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討厭的勇氣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71K

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富有時代氣息,讀後感是對原作內容進行分析和評價,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變討厭的勇氣讀後感8篇,供大家參考。

變討厭的勇氣讀後感8篇

變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篇1

?被討厭的勇氣》是對阿德勒哲學思想的解讀,以類似《理想國》中的對話形式,通過青年與哲人之間關於人生問題的討論,對阿德勒的心理學做了很好的詮釋和示範。

這本書通過青年和哲人五個夜晚的討論,透過生活中各種煩惱的表象,樸實平直地闡釋這些束縛產生的原因,並試圖讓我們讀者從這些束縛中解脱出來。

第一夜

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

面對變化帶來的"不安"和不變帶來的"不滿",大多數人會選擇後者。同樣,面對市場競爭和更新迭代的壓力,傳統行業在轉型和戰略調整上,總顯得有點兒力不從心。

企業過去的業績與經驗、一貫以來的工作方式、內部的改革阻力,也讓不少企業止步不前,無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攫取新的成長機會,甚至走向衰落。改變,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改變,也是從不幸中解脱出來的第一步。

改變不幸的第一步是要理解現狀,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通過選擇改變的勇氣和決心,擯棄"保持現狀"的安全感,改變與世界的溝通方式,甚至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重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掌握幸福的`主動權。

第二夜

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在人際關係中,大多數人太害怕被他人輕視或拒絕、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看到身邊的人活躍幸福的姿態,容易心生嫉妒或者感到非常焦躁,進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自卑感,而選擇縮在自己的殼裏,避免與人發生關聯。適度的自卑感,如果處理得當,也可以成為努力和成長的催化劑。追求優越性,並非是要盡力超越他人甚至通過排擠他人來取得晉升,而是積極地看待自己與別人的差異,接納自己的不足,利用自己的長處,與"理想的自己"相比較,不斷前進,不斷超越自我。

生活中尤其是網絡上,常常見到年輕人怨天尤人,用父母的社會地位、經濟能力或者兒時的經歷作為自己糟糕境遇的藉口,將自己當前的窘境歸咎於他人。比如"我因為學歷低所以無法成功"之類的"因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理論,將原本沒有任何因果關係的事情解釋成似乎有重大因果關係一樣,卻根本不考慮"因為我學歷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自卑感源於我們的競爭或勝負意識,因為常常拿自己跟別人相比就會產生"優於這個、步入那個"之類的想法,自卑情結或優越感就會隨之而生。競爭或勝負意識,不知不覺就會把他人乃至整個世界當成"敵人"。而因為這種競爭關係,人一旦確信"我是正確的",就會步入權力之爭,通過發怒、責難對方,試圖讓對方屈服,想要通過獲勝來證明自己的力量。夫妻關係是如此,父母兄弟姐妹之間是如此,同事之間甚至上下級關係更是如此。如果遭人辱罵或者公然挑釁,我們不妨退一步想想對方的隱藏目的是什麼。"不由得發火"之類的話,其實是藉助發怒來進行交流,藉此讓對方屈服。一旦破除這種競爭關係,我們就能克服自卑情結;直麪人生課題,不給自己找藉口,才能擺脱人際關係煩惱的擺弄。

第三夜

讓干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

首先我們要了解"課題分離"的概念,即把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而辨別究竟是誰的課題的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考慮"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過分追求別人對自己的認可,滿足別人的期待,不想被任何人討厭,常常會扼殺我們選擇的自由。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如果不付出這些代價,那就不能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無法獲得自由。

在中日韓這幾個推崇賞罰式教育的國家,幾乎所有人都會採取"滿足別人期待"這一手段,來得到別人的認可,因為做了恰當的事情就能夠獲得表揚和獎賞。對於年輕人來説,父母的認可和希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所學的專業和從事的工作。身邊有個朋友重點大學畢業,畢業後開了家餐館,雖然工作辛苦,但幹得特別充實,每個月也能淨盈利兩萬。但朋友的家人對他開餐館一事特別反對,認為餐飲是低級的工作,三天兩頭跑去店裏找他吵架。朋友最後迫於壓力,把餐館轉讓了出去,去當地一家小有名氣的企業幹起了文員,每天鬱鬱寡歡,覺得相當痛苦。

第四夜

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如果説分離課題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那麼"共同體感覺"就是人際關係的終點。對於幸福的人際關係,獲得共同體感覺極為重要,即把對自己的執着變成對他人的關心。這也就要求我們意識到自己是共同體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一味在意"他人怎麼看"的生活方式其實是隻關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只有直面工作、交友、愛之類的人際關係課題,積極主動地去面對,參與和融入共同體,思考"我能給別人帶來什麼",才能在共同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獲得歸屬感。

第五夜

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

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人們糾結過去、關注未來,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體,自以為看到了些什麼。過去和未來根本不存在,起決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時此刻"。

?尼布爾的祈禱文》裏有一段很有名的話:"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活在當下要求我們分清能夠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通過為他人做點什麼,發掘"我有能力"的意識,更積極地與社會和諧共處,從而達成共同體感覺,賦予人生以意義。

阿德勒的心理學,通過對簡單案例的討論,把讀者從過去、人際關係和未來的羈絆中解放出來,而且讓我們意識到,真正讓自己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

變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篇2

最近看了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內容是在講述阿德勒的心理學,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觀點是用目的論來分析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原因。阿德勒認為如果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那就會陷入“決定論”。也就是説,最終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全部都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無法改變。但是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接下來,運用目的論的觀點來分析一下以下的行為。

1、最近在家裏閒來無事,終於有時間可以做之前一直沒有時間做的事情了,比如學習、健身、看書等等。想好了就要開始行動了!剛打開書突然發現有個事情需要現在處理一下,處理完了就開始學習,剛忙完發現自己了,不能虧待自己要吃點好吃的,在吃東西的時候得看個劇刷個視頻啊餓,光吃東西太無聊了...就這樣不知不覺中發現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每天都有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要做,以至於沒有時間學習。可是實際上是這樣的嗎?不是。我是因為不想學習,所以製造了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

我制訂了今天要學習的計劃,但是因為課程時間太長、老師講課太無聊、還有好多事情要做等等理由,不想學也沒有時間學習。實際上這些都是為了逃避學習刻意製造出來的,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每次學習時都想刷微博、知乎、看朋友圈等行為都是逃避學習的做法,不是因為有了這些事情沒有辦法學習,而是為了逃避學習刻意製造了這些事情。

2、性格內向的人,不太喜歡和人交往。之前的想法:因為內向所以不想去和人交往。目的論:因為在人際溝通、交通方面有障礙,害怕和人説話,不想去和人交往,所以表現出來內向藉此來逃避和人交際。

3、以前的好朋友,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不再聯繫了,有時候也很想去聯繫,但是每次都會想到之前以前發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至於不能甚至不敢去聯繫。之前的想法:因為過去發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不應該聯繫,保持現狀即可。目的論:因為不想或者不敢聯繫,所以想起了以前發生的事情,來加深自己的這個念頭。

........其實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我們既不能乘坐時光機器回到過去,也不能讓時針倒轉。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是賦予過去的事情什麼樣的價值。我們所做的很多逃避現實的事情沒有意義,改變不了任何東西,立足當下看未來才是王道!

注: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被並稱為“心理學三大巨頭”。他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同時也堪稱為思想家和哲學家。作為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阿德勒有“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之稱。

變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篇3

法國哲學家薩特説過一句話:“他人即地獄。”我們生活在社會環境當中,免不了受到家庭和社會關係的影響。他人的思想和觀點會塑造我們的人格。而本書《被討厭的勇氣》,不僅是阿德勒心理學的入門書籍,也告訴了我們如何奪回自我塑造的權利。

心理學兩大巨擘,阿德勒和佛洛依德的心理學是迥然不同。瞭解過弗洛伊德心理學的人們知道,弗洛伊德強調小時候的創傷會影響以後的性格。網上也有許多人控訴自己原生家庭的信息,認為原生家庭毀了自己的人生,更不用説還要孩子組成了“父母皆禍害”的討論組發泄情緒。然而事物是一體兩面的,有壞處必有好處,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主觀改造世界的一面。比如説盲人在觸覺和聽覺上的敏鋭程度要高於普通人。這樣來看“上帝為你關上一座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的説法是有道理的,古人也説過禍福相依。如果能用積極的角度來看待這些禍事,心靈也能回覆平靜。原生家庭貧困的人固然沒有享受生活,可鍛鍊了自己吃苦耐勞的能力。但如果一直抱着怪罪他人的念頭,認為自己的失敗都是由他人造成的。這種自怨自艾又怨天尤人的觀念,將導致人不斷墮落。不要認為處於低谷就是壞事,能從地獄中爬出來的人,一定比常人更容易登上高峯。

其實回過來思考佛洛依德這個人,他研究得最多的是精神病人。用研究精神病人的理論為自己的墮落找藉口實在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在心理學上,阿德勒支持目的論,佛洛依德支持原因論。佛洛依德的“原因論”,認為現在的結果是童年時種下的因,是過去時。而阿德勒的“目的論”則是現在時,他認為現在出現的問題只不過是你自己為自己找的藉口。比如找女朋友這件事,如果是弗洛伊德來分析,他會認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為你從小缺少母愛,不擅長與女人交往。而阿德勒則認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為,你內心的目的是為了逃避失敗而不斷找藉口不去嘗試。

在人際交往方面,阿德勒的啟發更令人發省。中國人總是擅長鄙視別人的,大學老師鄙視高中,高中鄙視國中,國中鄙視國小,國小鄙視幼兒園。更不用説省份之間的鄙視,性別歧視和學歷歧視。阿德勒認為個人要通過對社會的奉獻來成長,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為了奉獻社會,而不是壓過別人。所有人都是與我平等的生命體,縱然有差別,也無高下之分。對待他人要尊重和接納,但是不要讓他人的觀點來影響自己的成長。例如學車過程中,有些人總是學不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太在意教練的看法了,尊重教練固然必要,但是沒必要把教練的意志強加到自己身上。你的目的是練好車,犯錯是正常,如果因為教練一兩句話你就不敢犯錯了,那你永遠練不好車。重要的是你在練車過程中的成長,而不是達到教練的目的。從這裏看,阿德勒心理學既是集體性的,也是講究自我的。他將他人和自我的關係擺的明明白白,不要想着操控別人,但是絕對不要被別人操控。我認為,歧視別人的人內心是自卑的,歧視得越厲害,內心越自卑。結合社會經歷思考,也是如此。去政府部門辦事,就能深刻體會到什麼叫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如果你厭惡被他人歧視,那就不要歧視他人。只要不加入鄙視鏈這場遊戲,他人的看法於我何有哉?

最後,也是前面所説,要注重過程而不是目的。我再補充一點,注重現在,而不是寄希望於未來。知乎有個問題是説:到底是現在去追喜歡的人,還是努力致富後再追。我認為的是,什麼年齡段就做什麼事情。如果你青春年少,就盡情去試錯、去愛、去奮鬥。如果年老,就思考如何造福後人。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任務,且不説財富自由的難度多大。重要的是你在追求女生的過程中,對自我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現在網上有種思潮,不戀愛,不交友,不結婚,不生子。我認為是不對的。他人即地獄,反過來他人亦是天堂。沒有人能夠脱離社會而生存,我們要在人羣中尋找自我價值和存在感。雖然我們的教育在交際能力方面缺失,可我們自己要不斷完善自我的交際能力。這可能很難,對於內向者來説。可是這是一場必須得玩,而且要玩的贏的遊戲。社會的鐵則就是,善於抱團的人總是贏。而家庭和友人,是團體的最小單位。

“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這是廣為流傳的尼布爾祈禱文。人生最重要的課題就是認清自我,接納自我,然後在此基礎上提升自我,改善自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更好的自己。

變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篇4

最近剛看完《被討厭的勇氣》,書中有兩個點,我覺得有點難以理解。

01.過去的經歷對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取決於當事人如何看待。

阿德勒的理論是不看過去,不看未來,關注於當下。不要因為過去的生活影響甚至限制你現在的生活。

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你無法改變。對於過去你要如何定義,完全取決於當下的你。

看到這裏的時候,我就不住地感慨,這個對很多人來説是不是有點殘酷呢。因為它不認可環境會對人產生影響,全依賴於當事人自己怎麼去看待這件事。

忽然想到電影《素媛》中的主角,明明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對她產生了非常惡劣的負面影響。但按照阿德勒的理論,應該與過去的事情分離,那已經過去無法改變,應該積極地看待這件事,如果因此而苦惱,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勇氣與過去隔絕。

雖然這個道理是正確的,但對於當事人來説很殘酷啊!已經遭受了殘酷的事情,還要靠自己積極地走出來,如果沒有,那是因為你不想走出來,可能有其他的目的。

可能對於一般經歷的人來説,這個理論蠻好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關注現在,活在當下。但是對於那種經歷過比較深的痛苦,比如經歷過x侵,家暴,童年虐待的人來説,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脱出來,比較難。主要是這個理論認為,如果不能從過去的經歷中解脱出來的話,那是因為當事人有其他可能自己都不清楚的目的。這點有點殘酷。

也就是如果你遭遇不幸,但要能自己走出來,不然就是自己不想走出來。

02.他者信賴。無條件地相信別人。

“請你想象一下這種情況。在某個家庭裏,晚飯結束之後,餐桌上滿是餐具。孩子們回了自己的房間裏,丈夫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只有妻子(我)在收拾。而且,家人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一個人打算幫忙。如果按照常理考慮,這種情況下,妻子(我)就會產生“為什麼不來幫我?”或者“為什麼只有我幹?”之類的怨言。

但是,這時候即使聽不到家人的“謝謝”,也應該一邊收拾餐具一邊想“我對家人有用”。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他人為我做了什麼,而是我能為他人做什麼,並積極地加以實踐。只要擁有了這種奉獻精神,眼前的現實就會帶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也許會被欺騙、被利用。但是,請你站在背叛者的立場上去想一想。如果有人即使被你背叛了,也依然繼續無條件地相信你,無論遭受了什麼樣的對待依然信賴你。你還能對這樣的人屢次做出背信棄義的行為嗎?”

這個觀點也是無法認可。屢次做出背信棄義行為的人是存在的。而且對於上文中提到的案例,當妻子在收拾餐盤時,應該樂觀地想,我是在為這個家庭做貢獻的。而不要去想“為什麼總是我?”這樣就會有價值感。

但是如果確實承擔了更多的家庭義務,可以這樣安慰自己,但另一方面也會不會助長了對方偷懶的意識呢。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主動看到你的付出而感動,而有可能把別人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

信賴他人,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但這個假設的前提是每個人都是善良的。阿德勒也確實這樣認為,他認為沒有人想做惡。

以上是兩點我有點不能接受和認可的地方。

總體來説,這本書對於我是優點大於缺點的。讀完收穫還是蠻多,甚至幫我解決了一個心魔。簡單地羅列一些阿德勒理論的一些觀點:

1.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2.人的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

3.無論是走在前面還是走在後面都沒有關係,我們都走在一個並不存在縱軸的水平面上,我們不斷向前邁進並不是為了與誰競爭。價值在於不斷超越自我。

4.在戀愛或夫妻關係中,過了某個時期之後,有時候對方的任何言行都會讓你生氣。吃飯的方式讓你不滿意,在房間裏的散漫姿態令你生厭,甚至就連對方睡眠時的呼吸聲都讓你生氣,儘管幾個月前還不是這樣。

這是因為那個人已經下定決心要找機會“結束這種關係”,繼而正在蒐集結束關係的材料,所以才會那樣感覺。對方其實沒有任何改變,只是自己的“目的”變了而已。

5.在賞罰式教育之下會產生這樣一種錯誤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沒人表揚,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沒人懲罰,我也做壞事”。是先有了希望獲得表揚這個目的,所以才去撿垃圾。並且,如果不能夠得到任何人的表揚,那就會很憤慨或者是下決心再也不做這樣的事情。很明顯,這是一種不正常的想法。

6.學習是孩子的課題。與此相對,父母命令孩子學習就是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如果這樣的話,那肯定就避免不了衝突。因此,我們必須從“這是誰的課題”這一觀點出發,把自己的課題與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

7.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託付給別人,這是一種對自己撒謊也不斷對周圍人撒謊的生活方式。

8.不畏懼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進,這才是對人而言的自由。

9.表揚這種行為含有“有能力者對沒能力者所做的評價”這方面的特點

10.以前有位作家曾引用過這樣的話,“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來自一部小説。

11.無論你過着怎樣的剎那,即使有人討厭你,只要沒有迷失“他者貢獻”這顆引導之星,那麼你就不會迷失,而且做什麼都可以。即使被討厭自己的人討厭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共勉!

變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篇5

最近狀態不是特別好,所以想從書中吸取經驗和建議,看了一本名叫《被討厭的勇氣》的書,這是阿德勒的信徒之一叫岸見一郎所著,看到一些評價頗高的評語,讓我堅定了讀這本書的勇氣。

有人説:如果説自卑是人類與世界互動的必然結果,那麼勇氣就是人們在追尋意義人生中的必然能力。也有人説:若你的成功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討厭而換來的,那你的成功不幸只代表你為他人活了一輩子。岸見一郎説,人的一切煩惱源於人際關係。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我對此表示有些疑惑不解,讀完這本書,我是一半肯定一半懷疑,總體來説還是有收穫的。

文中講到世界本身不復雜,是人把世界看的複雜了,人是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裏,每個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也不能與任何人共有。與課題分離的觀點有點相通之處,別人怎麼看我評價我,都是別人的課題,無法左右,誠實面對自己的人生,做自己該做的事,其他人的選擇、評價或是干預都不要去理會,你的`世界是由你自己作主,你的人生取決於當下,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決定。岸見一郎説:過於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就會按照別人的期待去生活,就捨棄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別人的人生之中,假如説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當別人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時也不可以發怒。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課題分離,比如信任,信任別人是你的課題,如何對待你的信任就是別人的課題,不能把自己的的希望強加給別人,不然就變成粗暴的干涉了。

目的論,有時候很多事情,是因為我們心中得到了目的,在為目的找藉口,最後才形成了目前的結果,比如:每一次都説要改變的自己,每次都只是一個想法,沒有改變的勇氣,有時候覺得麻煩,有時候捨不得花錢,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藉口,導致改變不是很徹底,就只是稍稍改變。

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正是因為真誠的接受不能交換的這個我,就是自我接納,才能不懼背叛的做到對他人寄予無條件的信賴(他者信賴)。自我接納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做不到的自己”,然後儘量朝着能夠做到的方向努力,不對自己撒謊。他者信賴:在相信他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雖可能會遭遇背叛,卻依然繼續相信的態度就叫信賴。他者貢獻是在我對他人有用時體會到自我價值的存在。

書中提到“人生中有時候無意間拿起的一本書就會完全改變之後的人生。”雖然不能完全同意,但還是想説讀書會使人睿智,説不定書中的某些觀點或建議就是適合你的呢。

變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篇6

昨晚,自去年的一次深夜讀書,又一次凌晨四點入睡。只因為,今天下午的讀書會,羣主要求我分享還未讀完的《被討厭的勇氣》,於是為了這一安排和對讀書會的期待和喜悦,我做出了應允的勇氣,所以開夜車一氣讀完。下面是本人對這本書的淺薄認識,和大家共享,也希望感興趣的朋友也拿起這本書,以便我們更多更順暢的交流體會和收穫。

這本《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基於阿德勒哲學思想的心理叢書,是由兩位日本作家及哲學家編著,他們分別叫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倆人以一位年輕人和一位禪師即哲人的五個晚上的對話形式,對阿德勒“世界極其簡單,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加以分析,裏面告訴人們:一切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而人際關係的起點是客體分離,終點是共同體感覺。

他用家長怎麼對待那些不愛寫作業、不愛學習的孩子來闡釋客體分離,用“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是不能強迫其喝水”的諺語告訴家長,學習、工作甚至結婚生子都是他自己的事,孩子也是一個個體,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和全部,所以家長不能強加干涉。他還強調孩子既不應該批評也不應該表揚,是用糖還是用鞭子,產生的結果都是在操縱孩子。

而他還説:共同體感覺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夥伴,並在其中能夠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人只有能夠感覺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可以獲得勇氣。

人生課題分為:工作課題,交友課題,愛的課題。而這些課題裏,強調“我為別人做了什麼而不是要求別人為我做了什麼”!

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我們只能活在此時此刻,我們的人生只存在於剎那之中。計劃式的人生不是沒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起決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時此刻”,讓我們不停的舞動人生,活出精彩。讀後感·最後,阿德勒哲學論對人生的意義做了解釋,他説: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決定,並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義。

就此,我理解的人生意義是:我是個凡人,我活着的意義就是被需要,説白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老孃説,生我那天早晨,生產隊分穀子,雖然我剛降生,也給家人分了一份,所以,我覺得,為家人奉獻,是我的最大享受,這樣挺好!

這本書,建議作為案頭書閲讀,因為裏面的道理不是一遍倆遍,一天倆天明白的,專家説,從現在起,要再用你歲數的一半才能參透悟懂,因為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的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

感悟:你的人生意義是什麼呢?你有思考過嗎?

變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篇7

你相信,世界是簡單的嗎?

你相信,所有的人際關係是簡單的嗎?

你相信,我們面臨的很多不幸只是因為自己缺乏勇氣嗎?

如果你對以上三個問題存疑,那麼不妨來看一看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的呈現方式是以對話的方式展開,一位青年去聽聞哲人的觀念很不理解,認為他是一派胡言,就跑去人家的府邸揚言我一定要把你辯論倒,哲人表示樂意奉陪......在坐而論道的五個日夜後,青年醍醐灌頂表示了對此種心理學的認同與尊敬,感謝後離開。

從結構上看就像是三流影片強行happy ending一樣,但也是正是這個原因才讓我在讀這種心理學偏哲學性的看似虛無縹緲的書時還津津有味,一氣呵成。大概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總想看看哲人是如何扳倒青年。

哲人全書傳遞的都是阿德勒的心理學思想,看完這本書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去買《阿德勒心理學經典》拜讀。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於1870年02月07日,逝於1937年5月28日),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

關於因果

我對很多“我現在過得不好是因為以前怎樣怎樣的句式”很反感。還有之前大熱的“原生家庭論”,好像有了原生家庭這個萬能公式,你所有自認為性格上的社恐、自卑、敏感等都有所依託,所有犯下的罪過也都有理由被寬恕一樣。但每次一聽到這種抱怨的時候,我又不知道如何反駁。在他們有理有據邏輯嚴謹的和我傾訴人生的不幸,我能做的可能就只有安慰而已。

好在這本書的主邏輯也與我的想法一致,也讓我找到了反駁他們的依據。那就是阿德勒否定“原因論”,改為“目的論”。

你之所以無法改變,

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

書中舉了一個很好理解的例子。你在餐廳吃飯時,服務員不小心把菜湯灑到你的衣服上,你大發雷霆。但事實上,你並不是“受怒氣支配而大發雷霆”,完全是“為了大發雷霆而製造怒氣”。也就是説,為了大發雷霆這個目的而製造出憤怒的感情。

因為在你轉頭和朋友吃飯時,你憤怒的表情是會消失的。這説明人的情緒是可以被自己支配的,你把“憤怒”這個情緒單拿出來對服務員,不是因為菜湯弄髒了你的衣服,就僅僅是你想對他發火而已。

在我過去的人生中經歷過的,也都讓我更加堅信“目的論”。比如爸媽正在吵架突然有叔叔阿姨來家裏串門;或者國中班主任正在訓我們班的時候突然接到了一個家裏的電話;再或者遇到有人插隊義正嚴辭的指責之後,也會有種有驚無險的感覺。為什麼“情緒管理”漸漸地被拿出來當話題,就是因為情緒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它甚至就是本能根本不需要教,要學的只是如何意識到自己是可以管理自己的情緒這件事。

關於自卑

我們一般會因為什麼樣的事情感到自卑?因為自己不夠漂亮,不夠圓滑世故,不夠有能力......

我最強烈的且持續很久的自卑情緒是因為我長得很高。作為一個身高177cm的女生,從小到大都是班裏的隊尾;和女生朋友在一起總會聽到他們説如果找男朋友是你這麼高就好了;家裏人也會時常把你當男孩子指使,好像柔弱與你扯不上什麼關係,扛幾個大箱子完全不是事;陌生人會問你為什麼不去打籃球這種話。我一直覺得這是我遇到喜歡的男生會自卑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太高了對方一定更喜歡小鳥依人的類型,所以就連試探的機會都不留給自己。

這個情緒不太經常出現是在去澳洲讀研期間,那兩年多是我最閃閃發光的階段,它改變了我很多。比如身邊比你優秀的人劇增,對英語的態度也不再只是單單把它看成一門考試而是太想和別人聊天的必備工具,還有,就是緩解了我對身高的自卑。

一方面是外國的大環境真的不太在意你的高矮胖瘦,另外身邊的朋友你會聽到的擇偶觀也不是隻有自己以為的一種樣子,矮個的妹子們一樣會煩惱自己矮。這個自卑和焦慮在漸少人提及的大環境下慢慢消失了。

而在這本書裏,剛好看到一段,讓我完全放下了這種所謂的自卑感。他説:

身高的高矮,並不是客觀上的“劣等性”,而是主觀上的“自卑感”。

困擾我們的自卑感不是”客觀性的事實“,

而是”主觀性的解釋“。

是我自己預設了自卑的前提,而不是真的被動遭受了什麼心理創傷。

關於獎懲

在我國小的那個時代,全球風靡一本親子教育類的書籍,名叫《告訴孩子你真棒》(盧勤)。我爸媽在這本書的影響下教育我變得特別矛盾。每次想訓我的時候,就是那種明明覺得我也不怎麼棒,但是又想依靠這種誇讚式的教育方式來引導我走上人生巔峯的表情,很滑稽。

後來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實操難度太大,就放棄了這樣的教育理念。也幸好是這樣,可以讓我在家形成了完整的獨立人格。他們告訴我做選擇就要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而不是強迫我一定要按照他們給我選的路走。會給我分析利弊,但我自己的事情,決定權都在我。

而在這本書中,阿德勒也是同樣反對獎懲制度。書裏的哲人這樣説:

“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幹”之類的話,表揚孩子的母親無意之中就營造一種上下級關係。

--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人表揚他人的目的就在於“操縱比自己能力低的對方”,其中既沒有感謝也沒有尊敬。”

看到這段的時候覺得自己真是幸運,歪打正着的沒經歷過這些馴獸師心態的家庭教育。而且阿德勒主張,化“誇獎”為“鼓勵”,在該表達感謝的時候感謝,將縱向的“誇獎”變成橫向的“鼓勵”。

除此之外,這本書還介紹了非常完善的哲學架構,如“課題分類”、“人生謊言”“活在當下”等等觀點,都非常實用且易懂。

我認為,心理學不該只是在你覺得自己心理有問題時才試圖找一本書改善自己的狀況,而是應該在每一次你對人的心理產生好奇時,拿起這本書。

變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篇8

這本書最受用的第一個道理是“目的論”:不再糾結於過去,學會從過去中抽離出來,不讓過去發生的事情過多的影響自己。阿德勒甚至大膽地否認“心理創傷”,他認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客觀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這句話就像一聲棒喝,令人豁然開朗。我們的精神世界本來就不是完全客觀的,每個人對世界的解讀都不一樣。對於過去一些傷害我們的事情,必須要學會放手,向前看,這其實也是放過自己,放過那個糾結於過去的擰巴的自己。應當聚焦於當下,當下的要做什麼,希望未來是一個怎樣的走勢,為了這個“藍圖”應該有什麼樣的行動。

第二個道理是“尊重自己”:阿德勒認為,如果一個人真想改變,那改變就一定能發生。有時候我們嘴上説想,身體卻往另一個方向行動,心口不一,是因為我們潛意識還不想改。其實“心口如一”就是對我們自身內心的尊重,當然,這需要坦蕩的勇氣,因為改變意味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比慘淡的現狀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學是關於“勇氣”的心理學。

第三個道理是拒絕“自卑情結”:自卑來源於“比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進進步,但自卑情結則是有害的,自卑情結把自卑當成了止步不前的擋箭牌,有自卑情結的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因為有a才做不到b。這是一種自我麻痺的藉口。哪裏不自信,就努力去改變,如果一些不能改變的客觀因素(比如先天性的因素),我們要換角度去看待,不要急於否定自己,相信自己還有進步空間。just do it。去做去改變去超越那個不自信的自己,將自卑感作為前進的動力,但不要將它變成自卑情結。阿德勒認為,健全的自卑感來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較,我們的自信應該來自不斷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過去的自己,都值得驕傲。

第四個道理是“專注當下”,曾經發生的一切都對你今後沒有影響,決定人生的是當下的自己。這種過分誇大主觀能動性的調調似乎很像心靈雞湯,還是燉了很多年,都快被熬乾的那種,不過,我覺得過分強調主觀能動性,總比過分強調“心理創傷”更有現實意義吧。

以上,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未到來。不忘初心,專注當下,去完善更美好的自己!共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