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讀書心得5篇 《通透心靈,看清世界》讀《看見》的心得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6W

《看見》是著名作家柴靜的一本紀實性著作,通過作者的親身經歷和深入調查,呈現了中國這個國家獨有的生活面貌。本書不僅是一部紀實文學作品,更是一部社會觀察的力作。在這本書中,作者用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觸覺,讓我們看見了那些隱藏在背後的真實景象,引發了讀者對社會問題的深思。

《看見》讀書心得5篇 《通透心靈,看清世界》讀《看見》的心得

第1篇

現在書的市場魚龍混雜,有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該買哪本書來讀,經常是很多書翻了一半就讀不下去了。學校舉行的教師讀書活動中,老師們羣策羣力,推薦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好書,在工作之餘,到書海里暢遊,讓我們覺得自己依然年輕,自己和這個世界依然緊密相連。好享受那種愛不釋手,欲罷不能,如飢似渴地讀完一本再去讀另一本的感覺,很充實、很快樂、很甜蜜。

對於柴靜,以前只認為她很另類,很多年輕漂亮的主持人都積極尋找嫁入豪門的機會,不惜嫁給能當自己父親的富翁,她沒有。她不浮誇、不奢華,普通、真實。真正地認識她緣於讀《看見》這本書,從心底裏佩服這個外表柔弱,內心堅強、倔強的小姑娘,她帶給人令人振奮的一股力量正能量,而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這種正能量。

書的撰寫讓我看到了柴靜的文字功底,每一篇報道都條理清晰、語言簡潔、絲毫沒有廢話,這也正是做教師的我應該努力學習的地方。

回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新聞人,但能感覺到柴靜的新聞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種新聞表達,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賞。所以看到這本書中描寫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見》名符其實。

當把這本帶着油墨香的《看見》捧在手心兒裏時,首先,書的封面讓我一看便親切得不能自已,作者那恬靜的笑容被一羣純樸的笑臉包圍着,一下子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作者開篇直言不諱地表明來自思想深處的觀點:我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而從整本書的內容來看,作者的確是在用一個成熟記者的思想和平實的語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諦。

我天生沒有什麼機靈勁兒。這是作者剛到央視工作時,面對男同事們的戲謔而對自己的評價,然後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幾杯水。類似的鏡頭對每個人來説都感到很真實,因為很多人都經歷過。但隨着在工作崗位上的歷練,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兒,還有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時對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漸漸成熟起來,並且能冷靜地面對世間的一切苦難。就像作者在書裏説得: 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脱,這才是活着。這句話似乎給萎靡的人注射了雞血,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會自然而然地對人生進行觀察、思考、反思和評判。

有人説《看見》這本書的內容除了給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記錄得是自己的成長。這話我覺着挺在理兒。什麼是真實?最真實的文字莫過於作者對自己真切的成長記錄,而讓那些處在人生懵懂的人們從這成長的文字中體會和感受到真實的愛與痛,只有在這種愛與痛中激發出來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寫了一個去新疆地震採訪的鏡頭: 路已經破壞得很厲害,一顛簸,我和巨大的'德國搜救犬一起滾倒在廂板上。它一聲不吭,從我的身子底下挪開,把大尾巴抽出來,廂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來了,豎耳擰頭目視遠方。沒有真實的經歷,你怎麼能編造得出如此驚心動魄的畫面!

而真正讓人驚心動魄得是關於作者記錄探尋事實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負責人看看錄音杆: 這個毛茸茸的東西不能進。這是因為錄音杆不能消毒。面對這樣的危險,作者堅定地説: 那讓我進去,我可以消毒。看到這裏時,作為一個讀者,我的心已經熱血沸騰!雖然沒有作者那種經歷與豪氣,但她無私無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對汶川地震的細節描述中,讓人產生更多對生命的珍重和親情的思索。要説誰不怕死亡,那真是睜眼説瞎話,但當每個人在面對死亡來臨時,亦或者説看到那些在災難中,還沒來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後,那種痛心疾首的體會似乎無處渲泄!而作者在書裏對人類中人性的解讀,特別是對生活在底層人的關注和敢於為老百姓説話的膽量,剎那間就將讀者的心疏導開來。

讀完這本書,突然對寫作有了新的認識與感悟:有時候一個人的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寫作千萬不能瞎編,要儘可能地讓我筆寫我心來還原事實真相。作者用記者敏鋭的眼睛觀察,從當事人的角度思考,就這樣在平淡中用內斂而樸實的筆觸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我們承擔着教書育人的責任,如果把每個孩子都能培養成説真話、做真事的人,我們的民族何愁不振興,我們的國家何愁不強大?

《看見》讀書心得5篇 《通透心靈,看清世界》讀《看見》的心得 第2張

第2篇

對於名人,我總是有一種強烈的“窺視欲”。有時似乎超越了那種所謂的“欣賞”。我暫且把這種心理戲稱為“八卦心理”,只不過八卦的對象在變罷了。我覺得完整的瞭解一個人得背景,才能讓我們更加客觀的認識一個人,不管是她的年齡,她的童年,還是她的感情,這些支離破碎的片段才完整的構成了這個人的人生,冥冥之中卻是存在着一種必然。

毫不避諱地説,我有一個新聞夢。當初填報志願是曾經有意無意的和父母提過,結果當然是可想而知的。當然當時的自己也沒有太多的慾望,太多的所謂的理想,因而也沒有堅持。或許現在也沒有……對於記者這個職業,每個人有自己的看法。有些憤青總是把這羣人偏激的看作政府的發言人(尤其是中央台的記者),在他們眼中記者是政府僱傭的“宣傳隊”罷了。我想不盡然吧。這個社會其實真的有慢慢地在走向民主,即使是片面的民主,誰會奢求絕對的民主呢?那些總喜歡埋怨的人,或許應該懂得應該留給積弊已久的體制一個喘息的機會,畢竟誰都不能一口吃出一個胖子。從個人情感方面説,對於這個職業,我是充滿着敬佩,可以理解這個行業的苦衷。

言歸正傳,還是談談剛到手的書——《看見》。讀着柴靜的書,對一些曾經並不甚瞭解的新聞熱點,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過去多年的非典時期,此時彷彿也浮現在眼前了。那時,我在上國小。雖然每天清晨進校之前,都要被老師“觀察”一番,但老實説,自己一直認為那件事距離自己很遙遠。那一段段文字,卻讓這段恐慌那麼真切。雙城事件,開始我也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小的孩子會把有些東西看的比生命還重,但我漸漸理解了他們,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所執着的東西。同性戀,這樣尖鋭的字眼,你怎麼看?或許有的人覺得噁心,但當我們不再無知,當我們認識到性取向是由基因決定的,大多人會理解他們吧。我想我能理解。當文中的一個妻子,得知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戀時,給了丈夫一個大大的擁抱時,作為一個旁觀者,我的眼圈濕潤了。對於很多事件,也許我們一輩子都不會遇見,但這些確實真真的發生過,也許就在我們周圍。許多事,許多人,我們不能理解,但我們沒有權利去幹涉它的存在。

有人善意地告訴柴靜,她做的節目脱離了大眾,僅僅關注社會邊緣的人與事物。我想説,那些大眾的問題,有人在説了,有很多人在關注了,為什麼就不能分點兒給那些“被社會拋棄的人”。的的確確,我們能感覺到她很真實,很有力量。也許這就是欣賞!

有人説柴靜不像一個新聞人。那麼我想問:新聞需要的僅僅是客觀嗎?真實的去還原事情的真相?我想不是,畢竟什麼是真相?什麼是公眾期望看到的真相?什麼是公眾所能承受的真相?我們還不能下定論。柴靜的.節目、書之所以對我有吸引力,恰恰不僅僅是有真相,而是有看法,有血有肉。也許有人要笑説,你以為的那些也不是真相,但我無條件的相信她所訴説的真相,也許這就是信任。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淺顯的認識,或多或少的片面。最後也推薦年輕的朋友看看這本書——《看見》)

2.我從來沒想過一個節目會以無解來結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實的世界即是可能如此。

3.其實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剛性。善良的人做“對抗性”採訪,不會躍躍欲試地好鬥,但當他看護真相的時候,是絕不撤步的對峙。

4.採訪是生命間的往來,認識自己越深,認識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5.為什麼許多人都選擇屈服?因為他們覺得投入太多,收穫很少或根本沒有。

6.先打一槍,然後再在那個洞上畫一個靶子,效果是一樣的。

9.探尋就是要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滅、不斷摧毀、不斷重建,為的只是避免成為偏見的附庸。或者説,煽動各種偏見的互毆,從而取得平衡,這是我所理解的“探尋”。

12.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

14.生活就是生活,他沒有隻站在哪一方的立場上,不讚美,不責難,甚至也不惋惜,但求瞭解認識而已。

16.真相往往就在於毫米之間,把一杯水從桌上端到嘴邊並不吃力,把它精確的移動一毫米卻要花更多時間和更多氣力,精確是一件笨重的事。

17.我們都努力把自己報道的世界與生活分隔開,但是都發現自己已經成為它的一部分。

19.只刻意求新,為賦新詞強説愁,所以矯情虛妄。生活並不需要時時有新的主題,即使是華麗的《霸王別姬》,力量也在於真實的市井人性。

22.做新聞,就是和這個時代的疾病打交道,我們都是時代的患者,採訪很大程度上是病友之間的相互探問。

第3篇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柴靜《看見》

花了一個週末的時間,讀完了柴靜的《看見》,心裏的滋味很複雜。我曾以為這不過是一部讓我看看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閲讀這本書時,每一次停頓,我都在思考着自身。

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在手機應用one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純美的的開頭,讓我以為這只是一篇追憶童年的散文。卻原來那隻不過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讓人憤慨痛心的大事----環境污染。而柴靜在觸目驚心的數據和現狀描寫中穿插的童年往事,為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從而拉近了讀者與環境污染這件事的距離。環境污染,並不只是書面上的文字,口頭上的口號,而是生生吞噬了我們的童年和美夢的近在咫尺的野獸。接着看到柴靜的博客《新書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視頻深深吸引了我。我想,這段視頻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樣,就是一個記者,在用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追尋着一個新聞一個事件的時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點情感。

看完書,再回過頭來看那段視頻,我才真正懂得視頻中的一些話語。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很多她這十年來在央視工作、採訪的'新聞和事件片段,但是她在寫這些片段的時候,並不是簡單地重複,更不是在展示過去的榮耀和輝煌,恰相反,她一直在訴説着過去的錯誤和迷失。換言之,她在寫的,是自己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這不是柴靜對自己生活工作的記錄,而更像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在閲讀中的我,在《看見》這本書中一直在尋找着自己的影子。並不是我的經歷與柴靜有何相似之處,但是我想,每一個個體,在成長的道路中,不管經歷過什麼或者沒有經歷過什麼,總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職場的青澀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亂和惶惑甚至想要放棄自己的“出溜”,壓力下的或軟弱或尖鋭,這些感受我們都曾有過。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過了這麼多路以後,把自己包裹地越來越深,最終只留下了一個勉強適應社會標準的模糊的影子,糊塗地過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靜,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來越走進自己的內心,從而也能夠走進更多人的內心。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裏一直在重複着兩個字——獨立。獨立地思考,意味着不從眾不偏頗。擺脱任何別人的影響,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而更難的,是擺脱“自我”的影響。察覺自己的每一個念頭,看住他而不是跟隨他。在“自我”的影響下,依然保持獨立的思考,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不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不能讓自己毀滅在自己的意識,謝謝柴靜的《看見》,讓我自己看見。

第4篇

“沒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裏克爾

筆,在我手中飛快的旋轉舞蹈,抱着快要讀完的《看見》,在書上劃下這句話。的確,人若在暴風雨的洗禮下被擊垮,又怎能看見雨過天晴後的彩虹?

十幾年前,柴靜剛剛跨進中央電視台,她幾乎不知所措,批評與譏笑幾乎生吞了她,她這樣寫道:“我知道自己身上已經開始發出了失敗者的味道……幾乎就意味着沒有指望了,很快你就會被盯上,毫不留情的被撲倒在地上,同伴會四處逃散,甚至顧不上看你一眼。”

想想自己,挫敗和糾結是我對自己上學期的總結。我在學校一天一天過這一成不變的學習生活,拼命地紮在書堆裏,我知道自己基礎不如別人,所以更是努力的去做各種練習題,我總是晚上很遲才睡,早上第一個起牀,別人吃飯吃20分鐘,我只吃10分鐘。我奔跑着,在教室,食堂,宿舍之間奔波,在無邊的題海里掙扎,但似乎總是事與願違,成績總是不夠好,搞得自己心中焦慮不已。我覺得自己就是那個跌倒在起跑線上的失敗者,什麼希望都沒有,在失望的黑夜中徘徊。借句柴靜的話:“這些不是我打心眼裏有慾望的題,他們不會觸動我。”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我總是學不好的原因。在夜裏,我總是習慣性地將自己蜷成一團,縮在被子裏,“我還能實現夢想麼?”我一遍一遍的反問自己。“也許,實現不了了吧。”我煩躁的將被子蓋在頭上,卻怎麼也無法入睡。

半夜,我掀開被子開了枱燈,把自己埋進書裏,我看見了柴靜,看見了她瘦小卻又無比倔強的背影。她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慢慢改變,慢慢適應,慢慢成長。她最終找到了自己,得到了認可,她依然在追逐夢想的.這條路上執着,儘管生活需要她做小改變,她依然一步一步的向着夢想的方向奔跑。對我來説不也是一樣的麼?若把目標比做靶子,環境需要你脱靶的時候,你可以脱靶,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標。那是墮落。而我,不能墮落。錢學森曾説過“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我需要一步一步堅定執着地走下去!就像柴靜一樣,領導曾經在柴靜低落時告訴她“扶不起來就不扶了”但她沒有放棄,她始終堅持,她有目標,她從不屈服!而這正是我要學習的。無論遇到什麼,都要堅定、勇敢地走下去。

挺住,是一種堅持,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勇氣。我每天必須鼓足勇氣面對每一件事,用嚴謹的態度去對待每一次作業,要將勤奮的習慣堅持下去才行。這又有什麼難的!

要從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一旦開始,就要堅持到底。新的一學期即將到來,我還將繼續前行,我無法預料會發生什麼,但我知道,柴靜會一直引領我走過每一道坎坷。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只要勇敢地挺住,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第5篇

由於最近比較忙,看了接近兩個月,終於把《看見》看完了。感觸頗深。其實感受最深的是文章所採用的細節,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從細節方面着手寫的,覺得更有畫面感,更感動。

現在讀完這本書後總是想寫一篇讀後感來紀念一下,但是受這本書的影響,總是不敢提筆,總想要更深入的去了解一些東西。

_年,非典那年。當時還在國小的我並沒有多麼的恐懼,一個是因為當時我所在的小城市並沒有發現非典的病例,還有可能就是當時真的太小了,對於“生命”這個詞還沒有太多的理解。只是覺得每天都在檢查體温,很新鮮的每天上學都拿着體温計,甚至很開心的放了一個小長假。而對於當時每天在電視上報道的今天的死亡人數新增了多少,對於小區新增的門禁都不是很感冒,因為他並不影響我和小朋友之間的玩耍,不影響我寫個作業,看個電視。等到自己長大,漸漸地淡忘了這件事情,也少了一份大災之後的思考和認識。而直到我看了這個第二章,我才真真實實的開始反思當時的情景,才真正體會到了生命的可貴,才真正的對生命有了一分敬畏與珍惜之情。

當我看到説“在整個病區裏,只有三個病人,沒有醫生,沒有護士,沒有鞋底在水泥地上的摩擦聲,沒有儀器轉動的聲音,沒有金屬託盤在什麼地方叮噹作響,這個病區沒有任何聲音”的時候,我的眼睛是控制不了的乾澀感,整個人像是喘不過氣來的難受,我不知道那三個病人當時是怎樣的心裏狀態,但是我可以想像的到他們眼神裏的那種絕望,那種被社會拋棄的苦痛。生命對每個人來説都只有一次,當他們孤單的躺在牀上的時候是不是已經害怕到了不害怕的地步,絕望到了沒有任何的思想和感覺。

很多人都説是從非典那個時候開始認識柴靜這個人的,才開始認可這個勇敢的記者。其實我原來對柴靜的認識還遠不及此,知道我看到這本書,看到這篇文章我才深深的感受到他的勇敢。裏面有一句話我印象特別的深刻,就是他們從醫院錄完當天非典的.狀況,回到酒店之後一個人的一句話——“覺得麼,像是《卡桑德拉大橋》裏頭的感覺,火車正往危險的地方開,車裏的人耳邊咣咣響——外面有人正把窗户釘死。”在那個時期,每個在醫院的人,無論是病人、醫生、護士還是在醫院採訪的記者,都像“火車裏的人”,説不上絕望,卻肯定做好了死亡的準備。

醫院裏的醫生,基本都不怎麼採取防護措施,就是簡簡單單的戴個藍色的薄口罩,採訪時他們的回答是“我們靠精神防護”。這又讓我想到了前面有人曾經問過柴靜,説你害怕非典嗎,柴靜的回答是:“我不怕它,但是我憎恨它。”不知道為什麼,看這一段的文章的時候感覺在當時在醫院裏的人們回答所有的問題都是那麼的短促,雖然短促,但是直入人心。短促到讓你更加尊敬他們的堅強,尊敬他們的勇敢,也更增加了自己對於生命的認識,對於生命的敬畏。

其實,在剛剛讀完這一章的時候並沒有多麼大的感觸,感覺就是身為公眾人物對於環保這個熱門話題的呼應。直到我看完另一本書《額爾古納河右岸》我才真真切切的明白這個話題的深度。這一章開頭的一幅和妹妹柴敏小時候在紡織廠的照相館裏拍下的照片。下邊寫到“我媽在工廠的理髮店給我燙個捲髮,隔了這麼多年,腦袋上包個黃色蛇皮袋的燙熱感還有,是文明讓人不舒服的啟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