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版4篇 從長方體表面積教學中發現的不足與反思

來源:巧巧簡歷站 8.03K

本文為長方體表面積教學反思版,針對學生對於此概念的學習困惑進行詳細探討,提供多種思路和方法,幫助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相關知識。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版4篇 從長方體表面積教學中發現的不足與反思

第1篇

本節課的教學本着讓學生自主探究的要求,讓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研究、討論和操作,從而得出結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並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理解表面積的意義,總結出求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學會運用。

但是由於大部分學生是外來學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導致他們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沒能真正學以致用。如在解決課本練習中的給洗衣機做一個布罩時,求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布,部分學生沒有直接接觸過洗衣機,對給它做布罩需要做幾個面不清楚,因而影響解決該題。另外,課本練習中要為一長為10釐米,寬為8釐米,高位2釐米的長方體選擇一合適尺寸的包裝紙,幾乎全部的學生都選擇了第一種包裝紙,理由是這兩者的面積剛好相等。正是由於學生對如何包裝物體缺乏一種生活的認識,所以他們沒法做出教參所要求的答案。

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該部分時,應儘量讓學生獲得更多對生活的認識,加強直觀教學,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獲取知識。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版4篇 從長方體表面積教學中發現的不足與反思 第2張

第2篇

新課程倡導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並儘可能在有趣的情境中進行學習。教學《長方體表面積》這一課時我也在努力着,力求讓學生樂學、學懂、學會,並在教學中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思路。先是從生活實際出發,求長方體表面積的方法。接着解決為什麼要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學有用的數學),解決生活中,如:包裝盒子、粉刷牆壁等不是都求六個面的表面積的具體問題,即組織學生完成“練一練”的題。反思如下:

一、繼續抓好計算。我發現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方法懂了,計算卻出錯了,孩子們的藉口是數字太大容易出錯。所以計算應是常抓不懈的。

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學生出錯的原因之一是分不清底面是哪兩條稜相乘的面積,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對長方體革面的人是沒有理解透徹。

三、進一步在學生“樂學”方面下功夫,從這一節課看數字是大點,算起來複雜些,孩子們就覺得沒趣了,有部分學生對數學有了畏懼的.念頭,這是最不利於我們教學的因素之一。

四、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剪、看觀察分析得出表面積的幾種計算方法,學生能自主探索出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習興趣較濃,且對計算方法也掌握的較好,避免了死記公式的辦法。

五、在學生掌握了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後,再出示一些生活實際應用題,既練習了實際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3篇

長方體的表面積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並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徵的基礎上教學的,也是學生學習幾何知識由平面計算到立體計算的開始,是本單元的重要內容。

教學時,我拿出一個長方體紙盒,又拿出一張彩紙,並用彩紙把紙盒包起來,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包裝這個長方體紙盒需要用多少彩紙嗎?你能求出來嗎?”同學們在短暫的思考後説:“可以把彩紙打開求它的面積。”還有的同學説:“可以把長方體紙盒打開,求出它的面積也是所需彩紙的面積。”我在肯定了他們的説法後繼續問同學們:“長方體打開後還是原來的幾個面?”進而説明長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就是長方體的表面積,然後引導學生觀察點出長方體的上、下、前、後、左、右6個面,並用小黑板出示問題:

2、各組的長和寬分別是長方體相對應的長、寬、高的哪個長度?

3、你能總結出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嗎?出示後我馬上組織同學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並彙報討論結果,從而歸納出:可以分為3組,每組2個面,上下面一組,左右面一組,前後面一組,上下面的面積=長x高x2,左右面的面積=寬x高x2,前後面的面積=長x寬x2,長方體的表面積=長x高x2+寬x高x2+長x寬x2,之後再着重通過實物演示強化學生記住長x高、長x寬、寬x高各是長方體的哪個面。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後,教師就舉出一些長方體實物,給出長、寬、高,引導學生運用公式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獲得了新知,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在操作過程中,學生理解了表面積的意義,總結出了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運用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但在課後我也發現了許多不足之處:在遇到解決實際問題時,有些同學很難與實際物體聯繫起來,比如説:求長方體通風管的表面積,長方體游泳池的底部和四周抹水泥,求抹水泥部分的面積是多少等方面的.問題,學生往往不能聯繫實物,還是一味的求6個面的總面積。

我們的數學知識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我們的學生卻缺乏這種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到的知識不會靈活運用,不能舉一反三,導致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我覺得在學生利用公式解決了一些常規問題後,我們是否應該適時舉出幾種特殊情況來引起學生的注意,打破他們的思維定勢呢?讓他們認識到不是所有的關於長方體的表面積都是求6個面的面積,而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區別對待,我們更應該帶領學生走進生活,讓學生對周圍的實物、建築有更進一步的瞭解,讓他們在生活中也獲取知識。

第4篇

長方體表面積教學是在學生認識並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特徵的基礎上教學的,也是學生學習幾何知識由平面計算擴展到立體計算的開始,是本單元的重要內容。學生對舊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但空間思維還沒有真正形成。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部分知識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首先出示一個禮品盒,如果在禮品盒的外部包上一層精美的包裝紙,包裝紙的面積有多大呢?你知道怎樣求嗎?這時,學生紛紛説出了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求長方體的六個面的表面積。這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拿出自己手中的禮品盒,測量禮品盒的長寬高,並求出上下、左右、前後的面積,然後求表面積也就是包裝紙的面積。學生在動手操作完成這一系列的過程並不困難,在大家的共同討論、歸納下,學生們很快就得出了結論,知道了什麼叫長方體的表面積並且還總結出了公式: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寬×高+長×高)×2或長×寬×2+寬×高×2+長×高×2利用公式學生能正確進行計算。通過練習,學生們對於誰乘誰能求出哪個面已經相當熟練了,可以説是脱口而出。但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漏洞百出,例如:在長方體的灌桶盒的四周包上一層商標,商標紙的面積是多少?在長方體的水泥柱子上刷油漆,刷油漆的面積是多少?在長方體的游泳池的底部和四周抹水泥,抹水泥的面積是多少?等這方面的問題,學生不知是否有考慮,不管説什麼,學生們總是求六個面的'表面積,和實際相脱節。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這是為什麼呢?

本節課教學本着“讓學生自主探究活動貫穿於課的始終”的原則,讓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研究、討論、操作,從而得出結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理解了表面積的意義,總結出了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會運用。但是在成功的背後又存在着許多不足。我們説數學來源於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那麼我們學的數學知識不就是要運用於生活中嗎?不正是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嗎?而我們的學生卻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到的知識不會靈活運用,不會舉一反三,導致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我們在教學這部分知識時,是否有必要讓學生去參觀一些實物建築,讓學生們在參觀中學習計算獲取知識,加強直觀教學,這樣是否效果更好些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