情于田園,讓蘇東坡終於在人生過程中有一段那麼輝煌的時光。為朝代,為百姓,為朝庭做了有益的事,進有益言。

蘇東坡的一生,其實到過許多地方做官呢:徐州、杭州,密州,黃州……甚至,他把他年老後安居的地方選擇在宜興,由這些地理位置來看,蘇東坡還真與大家很近呢。説不定在宜興的某一處遊玩時,也是近千年前蘇東坡看中的歸隱的地方呢!

而西湖之有蘇堤,原來是蘇東坡在杭州做太守時,發現西湖中有一種水草,破壞了湖中的水質,影響了杭州百姓的生活飲水。於是帶領大家清除水草。清除的水草無處放,就想到了在西湖中建堤,既為這些水草找到合適放置的地方,同時還可以方便人們在西湖的出行。真是一舉兩得的好舉措。

然而這樣的好事,在一些奸臣的眼中卻成了蘇東坡醉心風景的證據……

一輩子做官,蘇東坡後悔嗎?我想大概是有點的。有多少次,到一個地方,當他正好建好居室,想長期在此居住時,一紙皇恩聖旨到。於是,他不得不繼續遷移,就如候鳥一樣。只是到哪裏,自己是沒有決定權的。而有時候,到哪裏怎麼走,水路不審陸路,還得向皇上申請……真是想不到,那個時代的生活,真是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兵,莫非皇臣啊!

應該是蘇東坡不是政治鬥爭中的老手,可是凡是政治鬥爭其結局必定是兩敗俱傷。年老體弱之時,他還被貶到瓊州,那個野蠻之地去生活,而此時妻子都已先後去世,陪伴他的只是其中的一個兒子……而當他最終獲釋可以回到他選擇的安居地方可以歸隱時,他的身體卻不再給也機會了……

?蘇東坡傳》,能夠了解宋朝那個朝代歷史的書,能夠找到那個朝代許多智者,知道他們許多事情的書,一位大家寫的不朽的書。

《蛙》讀後感2000字篇7

女兒在一箇舊抽屜裏翻出一沓信件,問:“媽媽,這是什麼?”“信啊!”這是幾封我學生時代與同學、家人往來的書信,算起來也有十多年了,如果不是女兒正值喜歡到處亂翻的年齡,那麼我早已想不起來它們的存在了。如今,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無時差、無距離交流方式已融入我們的生活圈。這些書信正如久違的老朋友般變得有些陌生。當再度翻開這些書信時,那綿綿親情、年少的彷徨和曾經的籌措滿志卻又如長了翅膀般從片片紙上躍入眼簾……在歷史的長河裏,書信在為我們傳情達意、交流思想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那些飽含真摯情感的家書更從各個方面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和時代風貌,展現了人們各種各樣的思想感情,傳遞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家書中為人們所重視、談論得最多的是關於子女教育問題,當代的《傅雷家書》就是其中的典範。翻開《傅雷家書》我們很容易從字裏行間感觸到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感受到一位翻譯巨匠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從1954年傅雷的兒子傅聰赴波蘭參加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並留學起到1966年5月,傅雷夫婦尤其傅雷先生堅持給兒子寫信。在《傅雷家書》中摘編的186封書信裏,從那質樸的字裏行間流露着傅雷先生對兒子深沉的愛。

在傅聰童年,傅雷先生對其嚴格管教,令常人不為所認同。但當父子分別,年少的兒子獨自遠渡重洋留學之時,那種為人父的舐犢之情又是怎樣的溢於言表啊!在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九日晚的一封信中,傅雷先生這樣寫道:“昨夜一上牀,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憐的孩子,怎麼你的童年會跟我的那麼相似呢?我也知道你從小受的挫折對於你今日的成就並非沒有幫助;但我做爸爸的總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錯誤。——這些都是近一年中常常想到的,不過這幾天特別在腦海中盤旋下去,像惡夢一般。可憐過了四十五歲,父性才真正覺醒!”另一封信裏,傅雷先生又寫道:“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説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説,可是不敢説,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往的,不願意回顧的;我們嚕哩嚕囌的抖出你尿布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憎厭。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我們都知道,傅雷先生有很高的文學修養,因而所寫家書能夠很容易達到文情並茂的程度。但是,在讀他的書信過程中,我們卻沒有看到華麗的辭藻,只是從這些毫無做作的、平實的文字裏感觸到一位父親的真摯感情!

傅雷在給兒子的信中,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着藝術與人生,在藝術道路給予孩子客觀的的評價和精心指導。從閲讀中我們很容易體會到,在那個需要書信的時代,家書成了遠隔千里之外的父子倆最好的交流方式,也正因為這些家書的存在,讓我們看到父子倆在音樂、戲曲、詩詞以及異國他鄉的文化禮節等諸多方面的交流,讓我們今天依然能夠通過閲讀得到一代翻譯大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對文化藝術領域各個方面的深刻見解,讓我們能從更深層次去理解那些藝術作品。

在傅雷先生看來,他給兒子寫信的作用在於討論藝術、激發青年人的感想、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做一面忠實的“鏡子”。因此,我們看到信中寫道:“你的情形與我不同: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更要戰戰兢兢,不負國人對你的期望。你對政府的感激,只有用行動來表現才算是真正的感激!”再如:“哪個人教育一個年輕的藝術學生,除了藝術以外,再加上這麼多的道德的?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來播的種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開花結果——我指的是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我們知道你自我批評精神很強,但個人天地畢竟有限,人家對你的好評只能起鼓舞作用;不同的意見才能使你進步,擴大視野:希望用冷靜和虛心的態度加以思考。不管哪個批評家都代表一部分羣眾,考慮批評家的話也就是考慮羣眾的意見。你聽到別人的演奏之後的感想,想必也很多,也希望告訴我們。爸爸説,除了你鑽研專業之外,一定要抽出時間多多閲讀其他方面的書,充實你的思想內容,培養各方面的知識……爸爸還希望你看祖國的書報,需要什麼書可來信,我們可寄給你。”我想,這些語言文字很能讓年少在外求學的傅聰明白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正因為有這麼一個偉大的父親,才將傅聰造就成為一位“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讀過《傅雷家書》後,我在想:不知道等到我的女兒認字了以後,我還會有機會、還會靜下心、還能夠有提起筆給她寫信的機會嗎?時代變了,交流方式也悄悄地變了,那些需要靜下心來、需要加以斟酌、需要抒情言志,需要將如泉湧般的思潮付諸於紙張的家書還會存在嗎?我的孩子還會願意翹首等待、耐心閲讀那些寫着父母“嘮叨”的家書嗎?我想,一封emil的速度已經不再會讓我們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同感,但是那飽含着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之道;讀書治學、立身成長之道;理家聚財、和親睦鄰之道;做官任仁、經邦治國之道等諸多方面的家書所傳達的中華民族美德還是需要我們竭盡所能去代代相傳。好的家教、好的家風、好的家道是成就中華兒女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軟實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