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第八冊《沙漠中的綠洲》5篇 《探尋沙漠中的綠洲奇蹟》——蘇教版第八冊閲讀筆記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3W

《沙漠中的綠洲》是蘇教版第八冊語文課本中的一篇閲讀文章,講述了人們在沙漠中勇敢地開墾出一塊綠洲的故事。文章描寫了綠洲的美麗與生機,展示了人類對於自然的掌控能力和堅強的生命力。讓我們一起閲讀這篇文章,體會人與自然的互動與平衡。

蘇教版第八冊《沙漠中的綠洲》5篇 《探尋沙漠中的綠洲奇蹟》——蘇教版第八冊閲讀筆記

第1篇

?沙漠中的綠洲》是蘇教版國標本四(下)第六單元的一篇有關環境改造與保護的文章。

語文教學應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要積極倡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圍繞文章的中心自己去發現問題,逐步解決問題,在閲讀、表達中獲得自主發展。因此本課的教學重在以文章的重點句段為載體來加強訓練,讓學生通過誦讀感悟語言,體驗情感,真正地感受出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壯舉,懂得熱愛環境,熱愛大自然。

3.藉助具體的語言材料,瞭解阿聯酋人民營造良好生存環境的壯舉,認識環保的重要性。

阿聯酋人民花很大的代價種植花草及精心侍弄花草的壯舉

1.仔細觀察畫面,用你積累的詞語或優美句子按照一定的順序説説你看到了怎樣的景色。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這美麗的風光不是大自然的傑作,而是阿聯酋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結晶。這裏曾經是一片沙漠。説到沙漠,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阿聯酋人民是怎樣把這塊不毛之地變得這麼美麗的?今天老師帶你們一起跟隨作者去阿聯酋尋找答案。

?設計意圖】運用語言和圖片創設情境,讓學生快速進入本次話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索交流的慾望。

?設計意圖】激發興趣,提綱挈領,強調整體把握,訓練學生閲讀能力。

句1:這裏的每一株小樹,每一棵小草,都是國家花很大的代價培植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説,在這裏,培育一棵樹的費用低得上培養一個孩子。

老師粗略地計算了一下,在我們這裏培養一個孩子至少需要五萬元,照這樣計算,建造一個公園需要多少錢呢?我們先數一數這裏的樹,算一算需要多少錢?再一起估計一下建造這座公園需要多少錢?

(1)此時,你想説什麼?相機理解“代價”的意思。

(2)這麼多的錢都花到哪裏去了?你能通過讀書來告訴我嗎?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閲讀自由,喚起學生暢所欲言的願望。

一根自來水管能花多少錢?引導學生找出“縱橫交錯”一詞,到黑板上畫出“縱橫交錯”。説出哪些線是“縱”,哪些線是“橫”?

經過同學們這麼一説,我終於相信了,在這裏培育一棵樹的費用的確抵得上培養一個孩子。真叫人驚歎!我覺得這個句子的標點符號應當改一下,想一想:怎麼改?改後讀一讀。

指導朗讀:正如阿拉伯朋友説的“人類有了綠樹,鮮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麗。”

討論:為什麼説阿聯酋人民愛花草就是愛生活?(引導學生説出植樹造林與環境的關係)

?設計意圖】創設交流情景,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句2:這裏綠樹成陰,鮮花遍地。地上沒有一片落葉,更不見有人攀樹枝,摘鮮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句3:阿聯酋人民像愛護孩子一樣,精心侍弄着這些花草樹木。

從哪裏可以看出來?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現在你們就是小草、小花、小樹,忽的一陣風吹過,黃沙漫天飛舞,颳得人們眼睛都睜不開。小草、小花、小樹滿身,滿臉都是塵土,此時,你最想幹什麼?

師:園林工人從路邊的水箱裏拉出一根大皮管,“譁——譁——”,霎時間,一陣雨霧從空中灑下來,把小草、小花、小樹臉上,身上的塵土都洗得乾乾淨淨了。這時,小草更綠了,小樹更翠了,小花更豔了……此時,你最想對園林工人説什麼?

(2)再次理解“代價”(不僅要花錢,還要花費精力),感悟園林工人“笑”的含義。

(3)在阿聯酋,僅僅只有迪拜這樣一座城市綠洲嗎?你怎麼知道的?相機理解“星羅棋佈”的意思,並體會阿聯酋人民為改造環境付出的代價。

?設計意圖】再次創設交流情景,培養學生想象、朗讀、理解和評價的能力,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語言。

阿聯酋人民在沙漠中創造了奇蹟!你最想對他們説什麼?假如你是那裏的小草、小花和小樹,你會對遊客説什麼?

?設計意圖】在實踐中感知語言,運用語言,達到“我口”説“我心”的目的,在潛移默化中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起來。

?設計意圖】將語文學習由課堂延伸到課外,通過課外蒐集資料、創造性地整理資料,進行更為豐富的語文實踐,運用多種渠道,豐富學生知識。

蘇教版小語第八冊《沙漠中的綠洲》是一篇有關環境保護問題的記敍文。作者向我們介紹了阿聯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種植並精心侍弄草木,建設綠洲,營造良好生存環境的壯舉,表現了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本課的教學給了我如下的體會:

一、情境創設到位,學生興味盎然。如何在導入時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呢?上課一開始,我便出示阿聯酋現景圖,讓他們説説自己的印象。學生們一看到這幅圖,一臉燦爛。有的説:“這裏綠樹成陰,鮮花遍地。”有的説:“這裏草綠花紅,天空一片純淨,碧藍碧藍。”然後我又出示阿聯酋沙漠的圖片,讓學生説説這裏沙漠的特點。有的學生説:“天灰濛濛的,狂風捲着黃沙,太陽都被遮住了。”有的説:“到處是一片昏暗,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看到同學們滿臉憂慮,我抓住時機加以引導:“阿聯酋人民是怎樣把這塊不毛之地變得這麼美麗的?今天老師帶你們一起跟隨作者去阿聯酋尋找答案。”這樣一來,學生興味盎然,探究的慾望被激發起來了。

二、讀是語文課的精髓,學生是對話的主體。教學中騰出時間讓學生以讀促悟,讀中感悟,讀出情趣,在充分讀的基礎上抓住重點段、關鍵詞、耐人尋味之句,讓學生品讀,細思,揣摩,體悟,實現了對文本的真誠傾聽和對話。語文課是一個對話的課堂,是一個互動的課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學生打了思路,激發了興趣,鍛鍊了膽量,在多聽,多説,多想中得到了發展,在互動中無拘無束地塑造並張揚自己的個性,真正展示自我,釋放本真。

三、語文課程的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新課標明確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應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從我的教學過程來看,注意遵循了以上新課程標準的特點。教學的最後階段,我問學生:“阿聯酋人民在沙漠中創造了奇蹟!你最想對他們説什麼?假如你是那裏的小草、小花活小樹,你會對遊客説什麼?”使學生由文本走向生活,注重了文本的價值取向,這一設計其實也是對前面教學的一個檢驗。從情感的角度看,這一設計還延續着課文內在情感的發展過程,薰陶着每個學生,達到了雙性統一的教學效果。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本課的教學實踐給了我這樣的啟示: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相比,在對話上有着獨特的魅力,因為語文教科書上的每一篇課文本身就是一個個敞開的文本,具有生命的靈性。

蘇教版第八冊《沙漠中的綠洲》5篇 《探尋沙漠中的綠洲奇蹟》——蘇教版第八冊閲讀筆記 第2張

第2篇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沙漠中的綠洲》,請齊讀課題。初讀了課文你們知道了什麼內容?

過度:在人們的印象中,沙漠中沒有綠色,沒有生命,很難讓人聯想到美,可在阿聯酋卻有一個美麗的城市迪拜,那裏充滿了生命。這是為什麼?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2—6自然段。

過度:請自由讀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句子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讓你深有感觸。可邊讀邊畫。

出示句子:阿聯酋的朋友告訴我們,這裏的每一棵小樹,每一棵小草,都是國家花很大的代價培植的。可以毫不誇張的説,在這裏,培育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培養一個孩子。

師:在我國農培養一個孩子至少需要兩萬元。照這樣計算,建造一箇中心公園需要多少錢?(圖示)

師:請看圖,你估算一下建造一個這樣的中心公園需要多少錢?

生自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以上問題,後回答:①買土;②建得漂亮。

師:那裏的水是怎麼樣的?土是怎麼樣式? “縱橫交錯的水管”是怎樣?誰能畫一畫?

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思考:迪拜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師讀“呼……風來了……”生當小草、小花,閉眼想象,

師:我拉出水管給你們這些小花小草洗澡了……你這時心裏如何?想對園林工人説什麼?

師:請默讀全文,思考:阿聯酋人民哪一點給你印象最深?生自由讀全文,後自由説。

師:阿聯酋人民真了不起,他們用心血、智慧、勤勞培植出這樣美麗的花草,讓茫茫沙漠遍佈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鄭英姿老師:我的教學設計的理念是: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圍繞文章的中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自主發展。為了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出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壯舉,我抓住了文章的重點句子來加強訓練,讓學生在通過誦讀體驗情感,通過讀讓學生去感悟,懂得熱愛環境,熱愛大自然。另外,我還收集沙漠荒涼的圖片、城市美景的圖片,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獲得知識和能力。

樊麗琴老師:我先提個問題:鄭老師為什麼先學第③段?

鄭英姿老師:我是順着學生的思路講下去的,我的教案不是這樣設計的……

傅琴老師:授課老師精心地設計了教學過程,注重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鄭老師在工具性方面比較注重讀、説、聽的訓練,如理解“縱橫交錯”,能結合生活,先畫後説;人文性方面鄭老師注重了情境的創設,如教師感情朗讀“漫無風沙……,園樓工人來了……”,學生閉上眼想象情景等。不足之處,不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的體驗,指導朗讀不到位,教師把自己的感受強加給學生。如文中“不,不”處,老師強調讀重,但我們要強調個性化閲讀,理解不同,不一定重讀。某教學環節為:默讀——交流——圖文,不太合理,是否可變為:默讀——圖文——交流?這樣,先有圖文的感悟再交流,學生情感的體驗更深刻些!再如改“!”處,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學生並不知道為什麼教師這樣做!

莊才卓教師:優點,對學生體現了人文的關懷。缺點,教態不嚴肅,實物投影的細節應加強,寫字教學法要落實指導寫字。

林志士老師:鄭老師的亮點,很注重學生的互相評價。不足之處:對優生關注過重,如某個優生回答問題達6處,而某些學生卻一次都不回答。關注每一位學生,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郝豔羣老師:這節課給我的感覺是自然、真實,教學效果比較明顯。一節課要讓學生學什麼,怎樣引導學生學習?鄭老師作了不少努力,感受很深。

鄭老師的課強調學生通過學習,有所感悟,有所體驗。比較強調學生的讀,能讓學生走進文本又跳出文本,這種做法是對的,但效果不是明顯。教師的提問有些瑣碎,能否構進一箇中心,進而發散出去,讓學生有所感悟、有所體驗。如“沙漠”是怎樣的?學生是否有深刻的體驗?“培育一棵小話小樹如同培養一個孩子”,是否挖掘深透些? “培養孩子”不僅需要經費,還有精神、情感等。語文課要訓練學生的思維、情感、感悟等,要找準切入點……

林伊靜老師:這節課的優點以上老師都説了,我不再重複。我提兩點引起注意的問題:第一:改“!”處,為什麼要改?讓學生自覺接收“愛護花草”是否做到位?學生是否認識“花草樹木”對改變環境的重要性?第二,教師講課的容量太多,什麼都講,沖淡了主題。

①語文教學,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我們授課不能面面俱到,強調一堂課解決一個問題。

② 這節課的優點:第一,是生成的課,俗話説“計劃快不比變化快”,依拐仗走路就走不遠。授課教師基本功很紮實,很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第二,把握了語文課的精隨-----讀,但存在問題,如何通過讀讓學生感悟文本呢?這是值得探究的;第三,課堂實在、實用。“學生互動”很好,積極性、主動性都很高,不是像其他的公開課那樣無度“互動”。第四、每位老師要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要有自己的教學思想。

③第一,情境創設的問題,創設到位,事半功倍。“海南、沙漠”有天壤之別,如何讓海南的孩子理解沙漠?創設到位了嗎?第二,鼓勵一本多解,珍惜學生的獨特體驗。對某些問題的理解,不要怕與教學預設不一致。對文本的理解,只要不背離文本,如何理解都行。

生:他們挖掉沙土,填上買來的泥土,埋下自來水管。通過縱橫交錯的自來水管把淡水源源不斷地送到花草樹木根部。

師:你的意思,老師看懂了,就請你上台在黑板上畫清楚一些吧。(該生很興奮地上台畫了一幅草圖)

生:我看明白了,他的意思是橫一條,豎一條,交*在一起。

師:生活中,你注意到哪些物體也像這縱橫交錯的自來水管?

師:他説的句子非常完整。請各位同學像他一樣,用縱橫交錯造句。

生:我家附近的高壓線縱橫交錯,把電流送進千家萬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

生:過年時,我和爸爸乘着大客車飛馳在高速公路上,爸爸告訴我,祖國建設日新月異,高速公路縱橫交錯,把人們送向四面八方。

師:這位同學的回答,精彩極了,略加修改,不就是一篇優秀的小作嗎?

生:我們從小生活在江南水鄉,這裏的河道縱橫交錯,只可惜污染嚴重,早已沒有了往日的清澈,我多麼希望大家不要往河裏倒垃圾。

師:這位同學的造句充滿真情實感,老師很欣賞。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造出與從不同的句子。

?評析】這是筆者在課堂教學中的一則片段,藉助課文的原句,提供學習的範例,降低造句的難度,並引導學生先由生活中縱橫交錯的現象談起,後逐步誘導學生把句子説完整、説具體、説精美、説得富於真情實感,達到練習用縱橫交錯造出不同句子的目的。筆者在本堂課中真正確立了學生的自主地位,並儘可能多地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實踐活動中,動口、動手、動腦,適時地進行引導、激勵。教育家贊可夫説: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學生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美的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激發興趣、激活思維、鼓勵求異,竭力體現老師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從造句入手,進而為作文奠定紮實的基礎。

第3篇

1、藉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悟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生存環境的壯舉。

2、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人類家園的感情。

1、教師:“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綠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可以用詞語、一句話或者一段話來描繪你腦海中的“沙漠”和“綠洲”,可以用上課文中的詞語或句子。

(1)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句子: 白茫茫一片 地上全是白花花的鹽鹼,好象…… 教師相機板書:惡劣、不毛之地 土是鹹的,水也是鹹的,不毛之地…… 鹹而板結 環境十分惡劣。

(2)看圖,進一步感受環境的惡劣。 教師:阿聯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自然環境十分惡劣!

a、從飛機上往下看,阿聯酋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b、原先這裏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鹽鹼,好象罩着一層硬硬的殼。這裏,土是鹹的,水也是鹹的,簡直是塊不毛之地!

4、交流説説“綠洲” 教師相機板書:綠樹成陰 鮮花遍地 良好的生存環境 出示圖片,看圖進一步感受美好。

1、教師:阿聯酋人民是怎樣把惡劣的自然環境建設成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呢?是如何在沙漠中建設綠洲的呢?

2、自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用線劃出他們是怎麼做的句子?

4、再好好地讀讀這兩段文字,你有什麼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困難是巨大的;建設綠洲的代價是巨大的,但阿聯酋人民不怕困難,建設綠洲的決心是堅定的。 板書:花大代價培植

2、交流出示:阿聯酋人民像愛護孩子一樣,精心侍弄着這些花草樹木。 引導學生理解“侍弄”?

3、再讀課文,你從哪裏體會到他們像愛護孩子一樣愛護花草樹木。圈圈畫畫詞、句。

1、教師:阿聯酋人民為什麼那樣愛護花草樹木? 那麼,在阿聯酋,僅僅只有迪拜這樣一個城市綠洲嗎?你是怎麼知道的?(星羅棋佈)

2、教師:阿聯酋人民在沙漠中創造了奇蹟! 所以,後來,20xx年開始,聯合國人居中心在全球組織評比改善人居環境範例獎,這個獎項就叫“迪拜獎”。

用來獎勵在改善居住環境做出傑出貢獻的範例。 (中國的廣州、周莊也獲得了此獎項)

第4篇

?沙漠中的綠洲》一課,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八冊第六單元的一篇關於環境保護的記敍文。本文介紹了阿聯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為了改造惡劣的生活環境,辛勤種植並精心侍弄花草樹木,終於建成一片片綠洲,營造出美好生活環境的壯舉,表現了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課文分為四段,其中通過耳聞、目睹,間接敍述與直接描寫相結合,是文章理解的重點。此外,課文配有插圖,展示出迪拜的美麗風光與沙漠綠洲的整體面貌,便於引導學生觀察,激發學生的情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在教學《沙漠中的綠洲》一課中,為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我就以讀帶講,讀中領悟從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另外,根據本課的具體內容,從課文的思想和表達方式入手,抓住文章的重點詞句、中心句,創新設置,組織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生質疑、小組討論、師生溝通、生生互動、互助,從旁認真組織,積極指導,巧妙點撥,使學生不僅能在主動參與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還能培養合作精神。為了突破重難點,我充分運用百度搜索,搜索了許多有關阿聯酋迪拜的圖片,製作了媒體課件,生動再現當地情景,使學生親眼目睹,親身感受其獨特魅力。

組織教學(課前調節課堂氣氛,進行腦筋急轉彎遊戲。)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沙漠(課件出示:)有怎樣的印象?用一詞、一句話或一段話概括。

1、你看居住在這裏的阿拉伯人都相信天使,可天使並沒有給他們厚待,而是給了他們一片不毛之地。但是惡劣的環境並沒有難倒阿聯酋人民,他們建起了綠洲。(課件:)文中哪些地方介紹了綠洲?這地方美嗎?哪些詞語更能突出它的美?

3、由這兩幅圖你想説些什麼?(有疑問的?有讚頌的)

疑問的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讚賞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打開《學習手冊》合作探究,先自由讀,再指名讀題。

問:第1題:哪個詞最重要(板書:精心),解釋:悉心照顧、周到、用心。

聽:任務明確了嗎?聽清下列步驟,第一步一邊聽錄音,一邊用簡潔符號畫出答案,第二步:小組長帶領組員,有序完成任務,比一比哪組效率最高!

4、出示:(1)這裏綠樹成陰,鮮花遍地,地上沒有一片落葉,更不見有人攀樹枝、摘鮮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讀到這,我們就會聯想到文中的一句中心句。(齊讀最後一節的第一句)是啊,多像長輩對晚輩的關懷和愛護,我們説這叫什麼?(板書:呵護)就是因為他們的呵護,綠樹才成陰,鮮花才遍地。

5、出示:(2)這裏的每一株小樹,每一棵小草,都是國家花很大的代價培植的。

他們從國外買來泥土,買來淡水,買來樹苗和花草。他們又把鹹而板結的沙石挖去,填上適宜種植樹木的泥土,並在土中埋下自來水管。由總水塔輸出的淡水,通過縱橫交錯的自來水管,源源不斷地送到樹木花草的根部。

c、縱橫交錯是什麼意思?哪些事物的樣子是縱橫交錯,用詞造句。(課件出示:

6、講到這,想一想阿拉伯人建設綠洲的目的是什麼?

出示:人類有了綠樹,鮮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麗。

為什麼這樣説?説到這,你們説,他們付出這麼大的代價能不精心種植嗎?(板書:種植)還有哪些地方體現精心。

7、出示(3)霎時,一陣雨霧從空中灑下來,把樹葉、草和花上的塵土淋得乾乾淨淨,眨眼工夫,樹葉更綠,小草更翠,鮮花更豔。

c、講解兩個不的含義,師感歎:想讓它更漂亮可真離不開工人辛勤的澆灌。(板書:澆灌)

d、正是由於阿聯酋人民細心呵護,精心種植,辛勤澆灌,像愛護孩子一樣精心侍弄着這些花草樹木。才有了今天良好的生存環境。

8、閉上眼,剛才所講的,好象我們眼前展現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那能不能試着為每幅圖起一個名字(如:城市風光,培養孩子、愛護孩子、園林工人為小草洗臉)

9、説的多美,阿聯酋人民就是憑着智慧與決心,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太多奇蹟。(課件出示:)看!他們建設了世界上最高的塔——迪拜塔,建造了世界上最豪華的賓館——七星級賓館(課件出示:),他們還在沙漠裏建設了世界上第一大室內滑雪場。

10、這樣的綠洲何止這些?文中一詞從哪裏看出?(星羅棋佈)

所以從2000年開始,聯合國人居中心在全球組織評比了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這個獎項就叫迪拜獎,用來獎勵在改善居住環境做出傑出貢獻的地方,我國的廣州周莊也獲得了此獎項。

1、好一個生機勃勃的大都市,老師也想去遊覽一番,你們呢?(想)要去就要找一個導遊,誰願試試?那你們先説説,在你們心目中導遊要有個什麼標準呢?

2、看到你們的表現,我不禁想到一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回去再領着家長遊玩一番。

3、通過剛才的活動,老師希望同學們也阿聯酋人民一樣愛護我們的校園,那你要從哪裏做起呢?

上完《沙漠中的綠洲》這一課後,我覺得這是一節比較成功的語文閲讀教學,整體的教學設計能結合學生實際,抓住課文的重點內容,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在與文本的對話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文章的美好意境,使學生的感情得到共鳴,從整節課的教學來看,學生表現比較活躍,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首先,我創設了一個環境惡劣的沙漠情境切入,過渡到綠樹成陰,鮮花遍地的綠洲,讓學生認識到沙漠中的綠洲的美麗,通過對比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這份美麗是來之不易的,是付出了巨大代價的。接着,就自然地引出了重點阿聯酋人民是如何精心侍弄花草樹木和怎樣愛護它們的。在這一重點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讀課文找句子,出示重點句子讓學生體會他們的付出;在體會阿聯酋人民如何愛護花草樹木時就讓學生説感受。這樣學生就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來,也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最後,指導學生體會阿聯酋人民如何對環境的保護,同時聯繫我們的實際談談自己在學校環境保護中的看法和做法,這個內容源於學生的實際他們也就有東西可講,所以同學們都很踴躍發言,學生受到了思想教育。但在這一教學中也有一些遺憾,就是學生讀的機會和演的機會還不夠多,學生品詞品句還不夠深入。還有就是讓學生做導遊介紹迪拜街頭風光,但還是時間的不允許只讓一名學生做導遊,就匆匆收場了。這也使我認識到要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注意調控,不斷在一節課中完善,並優化課堂,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真正受益。

第5篇

3.藉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悟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生存環境的壯舉,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人類家園的感情。

教學重點 :阿聯酋人民花很大的代價種植花草及精心侍弄花草的壯舉

教學難點 :從字裏行間感受阿聯酋人民對生活的熱愛。

1、教師:“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綠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可以用詞語、一句話或者一段話來描繪你腦海中的“沙漠”和“綠洲”,可以用上課文中的詞語或句子。

地上全是白花花的鹽鹼,好象…… 教師相機板書:不毛之地

教師:阿聯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自然環境十分惡劣!

1、教師:阿聯酋人民是怎樣把惡劣的自然環境建設成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呢?是如何在沙漠中建設綠洲的呢?

2、自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用線劃出他們是怎麼做的句子?

引導學生體會:困難是巨大的;建設綠洲的代價是巨大的,但阿聯酋人民不怕困難,建設綠洲的決心是堅定的。

7、交流出示:阿聯酋人民像愛護孩子一樣,精心侍弄着這些花草樹木。

8、再讀課文,你從哪裏體會到他們像愛護孩子一樣愛護花草樹木?圈圈畫畫詞、句。相機板書:精心侍弄

(2)再次理解“代價”(不僅要花錢,還要花費精力),感悟園林工人“笑”的含義。

(3)在阿聯酋,僅僅只有迪拜這樣一座城市綠洲嗎?你怎麼知道的?相機理解“星羅棋佈”的意思,並體會阿聯酋人民為改造環境付出的代價。

課文學到這兒,我們心中一定有許多感想,有許多話想要説。你想對阿聯酋人民、對自己、對同學、對那些破壞環境的人……你想對誰説,説些什麼,用一兩句話表達出來。

3.藉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悟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生存環境的壯舉,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人類家園的感情。

教學重點:阿聯酋人民花很大的代價種植花草及精心侍弄花草的壯舉

教學難點:從字裏行間感受阿聯酋人民對生活的熱愛。

1、師: “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2、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綠洲的,讀一讀第二自然段。你能感受到什麼?

生:我知道沒有人攀樹枝,摘鮮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二節,誰能知道他想告訴老師什麼?

師:老師聽到你們都情不自禁地讚歎起來了,能通過讀告訴老師嗎?

師:迪拜不但很乾淨,而且很美。這麼美的景色是在什麼地方建起來的,阿聯酋人民又是怎樣建立的?用你喜歡的方式讀第三節,讀一讀,畫一畫,想一想。

(2)看圖,你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引導學生感受環境的惡劣)

a、從飛機上往下看,阿聯酋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b、原先這裏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鹽鹼,好象罩着一層硬硬的殼。這裏,土是鹹的,水也是鹹的,簡直是塊不毛之地!

教師過渡::阿聯酋人民有沒有被這環境惡劣的沙漠環境嚇倒呢?他們是怎麼做的?請大家再次讀讀第三自然段,用線劃出他們是怎麼做的句子?

1、學生輕聲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用線劃出他們是怎麼做的句子?

生:他們從國外買來泥土,買來淡水,買來樹苗和花草。

師:原來如此,泥土、淡水、樹苗和花草都需要花錢買來。

(通過畫畫,理解“縱橫交錯”,加深學生對自來水管多的認識。)

3、再好好地讀讀這兩段文字,你有什麼體會?(抓住關鍵的詞語來體會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到:困難是巨大的;代價是巨大的(大到什麼程度:培育一棵書樹的費用抵得上培養一個孩子);但阿聯酋人民不怕困難,建設綠洲的決心是堅定的;他們通過艱辛的勞動來創造美好的生活。

教師:是啊,阿聯酋人們真了不起,他們不怕困難,用巨大的代價和艱辛的勞動來創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讓我們讀好這一段文字,讀出你敬佩之情。

2、交流出示:阿聯酋人民像愛護孩子一樣,精心侍弄着這些花草樹木。

3、再讀課文,你從哪裏體會到他們像愛護孩子一樣愛護花草樹木。圈圈畫畫詞、句。

園林工人從路邊的水箱裏拉出一根大皮管,“譁——譁——”,霎時間,一陣雨霧從空中灑下來,把小草、小花、小樹臉上,身上的塵土都洗得乾乾淨淨了。這時,小草更綠了,小樹更翠了,小花更豔了……

(2)再次理解“代價”(不僅要花錢,還要花費精力),感悟園林工人“笑”的含義。

5、在阿聯酋,僅僅只有迪拜這樣一座城市綠洲嗎?你怎麼知道的?相機理解“星羅棋佈”的意思,並體會阿聯酋人民為改造環境付出的代價。

1、師:下面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讀一遍,邊讀邊體會:阿聯酋人民哪一點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生自由讀全文。)

生:阿聯酋人民熱愛生活,他們不惜花很大的代價種植花草樹木。

生:因為有了這些綠樹和鮮花,沙漠中的人們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生:因為他們知道這些花草樹木來之不易,是國家花很大的代價建設的。

2、課文學到這兒,我們心中一定有許多感想,有許多話想要説。你想對阿聯酋人民、對自己、對同學、對那些破壞環境的人……你想對誰説,説些什麼呢?

蘇教版小語第八冊《沙漠中的綠洲》是一篇有關環境保護問題的記敍文。作者向我們介紹了阿聯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種植並精心侍弄草木,建設綠洲,營造良好生存環境的壯舉,表現了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本課的教學給了我如下的體會:

一、情境創設到位,學生興味盎然。如何在導入時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呢?上課一開始,我便出示阿聯酋現景圖,讓他們説説自己的印象。學生們一看到這幅圖,一臉燦爛。有的説:“這裏綠樹成陰,鮮花遍地。”有的説:“這裏草綠花紅,天空一片純淨,碧藍碧藍。”然後我又出示阿聯酋沙漠的圖片,讓學生説説這裏沙漠的特點。有的學生説:“天灰濛濛的,狂風捲着黃沙,太陽都被遮住了。”有的説:“到處是一片昏暗,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看到同學們滿臉憂慮,我抓住時機加以引導:“阿聯酋人民是怎樣把惡劣的自然環境建設成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呢?是如何在沙漠中建設綠洲的呢?今天老師帶你們一起跟隨作者去阿聯酋尋找答案。”這樣一來,學生興味盎然,探究的慾望被激發起來了。

二、讀是語文課的精髓,學生是對話的主體。教學中騰出時間讓學生以讀促悟,讀中感悟,讀出情趣,在充分讀的基礎上抓住重點段、關鍵詞、耐人尋味之句,讓學生品讀,細思,揣摩,體悟,實現了對文本的真誠傾聽和對話。語文課是一個對話的課堂,是一個互動的課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學生打了思路,激發了興趣,鍛鍊了膽量,在多聽,多説,多想中得到了發展,在互動中無拘無束地塑造並張揚自己的個性,真正展示自我,釋放本真。

三、語文課程的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新課標明確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應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從我的教學過程來看,注意遵循了以上新課程標準的特點。教學的最後階段,我問學生:“阿聯酋人民在沙漠中創造了奇蹟!你最想對他們説什麼?可以聯繫我們的生活説一説。”使學生由文本走向生活,注重了文本的價值取向,這一設計其實也是對前面教學的一個檢驗。從情感的角度看,這一設計還延續着課文內在情感的發展過程,薰陶着每個學生,達到了雙性統一的教學效果。

當然教學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對文本的挖掘還不夠,課堂上對學生放的還不夠,感覺學生的思維總被我牽着,課堂上很少有出彩的地方,也就是課堂上的有效性還不到實處,還需在今後的教學中加強這方面的培養。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本課的教學實踐給了我這樣的啟示: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相比,在對話上有着獨特的魅力,因為語文教科書上的每一篇課文本身就是一個個敞開的文本,具有生命的靈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