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六年級複習教案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54K

教師應該不斷改進他們的教案以提高教學效果,教案的編寫需要考慮教學材料的可獲得性和可使用性,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國小數學六年級複習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國小數學六年級複習教案5篇

國小數學六年級複習教案篇1

單元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徵;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

使學生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會正確計算。

使學生理解求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容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單元重點:

掌握圓柱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和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單元難點:

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

1、圓柱

(1)圓柱的認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12頁圓柱的認識,練習二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藉助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認識圓柱的特徵和圓柱各部分的名稱,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2、培養學生細緻的觀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圓柱的特徵。

教學難點:

看懂圓柱的平面圖。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已知圓的半徑或直徑,怎樣計算圓的周長?(指名學生回答,使學生熟悉圓的周長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圓的周長(教師依次出示題目,然後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評判答案是否正確)

(1)半徑是1米

(2)直徑是3釐米

(3)半徑是2分米

(4)直徑是5分米

二、認識圓柱特徵

1.整體感知圓柱

(1)談談圓柱.你喜歡圓柱嗎?請同學説説喜歡圓柱的理由。(美觀、實用、安全、可滾動……)

(2)找找圓柱,請同學找出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

2.圓柱的表面

(1)摸摸圓柱。請同學摸摸自己手中圓柱的表面,説説發現了什麼?

(2)指導看書:摸到的上下兩個面叫什麼?它們的形狀大小如何?摸到的圓柱周圍的曲面叫什麼?(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的曲面叫側面。)

3.圓柱的高

(1)課件顯示:一根豎放的大針管中的藥水由高到低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思考:藥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麼有關?

(2)引導小結: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關.

(3)結合課本回答什麼叫圓柱的高。(板書: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4)討論交流:圓柱的高的特點。

①課件顯示:裝滿牙籤的塑料盒,問:這些牙籤是圓柱的高嗎?假如牙籤細一些,再細一些,能裝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對圓柱的高,你想説些什麼?

歸納小結並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對這數不清的高,測量哪一條最為簡便?

老師引導學生操作分析,得出測量圓柱邊上的這條高最為簡便,同時課件上的圓柱體閃爍邊上的一條高.

4.圓柱的側面展開(例2)

(1)動手操作:請同學分小組拿出橡皮、蠟筆、水彩筆、固體膠水等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分別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反饋後討論:展開後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樣剪的?展開後得到平行四邊形的是怎樣剪的?

強調:我們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長方形與圓柱的關係.

(2)尋求發現.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係.

①師生一起把展開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再展開,在重複操作中觀察。

②學生再觀察電腦演示上述過程.(用彩色線條突出圓柱底面周長和高轉化成長方形長和寬的過程。)

③同學交流後説出自己的發現: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3)延伸發現.展開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邊長與圓柱的關係。

①討論:平行四邊形能否通過什麼方法轉化成長方形?

課件顯示:平行四邊形通過割補轉變成長方形,再還原成圓柱側面的動畫過程。

②想一想:當圓柱底面周長與高相等時,側面展開圖是什麼形?

③引導小結:不管側面怎樣剪,得到各種圖形,都能通過割補的方法轉化成長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1頁“做一做”的第2題。

2.做第15頁練習二的第3題。

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3.做第15頁練習二的第4題。

四、佈置作業

完成一課三練p15的1、2題。

國小數學六年級複習教案篇2

教學內容:課本第158頁總複習(五)第25~31題;《作業本》p82.

教學目標:牢固掌握圓的特徵,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

教學重點:圓的周長和麪積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基本概念整理

1、説出有關計算公式。

(1)學生討論回答。(先文字公式再字母公式)

(2)誰能説一説什麼是圓周率?

2、填表計算:(單位:釐米)

(1)學生全體練習。(2)投影反饋。

3、練習:課本第158頁第25題。

二、基本練習

1、按要求計算(求面積):

(1)d=12釐米C=?S=?

(2)r=4.5分米C=?S=?

(3)C=50.24米S=?

學生練習後反饋計算方法和結果。

2、練習:課本第158頁第26~29題。(重點指導第26、27題。)

三、複習組合圖形的面積

1、求下列各圖陰影部分的面積和周長。(單位:釐米)

(1)學生練習。

(2)反饋討論每個圖形的解題思路,數量關係。

(3)小結組合圖形的計算方法:

a、分析數量關係b、確定公式、處理數據c、列式計算

2、學生練習:第159頁第30題。(學生反饋)

問:陰影部分的面積怎麼求?隱蔽(缺少)條件怎麼求?為什麼?

四、深化練習

1、求周長和麪積。第31題(學生獨立完成反饋。)

2、求下列圖形(陰影部分)的周長和麪積。

(1)説出每個圖的周長、面積各指哪部分?

(2)説計算方法和結果。

五、教學小結與《作業本》p82.

六、討論思考題。

國小數學六年級複習教案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p23-26的內容,p24“做一做”,完成練習四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圓錐,圓錐的高和側面,掌握圓錐的特徵,會看圓錐的平面圖,會正確測量圓錐的高,能根據實驗材料正確製作圓錐。

2、過動手製作圓錐和測量圓錐的高,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3、養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教學重點:

掌握圓錐的特徵。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圓錐的組成。

教具準備:

每人一個圓錐,師準備一個大的圓錐模型。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2、圓柱的特徵是什麼?

二、新課

1、圓錐的認識 (直觀感受觀察討論彙報)

(1)讓學生拿着圓錐模型觀察和擺弄後,指定幾名學生説出自己觀察的結果,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圓錐有一個曲面,一個頂點和一個面是圓的,等等。

(2)圓錐有一個頂點,它的底面是一個圓、(在圖上標出頂點,底面及其圓心o)

(3)圓錐有一個曲面,圓錐的這個曲面叫做側面。(在圖上標出側面)

(4)讓學生看着教具,指出: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高。 (沿着曲面上的線都不是圓錐的高,由於圓錐只有一個頂點,所以圓錐只有一條高)

2、小結

圓錐的特徵(可以啟發學生總結),強調底面和高的特點,使學生弄清圓錐的特徵是:底面是圓,側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3、測量圓錐的高(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測量)

由於圓錐的高在它的內部,我們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長度,這就需要藉助一塊平板來測量。

(1)先把圓錐的底面放平;

(2)用一塊平板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

(3)豎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間的距離。

4、教學圓錐側面的展開圖

(1)學生猜想圓錐的側面展開後會是什麼圖形呢?

(2)實驗來得出圓錐的側面展開後是一個扇形。

三、課堂練習

1、做第24頁“做一做”的題目。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模型紙樣,先做成圓錐,然後讓學生試着獨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徑.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2、練習四的第1題。

(1)讓學生自由地觀察,只要是接近於圓柱、圓錐的都可以指出。

(2)讓學生説説自己周圍還有哪些物體是由圓柱、圓錐組成的。

3.完成練習四的第2題。

補充習題

1出示一組圖形,辨認指出哪些是圓錐。

2出示一組圖形,指出哪個是圓錐的高。

3出示一組組合圖形,指出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四、總結

關於圓錐你知道了些什麼?你能向同學介紹你手中的圓錐嗎?

教學反思:

觀察、感知中認識並掌握圓錐的特點,經歷探究測量圓錐高的方法的過程,加深了對圓錐高的認識。在旋轉,對比圓柱和圓錐的過程中,加深對圓錐特點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思維。

國小數學六年級複習教案篇4

教學內容:總複習第11、21、22題

複習目的:1.通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已學統計圖的特點及繪製方法。

2.能夠對統計圖進行分析和,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辨異能力。

3.在繪製統計圖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負責態度。

複習過程:

一、揭示課題,展示目標

要求通過對統計圖的複習,達到下面的目標:

1.掌握統計圖的特點及製作的方法、步驟。

2.會對統計圖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

3.繪製統計圖時講究整潔、美觀。

二、回憶梳理,結成絡(15分)

組織回憶:統計這一單元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知識?

三、組織記憶,融會貫通

同桌間相互討論,邊説邊記憶:複式條形統計圖和複式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異同?

經過討論,使學生明白:複式條形統計圖和複式折線統計圖繪製步驟基本一樣,如果連接每個直條的端點,就使條形統計圖變成了折線統計圖;而沿着折線統計圖的各點畫出直條,就轉變成了條形統計圖。

四、練習矯正,形成技能。

第11題

(1)從圖上可以看出旅行車從8:00到11:00行走的路程為180千米,時間是3時,所以速度是每時60千米。

(2)可以這樣描述,先以每時60千米的速度行駛了3時,休息了1時後,又以每時60千米的速度行駛了1時,然後瀏覽了2時的`景點,再以每時60千米的速度行駛1時,總共行駛了300千米。

旅遊車停留的3時,學生只要敍述合理就行。

第21題

複習複式條形統計圖。本題可以用排除法,由跑步可排除c,由跳遠可排除a,再比較跳高可以排除b,選擇d。

第22題

複習複式折線統計圖,縱軸可以1格代表2個人,可以讓學生用兩種顏色的筆描畫折線圖。鼓勵學生從圖中獲得儘可能多的信息。學生也可以議一議,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學生也許會説:從折線統計圖也可以看出,營養不良的學生數大致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説明人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肥胖的人數也比0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在生活提高的情況下,人們的飲食也要有所節制,要養成好的飲食習慣。

國小數學六年級複習教案篇5

複習目標:

1、通過複習使學生能熟練掌握長度、面積、體積的計量單位,質量單位,時間單位等。能正確使用學過的計量單位解決實際問題。

2、熟練掌握有關計量單位之間的進率關係。

教學重點:

1、學生小組整理計量單位和進率。

2、熟練進行名數的改寫。

教學難點:

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計量單位的具體表象。

複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篇由“小馬虎”同學寫的數學日記。(請一名同學讀日記)

今天是20xx年4月29日,早上從睡夢中醒來已經7:30了,我立刻從牀上爬起來,馬上穿衣、洗臉、刷牙,不知不覺中已經過了20小時。該吃飯了,我端起一杯300l的牛奶一飲而盡,又吃了200千克麪包和一個煎雞蛋。吃過早餐,我便衝出家門,步行500千米到達學校!進校門的時候鈴聲剛剛響起!

師:你們笑什麼?

生:他用的單位不恰當。

師:同學們觀察還真是仔細,我們學習就應該細心、認真、一絲不苟。其實在我們日常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經常要接觸到各種量,並且進行各種量的計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複習國小裏面學習的一些常見的量和它們的計量單位。(板書課題:量的計量)

師:那請同學們找找這則日記中有哪些常見的量呢?(時間、長度、質量、體積)

二、分類整理。

師:我們還學過哪些量?它們各有哪些計量單位?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對我們所學過的量和計量單位進行分類整理。

過程要求:

1、由小組同學共同分類整理。

2、教師引導學生列表整理,並巡視課堂進行個別指導。

三、彙報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上台充當小老師,講解計量單位的進率和意義。並適當板書,老師作點撥處理,強調各單位間的進率和意義,並鼓勵學生對發言同學提出建議或者意見。(每個小組彙報一種量)

1、長度。

(1)什麼是長度?長度:兩點之間的距離。

(2)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用字母如何表示?(千米、米、分米、釐米、毫米)

(3)1釐米有多長?1分米有多長?1米呢?(用手比劃比劃)

(4)它們之間的進率是什麼?(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米=100釐米)

2、面積。

(1)什麼是面積。面積:物體表面(圖形)的大小。

(2)我們學過哪些面積單位?(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平方毫米)

(3)我們的教室面積大約是多少?用什麼單位最合適?

(4)它們之間的進率。(1平方千米=100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

3、體積/容積。

(1)體積: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容積:容器所能容納的物體的體積。

(2)體積計量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3)1立方厘米有多大?1立方分米有多大?1立方米呢?

(4)進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4、質量。

(1)常見單位:克(g)千克(kg)噸(t)

(2)進率: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5、時間單位。

(1)常見單位:世紀、年、月、日、時、分、秒。

(2)進率:1世紀=100年1年=12個月1年=365天(閏年366天)

有31日的月份是:1,3,5,7,8,10,12。

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

平年的二月有28日。閏年的二月有29日

怎樣判斷某一年是閏年還是平年?

(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閏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整百數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閏年,如1900年雖能被4整除,但不是閏年。)

1日=24時1時=60分1分=60秒

(補充時和小時的概念區分。時是時間點,小時是時間段。)

教師補充:季度、旬、星期。每月分三旬:上旬(1至10日);中旬(11至20日);下旬(21日至月底)。

四、作業。

請同學們課後修改一下“小馬虎”同學的日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