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升教案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7W

作為教師,一定都能理解教案的重要性,很多人在進行教案的寫作之前都是要將課程瞭解清楚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認識升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認識升教案5篇

認識升教案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p17-18內容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認識圓柱,掌握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及特點。

2.能建立圓柱的幾何模型,體驗從實物中抽象出圖形的學習方法。

3.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比較和探索的過程,提高分析,推理和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徵。

教學難點:發展空間觀念,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徵。

教學準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三角尺、直尺、學習單

教學過程:

一、引“新”明標--引入新課,明確目標

1.創設情境

教師出示粉筆盒,問:“這是什麼圖形”?喚起對學生已有經驗的回顧,為新知識的學習作鋪墊。

2.揭題明標

揭示課題後,啟發學生思考回答:關於圓柱,你想了解它的哪些知識?(學生自由回答,師將問題整理後抓住關鍵詞讀、寫、説並板書)

二、探“新”依標--依標導學,探究新知

(一)自學--發現圓柱。

1.找一找:生活中你還在哪兒見過圓柱?

2.展一展:實物展示生活中的圓柱:保温杯、脣膏、電池、圓的筆筒。

3.看一看、想一想:

認真看課本p17,重點觀察圓柱由哪些部分組成,要邊看,邊思考:

①這個圓柱形的物體,它由哪幾部分組成的,這些部分有什麼特徵?

②觀察圓柱的上、下兩個平面,分別是什麼形狀?

③你覺得,兩個底面有什麼特徵?

4.説一説

讓學生自説説自己的思考結果,驗證圓柱的上、下底面是兩個大小相等的圓。

5.讀一讀

圓柱是由3個面圍成的,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圓柱周圍的面(上下兩個面除外)叫做側面。圓柱的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二)共學--小組合作,理解圓柱

1.剪一剪,量一量,議一議

拿出你製作的圓柱模型,四人小組討論:

①圈:剪一剪你的圓柱模型。

②量一量:量圓柱上下兩個底面的半徑、直徑;及身高不同大小圓柱的高。

③説:説一説你發現的圓柱兩個底面有什麼共同的特徵?圓柱的周圍是什麼形狀?圓柱的高矮和什麼有關係?

2.展一展,評一評

講解要求:

①你發現的圓柱上下兩個面有什麼共同的特徵?

②圓柱周圍的面(上下面底面除外)是什麼形狀?

③圓柱的高矮和什麼有關係?

小結:圓柱是由3個面圍成的,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圓柱周圍的面(上下兩個面除外)叫做側面。圓柱的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4.探究拓展

把一張長方形的硬紙貼在木棒上,快速轉動木棒,看看轉出來的是什麼形狀?

小結:長方形硬紙圍繞木棒快速轉動,可以轉成一個圓柱。

三、測“新”評標--達標檢測,評價目標

1.課本第18頁“做一做”第1題

(1)指出下面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2)圓柱有幾個底面?是什麼形狀?

(3)圓柱有幾個側面,幾條高?

2.課本第18頁“做一做”第2題

(1)圖一的旋轉軸在哪裏?

(2)圖二的旋轉軸在哪裏?

(3)為什麼同一個長方形會旋轉不同的圓柱呢?

3.練習三第1題

根據你對圓柱的理解,你能準確地判斷出下面的圖形哪些是圓柱嗎?想一想為什麼其他圖形不是圓柱?圓柱具有什麼樣的特徵?

四、結“新”拓標--全堂總結,拓展延伸

在這節課中,你學會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圓柱

底面2個

側面1個

高一樣長

認識升教案篇2

一、活動目標

1、認識時鐘,瞭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律。

2、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3、引導幼兒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4、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ppt、教師自制時鐘,老狼頭飾,小白兔頭飾。

三、活動過程(1)謎語導入,引出主題。

1、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嘀嗒嗒不停走,叫我上學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你知道它是誰嗎?(時鐘)2、出示ppt,你知道鐘的作用是什麼嗎?

小結: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2)認識時鐘,瞭解鐘面的主要結構和運行規律。

1、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一下?那我們歡迎一起把好朋友請出來吧,(出示課件鐘表和教師自制鍾)。

2、引導幼兒觀察鐘面,説出自己的發現。

教師提問:看完了老師帶來的這些好朋友,你發現了什麼,每個鐘面上都有什麼?(數字寶寶、針寶寶)有哪些數字寶寶呀?(1--12)那針寶寶有幾個?(2個,長長瘦瘦的針叫分針,矮矮胖胖的針叫時針),針寶寶是按什麼方向走動的?(按順時針方向)。

教師小結:雖然時鐘的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但是它們的鐘面上都有1-12的數字;還有三根長短、粗細不一樣的指針,其中長長瘦瘦的針叫分針,矮矮胖胖的針叫時針,最長最瘦的針叫秒針,他們都是按順時針方向走動的。

(3)認識整點、半點1、認識整點:利用撥動的鐘面,出示整點時間,請幼兒觀察,現在時針和分針分別指着什麼數字上?現在是幾點?你是怎麼知道的?

教師小結:看幾點鐘時,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字,分針又正好指在12上時,就表示幾點整,如時針指在1上,分針指在1上,就是1點。

2、認識半點:利用撥動的鐘面,出示半點時間,請幼兒觀察,説出是幾點半。

教師小結: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在兩個數字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表示是幾點半,如時針指在7和8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是7點半。

(4)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遊戲玩法:老師戴上老狼的頭飾拌老狼,由老狼撥動時鐘,由幼兒伴演小白兔問"老狼老狼幾點啦"老師撥動出時間,由小白兔説出是幾點?當老狼撥動時鐘到12點時,小白兔説出12點時,就要靜息在桌了上,不能説話,老狼就不會抓小白兔。

四、活動延伸

1、討論鐘錶對我們的作用,(時鐘可以隨時提醒我們工作、學習、睡覺、起牀等)讓幼兒知道時間是寶貴的,上幼兒園時不能遲到,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2、回家後可以與爸爸媽媽幫你製作一個時鐘。

活動反思:

此活動雖然是個舊題目,但設計者打破以往的教學方法,而是採用發現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幼兒自己操作,觀察理解,最後得出結論。比如掌握難點“分針走半圈,時針走半格。”都是主要讓幼兒自己動手撥針,親自嘗試,驗證得出結論。結尾部分也比較新穎,採用遊戲形式,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進一步掌握了學習內容。延伸活動中製作小鐘表也是一個理解內化的過程。

認識升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8、9和10;

2、理解它們表示的數量;

3、會用手指頭表示8、9和10;

4、會寫8、9和10。

教學重、難點:寫8、9和10。

教學準備:

1、課件、貼紙、數字卡片8、9和10、可數的物件教學時間:學習8、9和10 20分鐘,寫8、9、10 15分鐘,5分鐘互動

教學過程:

一、複習1、(出示課件)數喜羊羊,青蛙,鴿子。

2、看尺子填數字。

3、數珠子。

4、看點點寫數字。

二、新授

1、(出示課件)數一數操場上有多少人吊環?有多少朵花?有多少人踢球? 分別引出8、9、10。

2、指名生上來寫數字。

3、指名根據數字畫點點。

4、指名用手指表示數字。

5、1什麼1,棍子1。2什麼2,鴨子2。

3什麼3,耳朵3。4什麼4,帆船4。

5什麼5,鈎鈎5。6什麼6,大肚6。

7什麼7,枴杖7。8什麼8,眼鏡8。

9什麼9,汽球9。10什麼10,棍子打棒球。

6、搶答某數的前後是幾?

三、作業寫8、9、10各寫了5排。

教學反思:8很多孩子寫不好,有的能連寫,有的不能連寫。9的孩子寫得真的像個球。有部分孩子把10寫反。

認識升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順數與倒數,學會順接數、倒接數。

2、在遊戲中感知倒數與順數的規律,開拓幼兒的思維發展。

3、情感上:使幼兒在心情愉悦的情況下,積極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理解順數與倒數的內在規律。

活動難點:

學習倒數、倒接數

活動準備:

1、課件。 【幼兒園ppt課件製作】

2、幼兒操作板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以三隻小豬學數學引入。

1、今天三隻小豬要給小朋友們講三兄弟捉迷藏時發生的有趣的事情。(教師配合課件,講故事"三隻小豬捉迷藏")

2、概況故事中的發生的數學趣事,老大不會10以內的順數和倒數,更不會10以內的順數接着數和倒數接着數。

二、請小朋友們配合課件"數蘋果",一起學習10以內的順數和倒數。教師小結:順數是從小的數開始數,比如第一個數字是1,順數的方法就是1、2、3、4、5、6、7、8、9、10,倒數就是從大的數字往小的數字數,比如第一個數字是10,倒數的方法就是10、9、8、7、6、5、4、3、2、1。

三、欣賞童謠《我們一起數房子》,通過欣賞和跟唱童謠,鞏固學到的順倒數知識。

四、幼兒操作活動。

1、豬媽媽喊小豬回家吃飯了,可是小豬的花園旁有壞狐狸在蹲着,想要吃他們三兄弟,豬媽媽在花園裏佈置了道路迷宮,只有走對正確的路才能回到家。正確的路上按照倒數的方法表示着10、9、8、7…….的數字,請小朋友們用筆按照倒數的方法把所有的數字連起來,幫助小豬回家。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表揚完成的又快又好的幼兒。

五、遊戲活動。

翻牌接龍遊戲:用倒數的方法接龍,教師翻開一張牌(如紅色6),手持紅色數字6的幼兒要立刻站起來大聲的説出"6",而手持紅色數字"5""4""3""2""1"的幼兒依次接上,要求大聲的説出自己的數字。

六、順數倒數在生活中的運用。

1、電梯上下樓時顯示的數字順序;紅綠燈;微波爐等。

2、出示"快樂暑假倒計時"課件,讓幼兒先用順數的方法數一數今天離放暑假還有幾天(跟着標記好的日曆,全班一起數),得到數字是"7",引導幼兒想想,今天過完了,明天還剩幾天?後天還剩幾天?大後天呢?從而使幼兒初步認識到倒數的方法在計算重要日子時的使用方法。

七、結束

老師在班級活動廳裏畫好了"跳房子"的格子,小朋友們回班後可以用順數和倒數的方法一起玩"跳房子"。

認識升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月亮是會變化的,中秋節的月亮是圓的。

2、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學習圍繞主題“月亮”進行談話。

3、喜歡與同伴交談,並安靜地傾聽同伴説話。

活動準備:

1、不同造型月亮的圖片(彎月、圓月)。

2、有關中秋賞月的1幅圖畫。

3、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磁帶、cd、練習冊。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孩子們昨天在家裏有沒有吃月餅呀!月餅是什麼樣子的呢?昨天為什麼要吃月餅呀?(請幾個孩子來回答)

2、因為昨天是8月15中秋佳節,每個人的家裏都有圓圓的月餅吃,圓圓的`月餅又香又甜真好吃。

二、幼兒欣賞中秋節的圖畫。

1、教師:你們見過月亮嗎?圖畫裏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你見到過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請幾個小朋友回答)

2、幼兒分組討論,教師參與指導,提醒幼兒安靜地傾聽同伴説話。

教師:一個小朋友在説話的時候,其他小朋友要安靜地聽他説,等他説完以後再補充。

3、教師邊出示月亮的圖片邊請幼兒回答:月亮有時候是圓圓的,有的時候是彎彎的。

4、教師完整地朗誦一遍兒歌。

教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關於月亮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提醒小朋友仔細傾聽)

三、幼兒學習兒歌。

1、教師:兒歌裏説月亮是什麼樣子的?什麼時候變成圓圓的呢?(請幾個小朋友來回答,老師給幼兒提示及補充)

2、兒歌裏面説中秋到,月兒圓圓慶國慶,那是因為我們國家的國慶節馬上就要到了。

3、教師:我們一起來念一念這首兒歌。根據幼兒對兒歌的熟悉度,可重複幾次。

4、幼兒集體念一遍兒歌。

小朋友們真棒!我們知道了中秋節的時候,月亮是圓圓的,圓圓的月亮就像我們的小圓臉。

四、幼兒畫一畫月亮。

教師:請小朋友們在練習冊上畫一個你喜歡的月亮。

2、幼兒傳書(老師繼續教孩子學習傳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