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手教案通用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48K

教案的制定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更多的啟示,對課堂節奏的把控有很大的幫助,在寫教案的時候,需要遵守考慮變化性原則,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認識手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認識手教案通用5篇

認識手教案篇1

教學資料

教材第7~8頁的資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長度單位千米,也叫公里,明白1000米=1千米。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知一千米的長度,建立一千米的長度概念。並經過觀察、推究等方法明確1000米=1千米,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經過教學,培養學生推理本事,並且經過教學資料能夠喜歡體育,培養學生鍛鍊身體、進取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明白1千米=1000米,及長度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親身體驗1000米長度,建立1千米的空間概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師:在之前的學習中,咱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呢?能從小到大背出來嗎?並且用手錶示每個小單位。

板書:毫米(mm)、釐米(cm)、分米(dm)、米(m)

師:我們一齊用手錶示一下1毫米、1釐米、1分米、1米的長度。

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暑假中有沒有觀看一場體育盛事——奧運會,在奧運會中有些什麼比賽?

生:乒乓球羽毛球跑步、游泳、、、、、、

師:那麼跑步比賽中有一些什麼項目呢?

生: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等等

師:跑步比賽中都是在規定的跑道內完成,你們有沒有試過這些長度的跑步

鍛鍊呢?在跑步運動中最長的跑步運動同學們聽過沒有?——馬拉松小結:對於馬拉松比賽,讓孩子們有必須的瞭解,並經過馬拉松的長度展開教學。馬拉松為什麼用公里作為單位,而公里又是千米都是比米更大的單位,大多少呢?

生:1千米=1000米《因為1000g=1kg》經過孩子們已知的知識構架能夠清楚地推出此公式。

三、體驗1000米的長度

1、聯繫實際,提示咱們學校的操場一圈大約是150米,那麼如果我們要跑

1000米的話需要跑幾圈呢?

2、估想

(1)、1000米是多少個100米,那麼在操場上會跑多久就是1000米了呢?(學生快速的思考,有的在草稿本上計算,有的自我默默的想)

3、總結出正確的圈數:150+150+150+150+150+150+100

4、那麼我們親自到操場上去體驗一下1000米的真實長度,跑完後我們一齊

迅速回教室分享一下大家的感受。

四、分享跑完1000米長度後的感受,繼續探究米和千米的關係。

1、全班共同分享感受

生1:1000米真的好長啊!

生2:跑到三圈的時候就很累了。

生3:1000個1米真的好長啊!

生4:1公里原先有這麼長!、、、、、、、、、

2、那麼我們再次來從小到大把咱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整理一遍。

毫米釐米分米米千米

總結:在計量比較遠的長度時我們通常用千米(公里)作為單位。

3、想一想

師:如果我們要完成3000米,得在我們的操場上跑多少圈?

生:150米一圈得20圈才能完成3000米

師:3000米有多少個1000米

生:3個

4、換一換

6000米=千米5千米=米米=7千米9000米=千米3500米=千米+米

5、總結: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

五、看書質疑

看一看書,想一想還有什麼地方不懂或是有疑問提出來,我們一齊解決。

六、鞏固練習(多媒體課件展示)

師:我們一齊把今日學過的知識再鞏固一下,看看今日我們班上誰最勤勞,回答的問題有多有正確,我們將給予獎勵哦!

1、完成課件的題

2、完成書上的練習

板書設計:

千米的認識

1米=10分米

1分米=10釐米

1釐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認識手教案篇2

教學目的:

1、瞭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1、實物掛鐘一個,自制一座大鐘)

2、每個幼兒準備硬紙片做的鐘一個。

教學過程:

一、教師出示掛鐘

1、提問:它叫什麼?家裏還有哪些鍾(大座鐘,催我們早早起的小鬧鐘,還有人們為了攜帶方便,將鍾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錶)?

2、鐘的作用是什麼?(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二、教師出示自制的大掛鐘

1、請幼兒看看這個鍾是什麼形狀的(圓形的),小朋友們還看見過什麼樣的鐘(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請幼兒看看鐘上面有什麼?(有1-12的數字,有二根針)教師講解鐘上的數字“12”總是在上面,“6”總是在下面,並教幼兒認識“時針”和“分針”的名稱。

三、教師將時針、分針都撥在“12”上,然後將長針轉一圈,讓幼兒注意短針有什麼變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個數字)教師反覆撥幾次,使幼兒明白長針(分針)每走一圈,短針(時針)就走一個字,這就是一個小時。

四、教師繼續撥長針。邊撥邊告訴幼兒當短針(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字,長針(分針)正指向12時就表示“×點鐘”。邊撥邊和幼兒一起説:“一點鐘、二點鐘、三點鐘……”直到“十二點”(即兩針再次重合)為止。

五、請幼兒看一日作息圖片,要求全體幼兒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紙片鐘面上撥出各個鐘點(早上7點起牀,上午9點上課,中午12點吃午餐,下午5點放學,晚上8點睡覺)。教育幼兒從小做到按時間進行各種活動,珍惜時間,上學不能遲到,放學時不能在路上貪玩。

六、教師再將長、短針都撥到“12”上。請幼兒注意老師撥針,教師邊撥邊説“分針從12開始走起,經過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半圈(多遠了?)”。這時,時針走在12和1的中間,這就是12點半”告訴幼兒分針走半圈,指在6上面,時針就走半格,就是半點鐘,然後教師依次撥1點半、2點半、3點半

七、玩老狼老狼幾點鐘遊戲,請幼兒撥鍾。

1、講遊戲規則:小朋友們扮小羊撥鍾,老師説幾點,小羊就撥幾點,請老狼看鐘。小羊撥好了鍾就定住,老狼看時間未到就不吃小羊,時間到了6點,就吃小羊。

2、請幼兒將鍾當方向盤,開車出教室玩遊戲

認識手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1月1日就是元旦,是新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2.知道過了新年,又長大了一歲。

3.瞭解和認識慶祝元旦的各種方式。

活動準備:

ppt、幼兒相片、慶祝元旦的各種圖片。

配套課件:

大班社會課件《認識元旦》ppt課件

活動重難點:

理解元旦的意義,瞭解慶祝元旦的方式。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交流自己知道的傳統節日,激發學習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説出自己知道的傳統節日。

如: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一年中,有哪些節日嗎?(出示各種節日的日曆卡片,引導幼兒説出節日名稱:春節、元宵節、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國慶節、元旦等等)今天呀,我們主要來學習元旦。

2.教師提問:有誰知道元旦是幾月幾日?代表什麼?(新一年的到來,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3.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元旦是怎麼來的嗎?

提示:元旦是在1月1日,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一天的意思。元旦就是一年的開始、一年的第一天。以農曆正月為元,七年級為旦。

二、向幼兒介紹迎接新年的各種方式,引導幼兒説出自己慶祝元旦。

1.引導幼兒交流以往是怎樣過新年的?(放煙花、吃餃子等)

2.瞭解全國各地人們是過新年的不同方式,出示各種圖片,引導幼兒認識人們為了迎接元旦所做的各種準備工作。提示:唱歌跳舞、剪窗花、蒸各式饃饃、包餃子、放煙花、等。

3.引導幼兒交流以往過新年的方法,然後,引導幼兒説出今年想怎樣迎接元旦的到來?提示:教師向幼兒表達自己迎接元旦的想法,再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如,元旦很快就到了,我最想剪一些窗花貼在小朋友們家的窗户上,送一張我自己製作的賀卡給我的爸爸媽媽。

4.讓幼兒發現我們慶祝元旦要跟別人説祝福語,然後引導幼兒討論,慶祝元旦要説哪些祝福語,體驗集體慶祝元旦的喜悦。

三、引導幼兒談談新一年的想法和願望

1.教師出示班級幼兒的相片,討論相片中的人物在做什麼,讓幼兒感覺到自己比以前長大了,比以前更能幹了,知道過了這個新年,又長大了一歲。

2.引導幼兒説説自己在新的一年想做哪些事?

四、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收集全國上下慶祝元旦或有關元旦的資料,製作成元旦專題,讓幼兒更深入的瞭解和認識元旦。

認識手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更多的植物。

2、為植物做卡片。

3、欣賞幾種有趣的植物

4、種植一種喜歡的植物。

5、介紹植樹節。

活動準備

幾種植物的圖片(梅蘭竹菊)、一盆含羞草、有關植物(如豬籠草)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小朋友,你們認識哪些植物?

2、小朋友們請把你們認識的植物畫出來,並把它們介紹個大家。

2、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些植物的圖片,你們來看看是什麼植物?(出示植物的圖片)

二、活動進行中

1、讓小朋友根據圖片説出梅蘭竹菊分別有哪些特徵;

2、介紹梅花、蘭花、菊花分別在哪個季節開放;

3、帶小朋友在幼兒園以及周圍參觀植物,介紹植物特點;

4、回到到教室中,拿出帶來的含羞草給小朋友觀賞、觸碰,看含羞草因觸碰而收縮的有趣過程;

5、給小朋友觀看有關植物的視頻,如豬籠草食蟲過程等。

三、回家任務

1、讓小朋友在家長的幫助下為幼兒園裏的植物製作介紹卡片,掛到相應的植物上;

2、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進行種植。

四、活動後續

1、觀察小朋友們種植的植物,一段時間後帶到幼兒園,大家共同欣賞;

2、鼓勵小朋友們在每年的植樹節都進行植樹活動。

認識手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2、學會換算質量單位。

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這些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教學難點:

學會估計生活中的物體的質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體的質量

(1)老師手裏握着一枚胸花,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手裏有什麼,並估測它的質量。

(2)、猜一猜老師約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頭牛媽媽、一匹馬爸爸、一頭豬姐姐、一隻熊哥哥約重多少千克?

2、講故事

師:這些動物們都住在美麗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條河岸上,這條河,河水很清,在河對岸也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住着白兔、小猴等動物。

3、認識噸,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

師:

(1)牛媽媽、馬爸爸、豬姐姐、熊哥哥能一起過橋嗎?請同學們打開書,翻到第十一頁,看第十一頁的例6。

(2)各學習小組議一議,這四隻動物能一起過橋嗎?為什麼?

(3)彙報;

4、小結:

(1)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

(2)1噸=1000千克

5、請學生説一説生活中什麼東西大約重1噸。

二、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1、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彙報

3、總結單位名稱的換算方法。

三、鞏固、運用新知

1、讓學生説一説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2、獨立完成練習三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3、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題和練習三中的第三題和第四題。

四、全課總結:

説説這節課你認為自己表現得如何,你有什麼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