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上語文教案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9W

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説,每一篇優秀的教案都是辛勤奮鬥的心血,寫教案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在講課的時候有清晰的思路,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人教版五上語文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人教版五上語文教案8篇

人教版五上語文教案篇1

?七彩飛虹》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認識常用色。

2、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畫一幅有彩虹的圖畫。

3、增加學生的自然常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並能準確排序彩虹的七種顏色。

難點:大膽想象並表達自己對彩虹的情感或者關於彩虹的故事。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教師提問:小朋友你知道美麗彩虹是有哪七種顏色組成的嗎?教師出示七種顏色的色標卡。

2、學生回答:紅、橙、黃、綠、青、藍、紫。學生辨認七種不同的色彩。(具體認識表現彩虹的七種色彩的名稱。)

二、分析理解。

1、師:小朋友,你知道這七種顏色的正確順序嗎?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呢?

2、學生根據教材説出七種顏色的正確順序。

三、混色遊戲。

1、教師示範將紅色水杯和黃色水杯的水相互混合後,引導學生觀察變化。

2、再請小朋友把黃、藍兩色和紅、黃兩色分別混合,觀察顏色的變化。

3、從自己的彩色筆盒子中按照順序找出七種顏色。

四、欣賞感知。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範圖並請學生説一説自己看了這些畫以後的想法。

2、學生欣賞教材範圖,鞏固彩虹的七種顏色以及其順序印象。

五、自主表現。

1、教師引導學生大膽想象:你想把彩虹畫成什麼?

2、請學生説一説,畫一畫,教師巡迴輔導。學生在老師的啟發下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彩虹的想象。

六、總結評價。

1、教師總結。

2、學生自評和互評。

人教版五上語文教案篇2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藝術境界。

2.學習襯托的手法。

3.背誦並默寫這兩首詞。

教學重點:教學目的1、3

教學難點:教學目的1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法:誦讀、點播、賞析。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1.:梅花一直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歌詠的對象,請大家試着背一背關於梅花的詩或詞。(如《梅花》、《墨梅》、《早梅》、《紅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讚美梅花的詞——毛澤東在1961年12月寫的《卜算子·詠梅》。

2.大家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的兩首詞嗎?誰能背給大家聽?

3.(學生背誦《漁歌子》、《憶江南》這兩首詞。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詞比較長,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叫上闕,後一部分叫下闕。

二、反覆吟誦,理解詞意

1.自由讀毛澤東寫的這首詞《卜算子·詠梅》,

(1)自讀課文,練習讀正確、讀流利。(2)誰願意讀一讀這首詞?

2.再來讀這首詞,邊讀邊把詞中難理解的詞語或句子畫下來,試着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提出來討論。

(1)想想詞中寫了梅花的什麼特點,讚揚了梅花怎樣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處寫一寫。

(2)我們交流一下,大家自己解決了哪些問題。

(可以交流詞語的意思,如:詠梅、猶有、俏、爛漫。也可以交流句意。)

(3)同學們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4)與同桌相互交流。

3 。交流討論。

結合具體詞句,充分交流見解一一梅的特點及梅的品格;教師相機點撥,生對毛澤東詞中所寫的梅花產生讚歎之情。

(1)“風雨送春歸,風雪迎春到。”

“歸”是返回的意思。這句詩是説風雨把春天送回來了,漫天的飛雪迎接着春天的到來。

(2)“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梅花綻放於寒冷時節的荒郊野外。俗話説“冰凍三尺,非一日寒”,更何況“已是懸崖百丈冰”。可以想象羣花凋謝,大雪紛飛,天地間了無生機之時,梅花卻不畏嚴寒、一枝獨放的動人畫面。這句詩讚美了梅花不畏嚴寒、凌寒盛開的品格。

指導朗讀,想象畫面。

是呀,梅花傲霜鬥雪、堅韌不拔的品格令人讚頌。你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邊聽邊想象,這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學生描述自己想象的畫面。)欣賞畫面:

通過大家的描述,在老師的腦海中彷彿真的浮現出一幅寒梅傲雪圖。不少畫家也為這首詞配了畫,讓我們一同來欣賞幾幅。

(3)“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①“不爭春”,不和誰爭呢?

②梅花是那樣美麗,但卻不和春天盛開的百花爭豔,不炫耀自己的美麗。這是一種什麼品質呀?

(可讓學生補充:“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也寫出了梅花這種樂觀謙虛、不居功自傲的品格。)

③體會梅花的品格,練習朗讀。

要讀出梅花是報春的使者,卻無意爭春邀寵、居功自傲,表現了梅花樂觀謙遜的作風。

(4)“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等到百花盛開之時候,梅花無比欣慰地飄落叢中,表現了梅花的坦蕩與無私與眾不同。)

小結: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品格呀!凌寒獨放,在寒冷的季節裏向人們通報着春的信息;當春天到來,百花盛開,梅花已經凋謝,卻默默地在百花叢中微笑。讓我們帶着讚美之情,再來讀讀這兩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1)梅花以其樂觀自信、謙虛坦蕩的品格,贏得了毛澤東的讚頌,老師也忍不住要讚頌梅花。(範讀)

(2)讓我們都用自己的朗讀來讚頌梅花吧。(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播放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根據課件中所呈現的音樂旋律與畫面風雪交加、春回大地等變化,從而滿含激昂、讚歎之情讀出梅花的風姿,梅花的品質。注意讀出詞的節奏與韻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4.用自己的話説説詞的大意。(風風雨雨剛把春天送回來,漫天風雪又迎春天來到。看懸崖已結下百丈冰柱,凌寒梅花卻嬌豔地盛開着。雖然美麗卻不同百花爭春,只把那春的消息向人間預報。等鮮花盛開的時候,梅花在花叢中搖曳含笑。)

三、同桌合作,練習背誦

1.同學們,你們能不能把這首詞背下來?大家先試着自己背一背,然後和旁邊的同學互相檢查背誦的情況。

四.佈置作業,複習鞏固

2.背誦並抄寫這首詞。

人教版五上語文教案篇3

教學要求:

1、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全神貫注”的意思,體會最後一個自然段茨威格講的話的含義。學習羅丹做事全神貫注的品格。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給課文歸納主要內容。

3、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體會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所要説明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許許多多科學家工作起來,都常常廢寢忘食,達到忘我的境界,我們今天要了解的法國著名的雕塑家是怎樣全神貫注地投入創作的? 板書:全神貫注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讀音:

(2)談談讀後的收穫

2.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收集各組提出的問題,並進行歸類,組織學生交流。

3.師生共同制定學習目標:

(1)羅丹修改女像時的動作、語言、神態是怎樣的?説明了什麼?

(2)最後一自然段茨威格的話怎樣理解?

三、全班交流

小組長提出本組未解決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其中部分問題。

四、學生自學,小組、全班交流

自讀提示:課文中那些內容最能表現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

先自讀課文,畫出有關詞句,然後小組討論,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五、讀議結合,理解語句。

1.讀議有關描寫羅丹修改女像時的句子。

(1)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後退,觜裏嘰裏咕嚕的,好象跟誰説悄悄話。(這説明羅丹在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2)忽然,他眼睛閃着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説明羅丹想出了比較滿意的修改方案)如果改成“眼睛閃着光,似乎在跟誰爭吵”那一句好,為什麼?

(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説明羅丹工作緊張忙碌)

(4)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好象已經消失了。(説明羅丹完全進入了藝術創作的境界,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

2.讀讀議議羅丹修改完女像發生了什麼事?

(1)讓兩個學生分別讀第3、4自然段中表現羅丹和茨威格行動、語言的句子。

(2)聯繫上、下文討論下面句子的意思:

羅丹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他推開門,很抱歉地對茨威格説:“哎呦!你看我,簡直把你忘了。對不起,請不要見怪。”

(“猛然想起”是講羅丹剛剛從如醉如痴的創作情境中解脱出來。“對不起,請不要見怪”説明他對摯友的一片真情。從把朋友無意關在工作室這件事,進一步説明羅丹全神貫注地工作。)

3.齊讀最後一段。思考:你怎樣理解茨威格的話。(結合實際)

六、總結全文

七、佈置作業:

1.練習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2.收集名人忘我工作故事.

板書設計

26* 全神貫注 羅 丹

嘰裏咕嚕 把你忘了 (語言)

一會兒……一會兒……

踩 (動作)

不停地揮動

眼睛閃光 世界消失 (神態)

教後記: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全神貫注”的意思,體會最後一個自然段茨威格講的話的含義。學習羅丹做事全神貫注的品格。

人教版五上語文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蘇軾,瞭解蘇軾的人生感悟,倡導積極的人生態度;

2、體會本文詩情、畫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藝術特色;

3、探討本文中的人生哲理,從中得到啟發。

教學重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的文學常識,掌握本文的實詞、虛詞、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導學生體味其用詞的精練準確和生動形象,培養學生通過誦讀體悟和鑑賞優美、形象的語言的能力。

教學難點:體會本文詩情、畫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學方法:串講+探究、鑑賞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

(1)利用學習小組蒐集相關資料,瞭解作者蘇軾的生平,着重瞭解被貶赤壁這段經歷及與之有關的材料,瞭解赤壁的歷史,關於賦的簡單知識等。

(2)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籍解決字詞問題,並歸納文章的字詞。

2、教師準備

(1)若用多媒體教學,收集資料,製作好多媒體教學課件。

(2)準備好相關的鞏固練習課前課中課後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人生是由不連續的幸與不幸組接而成的。當不幸降臨時,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是自怨自艾,消極的躲避還是樂觀豁達的積極面對呢?其實所謂幸與不幸,是與非,只是看問題角度不一樣而已。當我們學會珍惜不幸的價值時,它就是我們人生的財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赤壁賦》,是一篇面對人生不幸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處於人生底谷的蘇軾是如何去面對的。

二、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詩人,畫家,書法家。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並稱“三蘇”。21歲中進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難造就了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學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創了豪放派詞風,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散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我們今天要學的《赤壁賦》,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寫作背景

元豐三年(1079年),蘇軾因作詩諷刺王安石新法(“烏台詩案”),被捕入獄。出獄後,被貶黃州團練副使。在這裏,為排遣內心鬱悶,他經常來赤壁磯遊覽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後寫下了前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些名篇。《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有着深遠的影響。

四、文體簡介

1、這篇文章的體裁是“賦”。賦體出現於戰國後期,到了漢代才形成確定的體制,這是賦的淵源。賦體的流變大致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各個階段。

2、關於賦的特點:賦在藝術表現上注重鋪陳、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內理。在語言上使用新奇美麗的辭藻。另外賦也講究聲韻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與詩歌的韻律、節奏結合在一起。藉助長短錯落的句子,靈活多變的韻腳以及排比、對偶的調式,形成一種自由而又謹嚴、流動而又凝滯的文體,既適合散文式的鋪陳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詩意

五、解讀課文

(一)聽錄音朗誦或齊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詞的讀音與朗讀的節奏。

(二)理清思路,學生討論回答

全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後通過客人洞蕭吹奏的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間的問答,文章重點轉到關於人生態度的論辯上。全文有詩情、畫意,哲理,表達了作者曠達樂觀的處世態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寫夜遊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在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盪舟,把酒誦詩。置身於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遺世”“羽化”之樂,不禁飄飄欲仙。從而為全文定下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簫聲起,悲意生。哀怨,愛慕,哭泣,申訴,潛龍舞,新婦泣,六個比喻,渲染蕭聲的悲涼,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為悲涼,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天地人生的感觸。客人從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詩。世間萬物,英雄豪傑,不過是過眼煙雲,隨着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散盡。想到自己貶謫黃州,青春虛度不禁悲從中來。)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寫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説明世界的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不變的,用不着羨慕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着哀歎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曠達樂觀的態度。)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個結尾意味深長,既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又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謫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並不錯,既不寂寞也無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__。)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脱

感情的變化是:樂——悲——樂

1、具體品讀課文

(1)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根據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圖景。

①掃除這段文中的疑難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經,望:農曆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遊於赤壁之下:狀語後置句,應為:於赤壁之下游。於:介詞,在……下,方位名詞

興:起,同風雨興焉

屬:zhǔ,通“囑”,意思是勸、請

②師生討論

師:作者在這段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圖畫,現在我們要給這幅圖卷命名,應該叫什麼?

生討論:泛舟赤壁圖、月夜江水圖、秋江風月圖等

總結選用(秋江風月圖—板書),那這副圖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生:清風、水波、月(師板書)

問: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寫美在何處?為什麼寫得賽似仙境?

生討論,師總結:作者的這一段描寫藴涵着一種深沉雋永的詩意,一下子把人帶進了詩的國土,沉醉在山水風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領略那深藴的人生意義。這種境界和意藴是過去的賦從來沒有表現的。

(一寫夜遊之樂。作者以傳神的筆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麗、靜謐以及與客人夜遊的逸興。本段寫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風”、“水波”和月出後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遊人自由愉悦的心緒,又為後文對“水”、“月”的變與不變的議論作了鋪墊。)

(2)全班齊讀第二段。

講解疑難字詞句,分析。

這段作者描寫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的簫聲。簫,素來是憂傷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悶的犧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從樂到悲變化是否太突兀?悲從何來?(師生討論)

師:我們先來理作者情感的變化線索。作者從樂字引出歌來,“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是指《詩經?陳風?月出》詩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為什麼蘇軾在船中誦讀“明月之詩”裏的“窈窕之章”?

從扣舷而歌的歌詞看,顯然是從《月出》詩裏生髮出來。“流光”指江面上閃爍盪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麼?“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兒,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糾兮”麼?“渺渺兮予懷”表現臨風悵惘,思緒黯然,不就是“勞心悄兮”麼?但這歌詞與單純的民間情歌有所不同,這裏的“美人”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表現的是政治的感慨。悲從何處來,來自作者遭受貶謫後的苦悶,看到江水之闊,面對宇宙之大,難免產生知音何處,而發出天各一方之歎,在遊賞之“樂”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這“樂”本就屬於苦中作樂,借山水而暫時排遣其內心的鬱悶。所以從“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進一步引出憂患整個人生的哀思來。這是由樂到悲的第一層心境。

由樂到悲的第二層心境是通過什麼來寫呢?

生:客人的洞簫聲。

師:如何寫簫聲?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連用了四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簫聲的幽怨悲涼。使人如聞其聲,幾乎也要流淚。

師:經過吟詩與吹簫的描寫,使“泛舟”的快樂氣氛向悲哀轉化,完成了兩段之間的過渡。這一過渡自然圓轉,不露一絲圭角,使讀者不知不覺地為這種感情的抑揚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傾聽下面的對話。

六、課後作業佈置

1、鞏固課上所學的知識。

2、預習課文後三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體會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點,理解作者豪放達觀的心態。

一、複習第一課時所講內容,串起課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對美景,客卻借簫聲奏出了不和諧的音響,並使“蘇子愀然”。那麼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討論)

明確: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歷史對比生悲;二由人生短暫感觸生悲,三由理想(挾飛仙,抱明月)現實(不可驟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於觸景傷懷,有感與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麼個一世之雄隨着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如此,更何況我們這些生命短暫,有志無為者,惟有羨長江之無窮,哀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注意思想。

通過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諭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在由他們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曹週二人。更見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師總結過渡:作者因景而樂,因情傷悲,那麼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轉喜?

生討論,師點撥:作者從眼前的自然景物出發,得出了自己觀於天地人生的認識。説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和不變的一面。

水月人

變逝者如斯盈虛如彼生老病死

不變未嘗往也卒莫消長代代相承

師總結:悲和喜其實只是一念之間的情感,關鍵在於對問題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託,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須臾而羨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這樣議論最後又回到樂上來了。

2、延伸思考討論

(1)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的心境卻讓人有消極感,他是否有陶淵明歸園田的心境?(生討論:他與陶淵明的心境還是有區別的,陶淵明是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他是真正厭世。蘇軾的思想從本質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嬌》中拿周瑜比,現在與曹操比,都是感歎人生短暫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樣有所作為。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筆法百篇》中説:“篇中所言,不過隨時行樂,惟“美人”二字,則公真意所在。”)

(2)在同學們的討論中,從現實出發來思考,對這一段還可還有許多問題:如蘇子聽任自然的觀點,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卻是應該爭取的;聲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聽、看而存在,此處是否反映了蘇軾唯心主義觀點?“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也是不對的。

3、教學小結

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舒暢心情,然後通過客人的簫吹奏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一場問答,轉移到關於認識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任務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後歸於豁達樂觀。表現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這也是課文的感情線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於景物描寫中,滿腔悲憤寄寓曠達的風貌之下。

三、佈置作業

背誦全文。

人教版五上語文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有節奏地朗讀課文,通過反覆朗讀感知詩歌思鄉情感;

2分析詩歌中的景物描寫,把握詩人複雜的心理活動;

3領悟“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所藴含的哲理,學習詩人樂觀積極的進取精神。

一、導入

講《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這就是著名的“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的故事。同學們注意到“甘露寺”,這座寺廟坐落在某座山上,這座山,可以説是三國山,充滿着英雄豪氣,素以“天下第一江山”聞名於世,這座山叫做“北固山”,這座山,還成就了一位詩人,他就是王灣。

王灣是唐代詩人,他流傳至今最有名的詩歌就是《次北固山下》,相傳這首詩得到當時的宰相張説的極度讚賞,並親自書寫懸掛於宰相政事堂上,讓文人學士作為學習的典範。唐末詩人鄭谷還説“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

到底《次北固山下》是一首怎樣的詩歌,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題解

同學們看題目,北固山我們知道是一座山名,這個次字怎麼理解呢?(是量詞一次兩次呢,還是説是“僅次”呢還是“次品”的次呢?)我們還知道哪些題目中飽含景點的古詩詞啊?(望廬山瀑布、登鸛雀樓)這裏的望、登都是作動詞解釋,所以,次也可能是動詞解釋,看註釋,對,是動詞“停靠”的意思。

解了題目,我們進入詩歌的內容。請同學們對照註釋,讀懂詩歌的內容。有不懂的請做好記錄。

同學們,遇到難題了嗎?請提出來。

(請學生回答,老師輔助)

並補充學生沒有注意到的問題。

三、朗讀

1憑印象初讀:請同學們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礎上,齊讀一遍,讀出自己的體會。

同學們讀完了,你能説説你剛才讀的時候,是用怎麼樣的情感去朗讀的?並説説原因。

2教師範讀:老師也想以朗誦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請同學們聽聽,給老師點評點評。(教師除了要注意情感部分,更要突出語氣語速停頓重音等等)

學生點評:1節奏韻律 2情感表達

3教師指導:既然大家都覺得老師讀得好,那我就把我的小竅門告訴大家。

4領會後再讀:同學們琢磨了幾分鐘,一定有所收穫了吧!不如來展示展示,誰願意?

4全班齊讀:請同學們再齊讀一遍。

四、分析

同學們通過反覆朗讀,體會到了詩人的濃濃的思鄉之情,這種思想之情是在什麼情況下被激發出來的呢?作者傳達的是單一的鄉愁嗎?我們對詩歌進行分析理解,找到答案。

1、理解首聯和頷聯中詩人的感情,品味頷聯。

作者乘着一葉扁舟在綠水中前進,他要駛向青山,而思緒已飄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詩人為什麼要寫他的道路還在青山之外呢?

提示: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途中天氣如何?你從哪些詩句中知道的?

提示:和風吹拂,春意融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春潮湧漲,江水浩淼,兩岸之間的水面顯得很寬闊。和順的風吹得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掛着。清代的王夫之贊這句“以小景傳大景之神”,你覺得它寫出了什麼樣的大景?

提示: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

置身在青山綠水中,眼見潮平岸闊,風正帆懸,到處都是春天的氣息,詩人此時該是怎樣的心情?

愉快,舒暢

請帶着愉快的心情,深吸一口氣,擴張心胸,朗誦前四句。

2、品味頸聯

不知不覺,已到殘夜。作者見到了什麼景象?

齊讀,“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有人説這兩句詩“形容景物,妙絕千古”,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兩句詩的意境。

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作者在這兩句詩中流露出什麼感情?

提示:感慨時間過得太快,白天和夜晚,舊年和新春,為何這般匆匆啊?

請帶着無限的感慨朗讀這兩句詩。語調要深沉舒緩。

詩人在這兩句詩中表達的不僅是對時光易逝的感慨,請聽老師讀,注意聲調、重音。強調生,入。為什麼不用“升”?

使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

提示: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海日江春人的意志和情思,海日生於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 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將取代舊的事物,光明必將取代黑暗。

所以,這句詩還流露了詩人什麼樣的情緒?

提示:樂觀積極向上的情緒,朗讀時聲調可高一些。

請用這種情緒朗讀。

男女重讀,女感慨,男樂觀。

你能從這兩句詩中知道這是一年中的什麼日子嗎?知道具體的時間嗎?

提示:歲末臘殘之夜,歲末,正是旅人歸家的時間,夜晚,正是在家中安眠的時候,此時的詩人卻停泊在北固山下,遙望着“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正因為徹夜未眠呀。

他在想什麼?想像詩人此時的內心活動

請學生回答。

提示:想家中妻兒父母;想一年又一年,一日又一日,不知何時能回家;想寫信……

請再帶着這種思念朗讀,語調要憂傷一點。

3.品味尾聯:

請北歸的大雁捎個信吧!

齊讀最後兩句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這是多麼無奈的希望啊,這是多麼惆悵的希望啊,請用惆悵而又無奈的語氣朗讀後兩句詩。

大雁飛過,詩人會説些什麼。

提示:詩人傾吐的句句是思念,是鄉愁,是歸意。

帶着這樣的感情朗讀,男女重讀,男略高,女低

五、小結

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千古流傳,寓情於景,景中含理,打動人的不僅僅是他深深的思鄉之情,還有他樂觀積極的情緒,每當我們處於低谷的事情,不要氣餒,想想王灣告訴我們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將取代舊的事物,光明必將取代黑暗!

下課。

六、板書設計

次北固山下

王灣

首聯:羈旅

頷聯: 以小景傳大景之神 寓情於景, 景中含理

頸聯:理

尾聯:情

【教學總結】

這節課為了體現課程標準改革精神,主要圍繞課程標準的三個維度目標進行設計,全面考慮了學生在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接受的.教育,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案體現了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以生為本”的課改思想。

2、積極實施教學評價,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習慣。

3、創設的詩歌學習情景,增強感悟。

4、合理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5、注重對詩歌進行感悟教學,將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融為一體。

人教版五上語文教案篇6

【學習目標】

1、正確理解寓言的含義。

2、正確把握對人生的態度,對待人生的際遇。

3、感受優美的語言,模仿文章美的表達。

【學習重點】

1、理解寓言的含義;

2、學習文章精美的表達。

【課前準備】

1、查閲資料,掃清文字障礙。

2、預習課文內容,思考寓言的含義。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人們的生命歷程中,得與失始終伴隨我們一生。有俗語説:“有得必有失。”其實,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隨遇而安,得失不驚,心寬體胖,處世瀟灑;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亂心迷,生身受累。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態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鏡子。

二、簡介寓言

寓言: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

三、整體感知

1、這則寓言講了怎樣一個故事?

2、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後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後,為什麼會有得失之患?

4、這則寓言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四、體味感知

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你認為哪個詞語你最有感觸,認為用的最好?請找出來,並談出自己的感受。

五、探討研究

1、本文有兩次轉折,請你找出來,並分析這樣的寫法有何好處?

2、白兔最終要求諸神之王撤銷這個決定,説明了什麼?

3、這則寓言提到人類有怎樣的諷刺意義?

六、拓展延伸

1、擁有財產就一定會有得失之患嗎?

2、我們可以從白兔身上學到些什麼?

3、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會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麼?

4、我們應該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標?

七、鞏固練習

課文下的習題

第二課時

一、課文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瞭解到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坦然面對人生的得與失,正確把握好人生的得與失。不僅如此,我國有句俗語“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註定要與困難同行的,甚至要與挫折和災難打交道。因此,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今天,就讓我們來共同學習另一則寓言故事《落難的王子》,我相信同學們會有一種別樣的收穫。

二、整體感知

這則寓言故事寫得很深沉,不僅在主題思想上令人發省,而且在情節安排上也值得我們學習,具有普遍的意義。通讀寓言故事,告訴我們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三、思考品味

1、“我”在情節中起到的作用是什麼?

2、“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到我的頭上,我可受不了!”這句話在課文中反覆出現過三次,都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有什麼意義?

四、問題探究

1、王子落難前後性格有怎樣的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2、王子是怎樣落難的?作者這樣便偏故事情節有何用意?王子落難你認為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難的見證人,然而,當厄運也落到了“我”的頭上,這説明了什麼?

4、文章結尾給人怎樣的啟示?

5、只有落難後才會變得堅強,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定律嗎?

五、拓展延伸

與《白兔和月亮》進行比較閲讀:

1、在主題上,兩片語言都是些人生態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則主要寫人在獲利之後的心境;後則寫人受難後的狀態。

2、在情節上,都採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則寓言味道比較濃些,後則更像是事實。

3、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是敍事為主。而前則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後則重在敍事。

六、體驗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我們應怎樣對待?

2、從自己的經歷中舉出實例,説説你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來?

3、實際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們應當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堅強的意志?

七、教師小結

同學們,學習了兩則寓言,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告訴我們很多人生啟示。我們知道了不計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計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還要告訴你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願同學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人格;藐視困難,直麪人生。

八、鞏固訓練

1、完成“研討與練習”。

2、作文訓練:《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長》。

【課後記】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進行了兩項創新性學習:一由同學們自編自演課本劇,加深學生們對於課文內容的理解;二組織學生進行小範圍內的辯論賽,辯題是《逆境一定成才》,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訓練學生們快速反應的能力。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效果。

人教版五上語文教案篇7

一、學習目標

①背誦、翻譯全文。

②理解作者的精神體驗“物外之趣”。

③領悟作者的奇思妙想,豐富自己的想像力。

二、學習重難點

①掌握文言詞句,

②感悟“物外之趣”。

三、課前準備

①預習課文,瞭解大意。

②掌握字詞。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①反覆朗讀,疏通文意。

②理解課文內容。

二、自學設計

1、導入

同學們,兒童是天真爛漫的,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幻想。

“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們知道其中“竹馬”是什麼意思嗎?李白有詩云:“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其中“竹馬”就是小孩子將竹竿跨在襠下當作馬來騎。這種想像和做法很有意思吧。

今天我們來學習清代文學家沈復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們許多兒時的回憶,許多奇思妙想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

板書課題。

2、作品、作者簡介

3、教師導學

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特點是簡潔、典雅。它與現代漢語一脈相承,只要有信心,並不難學。學習文言文是為了繼承民族的文化遺產,又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歷史,還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學好文言文關鍵在於培養語感。一是要熟讀、背誦;二是要用心領悟;三是不斷積累文言詞彙。

學習,首先要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視朗讀背誦。在朗讀時,要很好地把握語氣和節奏,要大聲地讀,讀出點文言味兒來,讀出文章的主旨。

4、朗讀課文

採用多種形式反覆誦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在朗讀方法上,教師要在語音、語氣、節奏、感情等方面給學生以指導和點撥。

解釋詞義,疏通文意

①默讀課文,揣摩課文內容,試着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搞不清的四人小組討論,合作解決。

a.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b.私擬作羣鶴舞於空中。

c.昂首觀之,項為之強。d.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

e.果如鶴唳雲端。f.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g.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h.私擬作羣鶴舞於空中。

i.昂首觀之,項為之強。j.徐噴以煙。

k.以草為林。l.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②在教師的幫助下,試着讓學生將課文譯成現代漢語。

③反覆朗讀課文,並讓學生試着劃分朗讀節奏。

三、作業

①完成“研討和練習”二。

②寫複述課文內容的提綱。

③思考題:課文中所説的“物外之趣”指的什麼?作者為什麼會產生“物外之趣”?這對你有什麼啟發?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①理解課文中表現的“物外之趣”。

②認識“物外之趣”這一精神體驗的意義。

二、自學設計

1、檢查作業

複述、背誦、翻譯課文。

2、研讀與賞析

①教師導學

a.這篇課文的主旨是什麼?

b.請概括地説出作者記敍了哪幾件“物外之趣”?

②合作探究

四人小組討論,教師適時啟發、點撥、引導。

a.參考註解,試説説作者提到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麼?

[提示]“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據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頭腦中創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從中得到的樂趣。它是一種精神體驗。應該理解到,作者把原來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奧妙無窮而樂在其中,這便是“物外之趣”。這表明作者在幼年時已經有了自發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b.你認為這種“物外之趣”是怎樣產生的?

[提示]是藉助於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創造出來的。

3、體驗與反思

a.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試展示一下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鼓勵同學們敞開述説,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圍繞中心暢談體會,做好評價。

b.討論:這篇課文對你有怎樣的啟發?

[提示]聯想和想像是創新的基礎。我們要培養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自己的聯想和想像的能力。我們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於幻想的特點,勇於實踐,做一個敢想敢做、勇於開拓的人。

c.你認為怎樣做才算是一個有情趣的人?

[提示]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富於聯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審美能力,能發現美、認識美。

答案不求統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對有創意的回答,教師要給予熱情鼓勵。

多角度思考

“我”為小蟲打抱不平,為什麼只是“驅之別院”,而不是將癩蛤蟆處死?

提示:a、珍惜生命。b、處置有度

三、作業

a、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

b、 將“體驗反思b”寫成300字的短文。

四、小結

同學們,《童趣》是一篇饒有興味的文章。作者的奇思妙想引發我們很多美麗的聯想和想像。其實世界上許多重大的發明,

都是在聯想、想像甚至幻想中產生的。少年兒童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我們應當把它充分開發出來,使我們的生活、學習更加

多姿多彩。同時希望同學們能逐漸引起對文言文興趣,多多積累文言詞彙,為今後學習文言文打好基礎。

五、板書設計

自然景物

思維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聯想和想象

羣鶴舞空

怡然稱快

草叢、蟲蚊、土礫

森林、野獸、丘壑

怡然自得

癩蛤蟆

龐然大物

大快人心(鞭打、驅趕)

人教版五上語文教案篇8

教材分析:

?借生日》是國小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説了家庭生活中的一個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媽媽送她一隻布熊,因為媽媽總是忘記自身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給媽媽,並將布熊送給媽媽。全文語言淺顯,體現了母女真情。

同學分析:

班內的大多數同學活潑、可愛、愛説愛笑,在家裏是聽話的好小朋友,同時又都上過學前班,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對家長充溢着依賴和感激。經過將近一個學期的培養和訓練,他們已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絕大多數的同學識字速度快,又喜歡朗讀,特別是分角色朗讀更受他們的歡迎。但他們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比較短,好動、好玩。

設計理念:

1、同學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性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同學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充沛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發明性,而要一年級小同學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有一定困難,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樑,引導和調動同學的情感體驗,關注同學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同學主動關心身邊親人的思想感情。

3、使朗讀成為同學學習和探索的重要手段。讓同學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説;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索中認知生字,讀懂故事,從中瞭解母女間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認知12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認知2個偏旁“飠、牜”。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給媽媽的原因。

教學過程:

1、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生日嗎?在過生日的時候,你們最希望的是什麼?

同學各抒己見,預測同學心理,最希望能得到生日禮物。

平日裏,你們會向他人借東西,也會把東西借給他人聽説過借生日嗎?今天俺們要學習的就是關於《借生日》的故事。(板書課題)學了之後,你們就會明白,為什麼要借生日。(齊讀課題《借生日》)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學知識越貼近同學的生活實際,同學就越感興趣。同學愛過生日,而借生日同學沒有聽説過,這就引導同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未知欲。]

2、閲讀、識字、探究、感悟。

(1)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同學根據要求獨立讀課本。)

[明確讀的要求,對一年級的同學來説十分必要,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於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2)認讀帶有拼音的字:布、放、快、怎、禮、今、熊、飯、物、正、拿。

(反饋時,同學會讀哪個就讀哪個,讀對了的,其他同學跟着將這個字讀3遍。)

[鼓勵同學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創設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同學獲得成績感。]

(3)交流識字方法。

(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識字方法,然後指名説一説自身想説的字,並組詞。)

[同桌交流,能夠培養同學的合作意識擴大信息源]

(4)教師指導,強化識字。

(教師指導認知偏旁“飠、牜”並重點指導認記“飯、物”,小組“開火車”認讀生字,讀得全對的小組能得到5顆星。)

飠、牜兩個偏旁,是新學的,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指導同學重點來記。競賽是同學特別喜歡的方式,而小組競賽更有助於培養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5)這篇課文共有多少個自然段。(讓同學用手勢表示。)

(6)你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給大家讀哪個自然段。(先自由練習讀,然後指名自由選自然段讀。)

[打破保守的“串講”形式,以同學的自主閲讀為主,同學自身能讀懂的教師就不再去講,充沛讓同學自讀自悟,讓同學學會主動學習。]

(7)感悟媽媽和小云説的話:媽媽笑着説:“俺忘了”。媽媽真的忘了嗎?小云把生日借給媽媽前,心理會想些什麼。(先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交流和討論,再以小組的形式發表討論和交流的結果。)

(8)讀了課文,你們覺得小云是個怎樣的小朋友?

(同學各抒己見,從中知道小云在媽媽的影響下,懂得關心媽媽了,使同學受到感染。)

(9)小結:俺們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物,她總是隻想着他人,而唯獨沒有自身,所以俺們也應該向小云一樣,來關心自身的媽媽。

(10)練習分角色讀課文。

(以3人小組的形式練習,還可播放樂曲,活躍氣氛。如開始放《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課文讀完後放歌曲《生日歌》)

3、拓展與鞏固

(1)你們能説出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嗎?

(同學根據自身的親身感受,各抒己見,師生一起評議)。

(2)總結談話:俺們的媽媽愛俺們並且關心俺們,那麼,俺們也應該像媽媽一樣雲愛身邊的人,雲關心他們。

4、作業設計

(1)親手做一份小禮物(一幅畫、一件紙工等,送給父親或母親,並説一句祝福的話。)

(2)想象故事的結尾,把課文中的故事説給他人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