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班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14K

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需要包含教學重點和教學過程,優秀的教案可以不斷提升我們的思維邏輯能力,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植物中班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植物中班教案7篇

植物中班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發展比較性觀察力,瞭解幾種熟悉的植物的過冬方式。

2、能關注周圍花草樹木的季節變化,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

關於秋天景色與冬天景色的圖各一幅;幼兒園院內環境圖片1幅;幼兒常見的.冬天落葉植物圖片4幅;松樹、小麥圖片各1幅;靠種子過冬的植物圖片2~3幅;西紅柿、黃瓜、西瓜、草莓圖片各1幅;蔬菜大棚圖片1幅。

【活動過程】

1、導入。

小朋友,你們去旅遊過嗎?旅遊時都看到了什麼了?今天,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關於旅行的故事。(師講故事)

2、基本部分:

a、邊講故事,邊出示秋天與冬天的圖片,引導孩子感受季節的變化。

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住着蝸牛媽媽和它的孩子小蝸牛,有一天,蝸牛媽媽對小蝸牛説:“孩子,到小樹林去玩吧,地上開滿了鮮花,你去採幾朵鮮花給我吧。” 小蝸牛很願意幫媽媽做事,非常高興地答應了。它爬呀爬呀,不知過了多少天,終於來到小樹林,它看到了這樣一幅景色(出示秋天畫面)地上根本沒有鮮花,而是長着蘑菇,樹葉全黃了。於是,小蝸牛隻好回家,它爬了好久才爬回家,它説:“媽媽,鮮花沒有了,地上長着蘑菇,樹葉全變黃了。”蝸牛媽媽聽了,説:“哦,已經是秋天了,那你快去採幾朵蘑菇回來吧。”小蝸牛再次爬出去,過了好久才來到小樹林,可它找不到上次看到的蘑菇,而是看到了這樣一幅景色(出示冬天畫面),咦?這是怎麼回事呢?

小朋友,你能告訴小蝸牛這是為什麼嗎?

b、引導幼兒觀察秋天與冬天的景色圖片,發展孩子的比較觀察能力

小朋友,請你們仔細觀察小蝸牛兩次看到的景色哪些地方不同。(同時出示兩幅圖片)

c、(出示幼兒園院內環境圖片)小朋友,你們看,這是哪兒?漂亮嗎?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再與現在室外環境相比較,一樣嗎?哪裏不一樣。通過對比,引導幼兒學習身邊常見植物落葉,變枯的原因,知道這是某些植物過冬的一種本能,通過落葉、變枯來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此現像也叫休眠。採取這種過冬方式的植物都有哪些(出示楊樹、柳樹、月季花、梔子花的圖片);學習瞭解植物過冬的另外幾種方式。如常青休眠的:小麥、松樹、冬青;靠根過冬:韭菜、菊花等;靠種子過冬的:蒲公英、花生、玉米等。

3、結束部分

(出示西紅柿、黃瓜、草莓、西瓜的圖片)小朋友,在寒冷的冬天,我們能不能吃到這些水果和蔬菜呢?共同探討人類可以幫助植物過冬的方法。如,為小樹穿稻草棉衣,給蔬菜建大棚等。

【活動延伸】

到户外尋找需要人類幫助過冬的植物,為穿上暖和的“棉衣”。

【活動反思】

通過本節活動的學習,讓孩子們感受到周圍花草樹木的季節變化,瞭解了身邊幾種常見植物過冬的不同方式,從而激發了孩子們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設計思路】

冬天到了,幼兒園院內的花壇裏失去了往日的嬌豔,花草都變得枯萎了,唯有一棵棵冬青仍舊傲然挺立在花壇之中。這些現象引起幼兒的注意。户外活動時,他們會不約而同的產生疑問:花草為什麼變枯萎了?路邊的大樹的葉子都落光了,為什麼冬青還是綠綠的?它們不怕冷嗎?……為了順應幼兒興趣需要、發展需要,我認為通過活動《冬天的植物》可以讓幼兒瞭解冬天對植物生長產生的影響,以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和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由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植物中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爬行植物,認識幾種常見的攀爬植物,知道它們的名稱和特徵。

2.藉助提問的線索,學會有序的觀察觀賞植物和果蔬類爬藤植物,瞭解爬行植物的攀爬特性。

3.能認真的觀察植物,快樂的表演小手爬。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收集各種爬行植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複習兒歌【螃蟹歌】

二、教師模仿螃蟹爬

師:小朋友,你來猜一猜,這是誰在爬阿?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會爬?

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啟發幼兒仿編兒歌。

三、觀察【幼兒用書】感知各種爬行的植物

師:除了動物會爬,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會爬的植物呢!你知道哪些植物會爬嗎?

四、幼兒自主閲讀【幼兒用書】,感知各種爬行的植物

(1)幼兒自己看圖閲讀畫面,在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看到的爬行植物。

(2)引導幼兒閲讀【幼兒用書】探索爬行植物攀巖爬牆的特徵。

師:看圖説説,圖上有什麼?你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它長在什麼地方?

師:這種植物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樣生長的?

師:你覺得它爬的高嗎?如果沒有牆,沒有支架它能爬上去嗎?

(3)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攀爬植物,説説:這些攀爬植物是依靠什麼爬上去的?

這些植物的末端有什麼?猜一猜,看一看這個卷鬚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師:小動物是用腳右路或爬行的,爬行植物末端的卷鬚就是植物的小吸盤,它們不停生長並緊緊地吸住牆體和支架向上攀爬。

五.啟發幼兒想一想

西瓜,南瓜是爬行植物嗎為什麼?如果給它一個支架它能爬上去嗎?為什麼不讓它爬上去呢?

鼓勵幼兒大膽的想一想:這些爬行植物有什麼用?

教師小結:爬行植物的品種很多,它們都有長長的可以攀巖的藤。在爬行植物中有綠色葉片,紅色葉片的爬山虎和能開花的紫藤這些觀賞植物;有葡萄的藤,習慣的藤這些水果植物;還有葫蘆藤,絲瓜藤這些蔬菜植物。觀賞植物一般種植在牆邊和廊檐下,供人麼觀賞乘涼;水果和蔬菜植物一般是搭支架讓植物向上攀爬伸展,在長長的藤上結出更多的果實,或者種植在農田裏,讓長長的瓜藤滿地爬行,結出更多更大的瓜果,供人麼品嚐。

六.討論活動:你還知道哪些爬行植物,這些植物有什麼用?

七.音樂活動【小手爬】

師:小動物會爬,植物會爬,我們小朋友的小手會爬是嗎?讓我們隨着音樂表演小手爬的動作好嗎?

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表演【小手爬】,改變音樂的節奏,帶領幼兒進行小手慢慢爬和快快爬。

植物中班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楊樹、花草等幾種熟悉的植物過冬的方式。

2、能關注周圍花草樹木的季節變化,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

3、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幼兒園中班科學優秀教案《冬天的植物》含ppt課件

3、互動交流。

(1)引導幼兒説一説ppt中不同的植物不同的過冬方式。

柳樹、楊樹等樹木通過落葉休眠過冬,來年春天再長出新葉子。

小草可以讓葉子乾枯,讓根過冬,來年春天再發芽長大。

玉米、大豆等農作物:根莖葉全部死掉,讓種子過冬。

(2)教師説出幼兒常見植物的名稱,請幼兒説説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備課時請教師自行查詢常見植物過冬方式。)

4、經驗拓展:人們有哪些辦法幫助植物安全過冬?

活動延伸:

教師和幼兒一起給幼兒園裏的小樹“穿棉衣”。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活動的學習,讓孩子們感受到周圍花草樹木的季節變化,瞭解了身邊幾種常見植物過冬的不同方式,從而激發了孩子們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植物中班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對植物的盤曲彎繞現象產生興趣,認識集中攀緣植物。

2、更主動地關注各種特定的形狀,體驗發現的樂趣。

3、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第14號,幼兒活動材料第三冊第29—30頁。

2、在幼兒園附近事先尋找有彎繞植物的場所。

3、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植物為什麼會有彎繞。

1、t:老師這兒有一些很有趣的植物,我們一起來看看,看的時候啊,小朋友要帶着你們的小眼睛仔仔細細的看,看看它有趣在什麼地方,它是怎樣生長的?(出示掛圖)

2、t:你看到了什麼?這些植物長得怎麼樣啊?它們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嗎?那你知道它們的名稱嗎?

3、t:爬山虎長得怎樣?它為什麼能爬在牆上生長呢?還能爬那麼高?

t:原來啊它有藤,恩小朋友説的很好,觀察的很仔細,那我們一起來再來仔細看看。

(引導幼兒説出爬山虎是依靠彎彎繞繞的【藤蔓】及葉片上的"腳",向上攀緣的)

4、t:看看牽牛花是怎樣生長的呢?(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莖的攀附纏繞現象,即卷鬚及莖附着在別的東西上蔓延生長)

5、t:西瓜大家都吃過吧!那西瓜藤見過嗎?西瓜長在地裏時有一根長長的"辮子",這根"辮子"又是怎樣的呢?(幫助幼兒理解瓜藤都是彎彎繞繞的)

6、總結:這些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都離不開彎彎繞繞的藤蔓。它可以幫助植物和其他東西攀附在一起,沒有了藤,爬山虎也就不能爬的那麼高了,牽牛花也不能開出那麼漂亮的花了。

二、找找身邊彎彎繞繞的植物。

t:我們身邊彎彎繞繞的植物還有許多,我請小朋友來説説看,你見過的彎彎繞繞的植物還有哪些?

(時間允許可帶幼兒們去外面尋找)幼兒結伴尋找攀緣植物,並記錄。繪畫記錄不必強調畫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現植物的盤曲彎繞現象即可。

t:你找到的是什麼植物?它的藤蔓(莖、須)是怎樣長的?

活動反思:

4—5 歲的孩子喜歡動手動腦探究事物,他們喜歡這樣的活動。在 幼兒的探究活動中教師要支持、接納孩子的探究行為,並給予一些觀 察和探究方法的指導:如比較性觀察法、連續觀察法、分類法、記錄 法等。在活動中我運用提問的方法,讓幼兒對幾種爬藤植物的外形特 徵和攀爬方法進行比較性觀察,使幼兒更好地發現它們各自的不同。 除了橫向的比較,還有縱向的比較,我們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時機,對 比觀察爬山虎葉子顏色的變化,發現了爬藤植物爬高的原因;對比薔 薇開花前開花後的效果,發現了它對我們人類的用處。當苒苒發現了 一棵類似攀緣植物的小苗時,我支持、讚賞她的發現,並利用拍照的` 方法幫她記錄,將照片貼在主題牆上,有助於她後續的觀察。在觀察 和探索過後,我和孩子一起對幾種植物按照攀爬的方法不同進行分 類、概括,使他們對藤蔓植物的種類及其特徵有了較清晰地認識。幼 兒在不斷地觀察、探究的過程中,他們會慢慢地積累經驗,遷移經驗, 形成受益於終生的學習方法和能力

植物中班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在動手探索中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種各樣的色素,初步瞭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養成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植物的判斷能力。

4.培養幼兒的觀察身邊的植物。

活動準備:

各種植物、白色手帕若干、刮畫筆若干;視頻《植物色素的用途》;記錄表人手一份;蠟筆。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們,最近老是新學了一個魔術,看我給你們露一手。(出示一塊白手帕)看,一塊手帕,什麼顏色的?(拿出青菜葉)一片青菜葉,什麼顏色的?白手帕、青菜葉,變變變!(老師將綠葉子包在白色手帕裏,搓、擰、拍等,使手帕上染上綠色。)

2.快速打開手帕,引導幼兒觀察,手帕變成什麼樣了?(找到葉子)青菜葉變成什麼樣了?手帕怎麼會變綠了呢?青菜葉裏有什麼呢?(引出葉子裏有色素)

小結:原來青菜葉裏有色素,就藏在它們身體的裏邊,當葉子別捏壞了、擰爛了,他們身體裏邊的色素就跑出來了,所以老師的手帕上就染上了綠色。

二、指導探索,找到植物色素。

1.提問:那麼除了青菜葉,其他葉子中有沒有色素呢?我們來研究研究。

2.介紹材料和方法:每組都有一個框子,裏面有每人一塊白手帕,還有各種葉子,(依次介紹菠菜葉、葱葉、生菜葉)請你選擇一種葉子試試看,看看你試的葉子有沒有色素。然後把你的發現記在記錄表上,如果你找到了色素,就在相應葉子的格子裏畫個勾。

3.巡迴指導幼兒操作實驗,個別展示,集體講評。

小結:原來各種葉子裏都有色素。

4.提問:這些葉子是什麼顏色的?色素都是什麼顏色的呢?

小結:其實這些色素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就做葉綠素。

三、組織操作,幼兒再次探究。

1.師:我們已經在葉子裏找到了葉綠素,那麼除了葉子,植物的其他部位裏會不會有色素呢?它們的色素是什麼顏色的呢?

2.介紹材料,提出要求:下面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許多植物(依次介紹:紫甘藍、胡蘿蔔、小番茄、橙子皮等。)試試看把它們捏爛、擰爛,或者請你們的刮畫筆幫幫忙,看看能不能把它們身體裏的色素找出來。如果你發現了色素,那請你也在記錄表裏記錄好。不過這次在你們記錄之前,請你們先看看你找到的色素是什麼顏色的,然後用相應顏色的蠟筆進行記錄,聽明白了嗎?

3.巡迴指導幼兒操作探究,個別展示,集體講評。

小結:原來植物的身體裏藏着各種顏色的色素,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植物色素。

四、播放視頻,瞭解植物色素用途。

1.師:植物的色素有什麼用呢?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視頻,我們一起來看看。

2.提問:你看到植物色素用什麼用處?幼兒回答

小結:植物色素可以做藥、讓食物的顏色變得更漂亮、可以做成化粧品、水彩筆、還可以用來染布……植物色素在我們生活中的用處可真大。

五、延伸活動:洗手帕。

1.引導幼兒觀察植物色素用水能否洗乾淨。

2.探索用什麼能洗掉植物色素。

植物中班教案篇6

活動設計背景

在這個變化莫測自我的社會裏,孩子們對環保意識非常薄弱,在生活中,隨時可以看到很多小朋友隨手亂折樹枝、花草,更多人類還在砍伐樹木,導致地球災難越來越多,為了讓更多的人關注保護樹木的重要性,我們從孩子開始教育,從身邊開始教育。

活動目標

1、通過了解植物的生長情況,讓幼兒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培養幼兒從小保護環境的意識。

3、初步瞭解植物的陪護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讓幼兒瞭解樹木的成長過程(難點)

2、讓幼兒知道樹木與人類生存有着密切的聯繫(重點)

活動準備

1、聯繫園林師與社區合作

2、灌澆植物的水桶若干

3、製作“保護植物”的標誌

4、植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開始(導入)部分

一、師幼談話,讓幼兒瞭解樹木的成長過程

1、“小朋友,今天我們來到了社區,這裏有很多很多花草、樹木,首先,我們先來觀察一組圖片,來看一看這些植物是怎麼生長的。”

2、通過觀察植物圖片(樹木的生長過程)讓幼兒瞭解所有植物生長都是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問:“這是什麼?它是怎樣生長的?它要經歷多久才能成為高大、粗壯的樹?”

(2)提問:“一顆樹的成長需要多少年?”(我知道是一年。)“要成為一顆參天大樹,需要多少年?”(我想需要10幾年。)

教師小結:對,小朋友回答的很好,一顆大樹需要10幾年,有的還更久20年、30年,所以樹木需要我們大家的愛護和栽培,如果,經常破壞它,我們身邊的綠色植物就會越來越少,我們的環境會越來越差。

基本部分

二、通過問答形式,讓幼兒知道樹木與人類生存有着密切的聯繫

1、提問:“小朋友們知不知道樹和我們人類有什麼聯繫?”(樹是人類的朋友。)(樹可以排除氧氣,供我們人類呼吸。)(樹還能吸收我們不需要的二氧化碳。)(樹可以保護我們的房子,把風擋住。)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説得很對,樹是我們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植物,它不僅能給我們帶來人類所需要的氧氣,還能綠化環境、美麗城市,所以我們大家要保護樹木、保護環境。

三、現在我們請社區阿姨(園林師)和我們來講一講,我們要怎樣保護樹木

1、社區阿姨提問:“小朋友們,平時我們在小區裏有沒有看到園藝工人在養護樹木啊?”(有,工人叔叔會幫助修剪。)“你們知道一顆樹生長需要我們人類怎樣幫助它們嗎?”(需要我們的給它澆水。)(冬天給它們“穿上衣服”。)

社區阿姨總結:小朋友們真聰明,一顆樹長大需要我們去澆水,還需要我們去幫助它們修剪,怎樣我們的環境就更加美麗、整潔了,所以,小朋友們平時,也要愛護植物,讓它們也和我們一樣快樂的成長。

結束部分

四、組織幼兒為植物澆水並貼上保護植物的標誌

1、教師提問:“現在我們和社區阿姨一起去給植物澆水,然後把保護植物的標誌貼在上面,讓大家都知道我們要愛護植物。”(好的。)

活動延伸

五、活動延伸

1、組織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共同養護社區植物,共建美好家園。

2、讓幼兒探索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教學活動反思

1、本次教學內容課程目標明確,讓幼兒明確意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在教學活動落實中,有很多孩子因為對樹木生長沒有多少了解,所以提問中互動不起來,通過圖片的引導,孩子們開始想象、探索紛紛舉手發言。開始活躍起來。

3、在以前傳統的按班教學中孩子們都是按部就班,這次通過和社區合作進行教學,在加強社會教學形式的同時,豐富了孩子的科學知識。

4、如果重新上本次課程,我會在開始部分先讓孩子們觀察社區樹木,再通過圖片來討論,讓幼兒有感觸的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基本部分中可加入樹木與人類有關的大量圖片(比如:沙塵暴、洪水、樹木被砍伐等。)讓幼兒瞭解保護環境對人類很重要。

5、我在教學本次課程中,老教師們的評價是:

(1)總體環節流暢,幼兒能完整的接受並有一定的效果。

(2)師生能互動

(3)導入部分吸引力欠缺

植物中班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種色素,初步瞭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養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

1、每人座位底下放一塊白布和葉子;

2、四各種植物的葉子、果實、花瓣等(如:草葉小番茄、各種顏色的花瓣等);

2、小積木,白色棉布每人兩份;

3、各種食物:糖果、有顏色的饅頭、麪粉等;

4、黑板一塊、ppt、做彩色面的視頻。

教師示範材料:白布,綠葉。

活動過程

一、觀看魔術,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1、觀看魔術表演。

(1)你們有沒有看過魔術?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很棒的魔術表演,請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教師表演魔術:現在我的魔術開始了,這是什麼?(出示白布)那這是什麼?(出示葉子)看一看,我把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會發生什麼神奇的事?引起幼兒的興趣與探索慾望)

(2)魔術結束,發生了什麼現象?(白布變成綠色的了)

2、幼兒嘗試操作.

(1)你們覺得這個魔術有趣麼?那現在我們自己來嘗試變一次。看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麼材料?(幼兒觀察操作材料)

(2)幼兒嘗試自己動手操作變“魔術”。

(3)觀察自己“魔術”後白布的變化。

老師提問:為什麼佈會變成綠色的呢?(因為葉子上的綠色跑到布上面去了)

小結:原來植物的葉子裏有綠顏色,它有一個名字叫植物色素。

二、探索植物染色的祕密。

1、幼兒預測猜想。

我們已經在植物的身體裏找到了綠色,那你們猜一猜植物的身體裏還會不會藏着其他的顏色?(幼兒猜想)

2、幼兒探索驗證。

(1)熟悉材料

師:我們現在自己來找一找,到底植物的身體裏有沒有其他的顏色。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各種材料,有植物的花、果實也有植物的葉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教師逐一介紹材料:胡蘿蔔、小番茄、檸檬皮青瓜皮楊梅各種花瓣等)

(2)第二次操作

師:剛才我們已經學會魔術這個本領了,這一次請你們自己來變魔術。道具呢還是有一塊白布,然後請你們在籮筐裏選一樣你喜歡的東西放在白布上來變魔術,看看最後會發生什麼神奇的事情。變好以後請你在白布上寫上你的學號,把它送到這裏來。(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交流分享

請幼兒把變好顏色的布按顏色分類擺放好。

黃色的色卡

紫色的色卡

紅色的色卡

綠色的色卡

其它

其它

提問:你變出了什麼顏色?你是怎麼變的呢?(引導幼兒用“我用什麼變出了什麼顏色的句式回答)

(4)教師小結:

原來植物的身體裏藏着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紅色、黃色、紫色還有綠色。這些藏在植物身體裏的顏色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植物色素。

三、聯繫生活,提升經驗。

1、生活應用

(1)出示ppt

這些植物色素還有很多作用噢,可以添加在我們吃的食物裏,不信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

播放ppt1(彩色麪條):這是什麼?它和我們平時吃的麪條有什麼不一樣的?

你知道它是怎麼變出來的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

(2)觀看視頻

廚師在幹什麼?你在畫面上找到了植物色素在哪裏了麼?

小結:對了,這些植物色素就藴含在這些蔬菜的汁液裏,把它們加在麪粉裏,就做出了彩色的麪條。

(3)觀看ppt

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麼食物也添加過植物色素呢?我們一起看一看。

(4)教師小結:

這種加在食物裏的植物色素是安全自然的,我們可以吃的。它可以使我們的食物變得更加美觀,更加的營養。

四、延伸活動

剛才我們已經在白布上找到了一種顏色,想不想把這塊布變得五顏六色,更加美麗?請你們一起回到教師繼續來完成好不好?

活動反思:

得知活動主題《物體的顏色》後,t老師提出了深色吸熱快,淺色吸熱慢這個原理,我們一聽,的確跟物體的顏色有關,感覺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點子,只要填充裏面的小實驗就可以了。大家討論開了,紛紛提供一些科學小實驗來驗證這個觀點,如用吹風機分別吹或將布包在手電筒上,用手電筒的光照,看看黑色和白色的布是不是有温差;點燃蠟燭,外面套一個玻璃瓶,瓶子外面分別包上白色和黑布,看看兩塊布是不是有温差……但是我們馬上又想到了使用蠟燭不安全,使用吹風機又不方便,沒有那麼多的電源,而手電筒,經過科學驗證,照了3分鐘,温度還是沒有什麼變化,根本得不出我們想要的結論,由此可見,這些實驗都被推翻了,自然地,這個活動也被推翻了。我們又上網進行了地毯式搜索,同時還詢問身邊的朋友,最終覺得貼合主題,符合中班孩子年齡特徵的內容有“植物的顏色”和“動物的顏色”。植物的顏色可以從中挖掘的是植物色素,而動物的顏色,可以從中挖掘的就是動物的保護色。考慮到“動物的保護色”對於中班孩子來説缺少生活中的相關經驗,而且這個活動可操作性不強,所以馬上被我們推翻了。最終,我選擇了《植物色素》這個內容,原因有以下幾個:

1.植物色素是幼兒生活中已經接觸到過的,如楊梅的顏色染到了孩子的手上、衣服上,符合他們的生活經驗;

2.植物收集比較方便,要多少有多少;

3.《植物色素》這個活動可操作性強,幼兒可以通過操作,親自驗證植物裏面藏有植物色素;

4.這個活動我自己曾經在名師帶徒活動中開展過,對此教案比較熟悉,而且教案相對成熟;

5.比賽時間非常緊迫,連確定教案、製作教具、研磨活動,總共只有3天時間;

6.琴琴是初次開區公開課,初次開展科學活動,而且是借園借班上課,如果實驗過於複雜,琴琴難以把控。

正是考慮到了這些,我們走進了“奇妙的植物色素”,再一次對這個活動進行了研磨,希望通過此次研磨,更加完善活動教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