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二首》教學反思3篇 探究傳統與現代:古詩教學的反思與啟示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1W

本篇文章主要反思“《古詩二首》”的教學,探討如何更好地讓學生深刻理解古詩意境,並具備獨立分析能力。我們將從課堂教學的角度出發,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思路。

《古詩二首》教學反思3篇 探究傳統與現代:古詩教學的反思與啟示

第1篇

再講第一課之前,我讓孩子們大概看了一下目錄,大多數同學已經在假期大概認識的學了一下,因此在我問他們這一單元主要講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他們很輕鬆的就説是春天了!這下他們就能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初步的意識:這一單元是關於春天的詩、散文、童話故事以及關於春天的小故事。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很好詮釋了這節課孩子們的狀態。由於是第一課,而且又是古詩,再加上以前我鼓勵孩子們在假期背誦唐詩三百首,因此孩子對此已經非常熟悉了,在課堂上能明顯感受到他們的自信,我就念了一個題目,他們就大聲自信的背了下來。所以,在本篇課文的教學中,我主要以問題貫穿課堂,主要是通過問答形式在他們感受的基礎上去更深刻的理解!

比如《村居》:通過題目,你知道作者是寫哪裏的春天嗎?孩子很快就知道是鄉村的春天。接下來我問是什麼時候?這個時候環境如何?從哪裏可以看出來?在“拂堤楊柳醉春煙”這一句中,有兩個讓學生難以理解的點,一個是“拂”、一個是“醉”,這句比較難,所以藉助這樣一幅圖片我讓孩子在直觀感受的基礎上在進行講解。

我放了很多類似的圖片,孩子第一眼看到全部在喊“哇!”接下來讓他們説説自己的感覺,要求輕撫自己的臉,閉上眼睛慢慢的讀這一句,最後輕拂同學的臉,感受“拂”這個字的温柔,孩子們笑得很開心!

接下來放了微風擺動中的楊柳圖,告訴他們這句話中有一個字能形容圖中的楊柳,試着找一找,這稍微有點難,孩子們在説錯了幾個字後小聲咕噥説是“醉”,我説,這個字大家可以説一下是什麼意思嗎?孩子説是陶醉,沉醉,喝醉的意思,我都沒否定他們,我告訴他們,楊柳在這樣的春天裏陶醉,沉醉在温柔的春姑娘懷裏,就像喝醉了的人,走路不穩,就像這樣,擺來擺去的,孩子們哈哈大笑!最後我問他們,“拂”是提手旁,跟人的行為有關,你們剛剛也拂過你同學的臉,“醉”只有誰會醉?孩子説是人,我説把柳樹當做人來寫,這是什麼修辭,學生很快就想到了擬人。

?詠柳》我也是用這樣類似的問題引領找關鍵字,抓字眼的方式分析的!上課期間氛圍很好,孩子的思維也很活躍,我上完課也感覺比較開心,但我有一個很糾結的地方:我不知道關於古詩的教學我這樣的上課模式是否適合低年級學生?覺得到底應不應該這樣講呢?我在抖音上關注了一些老師,其中有一個北京的老師專門開了低學段兒童的古詩文課,雖然只有片段,但也可以感覺到她的授課方式是比較輕鬆的,有些地方是比較幽默的口吻給孩子們説的,但在關鍵字詞的分析上,也是很詳細的!我特別喜歡抖音上華中師範大學戴建業教授關於古詩詞的講解,既搞笑又能讓人印象深刻,我覺得不管以什麼方式,只要能讓孩子加深印象,就是可取的!我覺得我這節課適合我這樣去講,因為孩子有一定的基礎了,他們覺得沒啥難度,所以這樣既可以給他們增加挑戰,又不會讓他們覺得過於簡單覺得乏味枯燥。

一、組織過渡語言不簡潔流暢,存在口誤口吃,還有的就是囉嗦。

二、板書未精心設計,比較隨意,假期時間,我的粉筆字也有退步。

三、可能是由於學生剛上學還不在狀態再加上進度比較趕,我也比較着急,課堂存在一些紀律方面的問題,孩子的壞習慣又回來了,我需要重複的去強調,肯定也會浪費一些時間,所以在課堂教學管理方面,我還需要去找一些小技巧。我相信慢慢會適應好的!

《古詩二首》教學反思3篇 探究傳統與現代:古詩教學的反思與啟示 第2張

第2篇

?古詩二首》是第三單元的第一課,兩首詩都從不同角度寫景,所以也就產生了不同的的認識。本課的主要目標是: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同時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中所藴含的道理,並理解詩中幾個詞語的意思。

在課堂上,我先讓學生用多種形式朗誦古詩,然後引導學生回憶一下兩位詩人的背景資料和學過的相關詩文;再讓學生通過查字典或相關資料,以及聯繫詩文的方法,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並能大致理解詩中所描繪的'情景,對於學生仍然不能理解的地方,進行交流,教師講解的方式共同解決。

因為兩首詩歌比較相似,所以,我在教學時採用了對比的方法,一邊比較,一邊區分進行理解:比如教學《登飛來峯》時,引導學生抓住“千尋”等詞語體會飛來峯的高聳入雲,並且用傳説引發學生聯想“雞鳴見日升”的輝煌情景,進一步體會在飛來峯上視野開闊,詩人朝氣蓬勃,信心充沛的情景,從而得出“登高望遠”,“站的高,看的遠”的道理。在教學《題西林壁》時,我先引導學生理解題目,重點理解“題”字的意思,然後抓住“橫、側、遠、近、高、低”等詞語,讓學生體會廬山景象的“各不同”,同時也藉助廬山的圖片幫助學生,感知廬山在不同角度觀察時,所呈現的不同景象,讓學生邊讀邊感受廬山風景,激發學生的聯想,最後引導學生抓住“不識、緣”等詞語進行對比,從而體會到“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對於古詩的理解能力有所提升,掌握了一定理解古詩的方法,同時能夠理解詩中所包含的哲學道理,課堂效果良好。

第3篇

積極創設情境,提供一個交互式的學習平台,讓學生自始至終堅持學習興趣和探求熱情,充沛激發學生的潛能;充沛發揮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發明性,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戰略,鼓勵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領悟學習方法,從而獲得情感體驗,不時加強語言積累;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關注學生的個體差別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更好地實現生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通過“背首古詩給大家聽聽”,鼓勵學生複習平日積累的古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古詩內容時,採用“想怎樣讀就怎樣讀”的方式尊重學生的個性差別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提出自身不明白的問題”並進行學法指導;採用“閉上眼睛用心聽,想像古詩畫面”的方式,鼓勵學生暢談自身對古詩的理解。“在讀中感悟,在悟中美讀”,背誦古詩自然水到渠成。與此同時,大膽採用“學一首古詩,放一首古詩”的教學方法,積極設計“學古詩挑戰賽”反饋形式,在由易到難的“三星題――四星題――五星題”設置中,鼓勵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補充,體會合作學習和相互競爭的樂趣;“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月亮的詩句”和“向你推薦一些與月亮有關的古詩”拓展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懂得借月抒情的表達方式還有很多,更好地激發課下蒐集查閲資料和了解明月詩句的學習興趣。

1.同學們,喜歡古詩嗎?想必大家平時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誰背首古詩給大家聽聽?

2.這節課,讓我們走進《古詩二首》,再來學習兩首與明月有關的古詩。先來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暮江吟》――我來板書題目,請大家仔細看。(板書:暮江吟,請大家齊讀課題)

[古詩的學習來自於平日知識的積累。“看圖猜、背古詩”從學生熟悉的古詩動身,拉近了語文與學生的距離,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知道“暮”是什麼時間嗎?“吟”是本課生字,一個口字旁,一個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嗎――表示歌詠、作詩的意思。“暮江吟”就表示歌詠黃昏江邊的美景。

[教師板書古詩題目,進行“把每個字義連起來説題意”的學法指導。]

1.讓我們快來讀讀這首古詩吧!多讀幾遍,請你試着讀準字音。

3.看來大家已經對這首詩感興趣了。那就請你採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可以像古人那樣搖頭晃腦地讀;可以站起來大聲讀;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讀,把這首詩美美地多讀幾遍。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鼓勵學生採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不同體驗。]

4.大家讀得又投入又熟練。詩的意思讀懂了嗎?有什麼問題提出來,咱們一起解決。

板書:殘陽;為什麼不説“照”而用“鋪”呢;瑟瑟可憐――在這裏是什麼意思,你讀懂了嗎?

5.殘陽――夕陽。指快要落山的太陽。鋪――此時太陽已經接近地平線,貼着水面斜射,陽光非常平緩柔和。

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看圖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個詞。

6.就用這個方法來猜猜“瑟瑟”是什麼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出現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細小的波紋,波峯受光多出現紅色,波谷受光少出現碧色。你們看!演示課件――夕陽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紅綠相間,難怪詩人稱譽道:“半江瑟瑟半江紅。”

[全班學生交流討論,相互間協助解答,談談自身的理解。對學生能自身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進行講解,主要引導、點撥學生的困惑處,尊重學生的個性學習和個體收穫。]

當白居易陶醉在夕陽美景中,天色漸漸暗下來,九月九年級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樣的?多麼美的夜景啊!在這裏“可憐”不只有可愛的意思,還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憐惜之情。

7.想不想看看這般美景?請你閉上眼睛用心聽,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結合詩句,學生暢所欲言)

[鼓勵學生通過自身展開的聯想和想像,用自身的語言描述古詩的畫面,充沛發揮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創新精神。](板書:江邊殘陽月夜美)

8、的確!這般美景怎能不讓人陶醉?帶着你們的想像,誰能讀出它的美?

過渡語:一輪江邊的明月,讓白居易流連忘返,唐代詩人王維對山中明月情有獨鍾並寫下了《鳥鳴澗》這首詩。(板書:鳥鳴澗)請大家齊讀課題。

1.“鳥鳴澗”是一個地名,為云溪風景之一。唐代詩人王維是如何描寫鳥鳴澗的呢?學習了這首詩,你會有更多的瞭解。學習這首詩之前,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剛才採用怎樣的方法學習《暮江吟》的?(板書:讀通――讀懂――想像――背誦)

我們一起總結了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就依照這樣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鳥鳴澗》,待會兒我們進行“古詩挑戰賽”。

2.現在,我由你們的學習夥伴變成了這場古詩挑戰賽的主持人。哪個小組做好準備了?你們選擇幾星題?派個代表,小組成員可以站起來相互補充。

三星題――背誦古詩《鳥鳴澗》;(怎樣背誦才幹靜――聲音輕,速度慢)

(人閒――人寂靜心閒;空――空蕩蕩,沒有人;時鳴――不時鳴叫幾聲)

五星題――讀古詩,想像畫面。(你喜歡哪一句――詩美,你描繪的景色也美)

(這樣的景色,給你一種什麼感受?――板書:山中月夜靜從哪裏能體會出?)

[“學古詩星級挑戰賽”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合作學習情境,鼓勵學生選擇適合各自學習小組的學習方式。]

同樣是歌頌明月,卻可以用“美”和“靜”來表達。其實古往今來,一輪明月曾讓無數文人墨客不惜筆墨,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與月亮有關的古詩?

王維以月為友,在《竹裏館》中留下了“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千古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描寫了海上月。

李白《關山月》;蘇軾《中秋月》;李商隱《霜月》;白居易《江樓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