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71K

寫教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在講台上有更清晰的思路,制定教案是提高我們教學質量最有效的方式,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二年級上冊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閲。

二年級上冊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案7篇

二年級上冊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1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情節生動有趣,以對話為主,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在課後,反思自己的教學,當然還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自己感覺也有成功的地方,就上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特點,以讀為本,課堂上充滿了朗朗書聲。

一、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根據低年級孩子特有的年齡特點及他們愛思考,樂於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我在讀課文前首先給他們一個有趣的問題或者是讓他們自己讀題質疑。讓他們在讀書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如教學本課時,出示課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問學生看了題目有什麼感想。孩子們爭先恐後表白之後,我順其自然以"是啊!小蝌蚪為什麼要找媽媽?他們是怎麼找媽媽的?他們找到媽媽了嗎?你們提出的問題能不能在課文裏找到答案呢?我們趕緊來讀讀課文吧!”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以興趣為前提,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讀書,去預習,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再輔助提一些讀書的具體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顯。孩子們通過自已的朗讀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都會興奮不已,這種自我激勵的效用是無限的。在獲得成功發現的同時,孩子們往往又會發現新的問題,培養了他們的探索與創新精神。

二、以讀悟情。

讀出感情是朗讀要求中的難點,而要讀出“情”必須先悟出情,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講解代替。”在朗讀指導中,我不拿自已的標準去要求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已去理解,去感悟,去體會讀。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課時,有許多對話,如:當小蝌蚪錯把烏龜當成了媽媽時,烏龜笑着説了這樣一段話:“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到那邊去找吧。”孩子,將來我們老了,不在了,你靠誰呢?你也應該學會生活的本領,做一隻真正的獅子!”孩子們在讀時出現了不同的爭議。有的孩子認為應讀得慢一點,因為他認為烏龜是個慢性子,説話肯定速度很慢的。有的孩子認為烏龜是一種温和的動物,説話時親切一些,語氣要和藹一些,温柔可親一些。有的孩子認為這兒烏龜是笑着説的,他覺得小蝌蚪居然會把自己當成了他們的媽媽,有點好笑,但烏龜也肯定沒有嘲笑小蝌蚪的意思,因為烏龜知道小蝌蚪的媽媽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帶孩子,小蝌蚪連自己的媽媽都沒有見過呢!不認識也是正常的,所以烏龜就笑着告訴小蝌蚪關於他們媽媽的信息。這些體驗都反映了孩子們對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且也都是可以成立的,有什麼比獨特的情感體驗更寶貴的呢!

三、為學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讓學生自豪地説“我會讀”。

1、用激勵性的評價在學生心理上搭建展示的舞台。

新課標提出:“朗讀評價應採用激勵性的評語,儘量以正面加以引導,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朗讀評價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要切實針對孩子朗讀的情況,正視孩子們水平的差異,採取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多一些欣賞的目光,少一些苛刻的指責。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這課時,我運用了許多不同的評價語言“你讀得真不錯,讓我們覺得這些小蝌蚪真的很快活。”“聽了你的朗讀,我們真的感覺到這些小蝌蚪是那麼的着急。”“讀得真不錯,如果再稍稍響亮一些,就更完美了。”——這樣的評價語言並不是泛泛地一味表揚,而是表揚中指出不足,提出了希望,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朗讀熱情,使孩子心理上得到了展示,利於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2、多種形式的朗讀,為學生搭建朗讀展示的舞台。

閲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為學生創設朗讀的機會,讓他們享受成功的愉悦。如教學《小蝌蚪找媽媽》這課時,讓學生進行個別讀,分角色朗讀,還提出讓學生表演,要想表演好,讀好課文是前提,而讀好課文必須是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之上完成。這樣一來,讀中感悟、悟中激情,這些生動、活潑的形式都會令孩子興致盎然。

總之,教師只有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憑藉教材的優勢,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才能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相信,只要我們在閲讀教學中用心去引導,孩子們一定會喜歡閲讀,喜歡語文的。

二年級上冊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2

一、依據課標説教材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是人教版部編本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課,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它以淺顯的文字生動的描寫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同時向學生敍述了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藴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路。結合本單元和本課的特點,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一)知識技能方面: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情和朗讀語氣。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反覆朗讀課文和觀察課件,讓學生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價值觀:體會小蝌蚪急切找到媽媽的心情,享受家庭的温暖。

(四)教學重難點:新課標特別強調語文課要加強學生閲讀能力的培養。本課中,人物角色多,語言生動有趣,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典型教材,所以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朗讀,掌握青蛙的生長過程。自然而然,體會人物的心情。讀準相應的語氣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二、説教學策略。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朗讀課文,完成教學目標,我將採用以下教學策略。

1.情景再現策略。

課堂上通過課件,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引領學生進入故事

2.合作學習策略。

學生合作表演課文中具體情節和分角色朗讀達到深層體驗。

3.遷移訓練。情感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力,遷移學習能力是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素質。

三、結合學情説學法。

新課標要求對低年級段的學生培養閲讀興趣,感受閲讀樂趣。本課有利於在閲讀中培養語感和想象力。所以我把本課的學習方法突出為“看、讀、品”。看,就是圖文對照,初步感受課文。讀,是通過朗讀,體驗情感。品,是品詞析句,積累運用。

四、説教學流程:

(一)情趣導入:

1.出示小蝌蚪圖片,描述它的樣子。直接學習第一自然段。動畫聽朗讀,體會這是一羣什麼樣的小蝌蚪?(快活的)但是他們也有一個煩惱,遇到煩惱怎麼辦呢?(解決)這不是他們貼出了一則尋人啟事。

2.尋人啟事:我是你們的朋友小蝌蚪,我從生下來就沒有看見我的媽媽,當我看到別人的媽媽和孩子們一起玩耍的時候,就特別的羨慕。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在哪裏?長的什麼樣子?有幫忙能找到我媽媽的請撥打電話138________________。我一定重謝他!

這則尋人啟事一定能激起孩子們的同情心,將他們引入課文的學習。

(二)引出青蛙的樣子。根據尋人啟事讓孩子們説出青蛙的樣子,孩子自由描述。那我們就跟隨小蝌蚪一起去找媽媽吧。板書課題。

(三)整體感知課文。

1.通過看動畫,聽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並思考:小蝌蚪都去問了誰?最後找到媽媽沒有?

2.根據孩子的彙報學習2-6自然段

(四)精讀課文,學習二—六自然段

1.學習二自然段。

(1)出示圖片,看圖上畫了什麼,然後在找到相應的自然段自由讀文,邊讀邊畫出小蝌蚪和鯉魚媽媽説的話。

(2)看圖片比較小蝌蚪前後有什麼變化?

(3)思考小蝌蚪怎麼想起來要找媽媽的?

(4)抓動作詞“迎上去”的理解。可以看動畫也可以用實際動作演示。

(5)練習説話,小蝌蚪看到鯉魚阿姨叫小鯉魚捕食,心裏會想些什麼?這貼近孩子們的生活,相信他們會説的很好的。

(6)重點指導朗讀。多種形式的讀,可以分角色讀,指明讀

(7)看動畫,給動畫配音。並比較。

(8)總結學習方法:觀察圖,發現小蝌蚪有什麼變化。小蝌蚪又遇到了誰?畫出他們之間的對方,並有感情的讀一讀。給動畫配音。

2.學習第三自然段。

和上一段的學習方法基本相同。我採用半扶半放的方法,旨在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教育家曾説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的教不是為了教會已有的知識而是為了今後的不教而教,可見教會孩子學習方法是多麼的重要。

3.學習第四、五、六自然段。

(1)合作學習:出示學習提示:觀察圖,發現小蝌蚪有什麼變化。小蝌蚪又遇到了誰?畫出他們之間的對話,並有感情的讀一讀。組內分角色讀。小青蛙後來幹什麼去了?給動畫配音。

(2)彙報交流。

(3)相機引導學生想象説話,小蝌蚪看到媽媽後會説什麼?

這是一個由伏到半伏最後放手的過程,對孩子的學習方法的掌握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也是孩子由理論到實踐的一個過程。合作學習是將老師教的方法內化為學習能力的一種途徑。

4.總結全文。

課件演示青蛙的生長全過程。

完成練習:

5.拓展知識:一隻小青蛙一年能消滅害蟲一萬五千只。保護莊稼。

6.佈置作業.選擇性作業:

(1)續編小青蛙遇到媽媽後的故事。

(2)查資料,小青蛙消滅害蟲的資料。

(3)寫一句保護青蛙的宣傳標語。

板書設計:

小蝌蚪——小青蛙

二年級上冊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3

説內容:

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部編本國小語文教材第三冊第1課《小蝌蚪找媽媽》。

説教材:

這篇看圖學文以淺顯的文字生動地描寫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同時向學生敍述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這篇課文是本冊書看圖學文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朗讀能力基礎上的強化訓練,同時也是對以後學生聽説讀寫能力的提高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教材編排看,課文中人物角色較多,語言生動趣味性強,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典型教材:從教材結構看,課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進行學法指導的範例。同時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朗讀是閲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尤其低年級更應該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課分三課時完成,下面我重點闡述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思想,根據教材的編排體系,學生的學習實際,確定教學目標如下:(1)讀準9個生字的讀音,隨文理解字義。(2)理解青蛙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3)學會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嫩容的基礎上,學會分角色朗讀對話的方法。教學難點是:體會人物心情,讀準相應語氣。

説教法學法:

閲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閲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閲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因此,我充分發揮了教材的示範作用,構建了“導撥讀訓式”教學模式,堅持以讀為基礎,讀訓相結合的方法,側重培養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的能力。

説教學過程:

本課時我分五個環節來進行:

一、巧設導言,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限度挖掘學生前在的內動力,消除大部分城市兒童因地域差異和生活經驗貧乏的障礙,我首先播放錄象,這段有聲有色的錄象使學生的無意注意很快地被活潑可愛的小蝌蚪所吸引。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巧妙導入新課:青蛙媽媽生下小蝌蚪就離開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誰,於是它們就到處去找媽媽,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新課《小蝌蚪找媽媽》(板書),這樣精心設計導言,調動學生視覺聽覺交叉參與活動,有效激發他們的探究欲 望,使學生能夠主動、充滿激情地參與學習活動。

二、整體感知,明瞭大意。

三、這一環節我堅持從整體入手,圖文結合的方法。

1、投影演示。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想:每幅圖畫的是什麼?再把這四幅圖連起來觀察思考: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樣就使觀察更完整、更系統,在直觀上使學生對小蝌蚪的生長過程有了鮮明的感性認識。

2、從圖入文。根據低年級兒童愛看動畫片的特點,我請學生邊看動畫錄象邊聽課文範讀錄音,一方面使學生直觀上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規範的語音、語調等朗讀技巧。看完後讓學生自己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教師重點檢查以下幾個生字的讀音。

四、精讀品味,參悟學法。

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依據教材的結構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精心滲透了學法指導,側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1、略講第一自然段,讓學生了解小蝌蚪的樣子。

2、精講第二自然段,層層深入,滲透學法。

3、首先投影演示,使學生了解小蝌蚪此時長出了兩條後腿。

然後從圖學文,重點抓住“迎上去”一詞體會小蝌蚪的心情。這一詞語的理解對於低年級兒童有一定困難。為了化靜為動,化難為易,我藉助活動投影片直觀啟發,引導學生動眼看,動腦想,動口説,多種感官積極參與。這樣學生就不難理解:“迎上去”就是小蝌蚪從鯉魚阿姨對面游過去。同時在“體會人物心情”時,由於學生生活經驗所限,理性思維尚處在萌芽階段,於是我充分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對比理解(“游過去”和“迎上去”換位比較),加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體驗,緊緊圍繞“迎上去”一詞及時追問:小蝌蚪為什麼從鯉魚阿姨對面游過去?聯繫你的日常生活體會一下它此時的心情?這樣層層深入,步步緊逼,無疑降低了教學難點的坡度,使低年級的朗讀指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教師小結,回顧學法:

(1)抓住“迎上去”體會小蝌蚪的急切心情。

(2)分清小蝌蚪和鯉魚阿姨説話聲音和速度的特點。

這樣的小結使學生對朗讀對話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在潛意識中領悟到了朗讀的一些技巧(只求領悟,不求硬記)

五、自學點撥,靈活運用。

有了前面學法指導的基礎,此時我適當放手,適時點撥,引導學生運用學法,逐步形成能力。

1、圖文對照,讓學生了解小蝌蚪又長出了兩條前腿。烏龜媽媽告訴小蝌蚪他們的媽媽有兩隻大眼睛,披着綠衣裳。

2、組織學生自學討論,教師點撥,投影出示思考題。

(1)通過哪些詞能體會小蝌蚪的心情,你是怎樣體會的?

(2)與小蝌蚪相比,烏龜説話的聲音和速度有什麼特點?

學生自學時採取自己想、同座説、組內交流、全班交流多種形式,教師巡視,適時點撥。如果學生體會心情時有困難,教師可以追問小蝌蚪為什麼要連忙追上去呢?這樣削減了教學難點的坡度,分清人物後採取多種形式朗讀。

另外,在回讀前三自然段時我還充分發揮學生表演才能,讓他們帶着頭飾進行配樂表演讀,充分增強了分角色朗讀的效果。

六、鞏固練習,強化訓練。

語文教學要堅持不動筆墨不讀書,因此我在進行聽説讀寫能力訓練的同時,還加強了寫的訓練,為此設計了兩道思考題。

1、填空

()裏有()小蝌蚪,大(),()的身子,()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此題設計意在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滲透了一些仿寫的方法。

2、按照上面的寫法仿寫兩種小動物的樣子。

地點數量樣子幹什麼

(1)()有(),大象()()

(2)()()()()

此題設計體現了兩個層次,意在由淺入深,拓展學生思維,強化語言文字訓練。

總之,這節課我充分發揮教材的示範作用,時時刻刻堅持以讀為基礎,讀訓結合,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切切實實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二年級上冊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4

一、我會寫

兩liǎng(兩人、兩條、兩半)

哪nǎ(哪裏、哪個、哪邊)

寬kuān(寬闊、寬敞、寬廣)

頂dǐng(頂住、頭頂、山頂)

眼yǎn(眼睛、眼珠、針眼)

睛jīng(目不轉睛、畫龍點睛)

肚dù(肚量、肚皮、肚子)

皮pí(牛皮、皮膚、書皮)

孩hái(孩童、小孩、男孩)

跳tiào(跳高、心跳、跳遠)

二、我會認

塘táng(池塘、水塘、魚塘)

腦nǎo(電腦、頭腦、腦袋)

袋dài(口袋、布袋、袋子)

灰huī(灰色、灰塵、大灰狼)

哇wā(好哇、走哇、哇哇大哭)

教jiào(教室、教訓、教具)

捕bǔ(捕撈、捕捉、捕魚)

迎yíng(歡迎、迎接、迎頭趕上)

阿ā(阿姨、阿妹、阿爸)

姨yí(姨媽、大姨、小姨)

龜guī(烏龜、海龜、龜甲)

披pī(披風、披着、披上)

鼓gǔ(打鼓、擊鼓、敲鼓)

三、多音字

大dà(大人)dài(大夫)

長zhǎng(長大)cháng(長度)

教jiào(教育)jiāo(教書)

四、理解詞語

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大,也不太深。

快活:高興,快樂。

擺動:來回搖動;搖擺。

連忙:趕緊;急忙。

碧綠:形容濃綠色。

害蟲:直接或間接對人類有害的蟲類。

五、詞語積累

(1)好詞積累:

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

長長的尾巴碧綠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快活地游來游去

(2)數量詞積累:

一羣小蝌蚪四條腿

一隻烏龜兩隻大眼睛一對大眼睛

(3)讀一讀,記一記:

腦袋口袋袋子袋鼠

歡迎迎接迎風迎面

水塘池塘魚塘荷塘

六、近義詞

快活——快樂連忙——急忙

擺動——搖動天天——每天

七、反義詞

長——短寬——窄快活——煩惱

低頭——抬頭雪白——烏黑

八、句子解析

1.他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問: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裏?

“迎”字可以看出小蝌蚪想急切見到媽媽的心情。從小蝌蚪稱鯉魚為阿姨,可以看出小蝌蚪非常的懂禮貌。

2.“小蝌蚪游過去,叫着:“媽媽,媽媽!”青蛙媽媽低頭一看,笑着説:“好孩子,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他們後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葉上。”

“游過去、叫着”可以看出小蝌蚪找到媽媽後的愉快心情。“笑着説”突出了青蛙媽媽對小蝌蚪的喜愛之情。

九、問題歸納

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還會遇到誰?請展開想象寫一寫。

鴨媽媽帶着孩子游過來,小蝌蚪迎上去問:“鴨媽媽,鴨媽媽,您知道我們的媽媽在哪裏嗎?”鴨媽媽説:“你們的媽媽在荷花旁邊,你們快去找吧!”“謝謝您,鴨媽媽!”小蝌蚪高高興興地向前游去。

二年級上冊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背誦課文。(重點)

2.能通過學習瞭解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生的變化。

3.明白從小就要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難點)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和課文進行了親密接觸。這節課,我們要深入瞭解課文。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小蝌蚪是怎樣找到媽媽的?

2.出示本課時教學目標。

?設計意圖:運用提出核心問題的方法來導入本課,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使學生明確了本課時的學習任務。】

二、品讀釋疑

1.自由讀文,用“”畫出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都遇到了誰,説了想什麼?

學生自主讀文,畫出相關語句。

思考問題,小組交流。

代表發言,彙報展示如下:

(1)他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問:“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裏?”

從“迎”字看出了什麼?(板書:迎鯉魚)

(“迎”字可以看出小蝌蚪想急切見到媽媽的心情。從小蝌蚪稱鯉魚為阿姨,可以看出小蝌蚪非常的懂禮貌。)

鯉魚阿姨是怎麼説的?

出示:“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到那邊去找吧!”

從鯉魚阿姨那裏,小蝌蚪知道,他們的媽媽的外形特點是?(四條腿,寬嘴巴)

(2)他們看見一隻烏龜擺動着四條腿在水裏遊。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媽媽,媽媽!”

烏龜笑着説:“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頭頂上有兩隻大眼睛,披着綠衣裳。你們到那邊去找吧!”

“連忙追上去”説明什麼?(“連忙追上去”説明小蝌蚪找媽媽的心情很急切。)(板書:追烏龜)

從烏龜那裏,小蝌蚪瞭解到自己的媽媽的外形特點是?(頭頂上有兩隻大眼睛,披着綠衣裳。)

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都遇到了誰?(鯉魚、烏龜)

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還會遇到誰?請展開想象寫一寫。

預設:鴨媽媽帶着孩子游過來,小蝌蚪迎上去問:“鴨媽媽,鴨媽媽,您知道我們的媽媽在哪裏嗎?”鴨媽媽説:“你們的媽媽在荷花旁邊,你們快去找吧!”

“謝謝您,鴨媽媽!”小蝌蚪高高興興地向前游去。

最後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找到了)

朗讀指導:讀小蝌蚪找媽媽過程中的急切心情。

(3)“小蝌蚪游過去,叫着:“媽媽,媽媽!”青蛙媽媽低頭一看,笑着説:“好孩子,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他們後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葉上。”

從這段對話中你能體會到小青蛙的什麼心情?

(“游過去、叫着”可以看出小蝌蚪找到媽媽後的愉快心情。“笑着説”突出了青蛙媽媽對小蝌蚪的喜愛之情。)(板書:遊青蛙)

朗讀指導:朗讀時語速稍快,語調高昂,讀出小蝌蚪見到媽媽後歡快的心情。

2.自由讀1—6自然段,用“”畫出描寫小蝌蚪變化的詞句。

(1)“池塘裏有一羣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這時的小蝌蚪樣子是?(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長長的尾巴)。

後來小蝌蚪的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先長出兩條後腿,然後長出兩條前腿,接着尾巴變短了,最後,變成了一隻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對大眼睛的青蛙。

(2)練一練

小蝌蚪先長出兩條(後腿),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前腿),再過幾天,(尾巴)變短了,漸漸地,(尾巴)已經不見了。小蝌蚪長成了(青蛙)。

(板書:小蝌蚪→長出兩條後腿→長出兩條前腿→尾巴變短了→尾巴不見了

(變成了青蛙))

?設計意圖:運用畫一畫的方法,從文中尋找信息,並在此基礎上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課文,並指導感情朗讀。訓練了學生理解課文的方法,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閲讀方法。】

三、課堂拓展

二年級上冊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6

?學習目標】

1、會認“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青蛙一生的變化,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具準備】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1、或多媒體課件,有關青蛙的知識。

2、小蝌蚪、青蛙、鯉魚、烏龜等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引入

我們每個人都有媽媽,可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揭示新課,板課題:小蝌蚪找媽媽,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

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範讀課文。

三、學生自讀課文

1、標出不認識的字。

2、讀準字音。

四、檢查學習生字的情況

1、課件展示生字。指名讀,正音。

2、教讀,齊讀,開火車讀生字。

3、指名介紹記字的方法。

4、組詞練習。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五、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

分段讀課文,自己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結合圖學習:

1、指讀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麼?(小蝌蚪的樣子),理解“甩着”。

學生齊讀這一段,體會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動作)

2、讀第2自然段,看圖比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誰?結果怎樣?

⑴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第一、二幅圖,比較後,説説幾天後小蝌蚪發生了哪些變化。並在課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板書:長出兩條後腿。

課件展示理解“迎上去”,用做動作的方式幫助理解。

分角色讀。

⑵從鯉魚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麼?

(自己的媽媽是四條腿,寬嘴巴)

板書:四條腿寬嘴巴。

3、用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學第3自然段。

⑴學生彙報學習情況,多媒體或做動作幫助理解“追上去”。

⑵交流:為什麼小蝌蚪會錯把烏龜當媽媽呢?

⑶分角色讀。

六、小結

第二課時

一、自讀課文

二、圖文結合,理解內容

1、自讀第4、5自然段。

討論交流: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是什麼樣的?

2、小蝌蚪又有什麼變化?

3、課件出示青蛙媽媽的話,結合課後“讀讀説説”的練習,用“已經”説話。

4、齊讀課文最後一段。畫出小蝌蚪最後變化的詞句。

教師板書:尾巴消失捉害蟲。

5、小結: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也是青蛙生長變化的過程。

三、分角色朗讀全文

四、複習生字,指導書寫

出示字卡,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我會寫”的字,學生讀一讀。

2、觀察田字格里的字,想想該怎麼寫?

3、學生描紅,臨寫,師巡視輔導。

4、展示學生的書寫,評議書寫情況。

五、演一演

學生戴上頭飾,表演課本劇《小蝌蚪找媽媽》。評出表演得好的小組予以獎勵。

六、拓展學習(作業)

1、課後進一步瞭解有關青蛙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做保護青蛙的小衞士。

2、通過查找資料或網絡資源,瞭解一種動物從小到大的變化過程,以後在班上交流。

二年級上冊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7

教學要求:

1.學會13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3個新字。完成課後有關詞句練習。能説出趨向動詞的不同用法。

2.理解課文內容,回答課後問題。初步瞭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3.仔細看圖,講述圖意,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和表態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要保護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正確理解動詞。

課前準備:教學掛圖(或幻燈片)、蝌蚪貼圖、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數: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昨天,老師撿到了一張“尋人啟事”,你們想看看嗎?

2.(出示尋人啟示)讀: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是誰?它在哪?聽説二(1)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板書:小蝌蚪找媽媽)

二、引導看圖

1.圖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麼地方?(指名看圖)説説小蝌蚪的樣子。

(學生試説: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黑的,長着長尾巴。)

2.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誰?(鯉魚烏龜)教師相機板書:烏龜

三、自學課文

老師提出要求,對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義,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讀懂。讀後想一想:課文是怎樣寫小蝌蚪找媽媽的?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它有什麼變化?

四、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學習生字新詞。

(1)在課文裏找出生字,畫下來,讀一讀,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説説生字的結構特點,然後寫一寫。

(3)教師重點指導:

蝌蚪,kēdǒu,都是左右結構,蟲字旁。羣,qún,13筆,左右結構。灰,huī,6筆,半包圍結構,右下是“火”。腿,tuǐ,13筆,左右結構,右邊是退。姨,yí,9筆,左右結構,左邊女字旁,右邊夷字邊。注意“女”作偏旁時,橫不要出頭。寬,kuān,三拼音,10筆。嘴,zuǐ,要讀準平舌音,注意寫好右邊的筆畫。龜,guī,7筆,注意下邊的寫法。擺,bǎi,左右結構,13筆,追,zhuī,翹舌音,9筆。要寫好右邊。肚,dù,左右結構,7筆。鼓,gǔ,左右結構,13筆,注意寫好右邊的筆畫。

2.試着回答問題:小蝌蚪是什麼樣的?小蝌蚪怎樣長成青蛙的?青蛙長得什麼樣?

五、課堂練習

認記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

2.聽寫:蝌蚪一羣灰色烏龜寬嘴巴鼓眼睛

3.説説小蝌蚪和青蛙的樣子。

二、導學課文

1.導讀第1自然段

(1)課文裏是怎麼描寫小蝌蚪的呢?(一羣小蝌蚪,長着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裏游來游去。)教師一邊講評一邊板書:池塘一羣黑灰色

(2)小蝌蚪現在在做什麼呀?(快活地游來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裏快活地游來游去,我們也來快活地讀讀書,請齊讀第一段。

小蝌蚪遊啊遊,過了幾天——怎麼了?(長出了兩條後腿。)(師貼長後腿的畫於黑板上)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媽媽了,於是鯉魚媽媽決定幫助它們找媽媽,它是怎樣回答的呢?課文又是怎樣寫的呢?我們就是這羣小蝌蚪,再來讀讀他們的話。(生讀蝌蚪的話)

(5)(出示——鯉魚)老師現在來當鯉魚媽媽,誰來當小蝌蚪,向我打聽?(請學生當小蝌蚪來練習)

(6)交換,學生念鯉魚媽媽,教師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師生對讀,邊讀邊做動作)

(7)從鯉魚媽媽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知道蝌蚪媽媽的特點是什麼?(四條腿,寬嘴巴。)

2.導讀第3自然段

小蝌蚪聽了鯉魚媽媽的話,繼續遊啊遊,過了幾天,小蝌蚪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又長出了兩條前腿。)(師貼長前腿的畫於黑板上)

小蝌蚪又錯把烏龜當媽媽。(烏龜同青蛙一樣是四條腿,寬嘴巴)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從背後趕上去打招呼)表演動作。

3.導讀第4自然段。

指名朗讀本段。青蛙媽媽什麼樣?找出描寫大青蛙的句子。

板書:四條腿(蹲)寬嘴巴大眼睛(鼓)綠衣裳(披)白肚皮(露)

理解“游過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媽媽,心裏很高興、很踏實)表演動作。

4.齊讀第5自然段。

小蝌蚪象我們同學一樣聰明,認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媽媽,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變化暱?(小蝌蚪尾巴變短了)(師貼出小蝌蚪尾巴變短的圖片)小青蛙以後跟着媽媽做什麼?(捉害蟲)

5.小結:教育學生要保護青蛙。(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專門吃害蟲。青蛙善於捕捉害蟲,一隻青蛙一天要吃害蟲40~50只,多的達到200多隻。一隻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隻害蟲。所以,我們要保護青蛙)

三、課堂練習

1.讀寫生字新詞。

2.仿寫句子。

地點有什麼樣子幹什麼

池塘裏有一羣小蝌蚪大腦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有一羣鵝

有一羣小雞

有一隻猴子

第三課時

一、複習檢查

1.看拼音,寫漢字。

qīng wā mā ma yǒu sì tiáo tuǐ,kuān kuān de zuǐ ba,gǔ zhe dà yǎn jing,pī zhe bì lǜ de yī shang,lòu zhe xuě bái de dù pī。

2.説説小蝌蚪是怎樣一步一步變成青蛙的——開始什麼樣?後來呢?教師板書:

大腦袋黑灰色長尾巴→長兩條後腿→長兩條前腿尾巴變短→尾巴不見了→脱掉了尾巴→換上了綠衣裳。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把課文內容講一講

老師提示線索:池塘裏……小蝌蚪遊呀遊……小蝌蚪遊呀遊……小蝌蚪遊呀遊……不知什麼時候……

四、總結

課文裏通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講述了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每一段的寫法都是一樣的:先寫小蝌蚪的變化,再寫小蝌蚪看見了誰,最後用對話來結束。

通過本課學習,我們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詞,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作者根據圖畫的主要內容,合理想象,按順序寫出了這樣一篇好文章,對我們今後的看圖作文會有幫助。

五、課堂練習

1.説説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課後習題3。

板書:

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變→青蛙

大腦袋→長了兩→長了兩→尾巴→不見

黑灰的身子條後腿條前腿變短尾巴

長尾巴 ↓↓↓

找媽媽→鯉魚→烏龜→大青蛙→捉害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