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教學反思反思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9W

一篇優秀的教學反思必然是要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的,教學任務結束後是需要及時寫好教學反思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變廢為寶教學反思反思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變廢為寶教學反思反思7篇

變廢為寶教學反思反思篇1

上週五,我上了《變廢為寶有妙招》這課的第二課時《減少垃圾 變廢為寶》,從選課、備課,到講課,中間有課程教研部老師們的辛勤付出,有本組成員的鼎力相助,也有學生的積極配合,為大家展現了一節自認為不太成熟的道法課。

通過這一系列的過程我有如下反思:

1.道法課旨在培養良好的公民,因此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它是開放的,自由的,快樂的,要切實聯繫學生實際,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

2.在教育教學中要依標扣本,以學定教。

3.在這節課上,可以根據教材已經分好的七大塊內容,聯繫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到道法課的生活性。

4.要想上好一節道法課,需要提前佈置,讓學生在課前大量收集資料,課堂上,可以是學生的成果展示,分享交流,學生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不僅對垃圾分類、變廢為寶有了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環保意識,從自我做起,影響身邊更多的人。其他學生也能從別人的分享中得到啟示。

5.教學中,評價語雖有所進步,但還需大力提升,爭取做到評價有針對,及時評價。

6.過度也是自己所欠缺的,因此在以後的上課中也要重點提升自己過度用語。

7.各環節中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夠新穎,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點突出學生學的特點。

變廢為寶教學反思反思篇2

?變廢為寶》這是一個飽含環保意識的主題活動,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為了讓學生深入地瞭解環保意識,組織了清掃濠湧村街道的課外活動,學生們準備好一切工具,進行垃圾分類收集,把不可回收的放進垃圾桶,可回收的收集起來,準備課堂作品創作。課堂開始,向學生展示了一些圖片,讓學生欣賞到了廢物製作的工藝品的美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讓學生了解課前收集的廢棄品的形狀特徵,然後讓學生思考討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設想去製作,並兩兩合作設計。

在準備材料的環節,有部分同學準備的材料不夠豐富,雖然他們的動手能力很強,但也苦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還好在製作過程中因為我採取小組的合作,集合幾個人的智慧和材料,成功地創造出了更為優秀的作品,又使這原先的.“劣勢”轉化為有利的“優勢”。再次,這節課部分學生未帶老師規定的材料,老師着急,可是學生提議用自己身邊的材料製作,這又何嘗不可呢?這正體現了美術教學過程的情趣性、靈活性、表現活動的自由性和評價標準的多樣性,提供了適宜創造活動的環境,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一改以往美術課程單純地把學生看成是受教育者,上課只是按老師的做,學生屬於被動的學習操作者,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滿足感。使學生懂得其實美術課不一定需要特定的工具,它可以毫無束縛地從自己的身邊選取任何煤材進行美術創作。這樣美術課程賦予學生一個美好、快樂、完整的藝術印象,通過這樣的美術課程培養創造精神,將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出現了很多的小製作家,他們的製作精美,設計獨具匠心,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傑作,我也欣賞到了同學們精美的作品。在進行活動小結的時候,同學們的感受非常深刻,他們用自己的文字記錄了這個活動中的美麗與永恆。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讓我深受啟發,我想,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善於發現問題並善於總結,我們的教育教學水平就會產生質的飛躍。

變廢為寶教學反思反思篇3

我上完了二年級美術課《變廢為寶》,感觸很深。變廢為寶這節課的顯性目標是利用廢舊的材料製作立體和半立體的藝術品,隱性目標是滲透環保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根據學生們對垃圾有了一定的認識。於是確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讓學生重新認識垃圾,養成良好的環保意識和習慣;

2、讓學生利用垃圾設計、製作工藝品,培養學生動手設計製作工藝品,培養學生動手設計製作能力以及審美能力等綜合素養和綜合技能;

3、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創作意識和團結合作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小組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具有開放性、生成性的,而且課堂時間畢竟是有限的,一節課不可能把作品做得那麼完美,但這沒關係,關鍵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意識。

我覺得應該以變廢為美的藝術思路的深度為教學重點來進行思考,可以落腳到某一種方式方法,以點帶面,由易到難,通過色彩、形狀、質感的聯想拓展思路,深入研究。從材料廣度進行拓展,可放手體驗,自由發揮,達到精彩紛呈。讓學生了解如何對廢舊物進行聯想,使學生從心靈深處感受到廢舊物品變美得可能,調動其操作積極性;通過製作先後的美醜對比,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美麗的同時,自動的熱愛生活通過自己的能力變廢為寶美化環境。

因此,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除了學習專業知識、教育教學技能之外,一定要努力地研究課堂教學,研究教材、準備切合實際的教案、備好學生,特別是在備課時就做一下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能力水平等,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變廢為寶教學反思反思篇4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成了師生互動互學共同收穫的平台。每節活動課得以正常進行,關鍵在於學生課前一兩天到一週時間的準備。《學習材料》中大量需要學生填寫的內容,都是引導學生在課外運用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多渠道去掌握第一手材料。這個階段最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有興趣有動力才能做好充分的準備。能做充分準備的同學會得到老師的大力表揚和蓋在書中的一朵紅花。這是對孩子準備工作的肯定,也是積極性的調動和興趣的激發。

活動課上是老師有意識地按一課一主題設計環環相扣的多個環節,引導學生對第一階段活動中得到的信息進行交流、彙報,對活動中所做所得進行展示、總結。這是整個活動的第二階段。從準備到課上的整個活動,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多方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探索科學的能力及審美能力。學生把學習的視角更廣闊地伸向社會,儘可能地調動自己的全部感官,有目的地觀察、思考自然、人與社會,與同學、家長正確相處交往,交流,促進了自身語言、人際交往、自然觀察等多項智能的開發、發展。教師在活動課上也獲取相當多的來自於學生帶來的信息,學習、提高知識層面、教學技巧的機會無處不在。

二、本節活動課由“一、直面垃圾二、垃圾的危害三、垃圾的處理四、節能減排,分類回收五、分類與再利用六、活動總結”六個環節組成。主題為“變廢為寶”,但利用廢品製作成工藝品並不能成為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我認為只有在充分認識垃圾的危害,真正的理解“節能減排,分類回收”的必要性,才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具有最基本的環保意識,在環保行動上有一定的動力,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意識地提醒自己或家長儘量地節能減排,自己能學着做到“物盡其用”。因此,“垃圾的危害,處理,減排,分類回收”被作為本節活動課的主要內容。

三、學生彙報自家一週內產生的垃圾後,師生以一個班,一個學校共同進行計算,以數據啟發想象,運用數學進行推理,明確“只要有人類的活動必定產生垃圾”,再通過圖片的展示,讓被污染的環境走進課堂,使之具有真實感,使學生產生沉重,難受的情感,進一步加深對環保的重要性與迫切性的認識,並從中培養了觀察分析能力。藉助動態板書延伸活動的內涵:“扔”表示人們處理垃圾的習慣做法與動作,又實線轉變為“”表示觀念的轉變,“少排少扔”是“節能減排”的具體化;成堆如山的垃圾由於能分類回收而消失,這是學生體驗減少垃圾的快感,獲得輕鬆,愉悦的感受。

四、這節活動課給學生提供了表現的機會,積極地展示和表現自我構成了課堂活潑熱烈的氣氛。學生能觀察有發現,能討論有體驗,能動腦思考有所挖掘,能動手操作有收穫,個性得到發展,各項能力得到培養。

五、由於對“一、直面垃圾二、垃圾的危害”兩個環節用了將近20分鐘時間,因此在“小製作展示”部分比較倉促,未能讓學生邊展示邊介紹材料及製作方法;最後的“按提供的廢品設計製作裝飾品”被省略。這應該也是一個促進學生想象創新的好機會。

變廢為寶教學反思反思篇5

“老師,以後我一定要充分利用家裏的廢品,把它們變成有用的東西!”

“老師,您的板書就是一首押韻的詩,好巧妙啊!我們讀一遍就能把它背出來了!”

下課以後,學生們興沖沖地跑到講台上圍着我七嘴八舌地議論着。

看着他們興奮的笑臉,我不禁由衷地笑了。從孩子們誠懇的話語中,我享受着成功的喜悦:這節《變廢為寶》綜合實踐課已收到了預期的成效,學生們確確實實是學有所得。值得一提的是板書設計,那是本課的亮點之一。也許這節課仍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瑕疵,但我的總體教學目標已經達成,詩一般的板書更將銘刻在學生心間,成為他們日後進行環保行動的.指路明燈。

本課的另兩個亮點則是學生自主探究的活動過程和課堂上合作製成的精美作品。以下將細細道來——

“變廢為寶”這一主題活動在我班上已開展了一段時間,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表現積極,參與熱情高漲。學生從廢舊物對環境的影響、對廢舊物的處理、對廢舊物的利用三個方面進行深入的調查和研究,保護環境的意識有所提高。在“變廢為寶”的活動過程中,學生、老師共同參與,學生在發揮想象、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會交往、學會

1合作,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了實踐活動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環保意識逐步加深。整個活動讓我們真正共同享受了勞動的快樂、體會了成功的喜悦,同時思想得到了昇華。

一、設計方案

先引導學生確定主題,再根據他們的興趣和意願成立小組,然後分組設計製作方案:要求選好小組長、進行分工、做好製作準備、定好製作步驟,設計作品展示方式。

為了使此次活動更順利地進行,我指導學生根據各自的特長分組

二、組織實施

小組分工合作,由組長分配任務,安排、調控組員各司其職、互相合作。在活動過程中,充分發揮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學習的特點,自己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自行收集材料,自己進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從而獲得許多關於“變廢為寶”的知識。

三、開拓創新

這次實踐活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不但學到了知識,學會了真誠地與人溝通,鍛鍊了動手操作能力,增強了小組合作的精神,還增進了對社會的瞭解,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總結、實踐、研究問題的學習方法,知道了環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白了“變廢為寶”的巨大效用。

無論如何,我都希望環保意識從此像種子一般在他們的心中生根、發芽、長葉、開花,並把這種意識傳播到周圍,對這個社會也能形成一定的良性影響,使我們的地球真正綠樹成蔭,水秀山清。

變廢為寶教學反思反思篇6

現代社會,物品越來越注重包裝,但這些拆下來的包裝隨便丟棄又造成了環境的污染。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為指導思想。利用廢舊物品來大膽進行創新制作,既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讓幼兒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最近,結合我園綠色幼兒園的創建,我特設計本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在欣賞廢舊物變寶創造出來的美后,自己動手利用平常經常丟棄的廢舊物也來創造一種美,從中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我認為,選擇這一活動就如《綱要》中所説,“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以參觀者的身份引導孩子,以自己的語言啟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在本次活動的開頭,我以故事《奇妙的商店》導入,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活動興趣,也使幼兒懂得:原來我們生活中很多平時丟棄的廢品是可以做成漂亮的禮物的。在第二環節中,我採取直觀教學法,以幼兒參觀“奇妙的商店”,讓幼兒通過欣賞別人的作品,引起幼兒創作的興趣,初步感受藝術中的美。在製作活動中我採用自主探索法,讓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材料、形式進行廢舊物的創作,並在製作過程中學習合作,並提高幼兒的協商能力。本次活動的結尾部分,我讓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與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讓小朋友學會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賞識激勵法、審美薰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廢舊物的理解和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諧統一。

在整個活動中,我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創造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在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説一説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廢舊物變寶發生了興趣。陶行知先生説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創作活動中我就鼓勵幼兒自己尋找材料進行創作。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通過商量、合作、嘗試用各種廢舊材料進行創作。通過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經驗作一匯合,學會了相互欣賞、相互交流。

變廢為寶教學反思反思篇7

本課屬於造型 . 表現 、 設計 . 應用領域。本人在教學設計上注重學生的體驗,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情感的表達。以啟發式的教學發散學生的思維,展開他們想象的翅膀,製作出各種有趣的造型。課後 引導他們留意用身邊其它的材料進行藝術再創造, 激發學生髮現美、創造美的興趣和慾望,並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

教學成功之處:

1、導入新穎

利用哭聲創設環境,吸引學生注意力,觸發了學生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願望,自然導入新課《變廢為寶》。

2、教學示範設計巧妙

常規的教學示範是教師一個人演示,學生認真觀看,而本次教學中的示範是老師請全班同學共同觀察、分析、思考、製作完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習興趣,學生積極地參與了本次設計製作,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3、啟發式教學,激發創意

通過” 超級變變變” 的遊戲,將杯子和飲料瓶通過正放、倒放、剪開等方式,引導學生聯想,拓展了學生的想象空間,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學會了變廢為寶的製作步驟及方法,整節課是快樂的,充滿創意的。

4、評價方式獨特

大部分美術教師都有同感,在評價作品時,一部分沒有完成的同學不願意停下來聽。教師得想辦法吸引他們,於是我讓同學們手牽手隨着歡快的音樂一起來欣賞,這樣沒有完成的同學只能放下手中的作業,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欣賞、小組討論將本組的創意之星和巧手之星由組長貼在作品上,每完成一件作品,老師就在相應的組裏貼上五角星,增強了每組的競爭意識,師生共同參與評價,提高了學生審美能力。

5、拓展部分回味無窮

一堂課的魅力並不止在這四十分鐘內,更重要的是對學生今後的成長中起的作用,本堂課通過杯子、飲料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學生學會珍惜資源,變廢為寶。

教學不足之處:

在教學中還可以放開一些,不要總擔心哪些還沒為學生想到,課堂上總會有生成性的東西,及時解決這些問題課堂就會更精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