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橋邊》教案6篇 《橋邊啟示:跨越隔閡,發現內心》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7W

《在橋邊》教案是針對中學生閲讀理解、語言表達能力訓練的一份教學指南,通過對文本的深度解析和思考引導學生掌握讀文技巧和提高寫作水平。本教案涵蓋了本文中重點語言點的解析、互動閲讀、寫作和課堂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旨在激發學生對文學和生活的思考。

《在橋邊》教案6篇 《橋邊啟示:跨越隔閡,發現內心》

第1篇

由敍述的角度來切入對小説的閲讀理解,引導同學深入思考敍述的簡潔在小説中的特殊運用及對主旨呈現的不同作用。

1、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的是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一篇短篇小説。説起海明威,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這句話:“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 ”這出自什麼作品?

海明威曾經在他的作品《老人與海》中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強悍的老人形象——“硬漢子”聖地亞哥。這個古巴老漁民在海上苦鬥了84天,終於制服了一隻比他的船還要大幾倍的馬林魚。然而,成羣的鯊魚卻輪番襲擊,吞食老人的捕獲物。老人決不屈服,用魚叉、船槳等排名抗擊了三天三夜。最後,馬林魚還是隻剩下一付骨架。老人雖然未能戰勝厄運,但他確實一位精神上的強者。他留下了一句響噹噹的名言“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2、海明威也正是憑藉《老人與海》獲得了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大家知道海明威在創作上有何特點?

明確:海明威曾在《午後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作家對於他想寫的東西心中有數,那麼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讀者呢,只要作者寫的真實,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寫了出來。冰山在海里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論”。

海明威的文風一向以簡潔明快著稱,俗稱“電報式”,他擅長用極精練的語言塑造人物。他創作風格也很獨特,從來都是站着寫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雙關妙語:“恕我不起來啦!”

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海明威的《橋邊的老人》,欣賞他用簡潔明快的語言為我們敍述的故事及人物形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概括小説內容。

1、這篇小説雖篇幅短小,但構思精巧,選材典型。自由朗讀課文,試分析本文思路。

明確:首段:場面描寫,介紹環境;主體:由對話構成情節;末段:交待結局。

小説首段進行場面描寫,介紹故事發生的環境。主體部分由對話構成情節,通過對話,將老人的內心之痛刻畫入微;最後一段交待結局,既是對背景的再次點明,又有一定的象徵意義。

2、從首段的場面描寫和末段的結局交代,我們可以明確故事發生在戰爭的大背景下。作者又是選取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來表現戰爭?請大家試用自己的話概括小説的內容。

明確:即將戰爭前,在一個相對平靜的環境下,圍繞勸離與不走而展開的“我”與一位老人的對話。

通過整體感知,我們對文章思路有了明晰的瞭解,也知道了文章的主體是由對話來敍述情節。老人與我之間的對話簡單有效,藴涵了所有該有的生動情節。因此,解析對話對於理解文本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就掐頭去尾,一起來解讀小説的對話部分。

討論: 由課文有關介紹:“我的任務是過橋去偵察對岸的橋頭堡,查明敵人究竟推進到了什麼地點。” “那天是復活節的禮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羅挺進。”

推測:也許是個戰地記者,也許是與法西斯對立的陣營中的戰士。

這篇短小的小説就是由“我”來講述的。請大家思考:由“我”來説這個故事好處和缺點各有哪些?

大家先不要忙者回答問題。我們先一起來了解一下敍述的相關知識。

(1)敍述視角:小説一開始,就要找一個敍述的身份和位置,這就是敍述視角,或者敍述角度,這是小説的立足點,它決定了敍述者以何種身份、何種角度來講述故事。“作者—敍述者—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關係,從而使小説的敍述方式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

(2)我們可以把敍事角度分為“全知視角”和“有限視角”。

全知視角——全知視角的敍述者超越小説的所有人物和事件,是全知全能的,瞭解小説的全部細節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運,甚至在敍述過程中加入評論,對人物的心理描寫。(敍述一般採用第三人稱的敍述方式)

她也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好象由於命運的差錯,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裏。她沒有陪嫁的資產,也沒有什麼法子讓一個有錢的體面人認識她,瞭解她,愛她,娶她;最後只得跟教育部的一個小書記結了婚。

她不能夠講究打扮,只好穿着樸樸素素,但是她覺得很不幸,好像這降低了她的身分似的。因為在婦女,美麗、丰韻、嬌媚,就是她們的出身;天生的聰明,優美的資質,温柔的性情,就是她們唯一的資格。

有限視角——這時敍述者只瞭解故事的部分情節,故事的敍述者往往是小説中的一個人物(採用的是第一人稱或者第三人稱的敍述方式)。第一人稱“我”的運用將敍述限定在一個有限的視角中,小説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講述人,敍述者和人物重疊。

小結:全知視角講述的故事,敍事人相當於上帝,他對所有線索、發展和結局都瞭如指掌;有限視角是凡人目光。這時敍述者只瞭解故事的部分情節,故事的敍述者往往是小説中的一個人物。

(3)根據上面的介紹,請你再次閲讀《橋邊的老人》,請大家思考: 由“我”來説這個故事好處和缺點各有哪些?

明確:首先,採用第一人稱,給了我們一種“親歷”的感覺,顯得比較客觀,增加真實感和親切感。其次,由“我”來講述故事,每一個環節都是“現在進行時”,使讀者對下一步情節有所期待,抓住讀者的心。

最後,“我”作為故事的敍述者講述的僅僅是“我”的所見所聞,“我”所知道的內容是有限的,比如老人的身份、經歷和未來,很難把故事的全部內容呈現出來。

4、根據大家剛才的分析,我們瞭解到,《橋邊的老人》屬於一篇使用第一人稱有限視角講故事的小説。作者在敍述中運用了一些“減法”,這就決定了我們在閲讀中運用“加法”調動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想象力來,才能很好地解讀小説。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解讀那個“我”不甚瞭解的老人形象。

6、一個可能是年輕的偵察兵,一個可能是年老孤苦的老人,這兩個人在橋邊展開了一次怎樣特別的對話?

關注對話內容。思考:對話中, “我”關注的是什麼? “老人”關注的又是什麼?

明確:如:(1)“我”問老人的家及政治態度時,老人的“敷衍”;(2)老人問“我”動物能否捱過炮火,“我”的心不在焉。

這兩個人雖然在對話,但是兩個人的問答往往有矛盾。為什麼兩個人都對話會有答非所問的矛盾?

原因:兩人身份不同。“我”作為反法西斯戰士,關注自己的戰鬥任務,最多也只是對老人境況關心;而老人遠離政治與戰爭,內心關注的是與自己相伴的動物的生命。

7、因為兩個人的身份不同,所以他們關注點不同。老人關注的是動物,我們在一起細細品讀一下關於動物的對話,説説你感受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1)“你從哪兒來?”我問他。“從聖卡洛斯來。”他説着,露出笑容。那是他的故鄉,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那時我在看管動物,”他對我解釋。“噢。”我説,並沒有完全聽懂。“唔,”他又説,“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

明確:提到故鄉便暫時忘記了眼前艱難兇險的處境並微笑了起來的這一細節,告訴我們他是多麼愛他生活的家園。 呆在那兒照顧動物直到最後離開説明他是多麼不捨。離開自己深愛之物、讓它們被炮火摧殘,充滿了被迫和無奈的苦澀悲哀。

“一共三種,”他説,“兩隻山羊,一隻貓,還有四對鴿子。”“你只得撇下它們了?”我問。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個上尉叫我走,他説炮火不饒人哪。” “你沒家?”我問,邊注視着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 “沒家,”老人説,“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我簡直不敢想。”

明確:老人對動物如數家珍,我們不但瞭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狀況,這幾隻動物在老人心目中所佔據的地位,還了解到老人離家時的無奈和被迫。“我”“注視着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暗示了我對老人命運的擔心:沒趕上去巴塞羅那的卡車就等於要留在戰場上了,而此時,最後的大車也即將駛離。

(3)結尾處,當“我”再次催促老人離開、而老人無力動身時,海明威這樣寫道:“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説,可不再是對着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 最後説的比前一句多一個“只是”,卻意味深長。可能包含了哪些情感?

明確:——這裏面交織着一種“怨”與“冤”得情感:我招惹誰了?我們招惹誰了?為什麼要毀了這一切?在這言簡意深的話語中暗含着對戰爭無聲的控訴。

8、通過解讀對話,我們可以看到,在《橋邊的老人》中,海明威讓人物自己對話,他只是客觀地將那些人與那些事呈現出來,而不對他們的對話作任何判斷。他讓我們憑藉小説所透露的信息推導出整個故事。作者的敍述是一種“減法”,隱去了一些內容,力求簡潔明快,這也正體現出海明威所倡導的“冰山理論”。

海明威説,“冰山在海里移動很是莊嚴宏偉,這時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認為應該把思想、情感乃至語言與動作等八分之七的內涵隱藏起來。你認為,這樣寫小説是否會影響內容、主旨的順利表達?

討論、交流:應該説不會影響的。其實,作者的寫作的“減法”正是要求我們讀者做好閲讀的“加法”:一切被省略的東西都是可以聯接和彌補的。讀者既可以從“我”的角度體驗故事,也可以發揮想象,推測每一個人物的心理,讀者自己去推理、想象、判斷,極大地豐富故事的內容。這是現代小説對我們讀者提出的要求。

可以讓學生思考:對動物的關心説明了什麼?老人的形象與故事的主題有什麼關係?

在老人的話裏,我們似乎能夠看到,在他孤獨的垂老之年,只有幾個動物與他相依為命的晚景。然而,殘酷的戰爭使這一點温馨都無處藏身,一無所有的老人在炮火中不但失去了家園,也失去了最後幾位可靠的伴侶,前景的淒涼顯而易見,這也許正是老人不急於逃離,也不懼怕戰火鄰近的緣故。

也許你們會説,在這樣一個戰亂的年代,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慮動物的安危?可是,當你的生活中,連親人都沒有,只有動物相依相伴時,動物就如同親人一樣了。在人們自顧自的逃離中,動物是最無助的,他們被拋棄,無辜的面對人們製造的炮火,對人類的仇恨一無所知,戰爭的雙方,有誰會關注生命的被扼殺,被銷燬,被剝奪呢?然而,在老人的眼裏,這卻是世界的價值所在。

因此,我們説,老人充滿愛心,其形象閃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輝,與踐踏人類生命的殘酷戰爭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旨在呼喚人性與愛的迴歸,斥責非正義戰爭給世界帶來的災難。

?橋邊的老人》實在是一篇小品:僅由一幅畫面、一段對話構成,格局之小,筆法之簡練,在宏大戰爭主題的小説林中,可以説微不足道,但《橋邊的老人》彷彿一個小小的窗口,以小見大地揭示出戰爭的殘忍、罪惡,顯示出戰火紛飛的年代裏人性的善良——對生命的尊重與對和平的渴望。

?橋邊的老人》通過一個側面揭示了戰爭的殘忍與罪惡。然而,作者的構思取材和敍述,卻是非常巧妙和獨特。它不是以戰火紛飛,血腥殘酷的戰爭實景來表現該主題,而是以在戰爭即將到來前,一個相對平靜的環境下,一個孤身老人當人們競相逃命時的內心世界,冷靜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戰爭的殘忍、罪惡。

?橋邊的老人》關注的不是英雄、正義,也不是“主義”、政治,而是戰爭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們是無辜的受害者。殘酷的戰爭來了,將家園、親人都無情地撕碎。在這裏,戰爭成了作者的譴責對象,對生命價值的珍視更令小説充滿了悲憫的力量。

課外閲讀莫泊桑的作品《項鍊》,並與《橋邊的老人》相比較,領悟不同的敍述方式產生的不同的審美效果。

《在橋邊》教案6篇 《橋邊啟示:跨越隔閡,發現內心》 第2張

第2篇

?橋邊的老人》篇幅短小,筆法簡練,但是意藴卻很深刻,敍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結合單元要求和文本特點,把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設置為:

4.掌握有限視角中第一敍述人稱的運用,並能試着以第一人稱寫一段人物內心獨白。

2.閲讀《諾貝爾文學獎文庫·授獎詞與受獎演説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中關於海明威的部分。

3.閲讀小説,能通過人物對話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並且在你思考的人物對話下面做出記號。

5.試着思考一下:你的閲讀感受和小説的寫作手法之間有沒有什麼關係,換句話説,作者運用了什麼樣的藝術手法使你產生這樣的閲讀感受?

()體驗與建構

(1)想象你就是文中的敍事主人公"我",請你依據課文,以簡單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戰爭來臨前忙亂的畫面,進而品味小説語言簡約卻寓意深遠的藝術特色。

(2)依據課文中的對話,尤其是"我"與老人對話時"答非所問"的情景,説説你感受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短篇小説不可能像長篇小説一樣對社會歷史作壯觀的描寫,它只能選取一個小角度、一個側面,以小見大地折射出有意義的主題來,那麼《橋邊的老人》這篇小説的主題是什麼?

小説一開始,就要給自己找一個敍述的身份和位置,這就是敍述視角,或者敍述角度,這是小説的立足點,它決定了敍述者以何種身份、何種角度來講述故事。"作者一敍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關係,從而使小説的敍述方式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

敍述視角可以分為全知視角和有限視角。全知視角基本上是敍述者等同於作者,他超越小説的所有人物和事件,瞭解小説的全部細節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運。全知視角的敍述一般採用第三人稱的敍述方式。

有限視角是現代小説的一大貢獻,這時敍述者只瞭解故事的部分情節,故事的敍述者往往是小説中的一個人物,採用的是第一人稱或者第三人稱的敍述方式。第一人稱"我"的運用將敍述限定在一個有限的視角中,小説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講述人,敍述者和人物重疊。

(3)根據上面的介紹,請你再次閲讀《橋邊的老人》指出這篇小説的敍述人稱,並結合"準備與預習" 第三題,與同學討論、分析這種敍述人稱的藝術效果。

?橋邊的老人》中,第一敍述人稱"我"的出現將敍述限定在一個有限的視角中。

首先,這種角度給了我們一種"親歷"的感覺,彷彿這是一篇來自戰場的報道,一個真實的特寫,可以增加一些真實感和親切感。

其次,採用第一人稱,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顯示故事而不是講述故事,顯得比較客觀。具體説來,小説通過"我"之眼,通過"我"與老人之間的對話,尤其是老人三次嘮叨着"貓會照顧自己,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 "這樣的細節描寫,將老人的內心之痛刻畫入微。儘管沒有一句帶有情緒化的語言,卻令我們感受到對戰爭的譴責和對和平的熱愛。

最後,"我"作為故事的敍述者講述的僅僅是"我"的所見所聞,對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測,這對讀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內涵。比如,在小説末尾,當"我"再次催促老人離開,而老人卻無力起身時的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老人"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説,可是不再是對着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這一切都是客觀地呈現出來的,關於老人在戰爭中的命運和老人對現實的情感等,都需要讀者借小説的信息推導出來。

()應用與拓展

1.找出一篇採用全知視角寫作的短篇小説,並與《橋邊的老人》相比較,領悟不同的敍述方式產生的不同的審美效果。

2.完成課後"思考與實踐"第一題:《橋邊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脅近在咫尺,老人卻還在掛念着自己看的小動物們,表現出人性的光輝。試用第三人稱或第一人稱,描寫老人的內心世界。

3.再找幾篇海明威的短篇小説來讀,體會他提出的語言"冰山"理論。

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是新課程推進中的一個新課題。如何完成從必修課向選修課的過渡,實現延伸、拓展、補充和鞏固的'目的,並且凸顯選修課的特徵,這一切還都在探索之中。上完《橋邊的老人》,結合學生和聽課老師的意見,筆者認為這節課大體上抓住了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的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學習過程中的專題意識較強。如前所述,教材每一單元所提供的小説文本,都是按照某一話題擇定的,而這一話題正是小説的某一基本元素。這節課的總體設計圍繞"敍述"這個專題,把教學重點和難點放在學習並瞭解小説的敍述視角和敍述人稱、掌握有限視角中第一敍述人稱的運用這兩個方面。相比於必修課的教學,無論是對文本的賞析建構還是對文本的專題分析(包括練習部分),教學目標的指向性都更強,課堂教學的張力也有所增大,教學的效益有也所提高。

第二,關注學生的閲讀主體地位。在"體驗與建構"這個教學環節上採取了活動式學習的方式,以體驗、欣賞、探究、總結這些綜合性較強的學習活動為主,在一定程度上關注了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選修這門課程的同學大都對外國小説有一定的瞭解和興趣,大都具備了良好的閲讀能力,這時教師不能以自己的分析取代學生的閲讀實踐來完成教學活動。筆者在"賞析作品"這個環節設計三個問題,就是為了給學生更大的自主學習空間。

第三,在教學設計上注重和必修課的連接,問題設計難度適中。選修課是必修課某一教學內容的延伸和拓展,難度和容量勢必有所加大,但同時也要考慮高中生語文學習的基本任務和特點,跨度不能過大。《橋邊的老人》教學設計,既把必須掌握的名詞術語,如“敍述視角”"敍述人稱"等交代清楚,又沒有過於糾纏這些概念,而是注意多結合文本進行分析,教學重點偏重在理解和運用上。另外,如"請你依據課文,以簡單的白描方法勾勒出一幅戰爭來臨前忙亂的畫面,進而品味小説語言簡約卻寓意深遠的藝術特色"等活動的設計,都是和必修學習內容十分接近的,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太大的陌生感和隔膜感,對以往的知識體系也是一種鞏固。

但是,這節課對某些問題的考慮也不充分,出現有的問題太淺的情況。如對"短篇小説不可能像長篇小説一樣對社會歷史作壯觀的描寫,它只能選取一個小角度、一個側面,以小見大地折射出有意義的主題來,那麼《橋邊的老人》這篇小説的主題是什麼"這一問題,大多數同學隨口就能説出"在殘酷的戰爭中對生命的尊重和對和平的渴望"等答案。其實筆者在設計這個問題的時候,更希望學生關注的是問題的前半部分,即小説是通過關注戰爭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來彰顯主題的, 進而引導他們體會內容和題旨之間的關係。如果把問題設計成..我"和老人的對話始終圍繞着"動物",有人説在這樣的戰亂之年,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慮動物的安危呢?你對這個問題是怎麼想的,談談你的看法。這樣,問題指向不僅是開放的,而且更能引起學生的思考和探索,同時也讓學生在思考中必然地體會到內容和題旨的關係,從而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第3篇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的第一篇小説是海明威的《橋邊的老人》,從這篇小説中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也體驗到了戰火紛飛中人類的一絲温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小説《在橋邊》,看看這一回在橋邊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伯爾出生在科隆一雕刻匠的家庭,中學畢業後,曾在書店當學徒。1939年在科隆大學學習,不久即應召入伍,隨軍到過法國、波蘭、羅馬尼亞等國,增長了不少見識。二戰結束後,曾在戰俘集中營待了幾個月。六年戰爭生活經歷,成為伯爾早期創作的主要題材。戰後除繼續在科隆大學研究語言與文學外,還當過木匠和人口統計員,因此對下層人民的生活較為熟悉,並在許多作品中有所反映。他曾獲得幾十種國際國內頒發的文學獎,作品已被譯成三十餘種文字。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説《火車正點》、長篇小説《亞當,你到過哪裏?》和短篇小説集《流浪人,你若來斯巴……》等。1971年發表的《以一個婦女為中心的羣像》是其全部創作的.結晶,獲次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請同學們快速閲讀全文,用一兩句話概括小説最主要的情節內容。

明確:他們讓我數在一座新橋上走過的人,我每次都故意把一位可愛的姑娘漏數掉了。

環境這一要素其實在第二單元的話題“場景”當中已經涉及到。環境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心理、性格等。

“人物”是上一個單元的話題,寫人物要注意貼着人物寫,貼着人物寫包括哪兩個方面?

明確:一是貼着人物的心理寫,一是貼着人物的言行寫。注意運用語言行動描寫和心理描寫。

情節是一系列具有前因後果的事件的展開,這些事件展開的過程就是它的運行過程。在情節的運行方式中,整體上遵循着一個基本模式:發生(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那麼《在橋邊》這個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局分別是什麼?全文共9段,請大家根據小説的情節運行流程劃分層次,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一個部分的內容。

發生:1-3段,交代主人公的基本現狀以及他對職業的態度。(現實生活乏味)

發展:4-5段,主人公暗戀過橋的姑娘,她成了主人公乏味生活中的亮色。(暗戀過橋姑娘)

高潮:6-7段,“我”逃過檢查,被調去數馬車。(逃過突擊檢查)

結局:8-9段,主人公被調去數馬車,反而獲得了與姑娘進一步接觸的機會。(數馬車,交鴻運)

第4篇

1.閲讀並仔細玩味小説的情節,體會其深刻的思想內涵;

2.瞭解小説的敍述角度和敍述人稱及其與內容題旨的呈現關係。

1.玩味小説的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小説的題旨;

明確:“我”在偵察敵情的時候在橋邊偶遇一位老人,並與之攀談的事情。

2.逃難的人那麼多,為什麼單單這位老人能引起“我”的注意,並與之攀談起來呢?

明確:人們都競相逃命,可這位老人“卻坐在那裏,一動也不動”。

明確:不急。“一動也不動”“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我要待一會,然後再走”“他説着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上的塵土中坐下去”

(1)老人為什麼“微笑”?透過老人的“微笑”,你能讀出什麼?

明確:從“微笑”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家鄉的愛戀。同時也表現出老人被迫逃離的苦澀和悲哀。

(2)老人為什麼不自己逃命,而只擔心那些動物們呢?

明確:a.老人無親無故,動物是他的伴侶,他的親人。表現了老人的孤獨和善良。而且此處愛的温暖與正發生着的戰爭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d.老人對未來的生活茫然,家沒了,他不知該去何方。

明確:揭示了戰爭的殘忍與罪惡,表現了作者對生命的悲憫情懷。

海明威在小説創作上有一個很著名的理論——冰山理論。關於冰山理論,他曾在《午後之死》一書中這樣寫道:“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對於他想寫的東西心裏有數,那麼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讀者呢,只要作者寫的真實,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寫出來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那麼你能從這篇小説中感受到他這一理論的運用嗎?

第5篇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的第一篇小説是海明威的《橋邊的老人》,從這篇小説中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也體會到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和痛苦。無數像“橋邊的老人”一樣的無辜的人在戰爭中失去了精神的寄託和生存的信念,甚至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那些經歷了戰爭又有幸能活下來的人,特別是那些在戰火中九死一生的戰士,在戰後他們的生存現狀如何?他們的精神狀態是否有人關注呢?讓我們走近伯爾,走進《在橋邊》。

“二戰”後德國最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是一位與軍國主義格格不入的作家,被譽為“當代德國的歌德。”六年的軍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早期的作品是以這段經歷為主要題材,着重反映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他的作品充滿灰暗、抑鬱的基調,瀰漫着下層人民同命運抗爭的痛苦,也滲透着歡樂的精神。

主要作品:中篇小説《火車正點》,長篇小説《亞當,你到過哪裏?》,短篇小説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他們給我一個“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數在一座新橋上走過的人”。

1、對於自己的生活現狀,“我”滿意嗎?為什麼?請説出理由。

“我”雖然對現狀不滿,但為了生存,又無力抗爭,“我”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故意數錯,“亂數”,使得數字不準確。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興……我就用五位數來表示我的慷慨。”充滿反諷和揶揄的筆調錶露了“我”對這種生活的不滿和反抗。

2、除了因為工作單調、枯燥、乏味,還有其他原因使得作者對這份工作、對自己的生存現狀感到不滿的嗎?

明確:這是一羣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滿足於“我”送上的數字的官員,這是一個只關心數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會,第一段“他們以用數字來表明他們的精明能幹為樂事,一些毫無意義的空洞的數目字使他們陶醉”;“他們喜歡這個未來完成式”他們醉心於數字上的增多,即便這些是虛假的數字,他們努力做些面子工程,企圖作出些“政績”,並不真正關心人的生存狀況。

4、“我”對自己的生存現狀不滿意,那麼,“我”想要怎樣的生活?找出相關語段。

5、當心愛的姑娘在橋上經過的時候,我有怎樣的心理感受?

“所有在這個時間走過的人,我一個也沒數。這兩分鐘是屬於我的,完全屬於我一個人的,我不讓他們侵佔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動”“所有一切有幸在這幾分鐘內在我朦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過的人,都不會進入到統計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這很清楚,我愛她。但是她什麼也不知道,我也不願意讓她知道”

6、師:作者一改前面的反諷語調,寫得如散文詩般,調子也比較歡快。

7、小結:“我”是真的在愛着她了!在姑娘過橋的那個瞬間,如此美好而激動人心的幾分鐘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

1、在小説中,即使故事的開端和結局都很簡單,作家也不願意讓人物選擇捷徑一口氣跑到底的,而是要讓他千折百回,每一個地方都可能遇到難以逾越的困難,“疙疙瘩瘩”“吞吞吐吐”,最後才抵達勝利的彼岸,越是曲折,越是跌宕,小説越是精彩,這就是小説情節搖擺所產生的魅力。這篇小説也是如此,情節在短短的篇幅中幾經搖擺,“我”的內心情緒也隨之起起落落。

2、請同學們説説故事的發生、發展部分主人公的情緒有着怎樣的起伏?

明確:開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無意義的生活現狀,隨着情節的發展,“我”愛上了過橋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現,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悦,這是主人公第一次的情緒起伏。

3、這也是情節的第一次搖擺,隨着情節的發展,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點幸福卻也並不能一帆風順。於是,就有了情節的第二次搖擺。請同學們根據情節的發展和高潮部分,説説情節的.第二次搖擺作者是怎樣設計的?

明確:作者安排了主任統計員的出現。主任統計員要來檢查了,“我”的內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歡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內心充滿了緊張和矛盾。

4、情節迅速過渡到了高潮部分。在高潮部分,“我”做出了怎樣的抉擇?

明確:表面上看,“我”為了生計,壓抑住了自己對姑娘的感情,“因為我必須數,不能目送她過去”,而在內心深處,仍然是真摯的愛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託壓倒了空洞無意義的職業——“我一輩子也不會把這樣漂亮的姑娘轉換到未來完成式中去”。

5、情節運行到這裏,似乎要滑向悲劇的結局了。可偏偏峯迴路轉,情節再次出現了搖擺。請同學們閲讀故事的結局部分,説説情節的第三次搖擺。

明確:“我”居然被主任統計員認為是“好人、很可靠”,幸運地逃過了檢查,將被調去數馬車,反而獲得了與姑娘進一步接觸的機會。

6、小結:正是因為有了情節的一次次搖擺,有了主人公內心情緒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説簡單又豐厚,搖曳而生姿。以上是我們通過情節這一元素走進了伯爾的《在橋邊》,感受了飽受戰爭創傷的小人物的那一點微不足道的悲歡。

接下來請同學們談談你的閲讀感受:你覺得伯爾通過這個故事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是愛情麼?是表現愛情的巨大力量麼?並請談談你的判斷理由。

明確:小説表面上,是在表現愛情對於一個無力掌握自己命運的小人物具有的強大的精神力量,深層的更在於表達對德國戰後,飽受戰爭創傷的小人物的精神狀態的關注,揭示了德國戰後重建中,偏重物質而缺乏精神關懷的社會現實。因為主人公的愛情,僅僅只是暗戀,他甚至並不打算告訴那姑娘,“她什麼也不知道,我也不願意讓她知道。”(插入問:主人公是把這次愛情作為可以實現的現實追求來看待麼?)與其説是愛情,還不如説是主人公的一種精神寄託,是他在這樣的社會氛圍、這樣的個人境遇中,依然堅持的對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種守望吧。

小結1:這就是伯爾的小説,在極短的篇幅裏,在看似平靜的敍述裏,既有小人物同命運抗爭的痛苦,也滲透着理想主義的歡樂精神。通過情節的一次次搖擺,闡釋了深刻而複雜的主題,帶給人們無盡的思考。

或小結2:不僅在伯爾的小説中會出現這種重物質輕精神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情況的發生。在紛繁複雜、追求利益的現代社會,人們太重視物質上的追求和滿足,而忽視了精神的充實和探索。很多人捨得給自己的父母花錢買很多高檔物品,卻捨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於掙錢,卻沒時間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談談心。在這個社會,很多人認為物質上的滿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給人物質上的幫助就是最大的幫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與物質無關,真正的幸福也絕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相反有時失意時的一句鼓勵,痛苦時一個擁抱,沮喪時的一個眼神,落魄時及時伸出的一隻手,那才是真正的幫助,真正的關愛,那才能讓別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小説的結局極富戲劇性,多少有點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麼?為什麼?

明確: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為故事的發生部分,已作足了鋪墊。

b、要來檢查的和認為“我”是一個可靠的人的並給予我數馬車這一美差的都是“他們”。那麼“我”眼中的“他們”到底是怎樣一羣人呢?請同學們回顧相關的語句。

c、“他們”看到“我”送上的數字時的神態、心理的細節描寫有哪些?

明確:他們看到數字時的“臉上放出光彩、容光煥發、心滿意足、眼睛閃閃發亮、喜歡這個未來完成時…….”等細節。

明確:這些細節的充實,讓我們對主人公生存的空間有了深切的瞭解。這是一個只關心數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會,這更是一羣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滿足於“我”送上的數字的官員,其實這些數字根本都是“不準確的”,隨“我”的心情故意亂數的,“我”也“是一個不可靠的人”,這樣的一個社會氛圍,這樣的一種官僚主義作風,註定會有如此荒謬的結局。所以,這樣的結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明確: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從始至終都沒有人給過主人公真正的精神關懷。儘管由數人換成了數馬車,但改變的僅僅是工種,他的處境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改變。他的精神需求也許永遠也不可能實現了,他作為人的存在價值和生存意義,也許同樣被永遠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課文這樣的一句話“坐在馬路那一邊數汽車的礦工”,説明像主人公這樣的遭遇並非特例。這是一種社會現象,是德國戰後重建中,偏重物質而缺乏精神關懷的社會現實。

第6篇

1、初步瞭解海明威及其創作風格;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與題旨; 3、能説出小説的敍述視角和敍述人稱; 4、掌握有限視角中第一敍述人稱的運用,並能試着以第一人稱寫一段人物內心獨白。

學生對外國經典小説的瞭解十分有限。對小説的構成也不熟悉。

敍述的簡潔和繁複在小説中的特殊運用及對主旨呈現的不同作用。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國小説家。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開槍自殺,走完了他輝煌的一生。海明威代表作有《老人與海》、《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等,憑藉塑造聖地亞哥的“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硬漢性格”的《老人與海》獲得1953年普利策獎及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被譽為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並且是“新聞體”小説的創始人,他的筆鋒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以簡潔著稱,對美國文學及20世紀文學的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在美國的一個文學流派。這個名詞源出僑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説:“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這句話作為他的長篇小説《太陽照樣升起》的一句題辭,於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個文學流派的名稱。

所謂“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於迷失了前進的方向而不知該怎麼辦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國一批初登文壇的青年作家,他們年齡相仿,經歷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藝創作傾向也約略相同,他們帶着玫瑰色的幻想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他們所看到的盡是殘酷的廝殺和恐怖的死亡。他們的幻想破滅,身心受到嚴重的摧殘;他們憎恨戰爭,但不知如何才能消滅戰爭,心情苦悶,對前途感到茫然。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的動盪不安和社會危機,又加重了他們心靈的空虛和苦悶。他們沒有明確的社會理想,只能消極逃避現實的鬥爭,躲到個人的小天地裏去,企圖用愛情、友誼、尋歡作樂來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動中使自己振奮起來。

海明威曾在《午後之死》中提出:“冰山在海里移動很是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論”。“八分之一”是讀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雖然沒有寫出來,但能為讀者所感受到,從而使作品內容給人以充實、含蓄和耐人尋味之感。對於海明威的“冰山理論”,研究者們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體風格,認為海明威早年從事新聞記者工作,練就了簡約幹練的文體風格,在從事小説創作後,他還是提倡簡練的電報體寫作風格。海明威的小説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詞和日常用語,摒棄了空洞詞藻。

小説取材於20世紀30年代西班牙內戰。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共和政府軍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軍展開激戰。海明威不但與許多美國知名作家和學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義的捍衞民主、反法西斯鬥爭,而且作為戰地記者三次深入前線,在炮火中寫了劇本《第五縱隊》,並創作了長篇小説《喪鐘為誰而鳴》。

1.閲讀小説,通過人物對話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在你思考的人物對話下面做記號。

2.思考:你的閲讀感受和小説的寫作手法之間有沒有什麼關係?(作者運用了什麼樣的藝術手法使你產生這樣的閲讀感受?)

騾(luó )車 腳踝(huái ) 撇(piē )下

躑(zhí )躅(zhú ) 彳(chì )亍(chù ) 躊(chóu )躇(chú )

2、默讀課文,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按提示填空。

首段進行場面描寫,介紹故事發生的_環境_ 。主體部分由__對話 構成情節。最後一段交待_結局_,既是對 背景 的再次點明,又有一定的象徵意義。

細讀小説的主體部分(對話部分),主體部分是“我”與老人的對話,可歸結為“四問”。它隱藏了一些內容。閲讀主體部分(對話部分),揣摩人物內心世界,看看作者隱藏了什麼?

那是他的故鄉,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那時我在看管動物,”他對我解釋。

“唔,”他又説,“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

明確:老人提到故鄉便暫時忘記了眼前艱難兇險的處境並微笑了起來的這一細節,告訴我們他是多麼愛他生活的家園。“微笑”就是一處減法,作者隱藏的是:老人暫時忘卻身處艱難兇險而微笑,是因為談起了故鄉,因為熱愛故鄉,因為故鄉有他温暖的回憶,包括對這些動物的回憶。從“微笑”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家鄉的愛戀。同時也表現出老人被迫逃離的苦澀和悲哀。

呆在那兒照顧動物直到最後離開的這個細節,説明了什麼?

明確:説明他對它們是多麼不捨。“最後一個離開”也是一處減法。作者隱藏的是:老人因為戰爭,不得不離開,最後才離開是因為實在不捨,但是讓自己心愛的動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殘又是多麼無奈、被迫和悲哀。

明確:“唉,只得把它們撇下了。” “沒家,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我簡直不敢想。”

“貓是不要緊的,我拿得穩。不用為它擔心。可是,另外幾隻呢,你説它們會怎麼樣?”

明確:老人對動物如數家珍,我們不但瞭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狀況,動物在老人心目中所佔據的地位,還了解到老人離家時的無奈和被迫。①讀出老人的生活現狀,老人的孤獨。他沒有家,只有幾隻小動物相依為命,晚年生活很淒涼。可戰爭卻要他離開他的家園他的親人,連最後一點温情也要抹去。②讀出了戰爭的殘酷,戰爭給百姓帶來的苦難和痛。③讀出了老人的善良,在大家都自顧自己的逃命中,老人還能想到可憐的動物。④讀出老人內心的痛苦,不能安度晚年,要在戰火中逃離家園。⑤讀出他的茫然,對未來生活的迷茫和無把握。他顧及動物不關心自己,不想走。

“你沒家?”我問,邊注視着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

“沒家,”老人説,“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我簡直不敢想。” 他疲憊不堪地茫然瞅着我。

你從“那兒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句中讀出了什麼?

明確:“最後幾輛大車”沒趕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戰場上了。平靜而簡潔的敍述中隱藏的是作者對老人命運的深深擔憂。

明確:挑起戰爭的是政治家,人民是無辜的受害者,將批判的矛頭指向了挑起戰爭的政治家。

明確:“謝謝你,”他説着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來。

8)文章多次寫到老人“坐”在那裏,請找出相關語句,並思考:明知此處即將成為戰場,老人為什麼卻“坐”在那兒呢?

明確:①老人太累了,體力不支,疲憊不堪,走不動了。②老人對故園的留戀,對家鄉愛戀,對動物不捨。③家沒了,他不知該去何方,老人對未來的生活茫然,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而使求生的慾望減退了。

“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説,可不再是對着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

明確:或許以中斷談話的方式來謝絕年輕人的好意;或許他不再期待別人來分擔他的憂慮;或許表明他決定聽天由命,不再逃亡了。

(2)這個句子中老人強調的是哪個詞?隱含了怎樣的意思?

明確:我只是在照看動物,招誰了惹誰了?(冤)為什麼要毀了這一切?(怨)“只是”中隱藏着的是對戰爭的控訴。

通過以上的`閲讀和討論,我們知道作者的敍述運用的是減法,隱去了一些內容,力求簡潔明快,這正是作者“冰山理論”的表現:

海明威認為冰山在海里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所謂

“冰山理論”,就是用簡潔的文字塑造出鮮明的形象,把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緒最大限度地掩藏於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卻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卻隱而不晦,從而將文學的可感性與可思性巧妙地結合起來,讓讀者通過對鮮明形象的感受去發掘作品的思想意義。因此,“冰山理論”應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文本的簡潔,即“少”;二是敍述者的不動聲色,即“靜”。

討論:小説的結尾除了交待故事的結局,還有什麼表達作用?

明確:1、“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羅挺進” “天色陰沉,烏雲密佈”。點明故事背景,渲染了戰爭的氣氛,烘托了“我”焦急、憂慮、憤懣的心境。

2、“復活節”運用暗示和象徵手法表達了自己譴責戰爭罪惡,呼喚和平生活的強烈願望,揭示了文章主旨。

3、“對他毫無辦法”和“僅有的幸運”暗含着作者的無可奈何及對老人的同情和祝福。老人的命運是他自己無法掌握的,別人也無法改變,只能給予同情和祝福。

明確: 這篇小説刻畫了二戰中一位孤苦的西班牙老人形象,通過他疲憊不堪地艱難逃離家鄉的遭遇,深刻揭示了戰爭的殘忍與罪惡,表達了對生命的尊重和對和平的渴望。

2、文章的主題是要表現戰爭的罪惡,為何僅寫“橋邊的老人”一人的遭遇?

明確:其一,作者運用以點帶面的寫法,老人是飽受戰爭苦難的典型代表,老人的遭遇非常具有典型性。他人愛家鄉,被迫逃離家園。為了逃避戰火,他流離失所,疲憊不堪,這也正是所有人民遭受戰火的普遍表現。“橋邊的老人”一人的遭遇,也就反應了當時全體人民的遭遇;老人的願望,也正是人民渴望和平的願望。老人充滿愛心,其形象閃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輝,與踐踏人類生命的殘酷戰爭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旨在呼喚人性與愛的迴歸,斥責非正義戰爭給世界帶來的災難。

其二,寫作的切入點小,寫作過程更容易駕馭。以極為簡潔的筆墨,反映出一個大的主題,這也顯示出作者高超的寫作水平。

文中刻畫的橋邊的老人是一個怎樣的形象?試加以分析。

明確:文中刻畫了一個 年老孤苦的西班牙老人形象(76歲,無家,只有動物為伴)。他熱愛自己的家鄉,一談到自己的家鄉,老人就高興地笑了,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溢於言表。他心地善良,充滿愛心。敵人入侵,他不得不逃離家鄉,但一直牽掛他養 的那幾只動物,對這幾隻動物能否避過戰火,一直放心不下。他不關心政治,他不理解敵人為什麼會入侵自己的家鄉,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之情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