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調研報告範文9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W

一篇優秀的調研報告不是毫無憑據臆想出來的,是需要在不斷的調研分析中產生的對於調研報告,寫作者必須要依據工作的需要,擬定出可行性高的調研計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扶貧調研報告範文9篇,供大家參考。

扶貧調研報告範文9篇

扶貧調研報告範文1

為穩步推進全縣精準扶貧工作,**月14日至15日,縣長**、副縣長**率縣政府辦、縣民政局及各鄉鎮管理區主要領導一行15人赴**、**兩縣,就精準扶貧的方式與方法實地考察學習,兩縣主要領導參與陪同。

一、考察情況

考察團分別參觀了**縣**片區、**片區、**片區、**茶業集團以及**縣**片區、**鎮等地方,每到一處,考察團聽取了各參觀點精準扶貧工作情況介紹、查看扶貧實施作戰圖及建檔立卡貧困户信息台賬、瞭解精準扶貧工作具體實施步驟。兩縣在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綠色宜人、生態空間山清水秀、文化事業興旺繁榮、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等方面給考察一行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考察主要成果

**、**兩縣堅持把綠色發展作為精準扶貧、拔除窮根的根本出路,以“綠色決定生死、市場決定取捨、民生決定目的”的三維綱要為統領,堅持外修生態塑形、內修人文鑄魂的理念,創造性地提出並實施整縣推進、金融扶貧等舉措,整合資源,全面發力,展開扶貧攻堅的強大攻勢,取得顯著成效。

(一)精神脱貧轉民風

**、**兩縣,在精準扶貧上,始終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扶業,一手抓扶志,**縣以“**好人”、“最美家庭”、“美德少年”等系列評選,讓一批道德楷模、身邊好人的故事登上鄉村文化牆、走進廣播電視,使之成為**的“草根明星”、百姓學習的“標杆”。**縣是十星級文明户創建的發源地,通過開展十星級文明户評選,**村由腰纏萬貫的精神乞丐村變成全國文明村,家規家訓與村規民約有機結合,新的中華傳統美德二十四孝在村部隨處可見,強大的宣傳氛圍,使全縣百姓的“精、氣、神”在耳濡目染中發生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神奇“裂變”,使“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有好報”蔚然成風。在這裏,核心價值觀與家規家訓融為一體,親切而自然地走進千家萬户,孕育良好民風。

(二)做實產業引富民

在精準扶貧中,**、**兩縣圍繞生態好、環境美、農民富的目標,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產業扶貧的理念,堅持產業扶貧與生態建設並重,在保護生態中發展產業,在培植產業中發展生態,不以犧牲生態為代價發展致富產業,實現了生態建設與扶貧開發的雙贏。

舉全縣之力,招引外援,全力爭取鄉土能人迴歸故里,以茶葉、核桃、藥材、魔芋、養殖為主導產業,帶動產業發展,其中,蔣家堰鎮**片區的敖勇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户”的經營模式,投入3900萬元,註冊成立****藥谷晨康藥業有限公司,**創建**錦源綠化造林公司,採取“公司+農户+基地”模式,流轉土地6700畝,投入3500萬元,發展紅豆杉、美國紅火箭等珍稀苗木63萬株。土地流轉後,“五個一點”的收入有效促進了貧困户脱貧,即身富力強的農户外出打工收入一點、土地流轉以每畝700元的標準收一點、自留土上產一點、每年在合作社掙一點(公司每年向流轉土地農户提供50個勞動日,按照每天100元工資計算,每户農户每年至少可以掙到5000多元勞務工資)、合作社紅利分紅分一點。

同時在發展家庭式種養殖方面推出以獎代補、直補農户的相關政策,比如:養牛3頭以上,每頭補助300元,養豬按實際出欄數,每頭補助100元,發展一家農家樂補助2000元,發展一家商店補助1000元等補助措施,有效帶動貧困户發展種植、養殖和農產品加工等其他產業。

(三)金融支撐精滴灌

2014年以來,針對銀行“不敢貸”和貧困户“貸不到”、“貸不起”、“還不了”的突出瓶頸問題,**縣出台了《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創新金融扶貧工作機制的意見》、《**縣郵儲政銀“互惠貸”、“助農貸”、“扶貧貸”貸款業務實施辦法》等系列政策文件,放大了扶貧資金,緩解了扶貧投入壓力。2014年,**縣政府安排2000萬元,整合其他擔保資金1億元作為扶貧貸款風險基金,整合貼息資金1500萬元(其中扶貧資金810萬元),吸納郵儲銀行、農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4家銀行,按貧困農户1:5、企業1:10的倍數發放扶貧貸、助農貸、互惠貸、助保貸、綠滿園、富路通、小額農貸、農户小額貸、致富牽手貸等9個品種的金融扶貧貸款。

為確保扶貧資金的規範運行,**縣根據脱貧帶動和輻射作用的大小,設定了貸款額度、貼息年限標準。對貧困户扶貧貸款額度每户不超過10萬元,扶貧貼息年限為3年,第一年全額貼息,第二年貼息90%,第三年貼息80%;對產業大户、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扶貧貸款額度不超過50萬元,扶貧貼息年限為2年,每年貼息50%,其中,對帶動貧困户佔比達到50%或年帶動貧困户脱貧達到10户以上的給予全額貼息;對縣域龍頭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扶貧貸款額度不超過500萬元,扶貧貼息年限為1年,貼息50%;金融扶貧創新資金主要投向全縣各類發展生態產業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大户及龍頭企業。縣扶貧辦、縣郵儲銀行對申請扶貧貸、助農貸的農户,逐户調查,指導幫助他們制定發展計劃,解決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確保貸款用得好、能歸還、有效益。

(四)全面整合齊推進

統籌扶貧、發改、移民、國土、住建、殘聯、林業、環保等相關部門搬遷項目資金,堅持“三為主” (集中安置、進城鎮安置、進中心村安置為主)和“四靠近” (靠近城區、靠近集鎮、靠近園區、靠近景區),統一規劃、統一補助標準、統一建房試樣,採取村級修建集體宿舍安置貧困户或農户自建給補助等靈活多樣的安置方式,連片推進生態扶貧搬遷和消危、舊房改造,從而改善搬遷户的生產生活條件。

三、下段工作建議

**無論從地理位置、資源環境、氣候條件、經濟實力和貧困層度與**、**兩縣相比,都有着絕對的優勢,我們理應對精準扶貧工作期待高、信心更足,結全我縣當前實際,提出如下建議:

(一)轉觀念、樹新風

當前部分幹部職工仍把精準扶貧工作等同於以往的“三萬”工作,滿足於發個文、聯個村、包個户、給點錢、走走看看,噓寒問暖。還有部分羣眾爭着要當貧困户,等着上級領導送來慰問金和物資,這種“等人授魚,等米下鍋”的思想,嚴重製約了扶貧政策的實施。我們應學習兩縣把精神文明創建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的扶貧理念,幹部精準幫扶、羣眾受惠感恩,將幹部羣眾的扶貧工作思路迴歸正確導向,扶貧先扶志。要強化駐村幫扶責任,加強宣傳力度,營造扶貧氛圍,做到扶貧扶誰、怎麼扶、扶到什麼程度,家喻户曉,人人皆知。

(二)建試點、立標杆

精準扶貧是一項全新工作,目前還沒有完善的工作流程、管理辦法、具體措施。要在幹中學、學中幹,以星星村為試點,以點帶面,全縣推進。一是學習兩縣重調查、強基礎的做法,抓基礎台賬建設。切實做到“六有”、“五清”,“六有”即有申請表、有信息採集表、有脱貧方案、有結對承諾書、有五評審核表、有房屋或能夠反映貧困户生活現狀的全景照;“五清”即底數清、問題清、對策清、責任清、任務清。二是學習兩縣精準扶貧、規劃先行的思路,抓村級規劃。在充分徵求羣眾意見的基礎上,按照生產發展、村容整潔、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結合本地土壤、水系、地理環境,在農田水利、特色優勢產業、飲水安全、生產生活用電、交通、農村危房改造、公共文化、林業和生態等方面認真研究、合理規劃,重點突出特色優勢產業,合理制定村級基礎建設發展規劃和產業項目發展計劃。三是學習兩縣樹典型、強宣傳的經驗抓扶貧氛圍。在全村開展身殘志不殘、十星級文明户、敬老之星等系列評選活動,評選出一批身邊的典型人、典型事蹟,做到電視有聲、牆上有影,同時加大扶貧相關政策、村級發展規劃、結對幫扶思路等宣傳力度,營造扶貧與扶志相結的氛圍。

(三)立規矩、重考核

規範管理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工作機制,建議縣政府儘快出台《**縣扶貧攻堅工作考核實施細則》,將精準扶貧工作納入鄉鎮管理區、縣直單位績效考核體系,作為提撥重用幹部的重要依據,建立專班人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機制,明確獎懲措施,保障工作經費,引導各鄉鎮管理區把工作重點放在扶貧攻堅上,引導縣直各單位協調各種資源參與扶貧攻堅,切實擔負起扶貧攻堅的重要職責,促進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扶貧調研報告範文2

一、村情簡介

xx村位於xx鄉的東北部,面積18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328户,1021人。20xx年,精準扶貧活動開始,統計建檔立卡貧困户62户124人,其中低保户31户,五保户3户,其他貧困户28户。

二、主要工作成績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我局“精準扶貧”工作組與村兩委共同努力、集思廣益,通過實施精準扶貧“六大工程”制定相關措施,幫助貧困户脱貧。

一是扶貧安居工程。結合國家扶貧搬遷相關政策,為3户貧困户新建住房。

二是安全飲水工程。在王家灣新建集中供水設施一處,其他平困户則採取維修水池,架設水管,解決安全飲水工程。

三是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工程。進行道路改造,採取國家項目補助以及村集體和村民自籌形式解決。

四是基本生活水準提升工程。對需進行基本生活水準提升的貧困户,通過“陽光超市”八大件資助,合作醫療報銷等形式解決。

五是户户增收工程。採取勞動結業培訓,扶持發展特色養殖,景觀植物種植等形式增收。

六是家庭子女成長培養工程。確保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採取村民自籌,村集體以及幫扶單位慰問形式解決。

經過村集體和駐村工作組共同近兩年的努力,現成功幫助其中一半貧困户脱貧。

三、扶貧攻堅工作難點

要全面完成精準扶貧,全村脱貧的工作目標,主要還存在以下問題:

1、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

xx村位於遠安縣最北端,與南xx交界,距離xx鄉二十餘公里,距遠安縣城五十多公里,每天只有一趟班車往返。資源貧乏,生產生活資料嚴重匱乏,即使有資源也多因交通閉塞、信息不暢,難以得到有效開發。

2、文化程度低,致富技能少。

xx未脱貧人口多數為國中以下文化。相當一部分貧困人口思想觀念陳舊,傳統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落後。生活上往往靠幫靠救濟,脱貧意識極其薄弱。幾乎沒有懂現代農業專業技術的人員,缺乏自我發展的能力和動力。

3、勞動力匱乏,收入水平低。

xx現有貧困人口很大部分為户口與子女分離的老人、殘疾人、常年病人等,大多年紀大、身體差,完全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力。生產缺技術、缺資金、缺門路,不管是發展種植業還是養殖業均比較困難,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依靠責任田。日常生活比較艱難,即便想要發展產業也是“有心無力”。

4、抵禦災害病殘風險能力差。

部分貧困户經濟狀況差,主要收入又源於自給自足、靠天吃飯的農業生產,若遇自然災害,無法抵禦,導致種植業減產減收,養殖業遇瘟疫,就可能造成貧困。有的貧困户家中有長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僅不能通過勞動獲得收入,還需要高昂的醫療費用,導致難以脱貧。還有的貧困户由於家中子女正接受高等教育,學費、生活費數目大,導致家庭負擔重。

四、下一步做法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針對貧困户地理位置偏遠,地形複雜交通不便,生存條件差的問題。加強道路硬化、安全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户生產生活條件。

2、加強就業培訓。

一是結合村民實際開展各種短期技能培訓,採取就近就地原則,分散辦班,分類指導,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二是介紹有條件的貧困户參加縣人社局及相關企業的業務技能培訓,掌握就業技能。

3、加強政策保障。

一是着力抓好“雨露計劃”等貧困户學生讀書優惠政策。加大對高級教育階段的貧困學生家庭的補助,同時積極與教育部門銜接,合理組織安排貧困學生勤工儉學,大力推進貧困助學貸款等優惠政策,減輕貧困學生家庭負擔。二是積極整合農村合作醫療、大病救助等醫療政策。同時加大貧困户就醫看病時農村合作醫療、大病救助以外費用報銷的政策支持力度,確保農户看的起病,減少因病致貧現象的發生。

4、是加強產業扶持。

堅持特色種植、養殖,大力扶持農户香菇種植和黑山雞養殖,採取村集體提供種子、種苗、技術等手段幫助貧困户進行種植和養殖。將有條件的貧困户納入到黑山雞養殖合作社中來,做好銷售服務工作,擴大銷售範圍,確保貧困户增收。

扶貧調研報告範文3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相關要求,根據縣委統一安排部署,近期我鄉在11個村範圍內開展了精準扶貧摸底調查,通過廣泛走訪農户,深入交流,實地查看,對羣眾生產生活情況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瞭解,查找出了貧困户致貧的原因,全面理清了扶貧工作的思路。現就前期的調查摸底情況報告如下:

一、安排部署情況

20xx年7月14日省委召開了文朝榮先進事蹟報告會暨全省扶貧攻堅動員會以來,市、縣和鄉三級分別召開了扶貧攻堅動員會,8月7日我鄉再次安排部署精準扶貧工作,在此次會議上,鄉黨委、政府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部署,全鄉政府機關全體幹部職工、鄉直單位負責人、村幹部和黨員羣眾代表共計90人蔘加了摸底調查工作。會後,各扶貧工作專班深入村組開展了摸底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做到了“三個認清”,明確了工作的意義。

一是認清了時間的緊迫性。此次活動從省到村動員會一開到底,充分顯示各級黨委、政府對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視,會上明確了襄陽市和保康縣20xx年完成脱貧的目標,時間緊任務重,在摸底調查中每位黨員幹部集中了全部精力,利用5天時間順利完成了摸底調查任務。

二是認清了貧困的多樣性。在此次摸底調查中,工作專班明確了貧困户的標準,特別注意到了户與户之間的差距,找出了農户貧困的不同原因,找準了問題的癥結,也理清了下一步對户的思路,為今後開展精準脱貧奠定了基礎。

三是認清了精準扶貧的重要性。此次活動的摸底調查,是為下一步推進精準扶貧,解決全鄉困難羣眾生產生活,順利實現預期脱貧目標的一次重大活動,參加調查摸底成員在此次行動中,走訪認真細緻,數據核對準確,收集了影像和紙質資料,準確無誤的完成了既定任務。

(二)做到了“四個明確”,保證了行動的高度統一。

此次活動時間短、任務重,所有參與調查摸底的黨員幹部在下村入户中做到了四個明確:

一是明確了時限。8月份正是農忙季節,工作專班人員不分晝夜開展工作,在三天內順利完成入户調查,兩天內把所有户表彙總完畢;

二是明確了任務。根據工作安排,工作人員認真填好入户摸底調查表和彙總表,特別是對邊遠村組農户進行了重點摸底,做到了逐村逐組不落户,逐家逐户不落人,摸清了兩峪的家底;

三是明確了內容。工作隊成員每到一户都認真對照住房狀況、產業發展、人口勞動力、文化教育狀況和民生保障等五類情況,一項一項的問,一筆一筆的算,準確的填寫了農户的基本情況;

四是明確了方式方法。現在正是農忙季節,在摸底調查中,工作隊成員不分白天黑夜錯時進行調查,深入到田間地塊開展工作,確保羣眾正常的生產生活不受影響。

(三)做到了“六個落實”,完成了預期的目標任務,鄉黨委、政府要求此次活動必須要把紀律和規矩放在前面,嚴禁出現走過場、打水漂的現象,工作人員嚴格按照規定,進行了全面落實:

一是走訪户户到。8月7日至11日,利用5天時間走遍了全鄉11個村,43個村民小組,可以説,在每家農户堂屋裏都留下了工作人員的腳印,準確摸清楚了全鄉困難羣眾的詳情;

二是表格項項填。此次調查摸底內容涵蓋面廣,調查仔細深入,共涉及了5大類,29小類,60項具體內容,每一項專班成員都認真進行了核實填寫;

三是摸底數據實。在調查中,對於農户的生產發展、住房、受教育等情況,專班成員認真與羣眾算好經濟賬,拍攝照片留存檔案,每一項數據都進行了認真核對;

四是核實項目準。針對户表上面的項目,專班人員通過實地調查與農户核對相結合,村幹部與鄰居反映情況相結合,進行了全方位核實;

五是與農户交流深。在調查過程中,工作人員克服各種困難,力爭把情況摸準,在與羣眾深入交流中,工作隊員為了把情況摸準,每到一處都與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幫助農户批煙葉、綁煙葉、上杆子,有的幫忙摘胡椒、除草等,無形中拉近了幹羣關係,與羣眾增進了感情、拉近了距離,瞭解到羣眾的真心話和真想法,為全鄉扶貧工作開了好頭;

六是工作作風實。此次扶貧調查中,鄉黨委對紀律要求非常嚴格,明確規定在走訪中不能影響羣眾正常生產生活,不能損害羣眾切身利益。在此次調查摸底過程中,工作隊員都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把紀律和規矩放在面前,不分領導、幹部職工和普通黨員,一個標準一把尺子執行到底。

例如在走訪偏遠農户時,鄉黨委書記騎摩托、走小路、住農户、入户走訪,鄉長步行數裏瞭解羣眾生產生活情況,幹部職工深入偏遠村組農户一住就是兩三天,黨員和羣眾代表頂着烈日翻山越嶺,各專班成員都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充分展現了黨員幹部嚴明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得到羣眾廣泛認可。

二、摸底基本情況

通過5天時間,走訪摸底羣眾7293人,2314户,通過對住房、產業發展、人口勞力、文化教育和民生保障五個方面的調查,對全鄉基本情況有了深入地瞭解,具體情況如下:

(一)住房結構狀況:通過走訪和實地查看,共走訪了2314户農户,調查房屋總數為2326棟,具體情況如下:磚木195户,佔總户數的8.43%;磚混349户,佔總户數的15%;土木1768户,佔總户數的76.4%;石木14户,佔總户數的0.6%;重度危房户432户,佔總户數的18.7%;危房户1368户,佔總户數的59.1%。

(二)產業發展狀況:據統計,截止20xx年底,全鄉農户佔有山林面積111347畝,耕地面積15948畝,其中核桃種植面積3158畝,佔耕地面積的19.8%,煙葉種植面積4685畝,佔耕地面積的29.4%,糧食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0335畝,佔耕地面積的64.8%;種植袋料***袋;生豬存欄2643頭,羊存欄837頭,牛存欄3010頭,雞存欄13799只。

(三)人口勞力狀況:根據摸底調查情況來看,全鄉摸底調查人口有7293人,其中:勞動力人口5120人(含60歲以上有勞動能力的),佔總人口的70.2%;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938人,佔總人口的25.6%,佔勞動力人口的37.9%;重病重殘605人,佔總人口的8.3%;在校學生896人,佔總人口的12.3%。

(四)文化教育狀況:根據向本人瞭解和查閲户口信息統計,目前全鄉國小學歷3145人,佔摸底調查總人口的43%,國中學歷2301人,佔摸底調查總人口的31.5%;高中學歷863人,佔摸底調查總人口的11.8%;大專以上學歷253人,佔摸底調查總人口的3.5%;在校學生人數896人,義務教育階段人數為455人,其中,學前教育191人,國小332人,國中125人,高中155人,大專以上93人。

(五)民生保障狀況:針對全鄉2314户居民的水、電、路等方面調查情況可以看出,目前全鄉有飲水困難農户521户,佔總户數的22.5%,涉及1781人,佔總人口的24.4%;用電困難農户372户,佔總户數的16%,涉及1169人,佔總人口的16%;不通公路農户338户,佔總户數的14.6%,涉及1058人,佔總人口的14.5%;分散五保户29人,農村低保421户,共計753人,佔總人口的10.3%;低於3000元以下的有437户,1041人,佔總人口的14.3%。

三、目前存在問題

根據實地走訪和調查數據分析,目前造成全鄉貧困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勞動力短缺、文化水平低、基礎設施跟不上、民生保障不足等方面。

(一)勞動力短缺。

根據調查摸底情況來看,勞動力人口不足目前是制約兩峪鄉發展的一大難題,走訪實有户籍人口7293人,其中勞動力人口5120人,在外務工的有1938人,也就是説在家的勞動力只有3182人,這裏面有很大一部分屬60歲以上具有一定勞動能力老年人。造成此問題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在家務農辛苦,投入大,收入不高,造成中青年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

二是户口外遷,造成空掛人口較多,根據統計外遷有500多户,1700多人,主要分佈在荊門、當陽、宜城、南漳、襄陽市區和保康縣城、馬良鎮等地。同時,還有部分年輕人在本地娶親難,在外地招婿,也是造成人員外流的原因;

三是人口結構比例失調,重病、重殘和年齡較大人員比較多,無勞動能力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28.2%。

(二)文化程度不高。

根據統計情況來看,全鄉有國小文化程度人口3145人,國中2301人,高中863人,大專以上人口253人,國中以下文化程度人(低碳生活綠色環保調查報告)口占走訪人口比例的74%,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接受新事物、新技術較難,對於農業發展的認識,還停留在“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做咱咋做”的層面,致富無技術、增收無門路。

(三)住房條件較差。

根據走訪來看,調查的2326户房屋中,危房户1368户,佔總户數58.8%,其中重度危房户432户,佔總户數的18.7%,土木房和石木房屋1782户,佔總户數的76.6%。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土坯房已經成為我鄉推進精準扶貧的一大障礙,嚴重製約了農户住房環境改善。分析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建新房舊房沒有拆除。部分農户建新房後把舊房用於堆放雜物或者轉讓他人居住;

二是無意願建房。部分農户因為居住位置偏遠、閉塞,物流商貿不暢,基礎設施滯後,生活不方便,認為建房無意義,不願意建房;

三是無能力建房。主要集中在年紀較大、重病重殘等農户中,全鄉共計432户,並且房屋均處於重度危房。

四是新建房屋難度大。主要表現在:

1、農民意願不強,無意願農户佔總户數的40.7%;

2、困難户無能力建房,佔總户數的26.2%;

3、基礎設施不完善,建房原材料運送成本較高,特別是二次搬運成本高於成本價,挫傷農民積極性也是一些農户不願意建房的原因;

4、沒有合適居民點,例如百廟、長河部分村組,都屬於大於30°坡地,無法找到合適的居民點;

5、建房資金短缺,主要集中在完全無能力建房和貧困户兩個方面,總計609户,佔總户數37%。

(四)產業發展不優。兩峪鄉全境山地居多,目前雖然全鄉有煙葉、食用菌等主導產業發展,但是部分農户致富能力依然不足,主要表現:一是部分農户在家務農沒有主導產業,外出務工沒有勞動力;全鄉2314户,煙農534户,菌農484户,兩產業交叉累計發展110户,還有1406户無主導產業,佔總户數的60.7%;二是外出務工人員1938人,佔全鄉勞動力人口的37%,務工雖然增加了收入,但是也造成了勞動力和人才的外流;三是商貿、物流不暢,缺少第三產業發展,無法促進本地就業和經濟發展。

(五)民生保障不足。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加大對基層民生保障的力度,但是還不能夠達到基層羣眾的需求。主要體現兩個方面:

一是保障能力還比較弱。低保户、五保户基本上得到了保障,可是一些因病因殘致貧的農户,雖然新農合報銷一定比例,但一遇大病,個人承擔部分仍然是一筆很大數目,導致部分農户因沒有得到有效幫扶,致使脱貧之後再次返貧。

二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夠。通過調查兩峪目前有338户羣眾不通公路,有372户羣眾用電質量差或用電困難,有521户,1781人還存在飲水困難等問題,行路、飲水、用電等民生難題還相當突出,也成為擺在羣眾脱貧致富路上的一道鴻溝。

扶貧調研報告範文4

按照整體安排,20xx年xx月19日至xx月21日,我們赴旬xx底廟鎮、太村鎮、馬欄鎮、職田鎮、湫坡頭鎮、城關街道辦事處等鎮辦,在店子河村、喬村、太村、郭崖溝村、散集村、前益陽村、上牆村、青村等村進行調研,逐村走訪深入瞭解“三講話一通報”學習貫徹情況及脱貧攻堅落實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及致貧原因分析

通過了解,我們將貧困户致貧原因歸結為“自然條件+精神狀態”的小循環,即因自然條件差生產技術不到位,加之思想上缺乏脱貧意識,導致貧困户難以脱貧、貧困村整體貧困。具體表現如下:

(一)自然條件較差。其中走訪的8個村大多位於河谷溝壑地帶,海拔較高,土地瘠薄,乾旱、冰雹、霜凍等自然災害比較頻繁,村莊位置偏僻,居住條件較差,多數羣眾仍居住在土窯洞中,且年久失修。比如湫坡頭鎮散集村村民趙潤河,其子離異留子且外出打工,現住窯洞三孔,年久失修,冬天不擋風、夏天不擋雨,危漏嚴重。店子河村大多剩下年老體弱的羣眾,住房均是多年前的舊房,沒有能力進行修繕,多數羣眾等待移民搬遷脱貧,不願修屋建房,村容村貌變化不大。

(二)行路吃水用電困難依然存在。這些村普遍居住分散,交通、通訊等設施建設嚴重滯後,通村道路和村內街道坑窪不平,部分村主要街道路面簡單硬化且已破爛不堪,羣眾出行不便。太村鎮、馬欄鎮等通村路坑窪嚴重,羣眾來往經商,發展產業就顯得更為困難。同時,普遍存在用水困難,部分羣眾要在露天泉眼取水,遇到陰雨雪天,生活用水很難保障。部分低壓電網改造還沒有實施,缺電導致羣眾家中電器有時無法正常使用。

(三)上學和就醫困難較多。由於村莊規模較小,學齡兒童不斷減少,加之前幾年合校政策,很多學生要到附近完小上學,這些完小沒有寄宿條件,年齡稍大的孩子每天走讀,來回往返5公里以上,小一點的孩子學生家長必須天天接送,個別村教學點還存在一兩個老師教兩三個學生的情況,教學質量無法保證。村級衞生室僅在形式上存在,缺少必要和常規藥品,多數羣眾就近看病不方便,醫療條件極為有限。

(四)羣眾受教育程度整體偏低。村民主要以國小和國中學歷居多,還有一部分是文盲或半文盲,甚至有部分村幹部處於文盲或半文盲狀態。村民思想觀念陳舊,大多數村沒有羣眾文化活動場所,村民農閒娛樂主要是打麻將、諞閒傳。基於惡劣的自然環境,導致一些羣眾好吃懶做、不求上進、惰性十足,缺乏脱貧致富、改變自己命運的信心和決心。

(五)產業發展水平低。多數村以種植果樹為主,羣眾果樹作務依靠自身經驗,技術水平很低,村中青壯年勞力大多外出務工,從事農業生產的絕大多數是留守老人和婦女,年齡多在60歲以上,同時,由於對果業投入的技術不足,加之靠天吃飯的自然條件,致使果樹病害嚴重,降質減產嚴重,去年因整個果品滯銷,多數果農畝均年收入不足千元。

(六)殘障人員多,因病因災致貧相對較多。調研的村因病、獨居的人數較多。比如,店子河村劉潤民一家四口,其因腦梗住院,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妻子要常年照顧老伴,支付高額醫藥費;兒子中專畢業後在外打工,收入僅夠自己使用,至今未婚;女兒出嫁長安區,平時無法回家,家庭收入無法得到保障。店子河村民劉積倉,常年獨居共育三子,大兒子另家在村務農、二兒子另家在新民務工、三兒子在西安務工且離異,均無法顧及老人日常生活。

(七)村級班子帶富能力不強。多數村幹部是國中、國小文化程度,且年齡大,相當一部分幹部由於長期生活在偏遠山村,與外界接觸較少,思想因循守舊,滿足現狀,習慣於等靠要,缺乏開拓進取精神,市場經濟意識淡漠,經營管理經驗缺乏,在帶領羣眾脱貧致富方面,作用發揮十分有限。

二、對策建議

通過解剖麻雀,對村情村容進行了客觀瞭解,我們認為打好脱貧攻堅戰,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學習,分類施策,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把“三講話一通報”和省市有關領導講話、會議精神納入“兩學做”學習教育內容,以農村黨支部為單位,組織全體黨員學習輔導和心得體會撰寫工作,真正把上級的要求講清楚,把有關政策講到位。加大項目資金捆綁力度,着力解決好節點村的通村路、街道硬化、活動廣場、人畜飲水、灌溉設施和環境整治問題,為周邊村羣眾集中居住打好基礎。加快異地脱貧搬遷步伐,縣鎮兩級要協調解決好搬遷資金和莊基用地問題,對於居住在危窯破房的羣眾,按照國家移民搬遷政策進行補助,將其搬遷到節點村居住;對於特別困難的羣眾,捆綁住建、民政、扶貧等幾項政策,對於短期內無條件搬遷的村子,要從最亟待解決的生產生活難題入手,改善羣眾生存現狀和生活條件。

(二)落實要求,加大投入,改善公共服務設施。落實“大走訪、大排查、大清洗”工作要求,確保本輪貧困户認定工作真正做到識別精準、實事求是、羣眾滿意。加大教育脱貧工作力度,整合師資力量,對不能勝任教學崗位的,可以作為生活老師,解決家長陪讀和學生上學難問題。加大對鄉鎮衞生院和村級衞生室的服務能力建設,健全分級診療、聯村幫扶等工作力度,合理配置醫技資源,使每個節點村有一名好醫生,每個行政村衞生室能開展最基本的醫療服務,解決貧困村羣眾看病難問題。

(三)因地制宜,技術幫扶,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將農技、果業等專業技術人員下沉到鎮村一線,使技術幹部能夠經常性、近距離、面對面為農民進行蘋果種植和畜牧養殖等實用技術服務。每個村選定5到10户產業示範户,大力開展技能培訓,由他們率先建設標準化果園,通過這些能人來指導帶動羣眾科學施肥、用藥、修剪,提升羣眾科學作務能力。在有水源條件的村推廣滴灌、滲灌等節水技術,解決靠天吃飯的瓶頸制約。積極鼓勵支持能人或村幹部帶頭成立果農協會或農民專業合作社,改變農業的傳統組織形式,為羣眾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增強羣眾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發揮農家書屋作用,建設羣眾文化活動廣場,開展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

(四)建強班子,提升堡壘作用,增強帶領羣眾致富的能力。加強對“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的要求和研判。當前,針對部分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替換增派的實際,要做好工作銜接和日常管理,特別是要圍繞如何搞好幫扶工作加強培訓和指導,引導他們藉助派出單位的力量,長遠謀劃、精準幫扶。要選好村支部書記,真正把能帶富、會致富的優秀人才選出來當家,發揮好“領頭雁”的作用。提倡村“兩委”幹部交叉任職,對於短時間難以選優配強的村班子,通過集中輪訓和集中整風,使他們能夠適應服務羣眾的新要求。

(五)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必須高度重視羣眾多年來發展並保存的傳統蘋果產業,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加大老化果園的改造和提升力度。對於不適宜繼續栽植蘋果的區域,因地制宜指導羣眾發展榛子、核桃等特色雜果。利用山區牧草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養羊業,推廣果畜沼生態循環農業。對於無力耕作或缺乏作務技術的羣眾,可以鼓勵其進行土地流轉,將應用土地流轉至職業農民、種養大户流轉,每年收取一定土地租金,自己外出打工,多方式增加收入,為外出務工人員排憂解難,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把“三留守”人員納入幹部包聯重點對象,解決外出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

(五)以人為本,傾斜政策,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對於貧困村要給予更多的社會保障和救助政策傾斜,充分用足用活各項惠民政策,對符合低保政策的貧困户應保盡保,用好大病醫療補助政策,防止因病致貧。對殘疾、智障、孤寡老人等,在居家養老難以落實的情況下,由民政部門統一規劃建設幸福院,集中供養,使他們貧有所依、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感受到黨和社會的温暖和關愛。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羣眾,先解決生活困難,再幫助他們發展產業,使他們儘快脱貧致富。

(六)創新機制,分步實施,確保扶貧攻堅取得實效。扶貧貴在扶志,構建“貧困户+村幹部、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真幫”的工作模式,讓貧困户在全程參與中體悟脱貧的不易,總結“不貧”的經驗;讓村支書、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在用心幫扶中掌握工作規律,探索“脱貧”長效機制。要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制定計劃,分步實施,使貧困羣眾拋棄懶惰惡習和等靠要思想,增強信心,振作精神,學習實用技術,掌握致富本領,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確保完成脱貧目標。

扶貧調研報告範文5

20xx年以來,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開展駐村聯户扶貧工作的要求,我社創新思路,強化措施,積極動員全社幹部職工深入開展包村聯户工作,努力為鎮村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

一、結對幫扶基本情況

20xx年,預計脱貧時間:20xx年,主要致貧原因:因病(本人精神有點問題)、因學(兩子女讀書);主要幫助措施:產業就業發展2人、醫療救助扶持1人;住房情況:原住房面積100平方米,於1985年10月修建,需異地搬遷至聚居地;土地情況:共有耕地面積1.9畝,有效灌溉面積1畝;七有情況:有吃穿保障,有安全住房,有安全用水,有基本醫療保障,有基本教育保障,有生活用電保障,有廣播電視;一超情況:年入均純收入高於3300元;種植業補貼1000元,養殖業補貼20xx元,適用技術培訓1人次,農民技術員培訓1人次,已參加新型養老保險,長期在外務工。

二、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為切實強化駐村聯户包扶工作的領導,縣供銷社將包扶工作列為重要議事日程,周密部署,紮實推進。同時成立了縣供銷社駐村聯户包扶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擔任;副組長由黨委副書記、理事會副主任擔任;成員為各股室負責人;駐村聯户包扶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領導、安排籌劃、組織協調全社包村聯户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工會辦,負責處理小組日常工作。

三、細緻認真、做好工作

1、調度協調,做好包扶工作。建立健全包村聯户工作調度協調機制,領導小組領導定期對工作推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採取召開調度協調會議、聽取彙報、深入走訪羣眾等形式,認真研究、及時解決問題。

2、深入羣眾,做好聯户工作。堅持把包村聯户工作作為密切黨羣、幹羣關係的重要途徑,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及時瞭解羣眾所需、所急、所盼,對人民羣眾反映的問題千方百計進行幫助解決;本着辦一件事實,暖一片人心,結合工作實際,主動幫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駐村蹲點,做好幫扶工作。為響應上級號召。積極駐村蹲點,主動為羣眾排憂解難,真幫實做,努力做好村民的貼心人;按照精準扶貧工作要求,認真摸清幫扶貧困户的基本情況,找準幫扶辦法,制定幫扶脱貧計劃。按照“不脱貧不收兵”的工作要求進行幫扶;通過實地調研、進村人户走訪、分析致貧原因並找準幫扶要點,結合實際制定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

4、真抓實幹,完善各項幫扶工作。嚴格按照規模分解、初選對象、公示公告、結對幫扶、制定計劃、填寫手冊、數據錄入、聯網運行、數據更新等步驟,按照相應的時間節點,完成建檔立卡任務。

四、今後工作打算

將立足本職,加大力度,真抓實幹地開展好包村聯户包扶精準扶貧工作,讓包扶村和掛聯户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温暖;堅持促農增收、富民優先,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先進技術扶持,跟蹤幫扶貧困户的生產生活,以實際行動做好精準扶貧工作;加強督查,落實考核制度,將督查考評結果作為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逐步建立“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督促、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精準扶貧精神,總結經驗教訓、集中精力、強化措施、紮實推進“回頭看、抓鞏固”和下一輪精準扶貧工作,為實現精準扶貧帶動村民奔小康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而努力奮鬥。

扶貧調研報告範文6

我連認真貫徹團關於扶貧幫困工作精神,按照“保 障民生,促進發展,維護穩定”的總體要求,突出“政策保障一 户不漏,專項救助一個不少,社會幫扶一刻不鬆”三條主線,狠 抓“幫扶體系完善,幫扶資源整合,幫扶資金到位,幫扶標準提 升”四大關鍵,逐步構建了全方位、廣覆蓋、制度化、常態化的 扶貧幫困工作機制,使連隊低保户、特困職工等所有困難對象都 得到有效的幫扶救助,使他們的困難狀況得到一定改觀。

1、政策保障,應保盡保,穩定人心 政策保障,應保盡保, 我們在全面調查、摸清困難職工底數的基礎上,分門別類, 對新致貧的困難職工符合標準的納入低保、專項救助,做到應保 盡保,一户不漏,今年,全連低保對象 14 人都享受到了相關福 利。同時,按照低保標準自然增長機制,新增的低保對象開始向 低保邊緣户延伸,逐步擴大了低保受益範圍,同時將全連無固定 收入的重殘人員全部列入了救助範圍。優撫對象按照撫卹補助自 然增長機制, 完善了保障制度, 普遍提高了優撫羣體的生活水平。

2、專項救助,濟貧救急,凝聚人心 專項救助,濟貧救急, 我們以低保户、低保邊緣户以及重殘人員、患重大疾病無自 救能力的困難户為主要對象,實施臨時生活救助,幫助他們渡過 難關。大病困難的職工,設置醫療專項救助金,同時對全連特困 家庭危重病情況進行了調查,對貧困患病者根據不同情況,採取 1 了救助、幫扶、介紹家人就業、做工等方法,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3、“社會幫扶, 雪中送炭”暖人心 “社會幫扶, 雪中送炭” 為進一步擴大參與面和受益面, 在繼續實施幹部結對幫扶困 難職工的基礎上,我們動員幹部、社會能人等各方力量參與到幫 扶工作中來,對每一個困難職工落實至少一名幫扶人員,使所有 困難職工都有人幫、有人助。為使結對幫扶工作紮實有效,深入 開展,我連專門成立了扶貧幫困領導小組,落實了幫扶結對,建 立了結對幫扶情況台帳,對全連扶貧幫困工作進行決策部署,指 導協調和督察考核。並通過召開會議、專欄宣傳等形式,營造人 人蔘與扶貧濟困、 個個爭當愛心使者、 定期深入走訪的濃厚氛圍, 開展“送温暖、獻愛心’活動。在扶貧 幫困中,除資金、實物捐助外,還因人而異,分類施保,指導勞 動技能,發展高效農業,介紹就業崗位,為困難職工減免一事一 議籌資籌勞款、為貧困農户子女資助學習費用等,切實減輕困難 職工的負擔。

今年的扶貧幫困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是,我們面對的 任務、壓力仍很艱鉅。職工因病因殘或因災因禍致貧在所難免, 加快困難職工脱貧致富步伐,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普惠於民, 尤其是使困難職工增強自身造血功能,讓他們自立自強,生產自 救,提升全面小康的受益面和滿意率,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愛 和幫助。扶貧幫困工作更要在構建全方位、廣覆蓋、制度化、常 2 態化的工作體系,拓寬社會援助渠道,廣泛籌措扶貧幫困資金, 發展慈善事業,動員更多的力量參與扶貧幫困,我們還必須作更 大的努力!

扶貧調研報告範文7

為進一步提高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實效,按照市政協安排,前不久市教育局組織開展了全市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貧困鎮村教育基本情況

據調查,目前全市共有貧困鎮村中國小幼兒園546所,在校(園)生11.85萬人,其中:國中含九年制51所,在校生2.3萬人。國小264所,在校生4.4萬人;國小教學點389個,在校生0.8萬人。幼兒園231所,在園幼兒3.3萬人;附設幼兒園(班)297所,在園(班)幼兒1.05萬人。其中建檔立卡困難學生(幼兒)6.34萬人(幼兒園0.88萬人,國小2.28萬人,國中1.09萬人,高中段0.99萬人,大學生1.09萬名),約佔全市農村學生總數的34%、貧困鎮村學生總數的54%。

二、全市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全市教育扶貧工作為我市脱貧攻堅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今年以來全市教育系統緊緊圍繞全市脱貧攻堅大局,再強措施,再加力度,聚焦重點,聚力推進,教育脱貧工作力度持續加大、成效明顯增強。

(一)抓救助,貧困學生資助工作有力有效。以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學生為重點,加大資助力度,完善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蓋學生資助體系,落實了“普惠+特惠”的一系列教育資助政策,資助面達到全覆蓋。特別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實施了就讀商洛職業技術學院家庭經濟困難户及移民搬遷户子女“兩免一補”政策。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共籌措中省市縣各級教育資助資金近3億多元(爭取中省資金20821萬元,市縣區自籌資金近1億元),救助各類貧困學生46.68萬人(次),其中:投入3200萬元,為全市3.48萬名學前一年幼兒免保教費並補助公用經費;投入640萬元,為全市8000多名建檔立卡在園困難幼兒補助了每生每年750元的生活費。投入1.3億元,為全市義務段19.63萬名中國小生全部免除了學雜費並免費發放了國家教科書;投入2200萬元,為全市4萬多名義務段貧困寄宿生補助了每生每年國小1000元、國中1250元的生活費。投入1350萬元,為全市近9000名建檔立卡貧困普通高中學生免除了200-800元不等的學費;投入1400萬元,為全市近1.5萬名普通高中貧困學生髮放了每生每年平均20xx元的國家助學金。投入1000多萬元,為全市1.6萬餘名中職學生髮放了國家助學金並免除了學費;投入300萬元,為全市1000餘名建檔立卡中、高職貧困學生一次性發放了人均3000元的生活費。投入5500多萬元,為全市縣區1077所14.67萬名農村義務段中國小生實施了每生每天4元的營養改善餐補助。在此基礎上,各學校也從公用經費中拿出3%-5%比例的資金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進行了重點資助。

(二)抓培訓,貧困人口技能教育紮實開展。市教育局成立了以主管局長為組長的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將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做為一項重要內容認真進行了安排部署,把職業技能培訓納入市、縣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對接我市特色產業發展需要,優化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和課程內容,增強教育技能扶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全市各級教育、發改、財政部門通過不同渠道累計爭取資金投入3000餘萬元,改善了職教學院和縣區職教中心基礎設施條件,校容校貌、食宿教學場地、實訓場所不足等方面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以我市鄉村旅遊服務、餐飲廚藝、家政服務、養老服務和特色農業“八大件”、中藥材、高產農作物等種養殖為重點,依託縣區職教中心和鎮農技校開展轉移就業、實用技術免費培訓。各中職學校積極與政府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聯繫,建立培訓基地,制定培訓方案和計劃,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各級各類培訓。如洛南縣從農技站、煙草公司、信用合作社聘請專家10餘名充實培訓師資隊伍,山陽縣、鎮安縣通過“高校招錄、企業聘用、轉型培養”等多種形式充實專業教師隊伍,柞水縣創新培訓形式根據培訓對象的培訓目標和空閒時間安排培訓課程,提高了培訓效率。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共完成各類技能技術免費培訓17984人次,其中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8898人次,創業就業培訓1465人次,職業農民培訓510人次,農村實用技術培訓3600人次,雨露計劃培訓200人次,行業崗位技能培訓1800人次,其他培訓1511人次。

(三)抓建設,貧困鎮村辦學條件持續改善。以貧困鎮村學校為重點,整合中省教育項目,加強標準化建設,優先改善辦學條件,優先保障經費投入,全市貧困鎮村辦學條件大為改觀、經費保障水平明顯提高。特別是今年以來,全市教育脱貧攻投入進一步加大,共爭取到位中省教育項目建設資金33283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將其中近70%約2.3億元資金用於貧困鎮村學校建設,共開工建設貧困鎮村幼兒園11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全面改薄”建設項目58個,為150多所鎮以下學校購置計算機800多台、現代化教學設備300多套。對全市學生規模不足100人的貧困鎮村國中、國小和教學點按100人核撥了公用經費,共新增公用經費投入600多萬元。

(四)抓隊伍,貧困山區師資建設全面加強。以貧困鎮村師資為重點,加大補充力度,各縣區按照編制標準對中國小校重新進行了核編,對10人以下的教學點基本配備2名編制。20xx-2015年全市共招聘義務教育特崗教師3624名,其中90%以上分配到貧困鎮村學校任教。20xx年全市特崗教師招考計劃312名,7月份招聘到位後將100%安排到全市貧困鎮、村任教。強力推動城鄉教師教師交流輪崗,今年春季全市有198名教學骨幹到貧困鎮村送教下鄉。在鄉鎮工作津貼的基礎上,全面落實了鄉村教師生活補貼,目前全市爭取專項資金1500餘萬元,為717所、5168名教師崗位發放了每月100-600元不等的政策補貼,有效緩解了貧困鎮村教師數量不足、素養不高、隊伍不穩等突出問題。

三、目前教育精準扶貧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貧困鎮村辦學條件還不達標。全市鎮以下村辦獨立公辦幼兒園數量較少,少數村小(教學點)服務半徑偏大,部分農村學校現代化教學設備短缺,標準化建設任務依然繁重。

(二)貧困鎮村教師結構性短缺。全市200多個教學點中,多數年齡老化,隊伍不夠穩定,骨幹教師數量少,體音美、英語和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緊缺,教非所學、學非所教現象比較突出。

(三)貧困鎮村學校規模偏小效益不高。目前,全市貧困鎮村學生人數在20人及以下的教學點佔教學點總數的60%,基本上實行復式班教學和教師包班制,教學質量和安全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

四、對進一步加強教育精準扶貧的對策建議

今後一個時期,全市教育精準扶貧應緊緊圍繞“有精準有力資助政策、有高素質教師隊伍、有標準化辦學條件、讓貧困生都讀得起書、讓貧困農民有致富技能”的工作思路,在繼續落實好已有政策、堅持以往成功做法、做好已有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堅持問題導向、改革創新、精準施策,再提出如下工作對策建議。

(一)加強貧困大學資助政策項目整合。由市、縣區黨委政府出台管理實施辦法,成立由黨委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及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統一規劃、統籌使用、渠道不變、各計其功、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的資助工作機制,由教育部門資助中心牽頭,將教育、民政、扶貧、團委、工會、婦聯、慈善協會以及社會力量等資助項目資金進行有效整合、統籌安排,做到“收入一個籠子、計劃一個盤子、支出一個口子”,實施統籌資助、精準資助和重點資助,進一步提高資助工作的力度和實效。

(二)加大貧困人口技能培訓統籌力度。主動對接我市特色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緊密結合貧困鎮村、貧困人員轉移就業特點、需求和地域經濟特色,依託市、縣區職教(培訓)中心主陣地,由市、縣區政府統一領導,將教育、人社、農業、扶貧等部門技能培訓資源進行有效統籌,聚焦重點,聚合力量,按照“需要啥、培訓啥”的原則,做到技能培訓的計劃、項目、內容、人員、課程、時間“五統籌”,免費對所有貧困勞動力開展定向、定崗、訂單式實用技術技能全員培訓,使每個貧困人口有技能、能致富。

(三)強化教育建設項目資金縣級統籌權。按照“管總量、不管項目,管效益、不管用途”的原則,賦予縣區政府更多更活的項目資金統籌使用權,按照“雪中送炭、缺啥補啥”的辦法,重點支持貧困鎮村學校優化佈局、改善條件、加強信息化建設,使所有貧困鎮村學校辦學條件全部達標,使貧困鎮村孩子有學上、上好學。

(四)改革貧困鎮村師資均衡配置機制。按照“管總量、不管分量”的辦法,適當放寬貧困鎮村學校編制配備要求,優先保證貧困鎮村教師需要。進一步提高城鄉優秀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和跟班學習比例。各級財政應設立貧困山區教師培訓專項資金,加大培訓力度。適時擴大邊遠山區教師生活補助實施範圍和補貼標準,進一步強化均衡配置師資,使貧困鎮村教師教得好、留得住。

扶貧調研報告範文8

扶貧開發,消除貧困,脱貧致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是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深入推進扶貧開發,促進貧困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最終要進行全社會動員,集中全社會的力量,以社會大扶貧打贏新一輪扶貧攻堅戰。

一、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的目標要求和麪臨的困難

長期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始終堅持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重要工作長抓不懈。特別是在“xx”期間,扶貧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一是貧困羣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二是貧困地區農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三是扶貧事業教育培訓效果明顯,培訓轉移就業率大幅度提高;四是各項社會事業明顯進步,保障貧困人口義務教育、醫療保險、住房等進一步鞏固。面對新的十年扶貧開發工作,中央和自治區分別制定並出台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xx年穩步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貧困標準調高至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到xx年重點縣的貧困村民年人均收入要達到5000元,最終要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和發展差距。可見,新時期的扶貧開發工作任務更加繁重,使命更加光榮。

然而,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是在面臨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財力日益強大、社會物質財富日益豐富、扶貧基礎日益牢固等空前的機遇下,也同時面臨諸多的困難:一是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不高,制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農村貧困人口依然多,發展差距依然大;二是貧困人口多處於山區或大石山區,自然條件惡劣,人地矛盾突出,生態環境脆弱,項目建設及生產投入成本相對較高;三是貧困地區勞動力綜合素質較低,自我發展能力較弱,產業化發展滯後,帶動能力差,貧困人口參與產業化項目不易;四是返貧問題突出,鞏固脱貧成果難度大;五是地方扶貧機構有弱化趨勢,部門及社會參與扶貧意識淡薄。貧困地區經濟發展長期滯後,人民生活羣困難局面難以改善,有自然生產、生存環境條件因素,人本身自然因素外,還有社會因素,他們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較少,得到社會的支持和關心較少。因此,脱貧工作任重道遠,加快脱貧致富必須找準切入點。

二、可借鑑的扶貧開發成功典範

市的扶貧集團---社會大扶貧的方式開展扶貧工作可以借鑑。市是中央的直轄市,渝中是經濟發達區,渝東南、渝東北為集中連地貧困地區,面積佔全市23,人口占全市的44%,全市有個貧困村處於500-米海拔地區。市的扶貧開發以扶貧集團方式進行,所有市直單位和實力雄厚的企業組成 8個扶貧集團對口幫扶 8個貧困縣,集團領導由市委市政府領導親自掛帥,具體的做法是:一是市委市政府出台有關扶貧工作文件,成立領導機構,組建扶貧集團;二是每個市直成員單位下派幹部指導工作,集團每年開兩次工作會議;三是每個扶貧集團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幫扶內容,定點到村、到户、到人。

市人大扶貧集團,由市人大常委會牽頭,有市水利廳、西南大學及民營企業等 9個成員單位,對口幫扶忠 0縣。扶貧集團下設辦公室,每年召開聯席會議、聯絡員會議,開展各種慰問活動和檢查督促活動等。扶貧集團主要是從發揮資金優勢、物能優勢、科技優勢、智力優勢等,採用九種模式,開展扶貧。九種模式:一是教育扶貧,建立助學金,送書、送電腦、培訓師資等;二是醫療扶貧,幫助鄉鎮、村改善醫療衞生條件院條件,組織市醫院醫生義務診療;三是文化扶貧,送戲、送圖書、送致富脱貧典型進村入户;四是科技扶貧,發揮大學優勢傳授技術;五是水利扶貧,水利建設項目安排上傾斜,優先人飲、灌溉;六是產業扶貧,引導發展生產,增強造血功能;七是交通扶貧,改善貧困地區的交通設施;八是勞務扶貧,對貧困户進行建卡,組織勞務輸出創收,每個貧困家庭有 人以上轉移就業;九是旅遊扶貧,引導農民挖掘優勢發展農家樂,市政府出台政策引導市民、幹部到農家樂旅遊促貧困農民增收。

扶貧調研報告範文9

殘疾人扶貧基地(以下簡稱基地)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順應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按對殘疾人幫扶形式的不同,目前我縣基地還處於“零”狀態,嚴重製約了農村殘疾人的就業,為促進農村殘疾人就業,推動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縣殘聯組織開展了基地建設的調研。

一、我縣殘疾人扶貧基地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關鍵在農民,難點在殘疾人。我縣有各類殘疾人3.84萬,佔全縣人口的6.4%。持證殘疾人1.2萬,其中農業户口的殘疾人1萬人,佔83.33%;非農業户口的殘疾人0.2萬人,佔16.67%。

現狀:殘疾人扶貧基地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順應農村殘疾人扶貧解困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目前,我縣基地建設還處於“零”狀態,按照省、市殘聯的安排部署,我縣擬計劃在今年建成3個縣級殘疾人扶貧基地,這3個基地分別是:XX縣XX養殖專業合作社、XX縣XX興養殖專業合作社和XX鄉XX養殖場。

XX縣XX養殖專業合作社基本情況:XX縣XX養殖專業合作社位於XX縣龍安鎮後山村塘房村民小組,計劃建設規模6000㎡,計劃養殖規模五年達到養肉牛500頭,年收入達500萬元,純利潤達150萬元,現有設施設備佔地面積800㎡,其中畜圈12間,養殖肉牛12頭,青貯窖6個,辦公室1間,配有割草機、粉碎機、鍘草機、地磅秤等必備的專業養殖工具,還備有斷電時備用的柴油機一台,有合作社社員8人,其中殘疾人3人,現已投資40萬元,年底前投資達80萬元;辦理了農業專業合作社法人營業執照,税務登記證,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制定了防疫、管理等相關制度以及每頭牛每天情況記錄簿,對每頭牛的情況進行記錄。

XX縣XX興養殖專業合作社基本情況:XX縣XX興養殖專業合作社位於XX縣龍安鎮XX樂村陰山村民小組,該專業合作社現有建設規模2019㎡左右,設圈舍50間,辦公室1間;有工作人員10人,其中殘疾人4人;生豬存欄300餘頭,其中:仔豬存欄200頭左右;圈舍及其它基礎設施建設也投入資金45萬元;辦理了農業專業合作社法人營業執照、税務登記證和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制定了防疫、管理等相關制度。

XX鄉XX養殖場基本情況:XX鄉XX養殖場位於XX鄉水果村爛田村民小組,該養殖場為股份制企業,始建於20xx年8月,現有股東及員工5人,其中殘疾人1人,總投資70萬,養殖場地1000㎡左右,分為1區和2區,1區現養殖蛋雞4000餘隻,日產蛋3600多枚,產蛋率佔90%以上。2區現在沒有餵養。辦理了法人營業執照、税務登記證和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制定了防疫、管理等相關制度。

存在問題:從擬計劃建設的XX個基地看,我縣殘疾人扶貧基地建設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問題。主要有:一是基地以農業養殖業為主,規模小、基礎差、覆蓋面窄、帶動殘疾人就業能力弱。且均未納入本地區扶貧工作的大局中,缺乏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二是缺乏基地建設和發展的總體規劃及政策導向。XX是合作框架鬆散,服務內容單一,整體實力不強,扶貧機制有待規範。四是產業化運作渠道單一,基地資金匱乏,發展緩慢。以上種種原因給我們基地的建設帶來了很多的困難,嚴重製約了農村殘疾人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殘疾人扶貧基地建設的方向、基本目標和主要原則

農村殘疾人的扶貧工作關係到殘疾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關係到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基地建設作為農村殘疾人扶貧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引起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

(一)基地建設的方向

基地作為一個獨立的經營實體,是農村殘疾人扶貧工作由“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的重要依託,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遵循經濟規律才能持續推進。

我縣的基地建設,一是要着力建設一產基地,以一產基地為主向第XX產業領域拓展。這應該成為我縣今後基地的建設方向,也是解決基地一條腿走路問題的要求。我縣擬建的XX個基地是以養殖業為主,而且現在規模較小,這方面需要各級政府、殘聯及社會各方面繼續加大扶持力度。二是我縣的第XX產業現在的發展正穩步推進,殘疾人扶貧基地建設應探索XX產業領域拓展的途徑。根據我縣農村民營經濟發展的特點,積極開展農村殘疾人實用技術和勞動技能培訓、組織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從事XX產的服務配送等工作,進一步帶動殘疾人就業和創業。要開拓殘疾人服務業,結合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實施,依託現有的社區服務、社區康復等平台和資源,逐步推行社會化服務。開展了居家養殘服務,力爭在“十XX五”期間實現殘疾人居家託養。

在一產的基地建設中,着力打造“輻射型”基地,推動其發揮優勢,培育和發展這一類基地是今後建設的一個方向。首先是經營優勢。殘疾人由於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在經營上存在相當大的困難。“輻射型”基地,不僅解決了殘疾人的就業問題,而且幫助殘疾人解決了生產環節上難以克服的`經營、管理、銷售和技術等問題,擴大了殘疾人的生產範圍。其次是市場優勢。“輻射型”基地的特點在於殘疾人依託基地,基地依託市場,基地處於殘疾人與市場之間,既可以為遠離市場的殘疾人提供準確的市場信息,又可以有效地組織殘疾人生產市場需求的產品;既為市場運作提供保證,又能克服小農經濟的盲目性,為殘疾人的生產提供穩定的生產環境和收入。第XX是規模優勢。基地的發展需要規模來支撐,規模越大,越能高效地佔領市場。基地的規模效應可有效克服殘疾人經營小而散的弱點,通過產品有效地將分散的殘疾人組織起來,形成市場的供求規模。第四是素質拉動優勢。就整體而言,殘疾人素質普遍偏低,由此形成生產障礙。而殘疾人素質的提高又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基地迫使殘疾人按照市場需求進行生產,殘疾人在這種被動的生產過程中自身素質能夠逐步提高。第五是風險共擔優勢。輻射型基地的發展,不僅使殘疾人從基地得到準確的市場信息,還可能與基地建立風險共同體,這樣大家有利共享,風險共擔,極大地減輕了殘疾人的風險壓力。

(二)基地建設的基本目標

基地建設是一個複雜的工程,它受到環境、市場、人才和政策等多種主客觀條件的影響。基地建設的近期目標是獲取政府有關部門的扶持和建設,提高向殘疾人輻射的能力。遠期目標則是通過基地的發展,提升自身的實力,提高其市場競爭能力,由此帶動一批殘疾人的自我發展,從而實現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並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

(三)基地建設的主要原則

基地建設和發展應當遵循五個原則。一是效益統一原則。基地建設必須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兼顧。市場經濟條件下,扶貧力度的加大有賴於基地經濟效益的增強,基地如果沒有經濟效益,扶持就沒有物質基礎。二是市場需求原則。基地的經營畢竟是市場行為,必須符合經濟規律才能生存和發展。政府有關部門要從實際出發,通過引導、支持、協調、服務幫助基地形成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運行機制和利益調節機制。XX是資源優勢原則。由於各地的“天時、地利、人和”諸因素不同,在經過市場的選擇後,各鄉鎮都會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產業羣,這種產業羣實質是本地的資源優勢利用的產物。基地應當利用當地產業羣,使基地與當地經濟協調發展。四是有序發展原則。基地建設既是一項新事物,又受到資金、人才、組織性質和市場、自然等風險的制約,需要積累經驗,逐步完善。而殘疾人是一個十分脆弱的羣體,在經濟上經受不起大的波動。五是選擇性原則。基地建設要選擇好投資方向,選準依託。選定的項目要適合殘疾人的特點,符合市場的要求,這樣才能有強勁的生命力。

三、殘疾人扶貧基地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把基地建設列入農村扶貧工作的議事日程

基地作為農村殘疾人脱貧的一個重要平台,其建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就目前的體制而言,基地要發揮作用,政府行為的存在尤為必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基地建設納入本地區大扶貧的範疇之內,通過政策優惠、資金扶持和各部門支持等形式,給予基地特別的關照。政府可以通過“非市場制度”的安排,如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開發應用、土地的流轉、税費的減免以及市場服務等措施予以有傾向性的扶持。

(二)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

在發揮殘疾人、企業投資主體作用的同時,各級政府、財政、民政、農業、扶貧辦和殘聯等部門要增加對基地的投入,探索政府、企業共同出資,企業負責承建和經營的投入機制和運行方法。其中基礎性、公益性的投入,如基礎設施建設、種仔種苗發放、技術培訓指導、自然災害保險、市場推廣服務等,主要可由政府或有關部門解決,鼓勵有能力的企業或個人向基地加大投入力度。生產經營性流動資金則主要由基地通過自籌、銀行貸款等方式解決,有關部門可以給予適當的補助引導。同時,建立擔保基金,確定擔保機構,為基地的建設投入及殘疾人從事更大規模的生產提供小額貸款擔保,對積極創業的殘疾人優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和提供一定的風險基金。

(三)建立風險規避機制

基地的建設具有自然和市場的雙重風險,而基地又維繫着眾多經濟困難的殘疾人家庭。從我縣的企業和農村一些養殖大户的發展看,過去一些企業和養殖户大在市場價格誘導下,盲目投入,盲目生產,結果是初具規模,市場價格卻大幅度下跌,殘疾人非但不能受益,反而因此而致貧。而有些農村種植大户經不住病蟲害等自然災害的打擊,頻臨倒閉的邊緣,同樣給殘疾人帶來了很大的損失。要資助基地參加政策性的農業保險,鼓勵保險公司開闢新險種、優惠保費,從而增強基地和殘疾人抵禦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

(四)規範基地的運作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基地作為經濟實體進入市場就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第一,基地應該是法人。當然,是企業法人為妥,還是福利社團法人為妥,要視各地的情況而定。第二,要理順與基地的關係。對基地的扶持基點是基地必須扶持殘疾人脱貧。有關部門應根據自身對基地的扶持力度而確定基地的扶貧工作要求和目標,並採取有效措施促使基地為目標的實現而努力。在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殘聯可採取基地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無償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如:現在擬建的XX個基地均缺建設資金和週轉資金,可每個基地補助XXXX元,以解決其當前資金困難的問題,多渠道對殘疾人扶貧基地進行扶持。第XX,要實行簽約式扶貧。基地對殘疾人的扶持必須有契約。用合同形式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從而使基地有責任、有信心,殘疾人有實惠、有恆心。

(五)着力於培養高素質的農民企業家

殘疾人扶貧基地的發展特別需要專業突出、甘於奉獻的經營領頭人。這些經營帶頭人在不斷髮展自身事業的同時,也為殘疾人的脱貧致富作出了積極貢獻。積極發現和培養農民企業家,滿腔熱情地保護他們扶殘助殘的積極性,在經濟上不讓或少讓他們吃虧,在政治上要給予其一定的關心,在經營上則要多為他們提供優惠優質的服務,給他們創造一個寬鬆、協調、和諧的外部環境。

(六)加強和改進對基地的服務

總之,要搞好殘疾人扶貧基地建設,離不開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參與和大力支持,因此,政府部門和殘聯組織要結合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對基地建設的服務工作,努力提供全方位、綜合性的服務。建好XX個擬建的基地,推動更多的基地建設,同時,把基地建設向二、XX產業拓展,從更高更廣的層面上,促進殘疾人的就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