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十大名菜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8W

10 長治十大小吃之幹饃介紹

長治十大名菜

幹饃是沁縣名吃之一,形狀為圓形,中空有心。以温開水和白麪,並倒入適量鹼水,製成不硬不軟的麪糰。以花椒麪、鹽、香油、面攪和做幹饃心。幹饃在火圈內烤熟,表面不焦不生,吃起來香脆可口。今多誘人以幹饃夾熟肉吃,也可以夾棗糕吃。有“沁州甚最好,幹饃圪夾糕”之説。

9 長治十大小吃之驢肉甩餅介紹

油旺旺、香噴噴、不軟不硬,回味無窮。驢肉甩餅已有100餘年的歷史,原料配有精麪粉、驢油、葱花、椒鹽、臘肉片等。

8 長治十大小吃之長治豆腐菜介紹

豆腐是我國人民的家常菜,吃法很多,生熟都可。獨烹或與其他肉、素菜同燒 ,味道都很鮮美。無論炒、燒、煎、燴、燉、炸、貼 、釀 ,成菜後都有其獨特的風味。據有關資料介紹,可以用豆腐做出幾百種菜來。清代的《隋園食單》中有:"豆腐得味,遠勝燕窩"之説。日本人把豆腐稱為"唐腐",日本中村新太郎著《日中兩千年》一書中,稱日本"做豆腐的人們,都把鑑真和尚作為自己的始祖敬奉。""太后豆腐"原名叫"清宮豆腐",是長治軍分區招待所副所長馬文從河北省承德老家引進的一道名菜。因此菜是慈禧太后在宮裏必食的菜,又傳她是長治人, 故長治縣賓館又將"清宮豆腐"改名為"太后豆腐"。相傳,清朝咸豐年間,潞安府衙惠徵的養女玉蘭被選入宮內,她常陪咸豐帝去河北承德遊獵。有天遇上下雨,咸豐一行到路邊豆腐坊避雨。

7 長治十大小吃之長治羊肉燴麪介紹

"羊肉燴麪"是長治地區回族民間古老的一種麪條,早在明末清初就名揚三晉。改革開放以後,傳統食品重獲新生,長治市城內,大小清真飯店,坐商小販出售的"羊肉燴麪"隨處可見。1994年5月長治市伊香齋飯店程劍勇參加了全國首屆清真烹飪技術大賽,他製作的"羊肉燴麪" 被評為"全國清真風味名牌產品"。2001年山西省舉辦的首屆麪食節大賽,長治市伊和軒飯店參賽的"羊肉燴麪"榮獲金獎。

6 長治十大小吃之長治餡餅介紹

"餡餅"也叫"菜合的"、"小鏊餅",高平、陵川民間稱之為"裏圪抓",是晉東南城鄉百姓過節待客的佳品,也是家庭改善生活的美饌。究竟餡餅是何年何月落户長治地區,據民間傳説,蒙古族侵佔中原後,留守在潞州的蒙古士兵常吃蕎麥麪為皮、牛羊肉為餡、用幹烙、水煎製成的餡餅,後發現潞州人用白麪製作的葱花烙餅香脆好 吃,於是改用白麪做皮、豆油煎制而成的餡餅,軟嫩可口,鮮美異常。從時間推測,餡餅在長治落户已有700餘年歷史。700餘年來"餡餅"在長治一帶歷經改革成為形如小銅鑼,兩面金黃色,透亮餡可見,麪皮如紙薄,肉似珍珠丁,蔬菜翡翠亮,吃時蘸蒜汁,油潤可口香, 久食不厭煩,食後永難忘。傳説潞安府知府惠徵的女兒玉蘭(慈禧)少年在府衙住時,也喜歡吃潞安府街頭小販做的"餡餅"。後來進宮當了娘娘,儘管山珍海味吃不盡,但她晚年還讓御膳房把"潞安餡餅"列入她的必食之品。可見餡餅不僅是老百姓的美 食,而且還是宮廷裏的珍饈。餡餅是用一種生鐵鏊烙制而成的。有趣的是這種小鏊,有三足鼎立支着鏊盤,鏊盤頂凸周渠股圈,上有蓋,有把,操作方便。如置於獨眼高火上,火離鏊凸部高約8釐米,離鏊股不足5釐米,烙製成形的餡餅中間薄, 周邊厚,中間皮脆,餡少,周部餡多面軟,而且鏊光不糊餅面,所以,烙出的餡餅兩面金黃色,形如小銅鑼。

5 長治十大小吃之酥絲餅介紹

“半疙瘩”是襄垣縣的一種名小吃,原名“酥絲餅”,色澤金黃,酥脆幹香,食後餘香,魅力無窮。它是取發酵麪肥摻入乾麪粉加鹼液揉勻扎透,製成橢圓形餅子胚,一切為二,放在鏊上用炭火烙烤而成的燒餅,因是半個餅子故稱“半疙瘩”。為什麼叫“半疙瘩”呢?相傳,王莽篡漢,漢室後裔劉秀舉兵反莽。但在準備攻打一個叫宛城的地方,遭到王莽的大將甄邱賜率領的主力軍阻擊,一場鏖戰,劉秀敗退,單騎逃走,沿路討飯逃到襄垣史北村躲避。一日,飢餓難忍的劉秀昏倒在地。小販郭師傅見之可憐,就將剛出爐的“酥絲燒餅”,掰了半個遞給劉秀吃。劉秀飢不擇食,狼吞虎嚥地吃了個淨光,吃罷後跪在地上給郭師傅叩了個頭,拜了三拜,並説:“我若有出頭之日,定會重謝!”起身揚長而去。眾人還以為他是餓昏了頭腦,在説胡話。

4 長治十大小吃之上黨拉麪介紹

"拉麪"又叫抻面、摔面、甩面、扯麪,是長治地區麪食中的一絕,品種多達幾十個。其特點是條長、細勻,若澆上煎肉片滷子,香而不膩,柔韌爽口,有濃厚的鄉土風味。1979年12月,襄垣縣夏店飯店廚師範錦華出席全國供銷社系統飲食技術比武大會,一把拉出1.8米長的龍鬚麪64576根,榮獲評委會優秀獎,名揚三晉。拉麪在唐時稱"長命面"。據《猗覺察雜記》載:"唐人生日多俱’湯餅’(麪條),世所謂’ 長命面’者也"。史載唐明皇李隆基兼任潞州別駕時就喜歡吃"長命面"。當皇帝后再次來潞,州衙為李隆基祝壽設置的"千秋宴"上,專為他安排了上黨長命面(湯餅)和他喜歡吃的潞城"甩餅"。"長命面"也就是長治市現在的"長壽麪",根長條細,柔軟利口。蘇東坡在陝西鳳翔任判官時,特別愛吃拉麪,曾寫下了"剩欲去為湯餅客"的詩句。


3 長治十大小吃之沁縣棗糕介紹

【棗糕】棗糕,取軟米麪放入木盆,用温水攪拌成疙瘩碎粒狀,將大紅棗用清水洗乾淨,用温水泡軟。將蒸鍋置於旺火上,舀上淨水,沸後套上專用蒸米的紗布,取軟米粒撒上大約6釐米厚,待蒸汽騰起後,再撒一層軟米麪粒,如此大約18釐米厚,排放一層紅棗,反覆數次,直至滿。蒸熟後倒在案板上,用濕布蓋住,雙手蘸冷水拍壓面膜狀,吃時,用刀切成薄片即可。大紅棗“味甘、平,無毒”,有“潤心肺、止咳、解五臟、治虛損、除腸胃癖氣”的作用。

2 長治十大小吃之米麪煎餅介紹

【鍋盔、煎餅】多見於集市個體飯攤與農家。隨着原料的不同,製作出的品種也不同,大致分為白麪鍋盔、高梁面煎餅、米麪煎餅與雜麪煎餅幾種。鍋盔,多用白麪、高梁面、雜麪做原料,將麪粉倒入盆內,用清水攪拌成糊狀,然後加配料,放入精鹽、食油、葱花或者小蒜等備用。米麪煎餅(即玉米麪、小米麪粉混合):先將玉茭開水浸泡5分鐘撈出控淨水,到碾子上碾成碎粉過籮篩下細麪粉,小米麪也用同樣方法碾成麪粉混在一塊。將米麪粉倒入盆內,用米湯水把麪粉攪成糊狀,放温暖處發酵半天,同時將發酵的米麪粉放點鹼液攪勻無酸味。製作方法:將小鐵鏊放在火上,臨時製作小刷一個,待鏊燒熱後,用小刷蘸油,將鏊面從頂刷到周圍,然後將攪成的糊狀(也叫面茬)用手勺舀一勺左右,從鏊頂澆下,直到鏊周圍全澆上為止,蓋上蓋2分鐘左右即成。再用手鏟將煎餅挑出鏊外,放在器具上,即可食用。食時,蘸上醋,漿水更佳。

1 長治十大小吃之上黨揪片介紹

上黨揪片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無論在長治城市還是鄉村,揪片都是一種家常便飯。將揉好的麪糰擀成薄片,用力將面一片一片地揪成鈕釦大小、中間有凹的小片,甩進鍋裏,面片漂起即熟。這種揪片嚼起來勁道,食之有味。

――摘自《美食尋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