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師的建議》讀書心得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5W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自己有什麼收穫,學片心得,心得體會的記錄自己在讀書後的感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給老師的建議》讀書心得7篇,供大家參考。

《給老師的建議》讀書心得7篇

《給老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1

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似乎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碰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在反覆的教導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首先就要我們瞭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在學校裏,教師不應該“一視同仁”,尤其是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裏,對兒童要個別對待。

他打了一個最形象的比喻:讓所有剛剛入學的7歲兒童都完成同一種體力勞動,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盡,有的孩子卻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桶,那麼這就會損害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麼也幹不成。兒童的腦力勞動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這樣各不相同的。

讀到這我不禁想到一個一直困繞我的問題:為什麼在班級中會有明顯的優差生等級?為什麼同時教授,有的學生可以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學生卻什麼也學不會,現在我終於明白,雖然老師們在備課時考慮到了學生的差異,但沒有周密的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在上課時將要做什麼,沒有因人而異,為他們挑選適合他們學習的內容,使他們取得一點小小的成就。就因為這種欠缺考慮的備課,備學生不夠充分的備課,使我們的課堂中產生了很多的無效勞動,而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吧。

所以,我們要在課前充分的備學生,瞭解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知識背景、生活經驗,在課堂上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嘗試解答不同難度的檢測題目,課下佈置不同難度、不同數量的作業……以滿足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需求,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

《給老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2

1977年,前蘇聯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寫成《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裏所傳達的真知灼見,到今天仍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每部分都有許多的精華,給我很大的振動,在這裏,我想摘出幾句來,讓我們一起細細地品讀。

一、教師要做自己的主人,教師首先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精神空間,他們也要享受生活……這樣的觀點就把教師從“聖人”的位置上拉了下來。教師不可能人人成為“聖人”,也沒有那個必要。要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必須首先學會做一個成功的普通人。做自己的主人絕不僅限於做自己肉身的主人,而是指以下一個完整的過程:一是認識自己,對自己的專長和優缺點要心知肚明,那有做自己主人卻不認識自己的?特別是我們這些年輕教師,更應該明白自己的優缺點。

二是要自己選擇,如果教師這個行當是你自己選擇的,就要無怨無悔的做下去,而且要儘自己的努力做得更好。

三是按自己的方式教書,本來就“教無定法”的,只要你守着教學的基本規範,剩下的空間都是你的,在完成教學目標任務的前提下,你可以這樣教也可以那樣教,教出你“自己”來。

四是自己評價自己,自己教的好不好自己要總結,只有善於總結才會去學習提高。以前總是説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可按現在的局面來看,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用的。一個教師如果不繼續學習,他將不能勝任教師這個工作。對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以前很少有專業知識方面的學習,近來常有緊迫感,總覺得知識欠缺,“書到用時方恨少”。近一年來,在學習這一塊有了大進步,便覺得自己充實了許多,自信也增強了許多。教育改革的發展指出了繼續學習的。

五是迫切性。學校的發展也體現了繼續學習的迫切性。隨家庭擇校就讀也同樣指出了繼續學習的迫切性。現代教育提出了“終身學習”的觀念,教師要求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觀念,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所謂: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教師必須要養成繼續學習的好習慣,給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

六愛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金盃銀盃不如口碑”。剛開始看到這句話覺得有些荒誕,不是説事實勝於雄辯嗎,而且現在基本招工單位不是一律看簡歷、榮譽嗎。但讀完這一段話,靜心細想,確實如此,一位教師是否優秀怎麼能憑几節作秀的公開課或論文的篇數來斷定呢。如果你的上司、你的同事、你的學生、你的學生的家長們都“口口相傳”地讚美你、敬重你,你有着很好的口碑,你的工作肯定也很出色。而要想做一個“口碑”很好的教師,鄭校長説的第一條真的很重要,如果沒有豐富的知識你終將被時代淘汰。我覺得今後的生活應該把學習擺在第一位,“愛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讓自己活得美麗而開心。

七是“欣賞缺憾”。古人説得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存在着許多美好,也有許多的缺憾,就看我們有沒有能力去直面它,欣賞它。作者認為“欣賞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來自於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因為理解了生活而升騰起的對生活的摯愛”。

雖説我們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是一份崇高的職業,可經歷中仍難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悦的回憶,甚至是心底湧起的陣陣苦痛,但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們足夠熱愛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體驗生命中的每一點感動,哪怕這感動並不是美好的。可以這麼説:有着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賞缺憾的人生。

《給老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3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書中每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用平實生動的語言,娓娓道來。它不晦澀,通俗易懂,在樸實的語言和真實的故事中滲透進教育大師們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雖然現在教育形勢發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説,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他用30多年的時間向我們闡述了教育的真諦,他閃爍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如同一場及時雨,滋潤着教育工作者乾渴的心靈!書中的許多經驗都值得我學習和反思。

文章中有談如何教書育人的,有談如何關心後進生的,有談如何提升自身素質的。其中第八十七條“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給我的啟發最為深刻。“教育素養”首先是指教師對自己所教的學科有深刻的認識。我所從事的工作是語文教育教學工作,那麼我必須能夠分辨清楚語文這門學科的最複雜的問題,能夠分辨清楚那些處於學科思想的前沿問題。如:我應對語文教育理論的發展有所瞭解,熟悉目前語文教育領域的動態。蘇霍姆林斯基説“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的確是這樣,只有當我的知識視野無比寬廣時,在語文教育教學時,才能高瞻遠矚、才能改革創新、才能成為語文教育教學的真正能手。

文中還多次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深入地思考。”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那就是喜歡讀書的精神。”

《給老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4

我們應該怎麼做教師?這是我們以及社會上經常談論的話題。有時我們自己都覺得茫然,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學生。潛心閲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使我受益匪淺。

總觀全書,我將一些讀書體會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做一個真實的人,敢於露拙也敢於表現自己。

無論我們多麼優秀,和幾十個學生比起來,我們不如學生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學生在某個方面的知識可能遠比我們豐富的多,這是個事實。由於傳統的師道尊嚴,我們有時候不好意思在學生面前露拙。殊不知,這是一個誤區。學生常常會認為老師無所不知,但是孩子們現在接觸的事情我們卻不見得理解,不見得會。比如孩子們跳皮筋跳得特別棒,但是我就不會。於是在孩子們跳的時候,偶爾我也會虛心地向他們求教,興致高的時候,還會上去笨手笨腳地跳幾下。在孩子們哈哈一笑中,讓孩子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你,一個有血有肉的你,一個和他們一樣在許多方面有着這樣那樣不足的你,孩子們和你的心理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適當的時候慷慨激昂的來幾句演講,聲情並茂地來一段朗誦,不經意間很專業地評一下當天的動畫片,讓學生眼前一亮:原來我們的老師還有這麼一手!學生對你的好感馬上激增。總之,讓學生了解一個真實的你!

二、做一個有情趣的人

不少人説自己不會玩了,如果放兩天假,一般也就是睡個大覺。其實一個人在工作之餘要有一兩種業餘愛好,這是積極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將是多麼單調和乏味啊。我的業餘愛好是偶爾跳跳舞,很奇怪,在我心情鬱悶的時候,我會在舞曲中淨化心靈,所以在跳舞的時候我總會不説話,讓情緒靜靜地宣泄,幾曲舞跳下來,總覺得快樂已在我心中。一個有情趣的老師,他的生命質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學生的親近。誰也不願意與一個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諧地溝通。誰也不願意與一個遠離自己生活的人去溝通。

三、做一個善於反省的人。

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文化中有一個詞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而我們在學習時常常不考慮與人溝通並聽取別人的觀點,而無法超越自我的侷限,或不能從錯誤中學習。這不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嗎?我認為,其實,我們並不是不在學習,每天教學在第一線,每位教師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們只要多一些討論,多一些表達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寫,這不就是我們身為教師最好的學習方式嗎?葉瀾説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反思是教師成長和自我發展的基礎,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這正是反思的理論支點。

教師從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活動出發,發現分析其中的問題,並通過教師之間的合作討論來探索改進教育教學的途徑。這是充分發揮了教師自我導向學習和自主改革教學的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反思強調以問題為中心,着眼於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解決”。反思強調“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因此,教師應該帶着問題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不足,由於教師是帶着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去學習,這就使得他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實效性,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教師通過反思,自覺地探索教育教學過程,在學中教,在教中學,這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徑。

讀了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其中的新一百條建議都比較有其獨特的內涵,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展。

《給老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5

?給教師的推薦》一書是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為了解決中國小的實際問題,專門為中國小教師寫的教育經典叢書。儘管這天的教育形勢與蘇霍姆林斯基寫書的年代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那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我們這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説絲毫不顯過時,它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着我們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就像與教師應對面一樣,針對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穫和體驗。

翻開書,一百條推薦之首便是作者在反覆的教導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首先就要我們瞭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一樣的個體,在學校裏,教師不就應“一視同仁”,尤其是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裏,對兒童要個別對待。

作者打了一個最形象的比喻:讓所有剛剛入學的7歲兒童都完成同一種體力勞動,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盡,有的孩子卻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必須要提20桶,那麼這就會損害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麼也幹不成。兒童的腦力勞動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這樣各不相同的。讀到這我不禁想到一個一向困繞我的問題:為什麼在我所教授的學生中會有明顯的優差生等級?

為什麼同時教授,有的學生能夠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學生卻什麼也學不會,此刻我最後明白原先我沒有在備課中思考到孩子們的差異性,沒有周密的思考到每一個學生在上課時將要做什麼,沒有因人而異,為他們挑選適合他們學習的資料,使他們取得一點小小的成就。原先就因為我這種欠缺思考的備課,使我的課堂中產生了很多的無效勞動,而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吧。正是蘇霍姆林斯基首條解決了我初為人師的困惑。

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一天總是備課、上課、訓練、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穫卻不大。於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往下尋求答案。

作者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推薦:那就是讀書,每一天不間斷的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鼓勵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在熱烈而緊張的勞動中抽出時間來逐漸地,一步步的積累精神財富,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明智。他教育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要學習教育同行們的優秀經驗,取得他們的優秀信念,深入思考優秀教師的經驗,將有助於我們看到:在自我的實際工作中,要取得某種結果,都取決於哪些因素。

讀到這些推薦,突然很懊惱自我的消極,一向抱怨工作太忙,時間太少,而忽略了學習,忽略了讀書,忽略了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這一簡單的道理。以前雄心壯志的想過,要完善自我,但是現實的工作卻成了我頹廢最好的理由。為什麼不能在閒暇之餘讀讀手邊的書,為什麼不能在沒有課的時候多去聽聽同行們的經驗,為什麼不能在晚上清閒的時候寫寫一天的教學日記,想想,時間真如流水就這樣荒廢了。

書是知識的源泉,聰明的殿堂!它會給人氣力,讀書能夠改變人生。讀完了《給教師的推薦》,我不時地反思自我,提醒自我要把這些寶貴的經驗轉化成自我的工作方法,應用在自我的教學實踐中。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應當主動地去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我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才能提高自我的素質,這是作為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給老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6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讀着他的《給老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憂解難,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老師的時間從那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這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常我也是這樣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各小時擠的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給學生談心等,還要抽出時間搞教研;下班回家還要忙家務。可是教師的時間到底從哪裏來呢?帶着這樣的問題和煩惱,我仔細閲讀了這一章節。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天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扣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上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該在自己所教學的數學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應該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那位老師説:“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説,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説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這段答話啟開了一個窗口,使人窺見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奧祕。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做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基礎。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並有潺潺不斷的水流,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面對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面對新時代的學生,要做一位好教師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需要我們老師有較好的心理素質來適應這個多彩紛繁的世界。書中作者的建議、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我們來説,如同一條條歡快清澈的小溪,彙集在一起就是浩瀚博大的海洋,常讀常新。

他告訴我們怎樣進行這種準備。很簡單,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書。持之以恆的讀書。我們的小溪才能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溪流。

作為一名教師,對於教學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讀書讀書再讀書。作為教師,我們自己要有廣博的知識,創新的思維。然後才能教出具有廣博知識,能力突出的學生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的西蒙教授曾提出了這樣一個見解:“對於有一個有一定基礎的人來説,他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六個月內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門學問。只要你真正花時間在學習上,而且是持之以恆,那你就會成為專家。同樣的道理,當我們花了足夠多的時間在教學上,那我們也會成為專家。”時間就象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以後,我們要把時間一點一點地擠出來,用到讀書上,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藴。

《給老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7

給我們每一位教師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議。讀了這本書後,我能夠體會到思索的快樂;知道了寬容也是一種精神。書中的一些精闢的理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何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一直是困擾我們每位教師的一個問題。()因為低效率的課堂總是枯燥乏味、浪費時間,而高效益的課堂總是受到大家的喜歡。學生喜歡高效益的課堂,家長歡迎高效益的課堂,教師也因課堂的高效益而愉悦。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將成為我們不斷探索、改進的一個課題。這本書讓我對這一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教師要有個性。學生喜愛人性化教師。什麼是人性化?人性化就是他的行為都符合人的特性。法國作家拉封丹有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試,看誰能反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風首先發威,行人為了抵禦北風侵襲,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拂,頓時,行人覺得春暖衣厚,始則解開鈕釦,繼而脱掉大衣。雖然目前已經禁止了體罰,但並不意味着教育的進步,老式教育的4件寶:嚇唬、激將、督促、冷漠,嚴重扼殺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給學生自由的心裏空間,教師要讓“愛”象南風一樣徐徐吹拂過孩子的心田,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激發孩子主動學習,學生成績才會好起來。做一個現代化的老師,絕不在追求物質性的“現代時尚”,而是用理性“照亮”自己的人性,並讓自己的人性煥發奪目的光彩。

同時教師還“應該”成為學生的領導者。教師將不僅僅是知識傳授者,也不僅僅是班級管理者,而更是班級這一學習羣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好教師的許多特質,特別是一些非權力特質,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和尊敬,他們自然而然地就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領袖、偶像和領導。領導與管理者的區別在於,管理者的工作僅僅控制人的行為,而領導還將引導學生的心靈與精神的提升;管理者一般使用外部強化手段來控制人,領導則可以進入學生內心,使之自覺追隨,並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一生。

教師應兼具有真善美的人類精神氣質。現在的學生比我們做學生時要見識豐富,他們的觀念也要比我們更超前,視野也比我們開闊,並希望他們能夠打心眼裏產生崇敬,那簡直是不可能的。教師與學生的隔膜其實是很深的。我認為教師征服學生並不一定要與學生一樣時尚和前衞,教師征服學生的應該是人類永恆的極具吸引力的精神氣質。這精神氣質嚴格地講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一定要分的話,姑且能將它分為真、善和美。在教學中,要做一名理性的教育者,用個性吸引學生,帶有一切人性的優點和弱點,這樣的教師才是最有魅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