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教案推薦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5W

教案的評估方法應該多樣化,以滿足不同學習風格,我們可以使用教案來評估學生的綜合能力,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小蝌蚪找媽媽教案推薦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推薦7篇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1

一、齊讀課題。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34課——(小蝌蚪找媽媽)。

二、複習生字詞(開火車、齊讀)。

1、同學們,上一節課的生字朋友你們都認識了嗎?

2、(出示卡片)

3、下面,開起火車聲音響亮地跟它們打招呼吧。(開火車讀)

4、大家一起來吧!(齊讀)

三、複習第一自然段。

1、小蝌蚪的本事可大了,媽媽一生下它們,它們就離開媽媽自己獨立生活,長大。

2、誰能告訴大家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

3、師貼圖1。

四、整體感知2-6自然段。

1、過渡:多可愛的小蝌蚪啊!它和你們一樣,看見別人有媽媽,也想找到自己的媽媽。

2、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它們的媽媽到底長什麼樣呢?(出示小黑板:表格)請同學們輕輕地捧起書,自己認真地把課文的第2-6自然段讀一讀。

五、扶學第二自然段。

1、老師想請一位同學大聲地朗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小蝌蚪在池塘裏快活地遊啊遊,它的身體首先發生了什麼變化?(生説,師貼字:長出兩條後腿、播課件插圖、貼圖2。)

2、當它們快樂地遊玩時,看見(播放課件:第二幅圖)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它們會想些什麼?

3、小蝌蚪很想找到自己的媽媽,就向鯉魚阿姨打聽。小蝌蚪是怎麼問的?(課件出示:第二句話,“迎上去”用紅色)

a看圖理解“迎上去”:請看圖,這裏為什麼用迎上去?(小蝌蚪們心情急切,它們與鯉魚媽媽是面對面的。)

4、小鯉魚都有自己的媽媽,同學們的媽媽也都在後面聽課了,小蝌蚪多麼想念自己的媽媽呀!現在你們就是那些非常想念媽媽的小蝌蚪,老師就是鯉魚阿姨,該怎麼問呢?誰能迎上來問一問?(大家讀敍事的部分,***同學來讀問話。)

5、生評。

6、現在,(師指着某一組)你們這一組小朋友就是那羣小蝌蚪,一起來問鯉魚阿姨吧。

7、師讀鯉魚媽媽的話。

8、從鯉魚媽媽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自己的媽媽是什麼樣子的?(師貼字:四條腿,寬嘴巴)

9、多好的鯉魚媽媽呀!它不但告訴小蝌蚪媽媽長得什麼樣,而且熱情地告訴它們到那邊去找吧。那麼,我們該怎樣讀?誰來當鯉魚媽媽?

10、學生評議。

11、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我們知道了小蝌蚪——(師指小黑板,生説:長出了兩條後腿),知道了小蝌蚪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

六、半扶半放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那,我們就到那邊去找吧。

2、出示課件:第三幅圖下面,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第三自然段,一個人敍事,兩個人讀小蝌蚪,一人讀烏龜的話。

讀完後小組討論表格上的問題(小黑板),等會兒向老師彙報。

3、彙報:小蝌蚪的身體有了什麼變化?(貼字:長出兩條前腿);(貼圖3)。

4、彙報:小蝌蚪從烏龜媽媽口中知道了自己的媽媽是什麼樣子的?(貼字:頭頂上有兩隻大眼睛,披着綠衣裳。)

5、小蝌蚪為什麼把烏龜認做媽媽?(因為烏龜有四條腿。)

6、出示課件:第二句話。

7、小蝌蚪以為烏龜就是自己的媽媽,以為自己找到了媽媽,連忙——追上去。

這裏為什麼用追上去,不用迎上去?(更着急,方位是在烏龜的後面。)

8、小蝌蚪以為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就趕緊追上去,高興地、叫着——(生:媽媽,媽媽!)

9、小組分角色朗讀。(1、2讀敍事部分;3、4當小蝌蚪,***讀烏龜媽媽説的話。)

七、放着學第四、五自然段。

1、下面大家自己讀一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看看你讀懂了什麼。

2、結合學生的回答(貼字:尾巴變短了;貼圖4。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對大眼睛。)

3、請看圖(出示課件:第四、五幅圖),小蝌蚪們終於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媽媽笑着説:“好孩子,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

4、小青蛙是怎麼跳到荷葉上的?(知道動作蹬、跳、蹦)

5、請一個女同學來當青蛙媽媽,兩個學生表演青蛙跳到荷葉上的動作。

6、學生評議。(青蛙媽媽高興的語氣、小青蛙的動作)

八、學習第六自然段。

1、過渡:小蝌蚪長成小青蛙了,它們跟着媽媽幹什麼呢?

2、齊讀第六自然段。

3、貼圖5沒有尾巴的小青蛙:小蝌蚪是怎麼長成小青蛙的?(課件展示填空:小蝌蚪先長出兩條後腿,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前腿,又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不知什麼時候,尾巴不見了,長成了青蛙。)

4、(課件出示:最後一幅圖):小蝌蚪長成青蛙後,天天跟着嗎媽媽去——捉害蟲。

你們看,青蛙媽媽捉到一隻好大的害蟲,一隻小青蛙也跳出來,伸出舌頭學捉害蟲,它們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小朋友要——(保護它)。

5、齊讀課文。

九、拓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問問爸爸媽媽或哥哥姐姐們有關青蛙捉害蟲的資料,比如:青蛙都吃什麼害蟲?一隻青蛙一天能捕捉多少害蟲呢?

十、寫字

1、出示生字拼讀。

2、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3、誰來提醒大家注意“什”、“麼”字在田字格里該怎樣寫?

4、師範寫,生書空。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關注畫面的安排,嘗試變化小蝌蚪與其他故事角色之間的大小和位置。

2、體驗安排故事畫面的樂趣。

活動難點:

注意遠近、大小關係,合理安排畫面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齊白石作品:小蝌蚪

2、故事人物:鴨子、魚、烏龜、鵝、青蛙圖片

3、鉛畫紙、油畫棒、顏料等。

活動過程:

一、談論欣賞(回憶關於小蝌蚪的已有經驗)

1、回憶小時候畫的小蝌蚪。

關鍵提問:“我們以前都會畫小蝌蚪,以前畫的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呢?你是怎麼畫小蝌蚪的?”

2、欣賞齊白石畫的蝌蚪。

引導語:“我們小朋友都會畫小蝌蚪,今天我們來看一看齊白石爺爺畫的蝌蚪。”

教師小結:齊白石爺爺畫的小蝌蚪很逼真、很靈活,小蝌蚪看起來簡單,但要畫得靈活可不容易。

二、操作嘗試(感受畫面佈局)

1、出示動物圖片,將其放置不同的位置,請幼兒觀察。

過渡語:“我們都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故事中遇到了誰呀?”(幼兒講述故事情節,教師擺放故事角色到不同位置。)

2、共同分辨擺放的位置是否平衡,適當將其調整。

關鍵提問:“小蝌蚪遇見了鴨媽媽,小蝌蚪們游到了鴨媽媽的身邊,你們看,小蝌蚪游到鴨媽媽的身邊了嗎?鴨媽媽看得到小蝌蚪和他們説話嗎?”

關鍵提問:“這一次小蝌蚪遇到了大魚,小蝌蚪遊了過去,小蝌蚪要遊在哪裏?”(變換故事角色)

小結:小蝌蚪可真靈活,游到東來游到西。遊啊遊,游到動物的身邊找媽媽哦!

過渡語:“我們今天也來創作這個故事,來畫一畫小蝌蚪找媽媽。”

三、幼兒創作(體驗創造故事畫面的樂趣)

要求:

1、畫之前,確定動物的位置並和小蝌蚪相呼應。

2、添畫與主題有關的事物,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動物形象和設計畫面。

3、用顏料創作畫面背景。

四、評價作品

鼓勵幼兒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創作的小蝌蚪找媽媽故事。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3

綜合課

1、會本課9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讀課文。

學會生字、指導寫字

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小組合作

課件 生字卡片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認識青蛙嗎?(生:認識!)那大家也都知道我們的朋友如按好壞來分可分為好朋友和壞朋友。蚜蟲是莊稼的壞朋友,那青蛙就是莊稼的好朋友。你們喜歡青蛙嗎?那又有誰知道青蛙小時候是長什麼樣兒的?它又是怎樣長大的呢?(幻燈片出示小蝌蚪插圖,然後指出這就是青蛙小時候的樣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麼,小蝌蚪又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學了今天這一篇課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書課題)

二、初識圖意。

1、提出看圖要求:圖上畫了些什麼?它們都在幹些什麼?(幻燈出示第一幅插圖)(生答)

2、逐圖出示另三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小蝌蚪在身體上有什麼變化?再連續播放四幅圖,讓學生説説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分別遇到了誰,揭示這也就是——小青蛙成長的過程。

3、提問: 大家看到最後兩幅圖了嗎?小蝌蚪最後變成了什麼?它們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生述)

4、小結: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四幅圖,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媽媽時身體都出現了哪些變化?開頭怎樣?過了幾天怎樣?後來又怎麼樣?最後變成什麼了?(生述)

三、藉助拼音,初讀課文。

1、自輕聲朗讀課文。

思考:小蝌蚪找媽媽找了幾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誰?

2、糾正讀音(羣、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問題,師生初步分角色朗讀課文。(師:敍述部分;小蝌蚪、鯉魚、烏龜及青蛙媽媽由四組學生分別扮演。)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圖。

提問:課文中是怎樣寫小蝌蚪的樣子的?找出相關詞句,説一説,並用筆劃出來。

提問:我們池塘裏的小蝌蚪有幾隻?(生:有一羣。)師講解“一羣”的意思,然後再指導生給“羣”組詞。

指導學生看圖,體會小蝌蚪心情如何?問:從圖上小蝌蚪的什麼動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詞語描寫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師指導生聯繫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導學生看圖,師複述小蝌蚪外表。

3、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課堂作業:

完成課後作業第二題(1)小題

第二課時

一、圖文對照,學習第二段。

1、看第二幅圖,提問:現在我們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圖模樣有什麼不同?

2、讀第二自然段,説説蝌蚪有什麼變化。

3、再讀(指名個別讀)

4、看圖,講述小蝌蚪是為什麼會遊向鯉魚媽媽?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為小蝌蚪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於是想到自己也該有媽媽,但又不知媽媽長得怎麼樣,所以就游過去問。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這裏既表示禮貌,也為了讓鯉魚媽媽能發現自己——小蝌蚪。

5、鯉魚媽媽告訴小蝌蚪,它的媽媽有什麼特點呢?

6、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我們的”“哪兒”要讀重音;鯉魚媽媽的回答要用長輩式親切的語氣讀出來。)

二、看圖,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圖,提問:小蝌蚪過了幾天身體上又起了什麼變化?

生讀第三自然段。

2、學生回答,師板書。

3、小蝌蚪為什麼會把烏龜錯認為是自己的媽媽呢?課文中為什麼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師引導學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後要用“追”;二是,體現出了它們以為找到了媽媽時的高興、迫切的心情。)

4、烏龜媽媽告訴小蝌蚪,它們媽媽的特點是什麼?(讓學生劃出文中語句並讀一讀)

5、指導朗讀第三段。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這一句,要讀出急於找到媽媽的迫切心情。

6、輕聲朗讀第四、五兩段,指導生邊讀邊看圖,思考:

小蝌蚪過了幾天,身體上又起了什麼變化?(板書)

小蝌蚪到底有沒有找到媽媽呢?他們的媽媽究竟是誰呢?它們是怎麼認出來的?

(生聯繫圖及有關句子回答:回顧烏龜介紹的青蛙媽媽的特徵,還有前面鯉魚媽媽講的“四條腿,寬嘴巴”,小蝌蚪瞭解媽媽的特徵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媽媽了。)

7、你從第四段中知道了什麼?先讀再説。(自由讀後再指導學生説出段意)

“小蝌蚪已經是青蛙了”,為什麼加上個“已經”?小蝌蚪是怎樣跳到荷葉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媽媽幹什麼?這説明了什麼?(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們應該怎樣對等青蛙呢?(生: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好朋友——青蛙)

三、鞏固練習。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全文。

2、完成課後第一道題。

3、完成課後第三道題。

第三課時

一、複習:

1、分角色看圖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按順序説説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

(大腦袋、長尾巴——長出兩條後

腿——長出兩條前腿——脱掉尾巴、換上綠衣裳)

3、指導完成課後第二題。

二、指導有感情地分組朗讀課文。

三、識記生字,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觀看生字表教學錄像帶,激發學生興趣。

2、指導學習生字。

3、難寫、易錯字形分析:

塘:共13畫,第八畫右邊要出頭,第10筆一豎上下都要出頭,左邊是“ ”。

迎:半包圍結構,裏面的“ ”不要多寫一撇。書空。

龜:共7筆,上邊是“ ”,下邊是“ ”不是“電”。書空。

裳:共14畫,下邊是“衣”。

鼓:右邊是“支”不是“ ”也不是“ ”,本課是“凸起”的意思。

4、運用測試及書寫。(師巡視指導並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

四、總結課堂。

板書設計:

34、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 問鯉魚阿姨 錯把烏龜當媽媽 找到媽媽(青蛙)

大大的腦袋

黑灰色的身子 長出後腿 長出前腿 尾巴不見了(變成了青蛙)

長長的尾巴

教後記:[ 內 容 結 束 ]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青蛙的特徵及蝌蚪與青蛙的關係,學習觀察比較。

2、感受故事優美的意境及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瞭解青蛙的特徵及蝌蚪與青蛙的關係,學習觀察比較。

活動難點:感受故事優美的意境及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錄音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談話引題

這是誰?一羣小蝌蚪,在池塘裏遊着,想找自己的媽媽。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嗎?它長得什麼樣?我們來聽一個故事,名字就叫《小蝌蚪找媽媽》請仔細聽,小蝌蚪是怎麼找到媽媽的,它們最後有沒有找到自己媽媽呢?

二、幼兒欣賞,完整故事

小蝌蚪找媽媽時,都碰見了誰的媽媽呢?

三、結合掛圖,再次欣賞。

小蝌蚪看見了鴨媽媽,是怎麼問鴨媽媽的?鴨媽媽又是怎麼回答的呢?

小蝌蚪聽了鴨媽媽的話,就去找自己的媽媽,它們找到的第一個媽媽是誰?魚媽媽是在呢麼説的?

小蝌蚪找到了第二個媽媽又是誰?烏龜媽媽又是怎麼説的?

小蝌蚪最後看見青蛙坐在荷葉上,它們知道青蛙是它們的媽媽嗎?小蝌蚪是怎麼問的?(幼兒學説青蛙是怎麼回答它們的,即青蛙特徵的描述)

青蛙是怎麼回答它們的?(幼兒學説青蛙的話,即蝌蚪到青蛙的成長過程)

四、結合書本,欣賞錄音

請幼兒閲讀《小朋友的書。春天到》第15~16頁“小蝌蚪找媽媽”,一邊仔細觀察圖畫,一邊仔細聽故事。

五、遊戲:蝌蚪找媽媽

教師彈小魚遊的音樂,一半幼兒做蝌蚪遊的動作,一半幼兒各自模仿小動物媽媽的動作,音樂結束,尋找青蛙媽媽的幼兒扮演者。

【活動反思】

此活動故事內容,藴含多領域的教育價值,故事中不僅有科學領域的“認識青蛙的特徵,瞭解蝌蚪與青蛙的關係”,還有語言領域領域“感知故事結構,理解故事內容,初步學講故事”,鑑於上面,我制定了教學重點為“理解故事內容,瞭解青蛙的特徵,學習觀察並比較”。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理清故事展開的順序,這是開展活動的基礎,也是這個活動的重點。

為了突破重點,可以改進的是:製作特有的圖片。圖片採用以“特徵”和“代表動物”為重點的圖片設計。圖片設計成為兩排,上面一排是以“特徵”為重點的圖片,主要是“寬又大的嘴巴”“四條腿”“白肚皮”“綠衣裳”,上面一排,橫着看主要通過一幅幅圖片串聯起來,幫助孩子理清青蛙的特徵,這也是其中的一個活動目標,通過觀看具體形象的圖片及傾聽生動有趣的故事達到目標;對應上面一排圖片的下面一排圖片則是上面每個圖片特徵對應的動物圖片,如“寬又大的嘴巴”對應的是“頭頂上有兩隻大眼睛,嘴巴寬又大的大魚”;“四條腿”對應的是“有四條腿的烏龜”;“白肚皮”對應的是“大白鵝”;“綠衣裳”對應的是“青蛙”,這些按順序擺放的圖片上下結合單幅看,主要幫助孩子瞭解故事中小動物的特點,上下對應連貫的看,則是幫助孩子理清故事講解的順序,理清故事的內容,為理解、講述故事奠定基礎。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5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教學資料:

這篇課文不但語言優美,並且畫面生動,教師引導學生首先掌握本課生字;然後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動詞在不一樣句子中的意思,並學會運用;最終教師引導學生弄清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明白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教育學生從小保護有益動物。

教學目標:

一、基礎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經過學習瞭解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生的變化。

3、經過學生課文增強學生對科學童話的學習興趣。

二、發展目標:

1、經過學習使學生明白從小就要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2、體驗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和準確性,培養語感。

3、樹立環保意識,教育學生要保護有益的動物。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瞭解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生的變化。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教師指導學生區別“迎上去”、“追上去”和“游過去”的不一樣,體會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和準確性,培養語感。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

教學準備:

蝌蚪、青蛙頭飾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猜謎語:身子像個小逗點,搖着一根小尾巴,長大吃蟲叫“呱呱”。(蝌蚪)(教師出示幻燈片1-2張)

2、談話引入

小蝌蚪的媽媽是誰為什麼它要去找媽媽呢今日我們就一齊隨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媽媽吧!

3、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明白小蝌蚪去哪找媽媽嗎怎樣找的找到了沒有請你們帶着這些問題自由讀課文。

温馨提示:

(1)自讀課文,發現不認識的生字圈起來。

(2)用自我喜歡的方式識記8個生字。

2.指導學生識記重點字和難點字(教師在巡視時發現各組同學普遍識記有困難的字)

3.教師課件出現本課要認的“灰、迎、阿、姨、追、頂、披、鼓”8個生字,檢查識字效果。(教師出示幻燈片第3張)

三、精讀領悟

1、瞭解小蝌蚪的外形特點:

(1)看課件,提問:小蝌蚪是什麼樣的他們遊的怎樣樣(教師出示幻燈片第4張)

(2)朗讀第一自然段。(指導讀出“快活”的語氣)(教師出示幻燈片第5張)

過渡:小蝌蚪雖然生活的很快活,可是沒有媽媽,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了什麼。它們多麼期望也能和自我的媽媽生活在一齊呀!瞧,它們正商量着一齊去找媽媽呢。它們找啊找,最終找到了自我的媽媽,原先就是一隻可愛的大青蛙。教師出示閲讀提示:(1)小蝌蚪為了找媽媽,向誰去打聽的(2)最終小蝌蚪在哪兒找到媽媽它們的媽媽是什麼樣兒的(教師出示幻燈片第6張)

2、瞭解青蛙的外形特點

(1)看課件,提問:青蛙媽媽是什麼樣的(教師出示幻燈片第7-8張)

(2)引導學生歸納青蛙的外形特點。

師:假如你此刻是青蛙媽媽,你想來介紹一下自我嗎(生帶頭飾上台彙報)

3、瞭解小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

①教師提問: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生了幾次變化,是怎樣變的呢請你們自由地小聲朗讀課文2~5自然段。讀完後,找出小蝌蚪身體發生變化的句子,用“~~~~”勾劃出來,並標上序號。

②小組交流

③團體彙報,教師把學生學習的情景用相機拍出來展示討論情景。

④演一演:請生扮演小蝌蚪,講講自我是怎樣樣長大的(帶頭飾上台彙報)

4、學習課文2~5段(教師出示幻燈片第9-12張)

過渡:小蝌蚪歷盡艱辛找到了媽媽,其中多虧了誰的幫忙(鯉魚和烏龜)

①學習第2段

(1)引讀:小蝌蚪遊哇遊,正好看見……這時,他們會有什麼想法

於是,就--迎上去,問……

(2)為什麼要“迎上去”看課件(教師出示幻燈片第9張)理解,再説一説。請生上台表演。

(3)指導朗讀,讀出小蝌蚪主動熱情、有禮貌的語氣。(同桌互問互答,師生讀等)

(4)小蝌蚪從鯉魚媽媽那打聽到自我的媽媽長得有什麼特點

過渡:於是,小蝌蚪告別了鯉魚媽媽和小鯉魚,繼續尋找自我的媽媽。

②學習第3段

引讀:它們遊哇遊,看見了一隻……連忙……叫……

(1)為什麼小蝌蚪會把烏龜誤認成他們的媽媽表現出怎樣的心境(急切)

(2)你從哪些詞看出很急切(連忙、追上去)

(3)為什麼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説。

(4)看課件(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0張)理解,再説一説。請生上台表演。

指導朗讀,讀出急切的語氣。(分組輪讀,師生接讀等)

這一次,小蝌蚪可認錯了。可是他們不灰心,因為他們又從烏龜那明白了媽媽樣貌的更多特點,除了“四條腿,寬嘴巴”,還有……

過渡:於是,他們充滿了信心,繼續找媽媽,他們相信這一次必須能找着自我的媽媽。

③學習第4段(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1-12張)

(1)引讀:小蝌蚪遊啊遊,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着一隻……

嘿,這一次可要仔細看看,是不是像鯉魚媽媽和烏龜説的那樣,可別再認錯了。他們仔細一看,那隻大青蛙披着……

(2)教師引讀課件12中的句子必須是自我的媽媽,於是就不慌不忙地游過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3)這時,小蝌蚪的心境怎樣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4)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過去”呢生自由説。

④小青蛙都在幹什麼呢從文中找出來讀一讀。(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3-14張)

教師小結:

(1)它們可真是人類的好朋友,是莊稼的保護神,讓我們帶着讚賞的語氣再去讀一讀吧。

(2)作者用詞準確,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向他學習,這樣才能把句子寫得準確形象又生動。我們也要向小蝌蚪學習,僅有不斷去發現,不斷去探究,堅持到底,終會有成功的一天。

(3)教師引讀:青蛙媽媽見到了自我的小寶寶也十分高興,笑着説……

小青蛙聽到媽媽的召喚是怎樣做的齊讀第4段最終一句話(指導讀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動作的敏捷),做動作讀一讀。

四、演演畫面(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5-20張)

教師請學生上台看課件表演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其他同學讀課件中的句子配音。

(1)教師播放課件學生讀指名學生演小蝌蚪的的樣貌(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5-張)

(2)同學們讀得不錯,小朋友表演不錯,下頭誰能到前面,把小蝌蚪遇到鯉魚阿姨的情景表演給大家看(選出主角演員,配戴好頭飾,提醒演員“迎上去”的蝌蚪和鯉魚阿姨各自該站在什麼位置,該向什麼方向遊)(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6張)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3)教師引導:小蝌蚪的身體在漸漸長大,它又去找媽媽,我們來看一看,烏龜是怎樣説的(過程同上,情景表演時提示演員“追上去”的蝌蚪和烏龜該站在什麼位置,各自向什麼方向遊。)(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7張)

(4)教師引語:在鯉魚阿姨和烏龜的幫忙下,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下頭來看第四自然段,聽教師讀這一自然段,請同學根據教師的朗讀上台表演。(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8-20張範讀)

教師小結:小蝌蚪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找到了媽媽,該多高興啊!如果你是小蝌蚪,你會對媽媽説些什麼把它找到媽媽後高興的心境表達出來。

五、分主角朗讀: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小蝌蚪和媽媽的對話。

六、拓展延伸

教師指導學生用“首先……之後……然後……最終……”説話。(教師出示幻燈片第21張引導)

七、總結全文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麼為了讓我們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適安全,我們應當做些什麼呢(教師出示幻燈片第22張)

八、課後作業(教師出示幻燈片第23張)

1、回家有感情地背誦自我喜歡的段落。

2、給爸爸媽媽講演故事。

板書設計:

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變→青蛙

大腦袋→長了兩→長了兩→尾巴→不見

黑灰的身子條後腿條前腿變短尾巴

長尾巴↓↓↓

找媽媽→鯉魚→烏龜→大青蛙→捉害蟲

教學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情節生動趣味,以對話為主,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在課後,反思自我的教學,當然還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自我感覺也有成功的地方,就上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特點,以讀為本,課堂上充滿了朗朗書聲。

一、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根據低年級孩子特有的年齡特點及他們愛思考,樂於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我以興趣為前提,讓學生主動進取地去讀書,去預習,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再輔助提一些讀書的具體要求,收到的效果十分明顯。孩子們經過自已的朗讀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都會興奮不已,這種自我激勵的效用是無限的。在獲得成功發現的同時,孩子們往往又會發現新的問題,培養了他們的探索與創新精神。

二、以讀悟情。

讀出感情是朗讀要求中的難點,而要讀出“情”必須先悟出情,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講解代替。”在朗讀指導中,我不拿自已的標準去要求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已去理解,去感悟,去體會讀。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課時,有許多對話,如:當小蝌蚪錯把烏龜當成了媽媽時,烏龜笑着説了這樣一段話:“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到那邊去找吧。”孩子們在讀時出現了不一樣的爭議。有的孩子認為應讀得慢一點,因為他認為烏龜是個慢性子,説話肯定速度很慢的。有的孩子認為烏龜是一種温和的動物,説話時親切一些,語氣要和藹一些,温柔可親一些。有的孩子認為這兒烏龜是笑着説的,他覺得小蝌蚪居然會把自我當成了他們的媽媽,有點好笑,但烏龜也肯定沒有嘲笑小蝌蚪的意思。這些讀書體驗都反映了孩子們對文本的不一樣理解,並且也都是能夠成立的,有什麼比獨特的情感體驗更寶貴的呢!

三、為學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讓學生在教師課件的引導下帶着頭飾表演讀

教師正視孩子們水平的差異,採取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多一些欣賞的目光,少一些苛刻的指責,教師讓學生在個性展示讀中表演情景故事。

四、同座分主角朗讀,教師為全班學生搭建朗讀展示的舞台。

閲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為學生創設朗讀的機會,讓他們享受成功的愉悦。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個別讀,分主角朗讀,這樣一來,讀中感悟、悟中活力,這些生動、活潑的形式都會令孩子興致盎然.

總之,教師僅有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憑藉教材的優勢,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才能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相信,只要我們在閲讀教學中用心去引導,孩子們必須會喜歡閲讀。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6

活動設計背景:

結合主題活動“親親一家人”,為了讓孩子對媽媽的特徵進行仔細觀察,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手指壓印作畫,以及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示各種動態的小蝌蚪。

2、培養和發展幼兒細緻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3、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愛好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對事物的細緻觀察

2、掌握曲線添加的方法

3、對蝌蚪各種動態的表達

活動準備

故事小蝌蚪找媽媽的ppt、黑色顏料、黑色水彩筆、抹布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老師:“呱呱呱、寶貝們聽一聽,是誰在講話呀?”(課件裏呈現青蛙媽媽)

老師:“原來是青蛙媽媽呀!可是青蛙媽媽皺着眉頭,好像不開心的樣子,我們一起來問問它是怎麼回事吧!”(青蛙媽媽的聲音“唉,聽説我的寶貝在到處找我,可是到現在還沒有回到我的身邊,真着急啊!”)

老師:“原來青蛙媽媽擔心它的.寶貝找不到它,那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蝌蚪趕緊找到媽媽好嗎?”

3、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復習兒歌“小蝌蚪,細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媽媽,你在哪?來了,來了,我來啦!來了一隻大青蛙!”(唸完兒歌后課件裏呈現了一羣遊動的小蝌蚪。)

4、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出問題

老師:“小蝌蚪們快樂在水裏游來游去。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它們遊得一樣嗎?哪裏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課件裏小蝌蚪是往不同方向遊動的。

5、幼兒自由討論。在前面多個集體活動的環節之後,適當的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調動它們學習的積極性。討論結束後,教師小結:“原來小蝌蚪遊動的方向都不一樣。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邊的小蝌蚪是往左邊遊的。真有趣啊!我們也來學學小蝌蚪游泳好嗎?”

(二)幼兒自由想象並表示,把握手指壓印及添畫曲線的方法。

1、老師:“老師這裏有一盤黑色顏料和黑色水彩筆,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可以怎麼做,才能把這些資料都利用起來,變出可愛的小蝌蚪呢?”

2、在幼兒自由探索之後,老師可以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後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水彩筆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遊動了。我們可以一次多壓印幾個小蝌蚪的身體,然後在不同的位置添畫細尾巴,這樣,這羣小蝌蚪就會朝不同的方向遊動了。假如能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就更好了!”

3、老師:“請小朋友學學老師的方法試試吧。讓更多的小蝌蚪從四面八方游過來,找到它們的媽媽吧!”

老師巡迴觀察,適時的加以指導:

(1)蘸顏料壓印後,需要在抹布上擦乾淨手指後再拿水彩筆添畫。

(2)要求幼兒保持畫面和桌面及四周環境的整潔。

(3)請作完畫的幼兒把資料和工具放回原處,用肥皂把手洗乾淨。

4、展示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誇誇自己能幹的小手。

教學反思

1、在備課過程中,我考慮到以講故事形式進行引入,略顯單一,於是採用ppt的形式,將故事以動畫形式播放給幼兒觀看,並加以將講述,這樣讓幼兒很直觀地觀察小蝌蚪的各種動態,以及青蛙的模樣,青蛙與其它動物的相同與不同;

2、在活動過程中,在保證幼兒有自由發展空間的基礎上,我引導幼兒先進行觀察,讓幼兒發表自己的想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再進行繪畫基本操作的示範;

3、在幼兒自己操作的過程中,我加以指導一些常規教育,以此來鞏固幼兒的良好習慣;

4、不足之處在於:從最後的作品上看,在給幼兒進行繪畫操作示範的同時,限制了孩子的思維,不少孩子畫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這堂課的話,我會在這方便多加以引導,讓幼兒更具想象力。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7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寶寶學畫小蝌蚪的基本技能。

2、讓寶寶在回憶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感受小蝌蚪找媽媽時的心情,我們應該幫助它們。

二、活動準備:

1、寶寶認識過許多小動物,包括小蝌蚪找媽媽故事裏的所有動物。

2、寶寶已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理解故事情節。

3、小蝌蚪找媽媽添畫的紙、油畫棒等。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磁帶。

三、活動過程:

1、寶寶,青蛙媽媽的寶寶是誰?(小青蛙、小蝌蚪等)。

2、小蝌蚪長的怎樣,大大的.腦袋,黑黑的身體,細小的尾巴扭一扭。教師又指着小蝌蚪説,小蝌蚪正在找媽媽。(教師邊念兒歌邊示範畫小蝌蚪)

小蝌蚪找媽媽,媽媽與我不一樣,

媽媽媽媽你在哪?寶寶一起幫助它。

啊,青芫褪悄懵杪琛?

3、寶寶操作畫,教師放錄音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教師鼓勵

4、畫得又像又好的寶寶。

5、評價作品與兒歌一起講述,獎勵畫面好的寶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