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的認識》教學反思2篇 "探究加法:教學反思"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7W

本文圍繞着國小數學教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加法,展開了對教學效果的反思。分析了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方案,旨在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和數學素養。

《加法的認識》教學反思2篇

第1篇

1.在實施教學過程中要靈活的使用教案。在這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太在意教案的設計,恨不得每一句話都要和教案上的一致,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顯得有些機械。比如:在創設情境的導入環節,由於學生沒有按照我的意思完整地説出“樹上有3只猴子,河邊有2只猴子”這一數學信息,我便急於求成自己説出了完整的答案,我應該一步步引導學生自己説出,一年級本就該重點訓練孩子的提煉數學信息的能力。

2要更多地使用直觀教學,一年級的孩子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夠好,大部分數學知識都需要形象的直觀物體輔助學習,而親自動手擺一擺、分一分就滿足了直觀教學的要求,我在本節課的進行過程中,由於擔心孩子們無法有紀律的進行動手操作而取消了他們的動手機會,這導致了這節課的低成效。

3、設計練習題要趣味性,遊戲性,畢竟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要控制好教學節奏,使每一個教學環節的教學目標落實到位。在這節課中,我的課堂節奏是前鬆後緊,整個課堂節奏有點慢,造成了虎頭蛇尾的情況。特別是下課了,練習題還沒有處理完,由於缺乏經驗就草草收場了,也沒有做小結。

新課標、新教材需要新理念來支持,作為新課標的實踐者,我要在積極實踐的同時,不斷地去探索,只有這樣才能貫徹好新課標精神,落實好素質教育。

《加法的認識》教學反思2篇

第2篇

?加法的認識》這節課是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5以內加法的第一課時,也是新教材改版以來新增內容。本課是學習了《10以內數的認識》、《分與合》等知識以後來學習5以內的加法的。本教材通過氣球、小松鼠等創設了豐富有趣的情境,讓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並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來加深對加法的理解。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還要掌握“+”與“=”號,的讀法和寫法。同時,本節課也是學生今後學習10以內加法的認識及更大整數加法的基礎,因此,讓學生認識並能夠理解掌握加法的含義意義重大,對其今後的學習非常重要。

加法的含義是“一個數與另一個數合起來是多少的運算”,在其概念中,“合起來”一詞是概念的關鍵,同時也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所在。我在設計本節課的時候,依據新課標的“四基”要求,注重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讓學生掌握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我在課前創設了三個活動過程,一個是符合學生實際的“跳呼啦圈”、第二個是擺小圓片、第三個是合併氣球,通過讓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體驗感悟加法的概念,體會“合起來”的重要含義。所以在三個活動結束之後,我將三個活動的語言描述綜合在一起,並將“合起來”一次重點標註,希望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比較、提煉出加法的概念。當學生對加法概念有個初步認識之後,讓學生再結合情境圖説説加法算式中各個數字的含義及加法算式的含義,並能夠體驗加法算式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解決問題)。

由於我從工作以來,一直擔任高段教學任務,今年自從擔任一年級數學課程以後,我一直努力探究低段的教法學法,努力瞭解學生學情。經過近一個月的探索嘗試之後,我雖小有收穫,但仍然不能儘快掌握國小一年級的教學方法。在本次公開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就犯了如此低級的錯誤,仍然按照高段的教法來授課,並未能真正瞭解學情,掌握教法學法,導致本節課的重難點未能突破。對於“合起來”一詞,我力求引導學生理解掌握,可往往事與願違。後來,我的一位同事,在給我評課過程中講到,一年級國小生的思維直觀簡單,我們不能夠讓他們進行過多的探究與思考,老師的示範與講解對一年級的學生是至關重要的,這一點在我課後思考中也是感觸比較深的。另外,整節課的時間分配很不合理,導致“頭重腳輕”,以至於後來習題練習時間不夠,導致學生不能夠對新知及時鞏固強化,同時,這也是我一直經常有的錯誤,看來我對課堂的駕馭能力還急需提高。

“教,然後知不足;學,然後知困”。是的,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之路中,我仍需不斷地打磨自己、昇華自己、豐富自己,儘快的適應低段的教學,在今後的日子中,我將與我的學生共同成長、共同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