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蟬的教案推薦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3W

為了讓自己上課的時候很順利,一定要認真寫教案,教案在編寫的過程中,你們一定要考慮文字表述規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大班科學蟬的教案推薦8篇,感謝您的參閲。

大班科學蟬的教案推薦8篇

大班科學蟬的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動物的翅膀,學習使用觀察記錄表。

2、激發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

3、幼兒能大膽想象,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有關動物翅膀的資料、卡片等,佈置“動物翅膀”展。

2、實物投影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孔雀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能區分孔雀的雌雄。

2、技能目標:通過塗色、剪貼畫讓學生動手來裝飾孔雀,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培養愛畫想畫的繪畫技能。

3、情感目標:讓學生產生喜愛孔雀、愛護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加深對孔雀的認識。

教學難點:

用剪貼畫和畫筆裝飾孔雀。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集中注意力,糾正坐姿(手放平,腳並齊,抬頭挺胸,向前看!)

一、謎語導入:

1、謎語揭題:

上課前老師給同學們猜個謎語,看看哪個同學最聰明,猜猜是哪個小動物。

花冠頭上戴,

錦袍身上穿。

尾巴像扇子,

展開人人愛。

(師模仿動作引出謎語)

2、齊讀:孔??

今天老師帶領同學去認識美麗的孔雀,走進孔雀的世界。

板書課題:美麗的孔??

3、討論:

(1)誰來説一説,你見過孔雀嗎?在哪兒見過?(電視、電腦、動畫片裏、動物園裏……)

(2)它長得什麼樣子?

(3)那你知道孔雀喜歡吃什麼嗎?

(玉米、小麥、高粱、大豆及青草等。)

二、認識孔雀:

過渡:同學們知道得可真多!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畫中的孔雀和你看到的是一樣的嗎?

1、認識羽冠、尾屏、眼狀斑。

2、認識種類。

孔雀的種類很多,今天老師請來了幾個孔雀朋友,同學們快跟它們打個招呼吧!

ppt出示4類孔雀圖

(1)綠孔??

?綠孔雀】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分佈在我國雲南和西藏地區,數量僅有1000只左右。它身上羽毛的顏色以綠色為主,尤其是頸胸部。

(2)藍孔??

?藍孔雀】又叫印度孔雀,頸胸部是藍色的,頭上羽冠是扇形的。藍孔雀是進口的不屬於我國保護鳥類,可以家養和個人繁殖場飼養、售賣。而綠孔雀主要在動物園見到,屬於國家保護鳥類,禁止個人飼養!

(3)白孔??

?白孔雀】全身潔白無瑕,羽毛無雜色,眼睛呈淡紅色。開屏時,就像一位美麗端莊的少女,穿着一件雪白高貴的婚紗,左右擺動,翩翩起舞·非常美麗。它是人工繁育下野生藍孔雀的變異品種,變異率約為1/1000,較為罕見,是極為珍貴的觀賞鳥。

(4)黑孔??

?黑孔雀】也是野生藍孔雀的變異品種,數量極其稀少。2000年在我國雲南的一個藍孔雀養殖場中曾經孵化出一隻黑孔雀,不幸的是這隻黑孔雀沒能存活到成年。目前印度動物園已經培育出了具有繁殖能力的黑孔雀。

3、分辨雌雄孔??

接下來老師請同學們看一副圖,看看哪個同學的小眼睛最亮,觀察德最仔細!

(1)、圖上有幾隻孔雀?

(2)、這兩隻孔雀有什麼區別?

(a)看圖畫啟發思考。

引導學生觀察兩隻孔雀的外貌特徵,知道雌孔雀羽毛以褐色為主,無尾屏,下體近白色。雄孔雀尾屏特長,頭部冠羽豎起。頸部、上背及胸部的羽毛色彩豔麗,像穿了一件華麗的錦袍一樣。

(b)出示ppt課件,區分雌雄孔雀,為方便學生理解,可稱呼為孔雀媽媽和孔雀爸爸。

3、觀看孔雀開屏。

同學們真聰明,能區分哪個是孔雀爸爸哪個是孔雀媽媽了嗎?好,下面老師帶同學們到動物園裏看看孔雀是怎麼展示自己漂亮羽毛的。

觀看《孔雀開屏》視頻。

01:04

小百科:

孔雀開屏時間是每年的春天3、4月份,是用來求偶,吸引雌孔雀的注意。

同時也是一種防禦行為,在孔雀的大尾屏上,散佈着許多近似圓形的“眼狀斑”,這種斑紋從內至外是由紫、藍、褐、黃、紅等顏色組成的。一旦遇到敵人而又來不及逃避時,孔雀便突然開屏,然後抖動它“沙沙”作響,這些眼狀斑像“多眼怪獸”一樣,敵人也就不貿然前進了。

三、動手操作:

過渡: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隻小孔雀,可是它有點不開心,你知道為什麼嗎?

(出示手繪孔雀簡筆畫)

沒漂亮的羽毛,通過塗色和剪貼畫,幫孔雀裝飾美麗的羽毛。

1、師示範貼。

2、指名上台練習。

3、分發學具,學生自由練習。

4、展評作品。

四、思維拓展: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一隻漂亮的小動物,它是……(孔雀)

之前我們學習了一個有關動物的手指操,請同學們來回憶一下,手指操裏都有哪些小動物,(生自由回答)然後隨機一句句互動,創編“變成孔雀跳跳跳~!”

?有一雙小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變成小雞,嘰嘰嘰。

我有一雙小小手,變成小鴨,嘎嘎嘎。

我有一雙小小手,變成小貓,喵喵喵。

我有一雙小小手,變成孔雀,跳跳跳。

五、課堂小結:

學完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認識了孔雀、會畫孔雀、複習了有關動物的手指操……)

同學們認識了這麼多小動物,你喜歡它們嗎?(喜歡)其實大自然裏到處都有可愛跳躍的小生命,同學們在生活中要保護小動物,愛護花草樹木,做一個文明的有愛心的國小生,好不好?

(珍惜每一個美麗的生命,關愛和善待每一個生靈!)

六、兒歌怡情:

播放兒歌《小孔雀》,在兒歌中陶冶情操,放鬆心情,結束本課。

大班科學蟬的教案篇2

[教材簡解]

紙和桌子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與孩子的學習生活更是密不可分的,畫畫,做手工,寫字都需要用到紙。活動《神奇的紙桌》的設計靈感來自區域活動,一天,手工區的樂樂將紙折成一張桌子,然後在紙桌上放雪花積木,他一邊放一邊數。樂樂看見我高興的説:“老師我的紙桌很結實能放20個雪花片。”在觀察中,我還發現我班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已由直覺行動思維過度到了具體形象思維,他們喜歡做做玩玩,喜歡自己動手操作,並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摺疊、粘貼等操作能力,他們能夠運用想象,進行一些簡單的設計製作活動。用紙來做桌子,對於孩子來説十分新奇,在熟悉與新奇的碰撞下,很好地激發了他們製作與探索的慾望。所以我根據本班幼兒發展水平,選擇設計了本次活動。為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好奇心與探索的慾望。

[設計理念]

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孩子熟悉的東西,讓孩子從身邊經常接觸的事物紙和桌開始,引導孩子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奧祕,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好奇心。就像杜威先生所説:“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兒童本能的衝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懼來的特點。”活動中把幼兒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事物引入探究的對象,通過多次操作與交流、分享彼此的經驗,來解決不同的問題,達到不同的目的。

[目標預設]

1、樂於探索,並能在活動中積極參與,大膽創新。

2、通過操作活動,探索使紙桌站起來及站得穩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每人兩張大小、形狀相同的紙,固體膠、記錄紙、記號筆沒人一份。

2、相同大小的雪花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師:小朋友這是什麼?

幼:紙師:紙有什麼用處?

幼:畫畫、寫字、摺紙……師:你有什麼方法能讓這張紙站起來?

幼:折、卷

2、師:前些天我的朋友告訴我,她能用兩張紙,一張做桌面,一張做桌腿組合成一張一條腿的桌子,你覺得這張紙桌能站起來嗎?

幼:不能站起來、站起來

3、師:那麼,你們有什麼辦法來證實這件事的真假呢?

幼:有

4、師:好,如果給你兩張紙,你能做成一張一條腿的桌子還要讓它站起來嗎?你準備怎麼來做這條腿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幼兒討論)評析:活動一開始,以疑問為線索,“兩張紙能做一張一條腿的紙桌嗎?”展開探索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嘗試製作紙桌,探索桌腿的多種製作方法。

1、師:在你們的桌上有每人兩張紙,請小朋友開動腦筋,來做一做、試一試,看看誰的桌子最先立起來,做的又穩當又牢固,好嗎?

2、幼兒嘗試製作,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制作。

3、集中討論:“我的紙桌站起來了” (用語言結合實物表述)。

師:你是怎樣做的桌腿,讓它站起來呢?你的桌腿是什麼形狀的呢?

幼1:用折的方法:將紙對摺立起來變小山型

幼2:用折的方法:將紙三折變成門型

幼3:用折的方法:將紙四折變扇型

幼4:用卷的方法:將紙捲成圓型

4、師小結:紙的本領很大,通過折、卷的方法,改變它原來的形狀後,可以“站”起來,變成一張一條腿的桌子。

評析:這一環節主要採用獨立探究法,經驗法,操作法,交流討論法。活動中對紙桌的製作沒有提出過多的要求,幼兒在操作活動時儘量不介入,只是適時的點撥,肯定,並鼓勵幼兒不輕易放棄。為幼兒製作後的討論“你的紙桌站起來了嗎?”留出了很大的空間。最後幼兒介紹自己的製作方法,分享彼此的經驗,在説中學,聽中學,幼兒才是學習的真正的主人。

三、以遊戲“擺積木”,嘗試發現各種形狀桌腿的紙桌承受力是不同的。

1、師:你的紙桌上能放東西嗎?

幼:能(引導幼兒猜測紙桌上能擺放積木的數量)

2、師:在紙桌上輕輕地平放雪花積木,看看哪種形狀的桌腿最牢,桌面上放的積木最多?

3、師:出示記錄表。你覺得紙桌上能放幾個積木,請你把你的猜想數量記錄在格子中。

4、幼兒將自己的猜測記在格子裏。

5、幼兒嘗試在將紙桌上放積木。

6、師:你的紙桌上放了幾個雪花片?它是什麼形狀的桌腿?你發現哪種形狀的桌腿比較牢?(引導討論)

7、師小結:圓柱體桌腿的紙桌,放的積木數量最多,承受重量的本領最大。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採用遊戲的形式,營造探索學習的氣氛。鼓勵幼兒在自己製作的紙桌上儘量多放積木,以探索不同桌腿對桌子的承受力的影響,讓幼兒在問題情景中去思考,去尋求答案。

四、引發新的探究點,延伸探究。

1、師:剛才,我們通過操作,得出圓柱體的桌腿的桌子承受力的本領更大,還有沒有像圓柱體的桌腿一樣,有一個支撐面的紙桌,在桌上可以放許多積木呢?

2、師:那相同形狀的桌腿,如果我們改變它的高矮,胖瘦,承受力又會有什麼變化呢?我們下次再來試試,好嗎?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從而促進幼兒擴散性思維的發展,促使幼兒永遠種保持學習的熱情,並獲得主動學習的動力機制。

大班科學蟬的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不同形狀的紙板都有一個能頂起來的中心點。

2.探索用不同材料頂紙板的難易程度,積累使物體平衡的有益經驗。

3.樂於參加探究活動,體驗頂紙板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獲獎雜技節目《頂碗》vcd,輕音樂《梁祝》。

2.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正方形、正三角形、圓形紙板,粗吸管,紙筒芯,鉛筆,易拉罐,彩色紙棒。

3.幼兒實驗記錄表人手一份,記號筆,教師實驗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欣賞:激發幼兒頂紙板的興趣師:我們一一個精彩的節目吧。

播放獲獎雜技表演《頂碗》vcd,幼兒觀看。

師生討論交流:大家看到了什麼,雜技演員表演的什麼節目,那麼多小碗都頂在什麼地方,除了用頭頂還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位來頂。

師:雜技演員真有本領。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紙板,想請你們也來學學雜技演員,試着用身體部位來頂紙板。

引導幼兒嘗試用身體部位頂紙板。

師:你們的紙板都頂起來了嗎?除了用身體來頂紙板,我們也可以用工具來頂一頂紙板,想一想,可以用什麼工具來頂紙板呢?

幼兒發散討論。

:我們可以用筆、尺子、杯子等許多東西來把紙板頂起來。

(評:通過觀看具有視覺衝擊力的獲獎雜技節目,喚醒幼兒已有的頂紙板的活動經驗,極大地調動幼兒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的積極性。)二、嘗試:發現頂紙板的最佳位置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圓圓的紙筒芯,請大家試一試,你能用這個小圓筒把紙板平平穩穩地頂起來嗎?

幼兒第一次實驗,自由嘗試頂紙板。

師:你們頂起來了嗎?紙筒芯大約頂在紙板的什麼位置呀?是每一個位置都可以頂起來嗎?

幼兒觀察自己頂的位置,與同伴討論成敗原因。

:我們要把工具頂在紙板的中心,就能把紙板平平穩穩地頂起來。

幼兒再次嘗試,找找紙板的中心點。

師:不管什麼形狀的紙板,我們都能找到它的中心點,想不想把這個神奇的點用筆記下來呢?如果一邊玩一邊記有困難,可以請好朋友幫忙哦!看看哪一對好朋友能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務。

幼兒兩兩合作在紙板上尋找一個能頂起來的中心點,並在紙板上畫出記號。

教師觀察、指導、檢查每一個幼兒的操作情況,引導幼兒把找準的位置巧妙變成一個成功的笑臉。

展示幼兒討論的結果。

:原來這些不同形狀的紙板,我們都能找到一個能頂起來的中心點,把紙板平平穩穩地頂起來。

(評:捕捉本次探究活動的關鍵性問題“怎樣把紙板平平穩穩地頂起來”,讓幼兒帶着任務去思考,引導幼兒反覆嘗試,相互質疑、爭論,促使幼兒不斷去探索、發現。獨具匠心的笑臉增強了孩子們參與探究活動的信心。)三、探索:分析用不同材料頂起紙板的難易程度師:請大家猜一猜,易拉罐、紙筒芯、粗吸管、鉛筆這些材料,哪些能很容易地頂起紙板,哪些很難頂起紙板。

出示易拉罐、紙筒芯、粗吸管、鉛筆各種材料,幼兒猜想。

出示教師記錄表。

師:看來每個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樣。老師這裏有一張有趣的記錄表,請你把你的想法記錄下來。你覺得最容易的就在記錄表的“?”欄裏標上“1”,接下來呢就依次標上“2”“3”“4”,給它們排排隊、編編號吧。

幼兒記錄下自己的猜想。

師:到底用哪種材料能很容易地頂起紙板,哪種材料很難頂起來呢,就讓我們用這些材料在剛才找到的中心點上分別試一試,看看你猜得對不對,再把試的結果在“!”欄裏記錄下來。

幼兒動手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並記錄下操作結果。

展示2~3名幼兒的記錄表,集體驗證操作結果。

(評:猜想、驗證和記錄交替進行,猜想在前,驗證在後,個性化的記錄使每個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推動幼兒的探究活動向更高水平發展。)四、討論:找出有利於頂紙板的因素師:剛才我們用這麼多的材料都試了頂紙板,為什麼用易拉罐、紙筒芯這些材料能很容易地頂起紙板,而用吸管、鉛筆卻很難把紙板頂起來呢?

幼兒結伴討論、分析,教師幫助幼兒梳理經驗。

:頂的面是平平地,而且面越大就越能方便、平穩地頂起紙板。

(評:通過探索經驗的`、分析,巧妙地揭示出生活中藴藏的科學原理。)五、表演:分享頂紙板的快樂師:小朋友們都學會了頂紙板的本領,雜技團邀請你們一同去參加他們的表演呢。瞧,這些五彩棒都為你們準備好了,孩子們,上場吧!

播放輕音樂《梁祝》,幼兒手持彩棒,在音樂聲中進行頂技表演,鼓勵幼兒擺出各種身體造型。

邀請客人老師共同參加,體驗師生同場表演的快樂。

(評:在輕鬆的氛圍中,將探索獲得的活動經驗進行遷移運用,與同伴分享快樂、分享成功,使幼兒對探索活動依然保持濃厚的興趣。)附:頂紙板記錄表

大班科學蟬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瞭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相貌特徵,感受動物的美和可愛? 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探討巧妙運用各種材料、手法表現有創意的“可愛的動物”的方法; 培養環保意識和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

欣賞、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藝術品中的動物的形、色、動態之美,探索用各種媒材自由創作動物的方法,培養合作意識綜合學習的能力。

教學難點:

巧妙運用各種材料、方法表現有創意的“可愛的動物”。

教學準備:

教師:圖片、大畫紙、油畫棒,學生:小鏡子、彩色筆或油畫棒

教學過程: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

導入: 表演猜謎:

1、你知道哪些動物的動作?你能把它模仿出來讓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嗎?

2、説説你自己喜愛的動物形體、顏色、花紋等的基本特徵,還有這些動物有什麼生活習性?喜歡生活在什麼環境裏?

觀察欣賞:

1、播放各種動物活動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其生活習性和活動規律。

2、分析比較動物的顏色、外形、斑紋、動態等,認識動物之美和可愛之處。

3、分組討論:你最喜歡哪種動物?為什麼?你知道哪種動物的故事呢?

4、賞識藝術作品中的動物,瞭解這些動物的藝術品跟原來動物的形象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並發表自己的看法。

思考創作:

分析學生作品的美感:形、色、花紋、動態、以及用材等。

製作方法:可以根據材料來決定製作的“動物”,也可以根據想好的“動物”來選擇材料。 分組討論:

本組要製作一組什麼動物? 用什麼材料? 如何分工合作?

每個動物起個什麼名字?編一個什麼故事? 開始進行小組合作製作一組“動物”的活動。

展示評價: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進行“動物的故事”童話劇表演。並進行自評互評。

思考總結:

通過本節課,你學到什麼?瞭解了什麼?探索了什麼問題?

延伸:

你知道動物可以分為哪些種類?你還知道其他更多的關於動物的知識嗎?知道其他國家如何保護動物嗎?動物與環境、動物與人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大班科學蟬的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並描述勺子的反射現象,產生探究的慾望。

2、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體驗發現的樂趣。

3、萌發對鏡子的好奇心,體驗鏡子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不鏽鋼勺子(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幼兒記錄用紙、筆;鏡子若干;教師記錄紙(大張)

活動過程:

一、比較鏡子和勺子。

1、引導幼兒觀察勺子與鏡子。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鏡子和勺子,請你仔細的觀察一下,你有什麼發現?

2、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

3、引導幼兒用摸、看的方法發現勺子與鏡子成像的不同之處。師:為什麼鏡子和勺子照出來的人不一樣呢?幼兒大膽猜測,講述。教師可引導:我們一起來摸摸看,再仔細的看一看勺子是什麼樣的!鏡子呢?幼兒再次交流。

4、教師小結:鏡子的面是平的,而勺子一面是凹進去的(豐富凹面),一面是凸出來的(豐富凸面)那凸出來的那一面叫什麼呢?用勺子玩“照鏡子”的遊戲,感知並描述勺子的反射現象。

(1)引導幼兒用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來照照自己,有什麼發現?記錄在紙上。師:現在就用勺子來玩一個照鏡子的遊戲,看看用凹面照,人是什麼樣子的,用凸面呢?用勺柄呢?然後把你的發現記錄在紙上。(提醒幼兒多照幾次)

(2)幼兒交流觀察記錄的結果。

(3)教師小結:用勺子凹面照出來的人,頭在下面,身體在上面;用凸面照出來的人,頭在上面,身體在下面;用勺柄照出來的人又細又長。

二、遷移經驗:凹面鏡與凸面鏡在生活中的運用。

1、引導幼兒聯繫生活經驗,講講凹面鏡與凸面鏡在生活中的運用。師:今天我們發現了勺子裏也有個哈哈鏡,其實凹面鏡與凸面鏡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用處呢!你在哪裏看到過它們?

2、幼兒交流。

3、教師補充。

凸面鏡:老花鏡、望遠鏡、顯微鏡、放大鏡、幻燈機、照相機鏡頭、汽車(摩托車)後視鏡、路況反射鏡(交叉路口及山路轉彎處設的凸面r)、商店牆角頂端裝設的監視鏡。

凹面鏡:近視鏡、散熱鏡、手電筒,探照燈,自行車尾燈,汽車燈、手電筒、車前燈。

大班科學蟬的教案篇6

:

冬天到了,人們有哪些變化,小朋友們都能觀察到,可動物們有哪些變化呢?小朋友們很難從表面看到,這就需要我們引導他們去探索,去發現,利用經驗、生動形象的圖片、故事等形式,直觀展示或啟發幼兒主動探究、感知世界,從而瞭解各類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

5~6歲的幼兒自主意識和自我評價能力逐步發展加強,其中的表現之一就是不會隨便聽信家長或老師結論性的話語;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明顯提高,比較而言,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因此在開展活動中要給幼兒提供釋放的機會;好奇心重,有極強的求知慾望;表現欲,表達慾望也比較強烈。

1、通過情境-談話活動,引發幼兒對動物過冬的方式產生興趣;

2、播放ppt,以故事形式引導幼兒瞭解動物怎樣過冬,引出詞彙冬眠;

3、引導幼兒總結動物過冬的幾種不同方式;

4、送小動物回家--引導幼兒將手中動物送到佈置好的背景圖中(貼在相應的過冬方式裏);

5、請幼兒相互介紹交流自己畫好的小動物的過冬方式,選出優秀作品貼入作品展示欄;

1、引導幼兒瞭解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初步瞭解動物對環境的依存關係和適應特點;

3、激發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和關心愛護動物的情感;

:幼兒能説出幾種常見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幼兒知道動物過冬的幾種不同方式;

動感音樂、ppt、動物圖片(青蛙、松鼠、兔子、熊、蛇、刺蝟、烏龜、蝸牛、大雁、黃鶯、小燕子、天鵝、蜜蜂、羊、狼、猴子、狐狸、螞蟻等)、詞卡(冬眠、候鳥、飛往南方、換毛過冬、儲備食物)

(一)、導入活動(4分鐘)

1、律動熱身---師:小朋友們,冬天到了,好冷啊(做冷的動作-抱臂,打哆嗦),讓我們一起動起來,身體就會暖和了!

(播放動感音樂,熱身)整理活動:師用動作引導幼兒坐好小朋友們,老師知道你們都有好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許多可愛的新朋友,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它們吧!

師:接下來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神祕的地方--(播放ppt-神祕的動物世界)-瞧,我們現在來到了神祕的動物世界!有這麼多的小動物,它們是誰呢?

幼:小兔子、小松鼠、青蛙、熊師:噓現在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教案出自:教案網)用心記,然後用我看見了還有還有來告訴老師,看哪位小朋友記的最多,説的最好,請舉起你的手來告訴老師(隨機找兩名幼兒回答)(給予表揚)

2、師:冬爺爺來了,天氣變冷了,小朋友們怎樣使自己不怕冷呢?

幼:穿棉衣、開空調、用暖器師:那我們的動物朋友們是怎樣度過寒冷的冬天的呢?

幼:

(二)主題活動(10分)

1、播放ppt,同時講述小動物過冬的故事:圖(1)青蛙:青蛙歡歡是個帥氣、快樂的小王子,整個夏天和秋天他都忙着捕捉蒼蠅、蚊子這樣的害蟲,這些害蟲同時也是小歡歡的美味,冬天來了,天氣越來越冷,北風呼呼地颳着,蒼蠅、蚊子也被凍死了,歡歡怎麼辦呢?小朋友們一定在擔心,歡歡會被凍死,餓死那老師告訴大家,小青蛙非常聰明,它早早地就為自己在地下挖好了洞,整個冬天它都躲在洞裏不吃也不喝,一動不動地睡覺,到了春天才甦醒,這樣的過冬方式叫冬眠--出示詞卡(跟老師讀冬眠)知識拓展:還有哪些動物會冬眠呢?ppt引導幼兒説出--熊、蛇、刺蝟、烏龜、蝸牛等師:老師聽到有些小朋友小聲嘀咕:為什麼它們會冬眠呢?

師:從小朋友們的眼睛裏,老師看到,你們都非常想知道,是不是?那現在請小朋友們坐好,認真聽老師來告訴你們--某些動物在冬季時生命活動牌極度降低的狀態,冬眠是這些動物對冬季外界不良環境條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種適應,是一種保護性行動。

美國科學家用實驗揭開一個奧祕:在一些動物的血液中存在着一種能夠誘發動物冬眠的物質,類似荷爾蒙的特殊蛋白粉,(教案出自:教案網)稱為冬眠激素。動物冬眠是為了保持體內能量,避免凍餓的自救方式,寒冷、飢餓、疾病對冬眠動物是無能為力的。對於冬眠動物而言,它是為了適應殘酷的自然規律而延續生命的調節過程,是它們生存的一種重要功能。小朋友們明白了嗎?

幼:明白了!

2、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些鳥類是怎樣過冬的--播放ppt,大雁飛,講述故事:由於北方冬天氣候太冷,大雁都是飛到温暖的南方過冬的,簡稱南飛過冬,這樣的鳥類叫候鳥--出示詞卡大雁是非常有組織有紀律的鳥類,就像我們的小朋友一樣,它們集體行動,非常團結,在空中排成整齊的隊伍,有時是一字型,有時是人字型,飛往南方,等第二年春天天氣變暖和了,它們就又飛回來了。小朋友們瞭解了吧?

幼:知道了!

大班科學蟬的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有看不見摸不着的特點,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2.培養幼兒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和細緻觀察的能力,提高動手動腦能力。

3.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有看不見摸不着的特點。

2、難點:通過科學小實驗,讓幼兒總結出空氣有看不見摸不着的特點,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活動準備:

蠟燭、每桌一盆清水;

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氣球、玻璃杯、塑料袋、吸管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麼?空氣在哪兒?你能用眼睛看到嗎?用手能摸着嗎?聞一聞空氣是什麼味?

2.出示一個吹好氣的氣球。

師問:這是什麼?裏面有什麼?你能看到嗎?是什麼顏色的?揭示課題《空氣在哪裏》

二、嘗試活動:尋找空氣、感受空氣

1.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氣。(告訴幼兒先張開塑料袋口,然後再捏緊袋口)

2.提問:你們在什麼地方抓到了空氣?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三、嘗試活動:找一找哪裏還有空氣?

1.教師拿一玻璃杯,讓他們看看杯子裏有東西嗎?(杯子裏沒有東西,杯子是空的)然後把杯子倒扣着壓入水下,觀察發生了什麼現象?接着將水杯稍稍傾斜,觀察會發生什麼現象?

2.請幼兒把杯子倒扣着壓入水下,觀察發生了什麼現象?教師個別指導幼兒按要求進行操作,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3.請幼兒將水杯稍稍傾斜,觀察會發生什麼現象?

4.討論:水為什麼進不了杯子?杯子裏有什麼東西不讓水進去呢?水杯傾斜以後水進去了嗎?

四、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説一説我們的肚子裏有空氣嗎?指導幼兒做實驗:把吸管放到水杯或水盆裏,用嘴吹吸管,看看會發生什麼?

2.播放課件:被污染的空氣圖片我們的空氣就是被這些東西給污染了!小朋友們想一想:地球上的人、動物還有許多的植物如果都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氣,會造成什麼危害呢?請幼兒説説自己的想法。

3.小實驗:

(1)閉住嘴巴一手捏鼻子。

(2)蠟燭會熄滅嗎?

五、小結。

我們從現在起就要保護我們的空氣,花草樹木是淨化空氣的能手,小朋友們以後要做到不摘花、不搖樹、不踩踏小草、不亂扔垃圾,還要提醒爸爸、爺爺少吸煙。

大班科學蟬的教案篇8

目標:

1、通過動手實驗操作記錄,知道鏤空的 物體才可以吹泡泡

2、 學習用毛根條和樹葉身邊的 物體制作吹泡泡工具,體驗成功的 喜悦

3、培養幼兒根據自己猜想有目的進行驗證的能力

教學準備

1、記錄表每人一份、吹泡器一罐、大的 吹泡器

2、吸管、雪花片、回形針、葉子、毛根條、制泡水、抹布每組若干。每人一個操作碗

教學過程

一、"吹泡泡"場景引入

1、出示吹泡器,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小玩具,認識嗎? 你們喜歡嗎吹泡泡嗎?你平時的吹泡器是怎樣的?其實我們生活中也藏着很多小物品、小工具可以當吹泡器,今天我們一起把它找出來,好嗎?

二、出示並介紹各種工具及記錄表,幼兒猜測並記錄

1、大家一看,我給你們準備了什麼工具?

2、出示認識記錄表。(重點認識猜測的圖示與實驗結果的圖示)

3、幼兒猜測,師生共同統計並做記錄。

請個別幼兒猜測並上台記錄。你為什麼會這麼想呢?

三、幼兒操作驗證並記錄

1、小朋友的猜想都不一樣,那到底對不對呢?我們可以自己去試一試,驗證一下!

2、幼兒操作嘗試,教師指導。(重點指導花片和漏勺)3、比較猜測和嘗試後的結果。

師:跟你的猜想結果一樣嗎?實驗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回座位跟你旁邊的夥伴分享交流一下你的實驗結果。你發現在這些工具中,哪些可以吹出泡泡呢?

師生共同驗證記錄在大記錄表上。

四、剛才我們發現葉子不可以吹出泡泡,那如何才能讓葉子吹出泡泡呢嗎?出示毛根條如何讓它也能吹呢 ,我們可以猜一猜試一試。(教師同上方法猜測統計記錄)那如果吹泡器的洞洞形狀是其他形狀的,吹出的泡泡又會是什麼形狀呢,我們可以再去試試 。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