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班音樂教案彙總4篇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大全,充盈孩子快樂成長旅程"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7W

本篇文章主要彙總了小班音樂教案,包括兒歌、音樂遊戲、舞蹈等內容,旨在幫助小班教師提升教學質量,加強兒童音樂素養的培養。歡迎廣大教師閲讀參考。

關於小班音樂教案彙總4篇

第1篇

小班幼兒的科學啟蒙教育離不開幼兒的生活,唯有由心而發的興趣才能使幼兒主動積極地去探索周圍事物。結合主題活動“夏天真熱啊”的開展,我引導幼兒通過聽、説、想象、創造等方式,發現普通的生活材料會產生各種獨特聲音,感受大自然中聲音的奇妙,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1.聆聽、感受大自然中的聲音,積極嘗試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制造聲音。

2.在欣賞散文《夏天的聲音》。中展開想象,製造和體驗美妙的大自然之聲。

1.分別裝有米粒、黃豆的透明瓶,搪瓷杯,筷子,不鏽鋼小勺,塑料墊板,塑料袋,空紙盒,鐵合盒,硬幣,木塊,等等。

2.錄有雷聲、雨聲、蟬鳴聲、蚊子叫聲、空調運行聲等夏天裏的各種聲音的音帶。

2.師(小結):轟隆隆的雷聲、嘩啦啦的雨聲、“知了知了”的蟬鳴聲、嗡嗡嗡的蚊子叫聲,這些都告訴我們夏天到了。

(析:雷雨聲、蟬鳴聲等是幼兒熟悉的夏天裏的聲音。教師從幼兒的已有經驗導入,引發幼兒在交流、互動中回顧更多經驗。)

師:除了大自然裏有各種有趣的聲音之外,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東西會發出聲音。

師(出示一些物品):你能用這些東西製造出有趣的聲音嗎?請你選擇一樣東西試一試吧。

師(小結):原來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讓同一種材料發出不同的聲音。

(例如:兩個幼兒都選擇了鐵盒,但他們使鐵盒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幼兒甲説:“我用手拍鐵盒,鐵盒發出了砰砰砰的聲音。”幼兒乙説:“我用拳頭敲鐵盒,鐵盒發出了咚咚咚的聲音。”教師説:“喲!太神奇了。同一個鐵盒用手拍或用拳頭敲,就會唱不一樣的歌呀。”)

3.再次嘗試自由選用材料製造聲音,並在教師引導下將製造的聲音與夏天的自然之聲產生聯想。

師:剛才我們自己的方法讓這些東西發出了聲音。這次,這些盒子、瓶子説:“我們也喜歡夏天,我們也想學一學夏天的聲音,你們願意幫幫我們嗎?”大家再來試試看吧。

(例如:有的幼兒用裝滿米粒的塑料瓶發出了沙沙沙的下雨聲,有的幼兒敲打鐵盒説發出了轟隆隆的打雷聲,有的幼兒拗動塑料墊板發出了呱呱呱的蛙鳴聲。)

師(小結):你們看,這些東西普普通通,但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居然變出了這麼多夏天裏的聲音,大自然真是奇妙。只要我們多留意、多看、多聽、多想,就可以從生活中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

(析:這一環節的重點是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物體用不同方法可發出各種聲音,難點是運用這些物品聯想並模擬夏天的各種聲音。)

師:有一篇好聽的散文叫《夏天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在教師引導下為散文《夏天的聲音》中的內容製造相應的聲音,體驗自然之聲的美妙。

師:這篇散文裏也有很多有趣的聲音。你們都聽到了哪些聲音?

師:我們來開個音樂會吧,每人選一樣東西,一起來模仿裏面的聲音。

3.師(小結):我們用敲、拍、吹、搓、拉等許多方法讓一些不會動的東西發出了有趣的聲音,演奏出了那麼多夏天的聲音!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美妙的音樂之外,大自然和生活中還藏着許多奇妙的、好聽的聲音呢。只要你做個有心人,就可以聽到大自然為我們演奏的美妙的“音樂”。

(析:教師引導幼兒通過表演進一步感受散文的意境,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夏天的池塘邊,美麗的荷花穿着粉紅色連衣裙翩翩起舞,紅蜻蜓的影子倒映在池塘的水面上,小青蛙躲在荷花叢中歡快地唱歌。忽然,一片烏雲從遠處飄來。你聽,滴答滴答,淅淅瀝瀝,下小雨了!再聽——轟隆轟隆,轟隆轟隆,雷公公也打起鼓來了!雨越下越大,嘩嘩譁,嘩嘩譁……不一會兒,天空亮起來,烏雲不見了!看。一道彩虹映在池塘裏,荷花和綠葉像剛洗過澡,更加清新美麗。呱呱呱、呱呱呱,是青蛙在歌唱;嘰嘰嘰、喳喳喳,是小鳥在歌唱。大家用歌聲歡唱:夏天真美麗!

材料準備:新的皮鞋包裝盒、薯片罐兩隻、吸管、氣球扣、卡片、縐紙若干。

2.把薯片罐插入鞋盒,罐子上貼好左右手標記,周圍用縐紙裝飾。

3.在薯片罐中間挖一小洞,插入吸管接上氣球扣,再插上節奏卡。

2.將數和音樂、遊戲與音樂相結合,激發幼兒遊戲的興趣

關於小班音樂教案彙總4篇

第2篇

創設兒歌“我的小鼓響咚咚”的遊戲情景,通過欣賞理解兒歌內容,讓幼兒體驗關心他人的情感。

1.佈置一個“娃娃角”,有一張小牀,牀上有被子和小枕頭。

4,將各種大小不同的鼓間隔地放成大半圓形。鼓棰放在鼓面上。

對於剛入園的小班孩子來説,幼兒園的一切事物都是生疏的,新鮮的,他們對於如何在集體中學習,生活,如何與他人相處,毫無經驗。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發展孩子社會性情感更顯得尤為重要。

兒歌“我的小鼓響咚咚”這一教材內容,就隱含着關心,不防礙別人的思想內涵。因此,在活動過程中,語言學習不作為主要目的,而是通過創設反映兒歌內容的情景,讓孩子們在説鼓,哄小妹妹睡覺的遊戲過程中體驗,理解兒歌所反映的思想情感,從而引導幼兒表現出與兒歌內容相一致的情感。

這一設計力求體現發揮環境在教育中的作用,使孩子們在與環境相互作用中,不知不覺地流露出最自然,最真摯的感情

內容是“玩具兵進行曲”孩子們聽着歡快的旋律,做着吹喇叭,敲銅鼓等各種帶有節奏的模擬動作,選一環節的目的,是使兒童的情感迅速聚焦,進入持續的情景,感知特色的情景。

説明:請幼兒講講敲幾下,老師就根據幼兒講的敲幾下,表示小鼓真聽話。

説明:請三一四名幼兒講帶有節奏變化的鼓點聲,個別幼兒在敲上打出不同節奏。

老師敲鼓,幼兒聽着老師發出了指令敲鼓,可以帶有節奏的變化。

①放娃娃的哭聲,引導幼兒猜猜講講娃娃為什麼會哭?

説明:可讓幼兒先自由講,最後引導幼兒講出是小娃娃要睡覺了。

説明:老師以自己輕輕地唱,輕輕地哄,輕輕地走,輕輕説話等言行和情緒來感染幼兒,使那種關愛他人的情緒得到擴散,從而理解小妹妹睡覺了,我們不能影響她的思想情感。

1.幼兒與小鼓説靜靜話。例:小鼓你別響了,小妹妹睡覺了等等。

説明:老師引導幼兒輕輕走,輕輕地用兒歌第二段的內容與小鼓説靜靜話,讓小鼓別再響了,把對兒歌的理解化為具體的行動。

説明:小妹妹睡覺了,老師帶領幼兒去操場上玩,幼兒模擬小貓走輕輕離開。

“幼兒在午睡時,同伴可以引導幼兒用關心他人,不影響他人的正確行為來表現。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日積月累,潛移默化。

第3篇

寶寶替受傷的螢火蟲包紮傷口,他和寶寶很快就成為了好朋友,他們約定中秋節時再見面,中秋節要到了,請小朋友們觀察月亮月亮的變化

1、老師引導幼兒觀察十五的月亮——圓圓的月亮,並説説中秋節我們會做什麼?

2、説説圓形的物品,並嘗試用肢體畫出圓形,如:用腳在地上劃圓,用雙手抱成圓

引導幼兒回憶中秋節的經歷,引導幼兒聯繫生活,找出圓

找圓形-----在地上畫出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遊戲時,老師拿着鈴鼓搖起來,鈴鼓聲一停併發出指令——圓形,小朋友立即尋找並站進圓形裏。

第二句:兩手拇指相接或食指相接成圓形放在嘴邊做吃餅狀

第三句:兩手相捧着臉蛋上舉過頭打開搖動回至身體兩側

1.塑料帶人手一個2.手搖鈴人手一個3.沙巾人手一塊、黑板

1.視覺感應,第一次體驗音樂邊放音樂教師邊在黑板上畫出流暢線和點,分別表示圓滑和斷奏2

2.肢體感應,第二次體驗音樂圓滑:手於空中畫出圓滑線條;斷奏:手與空中或肢體點觸圓滑:

每位幼兒的一隻腳穿上塑料袋,只能穿一隻腳,防止摔倒

圓滑:往上拋沙巾/拿沙巾轉圈;斷奏:沙巾在身體或空中點觸

四、利用樂器操作體驗圓滑和斷圓滑:搖奏;斷奏:敲奏

第4篇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誰扮的高人最高?誰扮的矮人最矮?為什麼?"(他把手舉高了;他踮起腳尖;他蹲着走;他彎下了腰;等等。)

(1)老師分別按高音區和低音區彈奏樂曲,引導幼兒聽辨。

"你們聽,這是誰在走(彈奏低音區)?再聽聽,現在是誰在走(彈奏高音區)?"

"現在我們都來和音樂裏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聽到高人出來了,就站起來和他握手;聽到矮人出來了,就蹲下來和矮人握手。"

(1)老師在中音區彈奏樂曲,幼兒按四分音符的均勻節奏一拍一拍的走步。

(2)老師完整彈奏樂曲三遍,要求幼兒用"小朋友走"(中音區)、"高人走"(高音區)、"矮人走",(低音區)的動作分別對不同音區作出反應。

4.教師在彈奏過程中變化音區,幼兒仔細傾聽其變化並快速作出反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