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讀本讀後感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9W

大家都習慣通過寫讀後感的方式來記錄自己對書籍中內容的想法,完成一篇讀後感能夠加深你們對名著人物的分析,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家校讀本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閲。

家校讀本讀後感7篇

家校讀本讀後感篇1

看了《慈善讀本》,我不禁思索:作為一名三年級學生,到底做什麼才算是“慈善”呢?我想,慈善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無論事情大小,只要有需要,只要付出了愛心,互助友愛,就是慈善。例如以下的小事:

每逢寒暑假,媽媽都會帶着我或者和班裏的同學一齊,去探望社區裏的孤寡老人家庭,給老爺爺、老奶奶們送上一些日常用品包括米、食用油等,送上自已的一點心意,我也會跟老人家親切地聊上幾句,送上問候和祝福。看到老人家笑開了懷,我們也非常開心。這些讓老人家快樂、我們也快樂的事情,我們要堅持做,今年的寒假我會繼續讓媽媽幫忙,去探望老人家。我想,這算是小小的善事。

放假的時候,我和幾個同學去探望“星星兒童”,通過老師的講解以及和“星兒”的玩耍接觸,我知道了什麼叫自閉症,以後除了會經常來看望他們之外,還對自閉症朋友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關懷,這樣是一種快樂。我想,這也算是小小的善事。

在日常的校園生活當中,我們也經常互相幫助。有一次,我班一位同學,不小心被撞倒了,坐在地上哭。我和另一位同學看到了,馬上把她扶起來,扶到老師的辦公室,老師也很快幫忙處理傷口,塗了一點紅藥水,我們再把這位同學扶回教室裏。這也是一件小小的善事。

同學們也幫助我,有一次,我心愛的一支紅色圓珠筆找不到了,我的眼淚直在眼眶裏打轉!這時,幾位同學走過來,問了我什麼事情,然後就説:“不要擔心,我們幫你找!”最後還是大家幫我找到了,是我大意放在一個不易看見的角落了……同學們真好!

身邊的好人好事,幾乎時刻都在發生。我相信,只要大家互助友愛、關懷付出,我們就會更加開心,更健康地成長!

家校讀本讀後感篇2

?西方文明史》作者共有四位,全書共有十一章,將文化、社會和生活串聯在一起,繪成一幅幅飄動的歷史畫卷。

第一章告訴了我們什麼是文明,以及當時中世紀的文明概念。美國學者亨廷頓説:文明是對人最高的文化歸類,是人們文化認同的最廣範圍,人類以此與其他物種相區別。

第二章講述古希臘的文明。遠古的愛琴、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到中世紀的古典希臘、斯巴達、波斯、馬其頓、特洛伊文明,讓我歎為觀止,極為震撼,古希臘的繁榮景象猶如一份畫卷在我眼前緩緩展現。

接下來是古羅馬的文明,要説古羅馬那叫一個混亂。羅馬開始是一個富得流油的國家,是個稱霸亞平寧半島的強大國,雖然面積不大,可是大家都生活得非常富足,人民也都愛戴他們的國王。好景不長,古希臘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這個年輕勇敢有野心的國王,率領軍隊和大象渡過亞得里亞海,入侵意大利,取得赫拉克利亞戰役和阿斯庫路姆戰役的勝利,多次擊敗羅馬軍。等待羅馬的是連年征戰,並奪走了迦太基。

接下來是新制度的奠基人——中古文明。作者用三個篇幅來講述這個歷史時期,先是中古歐洲文明,羅馬文明和基督教由此而來,接着是西歐文明,西歐從奧丁神到伊甸園(西歐走向新制度)的全過程。最後是基督教文明。基督教文化是一種以基督教為其存在基礎和凝聚精神的文化形態,包括其崇拜上帝和耶穌基督的宗教信仰,在近兩千年的發展中,已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神學理論構件,哲學思辨方法,語言表達和文學藝術風格。

再有就是工業革命,它起源於英國,因為英國宗教改革與新思想的確立,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的勝利,教育和自然科學的進步等因素結合在一起,才獲得了成功。

家校讀本讀後感篇3

本來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心中還有些不屑。“慈善”,這年頭人人都在講的東西,還用得着教?可是,當我隨手一翻時,那一個個生動有趣又深具教育意義的小故事立刻吸引了我,我不禁認真地讀了下去。

薩沙是家裏最年幼的孩子,但她善良堅強、樂於助人。一次,全家出門郊遊,突然下起大雨,雨衣在家人手中層層傳遞,最後落在了薩沙的手裏。但薩沙認為世上還有比自己更弱小的東西,便用雨衣的下襬為嬌小的薔薇花遮去了風雨。當我們在抱怨生活對我們的不公時,可曾想到,還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等待着他人的幫助。當我們向身邊的弱者伸出援手時,不論是多大的幫助,都能讓他們感受到温暖。這便是慈善。

有一日,情感們居住的小島即將沉沒。當愛被困在孤島時,時間老人救了它。愛需要時間,同樣,慈善也需要時間。我們要用更多的時間去陪伴那些不幸的人,聆聽他們,幫助他們。也許,剛開始會飽受質疑,但在時間的洗刷與沉澱下,當我們漸漸洞悉了行善的意義,獲得越來越多的快樂時,我們的人生便會因此變得越加寬廣。

當路上有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攔住你,向你行乞時,而你身上卻沒有錢時,你會如何?是抱歉地説聲“不好意思”,或乾脆大步離開,無視那哀求的目光。大名鼎鼎的屠格涅夫選擇了握住乞丐的手,鄭重地説:“請原諒,兄弟。”就是這樣親切地握手,就是這一聲“兄弟”,讓乞丐激動不已,因為他感受到了世間久違的親情。許多人幫助他人時,也是如此,用這樣的不加憐憫、真誠無私,不僅感動了受幫助者,也感動了身邊的人。如果我們也能做到這般,便已經領悟了慈善真正的意義。

書中的故事打動了我,而書中介紹的慈善人士令我無比敬佩:特蕾莎修女是世界聞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在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時候,拒絕了獎金,而是要求人們多回家,關愛自己的家人;尤努斯開了格萊斯銀行,無償向窮人貸款,影響了進3000多萬窮人的生活;文卡塔斯瓦米醫生創立了亞拉文眼科醫院,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免費的治療。這種事情每天都在發生。這些身邊普普通通的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我們也可以成為向他們一樣的人,從身邊小事起,幫助他人。

羅曼·羅蘭曾説過:“愛是生命的火焰,有了它,一切變成光明。”要我説,慈善是靈魂的光輝。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從事慈善,讓生命燦爛多姿,讓身邊湧現更多的感動!作文

家校讀本讀後感篇4

認真閲讀了《慈善讀本》後,我才知道:付出愛,其實很簡單。或許是一個小小的動作:或許是一個關愛的眼神:或許是一句微不足道的關心話語……

?慈善讀本》裏有一個故事深深觸動了我?故事大意是:一個神學院的教授為未來的牧師演講。他安排讓每個學生到每一個班級巡迴演講。其中,一條走廊是他們的必經之路,而這條走廊上坐着一個面黃肌瘦的乞丐。教授規定的時間之短讓學生們都行色匆匆,對乞丐視而不見。教授對他們這種對乞丐漠不關心的態度大為不滿,説:“真正的善良不是眼淚,而是伸出去的援手!”是啊,善良不是空話,而是實際的行動!

這篇故事讓我想起在和幾個朋友一起逛街時,遇到的一個老人。那天很冷,空中還飄着小雨。我們都穿的很暖和,有説有笑地走着。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個衣衫襤褸,瑟瑟發抖的老人。他蓋着一片薄布,頭髮蓬亂,眼窩深陷,面前放着一隻小碗,裏面只有屈指可數的幾枚硬幣。我們紛紛解囊相助,毫不猶豫地把一元的硬幣或五元的紙幣放進小碗裏。這時,一個朋友拉着我們,説:“肯定是騙人的,不要上當呀!”我説:“天氣這麼冷,他那麼老了,又沒有工作能力,不管他是不是騙人的,我們都應該伸出援手。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嘛!”她十分贊同我的話,將自己僅剩的五元錢也放進了小碗裏。接着,我們向前走去,我不住的回頭看,看到一個學生給了老人一點錢,一個白領也放了一些進去,一個婦人……小碗裏裝的難道僅僅是錢嗎?不!還有助人為樂的愛心!《慈善讀本》的“愛心故事”還有很多,它們給我的啟發正如那首歌所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伸出慈善之手,獻出一份愛心,幸福之花就將處處開遍!

家校讀本讀後感篇5

慈善,慈善是什麼?也許很多人會回答,慈善就是把自己的錢捐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之前,我的想法也是這樣的,但在我看完《慈善讀本》這本書後,我對慈善的看法改變了。

慈善不是把錢捐給需要的人就可以了,慈善是一顆心,一顆温暖無私的愛心。你是否注意過,有的捐助人喜歡和受助者一起舉起紅包合影,可你是否知道,此時的受助者臉上總是帶着尷尬的神情;有的學校在食堂專門闢出向貧困學生提供愛心午餐的窗口,但在這個窗口前往往出現幾個躲躲閃閃的身影;有的老師會在班裏為家中突發意外的同學組織現場捐款,而那位受助學生卻低着頭一聲不吭……這些善行確實給予了受捐者一定的幫助,但我們是否注意到他們臉上露出的不是開心的笑容,而是尷尬的表情。在這時,我們是否知道他們的心裏也需要別人的尊重。我們不應該只是一味地給他們物質上的幫助,他們的心裏也渴望得到我們的尊重與關愛。

慈善,是給予別人尊重。慈善不僅是給別人捐助錢,它更是一種尊重。也許在受助人的心中,他們更需要的是尊重,而不僅僅是手中沒有温度的物質,在他們的心中,只要你給他們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句問候,他們就會感到無比温暖。

慈善是無限的,慈善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慈善是分享、是給予、是尊重,慈善是一顆愛心,讓我們一起尊重慈善,認識慈善!讓慈善在我們之間傳遞下去吧!

家校讀本讀後感篇6

讀着學校發的《慈善讀本》,如同接受心靈的洗禮,帶給我那麼多的感動 尤其當讀到第二單元時,“關注他們”這一課題展示了一幅幅震撼心靈的圖片,不得不讓我為之動容。這些圖片講述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在四面透風的教室裏,同學們認真地學習着:一場春雨過後,教室裏一片泥濘,可同學們依然認真讀着書;沒有板凳,孩子們站着堅持上學;在露天教室裏,孩子們迎着風雪埋頭讀書;喪失父親的小剛因付不起學費,當了兩年的旁聽生,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真正走進課堂:為了賺學費,一個瘦弱的小女孩要揹着滿滿一筐蔬菜翻過兩座山,她今年剛剛八歲:一個7歲的孩子,因父親死於礦難,家中斷了經濟來源,交不起學費,只好上山砍柴……

讀完這本書,我終於知道,在同一片藍天下,除了無憂無慮的我們,還有這樣一羣孩子,他們為了生計、為了上學在艱辛地度過每一天,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有沒有想到那些在四面透風的教室裏上課的同齡人呢?當我們用着嶄新的課桌椅,有沒有想到那些沒有板凳只能站着上課的同齡人呢?當我們開小差不認真學習時,有沒有想過那些渴望上學卻上不起學的同齡人呢?當我們享受着父母的關愛,投入父母温暖的懷抱時,有沒有想過那些失去親人的同齡人呢?當我們大手大腳、揮霍浪費時,有沒有想過那些挑柴荷擔的瘦小身軀,翻山越嶺,只為掙點學費的同齡人呢?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都會遇到困難,但我們不能一味抱怨,要明白世上還有比我們更坎坷的人,幸福在於滿足,不知足的人永遠不會快樂。每當聽到“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句歌詞,我就會想到在我們的周圍有許許多多需要幫助的人,太陽縱有萬丈光芒,也有照不到的角落;人類的科技再發達,也抵擋不了災難和死亡,我們要關心他人,奉獻愛心、世界需要慈善,生活才能變得更美好。

?慈善讀本》這本書講解了“慈善”的重要性,使我受益匪淺。在生活中,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關愛他人、幫助他人、尊重他人,懂得與他人分享,讓更多的人瞭解並參與到慈善事業中去。

?慈善讀本》這本書集中了編委會的集體智慧,更是社會關心慈善的結晶!

家校讀本讀後感篇7

愛心教育是一項永無止境的事業,並且人人都不是局外人。《慈善讀本》國小版重在感染和薰陶,有愛心序曲,愛心歌曲,愛心圖片,愛心故事,愛心童花和愛心劇場等多個愛心欄目。在本書中,讓學生們瞭解和認識慈善與責任,愛與尊重,助人與分享,愛與力量等富有社會價值的慈善主題。《慈善讀本》是我國的第一次嘗試,在社會上得到了各界的關注。

愛心的誕生説明了——愛是生命的源泉,是愛護和關懷,是讓我們敢到温馨和希望的家園。

有一次,我們學校一個同學得了白血病,我們全校人都捐錢給他治病,最後終於治好了這位同學。

我最喜歡愛心之歌和愛心圖片兩個單元。愛心之歌是人的內心情感的表現,歌詞展現了人們對和平的希望,對愛的嚮往;音樂展現了人們心靈的共鳴。《愛的奉獻》的歌詞:只要人人都奉獻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愛的圖片上出現了難以想象的學校和許許多多需要關心的孩子。不過有不少的慈善家紛紛出現,幫助孩子們渡過難關。

願愛心之根種在人間,慈善之花開滿人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