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數學圓的教案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2W

我們通過教案的制定可以使教學更加精彩,教案的內容包括教學步驟以及時間分配,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六年級上冊數學圓的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六年級上冊數學圓的教案5篇

六年級上冊數學圓的教案篇1

——德江縣穩坪鎮中心完小:安世兵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國小生

2、學科:國小數學

3、課時:1課時

二、教學課題:圓的認識

三、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六年級上冊56/57頁

四、教材分析:

?圓的認識》是人教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圓》中的教學內容。本節課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瞭解圓的特徵、掌握用圓規畫圓。滲透了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關係。通過對圓的認識,不僅能加深對周圍事物的瞭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今後學習圓的周長、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紮實的基礎。

(一)、教學目標:

1、學生從圓中初步去感知,掌握圓的各部分名稱及特徵,

2、理解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3、會使用工具正確規範畫圓,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4、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知並瞭解圓的`基本特徵,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突破方法:通過實踐操作歸納總結圓的特徵。

教學難點: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係,熟練掌握畫圓的方法。

突破方法:在嘗試的基礎上發現掌握圓的畫法。

五、教學方法

1、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

2、課堂上堅持以生為本,創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情感交融的課堂氛圍。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六、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好圓規、直尺、圓形紙片、一張白紙

(2)學生自帶一個輪廓為圓的物體。

(3)教師準備好課件、與圓相關的其它教學資源。

七、教學過程

師指出:我們把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叫做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

板書:半徑。

3、請同學們繼續觀察,剛才我們把圓對摺時,每條摺痕都從圓的什麼地方通過?兩端都在圓的什麼地方?(出示課件)

生:回答

師:我們把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d”來表示。

板書:直徑

??研究圓的特徵

1、師:請同學們在圓形紙片上畫半徑,10秒鐘看能畫出多少條?生:由學生完成。

師:如果繼續讓你們畫,你們能畫出多少條?

組織學生討論。

師:你們能發現這些半徑有什麼特點?

生:……

師:在同一圓內,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

2、想一想:直徑有什麼特點呢?

組織學生討論:

師:在同一圓內,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3、請同學們再用直尺量一量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長度?看看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六年級上冊數學圓的教案篇2

第一課時:

圓的認識

教學內容:

科書第85~87頁例1、例2,以及隨後的“練一練”,練習十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畫圖、討論等活動中感受並發現圓的基本特徵,知道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的含義;會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能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象。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圖形與生活的聯繫,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遊戲:摸圖形。

出示裝有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和圓形紙片的袋子。

提出要求:同學們喜歡做遊戲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袋子,裏面裝有很多平面圖形。請一位同學把它們依次摸出來,其他同學一起説出圖形的名稱。

2.出示學生摸出的圓形紙片,指出:這是一個圓形紙片(板書:圓)。圓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三角形、長方形等多邊形相比有什麼不同?它有哪些有趣的特徵?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些問題。

板書:圓的認識。

二、教學例

1.提問:你在生活中見過圓嗎?舉例説一説。

學生交流時,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如果學生説的圓形物體就在身邊,可以讓他們指一指物體上的圓;第二,課前要準備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圓形物體或圖片,當學生説到這些物體時,可及時呈現出來;第三,如果學生把球當成了圓,可以通過比較讓他們知道球是立體圖形,而圓是平面圖形。

2.追問:説了這麼多的圓,看了這麼多的圓,大家想不想動手畫一個圓呢?先動腦筋想一想,再用手頭的工具動手畫一畫。

3.學生獨立畫圓。組織交流時,可結合教材所列的畫法,有針對性地介紹一些典型畫法。如果有學生想到了用圓規畫圓,不要急於讓他們説出具體的操作過程。

4.啟發思考:圓和以前學過的三角形、長方形等多邊形相比有什麼不同?

在交流中相機明確:以前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而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圖形。

5.介紹圓規:剛才,我們用不同的方法畫出了圓,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通常我們會藉助一個專門工具來畫圓,這個工具就是圓規。圓規有兩隻腳,一隻腳是針尖,另一隻腳上裝着用來畫圓的筆,兩隻腳可隨意叉開。

6.提出要求:你能試着用圓規畫出一個圓嗎?

進一步要求:邊畫邊想,用圓規畫圓一般分為哪幾個步驟?需要注意些什麼?

7.先讓學生説説自己畫圓的過程,教師在黑板上示範畫圓,適時板書:兩腳叉開。固定針尖。旋轉成圓。

引導反思:你認為畫圓時應注意些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有針尖的一隻腳要固定在一點;旋轉圓規時兩腳間的距離必須保持不變。

8.組織練習:請大家把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統一確定為4釐米,按上述步驟再畫一個圓,在小組裏比一比,誰畫得好。

9.介紹圓心、半徑和直徑。

結合介紹在圖中畫出相應的線段,標出相應的字母,提醒學生注意每個字母的寫法。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畫圓的過程,説説對這些概念的理解,並在自己所畫的圓中標出圓心、畫一條半徑和一條直徑,並分別用字母表示。

(1)圓的大小是由什麼決定的.?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畫圓時圓的大小是由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決定的。

(2)指名在黑板上的圓中表示出兩腳的距離。

教師總結並板書: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就是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作半徑,用字母r表示。

(3)教師畫出直徑,説説這條線段有什麼特點。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並板書: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作直徑,用字母d表示。

10.探究圓的特徵。

(1)出示例2的問題。

(2)學生在小組裏操作、討論,形成結論。教師巡視。

(3)小組彙報,教師板書

①在同一個圓裏,半徑有無數條,直徑有無數條。

②在同一個圓裏,半徑的長度都相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③同一個圓中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一半。

④圓是軸對稱圖形,有無數條對稱軸。

(4)説説你是怎麼得出每一條結論的,指名驗證。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l)出示三個圖形。

(2)指名説説各圓的半徑和直徑。

(3)評議:為什麼其他的線段不是半徑或直徑?

2.完成“練~練’’第2題。

(1)學生獨立畫圓,並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2)指名説説畫圓的過程。

3.完成練習十三第1題。

(l)學生獨立填表。

(2)指名説説思考過程。

4.完成練習十三第5題。

(l)學生獨立操作後,在小組裏交流。

(2)集體彙報交流。

5.作業:練習十三第2、3、6題。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穫?

學生髮言,教師點評。

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①在同一個圓裏,半徑有無數條,直徑有無數條。

②在同一個圓裏,半徑的長度都相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③同一個圓中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一半。

④圓是軸對稱圖形,有無數條對稱軸。

六年級上冊數學圓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2、會使用工具畫圓。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圓的認識,通過動手操作,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係,認識圓的特徵。

教學難點:畫圓的方法,認識圓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行有哪些?這些圖形都是用什麼線圍成的?簡單説説這些圖形的特徵?

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2、示圓片圖形:圓是用什麼線圍成的?(圓是一種曲線圖形)

舉例:生活中有哪些圓形的物體?

二、認識圓的特徵。

1、學生自己在準備好的紙上畫一個圓,並動手剪下。

2、動手摺一折。

(1)折過2次後,你發現了什麼?(兩摺痕的交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兩條摺痕,看看圓心是否相同。

3、認識直徑和半徑。

(1)將摺痕用鉛筆畫出來,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觀察這些線段的特徵。(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3)板書: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

4、討論:

(1)什麼叫半徑?圓上是什麼意思?畫一畫兩條半徑,量一量它們的長短,發現了什麼?

(2)什麼叫直徑?過圓心是什麼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圓的直徑的長短,你發現了什麼?

(3)小結: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直徑,且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半徑,且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5、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1)學生獨立量出自己手中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長度,看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然後討論測量結果,找出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得出結論:在同一個圓裏,

6、鞏固練習:課本58“做一做”的第1-4題。

三、學習畫圓。

1、介紹圓規的各部分名稱及使用方法。

2、引導學生自學用圓規畫圓,並小結出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四、鞏固練習。

1、畫一個半徑是2釐米的圓。再畫一個直徑是5釐米的圓。

2、判斷,並説為什麼。

(1)半徑的長短決定圓的大小。()

(2)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3)直徑是半徑的2倍。()

(4)圓的半徑都相等。()

3、思考題:在操場如何畫半徑是5米的大圓?

五、佈置作業。

教學反思:

在教授《圓的認識》後,有如下反思,希望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能揚長短,促進教學。

一、聯繫生活,體現生活數學。

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物體哪些是圓形的。課後引導學生探討車輪為什麼是圓形的,不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對圓的認識,而且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身邊有數學,伸出手就能觸摸到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培養創新精神。

1、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本節課中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實驗、討論、交流、合作學習中,理解新知識,使所有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樹立自信心。如教學圓心、直徑、半徑,不急於傳授,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折圓,發現圓中心的一點,比一比、量一量、畫一畫,發現圓的一些特徵;通過觀察、比較,自主看書,發現同圓中,所有半徑都相等,所有直徑也相等,半徑是直徑的一半,直徑是半徑的2倍,教師適時引導,使學生懂得歸納知識的一般方法,同時學會了觀察、實驗、操作、發現等學習方法,並伴隨新知識的獲得,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增強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

2、在畫圓這個教學片段中我沒有像以前一樣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圓的畫法,我發現很多學生都有畫圓的經驗了,就藉助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構。在學生介紹畫圓的經驗時,我利用動態生成的資源教學,藉助學生的`實踐操作,我很自然地解決了“畫圓時,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圓規兩腳張開的大小是圓的半徑,圓的半徑決定圓的大小”的問題,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學會了圓的畫法。

3.應用知識,體驗價值。提問車輪為什麼要做成圓的,車軸裝在哪裏?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教師機演示自制教具車輪,讓學生再好奇,愉悦的氛圍中明白了車輪做成圓的車就跑的既快又穩道理。這些生活化的問題,對學生既有挑戰性又體現了學習的樂趣。正真體現了數學來源生活又服務生活。

不足之處:

1、在本節課畫圓的部分,沒有在黑板上示範圓的畫法,因此並沒有規範學生對圓的畫法的認識,學生並沒有一個直觀的感覺,沒有創設出一個理解的空間。、

2、本節課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沒有完全充分地發揮出來。

3、在尊重學生方面還應注意不能打消學生的積極性

4、圓與點、直線、圓的位置關係還不是很清楚、證明題中還不會找條件。

5、扇形的面積計算還不太熟練,有待於進一步鞏固。

六年級上冊數學圓的教案篇4

設計説明

圓的周長是在學生認識了圓,瞭解半徑和直徑關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初步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的開始。鑑於本課時的教學屬於計算公式的`教學,在設計上突出了以下兩點:

1.循序漸進,逐層展開。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我遵循激、導、探、放的原則,引導學生思考、操作,鼓勵學生概括、交流。學生運用知識去大膽嘗試,在嘗試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2.動手實驗,突破關鍵。

理解和認識圓周率是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關鍵。教學時用較多的時間組織學生動手實驗,探究和認識圓周率,讓學生在猜測、實驗、驗證、計算、交流中發現和認識圓周率,理解周長計算公式的來龍去脈。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直尺、圓形硬紙板、圓規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認識圓的周長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兩輛車,車輪的大小不一樣。

師:明明和剛剛分別騎着自行車和踏板車,如果輪子只滾動一圈,哪個滾得遠?

學生討論、交流,得出車輪越大,滾一圈就越遠。

2.引入:在課前,我們通過學情檢測卡的內容,已經瞭解了車輪滾一圈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圓的周長。

六年級上冊數學圓的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圓的認識》是人教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圓》中的教學內容。本節課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瞭解圓的特徵、掌握用圓規畫圓。滲透了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關係。通過對圓的認識,不僅能加深對周圍事物的瞭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今後學習圓的周長、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也是國小階段認識的最後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圓是一種常見的、簡單的曲線圖形,在學習《圓的認識》以前,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對圓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國小生很難將圓的認識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聯繫起來,對圓的理性認識有一定的難度在上課時,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繫,加強實踐操作,讓學生通過折、量、畫的手段,在動手做中獲得知識的體驗,增強學習興趣,達到順利完成本節內容的目的。

三、教學目標:

1、認識圓,掌握圓的各部分名稱及特徵,

2、理解同圓中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3、會使用工具正確規範畫圓,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感知並瞭解圓的基本特徵,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2、教學難點: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五、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好圓規、直尺、圓紙片

2、自帶一個輪廓為圓的物體學生自帶一兩個輪廓為圓的小物品。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讓學生觀察課本第57頁的主題圖,提問:同學們,現在請大家認真觀察主題圖看誰在這幅圖上找到的圓多?學生彙報,(車輪、花壇、水池??)

圓與我們的生活關係非常密切,誰還能舉一些外形是圓的物體?學生彙報(鐘面,??),老師也找了一些圓,我們一起來分享。

3、引出課題,圓在我們的生活中密切聯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圓的認識”。

4、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行有哪些?這些圖形都是用什麼線圍成的?簡單説説這些圖形的特徵?

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出示圓片圖形:

(二)、探索新知,動手發現

1、“我能畫”環節,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圓(不限定用圓規)(學生用圓柱、三角板中的小圓、直尺中小圓、茶杯蓋??)

(1)先自己在紙上畫圓,再和組內的同學説一説你畫圓的方法。

(2)小組交流:比較你組內的畫法,你覺得哪種更好?

2、自學課本第58頁,找出有關的關健詞,並把重點的或要注意的地方做上記號。

3、動手摺一折。

(1)折過2次後,你發現了什麼?(兩摺痕的交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4、認識直徑和半徑。

(1)將摺痕用鉛筆畫出來,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觀察這些線段的特徵。(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3)小結: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4)出示“圓上、圓內、圓外”讓學生理解。

(三)、認識圓的特徵

1、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議一議,在小組裏討論:

(1)在同一個圓裏可以畫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

(2)在同一個圓裏,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直徑呢?

(3)同一個圓的直徑和半徑有什麼關係?

小結: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直徑,且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半徑,且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2、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學生用尺子獨立量出自己手中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長度,看它們之間有

什麼關係?然後討論測量結果,找出直徑與半徑的.關係。得出結論:在同一個圓裏,[方式,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讓他們自主去探究。這樣設

計更突出了對學的過程的重視。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動手摺一折、畫一畫、量一量、議一議,相互交流、得到圓的特徵,不僅使學生的認識從具體上升到抽象,而且使學生感悟了研究數學問題的基本方法。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去發現、總結圓的特徵。]

(四)、教學用圓規畫圓

1、引導學生自學用圓規畫圓,並小結出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1)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即定半徑);

(2)把有針尖的一腳固定在一點(即圓心)上;

(3)把裝有鉛筆尖的一隻腳旋轉一週,就畫出一個圓。

2、請同學們用圓規畫兩個大小不同的圓,觀察對比所畫的兩個圓,有什麼不同?哪些地方不同(大小、位置)請同學們思考為什麼兩個圓會不相同呢?是什麼決定圓的大小?(半徑小,則圓小;半徑大,則圓大。)

圓的位置不一樣,是因為固定點的位置不同,造成圓心的位置不一樣,因此圓的位置不一樣。

小結: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3、練習:用圓規畫一個半徑是2cm的圓,並用字母o、r、d標出它的圓心、半徑和直徑。

(五)鞏固練習

1、練習中深化認識圓

2、判斷是非

(1)、在同一個圓內只可以畫100條直徑。()

(2)、所有的圓的直徑都相等。()

(3)、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

(4)、直徑3釐米的圓比半徑2釐米的圓要大些。()

(六)、課堂小結,回顧知識

1、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

2、佈置作業。

書本p60第1-4題。

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1、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

2、通過圓心,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3、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一半。用字母表示:d=2rr=d/2

??、圓的特徵:

1、在同一個圓中有無數條半徑,且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

2、在同一個圓中有無數條直徑,且所有的直徑長度都相等。

3、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或直徑)決定圓的大小。研訓小結: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直觀的觀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