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教學反思7篇 "戲蟬依舊,誰為成功者?"——《螳螂捕蟬》教學的成功反思

來源:巧巧簡歷站 9.16K

本文圍繞一位國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螳螂捕蟬》的故事遇到的挑戰展開,探討如何通過教學反思與改進提升學生的閲讀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7篇

第1篇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下了死命令,不準別人來勸阻。千鈞一髮之際,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説吳王,讓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教學第二課時時,我面對大臣們和少年的勸説,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導入,從對比中逐步理解人物形象。本課時的教學,我主要從故事和人物兩方面展開教學:

一、螳螂捕蟬的故事,含沙射影,發人深思。

在要求學生複述故事的同時,引導他們理解“蟬— 螳螂—黃雀—少年”之間的利害關係,並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當時的形勢圖,進一步體會他們與吳國、楚國、其它諸侯國之間的關係,以瞭解當時吳國的處境和故事的巧妙之處。

二、少年勸阻的方法巧妙,彰顯其勇敢機智。

通過少年和大臣們不同的勸阻方式,以及勸阻所取得的不同的'結果來理解“吳王為什麼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這個問題,進而理解“一個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後隱伏的禍患”。

在教學中,通過媒體的輔助,學生在理解“蟬—螳螂—黃雀—少年”與“吳國、楚國及其它諸侯國”之間的關係時,感覺到難度並不是太大。但要求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説説從《螳螂捕蟬》這一課中所受的啟發時,由於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充分,以及學生對故事的中心—“一個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後隱伏的禍患”理解不夠透徹,所以學生的思維和發言有很大侷限。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7篇

第2篇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告誡吳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後的隱患是危險的,並使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故事形象生動,很容易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也容易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對於我自身而言,每一次做課都會給我帶來不同的收穫。無論是從自信心的樹立上,還是從課堂藝術的感悟上,或是從挑戰優質課堂的決心上來説,都是一次激進。課後反思的準確、透徹不分課堂的成與敗,能給學生帶來快樂又能給學生足夠參與和表現時間的課堂,是我目前不斷努力的方向。

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清晰、環環相扣,步步為營,將學生的思維層層引向深入,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從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的談話入手,給學生以鼓勵和提醒;接下來讀寫生字“螳螂”,繼續加強生字詞的教學;並以螳螂、蟬、黃雀三個小動物的圖片展示再次吸引學生興趣,以次引出文章中“螳螂捕蟬”的故事,要求學生反覆讀並能夠複述;整節課中,我只設計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吳王聽了少年的故事,恍然大悟。吳王究竟突然間明白了什麼?這個問題需要學生縱觀全文來分析,從而加深學生對故事整體情節的把握,同時又能使學生完成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這一教學重點。另一個問題是:少年所講的故事在生活中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可是吳王為什麼就沒有聽大臣們的勸告,反而就相信了少年的話呢?也可以問少年為什麼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向吳王講述這個故事?這個問題牽扯到課堂教學的重難點,也是學生思維發散的最佳時空,更是所有學生在各自不同能力的基礎上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也是老師賞識學生、給予學生課堂體驗之快樂的機會。給學生極少的且有思考深度的問題,學生才不至於感到思考的勞累與無效,反而會頗具挑戰性,會上心勁兒。可以看出,我對文章的內容進行了重新組合,並沒有按照文章原有的寫作順序進行教學,我覺得這樣更容易吸引學生,更容易給學生以明晰的知識框架。我用這個班的學生已經兩次了,而這次學生積極的發言以及對課堂的悉心關注是我意料不到的,尤其是一位學生的回答更是精彩,當我提問説:“少年為什麼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向吳王講述這個故事呢?”這位學生答道:“少年只是一個侍衞官,根本就沒有向君王提建議的權力……”這句話給我的印象很深刻,我當時的第一感覺就是:課堂,給學生足夠的空間,給學生以有效的指引,學生將有活躍的思維,將有成功的體驗,將有積極的思考,將有不同於其他學生的發現,將有創新幼芽的萌動……。

熟能生巧,對教材的熟知、對重難點的熟知、對教學環節的熟知、對三維目標的熟知、對每一個舉措目的的`熟知等等,對一節課至關重要。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關注的內容方方面面,面面都很重要,哪怕是一句小小的評語,都有可能關乎到學生的學習態度等。只有熟知課堂中的一些“必備”,才能夠隨心所欲,使課堂遊刃有餘,有所聲色。而我,在課件播放時,一句總結性的話語竟忘記了出示,對課堂雖説影響不大,但卻能反映出我在此方面的不足。也有時候,我會一心想着下一步的環節,從而忽視了學生的表現情況或者板書等環節,在這兒,我給自己提個醒,課堂中,“熟”字難得。還有,在學生分角色朗讀吳王和少年的對話一部分,我面向了全體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鍛鍊,但學生個體展示的機會少了,我還看見很多學生都高高地舉着手,那種踴躍積極的勁頭兒讓我心裏倍感温暖,最起碼孩子們願意,可我卻沒有為孩子們創造更多的表現自我的機會,實在愧疚。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有一點,那就是給學生清晰的課堂指令,會讓學生“有所適從”,而不在模稜兩可。

對於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之處,我會不斷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進行彌補。一次,我克服不了自己所有的缺點,但我能夠在多次的嚴格要求下克服一個缺點,並使自身的優點和從書中、從優秀老師身上學到的經驗點點滴滴滴“常態化”,使它們不再難得一見,而是隨處可見。

第3篇

薛法根老師是江蘇省特級教師。他在上《螳螂捕蟬》第二課時,大氣而不失精細,輕鬆而富有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又頗多啟迪。

語文教學,要以學生實踐為主,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筆者以為,落實這一點的關鍵是對教材的重組。教材上的每一篇課文,都應該根據學生情況,或大膽取捨,或切換段落,或從課外補充……在課文基礎上設計簡明流暢的教學流程,使學生能主動、充分、自由而有創意地學習。而不是一概從頭到尾,每篇課文都細細給學生“梳理一回”。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下令不準別人來勸阻,這時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説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薛法根老師教《螳螂捕蟬》並沒有“循規蹈矩”逐段教學,而是從學生閲讀心理出發,根據教材本身特點,大膽地重組教學內容,一節課就那麼幾個教學環節,十分簡潔,卻又“針針見血”,把教學重難點—一落實解決:(1)默寫四組詞語(分別是:①蟬

悠閒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舉起前爪;③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吳王的少年

拿着彈弓瞄準),然後聽老師講“螳螂捕蟬”的故事並進行復述,最好能用上默寫的幾組詞語;③)完整地讀課文,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學生質疑後討論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為什麼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勸;(3)課文表演,先練讀對話,再每個人就當時情境寫台詞,兩位學生上台做“吳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導演。整個課堂教學環節安排新穎獨特,雖然改變了課文的“序”,但以發展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為主線,科學合理地安排了聽、説、讀、寫、思等語文實踐活動,特別是匠心獨具地把朗讀、感悟、想像、複述等整合成幾個生動活潑的綜合的板塊,使學生在層次分明的實踐中得到了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展,真正地達到了以簡馭繁、以一當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薛法根老師一向重視思維訓練,他認為現在的語文教學有一個問題就是“讓學生記憶知識,而忽視了讓學生運用知識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視了學生質疑問題的探究精神的培養,問號的消失標誌着智慧火花的熄滅”。的確,不但是語文教學,現在的中國小教學普遍存在重知識傳授輕智慧培育的問題。有知識不等於有智慧。一個人可能學富五車,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為他完全可能千萬次地重複人家的思想,自己卻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會發明創造。在今天的背景下談發展學生思維的問題,首先要考慮讓誰提問,這牽涉到誰是教學的主體,第二考慮的是問題的多少和價值。問題過多,對時間固定的課來説,就意味着學生疲於應付,就意味着學生仍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如果一堂課就只有那麼幾個問題,而且都有思考價值,我們認為,即使由教師提出,也完全可以使學生活躍起來。

薛老師在上《螳螂捕蟬》時,不是簡單地讀、讀、讀,不是機械地記課文語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整節課,薛老師只提了一個半問題。一個問題是在學生創造性地複述“螳螂捕蟬”的故事,接着又熟讀課文後,薛老師問:故事的結尾説吳王恍然大悟,這“恍然大悟”怎麼理解?顯然,這個問題需回顧全文、整體把握方能解決。請看學生的交流情況:

生:吳王從這個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國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蟬和螳螂、黃雀一樣,只顧眼前的利益,而沒想到攻打楚國所隱伏的禍患。

生:吳王明白了大臣們的勸説是有道理的,心裏一定很後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我覺得吳王還是一個明君。

師:明白事理、改正錯誤的大王還是個好大王嘛!(眾笑)

接下去就是那半個問題,為什麼説是半個問題呢?因為是薛老師先讓學生自己質疑,學生提出的兩個問題也不算容易,但都指向吳王,薛老師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提出了一個更有價值的問題,引學生走進那位少年的世界,這樣的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顯然在挑戰學生的智慧。請看實錄:

生:少年所講的事在生活中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吳王怎麼就相信了呢?

生:吳王沒有聽大臣們的勸告,為什麼會聽那個少年的話?

師:這兩個問題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隻要認真讀讀課文的第三小節和最後兩段話,你就會明白的。老師現在想到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為什麼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呢?

生:吳王已經下了死命令,誰再勸説就殺誰。少年在大庭廣眾之下講這個故事,用意就是勸説吳王,吳王一定不會聽的。

生:那樣做會使吳王覺得很沒面子,一生氣反而會把少年殺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們面前講這個故事,吳王一定不會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以為是少年編出來的,就不會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園裏一連站了三天,為的就是等吳王。少年裝出打鳥的樣子,是讓吳王相信(螳螂鋪蟬)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這樣,少年就可以通過講這個故事,讓吳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師:所以,少年的勸與大臣的勸有一點不同。如果説大臣們的動是“直勸”、“力勸”的話,少年的勸稱得上是——

師:一個好主意要想成功,還得選擇一個適當的環境、恰當的時機,這就是計謀。我們可以看出這少年有勇有謀,充滿智慧。

只有讀書,沒有問題,這是目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當中暴露出的一大問題。矯枉難免過正,凡事過了頭就會走向反面。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此早有告誡:“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讓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這才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在閲讀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學習語言,讀熟是前提,離開這個,勿談語言的發展。所以薛老師是很重視學生把課文讀熟、讀好的。讀熟還只是學習語言的第一層次,準確來講還不到位。薛老師在以下兩個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一是依據課本的語言發展學生的語言。“課文無非是個例子”,當然也是學習語言的例子。完全跳開書本去學習語言,往往是低效的,“螳螂捕蟬”是一個經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讓學生在自然而然間能複述這個故事,藉此發展學生語言,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只不過薛老師做得了無痕跡,鋪設的台階很適合學生走上去,而且還能別出新意,有所創造。他先通過默寫四組詞語,“暗暗”幫助學生記“螳螂捕蟬”這個故事的梗概,然後聯繫這四組詞語,教師邊示範講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要求學生邊聽邊記。學生再根據四組詞語和掛圖複述故事,最後才是指名複述故事。實踐證明,幾位學生的複述不但準確、流暢,而且有創新,如把“蟬高高在上,悠閒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説成了“蟬趴在高高的枝幹上,悠閒地唱着歌,自由自在地吮吸着甘露”,顯得更為生動。

二是讓學生創造性地彌補課文空白。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疏可走馬”處自然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語境動動筆。比如課文寫這位少年為了勸説吳王,拿着彈弓一連在王宮花園裏轉了三個早晨才覓得機會,碰到吳王。花園裏此時是怎樣一番景象呢?薛老師就讓學生以寫台詞的形式補一補,在學生表演時做旁白用,結果學生寫有目的,十分成功。這裏不妨抄錄一位學生的練筆:清晨,朝霞映紅了吳王花園。鬱鬱葱葱的樹木、五顏六色的`鮮花都被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幾隻黃雀躲在樹叢裏歡快地鳴叫着。這時,一位手拿彈弓的少年,正在花園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時地朝吳王的寢宮東張西望,似乎在等什麼人,卻又裝出一副專心打鳥的樣子。露水沾濕了他的衣裳,他也渾然不知。這時……(學生開始上場表演。)

教師的課堂用語非常重要,它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效果等都緊密聯繫。在共性之外,特級教師在課堂用語上又有個性,薛老師的教學用語輕鬆幽默,他的語文課充滿笑聲,所以有人曾以“教得輕鬆,學得紮實”來形容他的教學藝術。

在學生默寫完四組詞語後,薛老師説:“同學們聽寫得很認真,老師獎勵大家一組詞。”此時,學生都開心地笑了。其實第五組詞語:“不堪設想、隱伏着禍患、恍然大悟”本來也要默寫,只是薛老師這麼一強調,學生緊張的情緒馬上得以緩解。本該默寫,現在成了“獎勵”,獎勵是虛的,實是體現薛老師的育人之道:“聽寫得認真”,才有獎勵,才能多默寫一些。

在學生複述“螳螂捕蟬”的故事時,薛老師表揚那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學生,説:“看來,你很有文學細胞。”多麼形象有活力的評價!多麼有激勵作用的評價!當第二位學生髮生口誤“黃雀伸長脖子……卻不知道有個侍奉吳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後……”時,薛老師沒有否定和生硬批評,而是以“能站在黃雀背後的是超人”這樣兒童化的語言巧妙地啟迪學生。

在學生成功表演後,薛老師又真誠地説:“看了你們的表演,我想中國電影拿奧斯卡金獎的日子真的不遠了!”既是在肯定學生正確理解了課文,準確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又飽含真情,寄予厚望,頗為“煽情”,輕鬆的話語,實在又很深刻!

精彩的有智慧的語文課,不在於教師講授無數個知識點,而在於學生提出更多的為什麼;不在於教師運用什麼方法,而在於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於設計的課堂有無其基礎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於學生是否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通過學習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於學生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於他們質疑和評判了多少,在於他們是否展開想像的翅膀,拓展廣闊的心靈,在於學生對自己的發展是否有足夠的自信。

第4篇

?螳螂捕蟬》是一篇文言文的寓言故事,講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誡吳王大笑了工打出國的念頭的故事。全文分吳王準備攻打楚國→少年巧妙勸説→打消攻打念頭三部分。全文結構緊湊、前後照應、生動有趣、寓意深刻。

對於寓言這一體裁,學生並不陌生。但學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節,不善於思考藴含的道理。因此,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圍繞具體形象的故事,抓住揭示寓意的語句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患也。並結合故事背景資料理清蟬、螳螂、黃雀、少年間的關係,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隱伏的禍患,從而理解成語的含義,領悟文章告訴人們的道理。在這節課中怎樣才能給予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在自己質疑自己解疑中學習課文,明白道理呢?在教學中我嘗試以朗讀貫穿始終,以學生的質疑、解疑為主線進行教學。

一、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找準生長點。

學生已經進行了初讀課文,結合書下註解將文言文譯成了白話文。並且瞭解文章大意。在此基礎上,我將教學目標定為理解文本藴含的道理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患也。並且在分析課文的同時滲透擴寫點。讓學生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能夠有新的收穫。

二、讀書貫穿自始至終,並且體現層次。

俗話説:書讀百遍,其意自見。作為學習文言文的開始,堅持了以讀為本的理念,把指導學生的朗讀作為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首先,讓學生自瀆,為讀通、讀懂古文奠定了基礎。

然後在分析的基礎上理解讀,通過仿照榜樣讀,加深對於課文的理解。最後,在理解古文的基礎上,指導讀出語氣。這樣,把讀貫穿於學習本課的始終,既培養了學生誦讀古文的能力,又能讓學生在讀中自讀自悟。

2、那位少年為什麼講了這個故事後,吳王就放棄攻打楚囯?要弄明白這兩個問題,瞭解當時春秋時期的每個國家都有吞併對方,使國家更強盛的野心,但倘若輕易出兵就有可能被第三方吞噬的危險這一社會背景是關鍵。

如果教師講,學生能明白,但紙上得來總覺淺。於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尋找資料,探究答案。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先圍繞具體形象的故事進行質疑,然後帶着問題再去讀書學習。學生先找到了揭示寓意的語句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患也。在學生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後,老師引導學生探究這三種小動物眼前的利益和隱伏的禍患分別是什麼?從而理解螳螂捕蟬這個成語的含義。之後,結合故事背景資料和藉助多媒體課件春秋戰國形式圖理清蟬、螳螂、黃雀、與吳王伐荊之間的關係,明白吳王眼前的利益和隱伏的禍患分別是什麼?

使學生清楚明白的認識到:吳國就好比是這三個小動物中的螳螂,而楚國就好比是故事中的蟬,它身後的越國就好比是故事中的黃雀。學生聯繫吳王的固執,肯定能感悟到少年的機智、能幹,善於採用旁敲側擊的策略來個敲山震虎,從而讓吳王醒悟到事情的危險性,不得不考慮事情的後果。學生很快理解了這篇文章要告訴我們的道理。而且在教學中學生收集的資料得到了利用。這樣學生的感悟必然是多元的,符合新課標的提倡學生的情感體驗。

學生的感悟也是鮮活的,是自己感受到的,而不是教師教給他們的。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又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學生還在探究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搭起了橋樑,真是一舉而多得!

四、自己質疑,自己解疑,體會學習方法。

通過對比讀,讀出吳王開始態度的堅決果斷敢有諫者死和最後對少孺子的誇讚善哉,乃罷其兵時,態度的轉變。讀前一句時,讓學生質疑,學生在瞭解了吳王固執、驕橫、決心大後,提出:吳王為什麼堅決要攻打楚國? 學生結合課外資料的瞭解解決了問題,自學自解疑,進而讓學生知道通過背景資料的查閲、瞭解也是一種學習課文的方法。再有通過對比兩句讓學生質疑,是什麼使吳王態度有了這麼大的變化呢?自然而然成為學生的疑問,自然引到文本重點。在教學中,讓學生領悟到質疑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總之,課堂上以學生的質疑,自主釋疑為教學主線,以不同形式的讀書貫穿教學始終。為學生營造了一個開放的氛圍。由此而產生的在生生、師生、生本的對話中可以激起更多學生的思維火花,引起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廣泛的討論,從而促進課堂的有效生成。當然,課堂上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課堂結尾有些囉嗦,圖示出示有些滯後,沒有起到引領學生的作用,情感投入還不夠等,還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鍛鍊,爭取提高。

第5篇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雖然説語文課程中主要任務是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但挖掘文字背後深藏的人文思想,歷來都是非常重要的。試想,誰能撇開人文不談,進行單獨的工具性的訓練呢?

精讀本文時,我讓學生首先明白一個問題:文章中分別有哪兩組人來勸説吳王?吳王的態度怎樣?用文章中的一個詞語分別概括。學生經過閲讀思考,立即説出了大臣和少年的勸説結果,分別是“固執”和“打消”,我將這組詞語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尋根究底,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結果呢,進而引起了全篇課文的'教學。

文章中少年的勸説段落,幾乎都是對話描寫,沒有多少品讀的價值,在指導朗讀課文時,就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讓學生明白意思即可。對少年的描寫,能體現其智勇雙全的,在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毫不介意”和“一連轉了三個早晨”,教學中,我在此處略花時間,在朗讀和述説中讓學生明白了少年的堅持和聰慧。

教學本篇文章,我們沒有必要斟酌其真實性,目的是透過課文的語言文字,品評其背後隱藏的現實的教育意義,這才是最重要的。在課堂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挖掘文字背後藴含的東西,讓學生的思想也受到了一次洗禮,在將文字讀薄又讀厚的過程中,實現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提升。

第6篇

語文教學,要以學生實踐為主,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我在教學《螳螂捕蟬》這篇課文時,充分體現了這一理念。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下令不準別人來勸阻。這時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説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我在教學本課時並沒有“循規蹈矩”地逐段教學,而是從學生閲讀心理出發,根據教材特點,大膽地重組教學內容,一節課就那麼幾個教學環節,十分簡潔,卻又“針針見血”,把教學重難點一一落實解決:直接學習螳螂捕蟬的故事內容,理解吳王聽後“恍然大悟”的意思。學生質疑後討論一個問題:少年跟大臣們的勸有什麼不同?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勸;雖然改變了課文的“序”,但是以發展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為主線,科學合理地安排了聽、説、讀、寫、思等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層次分明的實踐中得到了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展。

我在上《螳螂捕蟬》時,不是簡單地讀、讀、讀,不是機械地記課文語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整節課,我提出了幾個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故事的結尾説吳王恍然大悟,吳王悟到了什麼?” “如果説大臣們的勸是‘直勸’、‘力勸’的話,少年的`勸則稱得上是——”只有讀書,沒有問題,這是目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當中暴露出的一個大問題。矯枉難免過正,凡事過了頭就會走向反面。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此早有告誡:“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讓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這才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當然,這節課,這節課由於教師沒有及時引導,學生在討論少年的智勸時,積極性不是很高,教學機智是一個教師經驗和智慧的積累,這以後有等努力。

第7篇

故事離不開人物,文本中人物的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可以做文章,都值得琢磨。如何幫助學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螳螂捕蟬》一課的教學中,教者在學生學完螳螂捕蟬的情景後,引領着學生在文本中又走了一個來回,跳出來後換了一個角度感受文中少年的形象。教者始終以巧妙的設計把握着全局,宛若那隻守候在螳螂身後的黃雀,令人眼前一亮。

學完課文最後一小節,多次朗讀後質疑:吳王悟出了什麼?請你幫他擬一道聖旨。

昨日,有個少年向寡人講述了( )的故事,故事中的( ),它們( ),結果( )。聽了故事,寡人深受啟發:( ),故寡人決定( )並( )。

?學完文章,如果問學生吳王明白了什麼,一定能夠對答如流:用書上的.話,用大道理,課堂上少不了出現空話、套話,會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形成重複,既刻板又機械。以這樣口頭練習的形式出現,妙處至少有三:其一,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皇帝”“女皇帝”們紛紛躍躍欲試,都要求過一把帝王癮;其二,較完整地概括了文章內容,幫助學生抓住文章的關鍵處,有機地組織語言;其三,在概括中點明瞭故事的結局,表明了吳王對少年的態度:故寡人決定( )並( ),自然流暢又簡潔明瞭】

吳王很想見見這位少年,但他還沒有名字呢!咱們給他起個名字吧。既是吳國人,姑且姓吳。

?每一個響亮悦耳的名字後面都孕育着一份美好的希望和祝福,面對這樣一個看似簡單實則處處險象環生的故事,面對這樣一位少年,稍加思考後,學生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吳聰:因為他實在太聰明瞭!吳思:非常善於思考。吳少鳴:年少時就一鳴驚人,長大後肯定能有所成就。吳智和:他用自己的智慧維護了和平。不可謂學生想得不深,不可謂學生想得不遠,給少年命名這樣一個看似不經意的設計,有力地幫助學生用最簡潔的語言提煉了少年的形象。】

為什麼這位少年能成功地説服吳王?大臣們一定想知道,請你替大臣們想好一個問題,待會兒問問他。讀讀文章的2-8小節,抓住少年的一言一行提問。

?少年的過人之處絕不僅僅在於他講了這個故事,螳螂捕蟬的情景與當時吳國的相似之處;連續三天在花園裏出現,打濕了衣服引起吳王的注意;選擇有露水的早晨,為了使吳王親眼目睹螳螂身處險境卻渾然不覺……“抓住少年的一言一行提問”,在一次次圍繞少年言行展開的問答中,讓學生感受到:小小智者的形象透過細節盡在不言中。】

?魂斷廊橋》中費雯麗那迎上前去的堅定的雙眸,《新龍門客棧》裏張曼玉坐在龍門客棧屋頂上罵街時嬌小的身姿,都是導演在表現人物時選擇的一個視角,雖小卻經目難忘。在我們的課堂裏也多一些這樣獨特的視角吧,會讓我們銘記住一個個跳躍的生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