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師讀後感通用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9W

很多人都清楚的知道我們在讀書之後都是需要寫讀後感的,撰寫一篇讀後感能夠加強你們對名著思想的分析,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讀教師讀後感通用8篇,感謝您的參閲。

讀教師讀後感通用8篇

讀教師讀後感篇1

以前我很怕讀教育名著,書中一些專有名詞、一些高深的教育理論,常常讓我晦澀難懂,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卻不同,他沒有空洞的理論訓導,而是以提“建議”的形式,將他對教育的認識和體驗與你娓娓道來。蘇霍姆林斯基他非常理解第一線普通教師的工作甘苦,因而他提煉出一般教師在工作中經常容易遇到的100個棘手難題,有針對性地提出100條建議,寫成《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都不是抽象的教條,而是談作者自己教育實踐的體會,讀來令人倍感親切而又深受啟發。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認為: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説:“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不應該總是抱怨時間太少、事情太多。而應該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書中所舉的那個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用了終生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我們只有主動地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

讀教師讀後感篇2

當每個人從學校踏出的那一刻起,就憧憬着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滿懷夢想與希望,編織了一個個美麗的夢想。然而隨着工作中競爭與壓力的聚增,讓那些曾經懷揣着夢想的青春也退去了絢麗的光環,隨之而來的是對工作的倦怠,昔日的職業幸福感逐漸褪去。

當歲月磨平了幸福的痕跡,我們不得不再次去尋找它,值得慶幸的是隻要有心,總能有所收穫。

在最近看的《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提到“我的情緒我做主”“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反思”再次告訴我們工作態度的選擇取決於我們自己,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工作的不同方面,常常會讓人產生不同的情緒,得出不同的結果:把注意力放在積極的方面,可以使人產生樂觀的情緒;反之。則會使人產生悲觀的情緒。當我們無法改變現狀時,不妨有意識地轉移注意的焦點,緩解消極的心理情緒,讓自己走出陰霾。的確,態度常常會左右了人的情緒,而能改變的則是轉移自己的注意。不妨學着慢慢地來尋找:

從孩子的身上尋找:幼兒教師面對的是孩子,雖然有時日常的繁瑣事情讓我們覺得很累,但當看着孩子們那天真的的笑臉,信賴的眼神,聽着他們相互間的童言稚語,看着他們相互間的趣聞趣事,我們的臉上不自覺地會流露出笑容,而這種笑是發自心底的,真情地流露,也是幸福的!

從日常的工作中尋找:不可否認,幼兒老師除了一日活動的帶班,還需要不斷地充電,提高素養。各種比賽、公開活動常常不斷,可是當自己通過努力,經過了一次次地歷練後,再回頭會發現,自己的付出是值得,因為努力後的收穫是無法用物質去衡量的,這中滿足也是幸福的!

從同伴中尋找:一個團結的團隊讓人學到很多,在我們這樣的一個教師隊伍中應該值得慶幸的是大家沒有彼此的保留,坦誠相待,當有人有疑惑不解時,彼此總能相互幫助,不求回報。同伴間的幫助與提點總能讓人收穫頗多,這種不求利益回報的同伴關係,也讓人感到幸福!

也許每個人對職業幸福的定義不同,只要我們用心地去多傾聽、多感受,多尋找,相信一定能體會到更多做老師的幸福感!

讀教師讀後感篇3

教育年會上,讀到教科室推薦的書目,竊喜,那些書,我曾涉獵,都是些與教育相關的書籍,很不錯的。但作為教師,閲讀的面不能僅限於此,應立足教育,而又不囿於教育。總之,在閲讀,且思考,總會讓自己強大些。

説來羞慚,整個假期,閲讀時間,少而又少,幾乎沒有完整地讀完一本書,僅是如廁或臨睡前讀了幾頁,以及在咖啡館等候的間隙裏,匆匆讀了幾行字,而這些都是積習,並非迎合“學校意願”完成假期作業。

年前回衡,便直奔文海,挑了幾本書,都是心儀已久的:劉瑜《民主的細節》、龍應台《野火集》、周國平《我思故我在》、還有一本記不起作者名姓的《新女書》。之前在定王台預定的胡蘭成《山河歲月》、趙越勝《燃燈者》、林語堂《人生不過如此》……也一併帶回老家了,打算靜心讀完,但習俗的力量過於強大,我再次向年節的陋習繳械,忍痛割愛。走馬觀花地閲讀,很難有深的見地,時至今日,催交心得,於我而言,本非巧婦,這粒米之炊,實難完成。就揀印象深的談一二則。

胡蘭成的《山河歲月》,胡蘭成的文字清嘉嫵媚,意透詞拙,戛戛獨造。《山河歲月》寫世上的人世亦如漁樵閒話,舉重若輕,我愛不釋卷:“從來民間起兵,開頭多難免有巫魘,但這次武昌起義則很簡潔,好像風日晴妍,波浪裏湧出一朵白蓮花。”“草木不驚,已都是春天,辛亥革命亦城郭山川無恙,就已經是民國世界,歲月都堂堂了。”“中藥有藥香,不像西藥的難吃,中藥的顏色亦好看,這便使病人亦有了好性情,覺得這世界到底是美的,生之意志因之不曾失墜”……中國文明與世界文明的髮膚體貌可見一斑,頓悟成趣,百味回甘。

趙越勝的《燃燈者》,語言乾淨、極富知性:“燃燈者,在佛家是指片語可開悟人的覺者。販夫走卒、因車賣漿者皆可為燃燈者。輔成先生,不用説就是這樣的燃燈者,而且是燃巨燭之人。”作者與老師情深,其交往枝葉,令人欣羨。讀書人應如先生,“以超越的純思貢獻學術,又以入世的關注體察民生。”當代的士林,已不是先生那代人在青燈獨守、古卷常翻中凝練出的沉靜深邃。先生告誡我們要珍視思想的尊嚴,只因“思想的尊嚴滋生自足,從來不需權勢者恩准。”先生説“現在中國的問題是大人物只關心自己的小事情,而小人物的大事情卻沒人管。”雖“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但天總是要明的,“既然無能挽狂瀾於既倒,只能寄希望於中華文化生命堅韌頑強,破土重生”。

讀教師讀後感篇4

所謂人格,就是一個人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逐漸形成的精神狀態,是一個人品質、意志、個性、氣質和行為方式的集中體現。而教師的人格則是教師本人在長期的教育事業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的、鮮明的人格,是其思想、道德、舉止、氣質及能力等眾多因素的綜合。它賦予教師個體生命以鮮明的本我色彩,是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

教師,這個光榮而艱險的職業,它承載着“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教師的一言一行影響着學生的成長、成人、成材。《論語.子路》中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闡明瞭教師人格的重要性。但如何修煉自身的人格魅力呢?本人從《魅力教師的修煉》一書的‘教師的人格魅力修煉’這一章中稍有領會,特將幾點摘錄其下:

1.為人師表的道德魅力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説:“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由此可見,教師的人格對學生有着最具體、最直接、最深刻的影響。所以,身為教師不僅要有着良好的職業道德,更要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才能將自己內心的情感化為自身人格的魅力,影響和感染學生,使其產生向善的動力。

2.舉止優雅的人格魅力

言教輔以身教,身教重於言教,教師高雅文明的言談舉止會成為學生的鏡子,對學生的思想品起到修正的作用。試想“如沐春風的無痕鼓勵與破口大罵的指責糾正”而言,哪個能更容易的走進學生的心靈呢?

3.追求完美的思想魅力

教師也是凡夫俗人,也有着常人該有的嗔痴慾念。但為人師者,就代表着你必須捨棄一些常人具有的浮躁不安情緒,而必須樹立一種崇高而純淨人生目標,以嚴格的要求約束自己,時刻銘記着:我們是一個人類靈魂的塑造師,是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時刻牢記:當我們走上三尺講台的那一刻,我們的言行將不僅僅是一種個人的行為,而是一種公開的規則。我們要做的僅僅是以我們人性化的權威形象,使學生親聞其身,親見其形,主動的接近我們、模仿我們,才能完成培養人、塑造人的教學目的。

“路漫漫兮其修遠,吾將上下求索”!衷心地希望,同在一個天空下的同仁們,能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讀教師讀後感篇5

最近剛讀了陶繼新老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該書有着他的三個講演錄,“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打點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初時感覺到一種心靈的平靜與靈魂的提升,讀後不由思索,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幸福教師?

我從事教師職業已經十四個年頭了,一直在思考學生的健康發展靠什麼?成績,顯然不是全部,因為我們成人之後的生存靠的是綜合素質能力;不是成績,顯然也不對,因為成績是敲門磚,沒有優異的成績就不能提升人生的生存起點。讀完《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我認識到對學生教育在學校和的共同教育的重要性。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既要關注學生的成績也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直奔成績弱化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是片面的,不談成績説是素質教育也是片面的。素質教育的要義就是要關注生命健康、關注生命快樂、關注生命幸福、關注生命習慣、關注學生一生髮展的教育!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中關於教師和學生相處學習的環境,我認為在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在強調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同時,指出:學生健康成長,老師、家長是引路人,“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和誰一起走”,老師與家長對學生的成長來講期望方向永遠是一致的,所以家校教育應該和諧,只有和諧才能共振,只有共振才能有最大可能的生成。因此老師埋怨學生、家長埋怨孩子,老師埋怨家長、家長埋怨老師都是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當你學會讚美學生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家長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老師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孩子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學校的時候,所以讚美在本書中有着很深的見解,我們也應該將我們的讚美去發揮去應用去實踐!

陶繼新老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讓我真正體會和學習到了好多教師應該具備的很多知識和很多方法,讓我有着對教育對社會對人生的態度,對做人的樂觀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對我們身邊的孩子,關注孩子的心靈,尊重孩子的人格,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都有着太多的幫助。所以我認為這本讓我們教師隊伍增加知識儲備增強我們的好學興趣都有着太大的幫助。尊重孩子的學習環境已成為素質教育的主旋律,成為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只要老師懷着一顆愛心,處處留意,微觀入手,扶起孩子自信之樹,那麼我們的學生就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我們用全部的愛細心呵護每一株稚嫩的幼苗。只要有愛的陽光,只要有愛的雨露,總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會成為參天大樹。那才是我們做教師最幸福的時候!

讀教師讀後感篇6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於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説,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後的一些感想,其實它裏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教師跟所有的人一樣,他也要作家務,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就需要時間。

那麼,總的來説,能不能使教師的工作中有一些空閒時間呢?怎樣解決這個時間問題呢?這個問題也像學生的智力發展問題一樣,是涉及整個學校生活的綜合性問題之一,它是完全取決於學校的全部活動是怎麼安排的。

自己的每一節課,都會説是終生都在備這節課的。怎樣進行這種準備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應當在你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裏,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説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你的科學知識的大海里,請保留此標記給學生的教科書裏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

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水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關於這一點,還得另外再提幾條建議。教師的時間和教學各階段的相互依存性

這裏想給國小教師提出幾點建議。

親愛的同事,請你記住:所有中年級和高年級教師的時間預算表都取決於你,你在教學和教育工作中是創造精神的締造者。

請你記住:中年級和高年級學生在學業上落伍,這主要是他們不會學習、不會掌握知識的結果。當然,你應當關心使兒童的一般發展達到較高的水平,但是,你應當首先教會兒童熟練地讀和寫。

能夠在閲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閲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上落後;而沒有學業落後的現象,教師的工作就容易了。

讀教師讀後感篇7

讀了《做有智慧的教師》這本書以後,越來越感覺到自己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的不足,同時也感覺到自己需要學習改變的東西很多很多。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作為一名有智慧的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更需要機敏豁達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靈去點燃學生智慧的頭腦;還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要有人情味,能夠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用愛心與責任心對待學生。反思自己的教學生涯,還存在很多的不足。

現在想來,很多地方還需要改進。身為教師,就要有一種平和的心態,蹲下身子,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溝通,還要有包容之心,寬容之度。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要有人情味,能夠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用愛心與責任心對待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樂於接近你,樂於學習你所任教的學科。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學習做一名智慧的老師,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不斷超越自我。要有教學智慧,要有較高的教學機智,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能在課堂教學中隨機應變,遊刃有餘。在教學中還應該和其他老師一起共同探討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探討教學的藝術,交流彼此的經驗,共享成功的喜悦,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堅持記讀書筆記、寫教育日記、教學反思等。讀完這本書,感覺名師們深刻的教育思想、淵博與睿智的大家風範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啟發,仔細回味每一個小故事,處處精彩,在充滿智慧的字裏行間,點點滴滴無不引領着我們做一名有智慧的教育者。

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師,還應該以學習者的身份積極主動參與和體驗課堂的多元化學習活動過程,更重要的是還要學會課後反思。每一次教學設計、課堂教學,都有不完美的環節,之後需要我們不斷的反思、實踐、創新。然後經過不斷的實踐、補充、修改、反思,教師才能逐步成長!反思是一種思考,是一種習慣。優秀的教師需要在不斷的學習、實踐、反思中,體驗成長, 感悟成長,獲取教育的真諦。我們只有不斷的探索,具有創新的觀念,創新的思維,創新的評價,學會反思,才能培養學生學會創新學習、自主學習、終生學習,才能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有智慧的教師。

讀教師讀後感篇8

?鑄劍》是一個十分典型的復仇故事。它與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哈姆雷特》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都包含了復仇故事所需要的動機和情節。

這實在不是一個平常的夜晚。當晚子時過後,眉間尺就滿十六歲了。在眉間尺的成人儀式中,他首先要脱離對母親的依戀,其次要擺脱對兒童玩具(老鼠)的迷戀,然後,他獲得了一個尖鋭的、進攻性的器具——寶劍,而且是父親遺留下來的寶劍。這是男性成人的標誌。寶劍可以看做是一個象徵性的物件,繼承父親的寶劍,也就意味着擁有成年男子的本質特徵:力量和雄性氣概。

復仇過程同時也是復仇者,無論是少年眉間尺還是王子哈姆雷特的個人精神成長史,在某種意義上説,眉間尺也是一位王子——鑄劍王之子。通過復仇行動,故事的主人公由少年長大成人,成為一個成熟的男人。而這一過程的催化劑則是復仇行動所需要的仇恨、勇氣和力量。

小説中的黑衣人在眉間尺的復仇行動中,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角色。他有着一種非凡的堅定和果敢,充分成熟的男性氣概。這些恰恰是年輕的眉間尺所缺乏的。黑衣人與其説是一個人,不如説是一個影子。他彷彿就是黑夜的化身,與黑夜完全融為一體,在黑暗之中只看見他的兩粒磷火一般的眼光。其在故事中的功能與《哈姆雷特》中老國王的鬼魂類似。他是對眉間尺的復仇精神之不在場狀態的一種補償。甚至也可以説,他只是眉間尺的夢想的產物。

在故事的最後,為了完成復仇,眉間尺、黑衣人 和王君砍下了頭顱,在沸騰的大鼎中搏鬥,最終同歸於盡。被煮爛的三顆頭顱,在鼎中混作一處,無法分開。王的廷臣只好將三顆頭顱骨跟國王的身體一道埋葬。這就是所謂三王冢。

作為偶像的父親(影子)、作為敵人的父親(仇人)和兒子(復仇者)的三位一體,共享王的禮遇,在仇恨與死亡的舞台上,他們共同扮演王者,共享王者榮耀。或者説他們是復仇之神不可分割的三重性。而這也就意味着,仇的心理模式隱含着某種危險性。仇恨對於仇之心理中的諸結構元素,均有對等的侵害性,其爆炸性的破壞力將波及整個仇恨場域。復仇從其最根本處,乃是復仇者由施虐轉向受虐。當復仇的衝動存在於未完成狀態時,仇敵之間依靠敵意互相對立。一旦復仇實現,同時也就是仇恨的終結。在恨的爆炸性的衝動結束的那一剎那,仇恨消失了,復仇渴望突然歸於幻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