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措施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6W
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措施

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措施

為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提升全區營商環境,結合《市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現將我區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任務部署如下。

一、營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

完成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及“互聯網+監管”系統的建設對接。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加快我區網上政務服務平台建設和改造工作,完成政務服務門户、事項管理、電子印章、電子證照、數據共享等8項對接任務,確保如期實現與國家、省、市政務服務平台的深度對接融合。

加快“互聯網+監管”事項的認領和梳理工作,匯聚各部門監管業務系統、投訴舉報等各類監管數據,編制全區統一的監管事項目錄清單。加強審批服務標準化建設。推進同一事項的名稱、類型、依據、流程、時限、材料、表單、收費、編碼等要素基本一致,同層級政府同一工作部門的事項數量基本相近,做到橫向可比對、縱向可銜接。

聚焦辦理量大且企業和羣眾關注的重點領域、重點事項,按照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的要求,逐項編制標準化工作規程和辦事指南,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請。科學細化、量化審批服務標準,壓減自由裁量權,完善適用規則,探索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構建和完善形式直觀、易看易懂的辦理流程圖(表),實現網上可查、電話可詢,為企業和羣眾辦事提供清晰指引。對“四級十同”政務服務事項要素網上錄入情況進行全面核查,推動實現要素錄入全覆蓋、無遺漏、無差錯。

縱深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按照全市統一部署,梳理政務服務高頻事項,持續公佈“最多跑一次”事項。對政務服務事項申請材料進行專項清理,實現企業和羣眾到政府辦事提供的材料減少60%以上;持續分批公佈“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事項目錄,實現85%的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結合羣眾辦事堵點疏解行動、優化營商環境等工作,重點圍繞企業羣眾反映突出的證件證明材料多、重複提交等問題,梳理各部門高頻證照,推動業務辦結時同步簽發電子證照。

在相關政務服務事項受理、審批等環節開展電子證照應用。推廣“集成服務”。完善實體政務大廳“一門”“一窗”改革。根據“一門”“一窗”改革的具體措施和認定標準,持續推動實體政務大廳“多門”變“一門”,不斷完善“前台綜合受理、後台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除對場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項外,審批服務事項進駐綜合性實體政務大廳基本實現“應進必進”,70%以上審批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分類受理。推行“集成套餐”服務,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對辦“一件事”涉及的多個審批服務事項打包,為不同類型的企業和羣眾提供量身定製的套餐式、主題式集成服務,取消各類重複提交的證明材料,推行一表申請。

二、營造更具活力的創新創業環境。

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層公共服務平台“三化”建設深度融合。區級服務平台規範化建設完成率達到95%以上,街道完成率達到90%以上,社區完成率達到60%以上,全區“三化”建設完成率達到60%以上。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和知識更新工程。加強專業技術人員培訓,2020年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人數達2800人次以上。積極探索“互聯網+調解仲裁”工作。按照上級部署,有序開展“互聯網+調解”試點工作。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結案率達到90%以上,調解成功率達到60%以上。推進創新開放合作。引導和鼓勵新型研發機構發揮體制機制優勢,突破傳統發展思維與模式,以區本土產業技術需求為導向,積極開展研發與技術服務,不斷提升服務轄區產業發展能力。擴大科技貸風險資金補償池規模,逐步完善科技貸業務流程,加快天使投資基金建設,探索啟動“成果貸”、種子基金業務,促進財政資金最大化利用。

三、營造開放便利的投資貿易環境。


       打破針對民間投資的隱性門檻。依託在線平台推介發佈一批吸引民間資本投資的重點項目。爭取老工業基地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符合條件的入庫民間投資項目。繼續規範有序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按照上級重大項目實施方案聯審機制方案,進一步推動重大項目規範有序實施。

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督促項目實施單位完善重大項目入庫信息,配合做好重大項目監測服務平台運行工作。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全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實現全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上級政務服務平台、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互聯互通。

對區級審批環評文件的建設項目審批權限,進一步優化調整。積極落實上級關於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發佈投資審批領域統一的審批服務工作規程和辦事指南。配合市發展改革委做好全面梳理髮改系統省、市、區三級政務服務事項,形成區級基本目錄。編制完成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實施清單、工作規程和辦事指南,持續做好在線平台審批事項動態更新和信息維護。

推動施工許可一站式辦理。全面推行建築工程施工許可“一個窗口受理,後台信息流轉”,實現施工許可一站式辦理。深入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繼續實行“單一窗口”政務服務免費申報制度。完成出口退税等國家標準版新增功能落地應用,貨物、艙單、運輸工具申報應用率達到100%,其他業務應用率全面提升。

一是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功能,進一步發揮公益性、均等化通關政務服務主平台作用:提升“一點接入”服務功能;推廣艙單和運輸工具申報應用;延伸金融保險服務;擴大應用服務範圍。二是全面升級信息化水平,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國際貿易全流程電子化水平;完善口岸大數據和效能監測服務;持續加強平台運維保障。促進外商投資便利化。

繼續落實外資企業設立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工作。建立全區外商投資企業投訴聯繫協調機制,妥善處理外商投資企業投訴案件,及時迴應、解決外商投資企業反映的問題。

進一步加強重大外資項目推進工作。強化跟蹤服務,做好外資項目從簽約、籌建、開工到竣工的協調服務工作,將符合條件的重大外資項目納入市重大建設項目範圍,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問題。開展與現行開放政策不符的法規文件清理工作。配合區人大做好與現行開放政策不符的地方性法規清理工作;組織各區直有關部門做好清理與現行開放政策不符的規章和規範性文件有關工作。

四、營造寬鬆有序的企業經營環境。

建立健全社會化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持續完善以省級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為支撐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積極引導智造工業共享雲平台建設,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為中小企業提供良好的信息、技術、創業、培訓、融資等社會化服務。

推進納税便利化改革。對税務證明事項進行全面清理,沒有法律法規規定的證明事項一律取消。推進“一網”辦税,大力推廣電子税務局,依申請業務網上辦税達到98%。推行税(費)制度分類指引,方便便捷查詢所需制度,增強政策服務精準度。減輕税費負擔。積極推進電子退庫、更正、免抵調業務,開展新辦納税人“套餐''式辦税。

全面推行統一的税收業務規範,確保國家減税降費政策落實到位。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在營業場所公示客户工程典型造價手冊,為客户免費提供10千伏及以下受電工程典型設計和造價諮詢服務。為客户提供用能諮詢、用能綜合設計、節能增效等綜合能源服務,圍繞重點領域積極引導客户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有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積極為中小企業推廣電e貸、電e盈電費小額貸存款服務,提供靈活的綜合客户服務。實行差異化環保監管。按照上級工作安排,綜合考慮企業污染物排放水平、物料產品運輸結構、綠色製造體系建設、廠容廠貌、信用情況5大類指標,評選綠色環保引領企業。凡被評上的工業企業,不再實施錯峯生產,堅決防止“一刀切”和管控簡單化,鼓勵企業加快綠色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工作。落實融資擔保業務風險補償政策,引導擔保機構擴大小微企業等融資擔保規模,降低擔保費率。依據政務服務事項國家、省級、市級基本目錄,梳理規範政務服務事項,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

創新融資方式,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鼓勵轄區內銀行保險機構探索發展信用融資、普惠金融和“雙創”金融模式,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健全融資協調服務機制,持續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在全區推進政府採購合同融資工作,緩解參與政府採購活動的供應商,特別是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五、營造競爭高效的市場環境。

提升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水平。編制區級公共信用信息目錄,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實現公共信用信息及時、完整、全量歸集共享。推動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水電氣暖、教育文化、醫療衞生和郵政電信等公共服務領域信用信息全量歸集至全市統一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加快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

推動各部門建立市場主體信用檔案,對相關主體進行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推進信用惠民便企。全面落實市個人信用積分,在社會保障、公共醫療、公共交通等領域推出區個人信用積分創新應用,並形成典型經驗。推動信用助力民營企業融資。完成與金融機構共享納税、社保、行政處罰、水電煤氣等融資相關信用信息,加強金融機構對守信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加快完善信用聯合獎懲機制。推動上級聯合獎懲系統“全流程”嵌入我區政務服務平台、公共資源交易平台,確保聯合獎懲工作落地生效。

加強督促檢查,推動各地各部門實施信用聯合獎懲並及時反饋獎懲案例。營造良好信用環境。持續推進政府機構失信問題專項治理。加大誠信宣傳力度,定期發佈誠信“紅黑榜”。

六、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堅定不移服務保障經濟健康運行。完善便民利民工作機制,讓人民羣眾有更多獲得感。做好金融和房地產領域案件審理,嚴防風險傳導擴散。提升知識產權審判水平,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環境審判“三審合一”,推動環境質量持續變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與保障,平等全面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採取活查封、分期履行等對企業生產經營負面影響最小的司法措施,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產業轉型升級。

依法審理涉企業的破產及改制糾紛案件。積極推進破產審判專業化、信息化建設,綜合運用重整、和解、清算等手段,促進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幫助和支持企業轉型升級。準確界定企業改制中的產權關係,對於產權有爭議的掛靠企業,在查明投資事實的基礎上明確產權,防止非法侵害企業主體合法權利。同時依法適用破產程序中的關聯企業合併破產、行使破產撤銷權和取回權等手段,查找和追回債務人財產,避免惡意“逃廢債”。

七、加強營商環境組織保障。

建立高規格領導機制和工作推進機制。成立區營商環境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區營商環境評價工作,協調推動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召開工作推進會。召開全區做好迎接營商環境評價工作推進會,安排部署全區優化營商環境評價工作,確保在評價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加強經驗交流。建立全區優化營商環境常態化經驗總結推廣機制,及時總結各級創新做法,學習借鑑外地先進經驗,組織開展經驗交流活動。

開展業務培訓。組織參加優化營商環境業務培訓,聘請專家在全區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業務培訓,幫助各級各部門吃透國家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精神,指導做好營商環境整改提升工作,提升服務企業、優化營商環境業務水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