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上冊四年級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9W

制定教案是提高我們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式,教案在擬訂的時候,大家需要強調與時俱進,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蘇教版上冊四年級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蘇教版上冊四年級教案7篇

蘇教版上冊四年級教案篇1

教學目的:

(一)知識方面

1、使學生了解小數的產生。

2、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

3、掌握小數的計算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二)能力方面

1、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觀察力。

2、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方面

滲透事物之間普遍聯繫的觀點、實踐第一的觀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抽象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抽象小數的意義。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直尺。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填空(投影出示)

(1)0.1是()分之一。0.7裏有()個0.1。

(2)10個0.1是()。10個0.01是()。

(3)寫成小數是()。寫成小數是()。

(4)1米=()分米=()釐米=()毫米。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

同學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小數,小數是怎樣產生的?小數的意義是什麼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板書: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2、教學小數的產生

(1)引導學生動手量課桌的寬度,發現了什麼?

(2)請同學們口答下面的題:(用整數表示結果)

1000÷10=100÷10=10÷10=1÷10=

(3)總結:在測量和計算時,往往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這時也常用小數表示。由於日常生活和生產的需要,從而產生了小數。

3、教學小數的意義

(1)填寫

①投影出示:在圖中填出分數和小數。

學生填完結果並訂正

②啟發學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

③引導學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還可寫成0.1米?(板書:

④總結: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板書:一位小數)

(2)出示米尺教具

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據以上學習你能知道什麼?學生以小組方式討論,然後找同學回答,教師板書:

[學生由於對一位小數有了一定的理解,在兩位小數的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小組討論發言,發揮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

(3)問: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長是多少?

學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後出示(投影)1釐米的放大圖

引導學生從圖中找出1毫米,並説明理由。啟發學生明確:1毫米

提問: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板書:三位小數)

(4)抽象、概括小數的意義

①把1米看成一個整體,如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數表示?引導學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這樣的分數表示。

這樣的分數寫成小數時,可以仿照整數的寫法,寫在整數個位的右面,用圓點隔開。

③什麼叫小數?引導學生討論。

④師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小數,像這樣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投影出示)。小數是分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⑤完成"做一做"。

(5)教學小數的計數單位。

①學習閲讀教科書,學習小數的計算單位。

②出示0.457,每個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幾個幾分之一?

三、鞏固發展

1、填表格:

2、判斷:

(1)0.40裏面有4個0.01()

(2)35克=0.35千克()

3、把小數改寫成分數

9

四、全課小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五、獨立作業:

六、板書設計

小數的讀寫法

蘇教版上冊四年級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次練習安排了五項內容。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

教學要求 :

1. 通過閲讀短文,讓學生知道讓學生懂得:處處留心隨處都能學習語文。

2.繼續學習把句子寫通順、意思表達清楚。

3.練習寫好鋼筆字。

4.熟記成語,積累詞彙。

5.口語訓練,説漫畫 。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詞句訓練、口語交際。

難點:口語交際

課前準備:

卡片、掛圖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閲讀短文,讓學生知道讓學生懂得:處處留心隨處都能學習語文。

2. 繼續學習把句子寫通順、意思表達清楚。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就學習練習4

二、教學第一題:

1.誰來把第一題的題目要求讀一讀?(指名讀)

處處留心就能發現漢字的學問真不少

2.練習:

讀短文思考:

(1)我和楊雨恬在預習過程課文時,對哪個漢字產生了疑惑?

(2)他們有什麼新的發現?

(3)閲讀短文思考:醒為什麼不用目而用酉?

醒為什麼不用目而用酉,師引導:酉是象形字,形如古代酒罈之類的器具,用以指代酒 。

用酉作偏旁的漢字,大多與酒有關,醒原指醉酒後醒過來,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義。

(4)説説在生活中處處留心你都學會了哪些生字?

(5)遇到類似的疑問,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過什麼方法學習

(通過查找工具書,也可小組互動)

教學目標:

1. 練習寫好鋼筆字。

2. 熟記成語,積累詞彙。

教學過程:

教學第二題:

1.讀讀背背

2.下面請大家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由認讀,

全對的請舉手。錯了的同學可要再接再厲啊。

3. 指名讀、齊讀、小組比賽讀,自由練讀這8個成語,讀準每個音。

4.來把你會讀的詞語帶着大家一起讀一讀?(指名讀)

5.開火車讀。齊讀。

6.同桌商量這8個成語是什麼意思。

7.交流。

8.看誰背得最快。

指名背。齊背。同桌互背。

教學第三題:

1.寫好鋼筆字

2.教師範寫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狀也不同

3.筆筆誰的鋼筆字寫得最棒

教學目標:

1.看懂漫畫,通過編故事和形式和同學交流,並通過練習使學生初步瞭解和感受漫畫的特點。

蘇教版上冊四年級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反覆朗讀古詩,體會詩歌的意境,瞭解詩歌的意思,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入情入境學習古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學習的能力。

3、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描述的意境,體會詩人同情戍邊將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教師激情: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詩的國度裏,胸有詩書氣自華。讀詩,能夠陶冶人的情操;讀詩,能夠使我們的生活浪漫多彩;讀詩,能夠把我們帶入古代驚心動魄的戰爭場景。現在,讓我們到古代多事的邊塞去看看吧!

2、課件播放:古代戰爭場景。

學生在觀看錄像後自由談感受。

3、板書課題,學生齊讀之後,談談對題目的理解。

[這樣學習開始有電教媒體創設情景,把學生帶入驚心動魄的古戰爭場面,並且利用音樂創設情景,從而為學生學習與創造提供一個良好的感知環境。]

二、創設情景,初步感知詩意

1、下面請大家自由讀詩,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學生自由讀詩)

2、檢查讀書情況。

根據學生朗讀情況教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把詩句讀正確、讀流利。

三、想象畫面,理解詩意

1、學生自由讀詩,邊讀邊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

2、教師進行學法指導:大家藉助工具書、課文的註釋、課前收集的資料,嘗試着理解一下詩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請你和小組等同學交流一下。

3、彙報交流:

這一環節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學習成果,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張揚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主體的創新發展,激發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

展示的形式可以有朗讀彙報,訴説詩意,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4、指導感情朗讀

在學生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採用學生自己練讀、指名朗讀、同學評議、小組賽讀、教師範讀等不同的形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這一過程中教師適時發揮電教媒體的作用,創設情景,激發感情,指導朗讀。

四、誦讀涵詠,感情昇華。

1、師創設情景:(音樂起,出示課件)夜色中,荒遠蒼涼的塞外山峯,一輪明月照着邊關,那些背井離鄉、長途跋涉來戍守邊關的戰士們,白天軍務繁忙,到了靜夜,面對邊塞荒涼的關山,面對一輪明月,他們可能會想些什麼呢?

2、學生展開想象,發表看法。

3、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意境,讀出詩的韻味。

五、適當拓展,引申探究

1、師:一首《出塞》把我們帶到了古代淒涼悲愴的戰爭生活。其實,有許多詩人從不同的角度接觸到這個題材。課外,你收集到了哪些邊塞詩詞,能不能運用我們剛才學習古詩的方法,自讀你最喜歡的一首詩呢?

2、學生自學古詩,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交流自學成果。

4、全班交流彙報,注意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讀詩談體會、合作背詩、輪流背詩、詩配畫……不同的形式彙報。

5、小結:讀了這麼多首邊塞詩歌,大家有什麼感受?能不能選用自己最擅長的形式來談談呢?

六、教學小結,結束授課

1、師:網上有一位朋友讀了現代詩人席慕蓉的《出塞曲》,感受很深,用歌聲唱出了自己內心的感受,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番。

2、演示課件,結束授課。

蘇教版上冊四年級教案篇4

一、教材解讀

荷蘭一向以“花之國”、“風車之國”、“運河之國”、“牧場之國”聞名於世。本文正是從“牧場之國”的角度來展現荷蘭的獨特風情的。課文為我們描繪了荷蘭牧場白日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神祕含蓄:白日裏,牧場是動物們的天堂,無論是花色多樣的牛,還是駿馬或羊、豬、雞,在“見不到一個人影的綠草低地上”是那樣的悠然自得、愜意舒暢,廣闊無垠的草原無疑就是他們的自由王國,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閒遊憩圖。即使是傍晚出現了擠奶的人也並沒有打破草原的寂靜,奶牛仍是“嚴肅沉默”,擠奶人更是“默默無語”,連船隻行駛也是舒緩平穩的,車船的到來與離去也反襯出了草原的寂靜。直到夜幕降臨,荷蘭更是沉入一片靜謐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靜夜圖。課文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荷蘭牧場和運河交錯的獨特地形,看到了畜牧業尤其是奶牛和奶製品在荷蘭國計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蘭藍天、碧草、牛羊組成的優美迷人、自然和諧的景觀,所以作者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既是作者在向人們介紹荷蘭的特點,更是對荷蘭的美景發出的讚歎。

本文語言生動,形象傳神,比喻、擬人是本文語言上的一個突出特點。

選編這篇文章的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荷蘭牧場的田園風光,體會動物與人、與環境和諧統一的美好意境;二是使學生領悟本文在寫景方面的一些特點,體會課文優美的語言。

二、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荷蘭獨特的牧場風光之美。

3、體會作者生動的語言,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

三、教學重難點: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進一步感受鄉村生活的可愛;體會作者擬人手法的巧妙運用,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難點是讓學生明白課文為什麼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感悟並説出文章所展示的詩情畫意。

四、教學創意着眼點:

感受與表達想結合。

五、教學時間: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釋題導入:

1、 談話導入:

同學們,前兩天我們跟隨課文先去了泉城濟南,見識了那天下聞名的泉水,又去了人間仙境九寨溝,領略了那兒神奇的美景。今天,我們要去哪兒呢?

2、板書課題:田園詩情

指名讀題,用不同語氣。 田園?看到田園,你想到了什麼?——田地和苗圃,泛指農村。想到了……

詩情?看到詩情,你又想到了什麼?——詩一樣的情懷,有一個詞叫做詩情畫意

我們剛剛學過的美麗的《九寨溝》能不能稱作田園詩情?

3、 好,那讓我們詩情畫意的來讀一讀課題。

4、質疑過渡:這田園詩情的地方是哪兒呢?對,就是把鬱金香定為國花的荷蘭。今天呀,我們將要走出國門,來到歐洲西部的花之國、水之國、牧場之國——荷蘭,去看一看那裏的田園風光,感受那裏的田園詩情,一睹那獨具特色的域外風情,好嗎?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己輕聲讀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

(2)積累好詞,在好詞下面做記號。

2、學生自己讀課文,圈畫好詞。

3、 指名分小節讀課文,相機正音,學生評議。

交流圈畫到的好詞,多讀幾遍。

4、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你看到了哪些田園風光,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讀後交流,相機板書:

草原奶牛圖 鬱金香

低地駿馬圖

動物王國

傍晚圖

夜晚圖

三、學習生字

1、學生自學生字。

2、提出有難度的生字,共同討論識記方法。

3、完成習字冊上描紅。

四、課外作業

蒐集有關荷蘭的風光圖片或文字資料,下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 導入:

1、揭題:田園詩情

2、回顧:有着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等美稱的荷蘭,究竟是怎樣的呢?

上節課,我們讀了課文,你看到了哪些有着濃郁的荷蘭風情的圖畫呢?

學生回答,相機板書:

草原奶牛圖 鬱金香

低地駿馬圖

動物王國

傍晚圖

夜晚圖

3、過渡:是呀,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流動的奶牛,鮮豔的鬱金香,剽悍強壯的駿馬,悠然自得的動物、寧靜的夜晚……這就是荷蘭的田園風光,這就是荷蘭留給我們的印象!

二、抓住重點,品讀感悟

1、那麼,你最喜歡哪一處美麗的風光呢?它又讓你感受到怎樣的詩情畫意了呢?請同學們再來讀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最喜歡的地方,並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象景象,邊讀邊體會情趣。

2、 自讀自悟

3、小組交流:把你最喜歡的地方讀給小夥伴聽,把你最深的感受與組內同學分享,把你的困惑拿出來大家一起討論,等會我們請小組派代表把你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説給同學們聽。

4、 大組交流反饋:

a、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b、説説為什麼喜歡?(彷彿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c、同學補充或看有關圖片

d、有感情朗讀

5、同學們説的多好呀,看來我們大家不虛此行!是的,這就是荷蘭,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現在看來,你又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或從這句話中你又體會到了什麼呢?)真正的荷蘭是指怎樣的荷蘭呢?

(真正的荷蘭不僅僅體現在那花之國水之國,更是那駿馬的自由王國,是那天堂般的動物世界,是那寧靜安謐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園、獨具特色的域外風情,還是那作者內心深處溢發的對荷蘭田園風光的讚美和嚮往之情!

三、 拓展遷移

1、同學們,今天我大家一起遊覽了荷蘭鄉村的美好景色,感受着那迷人的田園詩情!還記得嗎?首先,我們來到了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看到了——(一生説,可結合圖片);接着,我們又來到了碧綠色的低地,——(同上);到了傍晚,我們看見——(同上);是的,運河之中裝載着奶桶的船隻舒緩平穩地行駛着,我們上了小船,之間夜幕降臨,——(同上)……啊,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呀!

2、真美呀,我們又一次陶醉在這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中,感受着那份寧靜悠閒和富足安適,感受着作者對這獨具特色的域外風情的讚美和嚮往。建議大家:

a、 選擇自己喜歡的美詞美句反覆誦讀,展開想象,積累背誦。

b、 繼續蒐集這樣的描寫田園風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來讀一讀,比較、感受、積累。

蘇教版上冊四年級教案篇5

教學內容:

1、學習對對子。

2、積累語言。

3、口語交際,用好壓歲錢。

4、寫好鋼筆字,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處處留心

1、讀短文,思考問題。

2、生自由交流。

3、照樣子對對子。(對上相近或相反的事物、詞語)

4、小組交流,班內交流。

二、讀讀背背

1、讀這些成語,説説你知道哪些成語的意思。

2、師介紹生不知道的成語的意思。

3、自由背誦這些成語。

4、讀春聯。

5、分組比賽背誦春聯。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一引入話題

同學們受到過壓歲錢嗎?

春節給壓歲錢是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要過年了,長輩可能會給你一些壓歲錢,你打算怎樣使用這些錢?今天,我們就來開個小小討論會,交流交流自己的真實想法。

三、討論交流

生自由交流,師引導學生合理而有意義地用自己的壓歲錢。

四、針對交流

第三課時

一、交代任務:寫好鋼筆字學寫毛筆字

二、寫好鋼筆字

1、出示示範字

2、觀察怎樣寫才好看。

3、讀書中的“小小竅門”

4、練習書寫這些鋼筆字。

三、學寫毛筆字

1、看書,明確本次練習的內容。

2、觀察立刀旁和右耳旁的寫法。

3、練習書寫。

4、展評。

5、繼續練習。

蘇教版上冊四年級教案篇6

(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讀懂“每到這時”是指什麼,然後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可以任意強調“每到這時”“童年時代”“搖花樂”“陣陣的桂花雨”等不同的詞,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體現朗讀的個性化。)

環節二、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四)精讀感悟。

1.初識“桂花雨”。

(1)“桂花雨”是什麼意思?(是指很多桂花一齊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

(2)用文中的話,是怎麼説的?出示(讀):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關注“!”,指導學生讀出對“桂花雨”的讚歎。)

(3)這是一場怎麼樣的“桂花雨”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劃出相關的詞句並寫上批註。

(4)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5)集體彙報:這是一場的桂花雨,請用上一個詞概括説一説。這是一場香噴噴的桂花雨(板:香)。這是一場快樂無比的桂花雨(板:樂)。這是一場香香甜甜的桂花雨,這是一場難忘的桂花雨,是一場充滿思念的桂花雨(板:念)。

2.品讀“桂花雨”之“香”。

這是一場香噴噴的桂花雨(板:桂花香),你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的?據學生髮言相機出示句子,引導學生交流,觸摸文字的温度。

(1)出示: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説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①把這句話換個説法,變成肯定句。

②“浸”本來是什麼意思?在這裏指什麼?“浸在桂花香裏”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投入的、陶醉的、忘我的、沉醉的感覺就是“浸”的感覺。)想象一下,“幾十家鄰居都浸在桂花香裏,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景?”

(藉助老師激情的語言引導學生想象,老師再小結:不論走到哪裏,都會聞到桂花的香味,房前、屋後,左鄰、右舍,村裏、村外;不論白天干活,還是晚上休息,都會聞到桂花的香味。總之,香氣是無時不在,無處不有。)

③讓“芬芳的桂花香”飄滿整個教室,飄滿整個校園,飄滿我們的內心,讓我們都浸在這濃濃的桂花香中吧。請用你自己的方式讀出你獨特的理解。

(2)出示:桂花搖落以後,全家動員,揀去小枝小葉??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①聯繫上下文區分為什麼用“揀”而不用“撿”。(“揀”是有選擇、有目的挑選。而“撿”

只是拾取。)分別用“揀、撿”説句話。

(放在文中感受詞的含義,聯繫生活實際練習説話,這都是理解同音字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意思的好方法。)

②這裏的“沉浸”和前面的“浸”有什麼不同?“沉浸”是什麼意思?在這句話裏又是指什麼?(引導學生抓住“全年”“整個”“沉浸”等詞體會桂花香氣的散發地久、散發地遠、散發地廣、散發地深入。)

③此時的人們,全村的任何一種事物都會有什麼樣的感受?(提示引導:一個月,兩個月,半年,全年??一户人家,兩户人家,全村的各個角落??)

④讀出桂花的濃香。

(3)出示:母親洗淨雙手,撮一點桂花放在水晶盤中,父親點上檀香,爐煙裊裊,兩種香混合在一起??花雨繽紛入夢甜。

①讀讀父親的詩,説説有哪些不懂的詞,再説説詩的大體意思。

②這段話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③指導朗讀,輕輕的、甜甜的。

(4)出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①想象一下,搖落桂花時那紛紛揚揚的情景。大聲喊---;

②看桂花紛紛落下的課件,再大聲喊---;

③看着身邊的小夥伴,邊搖邊大聲喊---。

你喊出了什麼?又喊出了什麼?還喊出了什麼?請一齊再把小作者的感受喊出來!

第二課時

環節二、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四)精讀感悟。

1.品讀“桂花雨”之“樂”。

過渡:上節課我們品讀了“桂花雨”的香,這節課我們繼續欣賞這場奇特的桂花雨。這還是一場快樂無比的桂花雨(板:搖花樂),你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的?請圈畫出來,説説你的理解。據學生髮言相機出示句子,引導學生交流,觸摸文字的温度。

(1)出示:這下我可樂了,幫着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着抱桂花樹使勁地搖。

①指名讀。説説哪些字詞讓你感受到“我”的樂?

②引導學生抓住“可樂了”“幫着”“鋪”“幫着抱”“使勁地搖”感受小作者的難以言表的快樂。

③為什麼説“我可樂了”?聯繫上下文讀一讀。

(引導學生讀讀相關的第一自然段,知道“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它的香氣味真是迷人。”使學生明白聯繫上下文也是讀懂課文內容的一種好方法。)

④輔以表情、動作再次朗讀。

(2)出示:“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母親説:“還早呢,沒開足,搖不下來的。”

①引導學生抓住“大事”“老是”“纏着”這些詞語,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盼望搖桂花時的急切心情。什麼樣的事是大事?“我”會怎麼樣纏媽媽?

②想象填空,出示:(時間),“我”就(動作),地説:“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母親説:“還早呢,沒開足,搖不下來的。”

③師生即興表演。

(3)現在終於可以搖桂花了,所以我可樂了。我們也快來和作者一起搖桂花吧。(出示“搖桂花”的動畫。)師生互動採訪式對話:

①咦,你怎麼這麼開心,你在幹什麼呀?

②喲,瞧你樂得,你心裏在想什麼呢?

③快看,一陣陣的桂花從樹上落下來了。這桂花像什麼呀?

④呀,看,一些桂花落在你的頭上了,有什麼樣的感覺?瞧,又落到了你的脖頸上,你有什麼感受?哈哈,落到了他的身上了,你又有什麼感受?

⑤再次出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為什麼説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引導讀出心中的快樂。

蘇教版上冊四年級教案篇7

教材分析:

這首抒情詩表達了作者對革命聖地沿岸的無限仰慕之情,歌頌了延安精神的偉大作用,抒發了作者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的壯志豪情。

教學目標:

認識“茁、钁、琅、窯、樑”五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體會作者抒發的感情。學習這首詩,理解詩句的含義,懂得發揚延安精神的必要性,重要性。瞭解詩的結構,初步懂得詩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

弄懂詞句的意思,領會詩中所説道具體事物的含義,進而理解詩歌表達的中心。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律。

教學難點:

瞭解詩中所説的具體事物的含義。

教學構想:

本文的教學引導學生加強朗讀,理解追尋的是延安時期中國人民的革命精神,並把這種精神用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在理解時,適當加入有段材料介紹充實本文。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簡介延安。

3、請三位同學讀詩,糾正字音。

4、延安指什麼?追尋什麼意思?(多名同學回答,不要限制答案。)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讀課文,把不理解的劃出來。

2、全班交流,瞭解學生的疑點、難點。

三、按閲讀提示自讀自悟。

四、質疑解疑。

1、齊讀第一節,討論詞意,句意。

2、學生獨立解釋為主,教師適當點撥,補充,並引導學生朗讀體會。

兩句比喻句寫出了追尋的迫切心情,而比喻所形容的事物本身卻含而不露。

實際是指:“我們追尋延安”句意,我們追尋延安就象燕子追尋昔日的春光,就像小樹追尋雨露和太陽,延安精神是充滿了生機和活力的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是我們健康成長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就像“春光”“雨露”“太陽”一樣,表現了對革命聖地延安的仰慕和嚮往之情。

3、讀第2節,討論理解代表性的事物,理解詩句的含義。

a、河叮咚的流水”當年人們在延河邊漫步,討論革命道理,這句實際是講人們在延河度過的革命歲月。

b、“棗園梨花的清香”棗園在延安西北,曾是黨中央所在地。實際指中央領導同志在這裏從事的革命活動。

c、“南泥灣開荒的钁頭”講大生產中所體現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

d、“講話的會場”講當年重中央和毛主席對中國革命的正確領導。連用四個“追尋你”,採用排比句科學性出了作者對革命聖地延安的回憶,表達了作者的無限嚮往和依戀之情。

4、各自輕讀第三節,討論理解詞意,句意。

“高樓大廈”“家用電器”代表現代化。

“雨後春筍”比喻高樓大廈大量湧現。

“滿目琳琅”比喻家用電器種類、數量很多,使用很普遍。

“破舊的茅屋”代表貧窮的生活條件。

“延安窯洞温熱的土炕”指革命戰爭年代那種親密的軍民關係,黨羣關係,那種火熱的鬥爭生活。

5、指名朗讀第四節。

“航天飛機”“電子計算機”代表現代化

“老牛破車”代表過去落後的生產條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寶塔上頂天立地的脊樑”表面指延安的寶塔山高聳入雲,頂天立地。實際上是説延安精神是民族的精神支柱,絕不能丟。

6、有感情朗讀兩節,概括意思。

7、輕讀第五節,理解:

“燦爛輝煌”形容延安精神光芒四射,崇高偉大,

“行屍走肉”,比喻有些人儘管活着,但只是軀殼,沒有靈魂。句意:延安精神崇高偉大,市區延安精神就如同失去靈魂,沒有它,我們不能走向美好的未來。

8、讀第六節,理解:

“金色的理想”説明“信念”

“明媚的春光”,説明“温暖”

“火紅的太陽”説明“光明”

追尋延安精神就是追尋信念,温暖、光明、指出了延安精神的豐富內含。

9、小結:詩中讚揚的延安精神具體指哪些精神?(全心全意、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互相關心、愛護)

五、總結課文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對延安的敬仰和嚮往之情,歌頌了延安精神的偉大,抒發了作者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的壯志豪情。

2、指導感情朗讀。

作業設計:

1、説説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2、分角色排練成詩朗讀。

板書設計:

延河叮咚的流水、

棗園梨花的清香、

5延安,我把你追尋 南泥灣開荒的钁頭、

楊家嶺講話的會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