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三》教學反思7篇 "探究物體世界-《觀察物體三》教學反思"

來源:巧巧簡歷站 8.69K

本篇文章主要講述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題,通過觀察物體三這一實驗來反思自己的教法,並提出改進的方案,旨在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體驗。

《觀察物體三》教學反思7篇

第1篇

遊戲是學生十分喜愛的一種活動,教師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徵,用遊戲作為切入點,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了良好的情境。

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各種積極因素,創設出了學生樂學的'氛圍。這節課,學生學習情緒高,個個搶着發言,搶着上台來演示,甚至有的同學一邊舉手一邊都想下位子,每個學生都有着強烈的學習慾望。本課通過實物觀察、動手操作、想象、描述等途徑,運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望,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了一種學習的過程,使其聰明才智有機會發揮出來,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數學、經歷數學、體驗數學,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地培養了學生的數學素養。力求讓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教學中注意讓學生真正地、充分地進行活動和交流。只有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才能真正經歷觀察、想象、猜測、分析和推理等過程,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才能得以鍛鍊,空間觀念才能得到發展。因此,我切實組織好教學的每一個步驟,使活動有目的、有秩序的開展,讓所有的學生都真正地,實實在在地進行觀察和操作。活動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培養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教學中應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啟發。但教學中要注意不要讓老師的’演示或少數學生的活動和回答來代替每一位學生的親自動手、親自體驗和獨立思考。

《觀察物體三》教學反思7篇

第2篇

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學生不能到校上課,學生也只拿到了語數英的課本,沒有數學學具。五年級第一單元觀察物體(三)的教學實際上很大程度依賴於學生用小正方體的擺來體驗、建立空間思維,當缺乏擺一擺這個環節。直接讓學生想,或者是讓老師擺,學生只看,沒有了體驗感、參與感,對於後一階段的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有點像空中樓閣。而老師在網絡上怎麼擺?對於老師也是一個難題。手中沒有學具也沒有手機直播的工具,我只能借助數學教學資源,北京四中網校裏的洋葱數學和優教通裏面的數理畫工具、flash動畫裏的題目,才得以實現,但是對於老師的`操作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熟練掌握裏面的技巧,會很浪費時間。

第一節課裏我採用微課+老師講解+課後練習講解的方式,學生基本都能掌握根據三個面視圖確定唯一的立體圖形,但是對於有一面視圖找出有可能的全部擺法時,孩子們就出現了問題,絕大部分孩子不能找全。這其實也是學生不能有序思考的問題,要求我們在以後的教學中多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方法,分類,有規律的變換,記錄等等。我在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擺小方塊時,可以添加,沒法減少,原因是減少小正方體的按鍵被視圖方位鍵遮擋,只留出的一條縫的位置,只有選中這一條縫,減少鍵才能夠選中。而我在上課時,發現怎麼也點不上,只能一遍一遍重新啟動,浪費了不少時間,課堂效果也沒有達到。另外在多種可能性問題上,洋葱數學上給出的是有無數種可能,這也是激活學生髮散思維的體現,但是在一起作業上的題目很多是讓學生回答有幾種可能,這裏面其實是隱含了一個條件:兩個小正方體至少有一個面重合或是接觸。有些題目直接標出了,而有些沒有,我們需要給孩子們講清楚,否則學生容易迷惑。

在第二次上課前,我熟練了操作技巧,還使用了flash動畫擺小正方體,但在講解例題時,還是感覺不是很流暢,因為沒有學生反饋,因為學生不能跟着老師一起擺一擺,只能在腦中想,而且遇到多種擺放可能時,不能很好的記錄下來,在有序思考上沒有突顯出來,有點遺憾。

總之,每次上課都能發現自己的缺點,還是需要把功夫放到課前,多想、多預設、多思考,儘量把課備得更充分,更詳細,這樣學生和老師都會有更好的教學體驗。

第3篇

在《觀察物體》的教學中,我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從中體驗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同時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

活動是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這一點在上本節課體現得比較突出。本節課上我把學生進行分組,整節課堂以活動為主,以實物觀察和動手實踐為主。我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分四個不同的方向讓學生觀察,並把自己觀察到的形狀講給大家聽,學生自己發現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並積累了辨認從正面、側面、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的經驗。

本節課在觀察物體的實踐活動環節中,由於老師只顧到了前面表演的同學忽略了後面同學的聽課情況,造成了幾個同學沒有注意聽老師下面的環節。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注意充分的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

本節課的教學環節從整體上來説還算緊湊,但有些環節是可以更深入挖掘的,這些點需要教師在備課中自己挖掘,一節課的點不能太多,但對於教學中的重點是必須要深入挖掘的。

在本節課中針對難點,我是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但一節課下來,發現還是自己説的較多,給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時間較少。

第4篇

?觀察物體》是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的內容,在教學本課時,為實現教學標,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我在教學中突出了以下幾方面:

1.拓展應用新知數學是抽象的,生活是現實的,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本節課我大量創造條件,讓學生把數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中。如猜動物等等,既延伸了數學知識,也讓孩子們深切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繫,悟出了“數學確實就在我的身邊”這樣的道理。

2.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我通過孩子們喜愛的“猜動物”這個活動導入,實踐表明,學生對創設的`情境很感興趣,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樣也為新知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3.小組合作學習新教學理念強調“以人為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因此,我採取了4人為一組的合作學習方式,創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上觀察恐龍這一例題,給每個小組準備一隻玩具狗,然後讓學生分3個層次進行觀察:①本位觀察;②換位觀察;③全面觀察。始終圍繞“讓學生自主參與,深刻體驗”這一宗旨,將學生單獨學習和小組合作結合起來,增強他們的自主意識,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經歷新知探索的全過程。

第5篇

?觀察物體》是國小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三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是在學生一年級時學過的“從正面、側面兩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課的設計意圖在於讓學生通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不一樣,使學生體驗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長方體,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並能具體説出哪個位置能看到哪個面,能正確辨認長方體的上面、側面、正面,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後面學習打下基礎。

我將從以下幾方面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及教學實施作以反思:

著名教育家皮亞傑曾説過:“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動都須有某種興趣做先決條件。”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有興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為了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應創設一些情境,把枯燥的數學知識和生動的故事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引人思索的問題情境結合起來,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好奇心,進而引發濃厚的興趣。本節課教學中,我就特別重視情境的創設。課一開始,通過猜班集體中的小鋼琴家的情境,使學生生活情境和數學知識潛移默化的結合起來,增強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過程中,首先引出了福娃這個同學們喜聞樂見的玩具,一下吸引了學生。繼而通過福娃這條主線,很好的把教學的各個環節串連起來,形成了很美好的故事情境,深深的吸引了學生的'興趣。特別是“祝福箱”這個情境的創設,更是激發起學生的觀察興趣,使學生在美好的祝福中,學到了知識。在練習時,創設了猜一猜的遊戲情境,通過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不同形狀猜測物體,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也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興趣。這節課中,學生被很多的生動有趣的情境調動着,因此學習興趣一直很濃厚。

二、注重體驗教學,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過程。

體驗教學作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的一條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並通過勤於動手、樂於探究的多種形式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體驗科學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中我儘可能給學生提供觀察、思考的機會;參與、表現的機會,注意學生的親身體驗。在觀察福娃這個環節,我事先準備了四個同學觀察福娃的錄像和四個方向看到的情景讓學生判斷,然後讓親自從四個方向進行觀察,學生經歷了親身體驗後,進一步感知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圖像是不一樣的。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活動中交流,同時對自己的感悟加以驗證。在體驗中學生學會避免、戰勝和轉化消極的情感和錯誤認識,發展、享受和利用積極的情感與正確的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藴藏於這種教學活動中的歡樂與愉悦,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目的。

猜想,已經成為學生當今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從心理學角度看,是一項思維活動,是學生有方向的猜測與判斷,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覺的推斷;從學生的學習過程來看,猜想是學生有效學習的良好準備,它包含了學生從事新的學習或實踐的知識準備、積極動機和良好情感。在數學學習中,猜想作為一種手段,目的是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猜想是一種探索性活動,具有一定的規律和方法,在探索中,這些規律和思維方法的實踐與領悟,必然會對學生智能的開發和數學思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本節課教學中,我就給學生創造了猜想的過程。首先,在新授課的教學中,設計了猜想環節。當學生明確了長方體的祝福箱有六個面之後,讓學生猜想,你站在一個位置上不動,最多隻能看到幾個面得到哪些祝福。學生根據已有知識或經驗,對要研究的問題做出逼近結論方向的猜想。其次,在練習設計中,設計了猜想過程。教師分步出示了房子、路燈從上面、側面、正面的觀察效果圖,讓學生猜想,可能是什麼?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想象力是豐富的,因此答案也是五花八門的,在這樣的猜想中,發散了學生思維,培養了思維的靈活性。

1、在觀察講台的時候,為了便於所有的同學都能看到某位同學的觀察結果,我採用了用數碼相機拍照的形式,但是忽略了應站在學生位置以學生的高度進行拍攝,今後應注意。

2、在一位同學在桌子一個角的位置觀察講台時,讓學生説出:這三個面的名字。這裏忽略了學生是站在桌角的位置,所以,使得學生無從説起。

3、通過課後測查我發現,學生們能夠正確區分歡歡的不同方向看到圖片的時候,在區分前後兩張圖片時,100%的同學判斷正確,但是在區分左右兩張圖片時,判斷正確的同學佔75.7%,也就是説,還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同學在區分左右的時候還有困難,在重新備課時,要在這個地方進行調整。

在今後教學中,我要更加深入研究教材,鑽研教法,更加深入領會編者意圖,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水平,設計出學生喜聞樂見的課。

第6篇

教完這堂課覺得,雖然這節課的操作性很強,六人小組觀察驗證的時候要輪流,在本節課的三個層次學習中中,第二、三層次,我設計了一張表格,讓學生自己觀察驗證,填寫,得出結論,這樣既能避免環節的重複,更能真正發揮小組合作探用,在本節課中我更加註重看、想、動三方面相結合。課堂中,我給學生提供了直觀的、形象的學習材料,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自己體驗觀察的.方法。比如,猜猜看(美麗的學校):判斷是從正面、側面,還是從上面拍攝的。讓每個學生結合學校的實景觀察圖片,再一次地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時,形狀是不一樣的;通過用手中的正方體,擺出各種圖形,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物體正面、上面和側面的理解。同時鼓勵學生離開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觀察其他同學擺的圖形,把所看到的和周圍的同學説一説,站在什麼位置看到了圖形哪幾個面,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這幾個操作活動,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民主作風,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間。

不過,本節課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大部分學生對於立體圖形中是“由幾個正方體組成的”這個問題不是十分清楚,在最初觀察時,有的學生觀察不全面,只説出正面看到的正方體的個數。細思原因,就是學生思考問題不細緻,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慢慢培養這種能力。

2.本節課的亮點在於學生動了起來,思維也活躍起來了,不過學生活動的有些沒有章法,課堂秩序有些混亂,教師會沒有很容易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這點值得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認真思考:如何在新課改課堂中,教學既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學的“活而不亂”。觀察教學反思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第7篇

觀察物體學生已經有了學習基礎,能夠在給出幾何體的前提下明確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圖形,從而進行連線等題目類型。五年級下學期的學習是在以前的基礎上給出不同角度的看到圖形,通過拼擺調整還原幾何體。

例題1只給出正面的圖形,學生通過拼擺自己準備的`小正方體學具發現有很多可能,在活動之後,總結拼擺的方法,技巧,如果做到有順序,不重不漏。有少數學生思路不夠廣,甚至會漏掉了個類型的擺法,通過例題1大家發現只給出正面的圖形,幾何體的擺法不能確定,如果想要確定幾何體需要更多的條件。

練習一的第1題是給出幾何體判斷是從什麼方向觀察的,但是相比之前學習的幾何體難度加大。第2題是練習例題1的類型。學生在動手拼擺的過程中得出答案。

比較遺憾的是因為準備學具時要求孩子們就地取材,不要特地去買造成浪費所以有少數孩子不能及時拼擺,只能和同學一組或者過後再拼擺。

熱門標籤