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最新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4W

為了讓自己上課的時候很順利,一定要認真寫教案,無論制定什麼學科的教案,大家都要給自己明確一個教學目標,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國小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最新7篇,供大家參考。

國小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最新7篇

國小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和特點本節教材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2節課(第18、19頁)。繼上一節課“有多少塊糖”對連加算式有了一定體驗的基礎上,結合“兒童樂園”的現實情境,提出並解決其中需要列連加算式進行計算的數學問題,並經歷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進一步抽象為乘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會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體會到乘法的簡便性。為後面有“有多少點子”的學習做準備。

2、教學目標1)結合“兒童樂園”這一現實的生活情境,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從相同加數連加的運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並掌握它的讀法、寫法及各部分的名稱。 3)結合具體情境,會把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並應用加法計算簡單的乘法算式的結果。

3、教學重、難點重點:從相同加數連加的運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並能正確的讀寫乘號以及各部分的名稱。難點:準確地讀寫乘法算式;正確説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會把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二、學情分析

國小二年級屬於國小低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不穩定,所以在教學中設計了懸念和小組討論的環節有助於激發學生興趣和集中學生注意力。經過一年對新教材的接觸,學生已初步學會觀察生活、發現信息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可以在小組內有序合作、與人交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教法和學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在教法上,我以教師為主導,主要採用互動、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創設大量的活動情境,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裏,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師生互動、合作探究等方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論。

(二)學法分析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學習方法的引導上,我力求體現在具體的活動情境中,讓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通過靈活、有趣和富於創意的練習及時反饋鞏固,通過聯繫實際解決身邊的問題,讓學生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四、教學過程分析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把本課的教學流程大致分為三個環節:一、創設生活情境,體會乘法必要性;二、結合問題情境,體會乘法的意義;三,聯繫生活實際,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運用。

第一個環節:創設“排隊去兒童公園”的情境,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通過用加法解決“每排有5個同學,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讓同學們體會到連加這種方法的煩瑣。這時,我引導學生:象這樣每個加數都一樣的加法算式,有沒有更簡便的算法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第二個環節:結合“兒童樂園”的問題情境,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突出重點和難點的重點環節。我準備用以下四個步驟來解決問題。把主題圖以課件的形式展現在大屏幕上。

1、請同學們自己在情境圖上尋找數學信息,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讓同學們在四人小組內進行問題交流,並進行彙報,教師根據具體情況把學生的問題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2、請同學們獨立完成這些問題,為後面抽象乘法算式做準備。可以請幾個同學在黑板上板演,並共同核對答案。

3、結合上述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進一步抽象出乘法算式。我以其中一個做例題,對學生進行乘法算式及其各部分名稱的講解。如以2+2+2+2=8為例,它可以用乘法表示,寫做2×4=8,或者4×2=8,讀作2乘4和4乘2。其中,中間的叉號叫做乘號,這是一個乘法算式,2和4在這個乘法算式中都叫做乘數。

4、請學生把其他幾個算式也改寫成乘法算式的形式,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在這四個步驟中,我還會提醒學生注意: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一個是相同加數(顯性的),一個是相同加數的個數(隱性的),要讓學生明確它們的由來。經過第二個環節四個步驟的學習,學生已經對乘法的意義及算式改寫及各部分的名稱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也就自然而然可以到過度到本節課的第三個環節。

第三個環節:聯繫生活實際,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運用。這個環節也可以分為兩個層次進行教學,首先,小組內交流,尋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並在全班進行交流;然後,把本課引入的“排隊”的問題用乘法算式表示出來。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這樣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有用的數學,因此,我們有必要把所學的數學知識延伸到生活中去。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尋找到用乘法解決的問題,也就説明他們對乘法的意義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已經真正掌握了乘法的意義。

六、板書設計

相同加數的連加的算式和抽象出來的乘法算式對應着寫,這樣讓加法到乘法的轉化過程更直觀的展現出來,加深學生的理解。

國小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明白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夠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3、能夠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4、通過學習東南西北的知識來感受我們祖國的地大物博,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都存在數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2、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教學難點:

1、建立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東南西北的知識來為生活服務,特別是同一物體相對於不同參照物的方向的體會。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卡片,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判斷方向的物體。

教學設計:

一、活動引入

1、學生根據老師口令做動作。

2、提問引入,提示課題。

二、初步感受東、南、西、北的相對位置

1、為學生分組並命名:東方隊,南方隊,西方隊,北方隊,中心隊。

2、説一説:中心隊的前、後、左、右各是什麼隊?

3、説一説:四周各隊的對面各是什麼隊?體會北方隊與南隊,東方隊與西方隊是相對的。

三、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1、觀察地圖,認識方向標。

2、通過內蒙古自治區,海南,西藏,上海四個地方,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3、 小結: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活動記憶。

四、闖關大行動

第一關:“五嶽”命名我能行!

第二關:東、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關:靈活運用我最棒!

第四關:智慧生活我能行!

國小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通過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角的特徵。

2.經歷觀察、操作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3.通過小組合作、集體交流等活動形式,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初步形成評價意識。

4.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景的創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根據角的特徵辨認角。

教具準備:

學生準備:剪刀一把、三角板一塊、白紙一張。

教師準備:直尺、各種形狀的繼母若干;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白紙各7張;長條12根;圖釘若干。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揭示課題

1.感知生活中的角。

(1)課件展示實物(紅領巾、鐘面、吸管、方向牌)。

(2)找一找以上實物中的角分別在哪兒,引導學生把角比劃出來。(隨着學生的發言,課件演示,抽象出角)。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方式一:交流課前收集的信息。

方式二:現場收集生活中的角。

①老師交待收集的場地範圍(教室)和交流的時間(2分鐘)。

②學生收集、交流信息。

③反饋。(引導學生邊説邊比劃出角。)

2.揭示課題。

師:通過發現,知道了角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今天咱們就一塊兒去認識角。

板書:認識角

二、實踐感知,建立表象

1.畫一畫,剪一剪。

老師給每個小組提供各種材料(直尺、三角板、剪刀、積木)。

(1)老師交待操作的要求:學生在以上材料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工具在紙上畫出角,再把它剪下來。

(2)學生自行選擇工具,實施活動。

(3)集體交流:把剪下圖形中的一個角比劃出來。

2.摸一摸,探究角的特點。

(1)摸一摸剛剛比劃的角,有什麼發現?

(2)學生彙報可能出現以下情況:

①尖尖的。

a.示範摸到角的哪個地方是尖尖的,引導全班學生再次感知。

b.取名稱。

師:其實這個尖尖的是一個點。(板書)知道了這個點叫什麼嗎?想給它叫什麼?(把學生取的名稱寫下來。)

c.得出名稱。(板書:頂點)

②平平的、直直的。

a.引導全班再次感知。

b.抓住學生髮言,得出名稱。(板書:邊)

③、④……

3.小結:像這樣的圖形我們説它是一個角。

4.閉上眼睛想一想角的樣子,可以用喜歡的方式比劃比劃。

三、活動操作、鞏固應用

1.活動(一):找一找。

(1)明確活動要求:不用眼睛看,在學具袋中摸出一個帶角的圖形。

(2)反饋摸出的圖形有:

(3)分組交流:①每個圖形的角在哪兒?②每個圖形有幾個角?

(4)用手勢反饋。學生可能對第三個圖形有異議。老師抓住契機以辯論的形式得出正確的結果。(此環節中引導學生作評價。)

2.做一做。

(1)交待活動要求:在組內選擇有用的材料(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的卡紙、長條、圖釘)製作一個你喜歡的角,然後展示在教室兩邊。

(2)學生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開始活動。

(3)組織學生參觀作品。

(4)學生質疑、評價、提問。

如:能告訴我這個製做的角在哪兒嗎?

四、延伸

1.小結:今天咱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角,關於它你瞭解了多少?(鼓勵看書)

2.延伸:關於角,你還想知道什麼?

師:課後同學們可以去查查有關資料,瞭解有關角的知識,咱們下節課再繼續交流。

國小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4

教學內容:

p25~p26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以及數學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通過本節課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書的順序,會數會讀萬以內的數。

教學準備:

計數器、學具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撥一撥、數一數

説一説讀數和寫數時要注意些什麼

二、認一認撥一撥

看書24頁瞭解算盤的歷史結構進一步理解數位順序

三、練一練

1、完成書25頁第2題

⑴同桌合作一個同學撥,一個同學讀

⑵各自填寫書上的空白

⑶學生完成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人文精神

⑷學生上台板演。並説一説為什麼這樣做

2、試一試

⑴看一看書上的內容,説一説對2128的理解

⑵還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嗎?

⑶交流千位上的2和十位上2個表示什麼意思

⑷仿照舉例説一説

3、完成書25頁1題

4、做數學遊戲:誰的第??

①學生看圖説説看到了什麼,得到什麼信息

②怎樣算出機靈狗得了多少分

③同樣的方法計算淘氣的了多少分

④説説誰的第??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隨堂作業

1、從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數,數到一千零五十

2、從一千零二,一個一個地往回數,數到九百九十六

板書設計:

2128=20xx+100+20+8

計數器表示

方塊表示

最新蘇教版國小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模板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二年級教科書第32-35頁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四次“撥一撥”,第一、二次,數數、讀數、寫數相結合,突出練習接近整百、整千數的數數,涵蓋了中間有一個0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三次撥一撥主要練習中間有兩個0以及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四次練習是脱離計數器,通過“我讀你寫”遊戲的形式,練習萬以內數的讀、寫法。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及“數學遊戲”等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藉助計數器,初步學會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瞭解萬以內的數的順序。

教學重難點:

(1)會數、讀、寫萬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多位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讓學生説一説數位順序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2)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二、導入新課

三、新授

(一)學習二百九十八

1、撥一撥動

説一説二百九十八該怎樣撥。

生;二百表示有兩個百在百位上撥二,九十表示九個十在十位上撥九,八表示八個一在個位上撥八。

2、學習二百九十八的寫法

這計數器上的數該怎樣寫呢?

生;百位上是二就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就在十位下寫作9,個位上是八就在個位下寫8。

(二)學習從298一個一個的數,數到302。

1、學數298的下一個數

(1)298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生;是299,

師;為什麼。因為298的下一數就是在298的個位加1,是299。

(2)學習299的寫法,

百位上是二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在十位下寫9,個位上是九在個位下寫九

(3)學習299的讀法。

百位是二讀作二百,十位是九讀作九十,個位上是九讀作九

2、學數299的下一個數

(1)撥一撥

師299下一個數是多

生;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師;為什麼因為在299的個位上加1你發現個位滿十了,得向十位進一,好向十位進一。那個位上的十個珠子退掉。

十位進一後,你發現什麼。

生;十位上也滿十了,

師;怎麼辦

師;向百位進一,先把十位上的十個珠子去掉向百位進一。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2)寫一寫

那300怎麼寫

生;百位上是3在百位下寫3,

師;位和十位怎麼寫呢,

生;個位和十位一個數也沒有,都寫0。

(3)讀一讀。

師;誰來把它讀一讀。

生;三百

師;百位上是三讀成三百。那末尾的0讀不讀。師。數末尾的0不讀

3、學習數301

(1)説一説

300下一數是多少。

生;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師;;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300的下一個數就是在計數器個位上加一所以是301。

(2)寫一寫

師;這個數怎麼寫

生;百位上是三就百位下寫3,十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在十位寫0,個位上1就在個為下1

(3)讀一讀。301

師;誰能讀出這個數。

生;三百零一,百位上是三,讀作三百。中間十位上是零就讀零,個位上是一讀??

所以這個數讀作三百零一。

4、學習302的讀法和寫法

小結;剛才我門學習一個一個的數數,當數到個為滿十時向十位進一,十位滿使、十向百位進一。

(二)學習撥三千八百一百一百的數數到四千一百。

1、想一想,三千八百,該怎樣撥,

(1)三千就在千位上上撥下三個珠字,八百就在百位上撥下八個珠字,個位和十位上沒有數一個也不撥。

(2)寫一寫;怎樣寫這個數。

生;從高位寫起,千位上是三就在千位下寫3,百位上是八就在百位上8,

師;那十位和個位呢,十位和個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寫0。

(3)讀一度,

師;這個數誰會讀。

個位上是3,讀作三千,百位上8讀作出八百,

師;那末尾的兩個零怎麼辦,

生;末尾的零不讀。

2、一百一百的數到四千一百。

學習38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一百一百的數就是在3800的百位上加1,是3900。

(1)寫一寫,這個數誰會寫,先寫位。

千位上是三,在千位下3,百位上是九,在百位下寫9。十位和個位一個數也沒有,寫什麼,對寫0,

(2)讀一讀。誰來把這個數讀一讀。

讀作三千九百。

那3900的下個數是多少,

生;4000。

師;為什麼

生;3900的下一個數,就數在3900的百位上加1一個珠子。

師;好,你發現什麼,

生;我發現百位上滿十了。應該百位上的十去掉向千位進一,

(3)學習寫4000,

師;這個數怎麼寫,

生;先從高位寫起是千位,千位上是四個就在千位下4,

師;那百位十位個位上都寫什麼,

生;它們的位上一個也沒有,在百位十位個位下都0。

(4)學習讀4000

生;高位讀起,千位4,讀作四千,那數末尾0讀不讀,對,數末尾的0不讀。

3、40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4100寫作4100,讀作四千一百。

小結;剛才我們學會了撥生活中的大數,讀生活中的大數。寫生活中的大數,

四、遊戲環節

真了不起那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老師撥數你們寫數看誰寫的又對又快寫好後老師把答案寫在黑板上,答案對了的同學請鼓掌,師撥5006。生寫5006,對了同學為自己鼓掌。806,同上。4800同上。

五、鞏固練習。

寫書32頁的第4題。

總結;學生活中大數的讀法和寫法後,你知道度數和寫數要注意什麼

1、讀時,

2、要從高位讀起,

千位有幾就讀幾千,百為有幾就讀幾百,每個數位上有幾就讀幾,並加上基準面計數單位。數中間有一個鈴或連續有幾個都讀一個0。

3、數末0都不讀。

4、寫數。

(1)每個數位上有就寫幾,

(2)哪個數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0。

板書設計;

①每一位上的數字是幾就讀幾,並跟上計數單位。

②中間有一個或連續有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③不管末尾有幾個零都不讀

④每一位是幾就寫幾。

⑤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零。

國小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認識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釐米物體的長度。

3、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釐米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工具

刻度尺,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和老師比,誰高?誰矮?(老師高,同學們矮)

師:高多少?矮多少?比劃一下。你能知道具體高多少,矮多少嗎?

“高多少”,“矮多少”其實是在比較人體的長度,這就要使用長度單位。板書課題——長度單位。

二、探究新知。

(一)統一長度單位。

當古代的人們沒有發明長度單位的時候,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圖)觀察這些圖,你瞭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説:古人用張開的手臂丈量石頭的寬度,以一拃或腳長為標準量物體的長度。

你覺得他們的這些方法怎麼樣?(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攜帶着幾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都能測量物體的長度,幾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這樣的方法來測量物體。現在我們就用一拃作單位,量一量桌子的長度。(師生共同測量課桌的長)

交流彙報:課桌的長是幾拃?學生彙報:4拃、5拃半、5拃等等。

教師提出疑問:我量了只有3拃。我們量的都是同樣的課桌,為什麼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讓學生充分發表看法,使他們逐步明白:每個人一拃的長度不同,進行測量後,量的結果也不同。

追問:要怎樣才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呢?你有什麼好的方法?

學生:用相同的標準進行測量。

教師小結:因為測量選用不同的標準,它們的長度單位不同,所以測量的結果可能會與事實不符。這就需要統一長度單位,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長度單位。

(二)整體感知,認識釐米。

1、教學例2。觀察尺子,認識刻度。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較一下,觀察它們有什麼相同點呢?(學生可能回答:都有豎線、還有數字)

這些豎線有的長有的短,我們把它叫做刻度線。每一個數字都對着一條比較長的刻度線,第一個數字是0,我們就把這條刻度線叫做刻度0。後面的呢?(刻度1……)讓我們來讀一下這些刻度。

尺子上有這樣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學的尺子上是“釐米”兩個字,其實cm就表示釐米的意思。“釐米”是一個統一的長度單位。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一般用“釐米”作單位。

2、認識1釐米。

教師指出:這個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線一樣,表示從這裏開始。從刻度0到刻度1的長度就是1釐米。(板書:1釐米)

尺子上還有哪一段的長度也是1釐米呢?誰上來指指看?

教師邊講解邊示範(加手勢):從刻度2到刻度3之間這一大格的長度是1釐米,從刻度3到刻度4之間這一大格的長度也是1釐米,從刻度4到刻度5呢?我們發現了什麼?(每一個大格的長度都是1釐米。)因為每個大格的長度都一樣,所以我們在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時才有了統一的標準。

同學們你們覺得1釐米的長度怎麼樣啊?(很短)是呀,1釐米確實很短。

追問: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釐米呢?(讓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呈現食指的寬度、田字格的寬度、圖釘的長度。

用1釐米來説一句話:我們的食指寬大約是1釐米。你也能用1釐米説一句話嗎?

學生積極發言。

3、認識幾釐米。

師:剛才同學們認識了1釐米,那現在老師要增加難度了,看從0到3的長度是幾釐米,從0到7呢?

學生自主學習。

4、教學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條,用手比劃下它的長度,説説它可能是幾釐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彙報交流。

教師邊講解邊示範:把尺的刻度0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着幾,紙條的長度就是幾釐米。提醒學生注意在測量時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測量的物體邊上,沿着物體的直邊來量,量時要按緊尺子。

5、實踐應用。拿起數學書,找到封面上比較短的那條邊,估計這條短邊大約有多長?再量一量,看你估計得是否準確。再量一量數學書長邊的長。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

讓學生看刻度尺,説出鉛筆的長度,再説説是怎麼想的。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先估一估大約幾釐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2題。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説出手掌的寬和一拃的長大約是幾釐米。

説明:接近8釐米的,我們説它大約是8釐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釐米?測量從腳尖到腳尖的距離。

課後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測量物體的長度必須用統一的長度單位,還認識了1釐米的長度,並會用手上的尺子測量身邊物體的長度。

課後習題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體的長度,可以用( )來量。

2、圖釘的長大約是( )。

3、曲別針的長是3( )。

4、1米=( )釐米。

5、操場跑道長400( )。

二、小小畫家。

1、畫一條長3釐米的線段。

2、畫一條長5釐米的線段。

3、先畫一條5釐米長的線段,再畫一條比它短4釐米的線段。

國小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6

一 教學內容分析

?跳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34-35頁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學習“8”和“9”的加減法,同時,結合學生一些日常的活動,將解決問題的思想也滲透在計算的學習中。教材從學生熟悉的事例出發,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體會到學習加減法計算的需要,從而產生學習加減法計算的動機和興趣。

二 學生分析

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0-10並掌握了7以內的加減法,已具備瞭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這個班的學生大部分上過學前班,數的組成也基本上知道;大部分的學生會看圖説算式。所以這節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提出相關的減法問題的能力,組織學生交流加減法算式,體會加減法之間的關係。

三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會正確計算“8”和“9”的加減法。

(2)能根據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2.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根據不同的情境提出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經歷看到一幅圖寫出四個不同算式的過程,體驗和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係。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逐步養成觀察、思考、動手操作的良好學習習慣。

四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説一説

上體育課了,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跳繩。(課件出示)

1、同學們從圖中可以發現什麼數學信息?説説看。

4個男生和4個女生;1個戴帽子的、7個沒戴的;3個穿裙子的、5個穿褲子的……。

然後完成有關算式: □+□=□

2.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圖,你還能説出哪些加減法算式?(同桌合作,邊説邊寫,教師巡視指導)

3.師生共同整理小結。[國小教學設 計 網--更多數學教案]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看、説、寫,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並且有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活動二:畫一畫

(通過動手操作實踐,初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識。)

1.老師知道小朋友們都喜歡畫畫。今天,我們就和小象一起當一名小畫家。請小朋友拿出準備好的學具(“小畫家”卡),先看小象怎樣塗方格,並幫它把算式填完整;再想還可以有哪幾種不同的塗法和算式,請完成在卡片上。

2.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參與交流,並及時作出評價)

3.小結:

小朋友們真是又聰明又能幹,不但方格塗得漂亮,而且列出了很多不同的加減法算式。小朋友們,你們願意再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嗎?好,現在我們一起來做課本35頁的練一練。(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讓學生自己先塗方格,再列算式,然後小組再交流。不僅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還要學會交流,學會合作。】

活動三:練一練

(通過練一練,進一步鞏固新知。)

1.説一説,填一填。(1題是開放型習題,只要學生的解釋、想象合理,就應給予鼓勵)

2.算一算(綜合練習)

3.數學遊戲:找朋友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找朋友的遊戲情境中,輕鬆的練習並鞏固了9的分解與組成。】]

活動四:試一試(34頁的內容)

(通過“試一試”這一學習活動,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1.剛才小朋友表現得很棒。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看誰最聰明,大家願意嗎?

2.師出示卡片,指名口答。

如8+□=□或□-4=5(教師可提問:你是怎麼想的?)

?設計意圖:通過試一試,可以鍛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初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活動五:數學故事

課件出示第35頁八戒吃瓜圖

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看圖編故事。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總結:

這節課,小朋友們都表現得很好。回家後,把你今天所學的本領告訴爸爸、媽媽好嗎?

國小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經過實際的觀察和操作,初步認識線段,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徵,會數簡單圖形中線段的條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畫線段。

2、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具有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心理傾向,以及與同伴合作的良好意願,進一步感受生活裏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徵,形成線段的表象。

教學過程:

一、直觀感受,認識線段。

1、如果要把線段用圖表示出來,它會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在腦子裏想象一下線段的樣子。

2、(課件出示線段圖)線段是什麼樣子的? 師根據學生描述介紹端點。

3、學生完整描述線段的特徵。

4、再次閉上眼睛,在腦子裏記住線段的樣子。

5、這是剛才的線段,(課件逐步演示旋轉)它變了,現在還是線段嗎?為什麼?你們發現了什麼?

6、師:是啊,不管方向怎麼改變,只要是直直的,有兩個端點,它就是線段。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那些是線段。(學生辨別線段)

7、(隱去非線段,留下線段)這些都是線段,仔細觀察,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8、師小結過渡。

二、迴歸生活,體驗線段

1、我們的生活中藏着許多線段。(尺)你們看,這把尺的一邊,就可以看成是一條線段,這兩端是它的兩個端點。這把尺上還有線段嗎?

2、(數學書)你能在數學書的封面上找到線段嗎?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線段嗎?誰把它找出來?

4、直尺、數學書、黑板的每一條邊都可以看成是線段。生活中的線段可多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小朋友兩人一組,你指給我看我指給你看。

5、全班交流。

三、實踐操作,感悟畫法。

1、生活中的線段太多,我們説也説不完,能不能想個辦法把它畫下來呢?想一想,可以用什麼來畫線段?為什麼?

2、請小朋友選擇你喜歡的工具,自己試着畫一條線段。

3、交流。你是用什麼工具畫的?(指名演示畫線段)你是怎樣畫的?

4、誰也是這樣畫的?你們是用什麼工具畫的?

5、誰畫線段的方法和他們不一樣?

6、師:我不同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合適的工具來畫,在這麼多工具中,你最喜歡什麼?為什麼?

7、師:尺子是我們常用的畫線段工具,用尺畫線段,不僅畫得好,還特別方便,尺的用處可大了,將來我們還可以用它來測量、設計圖紙。

8、學生用尺任意畫不同的線段。全班評議、欣賞。

四、多種方法,深化認識。

1、(出示紙)你能用紙折出一條線段來嗎?試試看。

2、交流。你折的線段在哪裏?誰折的線段比它長(短)?

3、幾條方向不同的線段圍起來,還能拼成我們認識的圖形。這些圖形各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學生數一數,填一填。)

4、反饋。猜猜看六邊形由幾條線段圍成?七邊形呢?你怎麼知道?

5、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線段嗎?

6、師:一條線段看起來不起眼,很單調,幾條方向不同的線段能圍成我們認識的各種圖形,許多線段還能組成很神奇的精美圖案。(欣賞)

7、漂亮嗎?我們也來試一試,畫一畫,做一名小小設計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