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有反思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1W

教案是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預先起草的文字材料,如果沒有寫教案的意識,我們的教學是很難有所提升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教案有反思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教案有反思7篇

教案有反思篇1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自護意識。

  2、教會幼兒一些必要的自護方法,並能進行必要的自我保護。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等綜合能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活動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難點:使幼兒掌握一些自護方法進行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1、請一名保安人員假扮歹徒。

  2、準備各種防暴力工具。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告訴幼兒今班我們上一節防暴力演練活動,避免孩子受到太大的驚嚇。

  基本部分:

  老師在上課,突然一名歹徒頭戴頭盔,手持橡皮棍扮暴力分子來到幼兒園。這時一名門衞趕緊拉響警報和有暴力分子闖入幼兒園的緊急喊叫聲,老師趕緊有秩序的讓幼兒躲在安全處,教育孩子不要慌;聽老師的話。這時歹徒企圖傷害孩子,老師奮不顧身拿起辣椒水噴向歹徒的眼睛,緊接着,各班老師接到警報也來趕到和歹徒搏鬥。採取有針對性防暴力各種措施,周旋博鬥、逃離、教育等。隨着警務人員緊急趕到,在警力的協助下很快制服了暴力分子,同時孩子們安全的撤離教室。

  結束部分:

  在這次演練活動中,孩子們都知道不要慌,聽老師的指揮,有效保護自己,增強了自救的意識.

教案有反思篇2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四個基本生長過程和外形特徵;

2、啟發幼兒對小動物的探索慾望和興趣;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操作能力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盛有小蝌蚪的魚缸

2、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3、ppt

三)活動過程:

一、老師帶領幼兒觀察小蝌蚪引入活動主題

1、老師講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提醒幼兒邊聽故事邊觀察"小蝌蚪長得是什麼樣子的,象什麼?"

2、引導幼兒觀察魚缸中的小蝌蚪,討論並講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徵(大大的頭、有眼睛、沒腿、象魚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它的四個不同的過程,並在活動中適當穿插各種提問。

參考資料:

1、卵子:一個青蛙媽媽在春天時會在池塘或小河裏產下許多的卵子。每個卵子都是圓圓的,軟軟的,許多許多連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動着。

2、剛出生的小蝌蚪:過2——3天以後,小蝌蚪便從卵子裏鑽出來,大大的頭,長長的尾巴,特別象魚,並用頭上的鰓從水中吸進空氣,開始生活。

3、長大的小蝌蚪:大約需要50天的時間。“文章。出自大。考。吧幼。師網。"慢慢地先長出兩條後腿,再長出兩條前腿,變成了小青蛙的樣子,嘴巴變大了,頭上的鰓沒有了,但尾巴還沒有脱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後,它的尾巴完全脱落。這時,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陸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變成了一個能幹的小青蛙。

三、師生共同小結,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小蝌蚪生長變化過程的認識和理解。

1、小結:以上是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四個基本過程,從卵子到變成小青蛙大約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將近3年的時間才能變成它爸爸和媽媽的樣子,世界上還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裏進行變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進行變化,直到長成小青蛙才跳出來。

2、提問:

(1)為什麼把小青蛙叫兩棲動物?(可以生活在水裏,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

(2)青蛙吃什麼呢?(昆蟲、蚯蚓、蜘蛛、蝸牛……)老師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舊皮對它們來説也是最好的食物。

(3)為什麼要愛護小青蛙?(它是捉害蟲的能手,莊稼的好朋友,對我們人類來説是有益的,所以要愛護它、保護它)

附件(兒歌):小蝌蚪找媽媽

1、一個卵子圓又圓,動一動,動一動,真好玩;(動作緩慢)

2、一隻蝌蚪一條尾游來游去找媽媽;(動作輕快)

3、兩條後腿長出來,媽媽媽媽在哪裏?(歡快)

4、四條腿呀長出來,媽媽媽媽在這裏。媽媽……撲向媽媽的懷抱(老師頭演青蛙媽媽去迎接"小蝌蚪")。

教學反思:

1、在備課過程中,我考慮到以講故事形式進行引入,略顯單一,於是採用ppt的形式,將故事以動畫形式播放給幼兒觀看,並加以將講述,這樣讓幼兒很直觀地觀察小蝌蚪的各種動態,以及青蛙的模樣,青蛙與其它動物的相同與不同;

2、在活動過程中,在保證幼兒有自由發展空間的基礎上,我引導幼兒先進行觀察,讓幼兒發表自己的想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再進行繪畫基本操作的示範;

3、在幼兒自己操作的過程中,我加以指導一些常規教育,以此來鞏固幼兒的良好習慣;

4、不足之處在於:從最後的作品上看,在給幼兒進行繪畫操作示範的同時,限制了孩子的思維, 不少孩子畫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這堂課的話,我會在這方便多加以引導,讓幼兒更具想象力。

教案有反思篇3

我從事了多年的國中政治教學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學生在不同的情況下,一般會處於什麼樣的心理狀況之中;當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應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予以輔助,並能收到實效。同時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行動究竟可能會給學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通過不斷的反思,我以為面對現在的學生,教師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僅僅是時間、精力和腦力,還有情緒也就是教師的愛。愛學生是和尊敬學生、信賴學生連在一起的。學生需要老師的撫慰,渴望老師的理解,同時更懼怕受到來自老師的損害。所以和學生相處,必須用真心去接納學生,用真情去投入,並且對象是全體學生。我信任紮實的基本功、崇高的敬業精力加上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那麼這樣的教師一定會被學生所承認,一定會受學生愛戴。這一定是每一位教師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前途是光亮的,但過程中需要進行不斷反思,並且在反思中逐步成長並走向成熟。

美國學者波斯納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短訶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因此,作為教師必須着眼於自己教學行動的改進,通過自己對教育教學活動的自我覺察,來達到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效能。在從教的兩年當中,本人就一直在進行教學反思,以求增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有人説:“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好的教學總有它不足的地方,總有須待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化的地方。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追求平平庸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遺憾”就是這個道理。平時在教案書寫中,除了符合學校要求外,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每份教過的教案,我都會認真的回想並進行診斷,開出教與學的“病歷”,並且對這些“病理”進行剖析、交換,最後發現並提出解決這些教學“病理”的對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平時我還非常珍惜並利用進修等渠道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爭奪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換,學習他們的教學思想,剖析他們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要這樣組織課堂教學。同時與自己的課進行比較。通過這樣的反思剖析,從名家名師的教學藝術中得到啟發,得到教益。

時期呼喚創新教育。傳統的政治課堂存在許多弊端,如:教師講解多,學生思考少;師生一問一答多,學生探討研討少;教師啟動問題多,學生啟動問題少;強求一致多,發展個性少等等。這些傾向妨害和限制了學生與生俱來的個性和潛能,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育。作為教師,應當充分地正視和嚴肅地看待這一問題,要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創新意識和創新精力。從每一節課做起,要敢於在師生關係的改善、教學內容的處置、教學設計的研討、教學策略的運用等方面“另闢蹊徑”、“獨出心裁”,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教案有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冠狀病毒的樣子、危害和傳播途徑。

2.掌握預防冠狀病毒方法,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3.感受病毒傳播的強大力度,激發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冠狀病毒等圖片、金粉、噴壺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引出冠狀病毒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假期時人們的變化。

師:小朋友們,你們的假期都是怎麼過的,有沒有經常出玩耍呢?(幼:沒有)是呆在家裏的時間多一點,還是出去玩的時間多呢?(幼:呆在家裏的時間更多一點)

師:你出去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我們周圍的人們有什麼變化呢?(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圖片來提醒幼兒)

師總結:小朋友們發現,人們出去的時候都帶上了五顏六色口罩;進入超市的時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體温;公園裏出來玩的小朋友也少了……

2.引導幼兒思考: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為什麼不能經常出門玩耍,為什麼出去了還要戴口罩,量體温;引出冠狀病毒。

師:這是因為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一羣壞傢伙。這羣壞傢伙來自一個叫病毒的大家庭,有時候小朋友們身體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們的體內裏搗亂。(教師可出示病毒圖片)

3.教師出示冠狀病毒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冠狀病毒。

師:(1)這次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們。你們看它們有幾隻手?(幼:兩隻)它們手裏拿的是什麼啊?(幼:皇冠)它們有幾隻腳呢?(幼:八隻)

(2)這些病毒竟然有八隻腳,小朋友們覺得這些病毒的腳像什麼呢?(幼:像花瓣)

(3)大人們把這花瓣叫花冠,所以這些病毒就叫長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狀病毒。

二、初步瞭解冠狀病毒的危害和傳播途徑,掌握預防的方法

1.教師講述冠狀病毒的危害。

師:冠狀病毒是一羣壞傢伙,它們會悄悄溜進不注意衞生的小朋友的身體裏,讓小朋友咳嗽、發燒,感覺到不舒服,然後……這個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過遊戲,初步瞭解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

遊戲1:噴嚏雨

玩法:

(1)師:有時,病毒也會藏在小朋友們的口水裏,我們打噴嚏或咳嗽時,嘴巴里的口水就會噴出來。

(2)教師面對幼兒,用噴壺模仿打噴嚏或咳嗽時的狀態(注意避免唾沫飛出,僅僅口腔送氣即可)。感受到水霧噴灑的小朋友就中招了。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避免別人打噴嚏或咳嗽的口水落我們的身上?打噴嚏或咳嗽的人應該怎麼做?

師總結:我們在出門時帶上口罩(教師可示範講解口罩的正確帶法),這樣噴嚏或咳嗽時噴出的口水就會落到口罩上,就不會落在我們的皮膚上了;而我們在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衞生紙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用完的衞生紙要丟入垃圾桶。

遊戲2:病毒傳傳看

玩法:

(1)教師將金粉塗在小朋友a的手上(要多塗一點,效果更直觀),揉搓一下,然後讓這位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小椅子,再摸摸小桌子。

師:小朋友a身上的病毒被帶到的哪裏?(幼:桌子和椅子上)

(2)請小朋友b將小朋友a摸過的位置再摸一遍。

師:現在病毒被帶到的哪裏?(幼:小朋友b的手上)

(3)讓小朋友b與小朋友c握握手。

師:這次病毒去了哪裏?(幼:小朋友c的手上)

(4)讓小朋友c摸摸自己的臉蛋和鼻子。

師:現在,哪裏又產生病毒了?(幼:小朋友c的臉蛋和鼻子上)

(5)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這些情況如何避免。

師總結:病毒的傳播能力真是太厲害了,所以小朋友們要勤洗手。飯前便後,打噴嚏或咳嗽後,都要洗,還要按照正確的洗手步驟,用香皂或洗手液好好搓一搓,把病毒都洗掉。

三、通過判斷做法的方式,加深印象

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判斷哪個小朋友的做法正確,哪個是錯誤的。

師總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認識了病毒的威力,真是太強大了,如果我們不注意個人衞生。這羣壞傢伙很可能悄悄溜進我們的身體裏,使小朋友們生病呢。所以啊,我們出門時要戴口罩;如果想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衞生紙捂住口鼻,然後將衞生紙扔進垃圾桶;還要經常按照正確的步驟,用香皂或洗手液把我們的小手洗乾淨,這樣,病毒大軍就不會輕易找上門啦~

活動延伸

1.開展美術活動《畫一畫我們這次的冠狀病毒》。

2.開展科學活動《認識口罩》。

3.開展語言活動《洗手歌》。

4.日常練習:如廁時提醒並監督幼兒按照正確步驟洗手。

教案有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

2、朗讀兒歌並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3、能用肢體動作大膽的表演兒歌設計意圖:

幼兒對可愛的小動物充滿了一種與生俱來的喜愛感,對小動物的特徵也產生了好奇心和認識興趣、而故事《小老鼠去旅遊》是根據兒歌《小老鼠的旅行》改編的、故事語言淺顯易懂,又不失幽默詼諧,藴含了豐富的趣味性,可為幼兒插上一對豐富的想象翅膀、它講述了小老鼠去不同的地方旅行,原來是在爬老黃牛的尾巴,駱駝的駝峯,大象的鼻子,鑽梅花鹿的角、大肥豬的鼻孔、幼兒可以根據直觀的畫面和生動的兒歌發現動物的特徵,找到樂趣,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認識慾望、因此我設計了這個語言活動,通過情景導入——分段理解故事內容——整體欣賞故事三個環節,讓幼兒跟着老師大膽想象,積極表達,學習簡短的故事語言,收穫快樂!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根據畫面進行初步的判斷。想象,並樂意大膽講述。

2、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能學説“原來是…… ”這句話。

3、體會語言活動帶來的快樂。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5、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有旅遊的生活體驗:已經對故事中的動物有所認識。

2、材料準備、一張小老鼠圖片,ppt課件。

活動重難點:

幼兒能夠根據畫面大膽想象,積極地表述,學説“原來是…… ”體驗語言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1、老師出示小老鼠的圖片,向大家問好“嗨,大家好,我是一隻愛旅遊的小老鼠!”我們和它打個招呼吧?(小老鼠好!)

2、你知道小老鼠是怎麼叫的嗎?我們來學一學(吱吱,吱吱)它説它是一隻愛旅遊的小老鼠,你們知道什麼是旅遊嗎?(旅遊是帶着好吃的東西去遠處玩,要住在賓館裏面的……)

3、教師小結:“旅遊呀,就是去一些很遠的地方玩、你去過什麼地方旅遊呀?”請幼兒舉手回答,叫三個小朋友、教師要給予正確的迴應,簡短,有效。

4、 “哇,小朋友們去過那麼多的地方旅遊,肯定很開心。小老鼠去旅遊的時候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們跟着小老鼠一起去看看吧!

二、出示課件,幼兒逐步理解故事內容,並學説故事語??

1、出示草地

“這一天啊,小老鼠來到了一片綠油油的草地、它在草地上玩的可開心了,突然它看到了一個東西“咦這是什麼?”

a、小朋友,你覺得這是什麼呢?(尾巴、繩子、管子……)我們聽聽小老鼠是怎麼説的:“吱吱、吱吱,爬“繩子”嘍!”

b、小老鼠是怎麼説的?我們來學一學!(學句子和動作,怎麼爬的)

c、爬到上面一看原來是什麼?原來是老牛的尾巴呀!

d、我們也用好聽的話來説一説!(原來是老牛的尾巴呀)

2、出示森林

a、小老鼠繼續往前走,現在他來到了哪裏?哪裏看出來的?

b、它發現了什麼?小老鼠認為是什麼?我們來聽聽!

c、爬呀、爬呀終於爬上管子了,仔細一看原來……(引導幼兒説:原來是大象的鼻子呀!)

3、出示沙漠

a、現在小老鼠來到了那裏?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呢?它看到了什麼?(你覺得這個像什麼?)

b、小老鼠看到了會怎麼做呢?用好聽的話來説。(引導幼兒用吱吱、吱吱、爬“山峯”嘍!)

c、爬到上面一看原來是什麼?駱駝背上的叫什麼?(叫駝峯)

d、我們用好聽的話來説一説

4、出示樹林

a、這次小老鼠來到了樹林,開始“吱吱,吱吱,鑽樹枝咯。”

b、“鑽”是怎麼樣的?一起來學一學,邊學動作邊説句子。你覺得真的會是樹枝嗎?

c、你覺得會是什麼?用原來……

5、出示泥潭

a、小老鼠走到了泥塘邊,感覺非常的累,他想找個地方休息一會兒,它忽然發現了一個什麼?(地洞)他會怎麼做呢?

b、感覺怎麼不對勁兒呢,這個地洞裏面怎麼熱乎乎的,小朋友們,你覺得這是什麼地方呢?

c、原來是大肥豬的大鼻孔啊!

6、完整欣賞兒歌

a、小老鼠在旅遊途中遇到的事情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老師把它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b、結合ppt完整欣賞

c、那麼有趣的兒歌還沒有題目呢,我們給它取個題目吧!

d、兒歌的題目是《小老鼠去旅遊》

7、跟念兒歌一遍,然後師幼互念(第一句老師説,第二句幼兒回答)

三、經驗的遷移

1、你覺得小老鼠在旅遊的時候還會碰到什麼有趣的事情呢?它會遇到誰?以為是什麼呢?

2、幼兒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3、請個別幼兒來説一説(引導幼兒用原句回答)

4小結:小朋友的小腦袋真厲害,能想出那麼多有趣的事情來,下課後和爸爸、媽媽其他小朋友一起來説一説吧!

小老鼠的旅行

吱吱,吱吱,爬“繩子”嘍,

啊!原來是老牛的尾巴呀!

吱吱,吱吱,爬“山峯”嘍,

啊!原來是駱駝的駝峯呀!

吱吱,吱吱,爬“管子”嘍,

啊!原來是大象的長鼻子呀!

吱吱,吱吱,鑽“樹林”嘍,

啊!原來是梅花鹿美麗的角呀!

4、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複性特點。

5、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活動重點:

理解兒歌內容,並感受兒歌帶來的樂趣活動難點:

能用肢體動作大膽的表演兒歌活動方法:講解法、表演法活動準備:

1、音樂《袋鼠愛跳高》

2、袋鼠、河馬、猴子、小貓身體部分圖片及全身圖片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呢有客人老師來做客,我們來給他們表演一個身體操好嗎?

2、請小朋友們起立,跟着老師一起做:"張張嘴,伸伸手,彎彎腰,跺跺腳,我們一起跳一跳,耶"

3、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剛才都運動了身體的哪些地方呢?

二、出示動物身體部分圖片

1、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幾位神祕的小客人,它們想和你們一起玩,你們想和他們一起玩嗎?(出示圖片)猜一猜他們分別是哪些動物呢?幼兒自由想象、

2、師:現在呢老師要通過播放兒歌來説説這些動物,看看小朋友剛剛説的對不對?小耳朵仔細聽哦!

三、師幼欣賞動物圖片,理解兒歌

1、出示第一句兒歌動物的畫面,逐步的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提問:

(1)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啊?(出示河馬的嘴巴,幼兒自由想象)

(2)這大大的嘴巴就是河馬的嘴巴,他們在哪裏玩?那河馬口渴要幹嘛呢?(觀察圖片請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引出第一句兒歌內容"張張嘴,河馬要喝水"。

2、教師模仿貓叫聲並提問:

這是誰來了?

他們在幹嘛?(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小結:引出第二句兒歌內容"抓抓臉,貓兒在洗臉"3、教師按照兒歌,逐步出示猴子、袋鼠的畫面,請小朋友猜猜他們是誰?並引出兒歌內容四、播放兒歌《袋鼠愛跳高》

1、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聽兒歌《袋鼠愛跳高》

2、重複念兒歌,加深印象、教師示範,適當的用肢體動作表現

3、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表演兒歌

五、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動物朋友們都玩累了,他們要回家休息了,我們一起把送小動物回家吧!(幼兒學小貓咪走路送小動物回家,帶到室外)附兒歌:

袋鼠愛跳高張張嘴,河馬要喝水。

抓抓臉,貓兒要洗臉。

彎彎腰,猴子撿香蕉。

動動腳,袋鼠愛跳高。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徵、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慾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教案有反思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用自己的身體某個部位或自己身邊的工具來進行測量

2.學會動手種植草莓的能力,團隊的合作能力

3.體驗種植草莓過程中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用多種方法或身邊的工具進行測量

難點:通過討論確定種幾棵草莓秧苗,棵與棵間的距離為多少

活動準備

1.幼兒與父母一起體驗摘草莓、一塊種植園地、除草、將土地分成4份

2.鐵鍬、鏟子、水壺、草莓秧苗、撲克牌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老師提問幼兒現在都有哪些水果成熟了呀?小朋友們都喜歡吃哪些水果呢?展開今天的活動主題。

二、活動內容

1.老師將幼兒組織在一起,並拿出30張撲克牌,讓幼兒進行抽撲克牌,顏色相同的組成一組。

2.幼兒分好組後,老師帶領幼兒到種植園地,每組幼兒有一塊空地進行種植。

3.老師:“今天我們要進行比賽種草莓,小朋友以前也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摘過草莓,那你們知道草莓的種植方法是什麼呢?

幼兒1:“草莓長在地上,我們拿鏟子在土裏挖個坑,把草莓秧苗放進去,然後再鏟泥土來蓋上。”

幼兒2:“把草莓秧苗放在水裏。”

老師説:“小朋友們真棒,都在想辦法。那老師來告訴你們,草莓是喜歡陽光充足的地方,所以我們在種植的時候要選一塊陽光好的土地,在地裏挖個小坑,把秧苗放在裏邊然後拿鏟子將泥土鏟在坑裏把秧苗的根遮住,再澆點水在上邊。”

老師:“現在我們知道怎樣種草莓了,那草莓之間的距離我們要怎樣來測量呢?”

幼兒1:“我們可以用手臂的長度來測量。”

幼兒2:“我們把鏟子放在地上測量。”

老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都在積極討論着怎樣測量草莓之間的距離。那我們現在開始進行種草莓吧,看哪組的小朋友種的草莓最多又好。”

4.幼兒自由的進行小組內的分工,小朋友可以用老師説的方法進行種植。也可以自己進行嘗試,用一些其他方法來種植草莓。

5.幼兒在進行種植草莓時,老師在旁邊觀察幼兒種植草莓秧苗的方法,在幼兒有危險行為時及時的制止,在幼兒遇到困難時,先讓幼兒自行想辦法解決,若幼兒不能解決時老師再出面給予幫助。

三、活動結束

老師:“今天小朋友們都把草莓秧苗種在了土地上,老師也看到了小朋友們的團結合作,有困難也一起想辦法解決,真的特別棒。都在用你們聰明的大腦來思考。那接下來我們就等着草莓秧苗慢慢的長大,結出甜甜的大草莓。”

活動反思

在幼兒種植完過後,可以開展觀察草莓生長,畫草莓等的活動,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在《幼兒園工作規程》中強調幼兒園日常生活組織,應從實際出發,建立必要、合理的常規,堅持一貫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師可以在室外多開展活動,讓幼兒能更好的接觸到大自然,更能直接的去感受大自然。《幼兒園工作規程》強調幼兒園應當將環境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合理利用室外環境,創設開放的,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

教案有反思篇7

?設計意圖】

"火"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它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方便。但水火無情,幼兒卻不理解火的危害,常常揹着大人玩火。再加上馬上就要進入暑假生活,孩子們自己在家的時間長了,沒有了大人的看護,孩子更會去玩火。為了加強孩子瞭解火的危害,我設計了這個活動,讓孩子瞭解火的用途,知道用火不當會給人們帶來災難,從而達成共識:玩火真危險,我們不玩火。

?活動目標】

1、知道火柴、打火機、廚房灶具等用品使用不當會有危險。

2、不碰觸易燃、易爆的用具,教育幼兒不玩火。

3、學會如何應對火災,知道如何在火場逃生。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説完整話的好習慣。

5、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打火機、蠟燭、紙張等實驗用品。

2、濕毛巾人手一條、滅火器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身上穿紅袍,脾氣真暴躁。惹起心頭火,一跳八丈高。(火)請幼兒討論火的用處:可以幫我們做飯,可以取暖,可以放煙花,可以烤乾衣服,可以烤熟食物等等。那麼火對我們有好處,有沒有害處呢?

請幼兒討論火的危害:火能燒掉房屋、傢俱,火能燒死人,火可以燒掉森林等。

二、認識生活中的易燃物品和家中的主要火源

1、觀察小實驗"紙的燃燒",幫助幼兒瞭解有些物品很容易被引燃,認識火源和易燃物品。

老師用打火機將蠟燭點燃,將一張紙放在蠟燭的上方,讓幼兒觀察紙的燃燒過程。

2、提問: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是火源?(打火機、火柴、鞭炮、蚊香)那些東西可以燃燒?(紙、棉花、衣服、煤炭、汽油等)

小結:在我們的家中經常會有打火機、火柴、煤氣爐等火源,還會有抹布、紙張、塑料、木製品等易燃物品。火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不會正確使用火,火娃娃也會生氣,給我們帶來傷害。所以小朋友不能玩火。

3、幼兒觀看視頻,討論如果發生了火災,我們應怎麼辦?如何逃離火災現場?

小結:如果出現小火,我們可以求救大人用水撲滅、用濕布撲滅、用滅火器撲滅……如果出現大火,我們要撥打求救電話119,並迅速逃離現場。逃離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嘴巴。

三、消防逃生演練模擬火災,拉響火災警報。幼兒聽到後,迅速用濕毛巾捂住嘴巴,老師手提滅火器滅火,孩子迅速按逃生路線逃離現場。

教學反思:

通過各種學習形式將幼兒已有的安全知識經驗擴展豐富,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了幼兒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通過真實的案例,我向幼兒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述,幼兒精力集中,記憶深刻,發言積極踴躍。課件、圖片的運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對幼兒進行了深刻的教育。用孩子喜歡的情景表演,選擇孩子身邊熟悉的生活情景為題材,讓幼兒進行熱烈的討論,取得很好的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