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教學反思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94K

教學反思能夠提升自己的教學境界教師的成長,想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我們就要認真寫教學反思,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蝙蝠教學反思7篇,感謝您的參閲。

蝙蝠教學反思7篇

蝙蝠教學反思篇1

課文介紹了科學家們通過對蝙蝠夜間飛行祕密的探究,並從中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全文條理清晰,邏輯性強。在教學後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入體會課文內容。

這是一篇知識性很強的課文,內容相對而言比較枯燥,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我首先創設了讓學生來當一回科學家的情境,通過三次試驗來探究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激發學生閲讀的慾望和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這是整堂課的第一個環節。

二、 巧設質疑,激發興趣,引發探究。

興趣是學習之母,沒有興趣是學不好語文的,找準教學的切入點,誘發學生的求知慾。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然後質疑:一個是動物,一個是現代交通工具,它們之間有怎樣的聯繫呢?有疑是探究學習的開始,一下子學生的的學習情緒被調動起來,將學生的學習思維置於一定的情景中,學生樂於參與,興趣濃厚,也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繼而引導學生在文中尋找關於描寫蝙蝠和雷達的句子,為概括全文內容做鋪墊。

三、注重自主學習,強化合作探究。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實現自主性的發展的教育實踐活動。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活動的主要陣地,因此在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好實踐活動,對於密切書本知識與社會知識的聯繫,引導學生認識世界、發展其個性,培養其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着積極的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給了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蝙蝠教學反思篇2

?蝙蝠和雷達》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識短文,敍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可以分為三部分。主要講科學家為了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經過反覆實驗和研究,證明蝙蝠夜間是靠嘴和耳朵探路飛行的。飛機靠雷達夜間飛行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這一課的教學要點是讓學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瞭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關係。這既是這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書中,科學家為了弄清蝙蝠夜行的奧妙,做了三次實驗,證明蝙蝠夜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這三次實驗就是本文的一個難點,在上這節課時我運用填表法來理清三次實驗,以突破難點。

在填寫表格的時候發現很多學生習慣抄長句長句的內容,不夠使用自己的簡練語言,而在彙報的時候,也有多半同學機械照抄課本內容,在我逐項出示了自己填的內容,與他們的答案比較,學生們終於知道了在表格中該如何簡練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後面的環節中設計了讓學生以示意圖來解釋蝙蝠夜裏飛行的原理,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都能較準確地説出來,我給予歸納和板書,但是在學生自主學畫雷達工作原理的時候,由於我在提問題和要求的時候沒有説得很清楚詳細,導致了學生在上台演示畫的時候,無從下手。再在後來的總結歸納中,由於時間的關係,沒有很好地讓學生結合板書進行對全文的回顧與小結,也沒有達到原先預設的目標,按照黑板複述是對文章內容的鞏固訓練,更是鍛鍊學生説的極好時間,我卻錯過了。希望以後能改正課堂結構的領導和駕御能力。

這節課令我認識到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在備課時要重點考慮的`是如何“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有效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少走彎路,在有限的時間內嘗試、驗證、進而掌握儘可能多的方法。倘若教師不能發揮主導作用,課堂活動就會出現雜亂無章,漫無目的的局面。我的這節課所運用的填表法學生是初次接觸,毫無經驗可言。如果我在備課時考慮到這個實際情況,在佈置任務之前向學生們説明注意事項或把第一次實驗作為例子帶領學生完成第一行表格,待有了前面的經驗,再讓學生獨立完成下面的表格,難度自然會降低,也就不會延誤過多的時間了。

蝙蝠教學反思篇3

一、教學目的

1、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2、藉助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工作原理之間的對應關係進行語言和思維的訓練。

二、重、難點

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的工作原理之間的聯繫。

三、教學過程

1、複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麼?

要想知道飛機為什麼能在夜間完全飛行,首先得揭開蝙蝠夜裏飛行的祕密,這節課我們也來當一回科學家,共同揭開蝙蝠飛行的祕密。

2、小組合作,瞭解試驗的過程。

⑴ 科學家們是怎麼做的?課文哪些段落寫了這些內容?(46小節)

快速默讀課文,完成表格上的內容,並在小組裏進行交流。

目的

次序

方法

結果證明 1 2 3

⑵ 小組派代表彙報,複述試驗過程。

3、學習7、8自然段。

⑴ 蝙蝠的嘴和耳朵是如何配合起來探路的呢?齊讀第7自然段。

⑵ 用自己的話説説蝙蝠夜間是如何飛行的。

師板書:

⑶ 看着教師的示意圖説一説。

⑷ 自學第8自然段,想想夜航飛機與夜間飛行的蝙蝠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並仿照教師的方法給雷達畫一個示意圖。

⑸ 指名一生演板,説一説。

⑹ 對照兩份示意圖,説一説蝙蝠夜間探路的方法和雷達的工作原理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

⑺ 相機出示課後的填空題。

⑻ 小結:

雷達的發明確實的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這種從研究動物的特別功能後得到啟發,發明出科學儀器,機械為人類服務科學叫仿生學。請大家想想,平時,我們看到的哪些儀器、機械和動物的特有本領有密切的聯繫?(如烏賊魚──汽墊船;響尾蛇──空對空導彈;魚──潛水艇)

4、讀寫結合,仿寫課文1、2、7、8自然段。來當一回小作家,從中選擇潛水艇這一發明,仿照課文1、2、7、8自然段的寫法,也來寫一篇仿生學的小短文,按照提出問題──揭開祕密──發明創造的寫作順序來寫一寫,寫得好的就投稿到我們的校刊上,好嗎?(學生練寫)

5、課外延伸:

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人們會在生物的啟示下將會越來越多的發明創造。課後,大家可以閲讀12課中的《大自然的啟示》一文,相信將會帶給你更多的啟發。

板書:

【《蝙蝠和雷達》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篇科普小短文,課文介紹了科學家們通過對蝙蝠夜間飛行祕密的探究,並從中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全文條理清晰,邏輯性強。針對教材特點,我將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朗讀課文,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2、藉助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工作原理之間的對應關係進行語言和思維的訓練。

一、成功之處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入體會課文內容:

這是一篇知識性很強的課文,內容相對而言比較枯燥,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我首先創設了讓學生來當一回科學家的情境,通過三次試驗來探究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激發學生閲讀的慾望和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這是整堂課的第一個環節。其次,在深入理解課文本內容之後,學生對仿生學有了一定的瞭解,在此基礎上,我又鼓勵學生當一回作家,仿照課文1、2、7、8自然段的寫法,以魚和潛水艇為題指導學生練筆,按照提出問題──揭示祕密──發明創造的順序,以課文為範例,進行讀寫的結合,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2、多層次、多回合、大面積的語言訓練,積累和運用課文語言:

我班學生思維活躍,閲讀面廣,在語文課上樂説善思,有強烈的表達慾望。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大面積的練説,如三次試驗的過程,我讓學生在默讀的基礎上,完成表格裏的內容,在小組裏交流,然後對照屏幕進行復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説的機會,都能説充分。既注重了面向全體學生,又注意了説的層次性,幫助學生積累課文語言。

3、利用板書,突破重難點:

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的工作原理之間的聯繫是課文的重點,也是課文的難點所在。為了突破這一重難點,我採用了簡單示意圖,直觀地顯現蝙蝠夜間飛行的特點,然後指導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畫出雷達的工作示意圖,再借助這兩份示意圖,找出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化難為易。

二、不足之處

1、在學習科學家三次實驗的經過,填寫表格這一學習環節沒有處理好,因為這一部分內容簡單,而花時太多,擠佔了後面仿寫的時間。學生在複述這部分內容時,沒有很好地運用到課文中的語言,只是用自己的話來組織語言,沒有達到目的複述課文的真正用品。複述完後,如能帶領學生再回到課文中讀一讀,回味課文語言,感情課文語言,體會作者寫作思路的縝密,我相信效果會更好。

2、對課文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儘管學生進行了大量的説的訓練,但思考和問題過於淺顯,對學生的思維素質沒有很大的促進和影響,生成性的東西較少,讀的訓練還顯得較為薄弱。

3、這堂課上的讀寫結合的小練筆本應成為這堂課的亮點,可惜因為時間的原因沒能顯現出效果,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在教學方法上還是有很強的預設性,未能凸顯出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

曾有人説,語文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的確,一堂課下來,既有令我欣慰的地方,也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使我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今後,我將再接再厲,不斷地探究語文教育教學的藝術和方法,更上一層樓。

蝙蝠教學反思篇4

今天上完《蝙蝠和雷達》這一課以後,感覺總體上的教學思路是清晰的,能夠抓住科學家如何在蝙蝠身上得到啟示後發明雷達這一條線索展開教學。

本文教學難點和重點是為了讓學生領會蝙蝠的特異本領與雷達的工作原理間的關係。在突破這一難點的時候,主要是通過讓學生説、練、畫工作原理圖等方法,效果還不錯。但是有幾處仍然卻在不足,第一是學生的“讀”還不夠好,朗讀缺乏層次性,針對性不強。我讓學生齊讀的次數比較多,但是學生沒有對具體段落或者具體句子進行仔細的朗讀來獲得體會,因此在感悟文本的時候難免還有點生疏。第二是詞語理解的深度還不夠,雖然我在教學中抓住了“反覆、終於、配合”等詞語的句子,但是在引導學生讀和理解上處理得比較膚淺,沒有進一步深入去理解這些詞語的含義。我想如果學生能夠仔細體會這些詞語的話,效果應該會更好,我在下一次的教學中會注意這個問題。第三是在科學家的三次試驗中和畫出雷達飛行原理的討論上,學生自我學習的時間還不夠。應該先讓學生自己按照出示的多媒體把雷達飛行和蝙蝠探路的原理講一講。幾乎要每個人都能夠完整的敍述一遍以後,再給他們充足的時間來完成畫圖,並能夠從圖中再次知道蝙蝠和雷達的飛行原理各自是什麼。第四是學生在談感受時不夠深入,處理速度過快。學生應在抓住科學家研究蝙蝠的三次試驗以後,結合飛行原理來談對課文的感受。既可以把課文結合起來闡述,又可以加深印象。在這個時候我再引出“仿生學”這個新學科,讓學生從仿生學中學到新的知識。使他們明白在其他動物身上同樣可以給人類啟示,研究出其他偉大的發明。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繼續重視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在賞析句子中特殊詞語的時候,大膽放手地讓他們去理解體會,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正確。在處理重要閲讀部分時,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問題、發現問題。從而由問題入手來解決本堂課的重點內容,讓學生掌握學習閲讀的方法,舉一反三地去學習其他文章段落,進一步提高本版的閲讀水平。

蝙蝠教學反思篇5

?蝙蝠和雷達》這一課的教學要點是讓學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瞭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關係。這既是這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為了突破難點,使學生便於領會掌握文中所要説明的道理,我通盤考慮,精心設計如下:

一、自主學習

上課伊始,通過蝙蝠夜間飛行的視頻,讓學生髮現蝙蝠飛行本領高超,於是,人們懷疑它的眼睛特別敏鋭,設下疑問,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然後,讓學生帶着疑問以小組為單位自學3-6節課文,親自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為了面向大多數,讓每個學生得到練習的機會,人人動腦,個個動手,我將準備好的表格發給學生,分小組討論填寫。

試驗順序試驗方法試驗結果試驗結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學生自學後大多數學生得出結論:蝙蝠飛行探路不是靠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這一部分的學習,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性高,學生自主探究,得出結論,有一種成就感。

二、突破重點

這一課的教學要點是讓學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瞭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關係。這既是這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我緊緊圍繞科學家的三次試驗和由蝙蝠受到的啟發,發明雷達入手,反覆請同學們採用不同的讀書方式讀課文,再結合文中的相關語句説説自己的理解和收穫。並激勵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繪製簡筆畫。之後,請一名學生上台繪製,讓該生當小小科學家,為大家介紹蝙蝠是怎樣依靠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三、注重課外延伸

本課第一次讓學生接觸到仿生學的知識,該科學領域是極其寬廣的,因此在教學本文內容後,我讓學生交流所收集的有關仿生學的資料。例如,人們根據烏賊噴水的原理,發明了噴水船;根據海蜇的遊動,發明了風暴預測儀;根據蝴蝶的外表特徵,發明了迷彩偽裝……使學生對人類模仿動物進行創造發明有了更深的瞭解。這一教學設計注重培養學生了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蝙蝠教學反思篇6

?蝙蝠和雷達》是一篇科普性説明文,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覆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並從中受到啟示,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樣的課文時以説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具有很強的科學性,這類課文應該要教些什麼呢?應注意到,其本質仍是語文課,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應該是語文課的根本任務。把握課文傳遞的科學知識,滲透科學精神等,只是這類科普性説明文教學的其中一個任務,而不是唯一和根本的任務。

那麼,這類科普性的説明文應該如何上出語文味呢?

首先,重視學生概括性的閲讀。課標要求第二學段的孩子應該要學會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我突出了“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這一訓練重點。我採取的方法是讓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蝙蝠和雷達關係的句子,把兩句話綜合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主要希望利用這篇文章,達到教會學生通過尋找文章關鍵語句,關鍵詞語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這切合了本學段的課標要求,真正是在教語文,目標方向是正確的。但經過課後的反思、研討,發現雖然學生可以很快地從文中找出這兩個關鍵句子,並順利地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但從作者表情達意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句子作者並不是為了要直接寫出蝙蝠和雷達的關係,例如,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想通過設問來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第八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也起到了一個過渡的作用,並且是第八自然段的中心句。那麼,問題“找出課文中描寫蝙蝠和雷達關係的句子”這一問題的設置是否違背了作者想要傳達的意思呢?

由於這篇文章的思路非常清晰,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提出飛機為什麼能在夜間飛行這一問題;三次特殊的試驗;受蝙蝠的啟示製造出了雷達。那麼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時,能不能放手嘗試讓學生自己進行概括性的閲讀呢?請孩子們自己讀一讀課文,思考文章8個自然段要告訴我們幾個意思呢?哪幾個自然段在講同一個意思呢?在概括了每部分的主要意思後,再綜合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這一遍的讀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概括性的.閲讀,整體感知課文。

其次,引導學生進行檢索信息的閲讀。在課堂上,我讓學生邊讀邊圈點勾畫,邊讀邊思考,邊讀邊討論、交流,鼓勵學生一次一次地與文本對話,讓學生從文本中獲得信息,提煉觀點,表達思考的所得。如:“自由讀第3段,想一想蝙蝠在夜裏是怎麼飛的?”“默讀4——6自然段,思考科學家做了幾次試驗?怎麼做試驗?試驗的結果怎樣?邊讀邊勾畫,讀完後讓學生交流、討論。這也是對學生檢索信息能力的培養,對於學生來説,根據要求進行信息檢索相對比較簡單,因此,我放心地把讀書的權力還給了學生,以生為本,以文為本,讓學生充分地進行自主閲讀,靜靜地思考,大膽地練説。“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科普性説明文也不應該丟失學生的語文實踐。在課堂上我基本做到了重視學生的語文實踐。

但在處理這個環節時,學生沒有注意到三次試驗的試驗環境是相同的,而我也忽視了這一點,這不得不説是一個遺憾。

最後,應引導學生進行鑑賞性的閲讀,體會文章語言的精妙。這篇文章雖然沒有優美的詞句,但課文敍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語言用詞準確。我抓住了文本這一語言上的特點,引導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精煉,如:抓住“無論即使也”體會蝙蝠夜間飛行的靈巧;緊扣“一個也沒響,一根也沒碰着”感受蝙蝠飛行時的敏鋭;抓住“試驗”一詞與“實驗進行了詞語辨析。

但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還有一些缺憾,我主要通過引導學生尋找關聯詞及朗讀的方法讓學生體會蝙蝠飛行的靈巧。忽視了引導學生感受作者是如何進行表情達意的。作者先寫“蝙蝠是在夜裏飛行的”,接着寫不僅能在夜裏飛行,它“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再接着寫“無論怎麼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還不止如此,“即使是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語句與語句之間是存在內在的邏輯聯繫的,作者就是這樣層層深入地進行描寫,才讓人感受到蝙蝠夜間飛行的本領真是高超啊!即使是科普性的説明文,語言不如敍事性文章那麼優美生動,但在這類文章中作者是怎麼吸引讀者的興趣的,如何進行表情達意的,應該是語文課上真正要解決的,是課堂教學的重點。

在第一課時感受説明文語言準確、精煉的這個環節,我還是牽的太多,沒有放手讓學生去充分地閲讀,充分地自主體會。在第二課時時,我嘗試着拋出一個大問題,讓學生再次通讀全文,説一説你覺得這篇文章的語言和我們上個單元所學的敍事類的文章有什麼不同?讓學生暢所欲言。結果學生很快地抓住了我想要講的句子“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祕密。”甚至一些我沒有注意到的句子學生們也品析得十分有道理。因此,其實學生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品讀感受到説明文語言的準確與精煉的,我們應該給予學生更多自主閲讀的權利,讓他們自己進行閲讀、品味,不要急於給學生一個標準的答案

蝙蝠教學反思篇7

?蝙蝠和雷達》這一課主要講了科學家通過反覆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並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課文敍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在教學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圖片揭題,激發探究慾望

上課伊始,我出示蝙蝠的圖片,孩子們馬上説:“蝙蝠。”於是我又讓孩子們説説對於蝙蝠的瞭解。接着又出示雷達的圖片,孩子們也是馬上就説出了答案:“雷達。”我又問:“對於雷達,你又有哪些瞭解呢?”幾個聰明的孩子也能説出幾點。看到孩子們個個興致勃勃,我説:“蝙蝠、雷達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怎麼會聯繫在一起呢?他們到底有什麼聯繫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蝙蝠和雷達》。孩子們饒有興趣地學習課文了。

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整體感知文本

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是本單元學習的一個重點。而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説,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又是一個難點。所以在初讀了課文之後,我給了孩子們兩個詞“啟示”和“發明”,讓這兩個詞幫助孩子概括。這個方法確實很不錯。孩子們抓住了這兩個詞,很精練地概括了主要內容。從中,我也得到啟示,學習,最主要的是教給孩子方法。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在探究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時,我主要採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孩子們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完成表格。我讓學生再讀課文,討論的基礎上,填寫表格來,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科學家的實驗過程。在填寫第一次試驗時做了一定的指導。大部分學生都會填這張表格。這張表格的填寫,讓學生對科學家的試驗有了更清晰地瞭解和思考,課文的.難點很好地突破了。

本課的教學,最大的遺憾是孩子們的朗讀時間較少。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注重科普性文本的朗讀。使我的語文課堂更顯語文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