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教案7篇 創意無限:大班美術實用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4W

本文主要介紹大班美術教案,是一份適合大班幼兒繪畫創作的指導教案。內容包括繪畫技巧、素材選擇以及創意啟發等方面的指導,旨在提高幼兒的繪畫水平和創造力,培養幼兒的藝術審美和表現能力。

大班美術教案7篇 創意無限:大班美術實用教案

第1篇

1.欣賞各種中秋禮品圖片和字畫,增進對中秋節的瞭解,感受中國特有的色彩特徵和民族風格。

2.嘗試運用水彩筆進行圖案色彩的描繪,在文字中畫畫。

(1)教師講中秋小故事,如《嫦娥奔月》,引出中秋節的話題。

(2)討論中秋節的習俗,如賞月,吃月餅,喝桂花蜜酒等。(可以結合當地風俗)

(1)出示各種月餅的圖片和中秋字畫,引導幼兒觀察這些圖片在色彩上的共同之處,初步感中秋節的色彩特徵和民族特色。

(2)出示寫有“中秋”字樣的圖片,引導幼兒想象如何將其變得有中秋節的味道。

鼓勵幼兒從月夜、月餅等事物出發感受相關的色彩,能從月餅、祥雲等圖案聯繫到中秋的'味道,並將其作為裝飾圖案運用到繪畫中。

(1)指導幼兒用水彩筆在字中添畫與中秋相關的物品,突出中秋的特徵。

(2)提醒幼兒使用黃色系和紅色系等近似色系進行創作,進一步體驗中秋的色彩特徵。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節日有其特殊的地方,在風俗習慣、色彩特徵等方面都很特別。讓幼兒在節日的氛圍中感受藝術美,既增進了對傳統節日的瞭解,也提高了對色彩的認知水平,何樂而不為呢?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各樣的青花瓷器,瞭解青花瓷以藍白為主要色彩的特徵。

3.感受青花瓷作為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典雅高貴之美。

大班美術教案7篇 創意無限:大班美術實用教案 第2張

第2篇

1、初步學會用筆尖蘸色表現球體以及中鋒勾線的簡單技法。

2、基本掌握握筆的正確方法,會用筆蘸色、蘸水、掭筆。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1、活動前曾觀察過紅櫻桃的外形,品嚐過櫻桃的味道。

3、櫻桃若干,生宣或毛邊紙若干,大白雲筆和筋筆人手各一支,調色盤,曙紅色顏料、墨汁若干,廢舊報紙若干。

1、引導幼兒觀察桌面的物品,讓幼兒發現今天所要進行的活動是什麼?

2、引導幼兒觀察中國畫的繪畫工具,討論:“畫中國畫應該注意什麼?”

(分析: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提出中國畫活動的常規要求。比如:作畫時要小心,別把調色盤碰翻;別把顏料或墨弄到身上;筆、調色盤、洗筆罐要放在指定的地方;剛畫好的畫不要馬上拿起來以及注意正確地握筆方法等等。)

二、教師示範畫紅櫻桃,讓幼兒學習筆尖蘸色畫球體以及中鋒勾果柄、點果臍等簡單技法。

1、出示紅櫻桃,引導幼兒講述其外形、顏色以及組成部分。

2、教師示範畫一、兩個紅櫻桃,幼兒仔細觀察,並討論老師是怎樣畫的?

用大白雲筆蘸水掭一下——用筆尖蘸色按兩下——畫左半邊圓再畫右半邊圓——用葉筋筆中鋒勾柄及臍。

(分析教師邊講解邊分部再次示範。重點是蘸色後畫圓及中鋒勾線、點的方法,提醒幼兒注意觀察教師的握筆姿勢。)

2、鼓勵幼兒大膽落筆,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完成作品,個別指導蘸色、掭筆,輔導畫圓以及柄勾柄。

3、提醒幼兒注意握筆的姿勢以及遵守活動的其他常規要求。

“今天小朋友畫了自己的第一幅中國畫,感覺怎麼樣?希望你們以後能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

這位老師的評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師的即使評價在潛移默化中肯定和宣傳了正確的小小組學習方法,這種評價的過程,比單一的説教要有用適切得多。審視當前的`課堂教學,不難發現傳統的課堂教學即時評價存在着如下弊端:1、單一不全面。。即時評價只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忽略甚至遺漏了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個體所運用的學習方法及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2、單向缺互動。評價僅僅是老師對學生的單向活動,生生之間,組羣之間的多項立體互動評價明顯不足;3、單調不豐滿。評價語言及手段單一,缺乏針對性、藝術性,不利於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發展自我。認識到這一點後,於是,我在課堂教學中便會時刻注意到自己即時評價語言的重要性。比如在這堂課上,我是這麼做的:對於小小組合作學習中分工明確人人積極參與的小小組給與當場表揚;深入小小組指導學生之間互動評價;在交流時,對於學生提出的一些有價值的問題運用略顯誇張的語氣語調動作來肯定宣揚,如:多棒的問題!你怎麼那麼聰明!老師都佩服你了!快快給點掌聲啊……即時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響着學生的發展。即時評價始終伴隨着課堂教學。我想作為老師,重視學會合理正確的運用即使評價是非常必須的。

小百科:櫻桃(學名:cerasus pseudocerasus),是某些李屬類植物的統稱,包括櫻桃亞屬、酸櫻桃亞屬、桂櫻亞屬等。喬木,高2-6米,樹皮灰白色。小枝灰褐色,嫩枝綠色,無毛或被疏柔毛。冬芽卵形,無毛。

第3篇

1、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認識的橋;瞭解家鄉的橋,萌發愛家鄉的情感

4、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事先了解哪些地方有橋與家長一起觀察、尋找橋、掛圖《各種各樣的橋》

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第4篇

自制圖畫一幅(採用擬人化得手法畫出各種文具,有微笑的細長鉛筆,筆頭下寫出字,橡皮在擦掉錯字,尺子畫出直線,轉筆刀正在削鉛筆,掛着一串鉛筆屑,四方的鉛筆盒。)

根據目標:讓幼兒能從直觀的歌曲中瞭解文具的很多用途。

把激發幼兒自主創作表現樂曲的動作,體驗雙圈集體舞的快樂作為活動的難點。

情感目標:激發幼兒自主創作表現樂曲的動作,體驗雙圈集體舞的快樂。

俗話説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本活動中,我設計以談話的形式導入:“小朋友都經常使用的文具是什麼?你們都知道他們的用途是什麼嗎?”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情趣,輕鬆自然的過渡到教學活動中。

幼兒在很好的表達自己對文具的瞭解之後,我以一首歌曲的出現把幼兒的情緒帶動了,愉悦的心情有利於本次活動更好的銜接。

請幼兒觀看圖畫,聽老師慢唱歌曲,並記住歌詞內容。

直觀法的運用,讓幼兒能更清晰的瞭解圖畫所帶來的魅力,因為這個年齡段得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的特點,從幼兒認識事物求瞭解物體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

四、採用整體教唱法教授歌曲(老師大聲唱,幼兒小聲唱)

以這樣的姿態面向幼兒,使幼兒能夠善於觀察老師在教授歌曲時的表情,在此基礎上,注重了觀察能力的滲透和培養,並鼓勵幼兒嘗試跟着音樂集體唱、分組唱、個別唱,通過不同形式的演唱,逐步加快速度,培養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

讓幼兒做幼兒的“小老師”,讓個別唱的正確的幼兒師範唱,讓其他幼兒跟學,這樣不僅讓示範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而且能激發其他幼兒參與的慾望,形成互動效應。

加入歌曲的烘托,夾雜自我創作的元素,我又在歌曲中“恰恰恰”處,及時引導幼兒做好銜接動作,使幼兒從中體驗到雙圈集體舞的快樂。

第5篇

大班的幼兒在動手製作方面相對於小班的朋友們有比較好的基礎和思想,但他們的思維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還需要老師加以引導和鍛鍊。為了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也瞭解了許多幼兒的性格和內心想法。

1、為了圓滿的完成這次活動,我們老師特地帶領小朋友們參加了一年一次的美術節,讓他們開開眼界。

2、通過這次活動,讓孩子們體會到團隊合作和自主製作的樂趣。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難點:幼兒的自身想法可能與老師的想法不同,個別幼兒不能完全的參與到活動中。

美術圖紙,蠟筆,彩色筆,白布,白色氣球,電視機。

老師們帶領孩子觀看美工製圖的電視節目,孩子們領取製作材料,活動開始。

(1)、看完電視節目,老師給孩子們講解美工製作的方法,讓孩子們討論和提問,帶動整個活動的氣氛。

(2)、老師們先根據材料,現場製作自己的作品,然後讓孩子們自己動手製作。

(3)、孩子們可以幾個一起完成,老師再針對性的加以輔導。

1、大班幼兒開發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的最佳時期,他們馬上就要進入國小階段的學習,他們需要這兩方面的能力去更好的學習和適應,所以我們應該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和鍛鍊。

(1)對幼兒未來發展的反思,由於現在應試教育很大程度上偏重於孩子們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對他們其他反面能力的開發和引導,所以我們應該在他們幼兒時期,多多開展這反面的活動,讓他們養成一個不僅能學習好,而且能做得更好。

(2)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由於和他們每天的接觸,我對班上幼兒的情況都比較熟悉,對他們的性格,興趣,和學習能力都有一個全面的掌握,他們都很聰明,只要我們能做他們的助燃氣,我相信他們在以後的學習當中肯定會有自己的發展。

(3)對師生互動的反思,在活動中個別幼兒性格比較孤僻,不愛參加這些類似的活動,但是大多數都很喜歡,甚至積極的和其他小朋友們與老師一起完成,有些幼兒對老師的指令理解不了的,老師們都到其身邊親自進行解釋和示範。

3、對活動產生的效果評價。整個活動,幼兒們的興趣和熱情度都很高,他們彷彿更喜歡這些活動,這些活動對自主創造性高的一些幼兒來説,相對於比較簡單,而且他們更喜歡去幫助那些不怎麼會的,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們會更多的準備這些活動,讓孩子們在鍛鍊中成長,在學習中進步。

4、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加的努力,更加周詳的考慮和注重活動上面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幼兒。引導發展較快的幼兒製作出更好的作品,然後再在現場開展一個問答活動,更好的提高幼兒們的積極性等。

第6篇

玩沙子是許多孩子都喜歡的一項活動。那麼對於大班孩子手部肌肉的靈活性、準確性日趨提高,如果對於玩沙或者美術活動中運用一成不變地同一種工具,同一種方法,將不利於促進手部肌肉的正常發展,也不利於藝術的表現和創造。

於是,老師設計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活動,製作沙畫。在活動中給孩子欣賞國外作家現場表演的沙畫視頻,讓孩子對沙充滿了神奇和嚮往,又迎合愛玩沙的心理,利用沙的特點與藝術活動相結合,為創設大膽表現、自由創造、充分嘗試的機會,能進一步擴大使用工具材料的範圍,體會多種材料組合創造的效果,從而提高藝術表現能力。

1、在熟悉沙的基礎上,初步用彩沙學習漏、撒、抹等的方法制作沙畫。

2、嘗試在作畫過程中大膽想象和創造,感受沙畫的樂趣。

提問:“他用什麼在作畫?”(沙子)“你看到他畫了些什麼?”“他是怎麼畫的?”

2、引導幼兒講述教師示範沙畫的手法:漏、撒、抹。

3、“這位大師用了剛才的方法來作畫,我們一起再來看一看,學一學好嗎?”

=取彩沙的方法和我們剛才學的漏、撒、抹的動作來作畫。

=輕輕的撒,不要弄到桌子上,桌上的彩沙大家一起合作用”

=畫完後給自己的畫取一個好聽的名字,放在桌上然後用小毛巾把手擦乾,輕輕地走到邊上去看看別人的畫

活動中當孩子看完沙雕的圖片和沙畫的視頻後,孩子情趣得到激發時,我並沒有讓這種淺層興趣只浮表面,只停留在“好玩”、“好看”的水平上。而是設計了這樣的提問:“這些畫中是用什麼來製作的?”“她是用什麼方法制作的?”“你想不想自己也來製作一幅呢?”等問題。讓孩子發現作品中的美,並將孩子們的表面熱情轉移為主動從事藝術活動的.推動力,使之成為積極主動的參加者。使幼兒有興趣主動探索學習沙畫的製作技巧,迎合了本次活動的重點。但不足的是,看過一遍沙畫表演視頻的幼兒並不能很快投入到學習製作方法這一環節,因為很多幼兒是第一次接觸沙畫表演,即便很有興趣但不能準確的理解和表達,這時的我覺得引導的有些吃力,不得不把另外幾種製作技巧從引導過渡成認知。

當孩子們把興趣轉化為內在的學習動機時,他們自然而然地就進入了創作階段。《綱要》中指出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和孩子們討論製作沙畫的方法,當方法確定後。我讓孩子們自己自由創作,讓他們不拘一格地繪畫,自由地表現自我。如果説,在欣賞與討論環節老師面對的是幼兒整體的話,那麼在指導創作中老師面對的則是不同層次水平的孩子。所以一些能力較弱的孩子即便完成的是半成品,我也鼓勵他,真正做到面向全體,關注個別。

第7篇

1、通過觀察、操作,感受龍的美,初步知道其外形特徵。

(一)以"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1、教師講述,引導幼兒認識故事中的"主人翁"--龍。

1、示範操作方法:先將剪好的兩條紙條粘成7字形,再通過左右重疊向上折的方法折出龍身,最後黏上龍頭。這樣一條五彩繽紛的'龍寶寶就製作完成了。

2、教師小結:鼓勵還未完成的幼兒,以肯定的態度説説幼兒的操作表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