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8W

對於教學設計的寫作大家一定要認真對待,這樣才能提升教學質量,很多人在寫教學設計的時候,都要將自己的思路梳理好,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教學設計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閲。

??教學設計教案7篇

??教學設計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認識大蒜、種植大蒜,使充分幼兒感受大蒜的作用並樂意吃大蒜。

2、教幼兒學會種植大蒜的勞動技能,鞏固認識大蒜的生長過程,培養幼兒對種植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質疑能力和良好的勞動習慣,在勞動中不怕髒、不怕累。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請家長豐富幼兒有關大蒜的知識。

2、材料準備:每位幼兒兩到三粒大蒜頭;鋤頭、水壺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種植好的大蒜,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我這兒有一個寶貝,你們瞧瞧。這是什麼啊?

幼1:這是韭菜。 幼2:這是大蒜。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大蒜。這是已經長大了大蒜,那現在我們來認識大蒜小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出示蒜寶寶)

二、觀察、討論大蒜頭。

1、出示大蒜頭,幼兒觀察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大蒜頭的樣子。

師:你們來説説大蒜寶寶長得像什麼?

幼1:大蒜寶寶像個蘋果。

幼2:大蒜寶寶圓圓的,像個大西瓜。

2、將大蒜頭掰開,讓幼兒觀察大蒜籽,並自由討論大蒜籽長的什麼樣子。

師:大蒜寶寶還可以剝開來。現在老師先來示範,小朋友看好了,呆會也請你們來剝大蒜。老師剝好了,請你們來説説這一個個小小的大蒜籽又像什麼呢?

幼1:大蒜籽像個月亮。 幼2:像個小船。 幼3:它像橘子一瓣一瓣的。

師:小朋友們可真聰明,觀察的真仔細。我們這兒還有很多蒜寶寶,現在要請小朋友來剝一剝了,我們開始吧!

幼:老師,我們都已經剝好了,這些大蒜籽應該怎樣種啊?是不是隻要直接插在泥土裏就好了,是嗎?

3、教師小結:大蒜有一頭尖尖的,那是它的頭,有一頭圓圓的,那是它的屁股。我們種大蒜寶寶的時候,可要把圓圓的屁股插在泥土裏,尖尖的頭朝上,可不能把它們放倒了。

4、教育幼兒要多吃大蒜,不挑食。

師:大蒜長大了可要多吃,它可有營養了,雖然有點臭,但它可神奇了,能把我們肚子裏的細菌都可以殺死,這樣我們就能長得越來越高,身體也就越來越棒!

三、大家一起種植大蒜,激發幼兒種植大蒜的興趣。

1、交代如何種大蒜。

師:種大蒜前,一定要先把泥土翻一翻,讓泥土鬆鬆的。那我們用什麼工具呢?

幼:我們帶來了鋤頭,現在我們可以翻土了。

2、帶領幼兒一起種大蒜。

師:現在我們泥土都已經翻好,可以種大蒜了。剛才老師説過,種大蒜時一定要注意把屁股插在泥土裏哦!我們開始行動吧!

3、給大蒜寶寶澆水。

師:現在請幾個小朋友給大蒜寶寶澆水,讓它快快長!

??教學設計教案篇2

1、學習作者通過細緻入微的描寫表達情感的方法。

2、理解課文內容,品讀書滋味。

3、感悟作者對知識的渴望,體會竊讀的意義。

一、回顧課文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竊讀記》,讓我們再讀一讀課文,回顧一下竊讀的滋味。

二、彙報交流讀書滋味

(一)苦:

1、“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裏邊來了。”

①.默讀邊讀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②.並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揣摩揣摩小海音的心理是怎麼想的? ③、品析動作,揣摩心理,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海音?

2、有時,一本書要到幾家書店才能讀完。

①.從“一”和“幾”字你感受到了什麼?

②.引讀:

師:請同學們捧起你的書,讓我們一起感受作者的辛苦。

師:放學後,我急匆匆地從學校起到一家書店——“我跨進店門&b&b” 師: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裏,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 師:我又急匆匆地趕到另一家書店——“我跨進店門&b&b”

師: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裏,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可這時候,我該回家了。

師:第二天放學後,我又急匆匆地從學校起到一家書店——“我跨進店門&b&b”

師: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裏,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從頭來,再找一遍——“啊!它在這裏,原來不在昨天的地方了&b&b貪婪地讀着。” 師:這就是“竊讀”的滋味。

(二)酸:

1、出示句子:“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條腿支撐着,有時又靠在書櫃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2、這一讀就是兩個多鐘頭,120多分鐘,7200多秒!現在,讓我們一起體驗體驗開頭最輕鬆的120秒,默讀《走進書裏去》的第2篇《背書》,並想一想是作者是怎樣背書的。

①.誰來説説自己的體會?

②.這篇文章的作者李晴是怎樣背書的?

③.同學們,這種的酸只是身體上酸。比這種酸還要酸還要辣的在哪裏?

(三)甜:

1、出示句子:“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 ①.這裏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②.“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着”,這樣寫有好不好?能不能説“我像一隻小兔子,悠閒地讀着。”

③.這樣的讀書,就是如飢似渴地讀書。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

2、出示句子:“我合上書,嚥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後才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書架。”

①.閉眼想像作者的滋味。

②.談談你的理解和體會。

(四)甜中有苦,苦中有辣

1、出示句子:“我有時還要裝着皺起眉頭,不時望着街心,好像説:squo;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裏卻高興地喊着:squo;大些!再大些!squo;” ①.“裝”這個詞説的好!一起看看“我”是怎麼“假裝”來掩人耳目的呢?每人一句,讀讀這一段。

②.作者表面做的和心裏想的可不一樣啊!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就是─??

③.這麼説來,這是一個心口不一、口是心非、表裏不一的壞學生了? ④.作者做一套想一套只是為了什麼?

⑤.為了多讀書,作者竊讀時還要忍受哪些不好受的滋味啊?

(五)總結滋味

??教學設計教案篇3

[設計理念]

教學的本質是對話。本教學設計旨在引領學生反覆觸摸文本語言,“披文入境”“潛心會文”,實現教學的和諧互動,使閲讀教學過程呈現為一種動態性的、生成性的對話過程,從而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和審美情趣在整個對話的過程中得以培養與提升。

[學習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在音樂、圖片及相關説明的幫助下,學生對拉薩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認識。

過程和方法目標: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交流自己獨特的感受;在集體精讀、賞讀中積累語彙,獲得言語美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體驗與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起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蒐集有關拉薩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共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播放《青藏高原》歌曲vcd,將學生的視線拉到遙遠的西藏。

2、承接歌詞講述:在遙遠的青藏高原有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拉薩,它是西藏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課件出示中國地圖,找到拉薩所在的位置)拉薩是有名的“日光城”,拉薩以其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鮮的空氣和令人賞心悦目的環境給八方來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道走進西部,走進拉薩,走進那片聖地,去欣賞那裏的迷人風光,去仰望享受那與眾不同的藍天。)

(濃郁的民族音樂,優美的藏族風光,一下子將學生的心帶到了遙遠的西藏,為學生進入課文內容的學習創造了情境,也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課文的積極性。)

3、出示課題:7、拉薩的天空(齊讀課題)

4、通過上一節課對第一自然段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什麼?(説一説:拉薩的天空-——)

二、精讀課文,感悟拉薩天空之美。

1、過渡:拉薩的天空究竟是怎樣的湛藍、透亮?讓我們閉上眼睛,乘坐飛機前往遙遠的拉薩——

(1)拉薩到了,請同學們睜開眼睛,讓我們盡情欣賞拉薩的天空吧!(配樂欣賞一組天空的圖片)

(2)面對此情此景,你想説些什麼?

(一組精美的圖片,讓學生欣賞了不同時間、不同角度的拉薩天空的美景。學生邊看邊讚歎——拉薩的天空真藍啊!拉薩的天空太美了!可謂觸景生情,情不自禁。)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引導想象:小遊客們,站在這湛藍透亮的天空下,你最想做什麼呀?

(2)出示第三自然段:快速讀讀這句話,看看哪個詞語最能表現出你這樣的心情?(板書:讓人神往)

(3)指名讀:誰能把你的這種感受告訴大家?師評議:啊,這天空可真藍!把你的視線緊緊地吸引住了!(呀!你都不忍心移開你的目光了!)

3、學習第二、第四自然段

(1)過渡:多麼神奇的天空啊,它牢牢地吸引着我們的視線,讓我們久久不忍移開,可是,讓我們移不開目光的又何止這些呢?拉薩的天空那麼美麗,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二、四自然段,然後再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反覆朗讀,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2)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同桌聽,再説説你喜歡的理由。

(3)集體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激發學生交流的慾望,鼓勵學生説出自己對文字的理解,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情,這正是新課標對閲讀教學的要求之一。)

☆在拉薩,人們説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

a請小朋友反覆讀讀這句話,你能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什麼?

b學生交流。

c出示圖片,小結:你們看,天空多藍啊,好象眼前的一切都被這藍色包圍着,浸潤着,藍天離我們顯得那麼近。

d指名讀。

☆有人説“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話真是太妙了。

a“這話”是什麼話?從“這話”中你知道了什麼?藍天真能洗臉嗎?“這話”妙在哪兒?

b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看,當我們抬起頭來,仰望天空,一片湛藍,你有什麼感覺呀?

c是呀,但那不是湖,而是像湖一樣清亮的藍天,你們説,這感覺是不是很奇妙啊,難怪人們要説這話這是——“太妙了”!誰能把這麼奇妙的感覺告訴大家?誰來和他比一比!

☆有貼着山頂的白雲的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淨;有了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

a你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b展示圖片:説説你看到了什麼?還會有些什麼呀?

c師語言描述:藍得這麼純淨、這麼明潔的天空,相信我們一定也能把這句話讀得美美的。自由練習,指名讀。

d過渡:如果天地間只有湛藍一種顏色,那拉薩一定很單調。如今,這藍藍的天空並不孤單,在白雲、草地、綠樹、紅花的映襯下,更把我們的視線緊緊地吸引住了,讓我們神往!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句話(齊讀第三自然段)。

☆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還是盛夏,布達拉宮的上空總是藍晶晶的。有了這藍天,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顯得更加雄偉、壯麗。

a自由輕讀,你知道了什麼?

b出示布達拉宮圖片,指名介紹課前蒐集的資料。

c師作介紹:布達拉宮,坐落在紅山上,它依着山的地形而建,這就是“依山而建”。(出示卡片)你們看,它聳立在山頂之上,頭頂着藍天,你有什麼感覺呀?

d朗讀指導:在藍晶晶的天空的襯托下,布達拉宮多有氣魄啊!男生讀,讀出布達拉宮雄偉壯麗的感覺。

(4)小結:拉薩的天空就是這麼湛藍、透亮,藍得讓人神往,以它獨特的美,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讓我們捧起書本,美美地讀讀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激發學生交流的慾望,鼓勵學生説出自己對文字的理解,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情,這正是新課標對閲讀教學的要求之一。)

4、學習第五自然段。

(1)出示圖片:小遊客們,面對湛藍湛藍的天空和藍天下碧綠的草地,面對雄偉壯麗的布達拉宮,你有有什麼新的感受呀?學生交流。

(2)面對這麼美的天空,作者也有千言萬語,不過都匯成了一句話—多媒體出示。

(3)齊讀。

(4)討論:你知道了什麼?把什麼比作了什麼?你有什麼感受?

(5)齊讀。

三、誦讀課文,傳達拉薩天空之美

1、創設情境,自主誦讀。

同學們,剛才我們在作者的引領下一同走進拉薩,欣賞並感受到了拉薩天空的迷人風采。現在有一批遊客要去拉薩觀光,你們何不借此機會先向他們介紹一下,使他們對拉薩的天空有個鮮明的印象?想一想,怎麼介紹才能把拉薩天空的美傳達給他們呢?你可以選擇一部分向遊客做介紹。先自己準備一下。

2、模擬情境,嘗試介紹。(讓聽課教師扮演遊人,學生向聽課教師介紹。)

(充分利用現場資源,讓學生扮演導遊的角色對聽課教師(遊客)做介紹,這實際是檢測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情況,但這遠比單純的背誦課文要生動得多。同時,這也在學生熟悉課文的基礎上鍛鍊了口語交際能力。)

四、拓展延伸,學生自主安排作業

學了這篇課文,你想給自己留點什麼作業呢?

(摘錄文中優美的語句;寫兩個打比方的句子;把這篇課文背誦給家長聽,讓他們感受和分享拉薩天空的美;課後收集有關拉薩的資料,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圖片,瞭解拉薩的其他知識,在班上進行展示交流;仿寫家鄉的一景……)

(自主選擇作業,是為了尊重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以便他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同時,大家又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借鑑,達到資源共享、成果共享的目的。)

?板書設計】湛藍

7、拉薩的天空透亮

讓人神??

[自我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中這樣寫到:“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各個學段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以利於他們積累、體驗、培養語感。所以語文課上最動聽的聲音是琅琅書聲。作為寫景美文,只有讓學生以聲如文、讀中賞析,才能感悟情境,所以朗讀是本課的重點。拉薩對學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繪拉薩天空的詞語又是雋永深刻的。如何讓學生建立起感性認識,理解課文語言中的意藴和情感是本課的難點。

課始播放富有濃郁西藏風情的音樂,使學生潛移默化地進入情境。讓學生欣賞一組不同時候的拉薩天空的圖片,並配以詩化的語言加以説明,喚起他們學習的情趣。讓學生頓覺“拉薩的天空真藍、真美”讓他們帶着這樣的體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讓心靈與文字發生碰撞,並通過語言來抒發感受。

仔細閲讀後與同桌交流感受和想法。集體欣賞圖片,更好地理解課文描繪的意境,通過交流補充和朗讀感知語言,在讀中解疑,又在讀中獲得言語美感。學生在反覆吟讀,解疑中,藉助形象發揮想象,把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學生口唸心誦,感受清新優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圖景,體悟作者的情感。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朗讀,期待學生品出了味,悟出了情,理解課文的語言,也悦納這種語言,課文語言藴涵的情感與學生的情感相通、共鳴,自然而然流露出“太美了,我要去那兒,我要珍惜保護她!”

??教學設計教案篇4

一、設計理念

高年級的閲讀教學,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同時,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以上目標的達成,要依靠學生的朗讀實踐,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

二、課文簡析

這是著名詩人、散文家李漢榮先生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境,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朋友,與朋友互訴心聲,營造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點

是感受作者對山裏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並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四、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緻、藴含、奧祕、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我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述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五、教學方法

啟發誘導法、討論法。

六、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並完成預習作業;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七、教學課時

2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同學們,當你們久居城市,遠離了大自然,有沒有一種被困在籠中的感覺?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鬆一下心境?那麼今日就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境,帶着豐富的想象,跟隨着著名詩人、散文家李漢榮先生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板書:題目、作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正音:檢查預習,讀準字音。(課件)

(抽學生試讀,師生糾正,學生齊讀。)

幽徑(jìng)唱和(hè)玄(xuán)奧梔(zhī)子津津(jīn)樂道清澈(chè)樹冠(guān)湛(zhàn)藍凝(níng)靜犬吠(fèi)吟(yín)詠憔(qiáo)悴禪(chán)心

2、教師範讀: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思考課後作業一:作者訪問了哪些朋友?作者怎樣稱呼他們?課文為什麼以山中訪友為題目。

3、回答思考的問題,並提出疑難。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⑴交流明確:

作者要訪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們依次是:

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⑵古橋老朋友樹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雲大嫂瀑布大哥懸崖爺爺雲雀弟弟螞蟻小弟弟。

從文章的字裏行間,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裏,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們能跟我們説話,能跟我們交流,它們成了我們的朋友。作者進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訪友。

4、快速瀏覽説話: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歡因為同桌説話。

(三)精讀課文,領悟情感

1、精讀第三段,教給學習方法:

⑴下頭,讓我們跟着作者,一齊去拜訪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請大家一齊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

(生齊讀第3自然段。)

⑵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課件:課文插圖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是怎樣和他交流,心裏默默地對他訴説些什麼呢?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在書上畫一畫。

(默讀畫句,讀後交流。)

⑶引導理解德高望重,説説你從哪體會到古橋的德高望重的?

交流明確: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的具體體現:

(引導抓住幾百年、多少人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關鍵詞句理解古橋為人們服務的時間之長,服務之多,真是默默無聞,任勞任怨。)

⑷隨着時間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僅有他依然如舊,默默地站在這澗水上,為大家服務。難怪作者一見到他,就由衷地讚美他,對他説(引讀:啊,老橋,你如)

⑸小結:

這就是作者拜訪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橋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橋當做人來寫,把自我對老橋的深厚感情,生動地傳達給了我們。我們在讀課文時,要用心地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説説我們學習這一部分的方法。

討論明確:朗讀課文勾畫關鍵詞句理解資料體會特點誦讀課文。

2、自學課文其他部分,並交流,教師適時點撥。自學提綱:(課件)

山泉部分:(朗讀勾畫理解體會誦讀。)

⑴這段文字運用了___、___、___修辭方法。

⑵這段文字寫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們各有什麼特徵?

⑶抬頭望你,我想起了歷代的隱士和高僧。這句話中的你指什麼?作者善於聯想,由懸崖想到隱士和高僧,那麼懸崖隱士和高僧有什麼相似之處?

老柏樹部分:(朗讀勾畫理解體會誦讀。)

⑴請概括上頭第一節的資料。

⑵文中畫線句子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⑶文中加點的恩澤一詞是什麼含義?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

⑷為什麼説我和螞蟻也做了一回患難兄弟?

⑸結尾的省略號改成句號行不行,為什麼?

3、為什麼把進山看景説成是山中訪友?文章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

討論後歸納: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作者構思新奇,想像豐富,充滿童心童趣。把進山看景説成是山中訪友,讓人感到更加親切,使景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裏行間的活力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樣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4、作者分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麼?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討論後明確: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並得到了: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5、誦讀課文,再次感受自然之美和課文的語言之美。

?第二課時】

(一)欣賞佳句,積累語??

回憶課文資料,並説説你對這篇文章感觸最深的一點,帶着感情朗讀這些句子,去體會那童話般的世界。引導學生積累、交流朗讀以下的精彩句子:

1、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着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

2、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比喻,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並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讚美和敬佩。

3、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擬人,形象地表達了自我和鳥兒、露珠這兩位朋友間的默契和情誼。

4、我腳下長出的根鬚,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髮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裏旋轉、流淌。

聯想,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一體。這是多麼奇妙的一種境界!從這些聯想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樹之間的那種知己情誼,那種走進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5、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粧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着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飛流的瀑布!

排比,同時運用擬人手法,把我和山裏朋友之間的那種深厚情誼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採用第二人稱,讀來倍感親切、熱情。

6、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聽見時間隆隆的回聲。

(二)體驗情感,反思言行

1、我們隨着作者帶着一路月色帶回了滿懷的好心境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怎樣珍視我們自然界的朋友?

探究後教師小結:

當你帶着好奇和簡便愉快的心境讀完這篇散文後,在你被那美妙絕倫、如行雲流水般的語言帶進山中之後,你除了被童話般的意境陶醉外,你還會從字裏行間透出的情愫裏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那種深切的熱愛。並且,你還會感悟到作者對人生那種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遠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2、精讀課文,把作者描述的景物和他豐富的聯想、精美的語言印在腦海裏。

(三)拓展對話,發展語??

假設你是某一景物,實際上景物已經成為遊人的朋友了,請你以景物為主角,與遊人互訴心聲,學習小組合作,進行創造性對話。

讓學生明白作者是怎樣抓住不一樣景物的特點,進行細緻的對話式描述(充滿深情),在寫作中要注意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事物,掌握寫作的技巧,提高自我的寫作水平。

(四)作業佈置

1、抄寫生字並組詞。

2、辨字組詞:

(激、邀)(俯、府)(暴、瀑)(俏、捎、消、哨)(驅、軀、嶇)(津、律、肆)(狹、陝、峽、俠)。

3、抄寫本課你積累的好詞佳句。

4、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板書設計:

古橋

大樹

山中訪友(與大自然深情地對話)熱愛大自然

山泉

溪流

??教學設計教案篇5

funloves

教學目標:

1、瞭解青海湖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壯美河山的愛國之情。

2、體會作者的情感,體會作者表達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為什麼説青海湖是夢幻般的湖。

教學難點:

體會為什麼説青海湖是夢幻般的湖。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預習課文根據閲讀提示讀懂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知道青海湖在哪兒嗎?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還是鹹水湖?景色怎樣?

二、以讀為主,讀中探究

1、自主讀書

要求:(1)要把課文讀通讀順,難懂的句子多讀幾遍。生字、新詞可利用工具書解決。(2)把不理解的內容和有疑問的地方標出來。

2、彙報交流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習情況。

如: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2)提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3、再讀釋疑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解決以上提出的問題。

(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

三、自主性練習設計

1、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描寫青海湖的?

2、畫出你認為最美的句子讀一讀,説理由。

3、説説"誰能相信這是大自然的的現實,而不是大膽的夢幻呢?這句話的意思。

板書設計:

純淨、深湛、温柔、恬靜

湖水藍藍錦緞似的

水靈靈藍晶晶

青一片碧綠一幅

海草灘美連綿起伏褐色巨大

湖一條銀色畫卷

水鳥美世外桃源

[學生活動設計]:

朗讀收集資料

交流欣賞

(本文是略讀課文)

[青海湖,夢幻般的湖(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 能説出口、眼、耳、鼻的名稱。

2、 能撕貼五官,鞏固五官在臉部位置的認識。

重點難點:

瞭解五官在臉部的正確位置並且學會撕貼五官。

活動準備:

1、人手一面小鏡子、 一份固體膠。

2、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4頁。

3、每組一隻裝紙屑用的筐子、兩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找五官

1、師:孩子們,你們看老師的臉上有什麼?

2、幼兒自由回答。(如幼兒回答不全,或回答問題不完整時,教師可“眨眨眼睛、張張嘴巴、捏捏鼻子提醒幼兒且指導幼兒回答完整)

3、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臉上有什麼?

二、學念兒歌,鞏固瞭解五官的位置及作用。

1、師:眼睛長在臉的那裏,有什麼用?用相同方法,提問其他五官。

2、學念兒歌,瞭解五官的作用。這是我的眼睛,眼睛看世界。 這是我的鼻子,鼻子聞氣味。這是我的嘴巴,嘴巴嘗味道。這是我的耳朵,耳朵聽聲音。

3、教師出示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4頁,提問:小娃娃的臉上少了什麼? (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三、撕貼五官。

1、教師講解撕貼作畫的要求:按輪廓撕下來,在背面抹上膠水,然後找到合適的位置粘貼。

2、提供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4頁,鼓勵幼兒大膽撕貼,提醒幼兒完成後把廢紙放入筐內、用抹布擦手。

3、幼兒分成紅、黃、藍、綠四組拿自己的作品進行展覽,互相欣賞。

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老師和自己的臉,初步感知五官的位置。

結合兒歌,鞏固瞭解五官的位置和作用。

引導幼兒關注活動材料,引起幼兒操作的興趣。

通過撕貼五官的操作活動,更進一步瞭解五官的位置與作用以及體驗藝術活動帶來的快樂。

??教學設計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在聽聽、講講畫畫中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

2、創編部分圖譜,遷移使用圖譜記憶歌詞的方法練唱,並根據歌曲旋律仿編歌詞。

3、在演唱歌曲中,體驗互相關心,互相體貼的幸福感。

活動準備:

1、圖譜《小雨的夢〉

2、水彩筆。

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音樂,並用手為音樂伴奏。

2、教師用故事引出歌曲,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 )這段音樂裏,還藏着一個很好聽的故事呢,你們想聽嗎?

(2 )教師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你覺得小魚幸福嗎?

(3 )教師範唱歌曲《小魚的夢》,幼兒傾聽歌詞。

提問:歌曲裏都唱了些什麼呢?

3、出示圖譜,學唱歌曲。

(1)這裏有一幅圖,你們看一看,圖上有什麼?和我們唱的歌詞有什麼關係?

(2)教師放慢速度,邊指圖譜邊唱歌曲。

剛才老師在唱歌的時候,你們發現了什麼問題?誰願意來試試把空白處變完整?

(3)個別幼兒添畫圖譜,教師帶領其他幼兒邊看圖譜邊唱歌曲。

(4)引導幼兒看圖譜完整地演唱歌曲。

4、引導幼兒根據歌曲的旋律仿編歌詞。

(1)小魚做的是那麼甜美的夢,還有哪些小動物在做夢呢?

(2)帶領幼兒演唱新編的歌曲。

5、讓幼兒為歌曲起名字。

6、跟着音樂做邊動作邊演唱歌曲走出活動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